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逸农:语文课不可以这样玩 ——对《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的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0 12: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郑逸农:语文课不可以这样玩 ——对《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的质疑

【来源:《语文学习》 2012006期 】 【作者: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郑逸农】

    本站按:我在《母语高等教育研究》一书中就曾批评这种现象: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继续向畸重内容的方向发展,直至上世纪末的“拯救中国语文教育”讨论,都没有弄清楚症结所在,讨论发起者不无炫耀地说:“我们的讨论常常从课文内容出发联系各种社会现象,从学雷锋运动到当前社会上屡见不鲜的见死不救的不道德行为,从日本政府大臣参拜靖国神社到中国政府放弃日本战争赔款,从金庸小说到流行歌曲……在讨论中,我和学生们似乎达成一种共识:语文课本身就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这位倡导者倡导的是不是就是这种“泛语文”或“非语文”?

  前不久,读到一篇报道《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8日),读后非常惊讶:这样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

  请看该报道的开头:“从高中老师史××(为表尊重,隐去名字)的课堂外走过,总能有些不一样的发现:正在上课的教室里会传出咿咿呀呀的黄梅戏,抑或是左小祖咒的歌曲《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会跟着老师一起哼唱蔡依林的情歌,他们甚至会 大声地争论:‘早恋是个伪命题,爱情不应该有年龄限制’……”

  如果不是标题里有“语文课”三个字,笔者简直怀疑自己是在看一篇关于思想品德课或团体辅导课的报道。这样的语文课,只能称之为“泛语文课”,甚至是“非语文课”。



  什么是“泛语文课”?顾名思义,“泛语文课”是对语文课的泛化。面对教材中的文本,教师不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展开教学,而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借用课标起草组专家的话说,就是:“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①比如, 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让学生概括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内容,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如果母亲还活着又会怎样;教学鲁迅的《祝福》,就问学生课文塑造了祥林嫂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何看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教学沈从文的《边城》,就 让学生概括边城有怎样的社会特点,寄予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其中的人物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社会美和人性美,等等。

  什么是“非语文课”?顾名思义,“非语文课”已经不是语文课,是在“泛语文课”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走,走出了语文,走向了“广阔的天地”。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只是一个由头而已。比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才看了一遍课文,就由作者对母亲的愧疚自责引发开去,列数历史上孝敬父母的典型故事,讨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母亲,如何珍惜母爱,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子女,于是教室里会响起《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歌声;教学鲁迅的《祝福》,初识文本,就由祥林嫂的不幸引发开去,讨论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不幸,畅谈今天社会 男女平等的幸福,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并讨论如何做一个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女人,教室里可能还会响起《女人花》之类的歌声;教学沈从文的《边城》,还没疏通文本,就从翠翠的蒙咙爱情和傩送的出走引发开去,讨论如何看待他们的爱情,再讨论我们今天应该有怎样的爱情观,教室里甚至还会响起《那时我们还不懂爱》之类的搞笑的歌声:“我问你,爱我还是不爱?你问我,留下或是离开?”

  上面的情景,与《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开头描述的情景,是不是如出一辙?

  而这篇报道的第二段紧接着说:“可以谈古论今,甚至‘谈情说爱’——苏州星海实验中学这名语文老师,把自己的语文课定义为‘为教育正名,为语文松绑’。”

  这样的语文课,能为教育“正名”吗?能为语文“松绑”吗?这样的“正名”与“松绑”,只会使得语文课“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使得语文教学“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

  我们不能任由这种误导泛滥开去。



  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

  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样的课才是语文课。

  理由很简单,“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两句话,前一句是叶圣陶先生的②,后一句是2011年刚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加入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内容,知道它表达了什么含义、表现了什么情感;但更要由此深入下去,学习语言表达的形式,探究该含义和情感是用怎样的形式和技巧表达出来的。在探究表达形式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语的巧妙和用意的精妙,从而学习 “运用语言的本领”。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引导学生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欣赏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没有哪个学科不关注语言表达的内容,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也要关注每个概念和定律的语言所表达的确切含义,甚至非常讲究咬文嚼字,非常注重推敲和考证,以免出现错读和误解。但没有其他哪个学科会刻意深入到语言表达的形式,因为这不是他们学科所特有的学习对象。他们知道,这应该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和使命。“语文……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③

  但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忘却了这一庄严的任务和使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高举着人文大旗,不停地演绎着“泛语文课”甚至是“非语文课”,把学生培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不会准确表情达意的人。试想,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教了学生三年语文,学生却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我们语文教师不是严重失职吗?人生没有草稿纸,人生没有回头路,学生失去的宝贵时间是不可能重新“穿越”回去的。前年笔者在地震灾区支教时,听许多教师感慨而又自责地说:“我们的学生经历过地震后,很有感受,很有体验:但就是说不出,写不出。”这话透着语文教学的几多沉重和酸痛!如果我们现在对全国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普查,相信没有哪个人敢说情况是很乐观的。笔者在中学任教了21年,后来到师范大学工作,对于中文专业本科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贫弱现实深有感触,而对于语文教育学研究生的表达水平也是深深感慨。他们写起论文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条理性,都令人担忧和感伤。几天前,笔者的一位同事上课时倒在讲台上,不幸殉职。追悼会上,一名学生代表上去发言,其表达的冗杂和不得体,让与会者失望不已。作为语文教育者的我,身处其中,感到的是透心的悲凉。

  这就是语文教育苍白的现实!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是在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大方面,即包括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大方面。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前者如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后者如求真、质疑、探究、创新的品质等。

  语文素养中的精神素养通过什么来培养?也得通过语言,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因为精神不是外在于语言形式独立“悬浮”着的,而是蕴含在语言形式之中,并通过语言形式自然甚至巧妙地表现出来。史铁生对母亲的情感,鲁迅对祥林嫂的态度,沈从文对边城的向往,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紧扣语言表达的形式,能获得三种学习效果:第一,通过认真揣摩和体认语言形式,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第二,通过细致体悟和感受语言形式,可以更深入地觉察语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第三,通过反复比较和鉴赏语言形式 ,可以更真切地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要让学生集中于作者表现愧疚责悔感情的语言形式,学习作者怎样用特殊的语言形式表达特殊的感情;教学鲁迅的《祝福》,要让学生集中于表现祥林嫂不幸的语言形式,体验祥林嫂的不幸,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本领的高超;教学沈从文的《边城》,要让学生集中于表现社会美和人性美的语言形式,获得语言美的享受和情感美的熏染。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②《叶圣陶论语文教育》,叶圣陶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③《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王尚文著,《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00:22 , Processed in 0.0641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