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常见题材的拍摄学习要点单元
| 核心知识
| 能力
| 第七章
常见题材的拍摄
| 不同题材的拍摄要领
| l
人像摄影中的背景、光线、造型与姿势的处理。
l
人像摄影基本布光方法
l
民俗风情题材选择及拍摄
l
常见的风光题材的拍摄
l
雾、雨、雪的拍摄
l
夜景的拍摄
|
在掌握了摄影的表现手法后,我们将要进入摄影创作阶段,你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瞬间,反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也可以为亲朋好友拍摄一些形神兼备的人像照,还可以在休闲娱乐中寄情于山水,拍摄下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异域的旖旎风情,既给自己留下快乐时光的美好回忆,又能与朋友分享这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第一节 生活纪念照和人像照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谁也不能回到从前,而照相机能够记录下我们成长历程中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我们的亲情、友情,这也许是照相机走进千家万户的初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数字照相机的普及,用照相机来反映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等各种活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喜庆节日、合家团聚、生日祝贺、班级活动、同学聚会等等,都可以成为生活纪念照的主要内容。生活纪念照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以生活事件为题材,要求真实地记录人物活动的情景、特征以及周围的环境,生动自然而不做作,把我们的人生旅途的各个生活片断化为永恒,给自己留下永久的纪念。
在日常拍摄中,还不可避免地要为家庭成员、亲朋好友拍摄一些以刻画和表现被摄者的容貌、神情和姿态为主的人像照片。某些生活纪念照和人像照由于涵义深刻,并具有高度的生活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也同样可以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一、记录有纪念意义的瞬间
生活纪念照决不是对一切生活现象,事无巨细,样样记录,而是记录有纪念意义的瞬间,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眼力,在司空见惯的平凡生活中捕捉能够揭示生活本质的镜头,才能拍摄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照片。
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有纪念意义的、值得记录的呢? 凡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一个事件的“第一次”,往往是有纪念意义的。如第一次会走路,第一次参加工作,第一次离家远行等等。其次是人们成长中各个阶段的关键时刻,如上学、入队、毕业、获奖等等。再如节假日活动、团队活动、郊游、运动会、课余兴趣小组;过年、过节、过生日或其他突发性事件等。
此外,日常生活中富有情趣性的场面或细节往往是生活摄影中最生动、最富有感染
力的题材。当家人、同学、朋友等一起尽情欢乐时,孩子们在公园草地上嬉笑逗乐时……人们就会渐渐淡忘了照相机的存在,为你的抓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你可以抓拍到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祥和轻松的氛围,让被摄者享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图1-2-3)。
人们通常喜欢拍摄人物面带笑容、双目炯炯的形象。其实,抓拍的人物,尤其是儿童带有哭、恼、羞、怒,或者闭眼、噘嘴等表情与神态的镜头,会显得更亲切、更生动。所以,观察、发现和捕捉人们感情中的微妙变化或抓住最能表现出人们内心感情的典型瞬间,也是生活摄影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表现人与人关系的镜头,常常最易传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
二、团圆相聚的合家欢
每逢喜庆佳节,人们总爱探亲访友,温馨的家庭气氛冲走了平日里的紧张忙碌。乘全家团聚、几世同堂,拍一些合家欢的照片,表达亲人之间的融洽,展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可使整个大家庭的气氛变得更加和谐、亲密。人们之间传递的亲情,既增加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又使合家欢照片拍得十分自然逼真。在自己的居室里,在小小的庭院里,或是附近的公园里拍摄合家欢照片,比在照相馆里拍的那种正式的加以摆布的照片更充满生活情趣。
拍摄合家欢,一般经过组织、摆布后拍摄,要求同中有异,稳中求变。拍摄好合家欢也有诀窍。
第一,拍摄合家欢必须突出一个中心,众人要向他(她)靠拢,这个中心可以是家中的长辈,新生的宝宝,也可以是过生日的寿星等。人群相对之间可以亲密些,体现一种和谐的气氛。
第二,拍摄合家欢,家人的排列也很重要,一般有这样几种排列法。
横排:人少就排一行,人多可多排几行;人多的合影最好利用台阶或凳子,使前后排高低错落,不会遮挡后排。排列时要注意辈分长幼,长辈居中先排,然后按年龄辈分排,高低错开。这种排列比较整齐、严肃,但是比较呆板。
自由排列:摆脱呆板单调的方式,求自然,可站、可坐、可倚、可靠,最后再看取景框内的构图,逐个进行适当的调整、安排,使人群疏密得当,姿态也应多样化,此种排列最难但效果最佳。
