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下午,在厦门外国语学校的真语文活动现场,一位穿着短袖条纹上衣、面容温和的男老师走上讲台,向台下500多位老师微笑致意。他是上海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李白坚,即将为参会代表示范《如何写好议论文》一课。此时会场的气氛,由于之前一节不算成功的研讨课而显得有些沉闷,对即将开始的这堂课,老师们显示了一种观望的态度。有人通过微信说:“大学教授‘下嫁’中学,难得一见!不知道大教授能不能搞定初中生?”
上课了,李白坚先告诉同学们,自己带来了写作文的“锦囊妙计”,接着领大家做“大脑保健操”,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全心投入课堂学习中。虽然会场的微信评论墙暂时关闭,但老师们的赞美之词仍不断发往后台:“情通情,趣连趣,语生辉,文生采”“行云流水,大师风范”……
上课加讲座持续了数小时,但会场气氛始终活跃。答问环节,老师们踊跃发言,一时间“群情激昂”。更厉害的是,李白坚不仅能解答初中作文教学问题,对小学、高中老师的问题也能“接招”,因为他“全教过”。真语文系列活动总策划王旭明感叹:“当之无愧的真语文表率”,他当场聘请李白坚为真语文大师。
大学教授“下嫁”中学,难得;课还讲得那么好,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李白坚是如何给中小学生上起语文课来的?他有什么讲课秘诀呢?
“孩子们太需要新鲜气息了”
故事要从20多年前说起。
20世纪80年代末,李白坚在上海大学任教。在长期的大学写作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学生害怕写文章,或者习惯于老师出题目、按套路作文。为了扭转这种状态,他开始尝试教法的改革:教新闻写作,组织模拟“新闻发布会”;教议论文,开展“课堂辩论”;写散文,带学生到校园去“写生”……在这种游戏式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了观察细节,有了写作的冲动和激情。李白坚的写作课,成了大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一天,李白坚到朋友家做客,大家聊起作文教学。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叹气:“孩子们最怕写的就是作文,老师们最怕教的也是作文。”
李白坚不解:“作文以形象为基础,课堂还可以做游戏,多有意思,怎么会难教呢?我去试一试!”
一个星期后,李白坚来到上海控江五村小学,上了生平第一堂小学作文课。
那次,他面对的是四年级学生,作文课题叫《猜硬币》。他把从国外带回来的硬币发给学生,请他们仔细观察,然后记录下硬币的图案、颜色、直径、厚度等。接着,他选出5枚硬币,一一抛起,让孩子们仔细记录每枚硬币落地时发出的声音,并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形容。最后,他让学生闭眼伏在课桌上,然后将五枚硬币打乱抛起,让学生根据落地声音判断抛出的是哪一枚硬币,公布答案后,再让学生对照之前的猜测写下感想。
看硬币、“听”硬币、猜硬币,两节作文课,孩子们平均写了600多字,而且都是生动活泼的真情流露。在孩子们震耳欲聋的“再见”声中,李白坚离开了那所小学。
几天后,李白坚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孩子们自制的卡片,上面画满了一颗颗红心。孩子们写道:“希望李教授再来我们班上课”“如果每次作文课都是这样上就好了”。捧着孩子们的“最高褒奖”,李白坚激动异常。他说:“没想到这节课会给学生小小的心灵带来如此大的震动!这说明孩子们太需要新鲜气息了!”
从那以后,李白坚每周都去给这个班的孩子上作文课,每次都设计一个小游戏。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观察生活,作文也都写得文从字顺、有血有肉了。几十次课后,他出版了第一本谈作文教学的专著《快乐作文(小学版)》。
“大学教授和小学老师拉起了手”
“试水”小学作文教学的成功,让李白坚有勇气到初中、高中去讲课,开展作文教学实践。这些教学经历,让他得到了更为详尽的经验,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快乐大作文”教学法。
一向让师生头疼不已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李白坚的课堂上成为快乐且高效的事情?答案是:游戏。通过在课堂上开展具有趣味性和语文味的活动,比如找朋友、画云彩、变魔术,来吸引学生参与、体验、观察,诱导他们激发情绪,产生写作兴趣,从而写出真实的生活、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他说“要让孩子对语文产生兴趣,必须让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快乐大作文通过游戏让课堂动起来,再通过观察让学生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学会感受与表达。”
虽有了成系统的方法,也有了不错的上课反响,但李白坚认为还不够。他觉得,只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才是好方法,自己的作文教学法能让更多老师掌握并且运用到教学中吗?
2000年,李白坚在无锡讲学,听人说无锡清扬中心小学在开展“快乐大作文”教学实验,效果很不错。他抑制不住激动,当即表示要去听课。当时清扬中心小学还是一所偏僻、硬件设施落后的郊区小学,为了迎接李白坚的“视察”,学校校长张赛琴向隔壁单位借了报告厅。李白坚在这里听了几位青年教师的作文课,看了孩子们的作文,对着师生们竖起了大拇指。
在一篇文章中,李白坚写道:“‘快乐大作文’在清扬中心小学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它‘生活和激情是写作的基础’理论的正确,证明了它‘以游戏为诱导’方式的成功,也证明了它的操作程序确实具有可重复性。就这样,我成了这所学校的常客,指导老师讲课,联合开展作文教学研究,大学教授和小学老师拉起了手。”
“不能只会写革命,更要会干革命”
张赛琴和她学校的老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热情和实践的成功,给了李白坚更多信心。他继续到小学上课、写书,推广“快乐大作文”。渐渐地,“快乐大作文”被更多学校接受,他也受到越来越多一线老师的欢迎,还和不少学生成了好朋友。
在一些大学同行眼中,喜欢给小学生上课的李白坚是“不务正业”,“沉迷‘小儿科’教学”;也有人支持他关注基础教育,却觉得没必要长时间亲自到一线上课。对此,李白坚很坚定。在他眼里,教育是一条人才培养的“流水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人才“产品”质量的优劣。大学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学生薄弱的语文能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小学语文培养目标的错位、教学方法的失当。对此,高校学者把自己的学识应用到中小学课堂上,才是最直接、最具实践意义的母语关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学教授不能只会写革命,更要会干革命,在革命中掌握改造世界的方法。”
坚持“干革命”的李白坚,退休后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上。他教作文,也教阅读;研究教法,也关注教材。他今年已经60多岁,依然眼神炯炯,声音洪亮,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他“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他说,做了几十年大学教授,自己却在小学的课堂上第一次感到了做老师的骄傲——“因为我清楚地看到了孩子们真的是天天在‘向上’”。
2013年,在“快乐大作文”教学法提出20周年的时候,李白坚在博客中这样写道:“我已经给小学生讲了20年作文课,回头看看,这20年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因为我为可爱的孩子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