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构独具特色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8 08: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构独具特色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
——从《蔡澄清口述》看蔡先生在“立德树人”上的五大贡献
(余勇超  洪志桥)

(婺源县清华中学,江西上饶  333202;婺源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西上饶  333200)

摘要:《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采用口述实录的形式,以七大章的篇幅全面呈现了蔡澄清先生求学、教学、治学、治校的多彩人生,集中、扼要地阐述了蔡澄清教育思想的精髓及最新研究成果。蔡澄清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守正创新,育人为本”,这贯穿蔡澄清一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本文仅就阅读学习《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的点滴体会,从教艺篇、育人篇、弟子篇、家教篇、著述篇五个方面,简要阐述蔡澄清先生在“立德树人”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蔡澄清口述 点拨教学 立德树人 教育思想


《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是语文报社任彦钧、刘远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第一辑)丛书之一,此丛书为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80年代初,点拨教学法横空出世,不久便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中学语文教学流派。点拨教学法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教学论和教学过程,更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至今仍生机勃勃,魅力四射,参与者众。《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由蔡澄清口述、徐赟记录整理,全书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以“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创建、传承与发展的历程为主线,以七大章的篇幅全面呈现了蔡澄清先生求学、教学、治学、治校的多彩人生,集中、扼要地阐述了蔡澄清教育思想的精髓及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特级教师蔡澄清作为当代语文教育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心路历程,尤其是献身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事业的奋斗情怀。全书堪称“点拨法”最全面系统的口述实录,丰富了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宝库,是探寻蔡澄清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及“点拨法”的重要史料,是21世纪新课标背景下广大青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点拨法的重要参考。

当代语文大家群星璀璨,而蔡澄清先生无疑是其中最明亮的巨星之一。“作为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教育的蔡澄清,又是极具思想个性和知识创新的蔡澄清,更是一个有着当代学术标志的蔡澄清,而这正是为全国同行公认的卓越的教育家——蔡澄清。”[1]在新课标、新教材相继颁布施行的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学习、实践蔡澄清先生的先进教育思想尤显责任在肩,十分紧要。蔡澄清先生勤耕杏坛近七十载,躬身实践,锐意改革,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孜孜以求,苦心孤诣,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轫,矢志探寻中国当代教育教学守正创新之路,凝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蔡澄清教育思想体系,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蔡澄清先生笔耕不辍,著述等身,给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增添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最近,蔡澄清先生与点拨教学法第二代主要传承人徐赟老师合著的最新力作《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出版了。这部著作采用口述实录的形式,以七大章的篇幅全面展现了蔡澄清先生求学、教学、治学、治校的多彩人生,集中、扼要地阐述了蔡澄清教育思想的精髓及最新研究成果,给我们学习、实践、研究蔡澄清教育思想提供了绝佳的蓝本。我们从本书中不难看出,蔡澄清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守正创新,育人为本”,这贯穿于蔡澄清一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文仅就阅读、学习《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的点滴心得,谈谈蔡澄清先生在“立德树人”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五大贡献。

一、教艺篇:炼得程门点拨术

蔡澄清先生的《自述诗》(其三)写道:“人生何处不风流,乐道安贫做老牛。授业传经寻捷径,释疑解惑重研求。举隅贵自能三反,说法精当启一头。炼得程门点拨术,自由国里度春秋。”诗歌生动阐释了点拨教学法创建的艰辛历程及其“术”“道”要津,揭示了点拨教学法显著的教育教学功效与强大旺盛的自我革新力。创立与完善点拨教学法,是蔡澄清先生对中国语文教育,乃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一大卓越贡献。