第三,拍摄合家欢,要找到合适的背景,以便很快安排各人的位置。简单的背景可以是一个寿字、一条小道、一组向上的阶梯,大家庭分散全国各地或海内外,要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地点拍摄。比如原来居住的大宅院,曾经就读学校的校门口……这样的背景比较有纪念意义。背景切勿杂、乱、花哨,以免破坏画面的美观或喧宾夺主。
第四,拍摄合家欢,用光上要注意光线的平衡,若室内光线暗弱可以利用闪光灯,用反射闪光法拍摄,室外可利用柔和的散射光。
拍摄家庭成员相聚一堂做生日,不可避免要拍摄一张大家簇拥着寿星吹熄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的照片。在拍摄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时,不要单用闪光灯照明,因为这样很可能使微弱的烛光无法在画面上显现出来。正确的方法是用三脚架支稳了照相机,将快门速度放慢到相机测光表所显示的快门速度(大约1/4秒左右),并根据闪光灯的指数决定光圈的大小,这样就能兼顾人物和烛光的亮度,使画面产生真实的气氛感。
最后,拍摄合家欢,最好使用三脚架固定照相机,尽量多拍几张,每拍一张都要重新调整一下人群及曝光组合,以增加挑选余地。
三、气氛热烈的聚会活动照
节日团聚、同学相聚、庆祝生日、欢庆毕业……亲人好友欢聚一堂,此时此刻用照相机把这些欢乐的场面记录下来,是十分有趣并有纪念意义的。
拍摄时,你可以选拍些热闹的全景场面,如大家共同举杯。也可以拍摄每个人的特写,然后再拍些合影照。拍摄时并不一定要大家的视线都对准镜头,可以捕捉一些大家相互畅谈的场景。对这类形式并没有规定的要求,可自由发挥,形式随你爱好而定,充分展示你的摄影水平,但摄影技巧还是需要掌握的。
一般,聚会照多半是在场地狭窄的室内拍摄,若是拍摄全景场面,要把每一个人都清晰摄入画面会遇到一些困难。如现场灯光亮度有限,要增加曝光必须采用大光圈慢快门,这样势必影响景深和相机的稳定性,使画面人物模糊。而使用闪光灯时,若将闪光灯直接朝向大家,有时会一部分受光过多,另一部分受光不够处于阴影之中。此时,你最好采用反射闪光法,拍摄的视点位置可以高一些,稍稍俯拍就可以把每个人都拍清楚。这种场合广角镜头可以大显身手,一个焦距28mm的广角镜的景深足以把美味佳肴、全体成员及背景展示得清清楚楚。
聚会照,有别于一般的合家欢,你很难有机会仔细摆布,缜密思考。遇到高潮时,你要眼疾手快迅速抓拍。最初一张你不用考虑构图和对焦,只需按下快门。第二张,你可边对焦,边构图,不放过任何机会进行抓拍。重要的是记录下现场的气氛。此时,掌握三个拍摄秘诀对你大有裨益:使用高速胶卷;将光圈放在较小的一档取得较大的景深;预先估计并调好拍摄距离。
四、日常生活中的人像照
以上的生活纪念照的画面都以表现人物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中的活动为主,表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情节,被摄者的相貌在照片中并不一定都很突出。而人像照片以刻画和表现被摄者的容貌、神情和姿态为主。此外,人像照片不只是单纯地记录下人物的外貌,而是要深刻地表现被摄者的性格、内心世界。由于被摄者性别年龄等的不同,拍摄的手法也不一样。这就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在各种环境中和不同光线下拍摄不同人物的技术技巧,将被摄者表现得更生动、更典型。
1.
环境和背景的处理 人像摄影中对环境的处理有两大类:一类是强调环境特征,以具有造型意义、清晰可辨的环境气氛来烘托人物,渲染情调,求得人与景的有机结合。这类背景是整个画面中一个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传达出许多有助于观众了解被摄者的信息,这时通常利用小光圈、广角镜头的大景深展现环境细节。另一类背景的选择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简洁。要选择构图简单、图案明晰、重复排列、色调单一的背景,或把少量的背景虚化,以抽象的影调、色调烘托人物。这时多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利用极小的景深拍摄。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依据造型需要、以及环境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背景在画面中究竟该占多大比例为最佳,没有具体规定,如果你要拍摄一幅通过环境、背景来表现被摄者职业、身份的环境肖像,或是拍摄人物旅游中的留影,画面中有名胜古迹出现时,背景可以占较大的比例。另外,在拍摄人物全身像时,背景宜多些,以免造成局促感;而拍胸像、头像照,背景则宜少些,使观众的视线更集中于人物身上。好的背景能起到烘托、美化被摄人物的作用,而不良的背景则会影响画面的美观。因此,在拍摄中应避免使用以下一些景致作为背景:景物零乱繁杂;喧宾夺主的亮色块的景物;反差异常强烈的景物。
2.
光线的处理 利用太阳直射光照明,方向感明确,被摄体产生比较大的明暗反差,投影也很明显。很多初学者认为晴天是拍摄人像较为理想的天气,其实,晴天的直射阳光过于耀眼,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直射阳光光线过硬,而感光胶片的宽容度有限,容易因反差过大而使某些部位的层次损失,影调生硬。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像摄影都要追求细腻丰富的影调层次,所以应注意避免在强烈的直射阳光下拍摄。可以把被摄人物安排到阴影处。如果需要在直射阳光下拍摄,一般利用前侧光或逆光拍摄,适当改善过于强烈的反差。但是,逆光拍摄要注意进行曝光补偿并在镜头前加用遮光罩。
多云天气的阳光一部分被云层扩散形成散射的天空光,另一部分穿透云层直接照亮地面景物,光线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方向性和较大的亮度,可以在被摄体上形成一定的明暗反差,且这种反差通常都在胶卷的宽容度范围之内,可以把被摄者的各种影调充分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拍摄人像的光线。多云天气的色温基本保持日光色温,用彩色片拍摄色彩鲜艳,饱和度高,画面影调层次丰富。
3.
