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41|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名师沈旎文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7 12: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汉名师沈旎文集











1989年工作至今,经历了从乡镇到城市,从初中到小学,从语文到其他学科,从教学到教研的种种工作,多样的教学体验,丰富了自己的职业生活.努力实践着"有所坚持,就会有所改变"的信念,深知个体力量的微弱,不断向内用力的自我修炼也得到了一些外在的肯定. 现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研制项目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论坛版主.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研讨活动中作专题报告.是武昌区优秀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市优质课及教坛新秀一等奖.论文获得国家、省、市一等奖.有多篇案例、论文、随笔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刊物,辑入多家出版社编撰的教育类专著. 参与编著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高教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资源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地方教材<生命教育>.著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南(小学高年级分册)><综合活动教师指导方略>等.2005年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发表随笔<七日碎片><今天,我们应该怎么评课>,教育随笔<女儿的毕业照>被辑入<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0:15 | 只看该作者
综合实践活动语言评价忌语六则

文/沈旎

第一则:“这都不知道!”
虽不像将学生比做猪,或直称其笨那么直白、恶劣,但话语里隐含着的鄙视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想象教师在如此评价学生时轻蔑表情,与学生羞愧的态度。这种评价直接伤及学生的自尊,其实,教师应该想想,学生不正是因为不知道才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吗?如果什么都知道了,还到学校来做什么呢?
第二则:“哪那么多事?”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容的可扩展性与生成性较强,学生会有许多想法与做法,这样的评价无疑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做法毫无意义,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浅尝辄止,不进行深入的探究的坏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大忌。
第三则:“好!不错!”
由于课改后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课堂出现最多的评价语言就是“好!你真棒!不错!”。一种情况是学生真的做得有独到之处,教师给予这样的评价虽然有激励作用,但如果能指出学生好在什么地方,不错在哪儿,不仅这个得表扬的同学受益,其它同学也就明白努力的方向,如果只说“好!不错!”那这句评价的作用就被打了折扣;另一种,学生表现并不突出,老实说,老师也觉得很一般,为了激励,含糊地说一句“好!不错!”,这种虚假的评价是没有价值的,一旦被学生识破,教师损失的将是师道尊严。
第四则:“这点事都做不好,放着,我来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困难与挫折会经常出现在活动过程中,但它们也正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在困难与挫折中,学生才能体验更多,收获更大。这样的评价,首先表现出对学生的不信任,不相信他们能做好,长期如此,如何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亲身体验,教师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
第五则:“你和他比比,看你这做得像个什么样?”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会表现得更明显,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活动中都有所发展,我们在教学中适宜采用自我参照的评价。这个评价语言不仅易使那个作为参照体的学生产生骄傲情绪,也打击了被评价学生的自信心,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失望,放弃学业。
第六则:“尽是些怪想法,真不知道你脑子里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
学生的思维角度及方式与成年人是有区别的,教师认为不可思议的怪想法,也许正酝酿着一个小发明、小创造,它们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这样一句评语,对学生的创造性无疑是当头一棒。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2:34 | 只看该作者
综合不是 “拼盘”

