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砺锋教授与中学语文教师谈唐宋诗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1 07:4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莫砺锋教授与中学语文教师谈唐宋诗词
各位老师,下午好!
  生平第一次和中学语文教师交流,除了我读中学的时候跟我的老师交谈之外。我不知道该讲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讲。我先讲一个小时,剩下的一半时间,我想和各位老师做一个互动,各位老师想和我交流什么,我们具体地来谈一谈。
  我跟大家从事的职业都是语文教学,但是我们教学的对象不一样,我现在在南大,基本上是给博士生开课,上什么课呢?整天就是讲用什么版本,怎么考证,怎么写论文,就是这些东西,应该说比较枯燥乏味的东西,因为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学生能写出论文来,能拿到学位,与大家给中学生打语文基础的教学,要有一个广泛的视野,那是不一样的。
  中学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我家三口人,我们说自己母校的时候,不大讲大学的,都讲中学,我的母校是苏州中学,我的老伴母校是南师附中,我的女儿的母校是金陵中学,所以三个人一讲到中学,就彼此不相让,大家都说自己的母校好,争论不休。中学的老师给每个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现在非常清晰地记得中学的老师,我按照现在的标准是一个理科生,如果不是文革的话,我肯定去学工科了。我的语文老师确实讲课非常好,我自己觉得他给我们打的基础非常的扎实,所以后来我转专业,从理科转到文科,好像并不困难,就是中学的基础打得非常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中学里的老师,我知道中学老师的分量。大概十几年以前,我有一次到教育部出高考考卷,为语文考卷命题,课题组里面当然也有几个大学的老师,也有北大附中的语文老师,还有他们的退休校长,当时大家在一起命题,讨论试题的准确性,答案是不是唯一性等等,我觉得中学语文老师非常的厉害,大学语文老师如果跟他们的意见不一样,最后经常他们的意见是对的。就是我们不太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我们比较开放,你们追求的是准确。假如我今天讲得不够准确,请大家原谅,这是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
  那么讲什么呢?还是从唐诗宋词的阅读、鉴赏、研究等,综合地谈一谈,说说我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一些体会。我本人没有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的学习阶段,因为刚才说过,我们这一代人,在座的老师恐怕都比我年轻,我们的人生经历不一样。我1966年高中毕业,1978年才进大学,因为我是下乡插队去了,我去当知青去了。我当知青的经历很长,我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秋天下乡,1978年在生产队拿到录取通知书,在农村整整十年。所以我一直说我最擅长的专业,既不是本科时读的英语,也不是我研究生时候学的中国古典文学,而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稻栽培,种水稻已经是一把手,可惜现在农学院从来不请我去讲学。像我这样的人,大学才读了一年半,又是读英文专业的,所以中文系的课没有上过。后来直接跟程千帆老师读研究生,直接进入了研究生阶段。这样,本来应该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教学,接受的训练,我是没有的。也许自己做过一点弥补,我在当知青的时候胡乱看书,那时候借不到想要看的书,所以看书非常的杂,像《孙子兵法》我都全文背诵过,当然也读了一点唐诗宋词。
  所以说,关于唐诗宋词,或者说整个中国古典文学,我觉得一开始是可以自学的。我自己读了一些书,后来再来读研究生,衔接起来好像不太困难。学习古典诗词的关键在哪里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读书,是品味,读书、品味是第一位的。在中文系里学习文学史课程,老师来分析古代的作家,来给你做种种的分析,都是次要的。第一重要的是读书和品味。假如老师希望你们的学生将来对这方面产生兴趣,在阅读唐诗宋词方面有感觉,能够喜爱这些东西,最关键引导他们读作品,广泛地接触作品,这是最主要的。作品读得多,读进去了,后来的问题都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如果这一点没有解决,他在阅读中没有任何的愉悦感,得不到审美的感受的话,怎么讲都没有用,他还是不能进去,他还是不能主动接受。
  所以唐诗宋词的阅读,关键就在于喜欢这个东西,我们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它。如果你根本不喜欢文学,你读了作品不受感动,你怎么研究文学呢,你会说这个东西没意思,那你不可能研究。第一要喜欢,用程千帆先生的原话,就是“感字当头”。但是尽管这么说,我们不能放弃指导,我们不能说这样只要培养兴趣就可以了,我们完全放任不管了,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大学里还是要有指导,要让同学了解一定的规范。下面就从这一点讲起。
  我们现在读唐宋时代的作品,不管是诗也好,词也好,当然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文本。我一向不太喜欢用唐诗宋词这样的名词,我比较喜欢说唐宋诗词,也就是唐宋时代的诗和词。也就是说,无论是五七言诗也好,词也好,我们都把整个唐宋时代放在一起来考虑,就是你读唐诗的同时,你也不能忽视宋诗;你在读宋词的时候,你也不能忽视了唐五代词。唐诗以后有了宋诗,才形成了我们诗歌史上双峰并立的局面。所以在宋以后,我们只有唐诗宋诗,我们不怎么说明诗清诗,因为诗歌领域里双峰并峙的格局已经形成。这也就是说,宋诗具有与唐诗同等的价值。词的方面也是一样,词虽然到宋代才发展到巅峰,但是唐五代词也已经非常好了,比如李后主的词,那是我们不能舍弃的,我们都很喜欢。所以唐宋时代的诗词,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来把握、来体会,我们才可能对它掌握得比较全面,体会得比较深刻。