人像的造型与姿势 我们面对镜头前的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的的人物,不仅仅要求达到外形的逼真,而且在逼真中还要求寓以美感。要注意调整好人物的造型和姿势,包括脸部的角度,身体的姿势,四肢的摆放,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等。
从人像摄影的造型分类上来说,头像最宜于表达人物的表情和脸部质感,半身像最宜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姿势,而全身人像的最大优点是能让人物与周围的环境构成有机的联系,便于营造画面的情调与气氛。如果要强调女性苗条的身段和优美的姿态时,也以采用全身像的布局为宜。
在人像作品中,脸部的基本角度,可以分为正面、四分之三侧面和正侧面三种。一般说来,正面像便于描绘脸部的表情,尤其是沟通心灵的那双眼睛。如果让脸往
左或是往右侧一些,让一边的耳朵刚好看不到为止,就是摄影中最常见的四分之三侧面像。这时既能比较全面地表现一个人的形象,又避免了正面角度过于对称而显得较为生动。侧面像便于突出面容的轮廓,在运用逆光或半逆光时,能达到强烈的装饰光效果,也更能强调面容的质感。脸部轮廓的缺点(诸如高颧骨或尖下巴等),会随着角度的偏转而消失,在拍摄前,要认真观察,选择最美的角度拍摄。
此外,人脸的俯仰角度也很有讲究。脸型比较胖的人可用稍俯一点的角度,使脸部看上去显得瘦些,也容易产生柔情和谨慎的造型效果。脸型比较瘦的人可用稍仰一点的角度,使脸部看上去显得胖些,同时能表现一种高傲感,或者给人以坚强自信的印象。
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人们在活动时经常是用手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人在沉思时,往往把手支撑在额角或下颚上,或将手臂依靠在支撑物上。在高谈阔论时,会指手划脚;在欢乐时,会手舞足蹈;在愤怒时,又会摩拳擦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人的动态,并加以提炼,就能在必要时诱导被摄对象采取合适的姿势。在人像摄影中,手是表现力很强的一个因素,手的变化既可以强化人物的神情,也可以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在以人脸为主的肖像中,手可以放在脸的边上,或轻托,或斜倚,但与脸部的接触不要太用力,避免脸部的变形。在半身和全身像中,可以让手抱在胸前,让手扬起掠过头发,或者轻抵下颚。适当借助一些小道具,比如男人使用烟斗、帽子、眼睛、书籍,女人使用鲜花、玩具、挎包、时尚杂志等,可以使人物的双手有所依托,使人物的手势显得更为自然而具有说服力。但是,道具在画面上不能过于显眼,否则,会分散欣赏者的注意力。可以说,手之善于表达感情仅次于眼,可以将其传情达意的功能用到极致。
在拍摄全身照时,双脚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得好,能使动作显得优美,否则会叫人看上去觉得呆板,或者过于夸张,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一般来说,拍摄人像照(尤其是女性)时,切忌双膝并拢或双脚并列。两腿应该前后错开一些,两个脚尖应有不同的指向。必要时,也可以把脚搁在支撑物上。
记住一个有用的原则:头部和身体不要形成一条直线,如果让被摄对象坐着,应该让她侧过身去坐下,肩膀、手臂和双腿不要正对照相机,然后让上身转向镜头,这样,腰部看起来很细,身体的曲线是流畅的。拍摄站立的半身像或全身像,也可以让被摄对象稍微侧过身去,和照相机成450,同时对两条腿的重心支撑也要有所侧重。这样,身材也显得比较苗条。当身体正面对着镜头时,头部应稍为向左右转一些,而当双眼正视镜头时,让双肩转动一定的角度,或是让双肩上下倾斜些,这样会使画面更富有动感。
在人像摄影中除了头像以外,不论是半身人像还是全身人像,都必然涉及到处理人物的姿势和动态的问题。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外,还要多向优秀作品学习,总的说来人物的姿势应该自然,符合生活习惯,符合被摄对象的性格和当时的环境,切忌矫揉造作。不同对象的造型姿势也要符合其个性特征,甲的姿势看上去很美,照搬到乙上就不一定好看,有时还会弄巧成拙。
4.
捕捉人物的神态与个性许多被摄者在镜头前都显得比较拘谨,要使被摄人物去掉拘谨的神色,应营造轻松的氛围,分散被摄者的注意力,使他忘记自己是在拍照,而流露出真情来。即使看到你不喜欢的姿态与神情,也不要急于直接纠正,否则容易弄巧成拙。而应在不断鼓励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引导,哪怕浪费几张胶卷也是值得的。在引导的过程中还可以找一些他们熟悉的话题与他们聊天,一旦他们的神情专注于你的话题时,最佳的拍摄时机也就到了。
在人像摄影中人物的眼神也很重要,在表现眼神时,有一个小窍门对表现女性的魅态也许是有用的,那就是当被摄者的脸部向右(或向左)侧转时,引导他们的眼神转向相反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当头略为低垂时(或略为高抬时),引导他们的眼神略向上方(或略向下方)注视,采用这样的相反凝视的方式能使人物平添几分妩媚。
第二节 休闲旅游照
近年来,节假日出游的机会越来越多,在饱览山川秀色的同时,还可以记录下旅途中游览景观的情景,人物在旅途中的活动,当地的风光及风土民情,这些既可以为你留下永久而美好的回忆,还可以让亲朋好友与你激情同步,分享精彩瞬间。
一、旅游摄影的器材准备
从事旅游摄影应该轻装上阵,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定焦镜头一定要让位于变焦镜头,没必要使用的东西一定不要带。在能够满足拍摄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器材轻一些。
旅游摄影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拍照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以自愉自乐为主。假如你属于这一种,选择一只内藏闪光灯的轻便型相机使你几乎没有携带摄影器材的负担,可以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另一种是把摄影作为旅游发现的另一只眼睛,以创作为主,宜选择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带上变焦范围为24—85mm、80—200mm左右的两只变焦镜头基本上能满足各种拍摄需要。照相机和镜头要放在一个坚固耐用的摄影包。胶卷要尽量带足,并带一个轻便实用的独脚架。如果你选择的是数码相机,最好带上数码相机伴侣或足够使用的存储卡,还要记得带上有关附件,如充电器、USB传输线等。旅游摄影还要随带小巧轻便的雨衣,以便碰到雨雪等特殊气候时可以保护你的器材免遭淋浴之苦。到偏远地区拍摄,除了摄影器材外,还要带上一些必备的药品、干粮及手电筒等。要注意随身携带记事本,尽可能把每一个拍摄主题的拍摄情景和自己的独特感受记录下来。
二、旅游摄影注意事项
如果单纯地从技术上来讨论,旅游摄影同风光摄影、人像摄影是差不多的,但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旅游摄影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制定周详的计划 旅游摄影往往是走马看花,制定周详的计划对旅游摄影来说很重要。事先应根据时间的长短安排好旅行线路,旅行路线确定后,我们就要事先了解目的地和沿途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根据目的地和沿途的季节和气候情况,详细制定计划,选择最佳的出发时间,以免错漏过当地最有特色的拍摄题材。比如,了解少数民族节日的具体时间和活动内容,你才能拍摄到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你想拍摄到九寨沟的五彩缤纷的彩林,就该选择国庆前后那段时间去拍摄。
周详的计划来自对目的地和沿途资料的悉心收集。—般来说,类似旅游指南或手册的书都会对旅游景点和名胜作一些介绍,每到一地,买一张当地的地图或导游图对你选择景点大有帮助。当然,出发前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地貌特征和气候状况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事先查阅旅游点的各方面资料。搜集的资料越详尽,越有助于你制定一个周详的旅游拍摄计划。
2.