文/沈旎 

   时下教育界流行着一些时髦的词,其中 “综合”这个词恐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格局,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这是就一门学科而言,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旨在改变学科本位的现象。二是设置了综合课程。如艺术、品德与生活等,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三是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一门非学科课程,但作为一门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有其独特的定位的。
    对于长期习惯于分科教学的教师来说,对课程综合性的困惑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听到老师们议论,在实际操作中综合性是很难做的,是不是要将综合理解为将各门学科都放在一起,一节课上半节课的美术再来半节课的音乐,或者是将语文与数学结合起来,一节课既教授数学的内容又来写半节课的作文,这种课程综合的形式让老师们都觉得不伦不类,将几门不同性质的学科硬生生拼在起看起来像个大杂烩,像餐馆里的那道冷拼。做起来难,吃力不讨好。这种曲解,让有些教师对课程综合性产生抵触,认为又是在搞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综合的结果不是双赢而是两败俱伤,那就完全违背了课改的初衷。
    教师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会把综合做成了一道 “拼盘”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值得引起注意:
    首先,我们要明确搞课程改革不是为了赶时髦,作为老师,在做之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观点是很深入人心的。我记得有个教研员在评课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当你的眼里只有课本的时候,你的心里是容不下学生的。”我们可不可以把这句话改成 “当你的眼里只有学科的时候,你的心里就容不下学生”呢?我想做为一个学生,他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当你上数学课时他是一个数学的人,而当你上语文课时他又仅仅只是一个语文的人。如果我们站在各自学科的本位,那么在我们的眼里学生也许就是一个由各学科拼合起来的机器。所以,站在促进学生发展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科本身就是综合的,这样一说,这个词也许就不是那么时髦了,原来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科本身都不会是单一的,过分孤立的学科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不站在学科本位的立场,综合本身就存在。为什么要课改,要提综合呢?那是因为我们以前的学科划界太严,弄得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那种严格的学科划分教学的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看来,学科综合就是为了学生全人发展。
    其次,我们要知道怎样做才能实现课程的综合?这里的综合更准确一点讲应该是融合,为什么融合?把什么融合在一起?则取决于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学科知识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切忌为了综合而综合。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没有苏教版数学教材,品德与生活教材、语文教材等在设计上都有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习得的方法是课改还来的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变化。当学生活动时,他所要调用的知识与手段就绝不会单一的指向某一学科,只要你留心,便可发现各学科教学的契机。我们也不要竖起学科壁垒,去要求学生只运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方式去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做是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境的。关注活动在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综合调用自己所有的直接与间接体验与经验,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找到丰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具备综合素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来确定要不要综合?综合什么?怎么综合?我想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盲目了。
    最后,要做到这样的综合,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们会觉得压力很大,我想,有压力并不是坏事,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就是动力,人往往是被逼出来了。对那些有上进心的老师来说,课改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一定要想办法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为了学生,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时地自己充电,学点真本事,那么这个综合就不会再是 “冷拼”,它将点燃老师们的能力与事业心,促进学生与老师综合素质的共同发展。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4:04 | 只看该作者
追问“平等”

  读了徐莉的“择校之痛”和“眼泪作证”,心里长时间被一个词占据:平等。
  我们能从文中感受到学生和教师都在不平等中拼命地挣扎着。记得杰斐逊在起草的《独立宣言》中,就申明“人生而平等”“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人是生而平等的吗?
  很小的时候,读冰心的小说《分》,就觉得有个东西是那么揪心,这小说明确地告诉我,人是生而不平等的。有些人出世时是含着金锁匙的二世祖,有些人是带着乞儿钵的贫儿;有些人生下来就是智商暴棚的神童,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唐氏综合病患者;有些人生下来是沈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有些人生下来是蟾蜞落泮之容……明明白白的事实是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何来人生而平等?
  不是有人需要用十八年的奋斗才能换取和另一类人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荣幸吗?你说他们平等吗?
  于是哲学家又说:“在自然条件下,人生而平等!”这纯属废话,你说人能生活在纯自然条件下吗?
  
  记得以前《读者》里介绍过一个夏令营的活动:
  每个学生在进入营房时都要抽一个签,上面写的上等人,中等人和下等人,这个签决定了在夏令营活动的身份。
  上等人不仅能够得到最好的生活条件和饮食,还可以享受来自下等人的最好的服务,;中等人次之,必须自己为自己服务,下等人不但生活饮食条件远远差于前两类,而且必须为上等人服务,如果服务得好,做出了努力,在每天一次的评比中会得到积分,根据积分上升为中等人,仍至上等人。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本性呈现出来,有些抽到上等人的孩子颐指气使,有些谦和体谅,一部分抽到下等人签的孩子,承认事实,努力服务,不断积分,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有些孩子整天抱怨,拒绝服务,到活动结束,仍只有下等人的生活条件。
  
  我不想从合理性上来评判这个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的价值在于,抽签活动很好的还原了人对自己的出身的无法选择的事实。它对“人生而不平等”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引导孩子们直面这种事实。只有坦承了这种不平等,我们才会去除体内原始愤怒与仇恨,开始着力于寻求改变这种不平等现状的可能,以期达得平等的结果。让孩子意识到平等不是生而得到的,是需要努力争取才能获得的。尽管人与人之间社会境况不等,但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争取平等的机会是均等的。
  
