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8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先郡祝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7 17:4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郡来过,拜见各位老师!

2#
发表于 2008-3-28 15:17:0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陈先郡兄

请陈兄上好作品
3#
发表于 2008-3-31 11:55:0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先郡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2:31:50 | 只看该作者

贺作近日奉上

还请多多指正
5#
发表于 2008-6-26 14:16:06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9-4 17:43:17 | 只看该作者
附:先郡简介
       陈先郡,号觅竹轩主,别署忘象斋主,听雪楼主,男,汉族,1980年2月生于安徽金寨。200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曾任太原理工大学书画协会主席(第四任)。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太原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副秘书长。现供职于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

●2000年9月 加入太原理工大学书画协会并当选南校区分会主席,2001年当选主席。
●2002年8月 获庆祝建军7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书法优秀奖(国家文化部、江西省文化厅、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
●2003年10月 获爱华杯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优秀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4年11月 获第七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青年组行草类铜奖,入选《当代硬坛知名书家作品集(2004卷)》(钢笔书法报社、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
●2005年8月 入选首届国际硬笔书法名家邀请展(香港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5年11月 获书法报首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书法报社)。
●2006年1月 印行《陈先郡墨迹书法台历》。
●2006年4月 获第八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青年组篆隶类铜奖,入编《当代硬坛知名书家作品集(2006卷)》(钢笔书法报社、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
●2006年5月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第五期,硬坛中青年栏目专题推介。
●2006年5月 入展“相约太湖——中国硬笔书法精英展暨硬笔组合大会展”(共青团无锡市委员会、无锡市硬笔书法协会)。
●2006年6月 入展第三届中日硬笔书法精品联展(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6年7月 入展第一届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全国展(特约作者之一)(中国硬笔书法杂志、湖北硬笔书法联谊会)。
●2006年9月 入展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2006年9月 毛笔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并获优秀奖(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6年9月  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四届理事。
●作品散见于《中国硬笔书法》、《皖风书艺报》、《翰墨》、《中国钢笔书法》、《书法报硬笔书法》等。

通讯地址:(100013)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
电    话:010—84214744(办) 84222840(传真)
电子邮箱:jnmx8002@sina.com
QQ:32665712Sample Text附:先郡简介
       陈先郡,号觅竹轩主,别署忘象斋主,听雪楼主,男,汉族,1980年2月生于安徽金寨。200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曾任太原理工大学书画协会主席(第四任)。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太原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副秘书长。现供职于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

●2000年9月 加入太原理工大学书画协会并当选南校区分会主席,2001年当选主席。
●2002年8月 获庆祝建军7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书法优秀奖(国家文化部、江西省文化厅、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
●2003年10月 获爱华杯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优秀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4年11月 获第七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青年组行草类铜奖,入选《当代硬坛知名书家作品集(2004卷)》(钢笔书法报社、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
●2005年8月 入选首届国际硬笔书法名家邀请展(香港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5年11月 获书法报首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书法报社)。
●2006年1月 印行《陈先郡墨迹书法台历》。
●2006年4月 获第八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青年组篆隶类铜奖,入编《当代硬坛知名书家作品集(2006卷)》(钢笔书法报社、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
●2006年5月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第五期,硬坛中青年栏目专题推介。
●2006年5月 入展“相约太湖——中国硬笔书法精英展暨硬笔组合大会展”(共青团无锡市委员会、无锡市硬笔书法协会)。
●2006年6月 入展第三届中日硬笔书法精品联展(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6年7月 入展第一届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全国展(特约作者之一)(中国硬笔书法杂志、湖北硬笔书法联谊会)。
●2006年9月 入展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2006年9月 毛笔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并获优秀奖(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6年9月  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四届理事。
●作品散见于《中国硬笔书法》、《皖风书艺报》、《翰墨》、《中国钢笔书法》、《书法报硬笔书法》等。

通讯地址:(100013)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
电    话:010—84214744(办) 84222840(传真)
电子邮箱:jnmx8002@sina.com
QQ:32665712Sample Text
7#
发表于 2008-9-4 17:45:47 | 只看该作者
陈先郡:浅论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硬笔  书法  发展前景
摘  要:本文首先从硬笔书法的概念演变谈起,分析了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关系,回顾了现代硬笔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从硬笔书法发展和毛笔书法在过程和归宿上的相似性、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不利因素以及硬笔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等三个方面对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阐述,这对当前忽视硬笔书法的客观存在、看不清硬笔书法的发展前途等某些不利于硬笔书法健康发展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批判和警示意义。