注意拍摄的禁忌
民俗风情常常是旅游摄影的热门题材,但在拍摄前要注意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习俗。既能有目的地记录一些行将消失的民俗风情,又能通过对当地民俗的了解,避免拍摄时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每到一个地方最好学会几句当地语言,在拍摄前征求一下被摄者的意见,这样的效果往往比偷拍要好。拍摄后,不要忘记给对方寄回—张照片以作小小的答谢。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的仪式或宗教节日是禁止摄影的,这点也需切记!
3.
小心保管财物
旅行摄影所用的器材往往不便宜,它很容易成为窃贼们的目标,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尽量保持低调,贵重物品的摆放不要显眼,相机、镜头在不用时放入包内,在治安不好的国家或地区更应这样做,有可能的话在出发前为你的摄影器材购买保险,万一器材遗失也可将损失降至最小,此外,还应将器材的号码登记下来,遗失时可作为寻回的凭证。
三、把美丽的身影留在风景名胜人们每到达一处风景名胜、古迹遗址游览时,总希望拍些纪念照片,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既可以增进游兴,又富有纪念意义。旅游纪念照是将人物和自然景观结合,兼具人物摄影与风光摄影两者特点。要拍摄好旅游纪念照,除了要选择好富于美感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把人物和自然景观拍摄清楚外,还应该在人物与自然景观的比例、相互之间的关系、人物的神态捕捉等诸多方面,调动一切造型语言要素,努力使两者得到完美而又融洽的结合,拍摄出人物、景物布局合理,构图均衡,人景交融又互相映衬的生动画面,这样能在若干年后给你更多的美好回忆。
拍摄旅游纪念照,首先应选择地方特色明显、有代表性的景点拍摄,如在黄山的迎客松、武夷山的玉女峰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前,肯定要拍摄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确定好拍摄点后,就应该考虑:景物应该在画面上占多大的比例,人物放在什么位置上,人物与景物的比例关系如何等问题。旅游纪念照上背景的景物也并非要完整地拍进画面,可选拍一些典型的细节或局部,把周围杂乱的景物舍弃在取景框之外,这些可以通过拍摄位置的选择或改变镜头焦距来实现。人物所站的位置要考虑人与景物之间的均衡感,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借鉴黄金分割比例,把人物安排在画面中央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不要挡住主要景物,同时要考虑人与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既要避免人物离相机太近,人物顶天立
地挡住主要景物,从而见人不见景,又忌人物离相机太远,辨不清人物形象。在按下快门前还要留意一下是否有树长在人头上,地平线切在人脖子上,一条电线从左耳穿入又从右耳穿出等现象,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只要在拍摄时调整一下拍摄方向,便可以避免。
人们拍摄旅游纪念照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不管自然景观或纪念物的大小,让被摄对象往这些景观面前一站,拍摄者一直往后退,到取景框中能把整个景观拍完整为止。如果这时的背景景物很大,人物就会变得不显眼甚至无法辨认,而如果自然景观很小,人物往往又会显得太大,很容易遮挡住自然景观的一些重要特征。其实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当纪念景物比较大时,人物可以和景物相距远一些的距离,人物尽量往镜头前面靠一些,并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这样景物就会显得相对小些,和人物比较匹配;而当景物比较小时,人物就往景物前面靠些,充分利用近大远小的成像规律,使人物和景物显得协调。有时为了突出自然景观的宏大气势,如拍摄高大的瀑布、建筑、山脉等等旅游纪念照中,也可以通过较小的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总之,旅游纪念照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处理好人与景的关系,力求人景交融。
拍摄旅游纪念照,最好利用前侧光和逆光来拍摄。在顺光照明下,人物的眼睛睁不开,画面层次感、空间感也比较差。前侧光照明下,人物脸部明暗部分的影调都能兼顾,画面空间、层次都得到很好的表现。如果要用侧光、侧逆光或逆光照明拍摄,要注意使用闪光灯进行辅助照明。
四、描绘多彩的民俗风情
旅游摄影中除了给自己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照外,其他拍摄体裁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拍摄要领可以参照风光照一节的介绍,而民俗风情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它是特定地域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包括风格迥异的地方建筑,异彩纷呈的民间节日、体育活动,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文化以及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当今,在全球化背景下,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文化正在冲击我们的民间民俗文化,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原有的农耕文明构架下的许多文化形态正面临着瓦解和消亡的危险。而民俗风情摄影可以为后人留下历史上逐渐消失、而又不可能复现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图片除了摄影艺术的美学价值以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价值,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传达出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的变化。
1.
前期资料准备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交通、渔猎、宗教、节日、婚丧、礼节、集市等等,都是民俗摄影工作者取之不尽、拍之不尽的采访、创作源泉。但是,没做任何前期资料调查,匆匆忙忙就去拍摄的民俗摄影只能拍到一些表面现象。真正的民俗摄影往往需要在拍摄前做
大量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对即将去旅游地方的民俗事象、民俗活动做充分了解,才不会在拍摄中仅仅注重画面效果,甚至是单纯的猎奇,而忽视了民俗活动中的关键环节,造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局。
2.
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 民俗摄影不仅仅是指拍摄那些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生活。人类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有民之处就有俗。我国幅员辽阔,汉族文化也很丰富。东北、江南、两广、福建各地由于地域的不同,无论语言、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婚丧嫁娶都各具特色,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你不必远足他乡,就在你周围邻近县市拍摄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如:庙会、灯会、花会、舞龙、龙舟竞赛、风筝比赛等。只要认真观察、比较,即使日常起居、生活习惯等都表现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这些都是取之不绝的拍摄题材。
3.