  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再来看择校,痛苦仍会存在,可能会理性一些。
  为什么会择校?优质资源的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不足,但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总量不足的问题,而是分配的极端不平衡。
  我所在的区有一所省管小学,今年把一幢完好的“爱我中华楼”拆了,因为省里投资建更好的实验楼,同区有些薄弱学校的校长开玩笑地说,要是房子能安轮子多好,把它推到我们学校,会成为我们学校最大、最漂亮的校舍。这完好的楼一定要拆吗?把重建的资金投入到薄弱学校的建设,投入到农村教育中,不知会有多少孩子能从中受益。
  为什么分配会如此不均,当然也和这些学校的出身有关。出身“名门”的,会在仅有的资源中分到一大部分,成为优质学校;而出身“鄙微”的无奈沦成为薄弱学校。有一次,和一个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聊天,谈到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他说“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平均洒下去,就看不到明显成效,打造一所优质学校,对外就有一个窗口,否则你介绍业绩时,拿什么来说。”
  既然,有优质与薄弱之分,人们就会有所选择,只是现在选择的方式和手段太阴气,成了权、钱和脸皮的交互作用结果,这种选择的手段强化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带来的是全民读书的恐慌。
  但比这更可怕的是,我们的遮遮掩掩,无视这种不平等,或者用手挡住眼说,这是优质资源带来的效益,是合理的。我们为什么不敢直面呢?
  越是无法直面这种不平等,暗箱操作就会越多,不如放到桌面上,把追求平等的公立学校与追求利益的私立学校分开,明码实价,少些小动作,可能还能公平些。
  我还注意到实话实说节目就择校问题对学生进行了采访,当被问及是愿意就近入学还是进行升学考试来决定升入哪个学校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赞成考试。
  就近入学是国家提倡的,但近入学的前提是学校的平衡发展,事实是当前学校发展是不平衡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在教学的软硬件上有着天壤之别。就近入学就意味着对这种不平等的默认。哪个学生喜欢考试呢?但为了争取平等入学的机会,孩子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尽管情形有些悲壮,但孩子们平等意识的觉醒仍是令人可喜的。
  当然,把择校从暗地里放到桌面上,考试是不是就比就近入学更公平,如何解决校际间巨大的差距,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时日,既然已经群情愤慨,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我想我们离问题的解决是越来越近了
  面对已经不平等的社会,和遭遇了不平等对待的学生,我们教师能做的只是在相对平等的小范围内竭力维持平等,不再制造出新的不平等。至少,让每个孩子保持人格上的平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6:03 | 只看该作者
正在消逝的意义





下公车的站台是一个很热闹的商贸中心,你无法想象,每次下车,总得找一个空档才能落脚,车、人、超市里的乐声,塞满了所有空间,急急地在人群的裹挟下逃离。

一天,我却突然停住,任身边的人挤撞着我,愣愣地站在穿梭的人群中,我看到了一具巨大的尸体,我想大喊,难道谁都没有发现一座房子死去了吗?

它的死相很难看,六层的小楼朝着一个自称商业航母的巨型建筑倾倒,门窗已经离开了它们本来的位置,胡乱地堆在它的一侧,想起纳粹集中营里堆放行李的地方。

有些墙面虽已开裂,还比较完整,有些却完全塌掉,散落着大小不一的水泥块堆成一个小岗。一些钢筋上的水泥早已经脱落,裸露而坚定地直指天空,我从未见过它们,它们一直藏在这房子的身体里。第一眼见,却是如此惨烈的形状。

谁还记得它曾有过的辉煌?它曾经是这一带最漂亮的建筑,它曾经被当作电信市场、就业市场,里面曾经是咖啡馆、餐厅、超市……那么多人曾经在这里歇脚、购物,在里面躲避风雨,可现在它什么都不是了,它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建筑材料,它死了。

其实,我早知道它今天的命运,自从周围更高的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日渐衰微了,人们不再需要它、不再进入它,只是从它身边匆匆走过。直到有一天,我看见它关了门,大玻璃窗上褪了色招贴画间,赫然一个巨大的圈中写着“拆”字。我知道它快要走了。在这些簇新的建筑间,它有些碍眼了。

一天后再看,大的墙面不复存在,水泥块变得稍小了些,小岗似乎也没有前一天那么高,在它的"尸骨"上,人们敲掉钢筋上的水泥,把一根根“骨头”从它的“身体”里取出来,它完全失去了活着时的形态。

再过一天,这里什么都没有了,清除得是如此干净,这里成了一个不小的广场,它消失了,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建筑,它不存在了。

我看着一幢房子死去,还有谁看见了?还有谁记得它的故事?