《蔡澄清口述》对点拨教学法的酝酿、产生、发展进行了全面介绍。蔡先生深情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坎坷的求学经历,这些不平凡的人生履历成为他后来创立点拨教学法的滥觞。由于战乱等原因,蔡先生的求学过程难以连贯,其间多次中断学业。但他凭着超强的意志,边求学边提炼的良好习惯,克服一个个困难,一路坚持,直到师范学校毕业。他读过不同程度的私塾,也读过公办的小学、初中,直至考上安庆师范学校。而后他作为安庆师范学校首届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就读安徽省中学教师培训研究班,并任语文班班长。特殊而坎坷的求学经历,让蔡先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不断求索、锐意创新的求学与治学习惯。学生生涯,蔡澄清先生勤奋学习,勇于思绎,因而学业成绩一直很优异;为人师后,蔡澄清先生矢志实践、改革、创新,故而硕果累累。他认真梳理自己受业恩师的有益教学经验,并结合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形势,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实验。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仅大型教改实验,他就先后组织进行了三次,这是他创立点拨教学法的“前世”。“每次教改实验,我都认真对待,无论是宏观思考设计,还是微观具体实施,我都及时总结,不断反思,改进调整,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效果。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年段分科教改实验中,我致力于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我吸取前几次教改实验的经验,形成了语文教学‘重在点拨’的教学观念。从我读私塾受到名师的启发式教学,读安庆师范学校时受到乌以风老师的指点迷津,到经过这几轮初高中不同时期的教改实验,我才逐渐形成了点拨教学观。由接受启发熏陶,到受到启发教育,再到亲自进行教改实验,我的点拨教学观由浅入深,由萌芽到明晰,由启发原则到教改实践,有一个渐进深化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都属于点拨教学法的‘前世’。” [2]可见,点拨教学法是在深厚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在传统教育教学的科学扬弃上,及在先进的中外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融合吸收上诞生的。“蔡澄清先生的教育家贡献,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思想交点上,确立了当代语文教学论的理论思维。” [3]

上世纪80年代初,蔡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栏目发表《重在点拨》一文,正式提出“点拨”一语,点拨教学法正式横空出世,标志着点拨教学法进入“今生”。历经近四十年的渐进式实验、总结,螺旋式改革、创新,点拨教学法日臻成熟,枝繁叶茂,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点拨法创建后,大体经过了方法论、思想论、价值论、课程论这几个阶段。” [4]当然,“方法论、思想论、价值论、课程论等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的,只是为体现探索与研究过程方便起见,提法有所侧重而已”。[5]所以,“点拨教学法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教学论和教学过程,更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至今仍生机勃勃,魅力四射,参与者众”。[6]

当前,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已在全国全面推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实施也已三年多了。不难发现,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了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学习内容多,学习面广;新教材突出了“双线组元”、“三位一体”等特点,提高了阅读量的要求,增强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力度。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新课标要求,高效率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呢?我们觉得,学习与践行蔡澄清先生首创的点拨教学法是一个绝佳的选择。陈军先生说:“从‘品性’的角度看‘点拨’,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障碍,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的目的,是运用启发式原则引导学生自学。从效率论上讲,就是适应当代知识飞速发展与当代生活高速运行的客观需要,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去加快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7]在新课改背景下,源于点拨教学法的特质与优势,它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我们有责任顺应其势,传承和发展点拨教学法,寻求新突破,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稳步推进语文新课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1.实践点拨教学的“育人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8]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运用语文的方式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呢?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我们使用这套教材,也应当注意把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 [9]这就告诫我们,语文教学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不能重蹈“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覆辙。

点拨教学立足于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形成了系统的“育人论”。点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着意点拨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心理,引导学生自能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远大的理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蔡澄清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点拨教育的着眼点首先在‘育人’。这是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其目的在于塑造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智慧,有潜能,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点拨和引导去加以开发和培育,使人具有高尚的灵魂,美好的情操,优良的品德,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人,在学习中,有知识困难,有心理障碍,有思维疙瘩,有方法缺陷,也需要通过点拨和引导加以排除、解决或补救,进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发展智慧和才能,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实施点拨教学,正是为了达成这些‘育人’目标,在‘教书’中完成‘育人’任务。” [10]

点拨教学提出“文道统一”的观点,也就是从语文教育的整体功能出发的,它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育多层面的螺旋式发展的往复式关系。即:由文入手⇄以文悟道⇄因道学文。语文教学只有全面地体现并正确地落实了语文教育的整体功能,语文教育的效益才会真正得到提高,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全面完成。

2.树立点拨教学的“素质观”,发展“四大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1]