一、硬笔书法发展概况
1、关于硬笔书法的概念
什么是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定义,一直是硬笔书法界十分关注、众说纷纭、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硬笔书法”这个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钢笔字”、“钢笔书法”、“硬笔字”等出现的历史过程:
(1)钢笔字:指用钢笔书写的字体,从广义上讲,人们日常使用钢笔这一工具的书写体都可以称之为钢笔字;狭义地讲,指从现代硬笔书法的启蒙期到1983年“钢笔书法”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之前的钢笔字作品或者出版物。如陈公哲《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1935年商务印书馆)等。1982年5月由《浙江青年》举办的中国第一次全国比赛也称之为:“第一届青年钢笔字大赛”。
(2)钢笔字书法:这个概念最早见于1980年庞中华先生《谈谈学写钢笔字》。这本字帖由中国美协主席江丰先生作序,并在其中提出这个不确切也不太科学但却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的概念。
(3)钢笔书法:是指用钢笔书写的、符合书法法度、具有美学意义、反映作者情怀的手写体文字作品。这一科学、确切的概念在1983年庞中华的中央电视台《钢笔书法讲座》全国范围内的舆论中正式出现。同年初,广东岭南出版社出版了梁锦英先生的钢笔字帖《钢笔书法》。1984年浙江杭州举办的“第二次全国青年钢笔书法比赛”也采用了这个概念来命名。
(4)硬笔字:指用硬笔书写的手写体文字。广义上泛指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硬笔工具书写的手写体文字,没有是否具有艺术性之分。随着全民书法活动不断升温,加之与钢笔在书写领域具有同等实用地位的铅笔、圆珠笔、蘸水笔的书写尝试与应用以及人们对工具表现能力的要求,各种硬质性材料做成的书写工具也介入其中,书写工具开始进入多元化的探索阶段。日本在这种非毛笔书写艺术上大规模、有意识和方向性的研究和发展,比我们要早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日本仓敷硬笔书道学院等艺术团体的来华访问交流,无疑也把他们的“硬笔”及“硬笔书道”学院作为艺术等概念带入我国,启发了我们对此艺术的重新命名。
(6)硬笔书法:是指用硬笔工具书写、符合书法要求、具有美学意义并能抒发书写者感情的汉字书法作品,这是一个比较严谨、科学、完整的艺术概念,它要求:A、首先是用硬笔书写;B、符合书法要求;C、具有美学意义;D、是汉字作品;E、能抒发作者的情怀,反映作者的学养、情趣、追求等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五项限定的全部因素,方能称之为硬笔书法。1985年8月22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可以说是第一次向文艺界昭示了以“现代硬笔书法”这个完整、成熟、全面、严谨、科学的艺术概念。
2、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之争
(1)谁早于谁。关于硬笔书法的起源,一直争论不断,莫衷一是。书法史学家朱仁夫先生在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书法史》中写道,“人类造字就造出了笔。因为文字胚胎是刻画符号,故笔多是简易的木棍、芦苇管等硬笔,毛笔书法前是硬笔书法。如殷商甲骨文、西周铭文、秦刻石等”。还有敦煌学者提出,硬笔书法至少始于汉代。根据对敦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的考证,硬笔的使用历经汉、唐、宋、元诸朝,绵延了一干二百多年,书写内容涉及文学、契卷、书信、佛经等等,使用书体包括楷、行、草,富有硬笔书法特色,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先生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填补了中国硬笔书法史上的大块空白,彻底否定了数十年来那种以为中国硬笔书法起源于鸦片战争的旧说,把中国硬笔书法史提前了两千年。”笔者赞同硬笔书法早于毛笔的观点,并认为硬笔书法先与毛笔书法产生,一度与毛笔书法并行,然后毛笔书法一枝独秀,再到近现代再次与毛笔书法分庭抗礼,双星并耀。
(2)硬笔书法是不是书法,以及与毛笔书法的关系。朱仁夫先生在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书法史》中说,“钢笔出现以后,以它的便捷、清晰、刚健、给毛笔书法独领风骚的局面带来了挑战,给书法大厦又增添了一个大的层面。写得好的毛笔字是书法,写得好的钢笔字同样是书法”,在这里,先生旗帜鲜明的提出了,钢笔书法同样是书法的论断,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分析发现,朱先生在此文明确认为书法是大概念,包括了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而且,先生还进一步论述:“中国人维护传统是坚意的,接受新事物也是热情的,接受硬笔,实际上是对秦汉以前以硬笔为主潮书法的回归。历史也果然巧合,不久,中原大地上发现了硬笔书法的辉煌代表甲骨文……硬笔书法终于在近代再酝酿、再试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与毛笔书法抗衡,成为气候。”据此,笔者认为,硬笔书法应当是和毛笔书法并列的,以汉子为载体的线条造型艺术,同属广义“书法艺术”的分支,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是“兄弟”关系。
3、现代硬笔书法的艺术化发展轨迹
著名硬笔书法理论家齐玉新先生认为:如果从书法史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20世纪以前所进行的无目的、无意识的运用硬质性工具对汉字的书写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硬笔书法,19世纪以来的硬质性工具书写创作称之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以下借鉴齐先生关于现代硬笔书法的分期理论,把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分成5个发展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的萌芽期。据说,著名书法家吴大徵在大清光绪己丑年曾书就一幅对联,以硬笔书篆体,可谓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又有人说,首先用钢笔写中国字的人是苏曼书先生,20世纪初翻译《文字因缘》一书即用钢笔,且先生信札也用钢笔,笔致动人、妩媚绝俗,一如其人;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先驱、干将,如鲁迅、巴金、丁玲等也喜欢硬笔写作。1935年,陈公哲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应该是有史可查的第一本钢笔字帖,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主要的基调是实用和便捷。1939年,黄若舟出版了有关钢笔的汉字通行书写字体《通书》,后来根据此书进行整理加工的《汉字快写法》很快风靡全国。1947年邓散木、白蕉合著《钢笔字范》问世,用钢笔对线条的表现力进行了充分的尝试,评者云前者书作“秀逸疏朗,绝俗超群”,后者“气象万千,亦刚亦柔”。两人本身都是书法名家,传统书法艺术修养毋庸置疑,二人为钢笔书法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极为巨大。这是现代钢笔书法发展史上第一次对钢笔书写的较为系统、全面的艺术化尝试,也为钢笔书法的后来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20世纪50年代至文革期间的挫折期。自邓、白而后的十多年里,虽然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钢笔书法也不例外,钢笔写字艺术化的探索基本停止。尤其是文革十年间,硬笔书法的发展处于低谷。主要的出版物仅有1954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沈立峰《钢笔字的练习和写法》、黄若舟《汉字快写法》以及196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林似春书写的《农民杂记钢笔字帖》和《雷锋日记摘抄》。