意义只是个人的体验,任何个体的意义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构成个人与世界当下意义的基础,我知道一切的意义对我来说终将消失,只有时空、自然有着我无法经历的永恒,让我敬畏。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7: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七日




  这七日,到今天已经过半,没有任何的计划与安排,不出游,不聚会,不工作,当然也列不出什么成果或业绩,一切都被我粘滞于这七日之前。
  听朋友来电说这七日要加班,问我这七日忙吗?坦然地告诉他,我闲着。这七日,要与久未谋面的闲适聚合,从一切俗务出抽身出来,纷纷扰扰全成了身外的事,站在一定的距离,远远地站着观望自己,在自己的天地里流连徜徉,悠然自得,内心是宁静而澄澈的。
  这七日,置身于书房,过几天书斋生活,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有书和我独处,突然发现原来复杂纷繁的生活程序能够被如此简化。这才理会为什么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这七日,常煮水品茗,从容地听沏茶时不同的水声,端杯、捧书窝在凉台的躺椅中,看马路上蜂挤的人群,大家都在往前赶,“互相竞争、推攘、阻挡、践踏。前面有什么?不知道。”我的思绪悠然独行,“走在自己的路上,仅仅属于我, 没有人同我争。”
  这七日,浸于音乐,喜欢班得瑞的纯静,固执地认为,只有静坐或阅读时才能入耳。让它萦绕在这七日。
  这七日,网事如烟,去几个性情相投的朋友“家”小坐,闲聊。
  这七日,成了生活的一个断层,一切都因为有闲,不慌不忙。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7:59 | 只看该作者
札记(五)

1、今天,有冬日难得的暖阳,也是孩子们期末考的日子,听办公室的老师述说儿子昨晚复习到十一点,但愿孩子们考完后,能如释重负的在暖阳下尽情的游戏,然后,回家对爸爸妈妈说说在阳光下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趣事,一定比写在考卷上的作文有意思得多。


2、每到期末,陆陆续续,不断有老师来交调考的质量分析,考完了之后,一连串的数字及分析就成为教师一学期努力的最后成果,我这里并不想否认这种量化评价的重要。只是在分数的面前,一切本来和谐的东西被异化,一下子变得面目可憎。

“你们学校怎么搞的,七十分也算在优秀面?”

“怎么这么简单的数据都算不清。”

“对不起,别告诉校长,这是年级组长让我们这样算的,如果校长知道了,年级组长会让我穿小鞋的。”

“平均分怎么会高得这么离谱?”

    我们怎么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分数,它太强势了,它是学校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就是说不管学校平时做了些什么,只要分数不到线,就是目标没达成。对老师,这分数也是维系声誉的命脉,有个老师上课很受学生欢迎,几次调考,分数排名都靠后,于是被提醒注意教学质量,从此沉默。这里分数等于质量。我们从不去想是不是考试本身的问题,在考试面前,我们没有尊严,质疑、猜忌、责骂、埋怨、甚至死亡,分数竟然连着这么些可怕的词语。

    其实,谁都明白,在算不清的背后,有太多说不清的理由,不是算不清,而是不能算清,分数让我们轻易的把自己的诚信奉上。

    听到教育行政部门在汇报工作时,从来都是用分数说话,老师们在介绍自己时不也常常说,我们班排名第几,平均分高出普通班多少。多数情况是在分数面前,我们主动缴械投降。

    面对分数,我喘不过气来。

3、期末还有一件难事,就是写评语,不准用电脑打印,每个孩子的评语必须达到300字以上,学校检查时,要交草稿,每个班50多个孩子,算算这两天必须写3万字左右。几个平时爱动笔的老师,在网聊时也怨声载道。老师们认为这样的评语是有必要的,但也纷纷质疑:为什么不能放在平时做?平时班主任的札记,与家长、孩子的交流本都没用了吗?......我想,这种要求的本意一定是好的,但怎么一变成整齐划一的行政指令时就有点不尽人情了呢?

    老师们是可爱的,这两天他们一定会咬着牙完成。

4、昨天看凤凰卫视,负责读报的杨先生为一件事忿忿不平,事情是这样的,一群建筑工人在寒风中站了近两个小时,终于等来了为建筑工程剪彩的领导,杨先生对这种场合里,领导坐着而让真正有贡献的工人站着的情况感到不平,我想这杨先生一定少来大陆,不然他一定会被这样的场景刺激:一群小学生,冬天被要求着单薄的校服,在寒风中面带微笑,吸着鼻子举着手上的花束大呼“欢迎”。

5、所见、所闻常常让人不安,有时甚至觉得再把它说出来,将这种不安传播开来是不是有些不道德。有些倦了,不再想说,我太小太弱,会有什么作用呢?相信这句话“阅读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肉体与精神的不安。”



札记(六)

