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0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门之杨]抓鸟配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12: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27:30 | 只看该作者
                                  吴泓:和学生一起读《论语》(上、下)  

一、有的课,你得用一生去准备



我的桌面上,常常会摆放一本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陈旧的封面,发黄的纸质,翻开书页,里边有我当年记下的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


记得大学时,我读的只是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论语》节选。是孔德懋老人的《孔府内宅轶事》一书激起了我读整本《论语》的欲望。于是,我买来了杨先生这本《论语译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沉浸①在这本书的世界里,与孔子及其弟子一起欢欣悲愁、流离颠沛。我至今记得孔子最后的歌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见《礼记·檀弓上》第44章)


1989年夏,我踏上了神往已久的齐鲁大地。立孔府大门前,为“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气魄所震撼;登泰山极顶间,被“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所折服。我常常会默念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末尾的评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是怎样的一种评价啊!它出自严守“考信”原则和“实录”精神的司马迁笔下。那时我就想,我们的大中小学生为什么不要求读整本的《论语》呢?


这些年,“国学”兴起,读“经”也渐次地繁盛起来,然而,真正触动我的却是亲历的两件小事:一次春节刚过,母亲领一个小男孩来我办公室,说要我教背《论语》。我问为什么?母亲说孩子的爷爷来深,间或说起我要带学生读《论语》。爷爷感叹:高中才读?晚啦!母亲问我“十二岁孩子晚不晚?”另一次宴席间,母亲带来约十岁的小女孩。我问她,你读几年级啦?会背《论语》《诗经》吗?女孩迟疑。会背《三字经》《弟子规》吗?女孩说会背“小兔领小猪,小猪拉小鹿……一步一步走山路”(出自某小学教材),母亲说孩子家庭作业太多……是啊,孩子赢得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终于,2006年1月,我鼓起勇气,和我的高一(5)班的同学们开始了近4个月的《论语》学习。


然而,真正要开始漫长的《论语》学习之旅,做自己从没做过的事,你还得做充分的准备。


首先是资源准备。从2005年11月起,我除了重读《论语译注》外,还通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志刚先生译注的《论语通译》。(这是我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的读物,它注释详尽,译文准确,适合学生阅读。特别是书前附上的“导读”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论语》的有关情况以及我们今天应该怎么评价此书。)


此外,我选读的书籍有: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李泽厚先生著的《论语今读》;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南怀谨先生著的《论语别裁》;北京出版社出版,李长之先生著的《孔子的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钱逊先生著的《儒学圣典——<论语>》;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朱瑞芬先生编著的《人生智慧海——<论语>今读》(注意:“今读”是我们这次学习的重点)。我选读并上传“家园”学习网站的文章如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含说明、原文、译文、注释),《从教<论语>说到读<论语>》(劳悦强),《管窥<论语>》(张德友),《让我们走近孔子》(任秉忠),《孔子:张扬个性教育的缔造者》(陶晓跃),《孔夫子:性格复杂而脆弱的圣人》(李蹊),《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李敬泽),《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方尔加),《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鲍鹏山),《由樊迟请学稼学圃谈孔子的分工思想》(王 蔚),等等。


其次是心理准备。漫长的封建社会,《论语》一书的地位尊显,至高无上,成为了悬诸日月而不刊的金科玉律。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声“打倒孔家店”,又将其坠入地狱。其实,封建统治者尊孔自有它的用心,新文化运动的反孔也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作为现代中学生读它,要树立怎样的立场和观念呢?
一、用历史的眼光,抱历史主义的态度去研读、评价这部著作。“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见陈寅恪《中国哲学史》下册),就是说,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认真思考孔子说话的意思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在什么样的一个场合下说,在当时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思想在古代和今天有什么影响和意义?等等,尽可能客观地、原生态地去探寻两千多年前孔子和《论语》的“本真”。
二、站在现代的立场,用现代人的观念、意识去审视、观照这部著作。一部产生于古代农业经济基础之上,为古代等级制度社会服务的作品,肯定是一个精华和糟粕互现的“复合体”。哪些是对建设现代化国家有促进作用的?哪些是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起阻碍作用的?我们要放出眼光(包括世界性的眼光),独立思考,自己“拿来”。
有人曾说,读《论语》会“原封不动”地把旧传统接受过来,我不以为然。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实际上,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人们在运用传统文化回答现实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新的思想带进来,“原封不动”既不可能也做不到。一句话,读《论语》,我们既欲“正本”,又作“今读”。(“正本”是“今读”的基础)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见《礼记·中庸》),“预”就是准备,“立”就是达成目标。有了事前的充分准备,就能达成目标,取得成功。于是,一场漫长持久的《论语》学习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




二、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


《论语》一书篇幅不大,共计二十篇,一万一千馀字。然而,这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部文言典籍,光注释就是原文的数倍,学习它自然会有相当的困难。怎样学习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采取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创造性的主体体验?如何处理“积累、思辩、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符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我们做法是:


第一阶段:读


我们知道,“自主、合作、探究”的这种学习方式,是要以“读”为根基的。与文本、作者或师长“对话”,是要有资本的。有了资本积累才有“对话”资格。而“读”正是这种资本积累的最为有效的方式。那么,怎样读才能变难为易,化繁入简;才能印象深刻,铭记在心;才能兴致盎然,兴趣不减?1、按原著顺序读;2、用孔子故事引读(这很重要,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前后牵连,可保持兴趣);3、后边章节提前读(缓解压力);4、早读课与常规课交*读。换句话说,在“读”这一块,我们是既搞“阵地战”,又搞“游击战”。以读为本,读、赏、评、析穿插进行(后两项尽可能探“本”寻“真”)。两个月下来,同学们通读了整本《论语》,读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有些章节能够熟读成诵,脱口而出。


第二阶段:研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张鸿苓指出:语文学习,小学重在记忆,初中重在理解,高中则重在批判精神的培养。而“研”正是培养“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论语》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通过切磋、琢磨、探究、研讨,没有或者缺乏直接人生体验的高中学生就会沉浸其中,就能渐进为会思考、有思想、有见地的人。为此,我们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传统课堂里研读。印发朱瑞芬先生编著《人生智慧海——<论语>今读》里的文章。其中,研究文章主题内容的篇章选印了《举贤用能》《“贵和”与现代竞争》《传统节俭与现代消费》《义利之间》《名实相应的理性美》《“不愤不悱”与创新思维》《问人不问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教育的现代价值》《对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视》;研究文章思路结构的篇章选印了《读书的感觉》《知之·不知·阙疑》《宽容:减少“感情损伤”》《新世纪的学习》《富与贵的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悟通时间与生命》《岁寒,松柏后凋》《美食·艺术·养生》《立志·磨炼·成材》,计二十篇。朱先生的“今读”文章,将儒家文化资源向现代社会生活融合、转化,是“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最好范例。


第二步,在网络教室里研读。主要是从文章选题、写作思路等讨论上传“家园”学习网站的文章。(篇目见“资源准备”)


在完成这两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收集、整理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资料并在网上做成“文件包”,为下一阶段“写”做准备。教师则提供方法和路径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怎样从广泛的阅读材料中选题?选定论题后怎么样围绕论题去搜索相关资料?阅读相关资料后怎么样去筛选、确定自己要用的材料?怎么样确定自己的行文写作思路或文章结构?怎样感受、把握或寻求自己写作时的言语风格?据统计,学生选定的论题涉及到《论语》的各个方面,如仁、礼、忠、信、义、智、德、勇、孝、大同社会、济世理想、和为贵、和而不同、君子与小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材施教、尊师重道、养生有术等等。一个多月下来,以“文件包”字数计,人均阅读超过两万字以上,加上印发和上传网站文章,学生人均阅读超过十万字以上。


第三阶段:写和评


先说写——


有了扎扎实实的“研”,自然,“写”就水到渠成。两个星期后,同学们手写习作稿陆续上交。全班60位同学,最后改定、打印、上传的习作共42篇,其中一位同学写了两篇。一篇篇精彩习作,数量如此之多,篇幅如此之大,涉及内容如此之广,观照现实如此之紧密,批判精神如此之锐利,是我做专题学习以来从未有过的。我做过一个统计,以一篇习作2000字计,这一次,我共批阅了近十万字。我常常是连夜审阅、校对、上传,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


再说评——


第一步,学生“自评互评”,两课时。“自评”在于认识自我,如明确优点,发现不足,反思调整等。“互评”在于发现伙伴优点,相互学习、激励和提高,可产生辐射效应和体验成功愉悦。“自评”我提出要求:如这篇习作你写了几次?有没有列提纲?写了几稿?上交后有没有重写或修改?你查阅了哪些资料?阅读了哪些书籍?书籍要写出书名、作者,互联网上引用的资料要说出作者及文章的标题。你是怎样确定“论题”或者说“标题”?老师改了你的标题,你有什么看法?定题后你又是怎样围绕“题”再次查阅资料?写作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写作过程中状态如何?如愉悦或苦痛等。(请用描述语)从查阅资料到自己写作这种自我语言的转换过程,你有什么体会?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次专题阅读或者写作,你最大的体会或感受是什么?等等。


第二步,“教师点评”,一课时。对学生习作评价要慎之又慎,这里特指想象力、创造力特别丰富或者思想比较另类的习作。我们很多老师意识到创造力培养对于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意识到个性和自由意志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个性和自由意志往往被视为人性的另类,殊不知,没有个性和自由意志哪来创造力呢?我常常提醒自己:激励和保护永远比评价更重要!


请容许我一一列出同学们习作的标题——


1、从终极人格到终极社会(何 珅)


2、再论终级——从孔子谈起(何 珅)


3、试谈孔子的济世理想(杨俊雄)


4、尧、舜、禹——孔子的追求(傅 嵘)


5、山矣,山矣!水哉,水哉!(罗喜辉)


6、水哉,水哉——浅析儒家文化中的“水”与“仁”(邓晓燕)


7、“仁”,一生的伴侣(林晓娜)


8、利与仁的对立,义与仁的共存(陈泽雄)


9、礼——行“仁”的通道(张睿靓)


10、孔子之“礼”保守乎迂腐乎(邹伟珍)


11、也说“知礼行礼”——我读孔子(张泽媛)


12、探究孔子的“忠”的真义(俞宏斐)


13、信,做人之本,成事之基(林 颖)


14、德——展现生命风采(陈 爽)


15、欲,抑之以德(张智明)


16、孝——人的立身之本(麦钰雯)


17、孝,一种高于物质的精神赡养(邬虹虹)


18、“孝”的含义古今谈(罗 允)


19、名符其实与孔子之“正名”(马萱怡)


20、“君子”的标准与造就(李智达)


21、浅谈君子、小人与现代社会(梁冠华)


22、漫议“君子与小人”(袁 曼)


23、和谐是美——读《论语》我所想到的(刘天珍)


24、谈孔子“以和为贵”思想的现实意义(陈冰鸿)


25、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现代思考(骆森英)


26、浅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谢伟萍)


27、从孔子的“从众”与“违众”说起(郭巧婕)


28、试谈孔子“法”的思想(冯元菁)


29、浅谈孔子的“人伦道德”之一二(肖 微)


30“不患无位,不患莫己知”——我读《论语》(张伟枫)


3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之我见(吴丽云)


32、因材施教与现代中国教育之我见(罗锦滔)


33、让我们真正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黄家敏)


34、从“尊师重道”谈到教育兴国(李桃欣)


35、谈谈孔子与素质教育(庄胜科)


36、孔子的音乐人生——我读《论语》(詹春骁)


37、谈谈孔子的养生术(湛泳仪)


38、也说“伟大”背后的“平凡”(田怡玮)


39、仁爱与现代企业管理(谢泽忻)


40、被冤枉的孔子(黄小敏)


41、“隐”领新世界(刘志胜)


42、走过,还要悟过(湛琲琲)


读着这些文章的标题,遥想着字里行间的思想和内容,你能想象得出,这是出自高一年级的同学们之手的吗?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习作获得了三颗星、两颗星的评价,欣喜地告知家长、同学,你想象得出哪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吗?纵观全程,我们“正本”和“今读”的目标基本达成。下面。摘录同学们写作后的一些反馈——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老子的《上善若水》《诸子论水》《 蹈水之道 》,庄子的《秋水》等等。在确定论题这一点上,我考虑了很长时间,是写“陋室与豪宅”“小人与君子”,还是写“孔子与山水”呢?我收集了大量材料,一番筛选后,终于决定写“孔子与水”。


    写作时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确定中心,如何开头、结尾,如何使文章语言更有风格和优美凝练,都让我花费了不少时间。这些确定后,我又面临着该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经过努力,初稿终于出来了。这一过程说是痛苦就太夸张了,我为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了解到这么多东西和发掘一些优美文章而感到高兴。


总的来说,这次习作让我有所升华,得到了很多,就如同摆渡一样!(邓晓燕)




我想,德是体现一个人内在高尚品质的标志,有了“德”,自然能展现生命风采。所以我定了这个题目。 定完题后,我把文章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由《论语》中的一句话作开头。这三句话都含有“德”字。内容为助人之德、企业管理之德、为政之德。写作前,我查阅了“宁波文化网”,引用了其中的一个例子,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为了说明“风行草偃”,还参考《如何有效地创造文化》,举国际上创新优秀的企业的例子,说明君子的德风起着重要的影响


过去,我对孔子是一知半解。初中的时候,只是反复地背了《论语》中的几句。进入高中后,读了整本《论语》,我才发现它不只是有一个角落的精华,整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孔子的思想灵光熠熠夺目,从中我汲取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总的一句话:很充实!(陈爽)




读《论语》时,读到孔子的一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感触到了孔子的“巍巍乎”!于是,我便产生了要写出孔子的伟大的念头。孔子的伟大莫过于“济世”,(他不仅仅是济当世)于是,标题就出来了:“孔子的济世理想”!


