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积累,一代名师的创新生命之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8 14: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积累,一代名师的创新生命之源
监利县实验中学  何相成
    余映潮老师,一个亲切的称呼。
    “余映潮”三个字,一个奇迹的代名词!
    他是一位从田垄上走出来的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一位从荆楚大地上闯出来的 “成果丰富、教艺精湛”的教育名师,“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人们研究余老师,总是从他博大精深的教学艺术、温文尔雅的教育风度、睿智深刻的教研思想上加以阐释。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他能够成为一代名师最聪明的策略也是最根本的基石——深厚的人生积淀和教学教研积累。
    只要接触到余老师,无论是亲眼从报刊杂志上拜读他的文章,还是亲耳聆听他的报告和示范课,无论是亲身领受他的教诲,还是亲临他耳濡目染的指点,都能深深感受到他学识的渊博,风度的优雅,谈吐的幽默,思维的活泼,都能感受到他勤奋智慧的人生积累。他的每一招每一式,宛如一位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看似漫不经心的信手拈来,却能让你感受到那样的酣畅淋漓而又惊天动地。内功的积累是他创新生命的源泉!
    余老师的人生就是一部积累大全。
    他憧憬过青春的美好,却又沐浴过艰难的磨练,十几年上山下乡人生的艰辛积淀,成就了他一生赖以成功的韧性。多少人研究余映潮这一奇特的教育景观,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到这一美妙风景背后的曲曲折折折、坎坎坷坷。在我个人认为,这才是余老师最根本的人生积累。
    失意中走一步,再走一步,得意时还是向前走,一直往前走。这是一位名师的风范!
    大家难以想象,余老师是在怎样的一种氛围里,开始了他的教育人生之旅。
    他当过语文老师,当过英语老师,当过音乐老师,如果命运开一个玩笑,他或许可以成为一位美术家,音乐名师。特定年代的特殊磨练,恰恰成为他今后成功的深厚的素养积累。
    在田间小路艰辛潜行的感受,存留于他一生中那段最艰难的酒酿中,绵绵散发着人生的芳香。就是这一段乡村生活,使他深切感受到农村教育和教师的困惑、彷徨与苦恼,促使他把一生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面向基层的教育中,坚定着将自己的教研方向定位于农村一线教师,为他们分忧,为他们解愁,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孜孜不倦地为他们筹划设计美丽如歌的教学青春。
    在余老师的教学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贯串着不倦的积累。这是一种坚持着的积累,坚持着读书,坚持着笔记,坚持着思考,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积累,忍得住寂寞,守得住贫寒,耐得住繁华世俗的诱惑。他宛若一位“四季耕耘”的农夫,不喝酒,不打牌,没有节假日,很少休息,就这样每天走一步,再走一步。
余老师的积累是厚重与深刻的。
    “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是做读书卡片”。在这“厚积”的背后,迎来了“厚发”:他的《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他的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他的四十几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他的几十篇教案设计,他的《阅读教学设计艺术50讲》,他的“教学设计系列”,他的每年保持五十篇以上发表的高产论文,他的立足高远的课堂艺术设计与示范,……,都是他广阔而又肥沃的积累土地上结成的累累硕果!不仅如此,他还主持了“积累教育研究”课题,引导弟子习惯积累,学习积累,学会积累,善于积累。他第一次大胆而旗帜鲜明地提出积累的理念,将积累引进课堂,亲自捉刀示范。在他眼里,积累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课型,把积累作为课堂教学的四要素之一,提出了“课堂积累丰富”的阅读教学设计要求,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积累”派名师。
    余老师的积累是全方位与多角度的。
    这样的积累承传了古代教学思想的精髓,化腐朽为神奇,赋予积累教学以全新的内涵,这不能不说是余老师对于语文教学的一大贡献。在他的视野里,积累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扎实有序的,又是灵动多姿的;既是专题的,又是系列的;既是教学的,又是教研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群体的;既是教师的,又是学生的;……余老师以名师敏锐的眼光洞察了当今语文界普遍存在的伪“课标”旗帜掩盖下虚假繁荣的浮躁,全神贯注地凝视语文课堂,专心致志地将触角伸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引导他的弟子们积累、思考、提炼,再积累、再思考、再提炼……。