1、女儿周六中午补完课回来,已经是近两点,周日三点又必须离家,在家时间仅有25个小时,在这期间的洗浴,睡眠,吃饭等日常事务的处理会用去一些时间。多想陪她絮絮地说说话,可这周我却不敢这样做。将近期末,屋外,尽管有灿烂的难得的冬阳,她却只能趴在桌上,因为带回五套卷子,必须做完,我只能静静地为她打开窗帘,让阳光斜斜地照一方在她的桌角上。


2、一家报社最近组织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回家过年的捐助活动,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贵州的学生,得到捐助后提出要求说,只给了回家的钱,却没有回校的钱,仍不能回家,还说,如果没有一些除路费外的资助仍无法过年,因为这个贫困的家庭一共养了七个孩子。我在想为什么会是七个,这七个孩子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这类孩子的父母为什么就不能少生些孩子?尽管,人具有平等生育的权利,但作为有控制及思维能力的人,不同于其它动物,当我们决定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我们有没有能力为这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所以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一方面是同情,一方面是愤怒。

3、再说这样的故事,连我自己都觉得像祥林嫂了。

   但它具体、切近,还是想说说。期末考结束,想让上小学六年级的侄女到我家来玩玩,周六上午打去电话,她一人在家,问她周日能不能来玩,她说正在赶寒假作业,今天必须做到**页,下午数学培训,明天上午是语文和英语,我问她辛苦吗?她说:你说呢?我问你想去培训吗?她说班上同学都在培训,不然初中会赶不上的。她还告诉我,培优班的数学开学后会有一次重要的考试,我们区的示范初中和培优点联合举行,为示范初中的实验班选苗。那你寒假能来玩吗?她说,太忙了,没时间。她只是个六年级的孩子。

4、在我博客的评论中读到“要知道,女儿曾在前不久生气的时候对我和她爸嚷道:学二胡有什么用?”有什么用成为我们评价孩子应该学什么的一个标准。学习对什么有用,只是为了今后的职业吗?如果我们为此,扼杀了孩子玩的天性,驱逐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了职业的需要把他们都往一个胡同里赶,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高了些?注意,质问“有什么用的”不是家长,而是孩子。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9:3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记(2006年1月14日)


    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终于翻到了另一黄绿的页面,有些怅然。

    周五早晨,因为在车上读,结果错过了站,索性从两站开外的地方一路疾走到办公室。

    有时候觉得,读完一本书,很难说出这书的文字给你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甚至,合上书,文字就逃逸了,但一些具体的读书的场景却合着书中的某些情节留下了它的气息。

    当我把这黄绿的书插入到我书柜的其它书中间时,我就能感觉它的不同,那黄绿色被注入了办公室中午的慵懒、斜阳、舒缓的音乐和冬日早晨在冷风中疾走映在橱窗上的身影。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伟大的进军本是抱着去拯救柬埔赛人的雄心,最后在还末进入时,就被铁桶似沉默的边境击溃,最后,“弗兰茨没有去找死,而是垂下头,与别人一道一个跟着一个离开原地,登上汽车。”

    在利益、荣誉的内讧中,一队有共同伟大目标的人,也会分崩离析,再回望他们当时共同的希冀,它变得如此的无足轻重。

    想起了文中托马斯对自己的一再追问“非这样不可吗?”

    倘若回答:是的,只能这样。那么接下来,我们会自问,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心里还有着对各种“那样”的可能的向往,这种肯定的回答既有着坚定,又充满无奈的命运的随顺。

    倘若回答是不,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会是,你会怎么样,我们能够为自己“不必如此”找到很多很多的借口,这会让我们放弃生命中所持重的东西,这是昆德拉的一个陷阱,一个奇怪的悖论,最后都引向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结局。



阅读记

(2006年1月11日星期三)

  最近的阅读有些杂乱,手头上正在读的有三本书,一本是戈兰特・威金斯《教育性评价》,一本是罗素的《自由之路》,一本是米兰・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教育性评价》是从郭教授那里借的,读《教育性评价》是因为我正在写一些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文字,尽管自笑这书读得太功利,但想想,翻翻,有时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书文字翻译有些明显的问题,但有两点比较有吸引力:一是书中诚实、质朴的研究,二是它的言说方式,读国内有些教育理论书籍,常常需要很大的决心和耐心,语言面貌太过严肃、武断、无趣、盛气凌人,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和范梅南的作品尽管也是教育理论类书籍,因为语言中隐着的那个人是生动,有感情的,读起来比较轻松。

