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5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7月14-17日,管季超教师合作团队部分成员在岳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7 12:3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参加岳阳[高 研 班]孝南区同仁的建议

1,15份纸质《邀请函》http://xnjyw.5d6d.net/thread-49321-1-1.html已发至部分单位,由各学区/各校确定赴湘参训人选,自愿参加;




2,请各单位在2012。7。3。前,将参训人员名字/手机号短信发至管季超手机13971958105。以便集体向[高研班]组委会工作人员接洽住宿。




3,建议我区赴湘参训人员看一下[首届高研班]记实文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index.html/本栏相关帖文,领会本届[高研班]安排,http://xnjyw.5d6d.net/forum-212-1.html以作‘预热’;



4,6月14日早上,拟集体乘普快赴湘报到,须在13日买预售车票。我们会按确定人选,集中代买。



5,建议带好夏季常备衣物/照像机/录音笔/身份证和少量零用钱;电脑录入速度较快的同志,亦可携带笔记本电脑,参与[高研班]会议网络直播工作;



6,[高研班]期间有一个晚间安排了全体学员参与的[联欢会],希望我区同仁有文艺特长者可预作准备;


联欢会(摄影:管季超)


大合唱(摄影:管季超)




7,据了解,有相关教育报刊的编辑http://xnjyw.5d6d.net/thread-48018-1-1.html会到会,与会者可携文稿,以便当面请教;




8。为方便联络和发表学习 体会文字,建议与会者以实名http://xnjyw.5d6d.net/thread-37038-1-1.html在《教师之友网》注册,http://xnjyw.5d6d.net/thread-49325-1-1.html直接在此帖后跟帖联系。

                                                           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 2012。6。27。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3:56:32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就岳阳[高研班]学习答某学区教研员问


开班仪式 (摄影:管季超)



1,[高研班]只寄来15份《邀请函》,想必有控制到班总人数的考虑。你学区可选派一位有专业提升愿望的优秀教学管理人员/或优秀教师参训。如因客观原因,也可不派;但,不要擅自加人,以免增加承办单位会务接待负担;




2,岳阳教师http://xnjyw.5d6d.net/thread-50087-1-1.html整体素质较高,http://xnjyw.5d6d.net/forum-206-1.html各省参训教师,颇多俊彦!http://xnjyw.5d6d.net/thread-36006-1-2.html希望选派的学员,一要自愿,二要爱学习,有参与热情。以自身素质和会间良好表现,树立湖北教师的形象;





3,希望我区参训学员遵守[高研班]活动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会间交流,多向岳阳和各省http://xnjyw.5d6d.net/thread-49996-1-1.html同行虚心学习,http://www.hnmyfx.com/Article/news/2518.html广交朋友;








刘良华教授

4,[高研班]是高校教育学者http://xnjyw.5d6d.net/thread-48956-1-1.html刘铁芳教授等http://xnjyw.5d6d.net/thread-48942-1-1.html作学术主导的高端研训,http://xnjyw.5d6d.net/thread-48951-1-1.html不同于一般师训系统的单一学科培训!http://xnjyw.5d6d.net/thread-48941-1-2.html注重从哲学等多学科观照教育问题,注重给教育以形上的思考,注重会间的多元多向交流,给所有的参与者以平等的话语权;应邀到班讲学的特级教师孙明霞http://xnjyw.5d6d.net/thread-48946-1-1.html/浙派名师刘发建http://xnjyw.5d6d.net/thread-50203-1-1.html等分属不同学科,我们需要具有跨学科思考教育问题的能力;




合影留念(左起依次为--许锡良,刘良华,管季超,刘铁芳)





5,[高研班]会间有‘同步网络直播’,[高研班]结束后《教师之友网》的[直播报道]专栏将保留,http://www.hnmyfx.com/Article/news/2240.html希望我区参训学员有记实/体会/感悟文字发表。http://xnjyw.5d6d.net/thread-35322-1-1.html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4:14:57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forum-231-1.html



《阳光下的行走
--岳阳市优秀青年语文教师卢望军/陈 迎
教育写作专栏》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4:16:11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7-17 00:46: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届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开幕式

2012/7/15上午8  地点:湖南民院附小报告厅






主持人吴群去年七月份,刘教师领衔的课堂教学专业研究正式开始,高品位提升了我们的智慧,燃了我们的教育激情。(相守)今年的契约,一次相聚,共同参加第二研修班,开始幸福征程主席台就坐的是岳阳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张军华先生,曹金科,刘铁芳先生,华东师大李涛教授,武汉光谷实验中国兴校长。在这里,有两百多名优秀学员,欢迎领导专家学友们的到来,并以热烈掌声感谢提供学习舞台的民院附小。