  唐宋时代除了诗词,还有其他的文学作品,我本人也很喜欢唐传奇,唐代的传奇写得真美,唐宋的散文也都写得非常好。为什么我们比较强调唐宋的诗词呢?我想引用美学家李泽厚的一句话,他本人是研究思想史和美学的,但是他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唐诗宋词的话,他用的是“唐诗宋词”,他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全部内容都有永恒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进,里面有些组成部分,它的光芒会逐渐的暗淡,它的价值会过时,我很同意这一点。比如说古代的一些伦理学方面的一些观念,当时的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但是我们今天觉得有些过时了,甚至完全可以否定了。但是李泽厚说,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唐诗宋词,它的魅力是永恒的。只要中国人还说汉语,只要中国人还用方块字写作,那么唐诗宋词的魅力永恒,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些珍贵的文本。
  唐宋时代的诗词,发生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距离时间最长的有1400年了,最近的也有800年了,经过这么长时段的变化以后,文本本身就产生了很多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版本,要注意文本本身可靠还是不可靠,是准确的还是不够准确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所了解的情况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在上个世纪40年代,当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在昆明讲唐诗的时候,他还不太注意这些问题,我们看闻一多提到唐诗,他一般就说见于《全唐诗》卷几,只要是《全唐诗》里有的,就认为文本就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全唐诗》是不可靠的,里面的问题非常多。学界经过考证,已经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我现在说一下我自己阅读时发现的问题。我当初通读《全唐诗》的时候,从第1卷读起一直读到第38卷,出现了王绩的诗,我读了觉得眼前一亮。为什么会眼前一亮?因为《全唐诗》是按照时代来编的,所以《全唐诗》前面几卷的作品,基本上是以唐太宗为中心的那些宫廷诗人的作品,内容是写帝王的生活,形式上是比较华丽的,我们普通读者读起来感觉不太好。
  然后读到王绩,情况变了。王绩虽然生活在长安,但是他在诗中怀念家乡的田园生活,再加上类似陶诗的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所以读到这里就像一股清风吹进了诗坛。但是王绩有一首诗,标题叫做“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就是我在长安,我想念家乡,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老乡,我就问他。这首诗的构思方式非常像大家熟悉的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问题是王绩这首诗比较罗嗦一些,它是五言诗,大概20多句。他一口气问了老乡12个问题:家乡的梅花有没有开花,我的竹子长得怎么样,我家乡的亲戚他们还好吗?我刚才说到版本问题,那么这首诗在版本上有问题吗?尽管它的风格、它的内容都跟整个初唐诗坛不太吻合,但是它在版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它是可靠的。为什么我们说它可靠?因为在敦煌卷子里面有王绩的五卷本文集的手抄本,里面就有这首诗,所以应该说版本上没有问题。
  那么我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原因在于同样是在《全唐诗》第38卷,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首作品,那首诗的标题叫《答王无功问故园》,就是回答王绩问故园。第二首的内容就是逐一地回答了刚才那首诗所提出来的12个问题。所以这两首诗是一问一答。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既然第一首诗是没有问题,那么第二首诗应该也没有问题。而且既然把第一首诗放在《全唐诗》的第38卷,那么第二首肯定也是同时写的,也应该编在38卷。有一本书里就举这两诗作为例子,说唐朝人用诗歌进行问答,王绩写了一首诗问他的老乡,他的老乡写一首诗来回答他,等等,文字非常的漂亮,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假如我们关注一下版本问题的话,我们追问一下文本可靠不可靠的问题,那么这种分析就成问题了。
      原来这第二首诗,它的作者是王绩的老乡吗?他是初唐人吗?我们看看这个作者署的是谁?署名是朱仲晦,朱仲晦何许人也?我们在唐代的文献中找不到他的任何材料,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唐代哪里有这个?很凑巧,我比较熟悉朱仲晦这个人,为什么熟悉他呢?因为我写过一本叫《朱熹文学研究》的书,原来朱仲晦并不是别人,就是南宋的朱熹。朱熹他排行第二,他有一个字叫仲晦。那么南宋的朱熹为什么写一首诗和初唐的王绩来问答呢?原来这是古人的写作习惯,中国的古人很幽默的,不像我们现在的学者很死板,朱熹很幽默,他要跟古人进行对话,就是朱熹看到初唐的王绩写的一首诗,问他的乡人,但是没有人回答他,朱熹就来回答他一下。所以第二首诗就是朱熹写的,为什么我们能保证是朱熹写的呢?因为第二首诗就在南宋刻本的《朱文公文集》中,这个文集是朱熹生前编定的,他去世四年以后,他的儿子朱在就把这本书刻出来了,这个原刻本现在保存在国家图书馆里。那么宋人朱熹写的诗怎么会编到《全唐诗》里呢?这是由于编者比较草率,一看到这首诗是回答王绩的,而王绩是初唐人,就把他编进去了。当然他看到的文本正好署名不是朱熹,署了朱熹他一定会知道,署的朱仲晦,大家不太熟悉,不知道朱仲晦是谁,就编进《全唐诗》了。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利用的典籍,不一定是可靠的,不是说白纸黑字就是可靠的,它往往是不可靠的,它里面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
  当然老师们也许会说,我们一般不读《全唐诗》。我知道中学老师非常辛苦,你们没有时间读《全唐诗》,不读《全唐诗》,就碰不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即使只读选本,你同样会遇到版本的问题。我们下面就转到选本上来。唐诗的选本,我最愿意推荐就是《唐诗三百首》,当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更新的、比较能体现现代价值观的唐诗选本,但是我愿意推荐的第一本唐诗读本还是《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已经诞生两个半世纪了,它是清代乾隆29年编成的,就是1764年。两个半世纪以来,《唐诗三百首》家喻户晓,是最流行的唐诗选本。