  罗素的《自由之路》是很早以前买的,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间,现在是续读。因为书比较薄,方便带,所以多在车上或开一些无聊的会议时读,但真的很慢,关于教育的部分这次读得很细,多回读,但我想我可能这次仍会放弃一些章节,这个周五,不管读到哪里,我都准备请罗素回书架了,他的话有时说得太透,我又爱联想,有一种清晰而无奈感受,既让人迷恋,又让人害怕。

  米兰・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上个月买的,我不喜欢那书花哨的封套,取下,只留那黄绿色简单的书面很干净。这书的装帧和纸质捧在手上让人愉快。我常常午休时在办公室边听音乐边读,因为快放假了,昨天我把它也带回了家,再翻开,怎么看它都觉得它带上了办公室中午的斜阳、慵懒和徐徐的音乐。书签放在221页第五部中,这种文字我一般不回读,比较随兴。让我慢慢地读完它。

  扫一眼书桌,还有范梅南《教学机智》和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这两本书有时会在想起什么或要说什么时,到其中搜索准确的说法,这些文字与我相熟,尽管对一些句子记得不完整,但我能在很短的时间找到它们。

  书桌上还有一本《一杯沧海》,前天被从书架上取出。今天回读了几节,尽管其中都是些原汁原味,没有被勾兑的零思碎想,但总有种急促的、速食的感觉,泥沙俱下,拣拾其中的经典会比较费时,有些语言的味道稍逊,今天我会让它回书架,只看看以前的笔记,当时抄录下的很多,再读,觉得需要做一次筛选。

  昨天,看到刘老师的读书日志中标识了出版社和页码,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有时再找文字的出处时有困难,以后的读书日志我会注意这个方面。

  不过《一杯沧海》就不打算重新标注了。将今天的读书日志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晨读《一杯沧海》读书笔记的再次选录(1月11日晨6:00)

1、语言的弹道

    语言是用来射击事物、情感和思想的。但最高明的射手都不直接打中靶心,他们的弹道是迂回的,在空中划过美丽的曲线。能这样用语言的子弹射击的人,便是诗人。

(我不太喜欢射击的说法,让人想起射杀、强硬、直击,这些词和语言连在一起令人不快。)

2、多一种陈述,多一点真实

    当年,一个被关进伦敦塔里的英国爵士闲来无事,便着手著述,撰写《世界史》。

    一日,有两个人在他窗下争吵。第二天,这个世界史学者请他们各自复述昨天争吵的内容。他们所讲的和他自己所听到的大相径庭。爵士转身把他的手稿投入壁炉焚烧,说:“我亲耳听见的东西都得不到证实,何况这些被人多次转述的东西呢!”

    这种心情我最近体会到一次。三个朋友(其中两个是一对情人)和我约好一道去香山,他们三个同车到达,但都迟到了。他们各自向我解释了原因,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几乎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可见,所谓历史事实,不过是当事人按照自己的利益、兴趣、忌讳、见识对有关事件进行加减处理的陈述。一个人一个派别陈述的历史是不可靠的。多一个人多一个派别陈述,历史就多一点真实。

3、痛苦不是货币

    痛苦不是货币,并非对所有持有它的人都是等价的

4、对立面

    对立面只可能被融合,不可能被消除。消除到最后,你自己将成为自己的对立面。

5、说“不”并不高明

    有两种人说“不”的频率最高:第一智商低,第二权位高。智商低,不会通过说是来说不;权位高,用不着通过说是来说不。前者自己走的大多是死胡同,后者让别人走的是死胡同。如果一个人权位既高,智商又低,社会就会变成死胡同。

    因此,说“不”虽然痛快,但并不高明。

6、当下圆满

    人生第一原理是:现在就是永恒,此地就是无穷,此生就是永生,此身就是众身。

二、上午参加一个会议,间隙读了《自由之路》中《个性与公民性的和谐》一章(P106~116)

说明:选读这一章,是因为它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我们在博客上关于学生个性与社会规范性的争论,我希望罗素能我些启示。

1、在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社会和谐状态下,我们能实现个性的最充分的发展吗?