点拨教学的“素质观”认为,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而它的本身又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语文素质是一个综合体,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知识、能力、修养、习惯。正是这八个字,把四个方面的要素综合起来,和谐统一地构成了人的语文素质的整体。点拨教学的“素质观”与新课标概括的“四大核心素养”有异曲同工之妙。点拨教学注重从“认知领域”“情意领域”“操作领域”三个方面点拨学生学习与发展,既发挥了语文教学教育的整体功能,将“四大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落到了实处,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漪先生说得好:“语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从学科本位转化为学生本位,因为所有的学习只有真正在学生身上起作用才有效。” [12]点拨教学就是立足于学生本位的,所以教学中自觉运用点拨教学非常有益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贯彻点拨教学的“实践观”,做实“学习任务群”工作

新课标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这些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 [13]

2018年10月11日,温儒敏先生在深圳市作专场讲座时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任务群的设置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中强调的不是以课文为纲,也不求知识的完备与系统,训练也不再是纯技巧的分解,而是任务群驱动下的多文本学习,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教学的组织者,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4]

点拨教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第一,训练为主。它基于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提出了“点拨—训练—创新”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三阶”“五步”。“三阶”就是:输入,转化,输出。“五步”就是:自读,自思,自述,自结,自用。这个教学模式,它起自教师点拨学生自学,终于学生运用创新,中间是一个教师点拨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教学训练发展过程。贯彻点拨教学的“实践观”,做实“学习任务群”工作,就能避免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弊端。点拨教学灵活运用“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的教学机制,也就是采用了新课标提倡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此一来,“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初衷才能更好地得到体现。陈军先生说得好,点拨教学“根据当代语文课程特点提出了‘知识序’‘能力序’‘教学序’的‘三序合成说’。‘知识序’从语文学科上确立,体现课程价值;‘能力序’从学生认知上确立,体现主体学习特点;‘教学序’从因材施教上确立,体现点拨入手时机。需要指出的是,点拨法注重三序联动,最关键的是聚焦于思考这条主线,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15]。

4.实施点拨教学的 “三课堂”论,实现“三位一体”的定位

“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学生读书少……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16]

点拨教学主张语文教育教学的“三课堂”论。蔡澄清先生综合张孝纯与张锐的观点,明确指出:“这‘三个课堂’就指的是:第一课堂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就是语文活动,第三课堂就是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实践……应该说这‘三个课堂’的语文学习都是教与学的活动,而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了,这已经把语文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这显然是对传统的语文教育的改革,是语文教改的深化。”[17]我们可以运用点拨教学的“三课堂”论,来很好地实现新教材“三位一体”的定位。“教读”落实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点拨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自读”融入于“语文活动”中,点拨学生学以致用,小试牛刀;“课外导读”穿插于“课外语言实践”中,点拨学生自主拓展,自主延伸。

二、育人篇:耕云播雨滋红杏

蔡澄清先生的《自述诗》(其一)写道:“人间沧海几横流,历尽沉浮数十秋。回首方惊师道险,凝眸始觉艺难求。耕云播雨滋红杏,沥血呕心瘁白头。且喜蚕衰丝未尽,教坛自哂一黄牛。”蔡先生俯身教坛近七十载,一生桃李满天下,“耕云播雨滋红杏”确为他的人生常态。他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就是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与终身发展。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广大教师,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核心素养发展服务,为祖国培养大量的建设人才服务,因此我一直认为‘学生好才是真的好’。”[18]

“学生好才是真的好”,一语中的,校准定盘星。“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正是蔡先生怀有精准的定盘星,心系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使得他的“改革,改革,再改革;实验,实验,再实验;创新,创新,再创新”一以贯之,坚守正道;才使得他常教常新,成为教坛常青树,深受学生喜欢和爱戴。《蔡澄清口述》对此有生动的范例展示。芜湖一中 83 届学生戴春曾深情地说:“时光飞逝,一转眼三年的语文教改实验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三年,我对语文学习从望而生畏到逐渐爱好,从不喜欢到喜欢,变化可真大!这归功于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看来,这改革是多么必要,这实验多有意义啊!” [19]戴春同学长大后也成为芜湖一中的一名教师,并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她还是一名业余作家,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新疆石河子的沙得源,是蔡先生在 1958 年进行高中文理分科教改实验时的文科班学生。沙得源在恢复高考后考取了大学,参加工作后,先在兵团机关当干部,后主动要求当了一名语文教师。沙老师亲自实践研究点拨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蔡先生的学生陈桃曲,恢复高考后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再赴美攻读硕士、博士,后在美工作。她不仅学业成绩突出,还密切关注蔡先生点拨教学法的发展情况,并将蔡先生运用点拨教学的录像和一些活动资料带去美国,推广点拨教学法。