  那么请问《唐诗三百首》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我们拿到一本《唐诗三百首》,就可以放心地读呢?同样,我们还是要追问一下它的版本情况。大概在十多年以前,我在南大课堂上遇到过《唐诗三百首》的版本的问题,那个时候我还给南大的本科生上文学史,我讲到唐代文学史,我就顺便推荐了这本书,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本,它好就好在它没有门户之见,它注意到唐诗的各个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等;各种诗体,绝句、律诗、古风都照顾到了,面面俱到,所以很有代表性。但是我顺便也说了一句,我说孙洙的《唐诗三百首》,它的选目也有一个严重的缺陷,这个缺陷是什么呢?就是没有选李贺的诗。我个人觉得这是个缺点,无论我们从哪一种价值标准来衡量,既然《唐诗三百首》选了310首的唐诗,李贺就一定要入选,而且入选一首、两首还太少,照我看来,要选他个4到6首,才符合李贺在唐诗史上真正的地位,符合他的贡献和价值。李贺虽然是短命诗人,活了27岁就死了,但是他的作品非常有独特性,成就也很高,不能不选。
  南大的同学是很喜欢跟老师讨论问题,课堂上都很活跃。我刚说完这个,我也没有教同学发言,就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发言了,她说老师您刚才讲得不对。我说什么不对呢?她说《唐诗三百首》里已经选了李贺的诗,你怎么说没有选呢?假如今天我在南外的教室里讲唐诗宋词,假如待会有哪位老师站起来说您讲错了,我肯定首先诚惶诚恐地承认我讲错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下个月就60周岁了,人一到这个年龄,老年痴呆的前兆就出现了,昨天读的书,今天就记不清楚了。这个事情发生在十几年以前,十多年以前我还没有老年痴呆,我自己觉得脑子还比较清楚,所以当那个同学说,《唐诗三百首》已经选了李贺的诗了,我一下子就朦掉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我一向记得是没有选的,怎么这个同学说选了呢?所以我反问她:选了吗?真有意思,那个同学已经站起来了,她从课桌里拿出书包,就抽出一本书来,原来这个同学随身带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她非常熟练地翻到那一页给我看。我走过去拿过来一看,白纸黑字,是“李贺”两个字,而且差不多有4到6首李贺的诗,全在里面。我很喜欢李贺的诗,像《苏小小墓》《梦天》等等,都在里面。仔细看封面,没有问题,《唐诗三百首》;看看扉页和最后一页,有没有前言,有没有后记,是不是经过现代出版社的改编,没有,没有经过改编,是一本原汁原味的《唐诗三百首》,但是里面就有李贺的诗。我当时受到的打击太大了,所以我也不管课堂纪律,我说停一下,让我翻翻这本书。同学们都停在那里,我就赶快翻这本《唐诗三百首》,一翻翻到最后,对《唐诗三百首》印象比较深的老师可能还记得,《唐诗三百首》是这样编排的,首先是诗体,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然后律诗、然后是绝句,每一种诗体里面则按时代先后,从初唐到晚唐。所以《唐诗三百首》的最后就是晚唐的七言绝句,我一下子翻到最后面,看到了另外两首作品,我当时真是如释重负,我松了一口气,为什么?倒不是其他,而是我还没有老年痴呆,我没有记错。于是我把这本书还给那个同学,我说对不起,你这是一本伪造的《唐诗三百首》。那个同学不服气,她说怎么是伪造的?我这不是地摊上买的,是新华书店买的,而且有出版社,有书号。我说尽管这样,这也是伪造的《唐诗三百首》。
  我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很有信心地说它是伪造的《唐诗三百首》,就在于这一本所谓的《唐诗三百首》,它不但中间出现了原来没有选的李贺,而且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原来没有选的诗人,选了他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中有一句话,现在是人人都知道,就是因为张艺谋拍的一部电影,叫做《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么大家马上清楚这个诗人是谁了吧?就是晚唐的黄巢,就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巢写过两首咏菊花的诗,一首是“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另外一首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什么我一看到这两首诗,我就能断定这是一部伪造的《唐诗三百首》?就在于《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乾隆年间出现的,而在乾隆年间是不可能把黄巢的诗选到一个唐诗选本中去的,因为黄巢在当时的定位是乱臣贼子,他是造反的人物,在当时是一个反面人物,当时是不可能选他的诗的。现在在我们的电视剧屏幕上面,有一种吹捧清朝的不良风气,康熙、乾隆,说得怎么了不起,怎么英明,那个时代是怎么的好。实际上乾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在思想、文化方面统治最残酷的时期,当时的文字狱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朱元璋时代都比不上它。许多史料都在。乾隆时期的文人学士,要写文章、要编书,稍有不慎,说错了一句话,不但你自己掉脑袋,而且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怎么可能想象乾隆二十九年,我们江苏无锡的孙洙编一本《唐诗三百首》,竟然选黄巢的诗,选进去以后,这本书还风行海内,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当时就断定这是伪造的。我后来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这本书是华北某省的一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很可能是这家出版社的编辑先生,他们要印《唐诗三百首》,这位先生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李贺,这跟我差不多,就自作主张地给他补几首进去。最离奇的是,他怎么特别喜欢黄巢,又把黄巢的两首诗补进去了,这下子就露了马脚。所以我劝老师们,就是你们自己买书也好,你们向同学们推荐书也好,除了书自身以外,还要注意出版社,千万不要买华北某省人民出版社出的书,他胡编乱造,不负责任,误导读者。古典文学的书国内有三家出版社,第一家中华书局,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二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家是我们江苏南京的凤凰出版社,就是原来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就是这三家,他们校对比较好,他们的书比较准确,不是错字连篇。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确实要注意版本的问题,就是要保  证我们所读到的作品,它是可靠的,这样才谈得上进一步的阅读和理解。