  (罗素很聪明,他没有把个性与社会性作为誓不两立的矛盾体来考虑,在现实的生活中,两者确实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且罗素将社会的和谐状态作为前提。他的表述表现出一种节制,比如“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最充分的”。)

2、政治对教育的危害主要源于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某些特殊团体将其利益置于全人类利益之上

第二无论是群众还是官吏中都存在对同一性的过分热爱

3、我们不得不考查一下是否具有这种可能性:即就教育所涉及到的那部分国家利益而言,它与孩子们的利益大致是一致的。

4、 掌权者几乎是不可避免地渴望他们的臣民都是情绪型的,而不是理智型的,因为这样使得那些不公正社会制度牺牲品的人们很容易满足于自己的份额。

5、小孩子对其他孩子的“奇怪”的事总是怀有本能的敌意。

6、性教育经常使人神经错乱,凡是性教育不够公开的地方,就在人们的意识里埋下了不和谐的种子。

(摘录这句是因为这段对早恋的讨论,不记得是谁说过,对美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正视,如果你用偷窥的目光来看待美好,美好顿时会充满邪恶。)

……

三、昨天准点下班,路中天未黑,读了《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节

  “当俄狄浦斯明白所发生的一切后,他绝没有感到自己是无辜的。他无法面对因自己的不知而造成的不幸,戳瞎了自己的双眼,黯然离开底比斯!”“是不是只要他们不知道就算是无辜?”

  托马斯关于俄狄浦斯故事的质问,今天一直回想在脑子里。



  这样读行吗?大家愿意看这些罗嗦的日志吗?我知道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外”,还有一个原则是“己所欲,亦勿施与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41:22 | 只看该作者
一颗柔软的心

  
  今天是周末,把手头上的事做完,都快十点了,本来想打开博客写点自己的东西,发现我的QQ群里还有几个老师挂着,这么晚了,他们在做些什么?于是开始了下面的聊天。
  老师介绍:王赤萍是我区一普通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主任),去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骨干班的培训,加入我的团队,做事踏实,默默无闻。
  
沈旎21:56:27:王老师,在吗?在忙什么呢?
王赤萍:最近一段时间,每天这个时候都在改卷子。
沈旎:什么卷子?
王赤萍:因为质量月,单元测试、期中测试、他们考完了在单位没有时间改,每天3-4 节每周14节的课要跟着往前上,在学校的时间差不多只够改家庭作业,小班压力更大些。教学质量,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的关注。孩子考了80多分,家长还打孩子,其实那个孩子很尽力了!今天我在班上做了个随机的调查,孩子们感觉压力很大,今天跟我说着说着,大约6-7人都哭了。每次开完会家长都说我怎么怎么不好,说我们成绩考得不理想。我先问了他们你们最不喜欢平时父母跟你说的什么话?他们觉得家长给他们的空间太少,做完作业再听英语、练毛笔字、写周记、画画------都没时间玩,有的说周末也都用来培优 我今天还把他们最想对父母的话记了一些。
沈旎:真高兴,我团队里的老师对孩子是那么用心,感动!真正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想问题
王赤萍:有这些“你们多帮我!每天只赚钱不管我!再陪陪我! 你们不要只顾自己玩,要管我。少打我,少骂我。我要玩!!!我想休息啦!别让我的屁股再疼啦!我会自觉学习的,多给我鼓励。别再唠叨啦。”我班的学生其实都很不错的,我想帮帮可怜的孩子们。下面我把他们父母平时管教的一些方法或言语说说“前天我刚做完作业,刚打会篮球,爸爸说去写日记。好不容易写了一篇日记,刚休息,爸爸又说:卷子没做!快去做!唉!我一年中有90%的时间在学习,只有10%的时间在玩.如果在这样学习,我不傻,也会变傻的。”这是个作文写得非常好的孩子说的。(声明我没布置日记)我班另一个在全国得过奖的孩子还说:父亲不打我但他每次都说“玩咧,玩咧,(反话),以后摆个摊子,旁边放个破碗,说不定碰到好心人,会给你几个!” 孩子说,“每次听到这话,我都不想跟他们争气!”今天他也哭了。
沈旎:能够让学生这样说,发发怨气是好事,有一个发泄的渠道,才不至于情绪异化,但教师要注意引导这种情绪向交流,沟通,理解这样一些良性的方向发展。教给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教给孩子怎么和家长交流,你有事做了,这是一个双项的工作。我想现在你一定很明确家长会上讲些什么了,我把给家长讲课的电子讲稿发给你,也许能给你一些帮助。这些话,会让我们的语言更有条理,更有份量。
王赤萍::我觉得家长不仅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沈旎:这是家长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少谈分数,多从这个角度来谈,你在做一件有益的事。
王赤萍:对!我就是这么想的!孩子们太可怜啦!我今天说:你们看看这么棒的孩子们,家长居然没感觉!老师要帮你们说出你们的心里话!不要让家长们用放大镜看你们的缺点! 要他们多鼓励,多帮你们! 让他们欣赏你们这群优秀可爱的孩子们!我今天一个一个摸着他们的头说。
沈旎:这话够让人感动的,难怪会哭一片,你虽然没有读过范梅南的《教学机智》但对他书里面的某些教学策略却运用熟练,可见在具体情境中,我们也让自己成为了教育家。
  