(3)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期。“十年文革”是中国文化一段空白,人们在文革后表现出对文化的极度饥渴,各类文艺形式开始复兴。尽管许多人认为汉字的简化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汉字文化,但当时简化字的推行的确使汉字变得“平易近人”,会读写汉字的人成倍增长,群众基础空前壮大,钢笔书法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上海的黄若舟先生将《汉字快写法》修改更名为《怎样快写钢笔字》再次出版,自1978年首次推出后一版再版,印数很快超过了1200万册。这个惊人的数字,表明钢笔书法正散发出迷人的魅力。1980年庞中华《淡谈学写钢笔字》出版,许多人评价这是一本对于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具有开创奠基意义的字帖。1983年初,梁锦英的《钢笔书法》出版。同年,庞中华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推出《钢笔书法讲座》,钢笔书法第一次与全国媒体结缘,使得庞中华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成为硬笔书法的代名词。不管现代硬坛如何评价庞体,但庞中华对于硬笔书法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他推动了硬笔书法的空前高潮,难怪日本硬笔书法界称之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1985年钢笔书法的专业性刊物《中国钢笔书法》在杭州创刊,这份刊物直到今天也还是硬笔书法界最为专业、最为权威、影响面最广的期刊之一。同年,杂志社联合多方力量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钢笔书法大赛,对于硬笔书法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意义,获奖的仇寅、任平等人几乎成了当时青年的偶像,受追捧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歌星影星。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硬笔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也是迄今为止的最高潮,全国习字热潮风起云涌,各类硬笔赛事此起彼伏,硬笔书法艺术观念不断演变。期间,各种硬笔书法培训机构相继成立,如中华硬笔书法函授中心、湖北武汉三川钢笔书院等等,为硬笔书法的普及、研究、学习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值得提出的是1993年,庞中华先生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这个由民政部注册、文化部承认的国家一级社团,为推动硬笔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组织上的基础。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理性思考期。人们对于硬笔书法的热度开始慢慢冷却,一些早年取法古帖而崭露头角的硬笔书法先行者因为硬坛的冷寂而逐渐转向了毛笔创作;继续对硬笔书法抱有兴趣和热情的书法人开始审视自我,进入对硬笔书法冷静而理性的思考。虽然有点沉寂,但相对普遍的艺术化倾向却开始发展,为硬笔书法的艺术化积聚了力量。书法界的权威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也成立了硬笔书法专业委员会,还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无疑给硬笔书法界带来不小的冲击和震动。
(5)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硬笔书法艺术走向多元化时期。
第一、硬笔书法学习、创作的取法对象走向多元化。从第六、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参赛作品来看,取法古帖的越来越多,作品也写得越来越精彩,对于古帖的吸收和消化出现了很大的进步。在取法古代优秀碑帖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和字体,不再仅限于千篇一律的汉隶魏碑唐楷。行书、草书、隶书、大篆、小篆、乃至印章的边款都成为取法的对象。同时,受到毛笔书法的影响,硬笔书法流行书风风起云涌。以武磊、贾长城、周继中、潘峰、朱玉华、邓大强、颜晓军、陆舍无等一批才情横溢的中青年硬笔书法家掀起了硬笔流行书风的浪潮。
第二、硬笔书法作品创作的装饰多元化。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中已经出现注重作品装帧的倾向。2001年的第八届大赛甚至出现了长达6米的长卷,其作者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最高奖,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湖南《绿天硬笔书法》杂志主办的首届绿天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湖北武汉《中国硬笔书法》杂志社主办的第一回硬笔书法大展等重大赛事中注重装帧的作品越来越多,选用的纸张、色彩、书写工具等达到了无所不用,让人惊叹的地步。有人不无担心的提出批评和警告,认为这是毛笔书法展厅效应的恶果之一,不该提倡。但笔者认为这是硬笔书法作品艺术化的又一发展,是一个进步,是一种必然。过去那种白纸黑字加印章的硬笔书法作品,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硬笔书法作品的装帧、工具使用、尺幅追求等必须有一个度,否则物极必反。
第三、硬笔书法传播媒体多元化。大家所熟知的硬笔书法传统媒体浙江《中国钢笔书法》一枝独秀硬坛二十多年,1993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成立后,会刊《中国硬笔书法报》创刊,1996年湖北咸宁邹慕白先生创办了民间报纸《钢笔书法报》,不久湖南张玉波主编的《绿天硬笔书艺》又登陆硬坛,最近,湖北书法报社又出版发行了《书法报●硬笔书法》子报,还有许多民间小报更是多不胜数,传统纸质媒体不断涌现走向多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东北史洪清先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硬笔书法专业网站,继其之后江苏陈愁予中国硬笔书法在线、安徽周继中中国硬笔论坛、湖北中国硬笔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硬笔书法网、江苏梁桂东硬笔书法论坛相继成立,其他众多的专业毛笔书法网站或者美术网站如北京周明华先生创办的书法网、河北齐玉新创办的中国书法家网、书法江湖、江西中国书画超市网、福建中国书法传播网等等,也都开有硬笔书法的专门栏目。广大硬笔书法家、爱好者在网络上开设“书法工作室”、“书法博客”等,传统媒体上能见到的,往上都可以见到,传统媒体上没有的,网上却有,甚至各种小道消息也随时可见。硬笔书法的传播走向立体化,走向多元化。
第四、硬笔书法活动的形式走向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硬笔书法活动,以举办硬笔书法比赛、出版书法出版物主要形式。如今,硬笔书法的活动形式和空间大为拓展,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改变了整个硬笔书法世界。网上办书法展、网上交流学习书法的心得、网上书法教育培训、网上拍卖购买硬笔书法作品、网上发各种征稿启事、网友雅集……相约太湖、徐州雅集、网络上出现的校园八杰、古今道、六人行、巴蜀风、徽缘、水一方、苦行僧、岭南风、盛京、云之南、师古书法探索组等各种书法组合,这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都是不可能的。QQ群功能的出现,更是将网络的交流功能发展到新阶段,一个群里上百人同时就关心的硬笔书法或者其他问题展开讨论,丝毫不亚于开研讨会的效果。
二、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前景
前文回顾硬笔书法的概念演变、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关系以及现代硬笔书法发展的大体轨迹,意在解决一个前提性问题:硬笔书法究竟是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或者说组成部分,硬笔书法的概念和观念是否已经深入人心,硬笔书法艺术是否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只有在承认硬笔书法存在,并且以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存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讨论硬笔书法的发展前景问题,也才能使讨论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必要性。本文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1、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在发展过程和归宿上的相似性