首先请市直教育的曹金钟科长致辞。




    曹金钟:尊敬的涛教授,刘教授团队的各位专家,各位学员,今天我们聚一堂,分享刘铁芳团队的课堂专业成长的研究成果,首先代表岳阳市市直学校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全国各位教育同行莅临指导。刘铁芳团队来岳阳讲学,正式学习有两次,民间的活动N昨晚查看了李政涛教授在网上的评论,李政涛教授是精干型的黄金圣才,最本色最富有生机感染力的第一线教师,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强有力的震撼作用听说李教授电脑水平很高,不用课件分享这些的时候,想起了去年的时候,我作为教育教学的同行,作为课堂第一线的教师,总应该带着一两个问题来研究教育教学,来自于我们教育的自觉的,来自教育的坚守,虽然包含目前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对专业的追求,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有一些对教育的兴趣、志趣和爱好。还需要在我们的业余生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兴趣,只有兴趣才会有激情,才会激发出生机和活力。也是另外的感受,要对我们的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专业成长要有信心,共同的研究我们呼唤专家的引领正是来自第一线的专家的带领,来自学生的期待,所以我们才有信心。方校长都是有研究的水平,研究的激情,也有研究的信心,他们让我这个没有在一线的教育者致辞。在此,祝愿我们的培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吴群:感谢热情洋溢的致辞有请学员代表马国新校长讲话。




马国新:尊敬的教授,刘铁芳教授,各位学员;我的发言围绕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说说我自己;第句话说说铁芳老师;第句话关于我们。


我来自武汉,在农村二十多年,年轻无从教梦想,走投无路,踏上讲台,想逃离,一边经商,一边教书一边求人调动工作,十年前被任命为校长,因为觉得不能辜负信任和责任,所以开始思考教育。多年的办学经历使我认为当好校长很难,其难度不亚于管理一座城市。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无助,学习成为办学的唯一出路。《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是我经常浏览的报纸钱理群、肖川郭艳霞,张永志,李希贵,朱晓曼,周国平,刘铁芳,他们所写得每一本我都关注,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我的朋友2006在《守望教育这本书中认识刘铁芳老师,阅读之后,购买了刘老师其他,如《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走在教育的边缘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等出版的书籍,也很期待他新书的出现,这是一种201274日,我们有一个短暂的见面,刘老师一开始叫马校长,后来,就叫我老马我觉得刘教授教育界少有的青年学者,教育基本理论的功底深厚,立足教育向生活视野回归当下的教育那么冰冷和坚硬,刘老师让我们嗅到了教育的美好,有梦希望本次培训邀请到了李政涛教授、李红叶教授,孙明霞……精英荟萃阵容强大,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祝第二届研修活动圆满成功。



吴群:感谢,马校长的发言中我听到了令我非常敬佩的、优秀的、很有代表性的一员,是一位榜样教师,他也道出了我们心声。今天我们的活动也得到了得到媒体,特别是《教育月刊林茶居先生的支持。




茶居:抱歉,鞠躬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是从小到大没大没小,第二,我比较紧张我是一个习惯仰视的人,有点说不出。今天武夷山过来,我的故乡,我是福建人,来到岳阳,从一个美好的地方到另一个美好的地方。美好的事物,童年就记住了。这次来,也因为在岳阳在民院附小美好的活动。重要的,也是因为我和刘老师好久不见,私心想来见面另外李政涛教师,专栏作者,最后,这次孙明霞也是特约撰稿人,刘发建老师在杭州见过面,管季超老师,当然还有碰到的元君老师,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朋友每次参加我总是会想起泰戈尔的两句话,一是“教育心灵和心灵的约会”;还有一句是“天空虽然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这个活动我去年就想来,因其他原因冲突,没来。今年,在武夷山听了郭元祥围绕教学这个主题的思考几位老师,教学这个话题上,研究思考有一定的突破,很想分享他们这几位活动中的的思考。


文森老师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实践性反思他发现,有效教学提出就存在科学主义的问题,追求程序化,效率;偏离一端,所以,要警惕科学主义的东西,包括一些提法。这是令人振奋。这是第一个体会。这些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和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暗合。

    在探讨的过程中,几位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们老师不是一个声音,而是相互质疑,激辩,相互质疑是真正有分量学术活动郭元祥老师的深度教学,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深度教学基于知识,追求知识背后的“知识”。他从三个角度,知识的符号世界、逻辑世界、意义世界来思考,对我们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第三是张华老师的课,观点要让教学成为一种研究,指向儿童文化。儿童研究读本,做杂志听到这种声音当然非常感动。研究儿童文化,儿童个性。他以数学老师为例,数学老师要懂数学,懂儿童怎么学数学,懂得数学史怎么作用于儿童的生活和成长。每个老师有三种数学,专业的数学,儿童的数学,生活的数学,懂得教的知识比数学知识更重要。