少数民族中的民俗 要拍摄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最好选择少数民族节日期间去拍摄,这是民俗摄影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比如,西藏的“藏历新年”;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四川彝族的“火把节”;新疆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鄂伦春的狩猎游牧等等。现在,很多少数民族有汉化倾向,平时打扮与汉人一样,只有在他们的民族节日这一天才穿上民族服装。而且在民族节日这一天会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例如:“泼水节”相互泼水祝福,“火把节”举行簧火晚会, “那达慕”举行马术、摔跤比赛等等。在拍摄少数民族的同时还需通过细心的了解,用文字记录一些风土习俗的背景、由来和特性,这样就使照片更有传播和保存价值。
此外,各民族服装千姿百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人称素衣民族的朝鲜族以白为美,彝族则以黑色显示严肃深沉的性格,而维吾尔族喜着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服饰展示性格开朗、热情活泼的一面。拍摄服饰可以从正侧背等多种角度全方位猎取,并且要突出重点,如,维吾尔族的绣工精致的小花帽,乌兹别克族的三角形绣花腰带,哈萨克族姑娘皮制圆形平顶帽上的一撮猫头鹰羽毛,苗族女性身上华丽的银饰。不同的服饰有的以纹样最美,有的胜在形式奇巧,适当的光线和拍摄角度的选用有利于突出服饰的特点。
4.
宗教节日
我国一些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每年在寺院举行的各种宗教活动,逐渐成为民族性和群众性的节日。而这些节日因寺院所在地和教派不同而异。如青海塔尔寺,每年在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大法会,此外,佛的诞辰、佛的涅磐、佛的得道等日子,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和世界各地穆斯林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基督教有“圣诞节”、“复活节”等。
拍摄大型宗教活动,位置选择的选择很重要。有利的拍摄点不仅可以拍摄到宗教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还能够得到富有美感的画面。在热闹人多的节日中,经常是摩肩接踵、人如潮涌。一旦所要拍摄的主体有移动,再找一个较佳的摄影点就困难了。应该早一些到达现场,靠近拍摄的主体位置。
拍摄宗教仪式照片时要注意利用好背景,把寺院、教堂墙壁上的壁画、装饰反映出来,这样神秘的宗教环境与人物之间产生一种无形的联系,照片就会带有某些意味,而变得比较有意思。
第三节 风光照风光是最受摄影者青睐的题材,名山大川、溪流瀑布、森林原野、名胜古迹以及风、晴、雨、雾等各种自然景象都属于风光摄影的范围,风光摄影把大自然的种种美通过摄影的手段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要拍摄美丽的风光,有机会走遍名山大川,无疑会获得更多的创作机会,但是,业余摄影爱好者受经济条件或时间限制,无法和专业摄影者相比。其实,自然之美无所不在,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一草一木拍起,只要溶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样也可能拍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有意境的风光摄影作品。
一、
与日出日落共辉煌 有的人认为风光摄影是相对静止不变的。其实,景物虽然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随着草木枯荣、花开花落……景物的面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四季不同的阳光、气候、气象条件引起的光照变化也可演绎出千姿百态的景色。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随着晨昏的转移,光线的照射方向、高度、色温等也对画面产生很大的影响。风光摄影依靠自然光造型,摄影师应注意观察、选择与等待光线,对某一处景物,可能在一天中的某一时间,或者在某一季节的某一时间最适合拍摄那个场景。
风光摄影多利用早晚的光线拍摄,至少也应抓紧在上午十点以前和下午三点以后拍摄,在这些时刻可以拍摄到光效上最多种多样和富有表现力的照片。因为这时阳光位置较低,方向性强,明暗反差增加,使风光轮廓清晰,造型特征明显。更重要的是早晚的天空中云霞色调丰富,特别是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十几分钟里,天空会出现异常美丽的霞光,火红的朝霞和晚霞能使日出与日落的画面给人以更多的美感。日落后的30分钟内,由于回光返照,也是拍摄晚霞美景的黄金时间。不同的云霞或者云霞遮挡太阳的不同情况,能使画面丰富多采、富有变化。例如,当太阳处于云朵边缘位置时,云朵便会出现醒目的亮边;而当云彩遮住太阳时,阳光又会从云彩的间隙迸发出万道霞光。以此衬托山色水光的画面,将使你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加上早晚的阳光色温低,容易获得温馨凝重的特殊情调。在早晚拍摄日出日落瞬间那绚丽多彩的景象是风光摄影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许多摄影者起早摸黑就是为了获得这一美好的瞬间。
一般人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这对于春秋两季是对的,但是,夏冬两季又有所不同,夏天日出在东北偏东方向,冬天日出在东南偏东方向。此外,早晚的光线比较弱,一定要用三脚架支稳照相机,以便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同时也更自由地选择快门和光圈,更精细地构图。
二、
把美丽山水带回家风光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从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春季,到阳光明媚、心旷神怡的夏日;从秋高气爽、金光灿烂的秋色,到冰冻树挂、白雪皑皑的严冬;从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楼台亭阁,到历代古都的朝廷皇宫、森严城墙;从渺无人烟的西部戈壁、崇山峻岭至蓝天白云的南国椰林、花草树木;从旭日东升的辽阔海域至夕阳西下的湖光山色;从风和日丽的平原田野至变幻莫测的深山老林等,都能拍摄出美不胜收,让人激动不已的风光摄影作品。
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举起相机,你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我要拍什么?眼前景物的哪一点让你感动?哪些事物值得去拍摄?是广阔的草原、荒芜的沙漠、嶙峋的怪石、苍翠的树林,还是磅礴的日出、雄伟的山脉? 你要仔细观察景物,从万千气象中提炼出最具特征的精粹部分,黄山七十二峰并非峰峰都秀丽奇特,漓江山水也并非景景都可入画。你必须去寻找最佳的拍摄点,等待特定的光线,表现出其最具特征的一面。
1.
