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节课)
任务:我们为什么要学《诗经》?共同学习《静女》
时间:2005年9月5日(星期一)
地点: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一(5)班教室
学习过程:
1、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
(1)教师讲述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
(2)教师朗读并点评2003年金智娟(韩国)同学读《诗经》的习作: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试论《桃夭》首创的以花喻人
新安中学高一(6)班 金智娟(韩国)
这一年春天,我漫步在田野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咦——从哪里传来这么一阵甜丝丝的花香味?那么清新又温软,我不由得顺着这隐隐的花香快步找寻过去。几个回转,眼前豁然开朗──
好灿烂的一片桃花林!春日的阳光下,放眼望去,一片怡人的粉红花海,那么鲜嫩又娇艳,深深一口呼吸,我不由得恍惚了起来。我仿佛听到远处不时传来的笑声,银铃般的笑声。寻着笑声,朦胧间,我看见一个女子,身着喜气洋洋的新娘装,站在桃花下。哦,是她──《桃夭》里的那个女子。
“桃子夭夭,灼灼其华”,这美丽的女子就像那盛放的桃花,娇艳而纯洁。粉红色的花瓣就像她那粉红的脸庞,充满了健康的红润和青春的生命力。她穿着新嫁衣,哦,原来今天她是要出嫁了。她的身边围着许多人,都在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之子于归,宜其家事”,“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美丽的春天,娇艳的桃花,幸福的新娘,善良的人们,这三千多年前的一幕,时光流转中,今天在这片桃花林前,仿佛回到过去,置身其中。
一阵微风让我回过身来,眼前依旧是满园桃花笑春风。这才想起,原来《桃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花来比喻美女的。三千年前,唱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这个人一定是个天才,鲁迅说过:“第一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当年的他,看着那美丽的新娘,可能是灵光乍现,想到了人美如花,却不知他这一句“桃之夭夭”对中国后来的文学起了怎样的作用?
自《桃夭》开了以花比喻人这一先河后,几千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
曹植:“含词未吐,气若幽兰”,这是说女子呼吸如兰花一样幽香。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这写出了女子哭泣时的楚楚可怜,而“芙蓉面柳如眉”,又写出了女子精致绝伦的娇好面容。
韦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这里的女子高雅似梅。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写出了女子的如花憔悴。
戴望舒心中的姑娘也“有着丁香一样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不就是《桃夭》里的那女子吗?
平日所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豆蔻年华、铿锵玫瑰……无一不是以花来比喻女子。
后世这种种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都源自三千年那光芒四射的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的美、它的生命力、它的影响力如每年春日的桃花灿烂绽放。
点评:千年的时空转换,小作者既是那个“美丽春天”的旁观者,又是后来的一个研究者。文章构思奇,语言美。
金智娟同学习作见链接:
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news_show.asp?id=632。这一环节目的是鼓励新同学:通过这样的学习,你们同样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2、师生共同学习《静女》
要求:(1)读标题,读原诗,读注释;
(2)一字一句,认真仔细,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初步树立“问题意识”。
学生置疑选录:
读注释①问:诗歌集为什么还有另外的名字,如《诗》、《诗三百》等;汉代称之为儒家经典是怎么回事?“邶”是地名,具体在哪?“风”是什么意思?(师生讨论,解决以上质疑)
读标题,虽然没有提出问题,但在后来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静女调皮,静女不静。
读原诗,问题一:“城隅”书上注释: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哪一种说法更好?(提醒同学们,“两说”是最好的设问“点”,它能引发我们的比较、分析、选择)问题二:“彤管”也有两说,怎么判断、选择?(课堂上争论激烈)问题三:谁是放牧者?是静女,还是“我”?(课堂讨论略)
3、教师出示2004年学生对“彤管”两说判断、选择的研究,学生阅读。具体如下:
关于“彤管”之己见
高二(2)班 杨雨虹
《静女》诗中讲述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姑娘把“彤管”送给了自己的意中人。那么,“彤管”到底为何物呢?