  题目出来了,可资料却不好找!(估计我是第一个写“孔子的济世理想”的)我只好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个标题去找。找到一些资料后,我试着列了一个提纲:1、社会背景(礼乐崩坏,天下大乱);2、信念意志与坎坷历程;3、思想体制(仁为指导,以礼行之);4、分析研究其思想体制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就容易多了,我开始根据提纲来写。写到第四点又不知道怎么去“分析研究其思想体制的合理性”,我又查了一些资料,然后一气呵成!


最后,用一句话说说这次专题阅读和写作我最大的体会或感受:太好了!我真想一辈子这样学习下去!(杨俊雄)




近三个月的学习时间,我的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论语》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们似乎意犹未尽,总觉得有一种东西在远方向你招手或是从你心底涌起,像是告诉你:往前走,更美的风景就在不远处……






注:


①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28:19 | 只看该作者
和学生一起读《论语》(下)


深圳市新安中学 特级教师 吴 泓





三、去吧,一起去赴一场生命的盛宴

永远不会忘记2006年4月21日那个晚上。

夜幕降临了,今晚的主人——我高一(5)班的同学们,他们身着学校礼服,文质彬彬,神采奕奕,在学校的大门口、迎宾大厅、科学楼一楼电梯入口、八楼演播厅入场处,迎接着评委老师、家长嘉宾、校内外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学校还请来宝安电视台记者、宝安教育局电教中心老师为辩论会作全程录像。一时间,能容纳两百多人的演播大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是啊,今晚的舞台是他们的。要知道,这是他们上中学以来第一次以辩论会的形式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他们的表现,既是在向学校、家长、社会作一次汇报,也是我今天上交的一份答卷……

主席台的正中央,“辩论会”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与之相辉映的是两边一幅“弘扬国学精粹,光大华夏文明”的工整的对联。应邀出席的老师、家长、嘉宾和同学们,此时正在座位上认真地翻阅着我们的班刊《家园》;而左右“八”字排开、手持卡片、端坐于台上的正反两方六位辩手也已做好准备。当主持人袁曼同学宣读论题“孔子的思想在现代中国有没有学习的必要”并宣布辩论会开始时,准备了近一个月的 “《论语》专题辩论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整个“陈述立论”的第一阶段,正方辩手从逻辑、理论、知识、价值四个方面阐述孔子思想有学习的必要,反方辩手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礼教、思想、自由以及现代社会的要求来反击对方。此时此刻,你可以感觉到,初次登台的他们掩饰不住那种紧张、激动、亢奋与拘谨,一些同学连嗓子眼都在打颤。观众席里,人们也摒住呼吸,在替他们悬一颗心,捏一把汗;而准备参与自由辩论的同学也早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当进行到双方大展才艺的自由辩论环节。台上,辩手们旁征博引,慷慨陈词;台下,同学们针锋相对,斗志高昂;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而整个会场,情绪高涨,笑声、掌声不断响起,互动气氛达到空前热烈……

陈贵生同学说:“我坐在台下无声地听着他们,但台下谁的心不是和我一样的激动?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着辩手在台上辩论,而且这还是未成年的高一新生,从未特殊训练过,真让我惊讶!”

张智明同学说:“想到辩论会当时感觉就紧张,万幸的是我不用面对全体人。能坐在台下看看那些人唇枪舌剑的对战,我感到原来自己班的同学是那么能说会道。其实胜负在那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得到一次很宝贵的经验。”

汤玉婷同学说:“当我看到反方的队友们毫无畏惧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时,我的信心就被激起了。我第一次如此强烈的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团结,我们反方才顶住如此的压力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一刻,喜悦难以言表!”

肖微同学说:“‘反方赢了!’当主持人郑重地宣布,我们几乎感动得哭了,因为,在那一刻我懂了——那就是感动!结果并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过程。”

郭巧婕同学说:“这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我好像突然从默默无闻的小妖精变成了成熟的女孩。回想起那一天晚上,当我拿起资料要发言时,我全身的血仿佛都凝固似的,但我还是站了起来,那是一个突破性的成就,我从中学会了勇敢,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思维严密,我们组员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还有那种至今不忘的甜蜜的矛盾。当时,给我记忆最深的是傅嵘同学,她毅然地站出来平息矛盾,让我们最后团结在一起,不然,我们输掉的不仅是比赛,还有尊严!还有何珅、梁冠华、珍珍、吖骆、周焕彬、班长等,我永远忘不了你们!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次美妙的回忆!这是我高一乃至整个高中阶段最昂贵的礼物!”

……

据统计,从开始“陈述立论”到结束时“总结陈词”,同学们总共发言106人次,而直接引用《论语》原文达70多处,涉及到的历史事件40多例,著名人物20多位。整个过程,同学们所呈现出的那种勇敢、执着、自信、协作,那种自我个性张扬和主动积极参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青春后期的他们,正经历着一个从儿童心理向成人心理转化,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们获得了一次充分向社会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这对每一个经历其中的鲜活的生命而言,其意义是远远超出了语文教育的范畴的。

辩论会结束了,作为老师,一生当中,你能有多少次这样激动不已的教育体验呢?那一夜,对我内心的冲击和震撼也是难以描述的……当我拿起笔来叙述那天晚上的情形时,那辩论会相关的点点滴滴会一幕幕地重现于眼前——



或许,这真是一个神来之笔!

2006年3月31日下午16时15分,新安中学科学楼七楼电子阅览室,高一(5)班全体同学正在热烈讨论。一轮扎实有序的读写训练完成之后,是缩小范围,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还是另辟蹊径,尝试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师生讨论的最后结果是:举办一次大型的辩论会。看着同学们欣奋跃动的模样,我及时提醒:要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于是,大家出谋献策,各抒己见。首先,确定辩论主题。经过集体讨论,多数同意:“孔子(儒家)思想对现代中国有没有积极意义”为本次辩论会的主题(这当中,有同学提出异议,有关讨论一直持续到4月12日)。接着,选出正反两方的组长,并由组长负责“招兵买马”,组员网上自愿报名。从网上统计,正方组长及组员共27人,反方组长及组员共31人,余下3人集体商定成立“辩论会筹备工作小组”,负责拟定辩论程序,跟踪采访报道,记录赛事全程。最后,讨论并制定出辩论规则——自主,自信,自强;公平,公正,公开。两节课下来,师生民主讨论、评议,逐渐形成了辩论会组织的基本架构,明确了各小组的任务与目标。二十多天的时间,同学们观看了“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录像三场(自行组织不计在内),网上收集、编辑资料二十多本,整理、积累卡片400余张,召开各种类型小组会十多次,一些同学还自己买来《孔子:即凡而圣》《通过孔子而思》等著作潜心钻研……那段日子,紧张而充实,真切而美好。让我们看看同学们是怎么描述这段经历的——



对辩论会印象最深的是台下的准备工作,记得那时一下课,就到处都是关于《论语》的争吵,有时就连上课也在暗地里争,真是争得不亦乐乎!陈冰鸿)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都非常积极。无论是下课、放学、下晚修,我们组都会很认真的讨论有关的话题。那时,似乎我们天天都围绕着孔子转,转得不亦悦乎。总之,就是很怀念那种氛围。(邹伟珍)



我想说的是同学们为此次活动而作的准备,是那样的仔细,那样的认真。每次下课,每次晚修后,同学们都围在一起讨论、研究,整个课室都笼罩着孔子的气氛。还记得那段时间正好要考地理,某同学跟我说,地理?不管了,先搞定孔子再说。哈,好潇洒!不置身其中的人是不知道当时的感觉的。(李怡娴)



为了辩论会,我们放学还在看录影带;晚修下课后在操场集合,互相间鼓劲打气……这次辩论会,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集体,原来大家努力起来真的好吸引人!说真,如果不是这次活动,大概过不了多久,孔子大概又会被抛诸脑后了。有了它,大家努力认识孔子,在辩论中,也认识彼此,认识自己。(黄家敏)



辩论会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准备过程。其实,要把收集来的资料整理好,以便在辩论会时随时都能拿出来反驳对方是挺难的。我是反方的,在这次辩论会中感觉到反孔真的很不容易,但重要的是我们反方有那种挑战精神, 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合作,还有感动,那好似一辈子都会难以忘怀的!(刘天珍)



想起当时,
大家踌躇满志,收集准备资料,连晚饭都不吃,观看大学生辩论会录像,一下课就开“秘密会议”,有时还整个晚修讨论辩论会问题。虽然最终还是败阵,不过,重要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一位孔子,一部《论语》,收获到的,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思想的新高度。(梁冠华)



那时,我们都浸在一种很美好的境界中。我们不断地翻读《论语》,切磋琢磨,深究《论语》中的思想,从人格的形成到天下大同,我们时时欣喜于孔子哲学对人的群体思考的深入,兴奋于一次次对他精神主旨的感悟……同时明白了,我们的社会,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缺失了一种美好的东西。(何



从来没看到过高一(5)班的同学那么认真去做好一件事,那样的团结在一起。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了解孔子,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会写那篇习作而去学习。(李桃欣)



这样的历练,我受益匪浅。首先,为了当好正方辩手,我对《论语》作了更深入的研读,对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然后探求其目的。我发现自己学会了批判性思考,对国学也产生了兴趣,暗自萌发了探究古代典籍的念头。其次,我学会了读书,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也随之改变。初中时,学习目标是为了应付考试;现在已深刻意识到读书的首要目的是充实自己。辩论会我方虽然输了,却刷新了我的思想,在我心中种下了破土而出的幼苗……(杨俊雄)



看到我们上传的学习过程介绍和辩论会现场图片,《语文学习报》编辑、山东语文老师戴荭说:“很激动!你们学生的精神面貌真好!我们丢弃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丢弃太美好的校园很久了。在你们老师的教学里,那么多的经典阅读教学,那么多的有独立思考的学生习作,还有扎实有效的网络化教学,现在再加上这货真价实真刀实剑的学生辩论赛。你们老师在做一件大事,与其说他要把校园引回去,引到以往的纯正校园,不如说他在创造,他在创造一种新型的传统现代型教育。他融合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里的精华,结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造了一种新时代的样板教学方式。……在这个时代,校园可以无限美好!”

《语文潮论坛》主持人陈敦桥老师说:“看了这些帖子,真让人汗颜与艳羡!你们老师是应该算是现代派语文教育的代表人物了。一是手段的现代化。你们有自己的专题研究网站,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这点上,少有人能比。二是设计的现代化。将一堂课当成一台重要的节目进行设计,这个设计过程本身该充满着多少的教育契机啊!三是理念的现代化。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能看到丰富的现代化理念的影子:专题与综合性、展示与发表、过程与价值观、教育活动的规模化、推广与示范……”

这样的设计过程本身该充满着多少的教育契机啊!这里有竞争与协作、规划与组织、真情爱、信任与照料,这里有吸纳与积淀、理解与领悟、掌握与建构、生成与发表,这里有自由意志与人格尊严、自我价值与团队精神、内心敞亮与个性彰显,这里有持久深入的用心和思索、废寝忘食的投入和倾注、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说人生就是去赴一个约定,那么,这每一次经典学习的体验不就是去赴一场生命的盛宴么?



