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请勿“得意忘言”! ——关于“阅读本位”向“写作本位”转变的思考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 何丹丹 【摘要】阅读是吸收,使人“得意”;写作是表现,使人“得言”。言语表现是一个人主体性的最根本体现。反观语文教学现状,“阅读本位”一直占据优势,造成学生往往“得意忘言”,使得其言语权长期缺失,违背了学生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的需求。由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从“阅读本位”向“写作本位”转变是亟需引起广泛关注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本位 写作本位 前有宋人陈辅说:“万卷书谁不读,下笔未必都有神。”后有潘新和教授说:“在语文教学的整体结构中,言语表现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以表现为本位,才能打好全面的言语基础,才能达成言语教育的应用性目标。”这些话语无一不是在揭露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端:重阅读轻写作,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 纵观我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是有阅读课而无写作课,即使是安排了写作课,也往往是流于形式,而难以落到实处。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一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者“以读促写”来安慰自己。但反观实际生活,我们发现即使有些学生书读的是很多,但写的文章却还是情感虚浮、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未必“有神”。 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听、读能力和说、写能力是有区别的,在具体教学中的侧重点应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现,也即听、读是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教学,而说、写是以写作为本位的表现教学。 面对现代社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在这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笔者认为以说、写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写作本位”教学在高中阶段是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的。 高一:写情感,蕴积淀 一篇好的文章不是文字的无效堆积,而应是饱含了作者情感的真诚倾诉。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文章。没有情感的文章即便辞藻有多么的华丽、结构有多么的严谨,给人的感觉除了虚浮就剩不下什么了。在高考作文评价中也有一条是“感情真挚”。那么,作为以写作为本位的阅读,我们该如何使学生的文章拥有真挚的情感呢? 首先,情感来源于现实,我们应充分刺激、挖掘学生内心情感的源泉。我们往往说:“学生要有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们在说这话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学生他是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他来的时候不是端着“空杯子”来的。我们有些学生,他的情感可以说比我们做教师的丰富的多。特别是他们正处于这样一个内心敏感,对外界感知细腻的青春年华;一个即时信息丰富的现代社会。他们对自身、对外界感知的丰富程度,可能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刺激、挖掘他们内心的情感,疏通他们的情感渠道。 面对高一的学生,我们教师首先应该看到他们来的时候,那“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只有认清现状,才能有效刺激,有效疏通,以达到提升的目的。回顾初中的写作教学,它所侧重的是记叙文写作,而记叙类的写作重在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与感悟,这样使得学生对感性文字的感受力较强。再结合在我们高一四册必修课本的写作教学中有多个单元涉及记叙类,包括“夹叙夹议,枝繁叶茂”“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写出你的真情实感”等等。 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该如何有效刺激呢?建构主义心理学倡导“任务驱动”策略。于是,我们决定以“写”的任务来驱动“读”。结合必修课本的写作教学和教材实际,我们以一个月为周期,制定每个月的阅读话题和写作话题,如“童年”“青春”“亲情”“感恩”“乡情”等等,立足课本,拓展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文章的阅读和写作,以达到以点拓面的效果;在学生阅读杂志以及其他作品的过程中,考虑到本月具体的写作话题,又会由面驭点,使阅读的目的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最后相关的优秀的生活手记、读书笔记等教师都会选择出来并利用广播站、网站、黑板报、校刊、班刊等形式进行宣传,以达到刺激、鼓励的目的。 作为现代教师,如何给自己准确定位是很重要的。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拥有“一桶水”,但不应该以拥有“一桶水”而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你可能随时可以发现比你“水”多的学生。所以,现代教师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打通学生的情感之源,让那情感之水汩汩流向他们的文章,给他们的文章积淀底蕴。 高二:写语言,蕴内涵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生活中的真情需要鲜活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个性需要丰富的语言来书写。然而,我们在批阅作文时经常发现学生语言之贫瘠、词汇之匮乏的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达。