  解决了文本问题以后,下面就说一说怎么读的问题,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的问题。怎么读,很难说有一定的尺度,这个是说不清楚的。因为阅读诗歌,实际上最好的境界就是您跟古代的诗人直接进行对话,你深入作品,来体会古代的诗人在里面抒发的那种美好的情怀,你要感受这一点,当然同时也体会他们艺术方面达到的水准。我们读杜甫的诗,既要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要体会他是怎么千锤百炼的;我们读李白的诗,既要想象其豪气干云的气概,也要想象他是怎么一挥而就的,这些方面没有一定的尺度。我现在想要谈一谈的是,各位老师应该向我们的同学们说清楚,唐宋诗词确实是值得他们的阅读的。就是不要为了语文课的分数,为了语文考试而去读,而是为了其它的目的,为了你的人生,为了你的语文修养,甚至你为了你的文字能力、你的口头表达能力等,你都应该多读一些。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有我们的特点的。我们是用方块汉字来进行写作的,诗词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我们汉字的美学潜能的一种文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我们用汉字来组织成一个文本,写成一个美文的时候,随便哪种形式都不比不上诗词,它把这种文字所有的美学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了。我们的汉字,它是一个一个的方块字,单字、单音、单义,所以只有方块汉字才可能产生对仗的意识。其他的拼音文字可以有对偶,但是不可能对仗,因为它不可能完全长度相等,只有汉字才可能对仗。同时我们的汉字有四声,由于有四声,每个字有声调的变化,所以即使它没有乐谱,即使只是吟诵,它也有一种音乐美。为什么要讲究平平仄仄,它就是造成一种回返往复的音乐美,诵读本身就有一种音乐美包含在其中,而这一切都体现在诗词当中。所以诗词是汉语文字所最能表达美感的一种形式。
  还有一点,就是汉语的表达,它跟其他语言,其他文字相比,简洁是一个最大的优点。我们到联合国大厦去看,它的每一种文件,因为有五种工作语言,就是中、英、法、俄、西班牙五种工作语言,为了表示平等,每一种文件一定要翻译成五种工作语言,五种文本都放在那里,你还没有走近那个桌子,你老远的看到五堆文件,你就能把汉字的那一堆辨认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它最薄。不管是什么内容,汉字的一堆肯定是最薄的一堆,因为它简洁。汉字的简洁在什么文本中表达得最好,就是诗词。最短的是五言绝句20个字,最短的词是16个字。日本的俳句算是短的了,还有17个字,我们只有16个字。这么简短的一种形式,竟然就是一个独立的、优美的文本,这充分表达了我们的语言文字的魅力。
  有些年轻人声称要跟传统文化割断关系,有一些年轻的诗人写诗,经常宣称要断裂,要跟我们的传统完全割断,什么唐诗宋词,我一概不读,我只接受外国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假如你要这样写诗的话,你最好是学好了外语,用外语去写。如果你还想用汉字来写,这种联系是割不断的,因为唐诗宋词的优点、它的精华,已经沉淀在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中间了,很多词汇就从那里来的,你是割不断的。况且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一点唐宋诗词,不但能提高他们语言文字的水平,而且能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唐宋时代的诗也好,词也好,距离我们的时间都相当长了。经过这样长的时间以后,发生了两种变化。一个是文本本身有变化,还有一点是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变化。当李白、杜甫写诗的时候,当苏东坡、辛稼轩填词的时候,他们同时代的读者对他们写的文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唐代的诗、宋代的词都是当时最流行的文体,是大众都能接受的东西,并不是一个高雅的象牙塔的东西,所以很容易理解。但是经过了800年,经过了1400年以后,我们再来读它,情况变化了,连语言文字都变化了,读音变化了,很多唐代读起来押韵的东西,我们今天读起来不押韵了。唐人读起来平仄很和婉的东西,我们今天用普通话来读,平仄都不对了。除此以外,社会生活也变化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人们的价值判断,都变化了。所以有些作品,古人非常受感动,古人读了以后回肠荡气,我们今天来读,也许不那么回肠荡气,甚至无动于衷,这都是可能发生的。譬如说离别之情,假如按照主题来分类,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离愁别恨都是第一主题,是写得最多,也写得最好的主题。但是那些诗词我们今天来读还那么动人吗?恐怕未必。就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非常好,我们今天出远门不再在路上走几个月,我们也不是一去无消息,去了以后晚上打个电话,发个电子邮件,对方马上就知道了。古人寄一封信,有时候几个月还没有送到。离别之后,对方是音讯全无。在那种情况之下,他们特别重视离别之情,而今人明显的比较淡泊。
  再比如说爱情,不管是李商隐的诗也好,还是晏几道的词也好,他们写的爱情都是回肠荡气,都是一种欲行不能、欲罢不忍的一种感情,感情很隐秘,又要想说出来,不说心里痛苦,说出来又怕人家听明白,要设置很多障碍,写得非常的隐秘。这样的一种情况,今天显然没有了。所以今天的年轻人来读李商隐的诗,读晏幾道的词,可能体会不到那种回肠荡气。李商隐可说是唐代诗人中的情歌王子,他写爱情写得最好。但是我们看他写的爱情,是明白可感的吗?可感,但是并不明白。
  以前有一个女作家,叫苏雪林,她的笔名叫苏绿漪,散文写得非常漂亮。这个苏雪林也是一个学者,她研究李商隐的爱情诗,她写过一本著作,这本著作最初的标题叫《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她认为把李商隐诗中写的那些恋爱的内容,都考证出来了。这本书后来出了第二版,书名就变了,不叫《恋爱事迹考》,叫做《玉溪诗谜》,就是李商隐诗中的谜语,不再理直气壮的说是考证了,改成猜谜了。我说苏雪林说考证,肯定不能成立,我看过那本书,大部分结论是不能成立的,真的是牵强附会。她说猜谜对不对呢?她能把谜底猜出来吗?也不可靠,都是瞎猜的,牵强附会。当然,即使我们对李商隐的诗读不懂,还是会觉得它美好,会觉得他抒发的那种情感是纯真的,而且它符合爱情本身应有的特性,即隐秘的。问题是,他们是写得好,可我们现代人阅读起来有一点距离怎么办?