“彤”所指的自然是“红色的”,而“管”呢?有人说“管”指的是笔或者管乐器,也有人说它指的是一种管状的小草。而我的理解则更为偏向于小草之解。
后文写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其中,“荑”指的是白嫩的茅草。《诗经》常是重章叠句地出现,就算不是,在内容上大多也有一定的关联,如《木瓜》“投我以木瓜,报我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中,“木瓜”、“木桃”、“木李”和“琼琚”、“琼瑶”、“琼玖”皆是三者一一对应,且皆属类似之物。所以,我认为“彤管”与“荑”应为同类或相似的物体,都是姑娘送给“我”的一种小草。况且,送东西通常都是越送越精致的,后来送的是小草,那么,前者送的又怎么会是比小草精致许多的笔或者管乐器呢?
《诗经》的时代是男耕女织的时代,女性通常只会做做家务,放放牧,织织布,又怎么会自己制作管乐器或者笔呢?而买就更加不可能了。
所以,我认为,“彤管”应该是类似于下文中的“荑”一类的小草,甚至是指同一种的小草。
简单而又美好
高二(2)班王晓娥
俗语有说“物*情意深”。尤其是情人间相互赠送的“*物”,情谊就更深了。如《邶风·静女》中的“彤管”,虽然只是女子从野外摘来的一株野草,但其中所注入的情感却是远远地贵重于一株野草的。一如后南宋陆凯《赠范晔》一诗中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不需要花多少功夫,也不需要费多少心思,就是从千万株小草中含着感情地轻轻摘起一株草,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这小小的举动充满了感情,溢满了诗意,既简单,又美好。大千世界,贵重的物品何其多,但在多少贵重物品中是注入款款深情,注入简单而又美好的爱的呢?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怿”是男青年对荑草外在美的欣赏;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小草的“洵美且异”,皆因“美人之贻”。郎情妾意,全都在一株小草上表现出来了。况且,初生荑草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诗中的女子,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彤管说
高二(2)班 陈萍妹
有人说“彤管”是红色的管状植物,又有人说它是红色萧笛一类管的乐器,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算是最为可信的了(因为来自语文书的注释)。但是,到底哪一种说法更为恰当呢?由于这个问题无法利用“五十、五十”(某益智游戏的解题方式)来解答,那我只好找“朋友”帮忙了——《辞海》。没想到忙没有帮到,反而还给我增加更多的疑惑。据《辞海》记载:古代女史以彤管记事,据毛传及郑笺云:彤管即赤管笔。这下我才发现原来彤管也可用作笔,然而,《辞海》并没有否定前两种说法,只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两种说法罢了。植物有管状的,乐器也有管状的,就连笔也有管状的,那么到底此为何物呢?
重复地读了几遍《邶风·静女》,又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诗中的“彤管”应该是一种红色管状的初生之物吧!在这首诗中,它不可能是赤管笔呀!因为这根本就联系不上,难到爱情还要用笔来记录的吗?如果真的当场就作记录不是很滑稽很难堪吗?若是一种乐器,用来唤情人的话,这世上有上千万种乐器,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乐器?其实,用一片叶子也可以吹出美妙的音乐。我想,它也许是一种喻意爱情的植物吧!春秋时期也有赠彤管草的习惯,就连我们童年时也有朋友间赠送“有缘草”的习惯,只要是爱人送的,无论是什么男子也会爱不释手,又哪会在乎它是否经过女子的精心设计或修饰呢?而且下一句中的“自牧归荑”,这里的“荑”显然指的是“彤管”类的草,如果译为有爱意的草,不是更为恰当、更体现一种清丽脱俗的情感吗?
我想这种管状之物指的就是彤管草,喻意女子最纯真、最无暇的爱吧!
