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参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写, 第一册的主题是“ 个体与社会” , 编写的逻辑是以自我为圆心, 由近及远, 由小而大, 从个体真实的日常生活人手, 分为认识我自己、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社区、我的国家等五个单元。在第一单元“ 如何认识我自己” 的编写中, 就经历了数次颠覆性的修改。最初是一个心理学者拿出的方案: 认识我自己: 从生理特征到心理特征, 再到行为模式、思维风格等, 教材有许多需要学生自己填写的内容, 譬如身高、体重、血型、长相等外观, 再到外向、内向、健康、抑郁等心理特征。这一方案活泼可亲, 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认识。这样的设计首先遭到教育学者的质疑: 怎么能把身高、体重这样一些外显的、易变的指标作为自我来认识呢? 对自我的认识不能止于这样一些浅表的变量, 教育所呵护的富有尊严的、拥有不同经历与文化的独特的自我怎么能消失于常态的指标体系之中? 这样的疑问在政治正确的审查下, 最终由哲学学者完成, 教材的线索也由小的个体我转变为大的社会我: 我是一个中国人( 历史认同)、我爱我们的国家( 政治忠诚)、我是新时代的中国少年( 时代感)。— 正确的、常态的宏大叙述又将计划中多样性、差异性与个体性完全排除。①
现代教育缘起于园艺文化的兴盛。鲍曼指出, 现代性的展开是一个从荒野文化( w i l d e u lt u r e ) 向园艺文化( g a r d e n e u l t u r e ) 转变的过程。荒野文化如同田园中的野草, 不请自到、毫无计划、自生自灭, 人在此一代一代复制着自身。教育作为园艺文化的核心, 注定要成为新秩序( 不同于过去任何秩序) 的工具, 知识分子的现代起源正在于将国家的管理者与教育者角色相融合, 将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统治熔铸于文化霸权的事业之中。鲍曼在论述中引用了rE ne st Geller : 的话“ : 站立于现代社会秩序基石上的不是刽子手而是教授。国家权力的主要工具和象征不是断头台, 而是( 被恰当地命名的)` 国家博士’ 。合法教育的垄断现在比合法暴力的垄断更重要, 更关键。,i` 〕 教育是根据理性的声音来设计社会, 以公共利益为尺度、以理性为准则来改造社会。至此, 教育成为塑造人类的一项工程, 国家有权力、有义务塑造国民, 指导国民的行为。教育实践将均值人或规范者作为受教育者( 无论教育结构中的学生还是教师) 的基本标准。均值人作为一种社会事实,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道德事实, 成为社会典范的代表。在标准差值之外所有的变异( 请注意,此处不是差异, 而是变异!) 都是瑕疵, 都是误差的结果。均值人将差异定义为偏差、教育实践所刻意完成的莫过于纠正偏差, 维持统计中的常态以及常态后道德的规范, 因此, 将差异无差异化的尝试便体现在均值人的塑造— 新人的塑造之中。教育与教师所有的工作都致力于培养适合生存于“ 新秩序” 中“ 新人” 。这个新秩序的世界是一个规范无所不在的总体, 个体所有的癖性— 被定义为杂草、边缘、未教化— 都需要被铲除, 在塑造新人的实践中, 教育者充当起社会生活的立法者。石’ , 三、新人的塑造 这个社会的立法者究竟是如何塑造新人的呢?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小青石》① , 形象且寓意深刻地揭示了新人的塑造过程。令人惊讶的是, 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时代与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教科书的内容也变化颇大,而这篇课文却能纵穿几个时代, 影响几代人。 小青石 小青石与小黑石在山里, 它感慨: “ 这里太安静了! ” “ 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过厌了! 一年到头住在一个地方, 并不是什么有味的事情。我倘若能够像蝴蝶或蚂炸一样, 要到哪里就到哪里, 那多好! ” 小黑石想了一会儿, 慢慢地说: “ 不要胡说吧, 我们石块天生就是稳定不动的。” “ 虽说天生就稳定不动, 也未必见得好。在我们的故乡— 山上, 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 他们都到都市里去了, 有的成为发替, 有的成为纽扣。他们各处往来, 见识种种事物, 过着有趣的生活。我身上也有好看的色彩, 倘若能到都市里去, 说不定也会成为发替, 纽扣。”岸滩上来了一群工人, 他们用很大的铁铲铲起石块, 投到小车里; 然后推着小车上岸, 把石块装到大车, 运到都市里去。小青石得意地想: “ 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 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我将成为发替还是纽扣呢? 不管成为哪一样, 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 快一些将我铲起来吧!”小青石和许多同伴被投到宽阔的道路旁边。又有一把大铲将它们铲起来, 混合着沙、水泥和水, 翻来覆去地搅拌。小青石被搅得头昏脑涨, 浑身湿流流的。它生气地说: “ 究竟是怎么回事! 尽把我们搅来搅去干什么, 这样乱来, 太没分寸了! 难道我们不是到珠宝铺子里去的吗? ”大铁铲搅拌得更带劲了。小青石裹在沙和水泥里, 透不出一丝气。最后, 它和同伴被铺在道路上, 被压得平平的, 被盖上了一张席子。小青石疲乏得很, 只得闷声不响。忽然间, 非常奇妙, 它的身旁硬了起来。它原来是坚硬的石块, 这时似乎更坚硬了许多倍。那种坚硬和以前很不相同的。“ 奇怪! 我成了什么东西? ” 小青石想, 它开始看自己的模样。啊, 它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了! “ 什么, 这是我吗?” 它好像失去什么似的, 不晓得怎样才好。一年又一年, 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有多少万人珠过这块小青石。有时是布鞋从它上面跳过, 有时是草鞋从它上面跑过, 有时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 有时是赤脚从上面珠过。