那么,作为以写作为本位的阅读,我们该如何使学生的文章拥有丰富的语言呢? 正如学书法需要先临帖,学写作也应从模仿入手。可以说,模仿和借鉴是提升语言的捷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在《进学解》中说自己是“窥陈编以盗窃”,北宋江西诗社宗派的开创人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也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作文》中写得更直白:“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作家作品的语言是经过提炼的,是有浓度的,所以一方面可以作为增加学生语言的直接素材,如韩愈所说的“窥陈编以盗窃”;另一方面让学生浸润在经典的语境氛围中,随着他们感知的深入,最终使得他们能取他人之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面对高二学生,在高一情感诱导的基础上,他们表现的需求已经被激发起来了。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语言,能表现自己丰富情感的语言。于是,我们的做法是引导他们去选同一作家或同一写作手法或同一题材的不同文本等进行深层的专题性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涉取写作素材的同时,获得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就是说必须动笔写了才能使学生首先对所读内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由此,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我们在引导学生针对所选作家作品搜索相关材料并进行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读书札记、写评点感悟;其次,教师每两周用一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写作读书心得,并组织相同阅读对象的学生进行心得交流,最后教师点拨提升并对优秀的文章进行整理再编制成专题刊物《“走进名家”系列》;再次,以一个月为单位,教师以统一命题的方式,要求学生将阅读的素材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 这种专题式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感悟作家的同时,能对作品语言有较为感性的获得,并使这种获得尽可能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事实证明,这种阅读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效果也较为明显。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丰富了学生文章的思想内涵。 高三:写思想,蕴深度 语言问题最终是思想的问题,语言文字教学最终是思想表现的教学,语文教学至少要使学生能实现自我思想的表现。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或者说一个连表现自身思想的能力都没有的人,如何算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学语文、用语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提醒我们要“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合高考语文命题的生活化、时代化倾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一个能够在现实社会中“用语文”,“用语文”来表现自身思想的人。那么,作为以写作为本位的阅读,我们该如何使学生的文章拥有深刻的思想呢? 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在高一写情感、高二写语言的基础上,我们把高三的写作定位在写思想上,我们寻找的载体是社会时事热点。毕竟,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我们要明确的是人在拥有个体性的同时还拥有社会性。 在高三第一学期,我们开展的是“纵横天下”活动。也就是每月围绕时事热点,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形成反馈报告以课堂交流,再写作,最后修改结集刊印。如针对主题“由‘犀利哥’引发的思考”“如何面对我的‘被时代’”“暑期阅读”“反观‘养生热’”“我观中外选秀”“春节那点事”等编成的刊物有《“犀利”的七月》《八月“被时代”》《“阅读”在九月》《十月观“养生”》《“选秀”十一月》《沉淀春节 积淀文化》等,这些刊物每月在全校分发。 在高三第二学期,学生的时间已经不允许再开展如“纵横天下”这样比较大规模的阅读活动,于是本课题组及时调整,开展“时评社会”活动。本活动的具体做法是:以星期为单位,每周固定一节课时间,播放一段社会热点事件的视频,如“新闻1+1”“新闻周刊”等,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提取事件中的关键词,并要求学生紧扣关键词深入评析,最后形成文字进行交流。针对最后阶段高考复习回归课本的大方向,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衔接课本,通过引用化用课本来提升作文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品位。如在欣赏了视频《死不起?》之后,笔者先让学生围绕视频讨论出三个关键词:尊严、心态、孝。然后引导学生把每一个关键词都联系课本进行思考,以有效地衔接起课本,实现知识的迁移。如—— 关键词:尊严。 师:视频中说尊严和钱不成正比。那么,尊严和什么成正比? 生:…… 师:我们本周刚复习了“必修五”,其中有没有讲“尊严”的? 生: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师:是的,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这些选择花坛葬、树葬、海葬、草坪葬的人们,也将由于他们这种洁地环保的思想,这种坦然面对死亡的思想而获得更高的尊严,从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经过第一个关键词的示范,学生很快就将第二个关键词“心态”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文章中的相关语句衔接起来等。第三个关键词“孝”,学生也马上联想到《论语》中的“子夏问孝”的章节。在引导之后,学生的衔接课本的意识增强了不少,在语段表达上也比之前的改善了很多。 