相比毛笔而言,硬笔使用便利、快捷,硬笔书写虽然在审美形式上、尺幅大小上无法与毛笔书法分庭抗礼,但在实用领域比毛笔要优越的多,所以毛笔在实用的舞台上唱了几千年的主角后终于在钢笔的入侵下退出实用舞台,成为纯艺术无需赘言。毛笔书法艺术化的过程,确切地说应该是先实用,然后在实用中艺术化,导致实用与艺术并存,并最终走向纯艺术的过程。现代硬笔传入中国只有近百年历史,但是随着电脑科技的日益发展,电脑打字又比硬笔书写快捷整齐的多,硬笔书法也必然和毛笔书法一样,最终要“沦落”为一种纯艺术。也就是说,硬笔书法要走一条和毛笔书法相同的道路:先实用,然后在实用中艺术化,导致实用与艺术并存,并最终走向纯艺术。原因在于:基于使用电脑越来越多,使用纸张、笔类越来越少的现实情况,硬笔书法也会象毛笔书法一样,被挤出实用历史舞台,并最终会成为以一小部分人的艺术爱好和追求。尽管硬笔书法界这些年来看起来很热闹,很繁荣,人很多,好像大家水平都很高,其实真实的状况大家心里清楚。搞来搞去就是那么一些所谓名家、新秀和爱好者。这些人的绝对数量不少,但是和全国人口相比,所占的比例就很小了,这就如同中国书法家协会一样,有大约8000名会员;省级会员有80000多人,即使按照张海主席的说法,号称百万大军,但是和全国人口相比还是很少的,所以他们的会员就是书法家,一般人不会进行真正意义的书法创作、研究和学习,所以毛笔书法如今成了纯艺术;在古代,人人都用,除了文盲基本都会来几下子,所以那个时候的毛笔书法不是纯艺术;同样的道理,当钢笔等硬笔越来越少的人使用,并且进行研究、创作的人成为一种一定意义上的“专业化”(即使有些人是业余)的时候,硬笔书法家也就大批的产生了。纵使全国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有10万人,也照样是硬笔书法的精英、专业人才,为什么?因为全国的绝大多数人不会他们那几下子!那个时候,搞硬笔书法的(指真正从事学习、研究、创作的)从事的就是纯艺术的硬笔书法艺术活动,如同现在毛笔书法家从事的毛笔书法活动一样。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
2、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不利因素
(1)硬笔书法艺术理论研究滞后。杨卫列先生提出,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储备不足,是制约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毛笔书法理论研究成果相比,硬笔书法理论研究领域则近乎一片空白。不重视硬笔书法理论研究大环境的建设也是制约硬笔书法理论研究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当代硬笔书法理论研究活动与硬笔书法创作活动相比,又差了很多。到目前为止,有限的一些硬笔书法理论研究著作,涉及的理论也相当浅薄、宽泛,并且对毛笔书法艺术理论的过分依赖尤为明显,并没有一本能够称得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硬笔书法理论研究专著的问世。难怪青年书法理论家刘贤斌先生认为,“我们应当承认,目前的硬笔书法理论尚无体系可言”。
(2)硬笔书法艺术创作队伍的业余性和不稳定性。当我们对当代硬笔书法的创作队伍进行细心观察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支队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业余研究者居多;②以年轻人为主体;③人数较少④不稳定。以这样的一支创作队伍来抗衡毛笔书法队伍,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硬笔书法家基本没有,大多数都是曾经搞过硬笔书法的毛笔书法家业余搞点硬笔书法创作。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在硬笔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就转向了毛笔书法,并且一去不复返。当然,即使是毛笔书法家,目前而言,纯职业的也不是很多。
(3)硬笔书法界组织林立、派系众多、局面复杂、力量分散。从1985年到1993年间,全国成立的大大小小的硬笔书法组织不下十个,各自为硬笔书法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作用。1993年中国社团法规颁布,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登记成功,整合了重庆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等近十个全国硬笔协会团体。但是中国硬笔协会并没有完全囊扩所有省级硬笔书法团体。现在还有很多协会有独立在这个组织之外,并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的联系、关系并不明朗。没有一个像毛笔书法界的中国书法家协会这样的全国性统一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种活动的开展,影响了硬笔书法的发展壮大。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为全国硬笔书法家和爱好者服务的、在全国范围内的权威硬笔书法研究、创作组织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以及各级硬笔书法家协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硬笔书法的创作功利性太强,文化内涵不够
硬笔书法活动广泛掀起之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许多艺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都不可避免的表现出盲从与急功近利。硬笔书法尤其如此。如今大多数的硬笔书法创作者创作出来的硬笔书法作品多数是为了参加比赛、获奖出名,很少有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真正艺术性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无非抄写唐诗宋词、名人联句之类,缺乏诸如兰亭序、祭侄稿之类既具有书法艺术魅力又具有文化内涵乃至人文精神的独创性作品。不能创造并留下经得起历史检验得艺术精品,将始终是一门艺术发展的潜在危机。
3、硬笔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1)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是进一步继承和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改革开放,搞活市场经济的同时,我国在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当前,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文华的影响力应该越来越大;但是应该是应然,不是实然;国际上的影响力到底如何姑且不说,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的状况并不容乐观,我想这个大家并不否认。今天中国大多数的年轻人和少年儿童追捧的多数是球星、歌星、富豪,而很少是传统艺术方面的艺术家,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已经制定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在世界各地兴建孔子学院,大力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培训等。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扶持,文化的发展也应该会逐渐列入日程,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会有一个热潮。作为传统文化的书法,包括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我想都应该会面临一个发展的春天。当前的汉字文化被普遍弱化的状况今后必将改变。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抓住。
