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学徒记》:曾经我们这样写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14 11:0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学徒记》:曾经我们这样写字
  对刘涛老师最初的印象,来自中华书局出版的书刊:《殊方未远》《建元与改元》《掌故》……它们的书名都是用很规矩的汉隶笔法写就的,形神兼备,气韵古雅,看着赏心悦目,让人隐约觉得这位题签人身上也有种异于时尚的“古气”。而今拿到他的新作《书法学徒记》,又被书名吸住了眼球:以“学徒”来表述学书法、写书法,真是既谦逊又别致。
  一提起“书法”,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起“艺术”“文化”“国粹”等字眼,其实,剥去这种种“附加值”,书法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写字”,具体点说,是“用毛笔写汉字”。使用毛笔进行书写是一项实践性的技术,用作者的话说,是“读书人日常手艺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称学书为“学徒”恰如其分。
  刘涛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和书法史研究,用了几十年毛笔,学了几十年的徒,《书法学徒记》谈论的正是有关书法的方方面面。从书法的物质层面(笔、墨、纸、字帖)到操作层面(入门、临摹、创作),再到学理层面(艺术鉴赏、书学理论),还有同书法相关的文学、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知识,本书均有涉及。作者简明扼要地把书法这门“手艺活”的来龙去脉呈现了在读者面前,即使是不太了解书法的读者,也能对书法艺术和文化有一个概览式的认识。
  书中谈到的所有与书法相关的东西,都是从作者“学徒”生涯的所历、所思、所感中生发出来的。换言之,书中谈及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都经过作者的亲证,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如何选帖、如何执笔,习字可能会遇到什么误区,历代书家、书迹的特色和价值各在何处,某些说法或观点究竟有没有道理……作为一个“过来人”,作者凭借深厚的学养与功力,将几十年学书的心得分享给了读者,要言不烦,可谓金针度人。
  《书法学徒记》讲的是书法,但并非传授书写技法的教程,也不是研讨某个课题的学术专著,而是一部讲述“书法人生”的回忆录。作者以“写字”为线索,写出了一部与书法为伴的个人生活史,流露出几多人生的况味。在书中,书法折射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人生境遇的转换,和人一起“活”了起来。作者童年和少年时临帖描红、访书买帖的经历,还有工作后的以书会友、闲暇时的笔墨寄情,我想喜爱书法,尤其是习字有年的读者,读来都会感到十分亲切与熟悉。就拿笔者来说,和作者一样,也用毛巾代笔写过大字标语,也有一支挥洒如意而舍不得多用的老毛笔,也藏有几册“有故事”的老字帖,自己历年来的书迹也有所整理留存……读着作者笔下的“学徒”历程,时时有会心、共情之处,“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凡学书法,都得从古代的范本入手,追摹古人、汲古养新更是书家终生不辍之务,故而作者称习字是“与古为徒”。不过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现代人认识书法、学习书法的方式与古人有了很大不同。但再便捷的技术恐怕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毛笔书写已经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退出,变成了某种文化的标本或者仪式。作者说自己“自小生活在后毛笔时代,老来跨进电脑时代”,到我们这一代人,连硬笔书写都渐行渐远了。
  在“写字”变得越来越陌生的时代,《书法学徒记》恰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独特的纪录,还原了中国人曾经的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过去,我们是这样写字的。刘涛的“与古为徒”其实是以笔墨实现了一种“前现代”的生活方式,我想也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给他的字迹注入了一股独特的“古气”,这本书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最好的证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6:23 , Processed in 0.0563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