  首先,感谢网络能让我和我团队的老师时时刻刻在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智慧。尽管我知道这种对话的呈现形式会让读的人感到费劲,但我仍想保留这种原生的对话形态,而不用转述的方式,因为老师的话是那么质朴,感人。
  这一段,在博客里我们总在议论教师生存状态的问题,这里也给大家提供一个现实的论据,我们的老师比美国的老师更刻苦些,尽管我很羡慕美国老师会享受,能不把工作带回家,但我仍感动于我们老师的敬业,为此,他们的权益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保护这群可爱的人,让他们少受伤害。
  我们往往会为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所折服,为一些专家学者的教育理论所感染,而我常常会在这种不经意的聊天中,被老师们感动,他们正以一颗柔软敏感的心创造并诠释着这些理论,正如范梅南所说,“教学机智不在语言中,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机智表现为对孩子体验的理解。机智受见解的支配同时又依赖情感。”尽管这位教师很可能没有读过范梅南,但他凭着自己的直觉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作为,又与这些理论不谋而合。
  尽管,现在快到午夜我想写的文字仍一无所获,但并不遗憾,因为我发现了一颗柔软的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42:07 | 只看该作者
夜车 冷雨


  
  下班时,天色就已经暗下来,匆匆整理东西,看了一眼有些凌乱的办公桌,算了,明天再说吧,一出门,几点冷雨打在脸上,不得不折返取伞。听得见被风卷落的树叶打在伞面上的声音,裹紧大衣,疾走,想到在公车上的一段苦累有些无奈。
  家离单位太远,足足有四十分钟的车程,也就是说每天我得花近两个小时在路上,多么奢侈的时间浪费。其它季节,天色不这么暗,上车如有座位,有时还能看看书,观察周围人的举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可这会儿暗得什么都分不清,冷让人很沮丧、倦怠。
  站台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看来车有一段时间没来了,大家都朝一个方向张望,是不是又堵车了,这城市大而无序,下桥的地方可能又在修路,这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车连续来了几辆,但人太多,只能再等,很幸运再来的一辆车很空,收伞、上车、找个座位、安顿好自己,打开MP3,这才发现天已经完全黑了,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在站台足足站了半个小时。
  雨打在车窗上,滑出一道道水痕,我在哪儿,要到哪里去,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那个熟悉而温暖的地方。
  今天一天都为即将举行的竞赛组织工作所扰,不断的打电话、安排考场、监考须知、考场示意图、考场规则、准考证……忙得人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在做什么?我怀疑这种竞赛真正的价值,因为抵触,尽管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但觉得心累,我是不是在助纣为虐?方向对吗?如果方向错了,方法越好,越有效,就越有可能南辕北辙,越来越远离真正的目标。记得谁说过这话。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工作任务,不能去多想。
  车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靠在椅背上有些犯困。一阵冷风,车门开了,不是到站了,堵车,有人要求下车。车继续向前蠕动……
  昨天,给远在日本的父亲挂电话,接听的,竟是已经十七年未曾见面的弟弟,他是声音仍是那么熟悉,没有问候,我们彼此都知道是谁,我问父亲在家吗,他说带孩子看病去了,絮絮地说了些孩子生病的事,就听他用日语与同事交谈的声音,“就这了”我匆匆地说,挂上电话。小时候,我俩只在一起生活过不到三年,但我记得能干的弟弟骑车带我上学的情形,记得他和我一道把收集的鸭蛋拿到小卖部去换钱,记得他带我去小水塘钓小鱼,在砖场的窑顶煮鱼汤,他一小跟着父母在农场长大,而我一直被寄养在上海和武汉的亲戚家,在乡下,他是主人,他了解一切,他总带着我。我们是什么时候分开的,离开农场的那晚家里杀掉了所有的鸡鸭,一辆板车拖着父母在农场所有的家当,我和弟弟跟着板车凌晨一路走到码头……
  心里酸酸的,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如此生分了,时间真是个可怕的东西,不记得了,一切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模糊的,一个对过去没有记忆的人能走多远?想起红楼里的句子“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什么时候睡着了,再醒来已经离家不远,看看时间,离下班已经近两个钟头了,急忙下车,一阵风,打了个寒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3:33 , Processed in 0.0725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