    余老师的积累又是如此理性而精巧。
    他从积累的角度察觉了这样的规律:能力呈线条状,知识呈板块状;他将积累的点划分为如下板块:知识性积累、语言性积累、技能性积累、情感性积累、思维性积累;他提出具体的积累教学要求:涉及到单课的阅读教学、一个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整个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他还将积累教学系列精细到如此程度:
教材训练梳理系列;教材内知识板块系列;课外示范(写作范文)短文系列;积累与熏陶作品精读系列;课中活动系列;雅词系列;成语训练系列;初中学生人生名言系列;积累学法指导系列;读写结合训练系列;文言文课内外背读系列;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文言文阅读阅读精段训练系列;微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写作训练系列;段落结构模式写作训练系列;必备的语文知识积累系列;课外字词句补充训练系列;说话训练系列;积累教学课型设计系列;……
    他总是提醒自己的弟子们用发现的眼光去发现一个又一个美点。
    他一再告诫自己的弟子“从积累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
    他这样激励自己也这样警示他的弟子们:
    “越是有丰厚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研究与写作的思绪;没有积累就进行拓展,于生活于学问都是一句空话。”
    他善于从丰厚的积淀中披沙烁金,在前辈与其他名师占据过的领域中,巧妙寻觅到常人难以察觉的空地,或者说是一条隐秘的缝隙,开创出一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局面,形成具有鲜明“余氏”风格的教学风景和教研奇观。他着眼于宏观的凝思与微观的雕琢,着眼于理性的思考与诗意手法的展现,从他宏大的资料宝库里加以发现,加以提炼,加以整合,加以创编,然后进行巧妙精心的“加工”。他力求深刻、厚实、精美、新颖、别致、实用,在“上下求索,左右勾联”上下功夫,在“化静为动,尺水兴波”上做文章。就是在这种思维的闪烁中,发现了许多人包括许多名师都没有发现的东西。
    正因为有着这样厚实的积累,有了丰富理论的积累、丰富资料的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丰富的教研积累,才有了滔滔不绝的发现式创新,在蛰伏经年的积淀后,一发冲天。
    他发现论文写作中的系列;
    他发现大量的创新型课型;
    他发现课文是可以“别出心裁”来读的;
    他发现“句子写作”这一初中阶段最根本的又是普遍被大家忽视的环节;
    他发现“教例品析”这一最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素养的“课程”;
    ……
    这种发现式的创新,使他创造了中学语文界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第一个着眼于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研究;
    第一个首创课例式的写作风格;
    第一个推出专题系列的论文;
    第一个如此长期、大批量、高质量地培养青年教师;
    第一个将自己的研究和写作定向于全体学生和一线语文教师;
    第一个围绕朗读教学进行各种课堂形式的教学实践;
    第一个涉足于课堂教学的各种课型的设计与探索;
    第一个将课堂教学阐释得如此轻灵、如此美妙、如此精细、如此厚实而又如此实用。
    第一个全面地长久地深刻地在教学、教研、写作、编拟、社团等众多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一以贯之的系列化教学教研活动;
    ……
    如果没有丰富的积累,不可能有这样的奇迹。正如他自己所言,“如果没有这种耕耘与钻探,我也许不会成功”。
    他,令人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安泰。安泰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不离开大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披靡。余映潮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创造神话的巨人和英雄——从大地母亲身上积累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便有了层出不穷的发现、层出不穷的设计、层出不穷的创新和层出不穷的的累累硕果。
    积累,一代名师创新生命的源泉。
    愿余老师走一步,再走一步,创造更多的神话。
    愿他的弟子们在余映潮老师教艺思想引领下,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直向前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34 , Processed in 0.0581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