四、我常在想,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语文学习(待传)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28:54 | 只看该作者
网络学习:和学生一起读《诗经》 (节录)
http://bbs.yuwennet.com/dispbbs.asp?boardid=160&Id=23560
网络学习:和学生一起读《论语》1(节选)
http://bbs.yuwennet.com/dispbbs.asp?boardid=160&Id=23506
网络学习:和学生一起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http://bbs.yuwennet.com/dispbbs.asp?boardid=160&Id=23924
   网络学习:和学生一起读《边城》(正在上传中)
      http://bbs.yuwennet.com/dispbbs.asp?boardid=160&Id=240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32:21 | 只看该作者
吴泓:和学生一起读《诗经》  

和学生一起读《诗经》
目 录
序:邹贤敏………………………………………………………… 03
第一章、总述: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04
第一节、缘起……………………………………………………………………04
第二节、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04
第三节、我们怎么读《诗经》…………………………………………………05
第四节、阅读《诗经》之后……………………………………………………07

第二章、“穿越《诗经》的画廊”(王开林语)…………………09
第一节、回望两千多年前的爱恨情愁:读《诗经》的爱情诗………………09
(包括:写在前面的话/开题前的思考/学习的操作过程及思考,计10课时)
第二节、遥想两千多年前的战火烽烟:读《诗经》的战争诗(计两课时)
……………………………………………………………………………………48
第三节、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劳动场景:读《诗经》的农事诗(计两课时)
……………………………………………………………………………………53
第四节、品味《诗经》中语言和形式的美感(学生自选题)………………57
第五节、对《诗经》研究的老夫子们说“不”(学生自选题)……………57
注:全程学习约用20个课时,课外用时不计算在内。

附1:2005年高一(5)班《静女》诗意习作48篇………………58
附2:2005年高一(5)班学习《氓》优秀习作共39篇…………74
附3:2005年高一(5)班学习《七月》优秀习作共19篇………105
附4:2005年高一(5)班学习《诗经》总结题优秀习作17篇…120
注:“总结题”训练为学生自选题,自由写作。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33:05 | 只看该作者


邹贤敏

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没有思想。”“怎样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铸就思想、构筑精神?答案是: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这是深圳著名特级教师吴泓在他的语文教学中,向我们展示的思考和实验结论。
吴泓老师的魅力,来自他对语文教学现状深沉而独特的思考。面对花样翻新的语文教学理论、模式、技术、方法,他不迷信、不盲从,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认定铸就思想、构筑精神,“精神和言语共生”是高中语文教改走出困境的“第一要著”,并提出语文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以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即侧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在高中阶段则“必须先‘道’(精神、思想层面)后‘技’(技巧、技能层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我以为,这一概括抓住了“精神和言语共生”在不同学段实施的精髓,深得语文教学之“魂”,对正在摸索前行的广大语文教师有重要的启迪。
吴泓老师的创新,体现在他的学生们一篇篇思想鲜活语言也鲜活的习作中。“专题学习网站”这种教学平台和学习方式,激活了他们的思想,提升了他们的精神,从而敢于超越现实思想和樊篱,敢于打破流行言语的规范,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其个性之鲜明、思路之广阔、联想之丰富、思考之深邃、剖析之透彻,使那些患有思想“贫血症”的形形色色的“优秀作文”相形见绌。读这些习作,你会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去认识自己的学生,认识这次课改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
在吴泓老师的教改理念和实践里,我触摸到了一种真正现代的语文观、语言观,在当下的语文课改环境里,它颇具先锋意味并因而显得有些曲高和寡。但是,我坚信它是有生命力的。
南朝刘勰说要“日新其业”,吴泓老师的教育实践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敢于否定,善于拿来,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作者: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学语文》杂志首席顾问。

注:上文系《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5月16日“头版人物”介绍。《教育文摘周报》于1983年创刊,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目前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教育类文摘周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33:4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总述: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第一节、缘 起
第一次和我的高一学生读《诗经》,是在2003年的下半年。当时,每周在电子阅览室上两节《诗经》网络阅读课,前后用了三个月时间才完成学习内容。为什么想到去读《诗经》呢?这可能还得从2000年我利用纸制品做的四个专题说起。
教了二十多年的书,用的都是以“单元教学”为体例的文选型教材,如“人教版”教材。何不尝试一下别样的学习内容和别样的学习方法?于是,我和同学们共商,以“专题学习”的形式,或一个人物,或一部著作,或一段历史,或某个话题,集中目标,深入研究。当时的预想是:“专题”就能够“集中”,“研究” 就能够“深入”。当一个人对某个专题,材料不断积累,认识逐渐加深,体验点点汇聚,思想层层积淀,分解化合,发酵蒸馏,就能够凝结成一种对社会、人生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即精神、思想层面的东西;就会去陈言而留真意,除粗秽而存精气,就能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再有,教材上的一些选文,“含金量”实在太少,而我们选材的认识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就应该选气象宏大、境界高远的经典作品,就应该让同学们关注时代大潮,思考历史趋向,探索人生奥秘,回应社会问题。就这样,我们选定了四个专题:百年寻梦——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生与忧患——解读苏轼;科学的巨擘,人类的良知——爱因斯坦。当时有一个不算成熟的序列:激发问题意识、培养批判精神、走向成熟理性、构建科学精神。一年下来,成果喜人,仅以一篇篇个性鲜活、思维广阔、富有思想又充满创意的习作论,同学们至少在精神境界、思维品质、言语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尝试和准备,才有后来2003年我和学生的第一次读《诗经》,2004年的第二次读《诗经》(用时比第一次缩短了一个多月)以及2005年的第三次读《诗经》。当然,也有了我和我的学生后来做的无数个专题研究性学习。

第二节、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
从做《诗经》专题的第一天起,就有同学这样问我:“为什么要读《诗经》?”之后,常会有一些同行或同事问:“你为什么要做《诗经》专题?”
为什么要读《诗经》或做《诗经》专题?第一节课,我向我的学生说起了三个人——
1、余光中,台湾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余先生在岳麓书院讲坛上说:

在台湾曾经有一位记者问我,他说这都什么时代了,你还在读苏东坡的诗?我说为什么不可以读?你知不知你的日常用语里面都缺不了苏东坡。他说为什么?我说,你会说‘哎,某人啊,我没有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是苏东坡的诗啦。(掌声)你说人生漂流不定,雪泥鸿爪,那不是苏东坡教你的吗?你说这位女子啊,绝色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都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遗产。《诗经》《楚辞》的优美的诗句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的成语,这就是民族的遗产。
                ——(《智者的声音——在岳麓书院听演讲》,湖南大学出版社)

余先生这里说的是日常用语里的文化传承,其实,文化遗产对我们思想精神层面的影响及作用更不容忽视。
2、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谈到自己成为院士有哪些个人因素时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他的研究生如果不学不背《老子》《论语》,就拿不到学位,戴不成博士帽。在他看来,优秀人文文化的滋养至少是:“一、陶冶与提升了思想感情;二、活跃与完善了思维能力。”(《我们怎样学语文》,作家出版社)可见,对《诗经》《论语》等文化遗产的学习,不仅仅是言语技能的掌握,还涉及到思维品质、文化教养和精神境界的培育。
3、王安忆,著名作家。她认为“《诗经》琅琅上口,适合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阅读。”她说:“读着《诗经》,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你就会像被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说得多好啊!作为中学生,探寻民族文化的源头,破译祖先文字的原码,我们得到的,就不仅是对言语的敏感,更有思维的扩张、文化的厚积,以及渐入上古初民生活,重睹旧时家园,感受千年离合聚散、悲欢沉浮等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第三节、我们怎么读《诗经》
1、确定学习的方向
《诗经》历史悠久绵邈,内容广阔丰富,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爱情诗)、战歌(战争诗)、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农事诗)样样都有,305首全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为此,师生共同商议,确定了“回望两千多年前的爱恨情愁”“遥想两千多年前的战火烽烟”“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劳动场景”“品味《诗经》中语言和形式的美感”“对《诗经》研究的老夫子们说‘不’”,共五大学习方向,② 锁定《诗经》中的爱情诗、战争诗和农事诗进行研究。
2、选定学习的篇目
要做好《诗经》的专题研究性学习,选定研究篇目至关重要。从内容上,我们选定了爱情诗、战争诗和农事诗;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兼顾到史诗、叙事诗和讽刺诗。以第一次读《诗经》为例,具体篇目就有:《关雎》、《桃夭》、《木瓜》、《采葛》、《静女》、《子衿》、《蒹葭》、《将仲子》、《氓》、《君子于役》、《击鼓》、《伯兮》、《无衣》、《黍离》、《采薇》、《东山》、《芣苢》、《伐檀》、《硕鼠》、《七月》,共二十首。这二十首诗作,无论是言语文字的传承,还是文化思想的含量,堪称精品。
3、学习的支撑与辅助
学习古典作品,关键在于“学以致用”“古为今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晓其理、会其意、融其情,更能把学到的方法和窍门运用到自己读写的实际当中去。为此,我们加入现今作家、学者品评《诗经》的精美随笔来导航引路。如王开林著、岳麓书社1999年出版的《穿越〈诗经〉的画廊》中的《关雎》篇、《桃夭》篇、《击鼓》篇、《采薇》篇,李书磊著、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重读古典》中的《河边的爱情》,洪烛著、漓江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抚摸古典的中国》中的《<诗经>里的那条河》。这些篇章,或联想丰富,想象奇诡;或归纳概括,层递探究;或贯通古今,感受独到,其思想的深刻、思路的缜密及结构形式都可给学生以启迪或示范。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让其思想、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我们再加入现今学者评议《诗经》的文字,如:章培恒、骆玉明的《<诗经>概貌》、《<诗经>的内容》,褚斌杰主编的《<诗经>与楚辞》中的《<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诗经>中的爱情诗与婚姻诗》,以及从网上下载《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丁国强),《古诗之起源与美》(何新),《<诗经>中的动植物学研究》,《<诗经>时代的农业》,《<诗经>与成语》等。这些文章的选入,主要是针对一些想进一步了解或研究《诗经》的同学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向某一个方面纵深研究。
4、学习的方法与课型
先说方法。第一步:诵读与品评(主要在传统课堂上完成),第二步:质疑与探究(主要在网络教室里完成),第三步:鉴赏与批判(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室配合完成)。
再说课型。确定网络环境下的“四种课型”,即背景知识铺垫课、收集资源评讲课、具体作品探究课、学生习作评价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主题在完成上述四种课型的学习之后,再加入“再反馈”“再评价”是非常必要、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常用半个课时,有时不惜用一个课时)。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开始新一轮的探索。
这样的学习形式,要处理好:
(1)不同资源要相互补充,即印发基本篇目及赏析文段(纸制品)和上传相关专题资源(网上材料)相互补充。
(2)不同课型要相互结合,即网络环境下“四种课型”与传统课堂“四种课型”(文本诵读课、问题讨论课、主题辩论课、影视赏析课)交*适时地运用。
5、学习的课时与学段
以第三次高一(5)班学生读《诗经》为例,从2005年9月2日始到11月2日止,用时两个月,计20课时。
第一学段(12课时):读爱情诗。篇目有《静女》、《氓》、《关雎》、《桃夭》、《木瓜》、《子衿》、《蒹葭》、《将仲子》。作为广东版新课程教材的必读篇目《静女》、《氓》,我采取引领的方式,给学生作精读示范,侧重训练学生“学习提问”“评价提问”的能力。其他篇目,如《关雎》等则作为目标强化、迁移,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内容。教师的“引领示范”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完成传统课堂学习向网络教室学习的过渡。
第二学段(8课时):读战争诗、农事诗。篇目有《芣苢》、《伐檀》、《硕鼠》、《七月》、《秦风·无衣》、《采薇》、《君子于役》、《豳风·东山》、《何草不黄》。这一学段,除了第一学段“学习提问”“评价提问”的习得以外,进一步要求学生对场景进行想象并加以描述,再对叙事情节进行审美体验,从而思考、探究诗歌情感抒发的社会、政治等深层背景,如用600字左右再现诗歌中古代劳动生活场景;用800字左右思考“农事诗”“劳动诗”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侧重训练学生“质疑与探究”“鉴赏与批判” 的能力。而《穿越〈诗经〉的画廊》、《<诗经>里的那条河》、《河边的爱情》等支持与辅助性篇目,则加在相应诗作中进行同步学习。
6、课堂学习形态片断简述
片断简述之一:
仍以第三次读《诗经》为例。
第一学段的第2课时(注:第1课时着重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在传统课堂上精读《静女》。要求:(1)读标题,读原诗,读注释;(2)句句落实,树立“问题意识”。
学生质疑,读“注释”问:诗歌集为什么还有另外的名字,如《诗》、《诗三百》等;汉代称之为儒家经典是怎么回事?“邶”是地名,“风”是什么意思?(师生讨论,解决问题)读标题,没提出问题,但在后来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静女顽皮,静女不静。读原诗,问题一:“城隅”书上注释: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哪一种说法更好呢?(告诉同学们,注释上有“两说”是最好的质疑点)问题二:“彤管”也有两说,怎么判断?问题三:谁是放牧者?课堂讨论暂无结果。讨论延伸至课外,一学生网上发表关于“角楼”“角落”的贴子。
第3课时,传统课堂上继续精读《静女》及讨论学生网上关于“角楼”的贴子。师生共同探讨上一课时的提问并完成对《静女》诗意的理解。最后,教师设问:这首诗写的是男女青年恋爱的情景,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男女恋爱是怎么样一种风气风俗呢?探讨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不是有封建礼教?不是要父母之命?不是要媒妁之言吗?老师告诉学生,有学者研究表明:当时的恋爱、婚姻是非常自由的!虽然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礼教严酷地残害青年男女是南宋以后的事。对于这位学者的研究,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考证。让学生开始精读下一首诗《氓》。
片断简述之二:
第二学段的第8课时,电子阅览室里“再评价”《木瓜》一诗,即同学们上一节课的网上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1)《木瓜》一诗中的“木瓜”到底是何物?学生代表性发贴如:木瓜大体上分土木瓜和番木瓜,番木瓜就是南方的木瓜,最早唐朝时移植我国,三百多年前在南方大量栽培,原产地在美洲中部,显然不是《诗经》所言的木瓜。土木瓜又称光皮木瓜、铁脚梨,有“万寿果”的美誉,土木瓜原产我国,正是《诗经》所言的木瓜。
(2)女赠男何物?男赠女何物?学生代表性发贴如:《礼记·聘义》中记载:“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孔子曾说“君子于玉比德。”德在古时指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的君子的风格。所以我想,玉在当时应该是个男子佩带的吧!女性投瓜,男性报之以玉,可见爱情之高贵、纯洁。
此外,还有关于古代“送礼的风气”,诗中为什么要换物或换字等讨论,此略。
“再评价”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独立思考,深入思考,主动去发现、体验、感悟、质疑、探究、批判、创新等能力;强化其对资料信息的收集、筛选、比较、判断、归纳、概括、组织、整理等技能。
7、学生定题、写作、上交(传)
定题是指学生自己选定写作题目。如果说前几个步骤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的,那么,到此,学生则要自己围绕选题,再次收集、整理材料,运思成文了。它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阅读或浏览与自拟题目相关的文献,对比研究,识别对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最后,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归纳资料,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写成体验式或研究式的文字上交老师。