蔡先生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都有过一个共同的人生轨迹,那就是学生时代都曾深受点拨教学法的熏染,学业成绩突出;成人后都自觉参与点拨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工作业绩显著。透过点拨教学法,他们体味到了蔡先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学识修养,热切的仁爱之心。这些让他们铭记终生,受用终身。蔡先生“德厚者士趋之”的人格魅力,“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力,“四两拨千斤”的点拨神力,交织融合成一股无止息的清流。这股清流具有“欲罢不能”的伟力,涤荡学生心胸,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才识,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三、弟子篇:桃李争芳欣奋发

蔡澄清先生的《自述诗》(其二)写道:“教坛自哂一黄牛,勤苦耕耘四十秋。桃李争芳欣奋发,子孙起舞幸追求。愧无业绩垂青史,喜有诗书慰白头。乐得心宽而耳顺,人生何处不风流。”诗中的“桃李争芳欣奋发”,据蔡先生诗下自注,即指众多受业于先生的青年教师事业有成,脱颖而出,成为教坛才俊。蔡先生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可谓不遗余力,这在业界早已传为美谈,《蔡澄清口述》于此也有具体生动的诠释。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说:“点拨法的深化、扩大,需要有一批矢志不渝的年轻同志的热心参与。蔡先生在这一点上是幸运的。他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心血没有白费。他指导、培养出了像陈军这样一批优秀的后继者。我常想,著名的特级教师一个个年事渐高,他们的事业谁来继承?他们的教学艺术谁来继续发展?我深深体味到他们的成就尽管在国内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到晚年他们中的有些人内心是颇为寂寞的。蔡先生我估计不会有这种后继乏人的寂寞之感,所以我说他是幸运的。这不是他个人的事,实在是我们国家整个语文教育事业继续发展的大事。因为蔡先生的点拨教学法,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开创有中国特色语文教育新体系的一个极有价值的开端。” [20]顾黄初先生的评述十分敏锐地提出了语文教育思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令人警醒。当然,他更突出肯定了蔡澄清先生可贵的“铺路石”精神和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视界。

从《蔡澄清口述》可看出,蔡澄清先生在实践研究点拨教学法的历程中,在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双肩挑的工作过程中,始终把扶持、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蔡先生就主持创办了芜湖市青年教师中学语文讲习所,担任所长并亲自授课。讲习所成功举办了五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语文教师。一直以来,蔡先生的身边都聚集着许许多多潜心语文教学研究、深受先生全力栽培的教师,他们中不乏日后成为语文大家的名师。这何尝又不是一大“点拨”神功呢?这何尝又不是揭示了点拨教学法的影响日益深广的不二法门呢?

在《蔡澄清口述》中,蔡先生首次将点拨教学法的传承代系做了一个大致的划分,他深情而满怀期望地说:“‘重在点拨’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提出和建构的,第一代传承人当然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老一辈教师,其中周凤生老师是我的主要助手,包括芜湖一中早期与我一起参与教改实验和点拨教学研究的教师。……

“第二代传承人以三个老师为代表。第一个是陈军老师,他是为首的也是主要的代表,同时也是我的合作者,他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个是孔立新老师,他是教研员队伍的主要代表;第三个当推你(指《蔡澄清口述》整理者徐赟老师——引者注),你早年就参加我的点拨教学实验,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点拨法,发表了不少教研论文。同时,第二代传承人也包括全国各地践行点拨教学与研究并做出贡献的一大批佼佼者,包括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末就一直参与点拨法实验与研究的老师。……

“第三代传承人当然是年轻人了,他们于2000年前后开始参与。目前,我认为可以确立的代表也是三个人,分别是程丽华老师、杭起义老师、余勇超老师,他们是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的主要代表。第三代传承人也包括目前正在加入点拨法践行与研究的许多青年教师。

“这三个阶段或‘三代’的说法,应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的实际的。我想,老中青三结合,注重传帮带,大家都来更好地示范引领,对深化语文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一个初论,将来大家可以更具体深入地探讨和研究。”[21]