山岳风光以名山大川为拍摄题材在风光摄影中所占比例较大,因为山岳有挺拔的高峰、起伏的山岭、丰富的色彩、多变的气候等富于视觉美感的外部特征,也易于产生雄伟、壮阔、秀丽、质朴等心理和情感寄托,所以这类题材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我国的名山各以其特色而闻名,如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山岳风光摄影应表现出其主要特色。一般不宜在山谷底下或在山腰拍摄山峰,这样,山顶往往会看不到,或者由于透视变形,原先俊俏的山峰会显得既不陡,也不高。你可以登上临近山的一个高坡拍摄,表现出整座山雄伟的气势。还可以从较高的视点俯拍,表现出峰峦千岩竞秀、错落有致,或连绵起伏的蜿蜒山脉。
特定的季节与气候特征是使山岳增添魅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庐山没有云,黄山没有雾,峨嵋无冬雪,香山无秋叶,这些名山将会逊色很多,所以说拍山岳摄影最讲究拍摄时机与光线的运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对拍摄现场的情况有所了解。
山岳摄影多利用早晚的光线,在日出日落的前后拍摄,这是拓展山之磅礴气势的绝好机会(见图6-3-12)。拍摄前要了解日出的时间,并提前到达拍摄地点,在日出前找一个合适的拍摄点,找好可以利用的前景。一般地,各处名山都会有一两处拍摄日出的最佳点,如黄山的清凉台、曙光亭,但这里也是旅游者最集中的地方,提前到达可以使你占据有利的拍摄点。你也可以退到远处,让游人占据了前景中所有的山峰,或站或坐,与山势形成抑扬多姿的造型结构,烘托日出的气氛。
2.
水景风光
潺缓连绵的溪流,奔涌不息的江河,飞流之下的瀑布,荡漾碧波的湖泊,浩瀚无垠的大海,无不让摄影者怦然心动。而江河两岸、湖海边际的自然、人文景观、生活场景等也是风光摄影创作中的重要题材。许多风光摄影师对某些水的题材的拍摄特别偏爱,随着一天中不同时刻光线、潮汐的变化,还有周围景物和天空的反射,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画面效果。
江河湖景的拍摄
拍摄江河湖景需要有绚丽多姿的沿岸景色作为陪衬,通过高低错落的水边景色,丰富江河的造型。或者找到一个制高点,采用俯拍的角度,抓住江河拐弯处的曲线,以纵深感展现江河的蜿蜒曲折,也易产生动人的画面。拍摄湖泊的湖光水色要避免画面空旷的弊病,注意选好前景使空旷的湖面变得丰富而生动。水面倒影对江河湖泊的拍摄也是值得注意利用的被摄体。岸边的层峦叠嶂、树木竹林,水中的轻舟竹筏、岛屿亭阁,天上的红日彩霞、蓝天白云都会在水中产生荡漾的倒影。在取景构图时利用水中的倒影,使水上的实景和水下的倒影相映成趣,动静相间,景影相融,产生如诗似画的幻境。当以轻舟竹筏为主要被摄体时,拍摄点宜高,以使其衬托在水中,防止与岸边景物重叠,也有助于船只彼此分离而不互相重叠。
海景的拍摄 大海以其浩瀚、壮美、变幻莫测吸引着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大海不停的运动、涨落和变幻色彩,使海滨成为充满生气的地方。但是,海景的面积比江河辽阔,不像江河那样可利用两岸的景色,海景的拍摄最好能利用人影、礁石、渔船或小岛作陪体,增加空间透视和明暗对比以及画面的情趣。比如拍摄碧波万顷大海上的绰绰帆影,可以波浪状的沙滩或海滩上的遮阳伞做前景,表现大海的宽广辽阔。若有可能登上海边高处的礁石,可把海岸和沿岸的景色较多的包容进画面,还可以展示蜿蜒的海岸线的曲线美。
拍摄海滨风光可在海水退潮后拍摄滩涂养殖、赶海、拉网等镜头。要拍好海滨风光必须了解“潮汐”变化的时间,抓住日出日落前后刚好是退潮的时间段进行拍摄,以在沙滩上拾贝或拉网的人物、礁石、渔船作为前景,身后刚刚退去潮水的滩涂的积水在低角度逆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或者直接以落日为背景,用长焦镜头对准太阳在沙滩上的反射光,拍摄那些变幻浮动着的光斑。潮起潮落的时间随着经纬度的不同而不同,比如,福建大部分地区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早晚六点是退潮最低的时间,而中午和晚上十二点则是涨潮最高的时间,以后每天往后推迟45分钟,可依此推算出潮汐时间,还要了解拍摄点的日出日落时间,争取在最佳时机去拍摄海滨风光,否则,除了看到苍茫的大海外,摄影创作可能是一无所获。
瀑布的拍摄
瀑布是风光摄影中最富有诗意的景观,有的直泻而下,气势磅礴;有的状如絮棉,轻柔飘逸;有的水花飞溅,如珠帘漫卷;还有在日光照映之下,飞起一道彩虹,“远似霓虹近似烟”。拍摄瀑布前先要根据瀑布的造型决定画面的构图,根据瀑布与环境的关系决定竖幅构图或横幅构图:竖画幅有助于强化高大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横画幅可以展开宽瀑布的磅礴气势。
快门速度的运用是拍摄瀑布的关键所在。要想突出瀑布飞珠溅玉、淋漓痛快的瞬间,可用1/25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清晰地凝固每一点飞溅的水珠;要使瀑布产生一种如烟似雾、轻柔飘逸的动势,可使用l/2秒或1秒甚至更慢的快门速度,但要用三脚架支稳照相机。当使用慢速度时,如果配合最小光圈,曝光仍然过度,你可以使用中灰滤光镜或偏振镜来减弱进光强度;使用 l/30秒或1/15秒拍摄的瀑布,影像有点虚糊,但具有流动的节奏,给人以逼真感。
山中的有些瀑布溅起的水花,往往会折射阳光而形成一道彩虹,只要阳光充足,彩虹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夏秋季的上午9~10时或下午的3~4时,这取决于瀑布的朝向。在拍摄前要预先了解当地瀑布出现彩虹的时间,精心计算好游程。
拍摄水景时,特别需要注意安全。不论是跨越河岸,走在海浪侵蚀的悬崖上,还是涉足水边光滑的石头上,都要当心。在海边还要注意潮汐的涨落。海水容易侵蚀相机,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
3.