  陈寅恪先生说得好,他说我们阅读古人的文本,我们研究古人的生活,一定要怀有理解之同情,就是你不能要求古人靠拢我们,古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不可能靠拢我们,只能由我们去靠拢古人。我们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当时的环境,李商隐也好,晏几道也好,他生活的那个环境,不但有封建的体制造成的一些制约,而且封建的礼教观念在他们的内心铸了一道心灵枷锁,所以他们只能那样表达。我们尽管不能猜出他的谜底,并不妨碍我们阅读这些文字受到感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同样觉得美,觉得亲切,觉得诚挚,这就好。我的意思就是,无论我们读唐诗宋词中的什么作品,假如古人的生活情景,或者是价值判断,他们的喜怒哀乐,跟我们今天还是相通的,比如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感觉,我想古人、今人都是一样的。大家如果到异乡客地去生活,想念家乡,肯定还会产生这种情怀,肯定会引起共鸣。假如有一点距离,古今的情况变了,这个时候就有一点隔阂,我们就不要强求古人,尤其不要用我们今天的一些价值标准,来苛求古人,来责备古人,你为什么不这样写,为什么那样写,你要知道他是在那个环境中产生的情感。
      好了,我已经讲了一半时间了,接下来的时间全都开放给各位老师,大家希望在哪方面跟我交流交流,欢迎大家提问。谢谢大家!
  问:您刚才比较多的谈到了《唐诗三百首》,能否请您评议一下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
  答:这位老师问的是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清代有好几种《唐诗选本》,比较有名的是两种,一种是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还有一种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这两种选集之所以比较受人重视,就在于它都是体现了某一种文学观念,体现了某一种诗歌理论,因为王渔洋和沈德潜都是清代著名的诗论家,那么沈德潜的诗论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所以他认为最好的诗歌,都必定是温柔敦厚的,当然这个温柔敦厚也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判断,就是要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念,其表现方式则是温柔的。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选诗比较多,他不像《唐诗三百首》,也不像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只选了400首诗,他选了近2000首,所以没有太大的偏颇。
  所以作为一般读者的阅读对象来说,《唐诗别裁》太多了一些,我们不能要求一般的读者阅读那么多的作品,但是就学术价值来说它是很有特点的。他的选目是体现其诗学思想的,假如你读他的诗话,对其中某一条条文的感觉不是很深刻的话,那就可以读读《别裁集》,它里面的选目会印征那些诗歌观点。但是沈德潜这个人是跟皇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是专代乾隆写诗的刀手,也是一个御用的诗人,所以他的价值判断一定是最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口味的,他强调温柔敦厚,基本上体现了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但是应该说《唐诗别裁集》对于名家、名篇的关注是比较全面的,大部分的唐诗名篇书里面都有。
  问:莫教授,《春江花月夜》是非常有名的唐诗,闻一多先生讲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的鉴赏我看的也比较多,我想听听您对这首诗的评价。
  答:《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后来才走红的。作者张若虚是从初唐入盛唐的人,他比李白还早一点,但是他的这首诗在他生前一点都没有名,一直到宋代的时候还没有名,我们现在在明以前的典籍中间没有发现任何人评论过它,也没有选到选本中间去。他最早是出现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乐府诗的宗旨是,只要是乐府诗就收录,《春江花月夜》收进《乐府诗集》,并不表示郭茂倩重视它。一直到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开始选它,然后才有人注意到它,但是还没有把他看作是最好的作品。直到清末民初的时候,王闿运评它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就是张若虚一首诗就是大家了,人们才开始关注它的。闻一多对它有最高的评价,就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那以后,大家都认为它是名篇了。到现在为止,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学术论文至少有50篇了,但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文章,就是关于这首诗的正面的评价,闻一多已经把他表扬到顶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再说什么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中又提到这首诗。李泽厚把这首诗放在一个什么地位呢?就是放在快要产生李白了,快要到盛唐的时代了,放在那里,李泽厚还认为这首诗里面表现的是宇宙意识,闻一多的文章里也说到过,就是对宇宙的一种迷茫的感觉,诗人把天上的月亮,永久的大自然,跟短促的人生进行对比,闻一多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了,李泽厚更加清晰的说了这一层意思。就是对宇宙面前的迷茫感,尤其是一种少年人,青年人的迷茫感,尽管觉得有迷茫但是并不哀伤,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从那以后,还有一篇好的文章,就是我的导师写的,他不是具体分析它怎么美,而是说这首诗为什么没有在古代得到重视,而到了明代才受到了重视,就是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有变化的,这个变化就反映了从唐至明的文学观念的变化。除此以外,那么多的赏析文章,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这首诗是很可讲的,我相信各位老师都喜欢讲它。张若虚把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都写到了,它的中心意象还是“月”,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视角,他的空间和时间都是转换的,他不是象有的诗一样,就是发生在一个楼上。他写的是一种非常丰富但是又很普遍的意思,它不是写某一个人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他是写大家都会感受到的,那种抽象的、普世意义很强的东西。所以这首诗拥有特别多的读者,但是奇怪的是长期以来它有没有受到重视,原因在于它是初唐的歌行体,初唐的歌行体到了李白、杜甫的七言古诗产生以后,这种诗体基本上被超越了,所以就不再流行了。而明代文学有一种复古的观念,所以李攀龙等文人就特别重视这首诗,又把他从典籍里面挖出来,然后就受到重视。
  一篇很好的优秀作品,一旦有人给予他特别高的评价以后,大家就都会接受,然后就走红。《春江花月夜》主要是经过两个人的鉴赏,当然首  先是李攀龙选了它,然后王闿运、闻一多,他们几个人给它高度的评价,后来大家都接受了,假如没有碰到这样的人,说不定到今天它还埋没在那本《乐府诗集》中间,因为《乐府诗集》中有好几首《春江花月夜》,有隋炀帝写的,陈后主写的,它不是最早的一首。这首诗的接受过程很有意思,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问:我想问一下,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来给高中生讲诗词应该把握什么样的角度。比如说我们讲《春江花月夜》,有的时候钻的太深,同学们接受不了。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是我们在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需要的是“静”,我们怎么样才能“静”,你能不能结合这几点,给我们讲一讲?