第四节、阅读《诗经》之后
以一个班60人计,第一次读《诗经》,学生上传优秀习作44篇(含《诗经》三首研究、总结题即总体的体悟与感受);第二次读《诗经》,学生上传优秀习作53篇;第三次读《诗经》,学生上传优秀习作75篇(含评价《氓》女主人公、《氓》的改写、再现《七月》劳动场景、总结题即总体的体悟与感受)。起始确定的“回望两千多年前的爱恨情愁”“遥想两千多年前的战火烽烟”“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劳动场景”“品味《诗经》中语言和形式的美感”“对《诗经》研究的老夫子们说‘不’”五大研究方向基本完成。让我们看一看同学们文章的标题——
绿意爱情——《诗经》中的植物和爱情(俞宏斐)
千古雪雨,绵延归途——征人归家诗中的意象(马萱怡)
最原始的声音——《诗经》中的乐器(张睿靓)
芦苇——在水一方的蒹葭(汤玉婷)
眺望千年前的七月(张伟枫)
农奴生活的长轴画(邓晓燕)
对氓先生的专访(俞宏斐)
孤独而坚强的舞步——《氓》中女主人公的评析(何 珅)
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女子(王世平)
摇晃千年的《关雎》画廊(王晓涛)
诗经是把杠杆(罗伟杰)
桃花依旧笑春风──试论《桃夭》首创的以花喻人(金智娟·韩国)
倾听战士的心声:读战士的日记——《采薇》(蔡恩生)
活在水中的诗经(陈丽清)
感受《秦风·无衣》——两千年前的声音(金翼天)
关于“无衣”的理解(李建能)
对“无衣”中所叙之事的质疑(王昊然)
牵动爱情的红绳——彤管(许李玲)
关于“彤管”之己见(杨雨虹)
角楼的萧声……(邱玉婷)
……
经典总是在被重复。《诗经》作为经典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熟知、传诵。然而,今天,在这里,我们不再满足于重复。在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的同时,我们要改变、创新。改变惯有的成见,演绎新时代的经典。最后,还是用两位学生的网上文字来结束我这一章的描述吧——

忽心血来潮,再翻开《诗经》,一股新的感受涌上心头。
时间的帷幔后,所有的一切都随风而散,只有爱情,历经千年的风霜,依旧光彩熠熠。时光短暂,历史悠长,只有真爱的手臂,能跨过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相握;只有真爱的心,能无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相爱。
悠悠《诗经》,在文化的黄金时期,谱出一段延绵千古的爱情绝唱。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缕清风,每一丝香甜,都完整地珍藏着其中的点点滴滴,没有遗漏一个微笑,没有省略一句叹息。岁月的风尘无法将之淹灭,时光的足音无法将之覆盖。所有的片段和细节汇总成一个个有灵性的音符,在那些相信爱情的心灵里轻轻跳跃。让爱的旋律,缠绵的绕下去,余音袅袅,经久不息……(尘埃)

孔子说,《诗经》可以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可以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字。我不禁质疑,《诗经》如何提高人的观察力?观察文字?我认为首先应该是提高想象能力,想象能力丰富了,观察力也就提高了。例如,观察一个正方体,没有想象力是无法观察到其后部棱角的。但是,《诗经》未必能让我们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因为《诗经》时代的花草鸟兽在今天已面目全非!(不对算我瞎说)因此,《诗经》变得更加神秘了,给人无尽的遐想。
有时候,我会幻想回到《诗经》的那个年代,和采诗官奔走于阡阳之间,第一时间品尝余温未散的诗歌。抑或做一回疯子,像徐志摩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诗经》里漫步,“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我心悠悠,让时光匆匆飞逝,把我遗留在《诗经》中,返老还童!(杨俊雄)

是啊,余温未散,斑斓放歌,心存《诗经》,返老还童!

注:
①做法与思考均见于“家园——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网站”。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
②“遥想两千多年前的战火烽烟”“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劳动场景”两大研究方向的学习过程简述;“品味《诗经》中语言和形式的美感”“对《诗经》研究的老夫子们说‘不’”两大研究方向让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学习过程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34: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穿越《诗经》的画廊”(王开林语)

第一节、回望两千多年前的爱恨情愁:读《诗经》的爱情诗


当孩子们心灵的天空回响着爱情教育那优美的旋律时,
可以说,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追求未来幸福的曙光,
而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吗?

一、写在前面的话(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爱情,从来就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说过:“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如果说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那爱情该是属于最高的一级。”圣贝尔也说:“爱情并不寻求超越自身的原因,也不寻求限度。爱情是其自身的果实,是其自身的乐趣。因为我爱,所以我爱,我爱,为的是我可以爱……”在中学教材中把爱情作为一个禁区,本就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无疑是某些人的封建意识在作祟。他们看不到《关雎》、《西厢记》、《红楼梦》中人性的美好,眼中只是诲淫诲盗,把与爱情有点关联的东西都视为洪水猛兽。他们想把孩子们完全封闭在他们圈定的框框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孩子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现代的传媒又如此发达,课堂上可以不讲“爱情”,你总不能让电影电视网络拒绝“爱情”吧。因此说,靠堵、靠躲、靠骗是行不通的,我们该做的只能是紧紧地跟上,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的也只能是引导、开导和疏导。
当孩子们心灵的天空回响着爱情教育那优美的旋律时,可以说,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追求未来幸福的曙光,而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吗?是啊,爱是人类无望人生中唯一的救赎!爱是人类对美好世界唯一的眷恋!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爱情生活的精神品质!
读了2006年4月17日D21版《南方都市报》对深圳中学生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进行调查——“大人们,我们已经在爱了”一文,我们更感“爱情教育”的重要与迫在眉睫!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那条河,在那无边无际的激流中,感受古人质朴纯真的情感表白,体验那历经两千年之久却依然鲜活美好的气息吧!

二、开题前的思考
1、学生学习课程的安排
因为选用“广东版”新课程教材的缘故,2005年9月,我决定在我所带的高一年级(5)班,开展《诗经》的专题研究性学习。
广东教材必修(1)共4个单元。一个是活动实践单元:认识自我;一个是人物传记单元,承续“认识自我”单元而来。我们打算“伟人的情怀和自我的塑造”合二为一来做,从“伟人”开始回到“自我”,应该会更好。后两单元一是散文,二是诗歌。诗歌主要是《诗经》(《静女》、《氓》)选读和《离骚》节选,可做成两个大专题(即《诗经》和《楚辞》阅读),打实学生经典的根基和人文的底蕴;而在做这两个专题的时候,除了阅读原诗,还要研读评诗赏诗的美文,这样就可以带动散文单元的学习,而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喜爱读诗,喜爱读散文。
2、学生学习方式的确定
(1)必修教材的单元学习与师生自拟专题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2)传统的课堂学习与网络环境下的专题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3、学生学习时间的分配
每周两节传统课堂学习,四节网络环境下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每次两课时连堂)。

三、学习的操作过程及思考

第一课时(两节课)

任务:熟悉网络学习的方式方法,熟悉“家园”网站各个栏目的作用
时间:2005年9月2日(星期五下午6、7节)
地点:深圳市新安中学电子阅览室
    学习过程:
1、告知“家园——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网站”网址http://www.szjiayuan.net/
2、学会注册、登录(自拟有文化气息,带个性特征的网名);
3、分清各母栏目和子栏目的位置;
4、了解栏目内容及功能。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教师在演示的同时重点讲述网络学习的魅力和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课后反馈:
下课时,学生自发鼓掌,脸上的表情愉悦,感觉不错——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做好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学生“退一步”(俞宏斐)发贴说:
今天是9月2日星期五。终于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特级教师吴泓,大失所望,不怕得罪说一句。这名在初三时就被班主任说得神乎其神的老师,曾一度成为我学习动力的老师,竟然是位男老师。
失望只是在心中存在了5分钟,很快取而代之的是庆幸与兴奋。真不愧为传说中的老师,上课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话往往一针见血,非常有趣。声音仿佛有了磁性似地吸附在了左进右出的耳朵。
学生“歆谙”发贴:
我也有同感。谁不希望自己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温柔和蔼的好老师呢?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可能的是一位女老师啊!话虽如此,但我还是很羡慕退一步能有如此好的一位语文老师,尽管是一位男老师,但却有无限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们去发现语文的魅力,本来不爱好语文的同学也开始对语文产生兴趣,本来语文成绩已经很好的同学就更在语文上登峰造极,你能遇到这传说中的教育高手,这也许是一种幸运吧!
见“家园”链接: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bbs/bbs_view.asp?cpage=1&id=35537&bbs_id=28


第二课时(一节课)
任务:我们为什么要学《诗经》?共同学习《静女》
时间:2005年9月5日(星期一)
地点: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一(5)班教室
学习过程:
1、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
(1)教师讲述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
(2)教师朗读并点评2003年金智娟(韩国)同学读《诗经》的习作: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试论《桃夭》首创的以花喻人
                      新安中学高一(6)班 金智娟(韩国)