何为“彤管”
高二(2)班 卢泳漩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是诗歌集《诗经》中的《邶风·静女》有此诗句: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一种植物,还是箫笛之类的管乐器,而我更偏于前者。
我认为“彤管”是一种植物,它也许是“静女”在去赴约的路上,也许只是看到它漂亮,由于心存喜欢,也就把它摘下来送给喜欢的人。恋爱中的人就是如此简单,没有过多和复杂的思想,这样更加体现出他们彼此间的纯真感情。
沈从文的《边城》里,翠翠梦里去摘虎耳草,虎耳草和彤管是同样的,它们都是爱情的一种象征,用来体现在人们的内心想法。而对于“彤管”是箫笛之类的管乐器,就显得不恰当,特意去做,有点故意去讨对方开心的意思,虽说这并没不妥,但彼此间的纯真就无法从这体现。
纯真的感情不需要刻意做,用华丽的东西去铺张。古代的男女对于感情都较害羞,彼此间都容易满足,从“说怿女美”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都很单纯。所以我认为,我们应从古代的环境和眼光去看,才能够真正品味出《诗经》中诗歌真正的情感和所描绘的事物。
课后,学生“退一步”(俞宏斐)发贴质疑:今天课上的问题:静女是否躲在角落?
我仍然认为静女躲在角楼上,而不是躲在角落。附角楼的图(图略)。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角楼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远方归来的牧羊人。
2、由图中可知,角楼上可以轻易的藏一个人,楼上看到楼下,而楼下看不到楼上。
3、老师今天上课用广东在20年前是很荒芜的来解释为什么角楼上没人,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史上记载:邶国,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安置殷商遗民,将商王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可知,用于安置商的遗民怎么可能没有人?
4、静女如果躲在角落,就不能看到男友搔首弄耳的样子,否则很容易就能被男友看见。
5、反之,躲在角楼上,高高在上,能方圆几里的景物一览无余,可以起到很好的监视男友而不被心急如焚的男友发现。
6、再者,如果角楼真像您所说的没有什么人的话,反而更容易隐藏,因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文中的静女是那么顽皮聪明,又怎会不知?
7、从牧羊人的焦急心情可以猜到,他们是约好的在这见面。但静女没有出现,牧羊人只会以为她路上有什么事而东张西望,而不是朝“没人”的角楼看去。
8、书上的注释也是以角楼作为主要解释,“角落”是作为又一说来写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今天课上时间不够,课下来此(论坛)发贴质疑。
老师回贴如下:
1、古代的角楼一般人是不能随便登的。
2、研究者认为:去放牧的应该是女的,而非男的。这首诗的情景是:这对情人相约在僻静的城角相会,可调皮的姑娘放牧归来却藏起来了,小伙子赶来等了许久,急得站立不安,乱抓头皮。就在这当儿,姑娘陡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深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他乐极了,接过“彤管”,情不自禁地脱口说道:“我真喜爱你这么漂亮”,这与其说是赞美“彤管”,还不如说是赞美姑娘。于是他们又相邀到郊外,姑娘又顺手采了一把细嫩的茅草给他,平凡的小草,到了情人手里似乎变成了无价之宝,他觉得这些茅草美得出奇。这不是因为茅草很美,而是因为多情的姑娘送的,她寄寓其中无限的情意。
学生“新奇”参与讨论:
我不同意退一步的观点。
1、根据已分析的,放牧的是女的。(但是我也不大明白,为什么就不能是男的放牧回来呢?这点还望老师解释)
2、退一步发的图片是清明时期的角楼,而不是西汉以前的角楼。要知道,人类是在进步的,要是西汉以前的角楼和清明时期的角楼完全相同的话,那么人类并没有进步了。由此可知,西汉以前的角楼应该是比清明时期的角楼更加的简单,因此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藏得起一个人的呢?
3、当时的人口已经是很少的了,再加上经过了战争,邶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那么,藏在角楼就会很容易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