  答:我觉得,对中学生讲这些作品,实际上不要求讲的太深,就是你不要把这篇作品中间的所有的意思都讲完了,同学应该有他自己思考的和感受的东西,老师不必把它们包办了。老师讲得太全面,留给学生自己体会的空间就没有了,这样可能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最好要引导他一下,启发他一下,有的部分留给他们自己去体会,最成功的教学我想应该是培养他的兴趣,你把他的兴趣培养起来之后,课外他自己就会去读,课堂教学永远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同学,实际上很多东西要靠他自己去学,这一点我想本科阶段和中学阶段是一样的。我们在大学中文系教本科生教文学史,也不想把所有的东西讲给他听,很多东西留给他自己去读,自己体会,这是比较活的教学。一个最成功的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老师和数理化的老师不一样,数理化的老师有明确的教学内容,他是有限的,语文却是无边无际的,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在课堂上也许会教同学读五首杜甫的诗,但是杜甫的好作品那是只有五首呢?至少有100首。所以我们要培养同学们对杜诗本身的兴趣,这样就最成功了。至于说到读诗的环境和心态,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元好问有两句诗,叫“好诗端如绿绮琴”就是好的诗就像一架古琴,“静中窥见古人心”,弹古琴的时候一定要很安静。大家喧嚣的不得了,声音都听不见,无法欣赏古琴。元好问说读诗的时候也要这样,要安静,要有一种宁静的心态。所以要是在分贝很高的歌厅里读诗,那肯定读不进去。读诗是时候最好是对着一盏台灯,窗外面是凄风苦雨,你把窗帘拉上,这个时候读诗最好。
  我自己进入诗词的阅读,完全是在插队的时候。因为原来在高中里比较喜欢数理化,课余的时间也是看看科普的书。后来下乡插队了,数理化  也学不下去了,因为碰到不懂的地方没有人指点,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很快就停止了。后来就胡乱看书,在那种情况下,我就爱上了诗词。我是单个插队的,我不是和很多同学一起到农场,我那个生产队里就有两个知青,我们的茅屋孤零零的,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我在农闲的时候,比如下雨天,就可以看书,这个时候非常的安静,我还有一种安静的心态。因为我出身不好,如果我出身好的话,整天想着招工、招生、当兵,那肯定就心态不安静了。因为我出身不好,这些事情轮不上我。所以每次有了招工、招生的消息,我都心如古井、波澜不惊,因为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我只管沉静在我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下我开始读诗词,就钻进去了。
  刚才说到李后主,大家都知道他是亡国之君,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仁慈、开明的君主,他是一个昏君。他把南唐的政治搞的一塌糊涂,很快就亡国了。亡国的时候他又没有勇气殉国,当了俘虏,被抓到开封去了,过了两年又屈辱地被毒死了。这样的人物,他的生平经历,他的情感,跟我们是格格不入的,他和我们的身份完全不一样。但是他的词,我在插队的时候开始读,真是感动。“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我们当知青也是这种感觉。尽管他是一个皇帝,还当了俘虏,我是一个中学生,被赶到农村去插队了,但是人生的基本喜怒哀乐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时候读,就读进去了。
  后来我看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一切文学,用血书写的作品是最动人的。李后主被俘虏以后写的词,可以说是用他的血泪写成的。因为他每天用眼泪洗面,这样的文本就非常感人。所以我想读诗一定要一种非常安静的环境。你心态要安静,你不能浮躁,如果你还再想着名利,想着我读这首诗能不能写一篇论文,能不能出一个成果,那个时候肯定读不好。要在完全摆脱掉物质世界和外界干扰的情境下才能读进去。当然现在大家都很忙,社会是快节奏,这个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面。我想现在的中学,校长对你们的管理肯定跟我们大学里差不多的,老师整天忙,你要能忙里偷闲,给自己创造一个比较好的阅读环境,你不要想着我怎么备课,不要想着写一篇论文,你就把阅读当做一种人生的享受,这个时候就能读进去,大致上是这样的。
  问:我想请问一下,我听过一些说法,古诗是可以用来唱的诗词。我想提出来就是现在,我也听过一些用戏曲来唱的诗,那感觉是唱不是吟,请问莫教授,到底古人是怎么吟诗的呢?他为什么是吟诗呢,好象弹奏已经没有了。我想现在的传统好象已经没有了,我想找,但是找不到一点资料。
  答:现在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已经很难完全复员,我们已经不太说的清楚,唐代和宋代那些诗词的歌唱方式,按照原来的扬州大学一位教授叫任半塘,他认为唐代的诗歌,特别是绝句,都是歌唱的。唐代的绝句就是当时流行歌曲的歌词。宋词更是这样,宋词每一首都能歌唱,都有曲谱。但是唐宋的时候没有录音设备,后来那些曲调就失传了。词乐的失传是很奇怪的事情,很可能是由于词的写作越来越案头化了。像柳永写了词以后就给歌女唱,但是慢慢的就文人化了,就是在桌子上写,词人更加关注文字,所以就跟音乐慢慢分离了,后来这个词乐就失传了。
  有一位美国的美学家,叫苏珊·朗格,她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她说一首流行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曲,一个是它的词。如果它真正流行起来,人们记住的仅仅是它的曲,词就被忘掉了。词与曲不能并列,当然有一个时间是并列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一定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文学的部分加强以后,音乐就衰落了。或者,音乐的部分加强以后,文学的东西就消亡了。诗词基本上也是这样的。后来文学战胜了,就是后来的作者越来越关注文字的部分,文字怎么样才能写得更精美。音乐的部分就不怎么在意了。为什么不在意了呢?因为文字的部分是不断的在变化和创新的,而音乐部分是基本不动的。
  比如说《满江红》,随便谁写的《满江红》都是这样唱的,但是文字大家就可以争奇斗艳,大家想方设法在那里创新。久而久之,作者的关注重点都在文字上了,而不在音乐上了,因此后来曲谱就失传了。失传了怎么办呢?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我们怎么才能复原呢?目前是这样的情况,少量的词牌我们现在还是知道词乐的,像姜夔的一部分词。他有17首词是他自己创作的词牌,以前没有的,他是音乐家,他怕人家不会唱,他当时就在上面标了曲谱。我们古代的工尺谱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复原为现代的五线谱,只能大致上复原。那么为什么古人的诗词都能唱,现在不唱了?后来变成吟诵了?就在于诗词的音乐部分慢慢的弱化了,而文字部分则强化了。文字部分强化以后,平仄的特点和效果反而得到凸现。
