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开:写作是一门手艺活——在复旦大学新世纪文学教育讲坛的发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4 08:0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开:写作是一门手艺活——在复旦大学新世纪文学教育讲坛的发言
我是做编辑的,跟在座的作家和评论家老师有很多交集。可能各位很难想象,《收获》发的很多作品都是自由来稿中发现的,不是专发著名作家的作品。《收获》是一个很严格的杂志,每个稿件都会编号,编辑都看得很认真。上午南帆老师和陈思和老师都提到,经典是依靠学院传承的,而且我们面对的恰恰是“非经典”。我们要从那么多稿子里找出适合我们发表的小说。作者常常打电话来问:“你们到底要什么样的稿子?《收获》到底认为什么样的稿子是好的?”我说:“我不知道啊!”真的是这样!他说:“有什么标准?”我说:“没有什么标准。我觉得好的就是好的。”说起来很霸道,但我真的说不出来。作为一个专业编辑,最外化的标准就是看你的语言,看你的表达,看你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段。
我非常感谢我的入门老师格非。我当时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跟复旦是不一样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不像复旦中文系教授那样,学生一进门就给你当头棒喝:“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不反对创作,甚至还公开鼓励。我们的一些老先生都是写作的,比如施蛰存先生,是典型的作家型大学问家;还有钱谷融先生,特别喜欢搞创作的学生。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在大学读书时,跟一些已有成绩的年轻教师或有特殊观点、才能的博士生等高人、好汉们“混”在一起,对我们学会阅读,学习写作,都有重要的帮助。青年教师领着我们去干各种事情,比如打牌、翻墙、爬树、泡妞——成功或失败,各种小出格,是真正的“情感教育”。
写作不是一种规范式的东西,它是一门手艺活——作坊主和学徒,老中医和助手这种一味一味的药去看、去摸,去看它的原产地、生长期,这些都是细密的东西,是细节。语言也是这样的。跟这些老师一起“鬼混”时,你明白了他们对语言的判断、对事物的判断、对情感的判断、对文学表达趣向的判断、对节奏感的判断、对这里思考的判断,他对语言的表达、选择和甄别,这些就像手工艺一样,有很细腻的纹理,很直接的触感。
我们今天所看的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里面的课文大多数根本算不上不是文学作品,不是合格的文字,我们杂志社收到的自由来稿,随便找几篇都要比小学语文教材好。在座的教授、导师面对的是拥有这样一个阅读背景的考生——他们知道的是谁?是毕淑敏这样的“大师”,是周国平这样的“大师”,很多你们根本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大师”(可能只有我知道的)——非常可怕!很多“大师”连语言都不通顺的,中学生只知道他们以及叶开老师(笑)。我在搞中小学语文的批判,去过很多中小学校,跟很多教师交流。我还去跟初中的、小学的、幼儿园的学生一起学习。如果语文教育不从最基本的阅读谈起,不从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谈起,那么今后的写作都是扯淡。
我很感激在大学读书时碰到的李劼老师,他上课的第一句话就是:“请你们把中学里学到的垃圾全给我忘掉。”当时对我打击很大,我们都是天才啊,我们考上了大学,当时都叫做天之骄子的!怎么老师这样说话?但这话我记了一辈子。好在我读小学中学时考试成绩一直很差,脑子里记住的中小学垃圾课文比较少。有些在中学里就当了小作家的同学被他打击得一蹶不振,因为他们自我感觉很好。我现在毕业二十多年,回过去研究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座可能没有人有我研究得这么多,我从头到尾去分析,发现我们的语文教材真的很吓人,把大量的好学生活活弄傻了,让这些本来天真、自然、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孩子,都变成了呆头呆脑的“螺丝钉”。
单纯从写作的角度看,文学是很细腻的,不是高屋建瓴的东西,文学教育就是一种细微的判断——就像我刚才讲的学中医,你要把一味味药都搞清楚,三百多味主要药材的产地、气候、采摘时间。为什么这个参在这个时候产出来就是垃圾,一点滋补的效果都没有?为什么要过那么多年份在这个时候才能采出来?包括采茶,就是门手艺活。我记得毕飞宇也讲过类似的话。写作不是不能传递,但传递的方式,不是我在这里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内功就传到他们身上了——不是这样的,写作它是非常需要“泡”在一起的。所以,我特别鼓励一些其他省市的写作者跟成名作家,跟自己的伙伴结成一个“小团伙”,不断摸索,语言上去推敲,情感上去磨练,写作上相互抨击、相互研究对方的作品,好的坏的一起研究——我一开始看作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坏——看到名家的就是好作品,我觉得这是非常糟糕的编辑。一个不知名的作家,你要如何去判断?这需要一种非常细腻的感觉,不是很多条条框框。我看到很多编辑在写退稿信时常受质疑:什么叫“思想”?什么叫“结构”?什么叫“人物”?以我的经验,我们提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细节,包括人物塑造、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出场以及类似的细节。有些作家要反复修改七八遍、十几遍,你们可能很难想象这种做法。
上午的时候陈思和老师也说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我们的教育是通才教育,我们只能把一些基本常识给研究透。天才是压都压不住的,像莫言,不需要你去教育他,他有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他也不断地在读书,不断地在学习。莫言的早期作品是非常幼稚的,如《春夜雨霏霏》、《丑兵》都很一般,跟《透明的红萝卜》之后的作品相差很大。每个作家都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的认识都不一样,我们看作家要看的是他对事物的敏锐感受能力,他对表达的特殊敏感力,这样决定他大概能走多远,多有潜力。从大学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讲,一个是阅读的过程,一个是实际操练的过程,这里面是很细腻的。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我个人是非常不满的。现在很多大学都建大学城(可能复旦和同济除外),教师和学生是无法认识的,老师上完课就失踪了。我去过很多大学,包括华师大、上外,我对学生说:“你们就像鸡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他们一个老师都看不到,好像饲养员喂完食就走了。学生应该有大量的机会跟老师泡在一起,尤其是青年教师,一起喝茶,一起喝酒,一起乱说,一起推敲,一起抨击——这是一个传帮带的过程,今天的很多大学已经失去了这样一种模式。
注:此文发表于《上海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15日
(此文是我的讲话修改稿。轮得上我讲点话不容易,但记者在正式报道时,大多只根据职务或名气大小来摘取,我不幸被消声了。所以自己整理一下,在报纸发表,供写作同好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45 , Processed in 0.1075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