这一年春天,我漫步在田野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咦——从哪里传来这么一阵甜丝丝的花香味?那么清新又温软,我不由得顺着这隐隐的花香快步找寻过去。几个回转,眼前豁然开朗──
    好灿烂的一片桃花林!春日的阳光下,放眼望去,一片怡人的粉红花海,那么鲜嫩又娇艳,深深一口呼吸,我不由得恍惚了起来。我仿佛听到远处不时传来的笑声,银铃般的笑声。寻着笑声,朦胧间,我看见一个女子,身着喜气洋洋的新娘装,站在桃花下。哦,是她──《桃夭》里的那个女子。
    “桃子夭夭,灼灼其华”,这美丽的女子就像那盛放的桃花,娇艳而纯洁。粉红色的花瓣就像她那粉红的脸庞,充满了健康的红润和青春的生命力。她穿着新嫁衣,哦,原来今天她是要出嫁了。她的身边围着许多人,都在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之子于归,宜其家事”,“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美丽的春天,娇艳的桃花,幸福的新娘,善良的人们,这三千多年前的一幕,时光流转中,今天在这片桃花林前,仿佛回到过去,置身其中。
    一阵微风让我回过身来,眼前依旧是满园桃花笑春风。这才想起,原来《桃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花来比喻美女的。三千年前,唱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这个人一定是个天才,鲁迅说过:“第一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当年的他,看着那美丽的新娘,可能是灵光乍现,想到了人美如花,却不知他这一句“桃之夭夭”对中国后来的文学起了怎样的作用?
    自《桃夭》开了以花比喻人这一先河后,几千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
    曹植:“含词未吐,气若幽兰”,这是说女子呼吸如兰花一样幽香。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这写出了女子哭泣时的楚楚可怜,而“芙蓉面柳如眉”,又写出了女子精致绝伦的娇好面容。
    韦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这里的女子高雅似梅。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写出了女子的如花憔悴。
    戴望舒心中的姑娘也“有着丁香一样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不就是《桃夭》里的那女子吗?
    平日所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豆蔻年华、铿锵玫瑰……无一不是以花来比喻女子。
后世这种种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都源自三千年那光芒四射的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的美、它的生命力、它的影响力如每年春日的桃花灿烂绽放。
点评:千年的时空转换,小作者既是那个“美丽春天”的旁观者,又是后来的一个研究者。文章构思奇,语言美。

金智娟同学习作见链接:
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news_show.asp?id=632。这一环节目的是鼓励新同学:通过这样的学习,你们同样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2、师生共同学习《静女》
要求:(1)读标题,读原诗,读注释;
     (2)一字一句,认真仔细,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初步树立“问题意识”。
学生置疑选录:
读注释①问:诗歌集为什么还有另外的名字,如《诗》、《诗三百》等;汉代称之为儒家经典是怎么回事?“邶”是地名,具体在哪?“风”是什么意思?(师生讨论,解决以上质疑)
读标题,虽然没有提出问题,但在后来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静女调皮,静女不静。
读原诗,问题一:“城隅”书上注释: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哪一种说法更好?(提醒同学们,“两说”是最好的设问“点”,它能引发我们的比较、分析、选择)问题二:“彤管”也有两说,怎么判断、选择?(课堂上争论激烈)问题三:谁是放牧者?是静女,还是“我”?(课堂讨论略)
3、教师出示2004年学生对“彤管”两说判断、选择的研究,学生阅读。具体如下:

关于“彤管”之己见
                                   高二(2)班 杨雨虹
《静女》诗中讲述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姑娘把“彤管”送给了自己的意中人。那么,“彤管”到底为何物呢?
“彤”所指的自然是“红色的”,而“管”呢?有人说“管”指的是笔或者管乐器,也有人说它指的是一种管状的小草。而我的理解则更为偏向于小草之解。
后文写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其中,“荑”指的是白嫩的茅草。《诗经》常是重章叠句地出现,就算不是,在内容上大多也有一定的关联,如《木瓜》“投我以木瓜,报我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中,“木瓜”、“木桃”、“木李”和“琼琚”、“琼瑶”、“琼玖”皆是三者一一对应,且皆属类似之物。所以,我认为“彤管”与“荑”应为同类或相似的物体,都是姑娘送给“我”的一种小草。况且,送东西通常都是越送越精致的,后来送的是小草,那么,前者送的又怎么会是比小草精致许多的笔或者管乐器呢?
《诗经》的时代是男耕女织的时代,女性通常只会做做家务,放放牧,织织布,又怎么会自己制作管乐器或者笔呢?而买就更加不可能了。
所以,我认为,“彤管”应该是类似于下文中的“荑”一类的小草,甚至是指同一种的小草。

简单而又美好
高二(2)班王晓娥
俗语有说“物*情意深”。尤其是情人间相互赠送的“*物”,情谊就更深了。如《邶风·静女》中的“彤管”,虽然只是女子从野外摘来的一株野草,但其中所注入的情感却是远远地贵重于一株野草的。一如后南宋陆凯《赠范晔》一诗中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不需要花多少功夫,也不需要费多少心思,就是从千万株小草中含着感情地轻轻摘起一株草,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这小小的举动充满了感情,溢满了诗意,既简单,又美好。大千世界,贵重的物品何其多,但在多少贵重物品中是注入款款深情,注入简单而又美好的爱的呢?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怿”是男青年对荑草外在美的欣赏;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小草的“洵美且异”,皆因“美人之贻”。郎情妾意,全都在一株小草上表现出来了。况且,初生荑草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诗中的女子,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彤管说
高二(2)班  陈萍妹
有人说“彤管”是红色的管状植物,又有人说它是红色萧笛一类管的乐器,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算是最为可信的了(因为来自语文书的注释)。但是,到底哪一种说法更为恰当呢?由于这个问题无法利用“五十、五十”(某益智游戏的解题方式)来解答,那我只好找“朋友”帮忙了——《辞海》。没想到忙没有帮到,反而还给我增加更多的疑惑。据《辞海》记载:古代女史以彤管记事,据毛传及郑笺云:彤管即赤管笔。这下我才发现原来彤管也可用作笔,然而,《辞海》并没有否定前两种说法,只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两种说法罢了。植物有管状的,乐器也有管状的,就连笔也有管状的,那么到底此为何物呢?
重复地读了几遍《邶风·静女》,又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诗中的“彤管”应该是一种红色管状的初生之物吧!在这首诗中,它不可能是赤管笔呀!因为这根本就联系不上,难到爱情还要用笔来记录的吗?如果真的当场就作记录不是很滑稽很难堪吗?若是一种乐器,用来唤情人的话,这世上有上千万种乐器,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乐器?其实,用一片叶子也可以吹出美妙的音乐。我想,它也许是一种喻意爱情的植物吧!春秋时期也有赠彤管草的习惯,就连我们童年时也有朋友间赠送“有缘草”的习惯,只要是爱人送的,无论是什么男子也会爱不释手,又哪会在乎它是否经过女子的精心设计或修饰呢?而且下一句中的“自牧归荑”,这里的“荑”显然指的是“彤管”类的草,如果译为有爱意的草,不是更为恰当、更体现一种清丽脱俗的情感吗?
我想这种管状之物指的就是彤管草,喻意女子最纯真、最无暇的爱吧!

何为“彤管”
高二(2)班  卢泳漩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是诗歌集《诗经》中的《邶风·静女》有此诗句: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一种植物,还是箫笛之类的管乐器,而我更偏于前者。
我认为“彤管”是一种植物,它也许是“静女”在去赴约的路上,也许只是看到它漂亮,由于心存喜欢,也就把它摘下来送给喜欢的人。恋爱中的人就是如此简单,没有过多和复杂的思想,这样更加体现出他们彼此间的纯真感情。
沈从文的《边城》里,翠翠梦里去摘虎耳草,虎耳草和彤管是同样的,它们都是爱情的一种象征,用来体现在人们的内心想法。而对于“彤管”是箫笛之类的管乐器,就显得不恰当,特意去做,有点故意去讨对方开心的意思,虽说这并没不妥,但彼此间的纯真就无法从这体现。
纯真的感情不需要刻意做,用华丽的东西去铺张。古代的男女对于感情都较害羞,彼此间都容易满足,从“说怿女美”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都很单纯。所以我认为,我们应从古代的环境和眼光去看,才能够真正品味出《诗经》中诗歌真正的情感和所描绘的事物。

课后,学生“退一步”(俞宏斐)发贴质疑:今天课上的问题:静女是否躲在角落?
我仍然认为静女躲在角楼上,而不是躲在角落。附角楼的图(图略)。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角楼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远方归来的牧羊人。
      2、由图中可知,角楼上可以轻易的藏一个人,楼上看到楼下,而楼下看不到楼上。
      3、老师今天上课用广东在20年前是很荒芜的来解释为什么角楼上没人,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史上记载:邶国,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安置殷商遗民,将商王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可知,用于安置商的遗民怎么可能没有人?
      4、静女如果躲在角落,就不能看到男友搔首弄耳的样子,否则很容易就能被男友看见。
      5、反之,躲在角楼上,高高在上,能方圆几里的景物一览无余,可以起到很好的监视男友而不被心急如焚的男友发现。
      6、再者,如果角楼真像您所说的没有什么人的话,反而更容易隐藏,因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文中的静女是那么顽皮聪明,又怎会不知?
      7、从牧羊人的焦急心情可以猜到,他们是约好的在这见面。但静女没有出现,牧羊人只会以为她路上有什么事而东张西望,而不是朝“没人”的角楼看去。
      8、书上的注释也是以角楼作为主要解释,“角落”是作为又一说来写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今天课上时间不够,课下来此(论坛)发贴质疑。
老师回贴如下:
1、古代的角楼一般人是不能随便登的。
2、研究者认为:去放牧的应该是女的,而非男的。这首诗的情景是:这对情人相约在僻静的城角相会,可调皮的姑娘放牧归来却藏起来了,小伙子赶来等了许久,急得站立不安,乱抓头皮。就在这当儿,姑娘陡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深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他乐极了,接过“彤管”,情不自禁地脱口说道:“我真喜爱你这么漂亮”,这与其说是赞美“彤管”,还不如说是赞美姑娘。于是他们又相邀到郊外,姑娘又顺手采了一把细嫩的茅草给他,平凡的小草,到了情人手里似乎变成了无价之宝,他觉得这些茅草美得出奇。这不是因为茅草很美,而是因为多情的姑娘送的,她寄寓其中无限的情意。
学生“新奇”参与讨论:
我不同意退一步的观点。
1、根据已分析的,放牧的是女的。(但是我也不大明白,为什么就不能是男的放牧回来呢?这点还望老师解释)
2、退一步发的图片是清明时期的角楼,而不是西汉以前的角楼。要知道,人类是在进步的,要是西汉以前的角楼和清明时期的角楼完全相同的话,那么人类并没有进步了。由此可知,西汉以前的角楼应该是比清明时期的角楼更加的简单,因此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藏得起一个人的呢?
3、当时的人口已经是很少的了,再加上经过了战争,邶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那么,藏在角楼就会很容易被发现。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35: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一节课)
任务:点评第二课时学生发的贴子,理解《静女》诗意,体验爱情的美好。
时间:2005年9月7日(星期三)
地点: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一(5)班教室
学习过程:
1、点评学生关于“角楼”的贴子。(逐段分析,表扬其论述的结构及敢于大胆质疑的勇气。另,告知同学们,诸如此类的两说,并非要得出一个唯一的结论而在于你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体现论证的严谨和力量。
2、讨论并理解《静女》诗意。(过程略)大多数同学同意此说:这首诗写情人幽会。这对情人相约在僻静的城角相会,可调皮的姑娘放牧归来却藏起来了,小伙子赶来等了许久,急得站立不安,乱抓头皮。就在这当儿,姑娘陡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深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他乐极了,接过“彤管”,情不自禁地脱口说道:“我真喜爱你这么漂亮”,这与其说是赞美“彤管”,还不如说是赞美姑娘。于是,他们又相邀到郊外,姑娘又顺手采了一把细嫩的茅草给他,平凡的小草,到了情人手里似乎变成了无价之宝,他觉得这些茅草美得出奇。这不是因为茅草很美,而是因为多情的姑娘送的,她寄寓其中无限的情意。
3、教师设问,引向深入:这首诗写的是男女青年恋爱的情景,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男女恋爱是怎么样一种习俗?
学生讨论:有学生提出:不是有封建礼教吗,不是要父母之命吗,不是要媒妁之言吗,怎么会那么自由呢?
教师明确:当时的恋爱婚姻是非常自由的!虽然有父母之命有媒妁之言,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礼教严酷地残害青年男女是南宋以后的事。有兴趣的同学可参看曹红蓓的文章《我们的示爱史》。出示文章如下:

我们的示爱史

曹红蓓

    爱上一个人,该怎么办?目前全球最通行的做法无非是亲口告诉对方三个字:我爱你。有的学生能用30种语言说这三个字。有的国家,这三个字已经说了千百年。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示爱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婚姻史学者邓志伟认为,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爱情的黄金年代。当时的人们,从山野上随手采摘鲜花送给爱慕的人,可以男送女,也可以女送男。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各地,人们吹笛子,抛绣球,自由恋爱更可直达婚姻。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礼法的强化,将自由恋爱的大门逐渐关闭。尽管如此,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的唐代,仍给了礼法下的爱情以很大的生存空间。洛阳河畔,上游的公子用荷叶顺水漂下一页诗笺或一把折扇,向下游的妇人传情。此时媒妁大量出现,但仅是名义上的婚姻缔结者。
    宋末元初,法度更加强硬,女子开始缠足。媒妁在事实上控制了婚姻大局。90%以上的夫妻初次会面的地点是在洞房。
五四运动不仅完成了国人思想上的启蒙,也将婚前爱情放生。“罗曼蒂克”进入知识分子的语系之中。
    共产党力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延安等解放地区,爱情生活相当自由奔放,直接问“能否跟我谈恋爱”的表白方式在革命同志间被广泛使用。而在上海等大都市,玫瑰、钻戒、烛光晚餐等源于西方的示爱、求婚方式成为都市新宠。
    建国后到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前的一段时间,被邓志伟标定为新中国爱情的黄金期。那时的人们轻物质重精神,城市里,舞会、唱歌等公众娱乐形式给男女青年创造了很多恋爱机会;在农村,媒妁失去了原有的权威。
    随着“反右”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展开,自由恋爱虽仍受保护,但示爱方式大大收敛。暗示,成为当时中国人恋爱的关键词。想和一个人谈恋爱吗?就只能拼命的暗示,靠默契相爱着。除此以外,另外一个传统方式就是托人介绍。“文革”期间,又实用又革命的《毛主席语录》成为恋人之间最好的定情信物,如果一方是军人,往往会送红星像章。
    80年代初期,政治高压结束,媒人介绍开始不时兴了。青年人的示爱方式变的丰富多彩。“交个朋友吧。”有人在团员联欢会上向一见倾心的女孩当面表白;有人送电影票;有人在情书中必称“Dear”。琼瑶的书开始了学生中的浪漫普及,女孩想象着她的白马王子。爱情中,精神又占了上风。
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神和物质追求开始在爱情中齐头并进。人们学会了开口说“我喜欢你”、“我爱你”,送玫瑰、电台点歌成为普遍的示爱方式,很多人在求婚时献上钻戒。
    进入21世纪,一方面,短信、电邮、BBS鹊桥版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谈情说爱的渠道;另一方面,各种新奇、大胆、戏剧化的示爱方式在一部分新派恋人中出现,许多场景成为偶像剧中浪漫情节的翻版。
先是在2001年左右,开始有学生在食堂门口贴出求爱大字报、用整栋楼的灯光拼出I LOVE U字样、用蜡烛围成心型,校园成为最初的浪漫秀场。
2003以来,社会青年开始跟进,动用的道具更加丰富和昂贵:玫瑰花雨、喷绘条幅、人造雨、步行街大屏幕上突然出现的“真情告白”、地铁灯箱的求爱广告、球场求婚、影院求婚等频频见诸报端。
商家开始为浪漫秀提供专业服务:餐厅推出求婚7道菜、花店推出花瓣刻字“言情玫瑰”、广告公司公开承接示爱广告、各地出现浪漫示爱坊、求婚工作室……
凡夫俗女,一晃变身浪漫爱情戏中的男女主角,乐此不疲地炮制着都市里的成人童话。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8期

4、布置小练笔:运用想象或联想,写一段不少于500字解读《静女》诗意的文字(具体文字见附1),下一节网络课前上传“家园”网。上传地址: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bbs/bbs_view.asp?cpage=1&id=35749&bbs_id=13
5、补记:学生上传500字以内解读《静女》诗意的文字时,对上传时文档的要求不够明确,即上传应为Word文档,如复制要“清除格式”等,造成乱码,影响上传画面的美观,耽误了时间。可见,网络学习的熟练的技术操作很重要。


第四课时(两节课)
任务:共同学习《氓》
时间:2005年9月5日(星期三下午7、8节)
地点:深圳市新安中学电子阅览室
学习过程:
1、教师导语:
爱情是美丽的,又是忧伤的。记得有一首这样写道:“开在你腮畔的笑的花朵,它要把人间的一切哀愁笑落。你的眸子似海深,从里面我捞到了失落的青春。爱情自古伴随着恨,时光会暗中偷换了人心。我放出一匹感情的野马,去追你的笑和你的天真。”是啊,如果没有那一次火花的迸溅,如果没有那一次心潮汹涌的相逢,或许就没有那依依不舍的惜别,也没有那令人伤感的分手。然而,毕竟爱情曾经降临过,于是,喜悦与忧伤、甜蜜与痛苦就结伴而生了;于是,就有了这首我国最早的叙事诗——《氓》。全诗通过女主人公的口叙述了她和“氓”相识、相爱到相离的过程,写出了她的纯真与痴迷、追悔与决绝,反映出劳动妇女勤劳、善良、多情、坚强的个性。而我们学习这首诗,既是思考爱情,更是思考这背后的人生。
2、学习要求:
抓住文本,一节一节地分析,研究、讨论“氓”和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特征!进入“家园”网络学习平台(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news_show.asp?id=1520)。附上来源于网络上的学习材料:
最早的一首叙事诗:《氓》

一、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二、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三、内容理解与艺术分析:
①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具体的气氛和情调,诗作《氓》中分别选取了哪些典型情节,表现了怎样的情感特征?
②典型情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③情感特征:所遇非人的悲愤与义无反顾的决绝。
四、《静女》和《氓》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静女》和《氓》中分别叙述了两类爱情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是《静女》中的“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还是《氓》中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看样子都是“自由恋爱”了。《诗经》的时代,男女的恋爱比后来的封建社会要来的相对自由,但毕竟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在理念上有不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又不同的恋爱观。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关系到对《氓》中那个男子(士)的形象的理解:
⑴“士”之变心说。“不见复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由此可见一斑。
⑵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⑶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
⑷年老色衰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
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第⑴⑵中较为准确深刻。《静女》中的“士”可推测为田者,《氓》中的“士”可推测为商人,这就为思维提供了根据。
五、诗歌运用形象思维,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在《诗经》中“赋”、“比”、“兴”是三种常见的手法,请你结合诗作《氓》作具体分析。
⑴“赋”的表现手法:“赋”即“铺”,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卫风·氓》叙述古代一个女子从恋爱——婚变——决绝的过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买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这一句也是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于城角相会。姑娘先到,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小伙子因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在城头一晃,转眼之间竟然不见,不禁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可是却让人隐隐地听到两颗炽热的心在狂跳,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无声胜有声!
⑵“比”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是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
⑶“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
那么,“兴”与诗歌的正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主要有三种:①直接相关;②在相关与不相关之间,有某种情调上的联系;③毫不相关,只是从韵脚上引出下文。
相关的,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以繁茂桃花兴起女子出嫁,美艳的桃花很容易和美艳的女子联系在一起,这在情调上有共同的地方。而桃花结子又与后代繁盛之间有象征作用。“兴”与正意之间关系于此不难看出。
相关与不相关之间的,如“毖彼泉水,亦流其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邶风·泉水》)。这首诗写的是一贵族女子与其他女子商量,想回到娘家卫国去看看。泉水流进淇水与远嫁想回娘家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则较为隐晦曲折。
完全不相关的。如“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王风·扬之水》)。这是一首征人眷怀故乡、思念家室的诗。激扬的河水,连一捆很轻的柴薪也漂不走,与思念家人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故乡有什么联系呢?这就很难说了。只能理解为因景起兴,从韵脚引出下文。这种情形,就是在后代民谣中也并不少见,如“麻尾鹊(灰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这首民谣是讽不孝的。而“麻尾鹊,尾巴长”与“娶了媳妇忘了娘”之间,恐怕也不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再有,就是人们一般总把“比兴”连说并用。这是由于“比”与“兴”往往难以区别。不过,“兴”的使用多在篇、章之首,“比”无此限制;“比”,常常限于具体和局部,“兴”则一般贯穿全篇;而有的“兴”,则与正文之间根本没什么内在联系。
《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朱熹《诗集传》)。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这是比兴结合的例子。
六、《卫风·氓》中的“我”是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
⑴婚前婚后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⑵爱与婚后的思想变化的对比。
恋爱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⑶“氓”婚前婚后的态度的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来即我谋”,“信誓旦旦”。
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二三其德”。
七、结构图: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学生质疑、讨论(原始版)见“家园”平台后的“网友评论”。
3、这一节课后的反馈:
这一节网络课的收获,出乎教师意料之外:虽说是高一的学生,但基础较好,思考了不少的问题,且比较深入。师生、生生网络及堂上互动积极、热烈。教师分类整理一下就可以很顺利进行下面的学习。

4、课程学习跟进的一些相关措施及思考:
(1)因时间有限,属于教材选定的篇目,处理为精读。课外或早读学习印发辅助性的学习内容,如印发的有《关雎》等13篇,安排在早读课的时候阅读;
(2)教室传统学习方式和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方式并行,让新生逐渐熟悉网上阅读的方法和网络平台操作的方式;
(3)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即“我”在这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针对诗作提出并研究一个或几个什么问题,训练其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评价信息、重新生成信息形成文字等能力;
(4)课外选入篇目要考虑经典性和全面性,基本能反映出《诗经》的全貌;
(5)从字、词、句到篇,强调对古代生活场景的设想和想象,尽可能地创设那时那地人的生活、场景、风俗、习惯、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世界等;
(6)阅读原诗,做到火候很重要,尽可能地到位、深入、有“《诗经》的感觉”,即体验、感受到《诗经》中爱情的美好和纯真,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名家或作者品评《诗经》的美文学习;
(7)进入名家或作者品评《诗经》的美文学习,选定三篇为“精读”篇目:
一是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篇》:选定《诗经》中的一篇,进行单篇评析、生发想象的精品。见链接: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news_show.asp?id=198
二是李书磊的《河边的爱情》:选定一个话题,运用多篇诗作作为材料进行阐述的精品。见链接: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news_show.asp?id=203
三是洪 烛的《诗经里的那条河》:选定多篇,多个角度,全景式的感悟《诗经》的精品。见链接:http://www.szjiayuan.net/jiayuan/news_show.asp?id=204
附三篇“精读”美文如下:

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篇

王开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鸣叫着的雎鸠,/栖身在河边的绿洲。/那娴静美丽的少女,/是君子心仪的佳偶。

  我又梦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叶小洲,风中曳荡着嫩如黄金的柳条,地上绣满了灼灼欲燃的花朵,蚱蜢像酒徒那样吮吸朝露,蝴蝶莫非还在童年么,它们二、三结伴,忽东忽西,戏耍正欢。
    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又让我心旌摇摇。
  我来而又去,三千年;我去而复来,一瞬间。太漫长了,也太短暂了。惟有那曼妙的姿影不曾被时间的橡皮擦得晕黑模糊,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怀念,那是世间第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女!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鸣,看着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地吟念“窈窕淑女”这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
  三千年了,琴瑟未调;三千年了,钟鼓未敲。她还想听一听那欢乐的曲子吗?爱情的旋律呵,我依旧熟悉,如同她往日琅琅的笑声,那金玉相振的谐音,我听了无数遍,有一种感动如潮起,如雪落,奔涌于天际,漫舞于山崖,这种刻镂心肺的感动源于亘古不灭的记忆。
    我的追求在三千年前不曾落空。古典的美人呵,奔放无羁的爱情,交付了纤纤素手,交付了香香红唇,交付了暖暖真心,她交付的岂不就是整个生命?
    只知人间有爱,不知人间有恨的可人儿,她给我的霖露,使我挺过了三千年的大旱春秋;她给我的灯烛,使我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
    让人性饱满如一粒麦种,一枚果实,光亮如经天不息的日月吧,爱过还远远不够,爱过还要爱,更炽热的爱,更持久的爱,熔铸人生极乐的爱情,才是这寂寥天地里最精彩的部分。不受压抑的心灵呵,它的羽翼能飞度一切时空,它的视野能超越所有疆界。人世间对幸福最深的把握,你可知晓,它并非始于荣名、极权和巨富,它来自心心相印的爱情。
    曾寻找过的脚步还在不知疲倦地寻找,曾瞩望过的目光还在一如既往地瞩望,古典的美人呵,时至今日,我可以轻易走遍小小如邮票的地球村,却走不出她温香款款的怀抱!
    多情应笑我吗?世人皆“醒”我独醉,世情淡薄我如胶。
    且听,我倾心的情歌,在林中飞绕;且看,她开花的裙裾,在风里轻飘。去日苦多,红颜易老啊,我小心翼翼地翻开《诗经》第一页,如今,只见她惊鸿一瞥,三千年的天光水影就如雪而消。

    不想做圣人而偏被奉为圣人的孔子,两千多年前,在一次小型的诗歌讨论会上,就《关雎》这首诗说过一句传诵至今的名言:“《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给一首爱情诗以严密的道德规范,宋、明理学家认为,这正是事必躬亲的圣人日常要做的功课之一,犹如箍桶匠给木桶上一圈铁箍,非如此不能成就它的器用。
    好一个“淫”字,不看则已,越看越邪,越看越歪,这是后人的目光和心思先就邪了,先就歪了,推究孔夫子的原意,也许只是说“快乐而不过分”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因为他时时处处都能把握常度,不比凡俗庸人,一快乐就越线过界,违例犯规,被黄牌警告,被红牌罚下场。
    孔子是温和的圣人,而不是热烈的情人;是忠厚的长者,而不是痴迷的爱者,他的话近似于父母之言,要人节制,于理站得住脚,于情则未必可靠。
    试问,不过分的快乐,那难道还是令人心醉神迷的爱情的快乐?