(2)硬笔书法艺术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一直强调,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素质全面的接班人。素质全面,一定的艺术修养必不可少。实在无法接受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写一手让人惨不忍睹的字。在毛笔书法难度较大,远离适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选择硬笔书法艺术作为加强自身艺术修养的途径。如今,各种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字帖出版物层出不穷、各种培训班火爆异常、各种书法比赛让人应接不暇;诸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很多综合性著名高等院校和专业艺术院校纷纷开设书法篆刻专业,书法专业已经建立完整的从中专到博士后的完善的教育体系;几乎各个高等学校都成立了大学生书画艺术协会社团就是信号。硬笔书法已经被重视起来,并且终究要被普遍重视起来。安徽、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写字课或者书法课,编写了专用的课本,硬笔书法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想,在国家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书法艺术界的共同努力下,书法包括硬笔书法,全面进入全国大中小学的课堂,应该不会太远。硬笔书法培训教师成为一种职业,很有可能。
(3)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一、毛笔书法并没有排斥硬笔书法。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毛笔书法界排斥硬笔书法,“看不起”硬笔书法,认为硬笔书法是小儿科,其实未必如此。书法的权威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设立的有硬笔书法委员会,这是毛笔书法界的最高层对硬笔书法的重视和认同的体现。持前述的看法只是毛笔书法界的一小部分人,这一部分人中有的是不了解硬笔书法,忽视了硬笔书法的客观存在;有的是自命清高,“不和你玩,免得让人笑话”。中国书法家协会设立硬笔书法委员会应该说是有长远眼光和考虑的,尽管因为多种原因硬笔书法委员会成立之后并未开展多少有益于硬笔书法发展的活动。第二、毛笔书法、硬笔书法近年来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兼容性。越来越多的软硬兼施的“两栖”书法家就是明证。同时具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又具有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身份和水平的人已经很多,同时在两个领域取得很大成绩的人大有人在:崔学路、高惠敏、赵彦良、张秀、谢非墨、王亚洲、赵国柱、武磊、司马武当、柳长忠、杨剑、陈云金、张维忠、周继中、董洪涛、贾长城、余中元、朱勇方、贺东祥、彭洪顺、马于强、朱玉华、黄文泉、金泽珊、陆舍无等等,多不胜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存在的价值使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硬笔书法的价值,硬笔书法不同于毛笔书法的客观实际以及作为一名硬笔书法家的价值所在。他们创作的硬笔书法精品,一样能实现市场价值,获得收入。第三、越来越多的书法同道和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毛笔书法就是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就是硬笔书法,两者不一样,尽管二者有些共同点;毛笔书法创作的好,硬笔书法不一定行;硬笔书法写得好,毛笔书法也不一定行;只有软硬兼修,才是一条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的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甚至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也不是不可能。第四、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创作工具材料的兼容性出现萌芽。硬笔书法的创作,开始使用以前毛笔书法专用的宣纸,毛笔书法的创作中,也有人开始使用硬笔书法创作才用的皮纹纸和卡纸;硬笔书法工具的革新,使得硬笔书法走向大幅,走进展厅成为现实;毛笔书法追求展厅效应的大潮之后,一些人也开始反思,并尝试毛笔书法小品,比如山西赵国柱、武垒先生前不久组织了较有影响的山西省首届书法小品展。
(4)人民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多元,导致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市场已经萌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得提高,人们对书法艺术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包括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的两种作品市场、前景必然越来越好。毛笔书法目前在市场上占优势,硬笔书法作品市场刚刚萌芽,还不能与之抗衡;但是将来还很难说,这如同现在的毛笔书法市场不如国画油画,但将来也很难说一样。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和喜好的多元、硬笔书法作品品质的提升,加上硬笔书法小巧灵活、小品优势以及价位相对偏低,容易走进寻常百姓家等等的优点,硬笔书法作品市场前景看好。有硬笔书法作品的市场需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研究、学习和创作队伍当中。
三、结语
硬笔书法属于书法艺术的范畴是显而易见的,认为硬笔书法不是艺术或者从属于毛笔书法艺术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同属于书法,只是创作工具的不同;硬笔书法的前景是光明的,尽管道路是曲折的。当前硬笔书法界有些人对硬笔书法的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显然是没有必要的。硬笔书法走向纯艺术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作为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硬笔书法艺术必将在一代又一代硬笔书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得以传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成为国粹,让我们满怀信心,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朱仁夫,《中国现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
2、齐玉新,《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关于建立中国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笔教学研究的构想》;
3、齐玉新,《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分期及基本概念界定》;
4、李金河,《硬笔书法评论》,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5、丛文俊,《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6、杨卫列,《步履维艰的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理论研究》;
7、严安,《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略论》;
8、齐玉新,《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的未来发展断想》;
9、刘贤斌,《“兰亭奖”对硬笔书法创作的积极影响》,2002年;
10、刘贤斌,《硬笔书法创作的思想与情境》,2002年;
11、参考了一些书法网络资料资料,恕不一一注明来源,特此说明并致谢意和歉意。