对于青年教师的奖掖与扶持,蔡先生倾注了大量的心力,蔡先生对青年教师的来访总是热情接待,对青年教师的来信总是有信必复。殷殷深情,令每一位向蔡先生请教的青年教师感佩。陈军老师说:“我与蔡澄清先生的缘分是我人生的荣幸……他的敬师之情、尊师之道,以及携助新教师之功力,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一面镜子!”[22]徐赟老师说:“多一次聆听先生的口述,就多一点亲近他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心灵世界;多一遍翻阅先生的著述,就多一次丰盈自己贫瘠的头脑;多一眼品赏名家友人的往来函件,就多一回感悟老一辈教育名家的情怀……”[23]

蔡先生在青年教师成长的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可贵经验。在《蔡澄清口述》中,蔡先生就从理论学习、课题实验、论文写作、教法研究等方面,给青年教师的成长点要旨、指门津,片言居要,言简意赅,很是受用。蔡先生与他的大弟子陈军老师曾合著过一本书,叫《青年语文教师成长之路》。书中收录了蔡先生与他众多弟子纵论青年教师成长的文章。从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全面地领略蔡先生培育后学的宝贵经验和巨大功绩。

四、家教篇:子孙有志存高远

蔡澄清先生的《家事杂诗》(其四)写道:“诗礼传家四十年,总教儿女学前贤。子孙有志存高远,志在凌云猛着鞭。”蔡先生家教有方,膝下三个子女个个出挑为才俊翘楚,创造了“蔡门三博士,一家五复旦”的奇迹,一时传为佳话。这其间的要诀是什么?细读《蔡澄清口述》,你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在《蔡澄清口述》中,蔡先生向我们深情地讲述了父母对自己的悉心教诲与深刻影响,一再申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家传遗风,加之自己的竭力探索与思绎,使蔡先生的家庭教育特色明显,普适性强。蔡先生创立的点拨教学法,不仅能点拨学生成长,还能点拨教师成长,更能点拨自身子女的成长。蔡先生说:“许多人经常问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们成长的,有什么秘诀?我总是回答:‘我坚持的是常规教育。对孩子,对年轻人,我作为家长和老师,总是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既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又多予以鼓励;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坚持正面引导,重在点拨引导。这就是我的行动方针和实践准则。’……我在语文教学中,主张和倡导运用点拨教学法;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重视点拨和引导。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合成全面的立体的大教育,形成协同教育。……普通的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启发、鼓励、引导和点拨;身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言传身教,耐心教育,对自家的孩子进行有效点拨。因此,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是可以也需要进行点拨教育的。”[24]

蔡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是很善于使用点拨之法的,因材点拨,各中要穴。蔡家老大蔡雯,有主见,独立性强,争强好胜,打小便立“当作家”之志。蔡先生便以柔制刚,于紧要处对蔡雯巧加点拨与扶持。比如,惩罚她“贪读忘食”,就提条件说“后来吃的必须洗碗筷”,在充满爱意中给予善意的提醒。这让蔡雯感受到了父母的关心与期望,读书更有劲头。蔡雯考上复旦,坚持独自远赴上海报名上学。蔡先生夫妇虽有点不放心,但最终还是尊重女儿的意愿,因为蔡先生知道“该扶则扶,该放则放”。蔡雯没有辜负蔡先生的厚望,一路奏凯:复旦硕士,人大博士,人大博导,人大新闻学院党委书记……

蔡家老二蔡骐,爱看小说,崇拜姐姐。蔡先生便让老大多多点拨老二,帮老二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这是点拨法多向交流在家庭教育中巧妙运用的范例。蔡骐在学业选择与人生志趣上,曾两次产生波折。蔡先生静心给孩子全面分析,巧施点拨,顿显拨开迷雾之效。高三文理分科时,班主任希望蔡骐选择理科,可蔡骐想学文科。蔡先生支持儿子的选择,打消了蔡骐的思想顾虑。蔡骐顺利进入复旦后,又遇到专业选择的矛盾,本来想学新闻,无奈只能学历史。蔡先生相机点拨儿子“人生有时也会拐个弯,但殊途同归”。结果蔡骐入读复旦后,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本硕博毕业。入职湖南大学,他先讲授历史课程,而后天遂人愿,转授新闻传播学,并担任新闻学院院长,实现了一个跨越,圆了新闻梦。人生拐了一个弯,终遂初衷。

