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课堂研究在关注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2 02:5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课堂研究在关注什么

作者:钟启泉  
  关注课堂转型(三)
国际课堂研究在关注什么
  学习集体的形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优秀教师应当是双料的专家——不仅是学科的专家,也是发展的专家。换言之,优秀教师不仅通晓学科知识,而且能够洞察儿童的发展。
  课堂转型是当今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潮流。国际教育界的课堂研究长盛不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证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研究中读出诸多有助于理解课堂教学本质意涵、有助于实现课堂转型的理论框架。
  课堂研究有哪些视角
  学习集体论视角。学习集体论研究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协同性。所以,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应当是:其一,不是知识灌输的教学,而是潜入儿童内在的思路与见解,重视探究客观的现象世界。其二,不是一味简单化地降低教材程度,而是着力于如何刺激儿童的求知欲,选择富于学习价值的教材与课题。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梯度,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教学过程得以最优化。其三,不是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主义学习,而是组织同他者的互动合作,发现并基于能力与学力的差异,组织全员参与学习,指导集体思维。历来的课堂教学侧重于非情境化的、具有普适性和抽象性的、概括的知识技能授受。正因为如此,越是追求所谓的教学效率,就越是走向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绝,造成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情境相脱离。所以,当今时代,在强调个人选择与责任的课程政策下,学习集体论显得越发重要。同时,优质的教学必须是:学习越多,越能促进儿童打开未知世界。教师并不追求如何有效实施预设好的教案,而是寻求如何让儿童打开未知世界,把学习同儿童自身生活方式的变革联系起来。为此,必须指导儿童知性技能与表达技能的发展;指导儿童理解教学内容及学习行为本身;培育儿童对学习的洞察力,保障集体关系的发展。
  文化实践的参与论视角。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莱夫(J.Lave)等人分析了师徒制中的学习,提出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PP)的情境学习新视点。他们认为,对于社会文化实践而言,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学习不是个人头脑中的操作,而是处于社会参与过程中。就是说,学习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参与形态的变化,这个过程谓之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种参与意味着,由于个人在共同体中通过积极地参与而能够获得作为文化产物的知识,个人参与共同体是理所当然的。所谓合法指的是个人参与共同体,开始是边缘的、局部的参与,但是渐渐地会走向充分的参与。这种研究强调课堂教学需要面向更广泛的世界,返回更具根源性的所在。引导学生琢磨、分享、再建文化的意义世界。这种研究也提出了秉承维果茨基的活动理论,把学习集体作为故事共同体加以重建的诉求——从读懂文化的学习转型为读通文化的学习。
  儿童权利论视角。儿童是天然的主体性学习者,学习必须基于儿童的需求及其发展阶段展开。儿童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学习是从儿童的所作所为开始,才得以自然发展的。儿童是通过与伙伴合作、探究、积极地参与学习环境,才得以提升自己的。这种研究提出了从儿童的角度重新思考教学活动的模式。比如,有人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描绘的儿童是享有权利的主体、儿童是行使权利的主体为线索,提出了重建能够保障儿童生命、生存与发展权利的新教育。具体地说,在课堂教学中,儿童的能动表现——在学习集体中发表见解、相互批判等自觉的学习纪律与集体思维的组织等,应当受到重视。
  学习共同体论视角。日本学者佐藤学把学习界定为对话性实践。人类的学习有两个传统:一是“修炼”的学习传统,这是从中世纪修道院、寺院和大学的博雅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在学校教育中绵延不绝。二是对话的学习传统,传承了苏格拉底产婆术以来的对话性学习实践。对话性学习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与客观世界的对话,这是认知性、文化性实践。第二维度,与教师、伙伴的对话,这是人际性、社会性的实践。第三维度,与自身的对话。学习者不仅与题材、教师和课堂上的伙伴进行对话,而且也与自身对话,在形成自我身份的同时,实现学习。这是内在的、存在性的实践。然而,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三个维度的对话关系却被切断了,三位一体的关系也被解体了。为了重建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教师必须作为对话性他者,置身于儿童面前。教师的作用,就是形成学习中的倾听关系。因此,以儿童的困惑、差异、认知冲突为契机引出他者的应答,构筑对话性关系的实践构想,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这种研究把差异的承认与共同的建构作为理论与实践的课题,对于学习集体的创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已有课堂研究采用什么方法
  从国际上看,战后70年来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也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量化研究,即数据分析、实验研究。这是定量化地处理数据,旨在从倾向性与盖然性方面阐明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即历史学研究、解释学研究、现象学研究、批判学研究、比较学研究、开发学研究和规范学研究。这是处理现象的质与特征等难以量化的质性数据的研究方法,运用图像与语言数据等描述教育现象。混合研究,即田野作业、行动研究、人种志研究、传记研究和叙事研究。这是兼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总体发展趋势是,以解释学为中心的质性研究占据多数;以行动研究、人种志研究为中心的混合研究自2000年以来增多起来;研究方法选择的幅度也越来越广。牵涉课堂研究的诸多领域,如教育方法的思想史研究、儿童研究、学校课程研究、教材与教学媒体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学习集体研究、学力与评价研究、学生辅导研究、道德教育研究、班级论与学校论研究、学科及其模块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等,都采用了上述三种研究方法之中的一种或是几种。