河边的爱情

李书磊

今天读来,《诗经》真正活下来的诗是那些爱情诗;而阅读《诗经》中的爱情诗我发现了一个动人的情节:这些爱情大都发生在河边,爱的歌咏有很多都同河流和河水有关。那首开宗明义且家喻户晓的《周南·关雎》写的就是河边的爱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然你可以说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一种虚写的起兴,但要知道起兴实际上常常是即景的:举目望去,随意所见的物事就随手拈来加入歌诗,因而起兴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本文意象;何况《关雎》中另一段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更坐实了这种河的场景——荇菜乃是一种美丽的水草。与《关雎》相埒的还有那首著名的《鄘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这姑娘在河边萌动对那垂发少年的思念:“髧彼两髦,实维我仪。”“河边的爱情”在《诗经》中成了一种惯例甚至成了一种模式。“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汉广》)“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卫风·有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唱不完的爱情就紧贴着那流不尽的河水。
自然这河水与爱情、河流与情歌的关联本出自内心,然而唯其无心反倒更见出了一种本质的亲缘。到底是为什么爱总靠着河、河总关着爱?后世词人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或许这情与水真是一种品质上的呼应;不过真正使我们动心的乃是另外一则关于河水的典故,《论语》中的典故。当年孔子来到了河边,“子在川上曰:‘逝世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人生本有一种纯净澄清的达观,但他面对河流也不禁发出这种伤感的喟叹。赫拉克利特说,“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这明晰的哲理论断中似也透露出一种深刻的骚怨。真是一呼一应,无独有偶。而深入民间的谚语则更像是一种绝望的控诉,民谚说:“西流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哲人和俗人发出了共同的感叹,这河流究竟为什么如此扣动人类的心弦?或许河水向人们提醒的最惊心的东西乃是孔子所说的“逝者”。那从容而恒常的流逝乃是时间的赋形,时间无情地离去恰像这河水;而时间正是人生的本质,人生实际上是一种时间现象,你可以战胜一切却不可能战胜时间。因而河流昭示这人们最关心也最恐怖的真理,流水的声音宣示着人们生命的密码。对河流的惶恐定是人类代代相传的一种原始记忆:日常的生活中你可以逃遁于有意无意的麻木,而面对河流你却无法回避那痛苦的觉悟。面对河流你会想起你已经失去和必将失去的一切,想起在这永恒的消逝中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会有一种无法安慰的绝望攫住你的心,你感到一种无限凄凉的脆弱与感伤。——也正是这个时候爱情就产生了。在这冰冷的空虚中你想抓住点什么,你想靠住点什么,你的心渴望着慰籍。于是男人就想起了“窈窕淑女”,女人就想起了“髡彼两髦”的少年。这一切都是那样地自然而然。爱情是人类无望人生中唯一的救赎,也是人在无边的沉沦中本能呼号。除了爱情人们还能依凭什么呢?长生与飞升的痴想明知是一种幻影,而人间再伟大的功业也终会烟消云散,“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王侯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时候爱情这种同样短暂的东西却获得了一种神秘的永恒力量,人们就凭借这力量与残酷的世界抗衡。情人们在河边大声地喧哗(《郑风·溱洧》),情人的喧哗就盖住了河流的咒语。
人们面对河流即是面对命运,河边的爱情即是人类对命运的反抗。