草原风光和沙漠风光
当旅游者来到新疆、内蒙古等一望无际的美丽大草原,心胸一定会豁然开朗起来。绿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天边,白色的蒙古包镶嵌在这绿毯上,逆光下的羊群珍珠般地滚动,马群在牧人的驱赶下流云般飘浮,这是典型的草原牧场图景。拍摄牧区题材要知道牧场也有冬夏之分,冬天一般设在背风向阳的山洼里,夏天则转向绿草如茵的高坡,还有春秋两季的“转场”,近的几十公里,远的上百公里,一路上成千上万头牲畜翻山越岭、尘土飞扬、人喊马嘶、场面十分壮观,是拍摄牧区的好时机。
草原地势辽阔平坦,起伏不大,在摄影取景时,一般要避免将地平线放到画面的中央,使天空和草地各占一半。可以站在山坡、车顶或马背上拍摄一片有大群牲畜的开阔地,取景时把地平线放到画面的边缘以突出恢宏、博大的气势。有时牲畜不多,高角度的拍摄会使画面显得琐碎零散,过于空旷,这时可以用低角度拍摄,让近景的牧马人的英姿、羊群和远山、白云连成一片,表现出草原天高地阔的环境特点。
浩瀚无垠的沙漠,跌宕起伏、变幻莫测,历来是许多摄影家神往的创作题材。沙漠摄影的内容主要以拍摄沙丘、沙浪、沙包、沙沟等沙漠地貌及沙漠中行进的驼队、沙漠中特有的沙棘和胡杨木为主。
阴天的沙漠一片死灰、平淡无奇,只有在阳光下沙漠的各种地貌形态才能显现出它的纹理、质感、线条和块面,有很强的形式感,可以说阳光是沙漠摄影的灵魂,因此沙漠摄影一定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并且只有太阳照射角度在15o~45 o角的早晨和傍晚前后的光线才是拍摄沙漠的最佳时间。在低角度侧光或侧逆光的照射下,沙漠朝向阳光的突出部分呈亮调,低洼背阴部分呈暗调,原来平白的沙漠在斜阳的照射下形成了明暗起伏的块面和线条,产生很强的韵律和节奏感。沙漠的落日也是很美丽的,在太阳低色温的照射下,沙漠呈金黄色,一轮红日即将沉入这金色的沙海,此番情景使人痴迷如醉,拍摄彩色照片的效果最佳。
拍摄沙漠要有意识将人物、动物和植物摄入画面。沙漠中常见的是人与驼队,在起伏的沙丘上,一行骆驼头尾相衔,形成一串剪影,很有诗意,拍摄时画面中驼队的面积宜小不宜大,小到适当的比例,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现在,在一些旅游景点,都有一些人赶着骆驼群,你只要付费,他就会赶着骆驼群到你需要的位置让你拍摄。沙荆和胡杨是沙漠中常见的植物,可以沙漠为背景,将它们的姿态连同映在沙地上的倒影一起摄入镜头,可获得一张不错的沙漠小品照片。
沙漠摄影应当注意:如是独自一人或两三人结伴同行,应备好水和干粮,带上指南针。因沙漠反光强,风沙大,镜头前应带上UV镜(或天光镜)和遮光罩。擦试镜头时,先用橡皮球将沙尘吹掉,防止沙粒划伤镜头。UV镜还可以消除沙漠上较强的紫外线的影响。
4.
田园风光
田园风光摄影侧重于表现乡村田园景色中的人工美,诸如精耕细作的农田、硕果累累的庄稼、线条优美的阡陌、坐落得当的民居院落、农家小院旁爬满牵牛花的小栅栏、蜿蜒的乡间小道以及村前屋后的竹林树丛、小桥流水、房顶上的徐徐炊烟、庭院田头的鸡、鸭、牛、羊等等,无不体现着田园主人创造的人工美,也是格外吸引人的拍摄题材。
拍摄田园风光的题材比较自由,拍摄对象的范围宽广,看来似乎容易,可以信手拈来。其实要拍好田园风光照片也非一件易事,它要求拍摄者具有高超的审美力和鉴赏力,能够在边走边看中沿途捕捉似隐似显的田园美。这种隐微的田园美往往是零星而非集中的,例如,几块绿茸茸的麦地、几条曲线优美的田埂、几株随风摇曳的翠竹、几幢造型别致的村舍等等,拍摄时最好以较高的山坡为立足点,把一年四季乡村不同的景色、农作物、色块等再现为具有审美意境的田园风光作品。
5.
园林景观
风光摄影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结合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于一体的各式园林建筑。众多的园林巧妙利用自然界的山水石木,园内花草鱼石,千姿百态,亭台楼阁,相映成趣,三步两桥,曲径通幽,形成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从中国园林的特色来看,园林主要分为三类,那就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拍摄皇家园林一般注意强化它以帝王气象为基础的宏大气势,可以通过大场面甚至全景再现它的雄伟壮观。拍摄寺庙园林要注意将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充分融为一体,强化寺庙的玄思妙想。
私家园林集中在江浙一带,历代达官贵族都很看重这片鱼米之乡,纷纷营造别具匠心的私家园林,其中苏州园林更杰出的代表。由于南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制约,私家园林无法大肆扩张,建筑设计者在有限的空间中巧妙布局,极富变化。庭院深深,月门漏窗,曲室回廊,山石参差。从而获得了移步换景、步步景异的妙趣。苏州城内外,散落着不同层次的私家宅园,如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留园等。在拍摄园林时要细心观察,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和布局,尤其是强调利用前景、中景和远景等多重景观,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三、
留住大自然的奇观异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认为,只有好天气才能拍摄出好照片。其实,许多平常景色,会因天气的变化而成为奇迹般的美景。利用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雾、雨、雪等天气,以及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光线都能给画面增加气氛,营造出扣人心弦的光影效果和深邃的意境。事实上,最富有表现力的风光照片通常都是在“坏”天气中拍摄到的。 1.