按理说,有了姐姐、哥哥的良好示范,老三蔡倜大可轻车熟路,照学文科,这也容易成功。可蔡倜没有这样选择,他坚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学理科。蔡先生本来犹豫,但他觉得“尊重孩子的意愿,是最好的选择”,故而选择尊重老三的决定。蔡倜出国深造前,也遇到过挫折和两难选择。蔡先生依旧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发动全家人适时给予老三极大的鼓励。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给了蔡倜莫大的力量,他发愤努力,从复旦大学实验室的“临时工”华丽转身,最终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蔡家三姐弟的成功是与蔡先生高明的家庭教育点拨学密不可分的,这再一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诠释了点拨教学法的普适性与高效性。

五、著述篇:千峰竞秀画图开

蔡澄清先生的《登天台》写道:“披星戴月上天台,怪石奇松扑面来。云海苍茫迎晓日,千峰竞秀画图开!”蔡先生勤于耕耘,精于思绎,善于著述,为中国语文教育建设和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他众望所归,喜获全国中语会颁发的“中学语文终身成就奖”。“什么是教育家?蔡澄清先生的探索表明,一生都在开辟学术的新领域,就是教育家的本质属性。” [25]蔡先生在七十载教学生涯中,不断改革、实验、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涉及语文教育教学、词典编纂、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办学管理等诸多领域。他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论著,单在《蔡澄清口述》附录中,论著就列出了20余部,如《鲁迅作品教学浅谈》《语文教学点拨艺术丛谈》《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我的语文教学观与方法论》《青年语文教师成长之路》等等。蔡先生创就的丰硕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正在滋养中国当代教育的棵棵参天大树,这势必绿遍群山,生机勃发,绘制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绝美画卷。这真是“千峰竞秀画图开”。

《蔡澄清口述》一书还收录了大量图片资料,有蔡先生学生时代的成绩单,有教育名家题词,有师友合影照,等等。书后附录有五部分:蔡澄清简明年谱、蔡澄清主要论著、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经典摘录、名家评价、蔡澄清教学案例精选。这些为我们学习、实践、研究蔡澄清教育思想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一部《蔡澄清口述》全视角呈现了可亲可敬的蔡澄清先生,让我们更真切地走近了蔡澄清先生,更全面地认识了蔡澄清先生。这当然也得益于本书的合著者徐赟老师。蔡先生的口述精要简练,腾挪收合把握得好;徐老师的整理原汁原味,剪裁分寸拿捏得准。而且徐老师的采访问题设置精当,文笔流畅优美,这无疑为清晰、准确、全面呈现蔡先生的丰富人生、教育思想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可谓锦上添花。


注释:

[1][3][22][25]陈军.序言[M]∥蔡澄清,徐赟.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5-10.

[2][4][5][6][18][19][20][21][24]蔡澄清,徐赟.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52、82、85、1、195、200、209-210、210-212、167-168.

[7]陈军.语文教学时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02.

[8][11][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4、8-9.

[9][16]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10]蔡澄清.语文点拨教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语文教学通讯,2017(9B).

[12]于漪.有点新思考新作为[J].语文学习,2018(1).

[14]温儒敏.“三新”与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EB/OL].[ 2018-10-19]. https://mp.weixin.qq.com/s/khdOhrdpe_xX6-VZYXMzYw.

[15]陈军. 点拨教学的文化品性——论“点拨法”对中国教学传统的现代建构[J].语文教学通讯,2017(9B).

[17]蔡澄清.我的语文教学观与方法论[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6.

[23]徐赟.后记[M]∥蔡澄清,徐赟.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250.

图书实拍

作者简介
1.余勇超(1970—),江西婺源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婺源县清华中学语文教师,校教研处主任。江西省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初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江西省线上教学优质课评比特等奖获得者,上饶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上饶市中学名师,上饶市最美教师,上饶市优秀班主任。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第三代传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刊《语文世界》2019年第6期封二人物,曾受聘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现场教师评委。主持完成了多项省市级课题,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世界》《上海师资培训》《江西教育》《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参编的校本教材《清华园》获上饶市中小学优秀课程评比一等奖。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获省特等奖1人次,市一等奖1人次。

2.洪志桥(1974—),江西婺源人,江西省婺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婺源县优秀教师,婺源县优秀校长,曾获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与上饶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2021 ·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30 , Processed in 0.0647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