诗经里的那条河

洪 烛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失传的影子,和保留了自由的灵魂?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2、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籍典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伴随坠落的星辰,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或许,这是本该继承的宿命?《诗经》里的雷鸣电闪,使一个失去记忆力的人,蓦然想起如此众多的人类的往事。这是一座不上锁的往事的仓库。
4、风雅颂。赋比兴。《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里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我们无法忘记它。
5、蒹葭是因为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我们今天的芦苇,前世都曾经是蒹葭——平民化的身份,也无法篡改其贵族的血统。哦,古老的植物,古老的爱情。正如若干年以后,汉乐府的时代,民歌里的爱情,是以陌上桑命名的(因为一位叫罗敷的采桑女子)。
6、《诗经》还帮助我们认识了更多古朴的植物,譬如荇菜、卷耳、苤苢、蘩(白蒿)、薇(野豌豆苗)、栩(柞树)、堇葵……我们通过这些生僻的名字,徒劳地追忆某种遥远的生活和已逝的风景。月光如水的夜晚,窗外洋溢着往事混杂的莫名的芳香,我们仿佛洞察到那些静若处子、纤尘不染的植物,重重封锁住道路、篱笆、井台和远方的家园——像一幅饱经沧桑的褪色的插图。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先民们的起居安息,也隐约散发出温柔的植物的气息。
7、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8、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36: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课时(两节课) 任务:针对学生网上《氓》的发贴,教师归纳、评价及布置写作训练
时间:2005年9月7日(星期五下午6、7节)
地点:深圳市新安中学电子阅览室
注意:网络学习,“反馈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学生讨论评价”没有“教师评价归纳”,学生就难以辨别评价的正误、优劣与高下。为此,教师应该保证“反馈评价”有充足的时间段。切记:没有到位、深入的反馈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并非要求他们要研究出一个什么结果或成果,而是要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或习得一种研究方法;或收获一种人生感悟;在文本的情感世界里沉浸,以得其滋养、浸润;在各家各派的评论、评价中作出甄别、判断、选择,以逐渐形成自己比较稳定的核心及辅助价值观和态度。
学习过程:
1、为了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整理、归纳学生的网上发贴。此次评价《氓》,同学发言字数超过一万五千字,涉及到作品的各个方面的理解,这是传统课堂学习所做不到的。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网络学习的个别化和自主性,每一位学生思考或研究的问题不一定相同,即便相同也不一定处在同一时间段,所以,学习之后,教师就有必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归纳。下面是教师从六个方面整理归纳的学生网上发贴,不一定很科学,供参考:
(注:教师课堂上随机点评“略”,括号内为教师改正的错字或标点符号;另,学生以注册网名发贴。)
一、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藤原豆腐房  发表于:2005-9-7日 17:1
为何“抱布贸丝”,却又“三岁食贫”?
宣篮  发表于:2005-9-7日 17:6
我从第一段想到那男的和女的都很聪明,因为男的能想到贸丝这种办法来提亲,而且那女的一下子就懂得了他的意思。但是有一点不是很明白,难道那时良媒真的那么重要吗?不然他们怎么会因为良媒而改期呢?
水滴  发表于:2005-9-7日 17:7
为什么女主人公被抛弃以后,亲人不但没有同情她,反而“咥其笑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家庭关系?
退一步  发表于:2005-9-7日 17:8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为什么说士可以解脱而女不可以解脱呢?“子无良媒……秋以为期”,吴老师您不是说古代时恋爱十分开放吗?怎么又来媒妁之言呢?不过从“秋以为期”看,应该没有父母之命,否则就是……父母双亡。
“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为什么女子无法抓住“氓”的心,自己应当也有原因吧?
上文中写到“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我想不完全是这样的,如果因为经济原因而分手,那么他们的婚姻本身动机也不纯,那么这样“氓”与她的分手就是必然了。
傻猪 发表于:2005-9-7日 17:9
女主人公的兄长难道就没有结婚吗?难道就没有亲情吗?“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连家人也嘲笑她?
流金 发表于:2005-9-7日 17:10
到底什么是真爱?为何开始时男主人公痴痴追求,但却经不起岁月的考验?
月之精灵  发表于:2005-9-7日 17:12
为什么男的总是这么嬗(善)变呢?刚开始“氓吃(之)蚩蚩”,是属于真诚忠厚的。只是结婚了,就变得粗暴。是否越容易得手的就越不值钱?得手后,那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已经没有了意义!
uoow  发表于:2005-9-7日 17:13
文章最后写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而“总角”指古时儿童两边梳辫,这样看来,女主人公与“氓”似乎早已相识,可是从前文看来,当“氓”去“抱布贸丝”时,两人才相识不久,那么,他们是何时开始相识相恋呢?
騛鳴 发表于:2005-9-7日 17:14
为什么当时没有妇女保护协会呢?
Mc 发表于:2005-9-7日 17:14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难道男的就是这么容易变心吗?难怪会有“痴心女子负心汉”。男的是否应该反省一下呢?
怡  发表于:2005-9-7日 17:14
氓抛弃女主人公是表现了氓的虚荣和自私吗?
单纯  发表于:2005-9-7日 17:15
有人说:谈恋爱就像吃香口胶糖,刚开始嚼很甜,再嚼上一段时间就觉得平淡无味,到最后就想吐掉。我想他们的爱情发展到最后会分手也许就是男的厌倦了吧?
枫灵  发表于:2005-9-7日 17:16
问题:男子通常有很强的自尊心,而文中氓却拿布去商量婚事,他不觉得丢脸吗?
藤原豆腐房发表于:2005-9-7日 17:18
那时候男人三妻四妾是不是很正常??
Mc  发表于:2005-9-7日 17:19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女子说自己本想与氓白头偕老,可是氓却“二三其德”。为什么当她知道男的心不在她那里时不象(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一样回娘家呢?还要听“咥其笑矣”呢?
咔嚓  发表于:2005-9-7日 17:21
爱情虽是美好的,但它是脆弱的。从《氓》中就体现出来了。我认为,《氓》中的女主人公太不谨慎了,难道氓的“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就迷惑了她吗?为什么男子发怒,还要说“将子无怒”呢?
哎  发表于:2005-9-7日 17:22
为什么女人的命运总摆脱不了“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枫叶  发表于:2005-9-7日 17:27
为什么古代男子易解脱而女子不行呢,女子难到就比男的差吗?
藤原豆腐房  发表于:2005-9-7日 17:31
男人错,女人错,还是都错了?
怡 发表于:2005-9-7日 17:41
如果他们没有“三岁食贫”,氓还会抛弃女主人吗?他抛弃女主人又是为了什么呢?是嫌弃她“其黄而陨”?还有什么原因呢?与当时社会有关系吗?
二、同学们对“氓”的分析:
幻魔缘  发表于:2005-9-7日 17:4
首先我对文中的这个男子极度鄙视!“将子无怒”一句说明是男子与女子商量结婚之事,他凭什么因为女子没有答应就生气呢?说明首先这个男子就非常小气,而女子却是“泣涕连连”地等待男子。而当女子嫁给男子后,此男变心又会如此地快,甚至虐待女子!证明这男子对女子的爱并不深,当时求婚也只是为了一时的满足感。
C.J. 发表于:2005-9-7日 17:4
那“布”肯定是道具。
枫灵  发表于:2005-9-7日 17:5
我觉得“氓”一开始应是个很聪明和痴情的人,从“氓”抱布贸丝这一举动可看出。他用贸丝来看爱人,从中又可看出他很腼腆。
蓝鞋子  发表于:2005-9-7日 17:6
《氓》这篇文章里的女主角的命运坎坷,有不忠于自己的丈夫和不理解自己的家人,但她仍能坚强的面对,勇于与丈夫决裂,这是我们中国妇女应该学习的,无论是古代的女人还是现代的女性。
C.J. 发表于:2005-9-7日 17:8
说实在啊,这种不仅是古代的婚姻悲剧,现代也是如此。我个人比较欣赏的则是男主角的求婚样子,“氓之嗤嗤”这句话简直是整首诗的精髓之处。他那样憨傻地笑,给女主角的感觉就是这人够憨厚,值得信赖,骗婚的第一步也就成功啦。根据“将子无怒”这句,体现出男主角急躁和对这场婚姻的紧张,骗婚的第二步也就搞定。接着又以同情的“泣涕连连”,女主角就把心交给他…… 难道骗婚真的那么容易?
蓝lan  发表于:2005-9-7日 17:10
诗中第一段写氓很老实痴情,为什么后来又变心了呢?我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喜新厌旧,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可以看出。
pzvgfd  发表于:2005-9-7日 17:11
《氓》中的第一句写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句话意为:氓笑嘻嘻的走过来,抱着布匹来交换丝绸。这句话写出了氓一开始对女方的爱是十分真诚的。我认为,氓笑嘻嘻地走来既表现出他的友好态度,又体现出氓有点傻痴痴的。他的笑,大家可以想象得到,那是一种忠厚、诚恳的笑,那一笑让女孩开心。
另一方面,氓抱着布匹来到女孩这里,表面上说是想要交换丝绸,其实他的内心的主要想法是乘此机会与女孩发展关系,谈谈恋爱,商量婚事。这一点,被女孩很快的发现了。
日月同晖  发表于:2005-9-7日 17:12
氓在婚前是小猫,婚后是老虎。女主人公也许不会料到会给人休,不然,以她的性格,应该会“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把氓给休掉。“强扭的瓜不甜”,她最终能够解脱,解脱万岁!
騛鳴 发表于:2005-9-7日 17:13
我认为这个女子也太想嫁了吧!你看“子无良媒”“秋以为期”就可证明。我认为,那个男的也太*了,跟别人青梅竹马那么多年都没暴露自己本性,而是娶了别人以后才发颠,难道婚姻才可以显露人的本性吗?男女之间就没有一生一世的吗?而且那个男人也太绝了吧,自己老婆做家务那么惨,还不出手帮助?这种人真的死了还便宜他。现在社会中会做家务的男人才是好男人。我看过报道:一个北大生在众人面前做菜,过后就有一个白领美女向他求婚!所以说,现在的男人不要那么暴躁,做一个好男人,从做家务开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哦!
翼翎风  发表于:2005-9-7日 17:17
男主人公的性格是导致最后结果的主要因素。年轻时的恋爱基本上是靠初恋时的激情来维持下去的,结婚后,一切归于平淡,激情逐渐消亡,能够让婚姻继续维持下去的条件日趋消失。婚姻就像一条鱼,到头来总是会发臭的。实际上,婚姻中的男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浪漫的表示能给婚姻注入新鲜的血液,但“中国男人与浪漫无缘”,这句话我不记得是哪个家伙说的了,这样的因素决定了中国人的离婚率高。加上氓的脾气暴躁,脾气暴躁的人是十分急于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开始氓懵懂地急于结婚,实际上完全是初恋的激情所致,婚后氓失去激情便失去了婚姻的主要支柱。
枫叶  发表于:2005-9-7日 17:23
男子会因为“老使我怨”而对这女的“至于暴矣”吗?而女子为什么起初看出“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那么聪明而不懂先看清男子的真面貌呢?是因为她太爱这男子而蒙蔽了她双眼导致她上当受骗?原来男子从古代就善于用谎言来欺骗女子的感情。
落叶黄昏  发表于:2005-9-7日 17:25
谈谈氓之为何变心。
1、从氓“抱布贸丝”看,可以推测他可能是商人。而从“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也可以看出氓的家庭经济应该经历过由富到贫,因而看来古代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
2、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喻男子情意的衰落。可知,氓变心可能是因为妻子年老色衰。
3、氓起初“氓之蚩蚩”可能只是虚假的,态度只是嬉皮笑脸,本来就是花心汉。另外附加摘录的一句话: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忆林  发表于:2005-9-7日 17:28
我虽是个女的,但是我想说,男人也难!男人有泪不能流,只能往心里滴,因为男人是汉;男人有累不能言,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新奇  发表于:2005-9-7日 17:37
其实我觉得这男子也挺惨的,当他抛弃了女子以后,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困难,同时也会遭受社会的谴责。他也真的是挺值得可怜的。
溺水的鱼  发表于:2005-9-7日 17:40
难道一开始氓就是那样本性?喜欢抛弃女人?我个人认为,那男的一开始是喜欢那女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消淡;还有他在事业上遇到的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未能过上好的生活,心情肯定不佳,性格自然暴躁起来,怪只能怪那男的承受能力太差,无处发泄,而发泄在那女的身上!还有,人是会变的,这是人性,我觉得不应该鄙视那男的!
暗淡  发表于:2005-9-7日 17:42
虽然女主角值得同情,但你们对男人的评价都太绝对了,也许,男主角曾经真心地爱过她……
三、对女主人公的分析(个性分析、命运思考):
新奇  发表于:2005-9-7日 17:10
“爱情是盲目的。”这一点在文中女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既然知道男子的脾气差(这一点从“将子无怒”中可以看出),但却有克(刻)意要被男子的“蚩蚩”所蒙骗。我觉得最终的分离并不可以完全怪男的,要怪也只能够怪女的傻,甘愿被男的骗。
幻魔缘  发表于:2005-9-7日 17:11
这个男的肯定只是貌似忠厚,不过,女子也应该负一定的责任,她不应该那么痛快地就嫁给“氓”。起码儿得考验他几年,生米做成熟饭了,后悔也晚了。
落叶无痕  发表于:2005-9-7日 17:11
我认为,从古至今,男女从相识 相爱到相离,受伤最多的终究是女的。女的一旦陷入爱河就无法自拔,而男的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忘记曾经的爱情,只想去尝试新的爱情。最后,女的只有空守闺房。真为女人感到可怜!
恋雨  发表于:2005-9-7日 17:14
女主人公一路见证了从幸福到被冷落,男主人公变心到自己觉悟,可她又能怎么样呢?无可奈何花落去,等待着她的,也是她应该做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我们可以想象那份勇气,那份坚决,及摆脱不了的家人不理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拼搏  发表于:2005-9-7日 17:15
婚前的女人是幸福的,婚后的女人是不幸的。
冰水混合物  发表于:2005-9-7日 17:15
既然自由恋爱,不爱了,就分吧。爱往往就是三个字,不是你好吗?我想你,我爱你,就是我恨你,分手吧!
幻魔缘 发表于:2005-9-7日 17:16
我喜欢前两节的女子,她很清纯,很热情,很痴情。
双双  发表于:2005-9-7日 17:16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可看出“岁月无情催人老”!这位女子很坚强,有着传统妇女的美德,她真诚,很努力地面对感情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她无力反抗男子不合理的做法。这种悲哀于现在同样存在。那就说我们都不需要感情了吗?也不是,只求男女一切平等。我认为这个“氓”在未破茧成蝶之前,千万不要说天长地久的豪言。总之不要欺骗人!
街角的转弯  发表于:2005-9-7日 17:17
从文中的第一段“报布贸丝”可以看出女子与氓应该是做小生意的商人,而后氓的“至于暴矣”可看出他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应该采用更好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我欣赏女子离开丈夫的勇气(特别在古代),而且她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过好自己的人生,重拾旧业——卖布,不必理会别人的白眼!
路边 发表于:2005-9-7日 17:17
从文中看来,是男的变心负了女主人公。而我认为,女子过于痴情,只看到了爱情美好的一面,而没有认清事实。婚后女子勤持家业,跟着男子“三岁食贫”,而男子却狠心抛弃了女子,是因为家境拮据?借口!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悲呼,所有的泪水只能往心里咽!男子背信弃义,海誓山盟烟消云散,悲啊!爱情不应该是永恒的吗?
幻魔缘  发表于:2005-9-7日 17:17
这个男子给女子的印象很不错,很忠厚,似乎可以托付终身,所以在没有媒人的情况下女子私自答应了男子的求婚,甚至在男子走后,女子十分思念,经常登上高高的城墙眺望男子家,看见了就特别高兴;看不见就哭。她已经坠入情网了。
yhcssl  发表于:2005-9-7日 17:24
以前都说“女人善变”,我想从课文中可以知道男人更善变。打一开始的痴情到后来的“二三其德”,我想文中的女子忍耐力已经非常强了。女主角最终离开他是非常明智的,看谁吃亏?还有女主角的文采还真不错,什么“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不看注释真傻,还看不懂。
Mc 发表于:2005-9-7日 17:25
女主人公是“往事不堪回首,前程亦复可畏”,真可以说是进退维谷了。即便如此,她仍然能“亦已焉哉”,真的很坚强!还有,女主人公勤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真的实在太少啦,可是被氓给糟蹋了,可惜!
对愁眠  发表于:2005-9-7日 17:26
最后一章表明了女子决绝的态度。回想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复杂情绪一时都涌上心头,但她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只有干脆明了地说算了吧!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女子的清醒与坚强。
秋色弥漫  发表于:2005-9-7日 17:26
第二章说女主人公“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说明了她对那小伙子是很真心的,或许在那时她已认为那伙子是值得托付终身的,我想在那时,她怎么也想不到那小伙子会三心二意。照这样看来,那小伙子对女主人公求婚只是一时的冲动,喜欢她也是暂时的!我感觉到那时似乎是“痴心女负心汉”的时代。想想我们的女同胞多可怜,所以现在是我们发威了,到了“痴心汉负心女”时代了!
水滴  发表于:2005-9-7日 17:27
我觉得女主人公太傻了,男的无良媒,女的还要劝男的毋怒,送他。从而养成了要迁就男的习惯。结婚后,男的也就越来越霸道,直到后来女的无法忍受,酿成悲剧。
potter  发表于:2005-9-7日 17:27
女主人甘心忍受氓那么久,最后才下定决心分手,女主人应该还爱氓,还对他有所留恋吧!
uoow 发表于:2005-9-7日 17:29
其实我觉得文中的女主人公也挺聪明的,当“氓”去提亲时,她其实心里很高兴,很想答应他,但是她却以“子无良媒”为借口,想“秋以为期”,而不是立刻迫不及待的答应。这样也体现了她的一种矜持美。但是若她更近一步,借着这段时间,好好了解“氓”的为人,那么,也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啦!
新奇  发表于:2005-9-7日 17:30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个女的有点自私,就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否定了所有的男人。其实要怪也只能够怪他自己,谁叫他自己要被男子的“蚩蚩”所蒙骗。
水滴  发表于:2005-9-7日 17:41
我觉得当女的想起“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时,是最迷惑,最伤心的,因为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现在却只能独自回忆,伤心掉泪,幸福对于她就像黄鹤一样一去不复返!

四、对诗歌的整体理解或分析:
万里多云  发表于:2005-9-7日 17:18
《氓》中的女主人公的个性坚强且果断,当她认为她与男主人公的婚姻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她便“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而坚强、果断不代表女主人公就是一个十分强硬的人,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中可以得知女主人公也是一个十分贤惠的妻子。她为她和氓的家付出了,但是到头来氓却变心了,这对女主人公的打击是比较大,但是女主人公却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决定“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从第一句中的“氓之蚩蚩”来看,少年时的氓应该是比较老实、憨厚的一个人,接下来的“将子无怒”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将子无怒”说明了氓在少年时期的脾气就是比较暴躁的,而婚后,氓的暴躁脾气也有了发展,这也一定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的。“将子无怒”也说明氓是一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仅仅因为女主人公暂时未答应他的求婚便生气了,可见氓是一个性格不太好的人。
男女主人公性格不合,分手是应该的。但是女主人公似乎是比较亏了……社会经济发展不够快,经济条件不好,也许这是导致男女主人公分手的原因吧,饭都吃不饱了,估计也没什么风花雪月的了,就是在现在,也有“七年之痒”之说。
路边 发表于:2005-9-7日 17:37
第一二段写男女双方两情相悦,男子“抱布贸丝,来即我谋”,女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含情脉脉,缠绵悱恻。
第三段写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而男子却可以,为什么?!不公平!
第四五段写男子逐渐变心,对女子越来越暴戾,女子却只能默默流泪,也得不到亲人的理解,而且女子勤持家务,却换来这样悲惨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子已渐渐对男子绝望了,所以最后女子毅然选择了决绝,我佩服她的勇气和坚强!
pzvgfd  发表于:2005-9-7日 17:39
《诗三家义集疏》说过:“弃妇自悔恨之辞。”《氓》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女子,自诉与丈夫相识、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 “痴心女子负心汉” 这一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3:01 , Processed in 0.0825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