  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反省:第一,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领域,倘若离开了质性研究,简直寸步难行。即便是数据分析本身,倘若离开了质性研究的价值判断,只不过是一堆垃圾。所以,即便是大数据时代到来,大数据也并非万应灵丹。第二,我国多年来的教育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改革研究,几乎很少涉及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机制来确保宏观改革真正落实到学校实践与课堂教学层面,名副其实的课堂研究往往被边缘化了。我们需要重视课堂研究,倡导不同流派的研究风格,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当下的教师如何进行课堂研究
  当下需要破解的课题是,如何改造儿童的学习方式,从竞争性的个人主义学习转型为合作性的集体主义学习。不过,学校的班级并不就是学习集体,学习集体也并不意味着小组学习的形态。所谓学习集体是一种目标概念,旨在班级全员实现共同理解的教学创造。让班级的每一个成员获得共同理解、集体体验的过程,就是教学创造的教育意涵。唯有教师不断地组织教学创造的过程,才能使每一个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保障每一位儿童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
  学习集体的形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优秀教师应当是双料的专家——不仅是学科的专家,也是发展的专家。换言之,优秀教师不仅通晓学科知识,而且能够洞察儿童的发展。儿童是千差万别的,正因为如此,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把儿童的困惑与落差看作课堂教学的困惑,或许是消极因素,只能招致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误解。事实上,根据外国学者的研究,学习集体的形成意味着儿童的“分裂”与“统一”过程的形成。课堂教学中儿童的分裂可以从三个视点来把握:其一参与与不参与教学的分裂。其二,懂与不懂的分裂。其三,相同与相异分裂。可以说,这种对立与分裂是伴随教学的展开而同时发生的,是教学过程展开的必然法则。
  我国基础教育界长期以来固化的一种观念是,“教师的教,等于学生的学;教师教得好,等于学生学得好”,这是错误的。教师不能满足于“上好课”。正如佐藤学所说,“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9日第4版




钟启泉:迎接课堂转型挑战

编者按
    深深地沉下去,倾听教育一线的声音。高高地昂起头,仰望教育发展的前沿。
    当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当我们开始强调“内涵发展”,我们应该直接聚焦课堂,迎接课堂转型挑战。课堂教学改革直接关系教育质量提升,应该置于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转型是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没有课堂的转变,学校教育的效果可能南辕北辙。近期,我们拟推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钟启泉的系列文章,与您一起探讨课堂转型这一教育难题。
    ■钟启泉
    自2001年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正处于转型之中,这是确凿无疑的。但同样确凿无疑的是,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盲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应当强调“内涵发展”了,但不是什么“校舍”、“课桌椅”之类的学校硬件建设或者走班制、集团管理之类的教育组织问题,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学科设置、教师研修,特别是课堂变革的问题。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是推进新课改的当务之急。
        国际教育界一直重视微观改革,即课堂层面的变革。“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这就是学校改革的定律。
    所谓课堂革命,说穿了,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从灌输式教学转型为建构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基于客观主义理论,以为只要学生经由听、看、读的练习,就能习得教师传输的微言大义,于是衍生出一套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如课本中的知识,是万古不变的,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记这些真理。建构主义并不认为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的东西,而是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要使得课本中的文字符号本身具有意义,就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解或者经由学习者凭借个人的经验去领悟。所以,建构式教学认为,学习者必须有假设、预测、操作、提出问题、追寻答案、想象、发现和发明等经验,借以产生新的知识建构。这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造:从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方式转型为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一言堂”的时代过去了。
    建构式教学是尊重差异的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差异,即学生的多样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风格:有偏于直觉的或感知的,有偏于图像的或语言的,有偏于归纳的或演绎的,有偏于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有偏于外向的(同他者合作)或内向的(反思型)等。差异也表现为不同欲望、认知差异、情感差异、社会差异、文化差异等。学生差异绝不是课堂教学的困惑或是负担。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教学不是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教师上课的本质恰恰在于,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尽可能地调动儿童活跃的思维,发现不同的思路,激活认知冲突,展开集体思维。学生的疑难、困惑、冲突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是课堂教学的困惑与阻力,恰恰是教师指导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