作者:陈先郡,别署听雪楼主、忘象斋主,男,1980年2月生于安徽金寨,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古今道书法组合成员,中国硬笔论坛总斑竹。多次在全国性硬笔书法权威展览中获奖、入展或入选。学生时代即投身硬笔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和书法活动组织,曾任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书画协会主席。
8#
发表于 2008-9-4 17:48:22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9-4 17:54:40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9-4 17:58:49 | 只看该作者
我回丁剑---硬笔书法不是谁想废止就废止的
    我回丁剑---硬笔书法不是
[size=+0]谁想废止[size=+0]就废止的
什么是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到底属于不属于中国书法的组成部分,一直是书法界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2006年,曾经有网友在张海先生刚当选中国书协主席时在网上向其呼吁“作为一名硬笔书法爱好者,我想在此郑重地向您进一言:请将硬笔书法真正纳入中国书法大家庭!……并将硬笔书法列为国展的一个项目,切实提高硬笔书法的艺术地位和价值!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共同心声!”此言一出,立即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反对者叫嚷“硬笔是书法吗?什么叫书法?书法就是用毛笔写的才叫书法!硬笔是写字!……把硬笔纳入书法的范畴就有点可笑了!!因为这根本不是书法!!!”

笔者认为,硬笔书法客观存在并且属于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毫无疑问的。

第一、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的组成部分,是由中国书法发展史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书法史学家朱仁夫先生在其《中国现代书法史》中写道,“人类造字就造出了笔。因为文字胚胎是刻画符号,故笔多是简易的木棍、芦苇管等硬笔,毛笔书法前是硬笔书法。如殷商甲骨文、西周铭文、秦刻石等”。还有敦煌学者提出,硬笔书法至少始于汉代。根据对敦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的考证,硬笔的使用历经汉、唐、宋、元诸朝,绵延了一干二百多年,书写内容涉及文学、契卷、书信、佛经等等,使用书体包括楷、行、草,富有硬笔书法特色,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先生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把中国硬笔书法史提前了两千年。”

国外,日本近现代对硬笔书法这种非毛笔书写艺术上大规模、有意识和方向性的研究和发展,比我们要早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他们把“硬笔”及“硬笔书道”作为艺术等概念带入我国,启发了我们对此艺术的重新命名。1985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可以说是第一次向我国文艺界昭示了“硬笔书法”这个完整、科学的艺术概念。笔者赞同硬笔书法早于毛笔的观点,并认为硬笔书法先于毛笔书法产生,一度与毛笔书法并行,后来长时期毛笔书法一枝独秀,再到近现代再次与毛笔书法分庭抗礼,双星并耀,同属书法艺术的观点。
    第二、众多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名家以及书协领导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承认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

理论家朱仁夫先生指出,“钢笔出现以后,以它的便捷、清晰、刚健、给毛笔书法独领风骚的局面带来了挑战,给书法大厦又增添了一个大的层面。写得好的毛笔字是书法,写得好的钢笔字同样是书法”,在这里,他旗帜鲜明的提出了,钢笔书法同样是书法的论断,我们还可分析发现,朱先生在此文明确认为书法是大概念,包括了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而且,他还进一步论述:“中国人……接受硬笔,实际上是对秦汉以前以硬笔为主潮书法的回归。历史也果然巧合,不久,中原大地上发现了硬笔书法的辉煌代表甲骨文……硬笔书法终于在近代再酝酿、再试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与毛笔书法抗衡,成为气候。”