小青石看见许多许多人的脚, 它觉得非常快乐。自己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 这事情再快乐没有了。它不属于姓张的, 也不属于姓李的, 不是谁的私有物, 而是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它和同伴一起, 支撑着大众的脚, 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 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新人的塑造正是将自然状态的“ 我”( 山里的小青石) 磨砺为政治状态的“ 我们” ( 道路中混凝土) 的过程。“ 我们” 背后是一个共同体, 不仅凌驾于个人之上而且还成就着新的个人。“ 我们” 是如何取代“ 我” 的? 如何使对一己福社的关心升华为对公共的善的关怀? 代表公意的“ 我们” 何以取代众意纷陈的“ 你我”?“ 我” 在此究竟付出何等代价? 新人的塑造背后究竟是什么论述逻辑? 这些观念与实践的发源点正是卢梭。 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 卢梭认为, 此过程建立在“ 同意” 的基础上。〔` j人的理性正在于用“ 我们要” 来代替“ 我要” — 这是一个理性人的正常选择( 也是一个均值人没有选择的选择。), 假设个体人只是向往那些所有人皆向往的东西, 那么一个有着共同担当、共同意志的共同体就是可能的。[小`w e ” 凌驾于“ I ” 之上, 背后是社会连带, 当用“ 我们” 替代“ 我” 时, 因为处于“ 我们” 的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年 置, 更有力量与支持, “ 我们” 统摄着“ 我” , 社会集体因此被奉为神扯。这也是一滴水只有溶进大海之中的教育渊源。①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有言: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指出: 敢于为一国人民进行创制的人, — 可以这样说— 必须自己觉得有把握能够改变人性, 能够把每个自身都是一个完整而孤立的个人转化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 个人从一定的方式从整体里获得自己的生命与存在, 以作为全体一部分的有道德的生命来代替我们得之于自然界的生理上的独立的生命。总之, 必须抽掉人类本身固有的力量, 才能赋予他们以本身之外的, 而且非靠别人帮助便无法运用的力量。这些天然的力量消灭得越多, 则所获得的力量也就越大、越持久。〔“ 」 如何抽调人类本身固有的力量? 如何才能用有道德的生命替代得之于自然界的生理上的独立的生命? 只能是将权力— 所有来自于个人的权力全部让渡, 形成一个社会的德化状态, 形成一个透明、同一的道德板块, 再无杂质或他者的存在。公意建立的重要策略就是`旧常生活的政治化” 与“ 私人生活公共化” 。② 革命始而把私人生活坚决地排斥于公共领域之外, 继而消除了公共与私人之间的界限, 在私人品德与公共政治行为之间划上等号。! ” 〕 卢梭的观念并非没有走向现实的大地。在雅各宾派的政治实践中, 培养共和主义新人成为重建市民社会的重要举措。雅各宾派的勒佩勒蒂埃提出教改方案, “ 所有的孩子都从父亲身边领走, 交由国家教育: 教育免费; 男孩从5 岁到1 岁, 女孩从5 岁到12 岁, 穿同样的衣服, 受同样的教育; 饮食菜谱有严格规定, 禁绝酒和肉类; 他们必须割掉与家庭的联系, 形成新的人种” ; “ 对于一个共和国公民的教育首先来源于这种对受监督的平等性和纯粹的、终身的道德规范的透明性秩序的体验” 。〔’ “ 了严格的纪律使现代学校不存在不受规范约束的地方, 不存在不受规范约束的行为, 其目的在于“ · · · · ·一种强有力的、吃苦耐劳的、严守秩序的和训练有素的新的人种将被制造出来, 一道密不透风的高墙把他们与那些产生于我们的祖辈的偏见之中的一切有缺陷的东西分隔开来” 。〔川 罗伯斯庇尔对勒佩勒蒂埃的方案略加修改后, 向国民公会提出提案, 其间有这样的言辞: 教育联系每一个人, 并且泽被天下。我们在确定一个制度之前,必须确立这种制度的基础。制度只能受益于少数人, 而教育却能播益于所有人。( 因此有必要) 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要旨是) 必须来一次全盘更新, 那就是: 创造全新的人! ① 新人塑造的核心便是将个体变成公意的载体。在个人层面, 公意建立在自我克制上, 自我克制是道德经验的本质。对于一个有道德尊严的个人而言, 重要的不是满足动物般的欲望, 而是真实且自由地选择对公益的遵从, 这正是一个人的尊严所在, 也是一个好社会的立基之本。 小青石获得“ 公意” 的过程在于搅拌、不断地搅拌, “ 太没分寸了” , 打破原有的自我认同与角色期待— “ 我们不是到珠宝铺子里去的吗?” 在没有选择的“ 失我” 状态中被压得平平的, 透不过一丝气来, 被盖上席子, 这时“ 小青石” 已不复存在, 而代之以全新的“ 道路” , 它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了。“ 奇怪, 这是我吗? ” 只是一瞬间, 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 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所有票数,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仁’ 2 〕这个公共人格的产生在卢梭的推演中是一个社会化学工程, 从中化合产出一种新的物质— “ 公共人格” , 或称“ 道德共同体” 。教育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世俗社会向道德社会飞跃的“ 社会化学” 工作, “ 只有私人意愿与公共意志完全一致, 每一个人才是道德的” 。 公意既高于众意, 甚至对立于众意, 但何以为众意所接受? 〔` , 〕这就需要借助神秘的力量。谁来承担此神秘的力量? 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而需要一个天赋神性者, 至少是一个先知型的半人半神者。这样的人物俯视众生, 只听从内心的“ 天召”( cal i gn ), 内心的声音经过广场的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