    洞察课堂教学本质
    革新的教师首当其冲的课题是,洞察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班级集体中,按照一定的目的而展开的,它是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的统一。自赫尔巴特以来,对作为教学之前提的“管理”的认识得以普及。不过,从教与学是“儿童自身的事情”这一观点看来,管理其实是儿童学习集体的指导问题,是为儿童自身参与课堂教学开辟道路的。这样,教师的教学工作涵盖了两个过程——学科内容的教学与对学习学科内容的儿童集体的指导。着眼于教学实践的这种结构,现场的课堂研究可区分为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的研究,关于是教学的集体过程的独特课题,是作为确立学习动机与学习纪律的过程来抓的研究。
    不过,根据日本学者吉本均主编的《现代授业研究大事典》中的观点,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是不可分割地进行的,课堂教学的优劣取决于这两种过程以及两者结合的基本方式。第一过程是以教学内容的习得作为直接目的而展开的对话过程。就是说,学科内容不是直接地灌输给儿童的,而是借助对话来逼近学科内容的。学科内容的把握必须靠学生自身自主、能动的知性活动。第二过程是形成儿童集体的指导过程,即所谓学习集体、学习体制、学习纪律的层面。如果说,第一过程是学科逻辑、教材逻辑的分析,那么,第二过程是基于集体逻辑的分析。
    排除课堂转型阻碍
    课堂转型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种种焦虑和诸多盲点,这些盲点违背了新课改的诉求,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恶性膨胀的结果。
    盲点一,“翻转课堂”。这种师法美国的翻转课堂,诀窍是“先学后教”——学生先在家里学习教材,然后带着问题在学校的课堂里展开讨论。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体制下,仅仅满足于知识点的灌输,在解题技能熟练的条件下实施这种实践,无异于扩大了应试教育的地盘——把学生捆绑在教科书之中,不得动弹。同时,也把教师原本应当承担的教学责任轻飘飘地转嫁给了家长。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课堂转型课题,不是东施效颦式的花样翻新,而是应当首先翻转“教育观念”,潜心于儿童理解与儿童研究。因为,倘若离开了对于儿童的认知方式、知识基础、生活体验的把握,离开了集体思维的组织与展开,教师难以指导儿童基于各自体验,共同展开信息梳理,并达到知识(概念)的建构。
    盲点二,“借班上课”。所谓上课,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求得彼此的不断变化。学生借助这种影响,获得新的知识、技能、见识和人生观,完成自身的人格。倡导借班上课或许是一种无奈,对新任教师或许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这种课堂绝不是真实的课堂,本质上不过是老练的教师表演其成熟的教学技巧而已。这种课堂从表面上看,环环相扣、对答如流,简直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原本应当出现的种种认知过程与集体思维的特征——迷茫、困惑、挫折、冲突、发现、惊喜等,丧失殆尽。严格说来,这种课堂是不真实的、虚假的,而且是两败俱伤的:对于担任主讲的资深教师而言,其实践智慧与上课的风采势必大打折扣;对于学生而言,不过是充当了为教师的表演服务的一种“跑龙套”角色罢了。
    盲点三,“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落后于时代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曾经进行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仅有一部分调查证实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大部分显示了无效性与危险性。分层教学在教育上带来否定性效果是所有调查研究的总体结论。美国学者奥克斯(J.Oakes)得出的判断是,其一,分层教学并不有利于学生学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下位”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是危险的。其二,分层教学对人际关系与学习态度会产生影响。初中“上位”组学生热心于学习,但“下位”组学生显示出被孤立、被排斥的倾向。“上位”组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否就是分层教学的效果,尚不明确。其三,通过分层教学,学生之间的学力落差更为加剧。其四,分层教学对整个学校的学力提升是无益的:分层教学对“上位”组的一部分学生能发挥有效的功能;但对“上位”组的众多学生、“中位”组的学生而言是无益的;对“下位”组的学生是有害的。从本质上说,分层教学是上流阶层与中流阶层对精英教育的垄断和阶级、阶层歧视的固化。
    取代分层教学的是“协同学习”。协同学习可以排斥个人主义竞争、走向集体主义学习,为尊重差异、共同学习的互惠学习提供准备。美国的科恩(A.Kohn)在《超越竞争社会:无竞争的时代》中断言:大量历史的、实证的研究表明,“竞争有效性”的主张不过是基于错误信息编造的一套神话而已,协同学习的效果优于竞争学习。课堂教学绝不是在提供或者灌输现成标准答案这一意义上的积累知识、技能的活动,也不是凭借这种知识、技能的积累决定集体中优劣的活动,而是三种对话性实践的活动: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头脑中琢磨、认识周遭的自然与社会的种种知识与技术,亦即通过反复地咀嚼与回味所经历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形成与重建自己的判断;在同新的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相遇的同时,同新的自身,即形成新思考与新见解的自身相遇;在同伙伴的交流之中获得不同思考与见解,发现秉持不同思考方式与见解的伙伴,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从而感受到学习行为本身带来的乐趣与喜悦。
    这样一种教学的意义倘若实现,就意味着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课堂,真正实现了课堂的转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34 , Processed in 0.0827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