雾景摄影 在风光摄影中,雾景摄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白雾的笼罩下,原本十分熟悉的景色隐去了杂乱无章的背景,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一条小路,一只小鸟,一叶轻舟,一幢小屋,乃至一颗孤零零的小树,都能够成为很好的拍摄对象。在拍摄时可以利用雾气来美化画面,营造气氛,让人产生距离感、朦胧感、神秘感,产生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拍摄雾景,要尽量选择有近景、中景、远景的景物,以表现景物的纵深感,即使近景中主体突出,层次细腻;中景景色悦目,恰到好处;远景若隐若现,空朦淡雅。近景的选择关系到画面主体的表现,在三者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利用好色调深暗、线条或造型优美的奇峰、怪石、松柏等景物为前景是拍摄好雾景照片的诀窍。如果前景没有色调较深的被摄物,照片可能会由于画面上是大片单调的中灰或浅灰色调而显得苍白乏味。只拍远处的被摄物,其结果将是一张没有多少色调效果的照片,一片灰蒙蒙的,令人感到失望。另外,雾气还可以掩盖一些杂乱的景物,使地面景物有如蒙上薄纱般若隐若现,画面显得简洁凝炼,给人以隐约、淡雅、空灵之感。 在拍摄雾景时,还可以用滤光镜来调节雾气的效果。在黑白摄影中,可以用UV镜、黄色镜、红色镜等来减弱雾气效果,提高远景的清晰度;而蓝色滤镜则可增强雾气效果,使远景变得更加朦胧。在彩色摄影中,用UV镜、天光镜减弱雾气效果。 由于雾气能大量地反射光,因此它的实际亮度并不低,在测光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曝光量,否则画面偏灰。另外,在雾天中拍摄的画面,灰白影调部位颗粒会明显变粗,可利用慢速胶卷和三角架改善这种效果。 2.
雨景摄影雨天给拍摄照片带来诸多不便,却为创作带来不少情趣,因为在雨天拍照有雨天的情调,有时甚至可以拍摄出具有独特艺术效果、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雨水使墙、街道和汽车等物体的表面,罩上一层闪烁的、明净的外衣,给草木增加一层淡淡的光泽。还有雨中打伞的行人,身着彩色雨披的骑车人,水面上淅淅沥沥的雨点和层层涟漪,屋檐下成串的水帘、玻璃窗上的水珠等等,都是拍摄的好场景。 雨景中要表现出雨点或雨丝,要在大雨时拍摄,并利用深色的树木或建筑物来衬托,以暗衬亮,下雨的情景能得到较好的展示。采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把雨滴凝固在画面上;若采用较慢的快门速度,雨点会拉成雨丝,快门时间一般在1/30秒~1/125秒之间选择。为了突出大雨的气势,拍摄时应观察风向,侧风拍摄最好,能把雨点拍成斜线,以渲染风雨交加的气氛。但是,倾盆大雨,透视感弱,不宜表现大场面和远景。
雨可以采用间接的表现手法,例如,透过溅着雨水的的汽车或门窗的玻璃往外拍摄雨景,玻璃上的水珠能渲染雨景气氛,别有一番情趣。还可借助雨中行人的雨伞、雨衣等来增强雨景的气氛表现。蒙蒙细雨使深色物体间产生的薄雾般的效果,也间接地反映出雨景。在雨天地面有积水,可以拍摄大雨中雨水落地形成的涟漪图案,地面积水还会映出景物的倒影,可以适当利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有意思的影像。雨天尤其适合拍摄夜景,马路上的车灯,建筑物上的霓虹灯等在地面上的积水中形成倒影,画面色彩丰富,形式感强。
3.
雪景摄影雪景也是摄影者喜欢表现的一个题材,当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城镇、村庄、山峰、树木在皑皑白雪掩映下,往日熟悉的场景现在变成了一个浓妆素裹、洁净淡雅的银色世界。但在白茫茫的世界里,景物的大小、高低、距离、色彩的变化在表现上受到影响。所以,拍摄自然风光,宜在大雪开始降落不久时进行,因为这时,丛林山岩尚未被大雪完全掩盖,深色的丛林和山岩能够理想地衬托出飞雪。一旦大雪全部掩盖丛林和山岩,拍摄出的画面就显得比较单调。 雪景本身色彩单调,拍摄大面积的雪景,最好有暗调的建筑、树木、岩石、河流等等景物加以衬托,或者寻找某个鲜艳的色彩加以点缀,以免画面一片雪白,当然,还应选择侧逆光或逆光来表现出白雪晶莹透亮的质感和立体感。在雪景中拍摄进身着雨衣或手撑雨伞的行人,他们身上、伞上的积雪以及匆匆的行踪,都能使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使拍摄者触景生情,宛若身临其境。 若要鲜明地显示大雪纷飞的效果,应选择深暗景物作为背景,以暗衬亮,这时快门速度若高于1/30秒,可拍摄出大雪纷飞的效果;如快门速度低于1/15秒,就会拉成长长的白线。两种效果各有千秋。为了避免雪片距离镜头太近,造成画面上局部模糊,甚至雪花沾湿镜头,成像不清,拍摄时可用雨伞作为掩体或寻找一个更为合适的掩蔽所。譬如通过室内的门窗拍摄街景或在汽车里向外拍摄风光等。 拍摄雪景应注意曝光控制。特别在阳光下,雪面反光强烈,亮度极高,若要表现出雪面洁白的效果,应在测光基础上增加1/1~1档左右的曝光量。在雪天拍摄时,还要做好防寒措施,以免冻伤。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相机。在零下30℃左右照相机往往会因供电不足或润滑油凝固而无法开启快门,因而,要注意相机的保暖,在拍摄的前后尽可能将照相机保持在贴身衣服内。在极端条件下拍摄,准备一台性能优越的纯机械相机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