    然而,在书坛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毛笔书法才是正宗,硬笔书法属于旁门左道,甚至根本不是书法艺术。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不用争论,让我们听听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张海和前任主席的沈鹏以及众多名家的观点就一目了然了。今年在河南省博物院举办的司马武当书法作品展和研讨会上,张海主席说,“司马武当原来是搞硬笔书法的,……司马的硬笔书法搞了很多年而且很有成就,出了很多字贴和专著,……硬笔书法在表现力上,在提按变化上确实不如毛笔……十年前,美术出版社的社长黄思源要我写一些硬笔书法的东西,开始我说写写看行不行,后来一写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大家平时都用钢笔写字,而要真正拿起钢笔写书法作品的时候,感觉就不行了。因此我说从硬笔到毛笔不容易,从毛笔到硬笔更不容易。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由硬笔到毛笔比较难,由毛笔到硬笔比较容易,现在我看都不容易……” 中国书协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陈春思说,“20年前,我就有一本司马武当的《硬笔书法怀历》,一直把它当作书家必携,伴随我10余年。”司马武当先生说:“我一向认为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根本没有必要分庭抗礼,因为他们都是书法大家族中的一员,他们的表现对象都是汉字,只不过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毛笔和硬笔应该是一对兄弟,大哥完全没有必要看不起小弟。”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张国辉先生曾说:“我不搞硬笔,但我认为硬笔书法也是书法艺术门类的一种。”著名书法家张荣庆先生也说“硬笔书法对于解决结构问题有意义,但它永远代替不了毛笔书法。”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说:“八十年代初,社会上开始畅销的《庞中华钢笔字帖》和中央电视台持续数年播放的《钢笔书法讲座》使庞中华的名字与硬笔书法联系在一起。……庞中华同志……研究的课题是为当时书法界所忽视而又为大众所必需和厚爱的硬笔书法……他为把硬笔书法事业推向一个高度,既体现硬笔的实用性,又体现其艺术性,力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多方面大胆实践,书写工具除用钢笔、铅笔、圆珠笔以外,并用签字笔、记号笔、水彩笔等临写大量历代碑帖,体现原有毛笔功底今用硬笔书写的特色和效果,无论真行隶篆,甚至仿宋、黑体都多方面借鉴,在笔尖下寻找自己的独特感觉……(中华)把硬笔书法普及到千家万户;书法教学实践中,他研制书写工具、书写板、握笔器,到书写笔、练习册,把有利于发展推动硬笔书法的新工具推向市场,……庞中华的钢笔字帖至今畅销不衰,获得如此众多的读者和知音,这种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庞中华等一批同志的努力,向人们证明硬笔书法可以也应当是一门有生命力、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在注重对传统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硬笔自身的特点,在教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日益精进,为硬笔书法开辟更加广阔绚丽的前程。这也是我对中华和硬笔书法界同志们的期望所在。”我想,无需再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硬笔书法存在的客观性和艺术性。硬笔书法的发展历史及其本身的特征充分的说明,硬笔书法客观存在,和毛笔书法统属中国书法的一部分。

第三、硬笔书法的创作研究机构众多,队伍庞大,国家权威组织的认可,也充分表明硬笔书法的客观存在和艺术地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作为权威的书法艺术工作主管部门,自1993年以来的历届组织机构内都包括了硬笔书法的专门委员会即硬笔书法委员会,并一直由书协的重要领导担任主任。其首任主任刘炳森;二任主任旭宇、周慧珺;现任主任张旭光,副主任田伯平,秘书长张艺群,委员王宏、龙开胜、田伯平、司马武当、吴永雄、张艺群、张旭光、沈一丹、陈联合、邵志军、姚建杭、袁波、郭永利、梁振文。应该讲,这个硬笔书法委员会专家才俊云集,也充分表明中国书协在组织上对硬笔书法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中国书协的大部分省级协会和地市级协会乃至于县级书法家协会,也基本相应的设立了硬笔书法委员会。

此外,还有文化部管理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浙江的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没有取得民政部注册)这两个在硬笔书法界最具影响的全国性硬笔书法组织。其他众多的地域性硬笔组织更是数量巨大,不胜枚举。目前,全国30个省、区、市中,除去云南、内蒙、西藏等地以外基本上都建立了硬笔书法组织。辽宁、江苏、四川、浙江、广州等省市硬笔书法组织成立都已有20年历史。有的省市硬笔书法组织已遍地开花,其活动和影响比毛笔书法组织的还要多、还要大,地位还要高。如辽宁鞍山、本溪等城市的硬笔书法协会,其影响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毛笔,本溪硬协成立的时间比毛笔组织要早得多。此外,一些地方的硬笔书法组织还延伸到了最基层。如广东东莞市已在常平、大朗等几个乡镇建有硬笔书法协会分会,乡镇级硬笔书法活动已很频繁,各级组织的建立健全充分说明硬笔书法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民间性质的“硬坛组合”不断涌现。初步统计,目前全国硬坛组合已达二十多个。如“岭南风”、 “古今道”、“徽缘”等地区性精英组合,活动频繁,影响一方。近年还出现了依托网络结成的硬笔书法组合,如“沐风行”、“E书法”、“水一方”、“鸣嘤组合”等。硬笔书法组合已经成为推动硬笔书法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第四、硬笔书法活动层出不穷,参赛人员众多,群众基础广泛。
  全国性的展赛活动不断推出。《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已主办了九届钢笔书法大赛,湖北“文华杯”大赛已办了八届,这些赛事都具有全国性,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影响也还是比较大。区域性展览交流活动日益增多。近几年,省内、省间联办的展赛以及大范围的邀请展,不断举办。如辽宁、浙江、广州、武汉等省市主办的省市内有届别的大赛,有的已办了两届,有的举办得更多。一些区域性邀请展、精品展,如黑龙江大庆举办的全国中青年硬笔书法名家邀请展、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国硬笔书法名家百人作品展等展事活动如火如荼。

