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私塾取消之后为何再无文史大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0 15: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私塾取消之后为何再无文史大师?
      唐晓敏
      张中行谈文言的学习问题时,提出:“都学的此路不通”,“都不学的此路不通”“路在两极的中间”。并具体说道:
     就整个国家说,中间的路是有人学,有人不学。有人学,接受文化遗产一类的任务就不至完全落空;有人不学,浪费时间不合算的忧虑就可以相对减轻。这样打折扣的兼顾,推想相持不下的双方都不会十分满意,但也实在想不出能使双方皆大欢喜的办法。
     这里假定兼顾的办法可行,下面一些问题就来了。首先是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人不学。这原则上不难定,是需要用文言的人学,对文言有兴趣的人学。比如一个人的专业或愿意从事的专业是整理古籍、研究古代汉语或研究本国史等等,他就不能不学文言。不从事与文言有关的专业的,也许愿意读《史记》《文选》、杜诗等多种典籍,他也就不能不学文言。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怎么能断定某些人是需要学或愿意学的,某些人是既不需要学又不愿意学的。想知道爱吃不爱吃,先要吃一些试试。这就使我们陷入像是矛盾的圈圈里:因为决定不全学,反而要全学。这是说,早期(比如小学后半和初中前半)总要都学,才能稳妥地分辨哪些人可以学,哪些人可以不学。(《张中行作品集1 》,第153、1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张中行所说的“因为决定不全学,反而要全学。这是说,早期(比如小学后半和初中前半)总要都学,才能稳妥地分辨哪些人可以学,哪些人可以不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解。早期必须都学。有些孩子,日后对文言没有形成兴趣,不再继续学了,也就算了。而另一部分孩子,形成了对文言的兴趣,乃至走上了文史研究的道路,那么,早期的文言学习就为他们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早期的语文教育,不仅是需要学一些文言文,而且又需要学习那些最重要的文言,特别是经典。因为这些经典不仅本身非常重要,而且,它也是日后学习一切文本的基础。关于这一点,金克木在《书读完了》一文中,已经有了透彻的论述。
      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传统的私塾教育与新式学校教育的一大区别。传统的私塾教育,是以经典为本的,让所有的孩子都读“五经”、《四书》。至少《四书》是必须读的。这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先“试试”。有一些孩子经过这一尝试,不再读了,另有一些孩子则读出了兴趣。这就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尝试之后,适合向高层次发展的孩子被选拔了出来。这是私塾教育的一个可取之处。从表面上看,有些孩子另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也不再需要经典,儿时读经似乎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但这即使是浪费,也是一种有限的浪费。而若是让所有的孩子都不读经典,不仅不懂经典,也不能真正读懂中国历史发展中后出的典籍。这样,所有的孩子也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无法掌握前人所创造的文化资源,无法领会前人的智慧。这是一种绝大的浪费。这种浪费,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当代历史中。
      民国时期,虽然已经有了新式的学校教育,但传统的私塾教育仍然保存着,发挥着作用,不是学校的语文教育,而是私塾的教育,为日后的文史大师奠定了学业乃至人格形成的基础。私塾取消之后,再无文史大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8 17:32 , Processed in 0.0774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