衔接式阅读,作为一种多维度、立体化的阅读方式,它一方面衔接起高考了语文复习中的各个知识板块,如语基、语用、阅读、作文等,摆脱了以往复习时的枯燥和乏味,并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形成知识网络,求得知识的衔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也衔接起学生的精神,学生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通过双簧、相声、小品、演讲、辩论、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在系统培养学生思维、口语表达、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同时还激发了个人的自信,提升了学生迎接高考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们认为这样一种衔接式阅读是学生突破语文小课堂的限制,走出象牙塔,认识社会,融入世界的有效途径。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认识社会,融入世界,才能让学生的文章摆脱“学生腔”,从而更接地气;让学生的文章真正拥有现实意义,从而更显思想的深度。 潘新和教授认为:“阅读的内化,需要通过思考和表现,才能较为充分地实现。脱离说和写的阅读,尤其是没有落实到写上的阅读,再怎么认真、仔细地阅读,其认知都只是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我们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现。吸收的目的在于改善人的认知状况、身心修养以更好地表现自我。因此,阅读是基础,写作是根本。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善于写作的人往往善于阅读,而一个善于阅读人的却不一定善于写作。所以,我们的阅读应不能仅止于阅读,它应“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听、读的教学,落实到说、写的表现上,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表现权。 我们研究的是“课外阅读”,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指向于写作的阅读,或者说以写作为本位的阅读教学。然而,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内文章的教学,按传统称谓,应是课内阅读教学。称谓不同体现的是主体意识的不同,称“课内阅读教学”是“阅读本位”教学。笔者之所以不选择这样一种称谓是因为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这样一种定位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低效能。以阅读为本位的教学仅止于阅读,而以写作为本位的教学是对阅读的促进、深化。 德国哲学家思斯待·卡西尔说:“人不可能逃避他自己的成就,而只是接受他自己的生活状况。”作为一个寻求发展的人,其主体意识、表现意识是不断增强的,他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不会甘心于做一个听众或者读者,他们需要表现;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其对人才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它不会选择一个仅能消极吸收他人,而不会积极表现自我的人;作为语文教学,它不用培养作家,但它必须培养一个会说、会写的能表现自我才能,善表现自我意识的人。所以以阅读为本位的语文教学,由于其单纯吸收的特性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需求,这也就迫切地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尽快转变思想,从“阅读本位”转向“写作本位”,从而满足学生作为一个健全的人的表现的需求。 当然,在此我们只涉及课外阅读,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更应该确立“写作本位”意识,从“写什么”“为何写”“怎么写”等角度去解读文本。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学生不会说、不会写归咎于缺少阅读。然而纵观学生的学习生涯,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的学生接触阅读至少都在十年以上。其中,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他们在我们教师的指导下精读了多少文章,但当很多家长问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时,很多人,包括我们的语文教师都会说上一句:“多读课外书!”十几年在教师指导下精读了那么多文章都难以写出像样的作文,我们语文教师不仅不扪心自问,竟然还把矛头指向课外书,让课外书去背这天大的黑锅,这到底是什么逻辑?难怪有些学生异常讽刺地写道:“上课,真浪费学习的时间。” 作为语文教师,笔者不禁汗颜;作为语文教师,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去思考:一种仅止于阅读的“阅读本位”教学是否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是否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外,还是课内的教学,都亟需转变主体意识、转变定位,从“阅读本位”向“写作本位”转变,以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绍虞 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9月.
2、潘新和 著,《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3、韩愈 撰,马其昶 校注,马茂元 整理,《韩愈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4、张鸣 选注,《宋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断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
5、朱光潜 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6、朱智贤 著,《儿童心理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8、《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