  这里我跟大家介绍一个观点,就是南朝有一个诗歌理论家叫做钟嵘,他写了一部书叫《诗品》,《诗品》中有一个非常主要的观点,就是反对当时写诗的人注意平仄。沈约等人早就提出要把我们汉字的四声有规律的运用到诗歌的写作里面去,就是写诗的时候不能光注意意思,还要注意声调,注意平仄。钟嵘反对,他说以前的乐府诗是都是歌唱的,所以要讲究平仄。现在的诗歌不唱了,就不用再讲平仄了。钟嵘的观点是错误的。正因为不唱,平仄就更加重要,平仄是在不配合乐谱歌唱的情况,在吟诵文本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一种音乐美。它的规律基本上是对称的,又是不断的变化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有抑扬顿挫的一种美。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是曲谱,他的变化没有那么丰富,读起来悦耳的程度肯定比不上音乐。至于说具体的吟诵,就我接触过的老一辈学者来说,要是吟诵的话,基本上都是用南方的方言来吟诵,可以说普通话吟诵的效果是不好的。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没有入声的话,现在的平仄和古人的平仄就已经不一样了。前年我在香港待了半年,听了香港组织的几次吟诗会,因为他们用的是广东话,广东话不但有入声,而且有九个声调,所以那边的人吟诵非常的好听,非常有抑扬顿挫的特点。要是北方话就不行了,入声取消之后就很难调节了。特别是入声变成了平声的话,读起来就一点节奏感都没有了,很抱歉我不会吟诵,但是里面的道理大概是这样的。
  问:我再问一个问题,孔子说过:“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似乎很强调诗的实用性。请您谈一下这个实用性的问题。
  答:孔子的时代有一个特殊性,实际上就是整个春秋时代。他那个时候的诗歌是一种外交语言。《左传》里面有很多的例子。《左传》里写到两个国家会盟,两个国家谈判,双方的代表经常用赋诗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对方赋诗一首,我也赋诗一首,这个诗歌中间包含的对对方的要求,甚至谴责对方,都用赋诗来表达。这样就使得外交语言变得很委婉,不是那么直截了当。不光是孔子,现在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也是这样的,温总理几乎每一次长篇讲话里都会引用一段诗词。诗歌是一种很好的外交语言,春秋时代各国之间有什么会盟或者礼聘活动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有外交的辞令,这个外交辞令要说的非常委婉,同时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显示你这个国家的人有文化,在文化上能压倒对方,所以他们一定要赋诗。所以古人说“登高作赋,能为大夫”,就是你不会登高做赋,不会做诗的话,你做不了大夫,这是一种必备的训练。当然孔子对诗的功能的理解还不仅仅是这样的,他还认为诗歌能陶冶人的性情。
  我一直觉得假如一个年轻人唐诗宋词读的比较多的话,他就不会去偷人家,不会去抢人家的,他有一种基本的修养。因为你在阅读这些诗词的同时,实际上你也受到了古人的美好情怀的熏陶。苏东坡有一句诗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你读了好的诗词之后,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就升华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当然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这一块,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如果青少年都喜欢读唐宋诗词的话,我想很多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由这一块来解决。人文素质教育是很重要的,把优美的东西教给青少年,对熏陶他们的人格是很有用的。
  问:我要问一下莫砺锋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辛文房的《唐才子传》的。在我看来如果辛文房有这个才华的话,《唐才子传》完全可以成为一部新的《世说新语》。可惜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才华。
  答:这个《唐才子传》肯定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比。《世说新语》不但是一个史料,它在文学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文本现在看来,都是一些很美的小品文,《唐才子传》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唐才子传》的作者辛文房,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是一个西域人。他当时已不能感受到唐代的文化氛围,他都是根据史料来写的,现在我们学术界比较看重的《唐才子传》的一种文本,是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叫做《唐才子传校笺》,你去看看那个校笺部分,比如说他说李白什么什么,这其中的史料都是有来源的。所以它是后人为前代的一批文学家追写的传记,所以他的写作目的和方式,跟《世说新语》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承认《唐才子传》中没有特别优美的文字,如果有的话也都是别人写的。如果原来的史料写的不是太好,这本书也就不是太好。那么《唐才子传》的价值在哪里呢?它把唐代的主要的文学家的生平用一本书的形式非常集中地做了介绍。基本上把唐代三流以上的诗人都写到了,所以一卷在手,你就全部都知道了。
  《世说新语》不一样,他几乎每一条都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还有,《世说新语》的时代,就是东晋、南朝那个时代和唐代不一样,他们注重创造所谓的魏晋风流、魏晋风度。风流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冯友兰有一篇文章叫做《说风流》,他就是说那个时代的贵族、士大夫,平时的言行都非常优美,他们生活的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所以《唐才子传》是不能跟《世说新语》相比的。
  问:南师附中的一位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今天是现代诗人海子逝世20周年,请问你作为一个知青,你喜欢现代诗吗?你觉得读现代诗和唐宋诗有什么不同呢?