同时,政府部门组织的权威硬笔书法展赛,也在逐步开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艺术节,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今年11月将在武汉隆重举行。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和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等共同主办的“长江奖”硬笔书法大赛暨获奖作品展览和“中部六省硬笔书法家精品邀请展” 将在“八艺节”期间举行。将硬笔书法展赛活动列入中国艺术节系列活动,且硬笔书法展赛活动同时展出获奖者的毛笔书法作品,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最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正在联合主办魅力孝感·中华孝文化硬笔书法大赛暨第二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全国展),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辽宁省消防局联合主办的“消防杯”全国少年儿童硬笔书法大展于今年6月1日儿童节期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展出,从65.8万余件来稿可以看出,这次大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第五、硬笔书法传播媒体日益专业化、多样化。

《中国钢笔书法》独领风骚硬坛20多年,1993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刊《中国硬笔书法报》创刊,1996年《钢笔书法报》创刊,不久湖南《绿天硬笔书艺》又创刊,接着湖北硬笔书法联谊会创办了《中国硬笔书法》,书法报社又出版发行了《硬笔书法》子报,还有许多民间小报更是多不胜数,传统纸质媒体不断涌现走向多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东北史洪清先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硬笔书法专业网站,继其之后中国硬笔书道网、中国硬笔书法在线、中国硬笔书法网、硬笔书法江湖等相继成立,其他众多的专业书法网站如北京书法网、河北中国书法家网、江西中国书画超市网等等,也都开有硬笔书法的专栏。广大硬笔书法家、爱好者在网络上开设“硬笔书法工作室”、“硬笔书法博客”等更是不计其数。QQ群功能的出现,更是将网络的交流功能发展到新阶段,一个群里上百人同时就关心的硬笔书法或者其他问题展开讨论,丝毫不亚于开专题研讨会的效果。硬笔书法的传播走向立体化,走向多元化。媒体的竞相发展为硬笔书法带来了新鲜空气,为扩大硬笔书法的社会影响,推动硬笔书法的学术研究,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六、近二十年来各种硬笔书法教育的普及,推动了硬笔书法的发展。

1984年,中央电视台专门开辟了《钢笔书法讲座》栏目,1985年,随着《中国钢笔书法》编辑部成立,还创办了影响至今的“中国钢笔书法刊授中心”。除此之外,还有社会上的各种硬笔书法教学培训活动,如“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席殊的3S硬笔字训练中心”, “三川钢笔书院”等,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硬笔书法人才。一些学有所成的硬笔书法家通过开展教学,还走出了一条以硬笔书法养硬笔书法的路子。如江苏陈云石,在硬笔书法教学方面,已成为地方一大品牌。目前他的教学规模已逾千人。此外,香港雷超荣、浙江贺东祥、安徽周继中、杜鹏飞、湖北刘贤斌、吉林石梦非等一大批硬坛中坚,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既为硬笔书法培养了后继人才,也实现了依靠硬笔书法求生存、求发展,甚至发财致富,客观上也使硬笔书法教学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第七、一大批软硬兼修的书法家及硬笔书法活动家、领导者正在成长,并成为硬笔书法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近几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作品展览等权威大赛的参赛作品来看,包括像张维忠、倪进祥、雷东升等毛笔国展获奖书家在内的一大批毛笔书法高手参与其中,参赛作品艺术水平很高。同时,受到毛笔书法的影响,硬笔书法流行书风风起云涌。以武磊、周继中、潘峰、朱玉华、颜晓军、陆舍无等一批才情横溢的中青年书法家掀起了硬笔流行书风的浪潮。在上海《书法》杂志组织评选的“中国书法2006十大年度人物”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秘书长张华庆先生成为硬笔书法界的代表。张华庆的入选基于他这一年里在硬笔书法领域的杰出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韩亨林先生最近光荣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以前还有中国书协理事河北的郭永利先生兼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

  第八、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日趋深入,为硬笔书法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与硬笔书法创作相比较,在理论研究上虽有先天不足,但随着近年来,硬笔书法理论的研究与探讨不断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先后召开了中国硬笔书法全国学术理论研究会、首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四川、江苏、广州、河南四省市硬笔书法理论交流会和第二、三、四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2005年,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编辑出版了《中国硬笔书法理论文集》;一些专家学者出版了一些硬笔书法理论专著。2006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学术论文评审,评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胡传海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西中文先生和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华庆先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博士后顿子斌先生、文化观察家、书法批评家朱中原先生等任评委,杜伟国等5位获得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硬笔书法学术论文全国奖。2006年10月,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广东省首届书法艺术“康有为奖”暨岭南书法论坛在佛山南海丹灶举行,青年硬笔书法家曾如影先生的《硬笔书法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获优秀论文奖并受邀参与研讨,可能是毛笔书法界对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首次接纳。从上可以看出,硬笔书法理论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研究内容涉及硬笔书法的教学方法、创作技法、与毛笔书法比较研究、作品形式与内容、工具创新、硬笔书法美学乃至本体论,方法论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中国硬笔书法理论体系正在慢慢的形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硬笔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与毛笔书法不同的艺术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硬笔书法是指用硬笔工具书写、符合书法要求、具有美学意义并能抒发书写者感情的汉字书法作品。一般的硬笔工具书写行为不能称为硬笔书法。

   作者:陈先郡,别署听雪楼,男,1980年2月生于安徽金寨。现居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11 , Processed in 0.0800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