  答:首先非常抱歉,我几乎没有读过海子的诗,除了《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以外,其他的我都没怎么读过,我也不认为海子所说的“大诗”真是新诗的发展方向。他一生都想写一首大诗,但是到死也没有写出来。作为知青,我想说的可不一样。海子不是知青,他是70后的诗人,70后跟我们这些当过知青的人完全是两代人,我们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我们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跟他们是有相当大的代沟的。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很好地反映我们知青生活的诗歌作品,应该说那个时代不属于海子,而是北岛、顾城的时代,当然他们都要比我们年轻一些,即使他们下过乡,也是后来下去的,跟我们不一样。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一批人当中还没有产生什么现代诗,因为那个时候的生活本身是跟诗歌绝缘的,生活就没有什么诗意,没有写诗的土壤,当然那个时候实际上也是不能写诗的,假如你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话,你是有危险的。你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灾祸,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是鸦雀无声,大家集体沉默。所以那一代人的生活至今都没有人好好的用诗歌来表现。到了北岛、顾城的时候,应该说他们的诗,在情绪方面是有一点与我们相通的,特别像北岛写的“我不相信”,这种话确实是跟受过欺骗的知青相通的。我作为一个知青,对于以海子为代表的下一代的现代诗,应该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读现代诗,只到北岛、顾城这一代为止,再往下就离我太远了。我读不懂,我也不能欣赏,我觉得读那些现代诗,还不如读唐诗宋词好。与其读中国的现代诗,还不如读外国的现代诗。我觉得我们的现代诗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矫揉造作,他们写的不是人们原生态的生活,他们写的是一小部分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矫揉造作出来的一种情感,情感是扭曲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是扭曲的。我甚至觉得有很多的现代诗是不美的。一首诗如果没有美感的话,那算什么诗?诗一定要有美感。
  我个人的看法是,从五四以来,我们的现代诗还没有产生出经典。五四以来的白话诗,比较早的那部分,我们还是读的。从胡适之开始,到后来稍微晚一点的艾青这些人,我都读过,但是我读来读去,没有发现像唐宋诗词那样的经典。请问,五四以后有哪一首诗能称为经典。有哪一首诗是老百姓都很喜欢的,家喻户晓,很多人能背诵,有这样的作品吗?没有。郭沫若那些很有名的诗,那些“女神”啊,你说时过境迁,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读,现在还有什么味道吗?不说胡适之那些诗了,“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了。郭沫若“女神”中的一些诗,当时的青年刚刚要打破封建的牢笼,走向社会,走向革命,那个时候读,可能还有一点味道,是时代的豪言壮语,但是我们现在读起来有点像狂语,“我把月亮吞了,我把太阳吞了,我就是全宇宙的能量的总和!”这像诗吗?我觉得没有诗意。我一直认为中国现代诗的走向,他的前途肯定寄托在白话诗身上。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写诗词,但是要想让诗词恢复到以前鼎盛的时候是不可能的。但是至今为止,我们的白话诗还没有产生经典,希望不久的将来从白话诗中产生经典,产生像唐诗宋词的名篇那样受到大家欢迎的经典。
  问:您看《百家讲坛》《文化中国》这一类电视文化专栏节目吗?您如何评价这些电视文化专栏节目?
  答:《文化中国》是哪个电视台的,我不知道。是上海台的吗?《百家讲坛》我知道是央视的,因为我去过。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不看这些节目,我看电视,只看很少的电视剧,比如说最近播的《北风那个吹》,当然我只看其中的知青阶段,他们在乡下的阶段,他们回城以后就不看了,回城以后的内容跟一般的电视剧没有什么区别。除此以外,我必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再加一个《动物世界》。《百家讲坛》现在受到很多批评,比较多的批评来自于学术界,大部分的意见都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进行批评的。我觉得这个是认识的误区,就是你不能要求《百家讲坛》讲的内容有学术含量,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说你给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讲学术研究,他们听的懂吗?电视台还要注意收视率,你讲学术研究,讲考证,那谁要听啊?所以不能在这个栏目中间讲学术,这个栏目完全是一个普及性的栏目,他就是要求把我们的文化知识向大众普及,让一般不接触我们学术研究的人也来了解一些情况。我2008年在《百家讲坛》讲了唐诗以后,收到了大概600多封听众来信,很多来信都是热情地鼓励我,并希望我再去讲。我觉得我光在大学里教书,对社会的贡献太小了,能有机会为社会做点事情,向大众普及一些古代文化传统中比较优秀的东西,还是有一点意义的,所以今年又接受了央视的邀请,最近在讲白居易,希望能比较准确,比较生动地给听众朋友介绍一些白居易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8 19:24 , Processed in 0.0960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