延伸到教师专业成长,这个时代的专业发展,历史考察远远不够的,从大量投稿,我们发现,现在思考集中在专业本身我们教师是怨言最多的群体,老师很容易发脾气,尤其一点消极的教师文化,我们教师在跟贴点评的时候容易抛出相反观点,我觉得,我们教师的思维维度太单向,我们被时代的东西裹挟。我们说的话停留在旧的时代,导致很多埋怨,很多话都是很多年前的,都带有专制时代的印记。我们应该从时代的维度思考自己,思考世界,思考自我和时代是什么关系能够找到这个时代的参考系,找到参考的世界打通这些问题。


回到教师月刊上,我们的追求是儿童研究是重点,教师和时代的关系,深思关系的紧张和张力。希望以后大家多投稿,推荐一下。感谢各位老师,民院附小,感谢在座各位老师。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张晓明
6#
发表于 2012-7-17 00:47:4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感谢林先生带给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研究的最新信息,老师的状态结合当代的背景下来分析,谢谢。下面有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刘铁芳老师讲话。




铁芳简单几句。好像生错了时代,总是跟茶居一样,有莫名的紧张感,常常睡不好,今天状态不好。关于类似的问题,我们总会觉得理想主义者总是被某些东西所困扰,失去了梦。病理性的因和时代因素当今似乎不是做梦的时代,而是越来越多抢走了我的梦,但我们始终有梦我们的梦,有些老师不远千里聚集,就是为了找梦,在无梦的时代活出人性的美梦对抗无梦的时代。

当下,近乎平庸的时代振臂高呼不能赢得什么,精忠报国国家不需要你去报,所以,很容易让自己流于平庸。所以,不仅仅守住教育的理想,守住人性中的亮光,坚持人性的素朴的期待。今天不是波澜壮阔,不是大刀阔斧的展现的时代,我们只能在缝隙长成参天大树,或者成为为人们带来阴凉的小树。  

今天来的朋友中,特别是远道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来的朋友,身上真的体现出来一种品质,就是活在痴迷中,没有这种痴迷,很难安安静静坐下来。   

衷心感谢远道而来的朋友。三十七中的大团队,马校长,岳阳市教育局,民院附小,教师月刊杂志,感谢各位。


我们熟悉刘教师,对这些词不陌生,对教育的痴情,正因为这些,刘教师充满诗意情怀,思辨智慧,他能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开展这类培训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研修之旅

开幕式到此结束!有请李政涛教授为我们做报告。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张晓明
7#
发表于 2012-7-17 00:48:43 | 只看该作者
走向生命自觉:我的有效教学观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李政涛

2012/7/15 上午830





主持人吴群:08年打开《新教育读写月报》,封面上就有李教授的照片。李教授既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教育学家。有人说,从实践中走出的一线专家是教育家,从书斋走出的是教育学家,李教授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的视野,因此既是教育家也是教育学家,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聆听李教授的讲座。李教授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忍不住要先讲。下面就有请李教授。



李政涛教授:各位教育事业的同仁、同行、同道:

感谢刘教授给予的机会、平台、场合来分享、交流我这几年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中的点点感悟、感想。刚才各位发言给我很大触动,和我今天讲的主题很相关。我要讲的主题的第一个关键字,是“我”。为什么?我做报告、言说、表达,总喜欢从我个人的体验出发,从个人的教育体验和生命体验出发。一方面,我做过中学教师,有切实的中学教育体验,另外一方面,这几年,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小学听课评课达3500节,有比较丰富的心得和体验和大家分享,也有自己的生命体验,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作体悟人生、感悟生命的过程,谁能够把教育做到教育这个根基和体悟上,就是真正做教育的人。因为教育永远是面向生命的,要呵护人性的光亮。十年的课程改革中,我有一些心得和体验,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曹科长所说的激情,马校长的责任,茶居老师所说的真理和追求,看到了铁芳教授所说的理想和痴迷。我非常敏感于理想、梦想这个词。看过一篇文章,被它的表达方式触动,“我们不能设想没有梦想的人生。”作为教育者,我们无法设想没有梦想的教育。一个庸常的年代,怎样才能坚守,怎样才能践行我们每一个人的教育梦想,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第二个关键词“观”有重要联系。



什么是观?观念,最核心的就是价值观,价值取向。每一堂课,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背后一定有价值观,价值取向,今天探讨有效教学,先从价值观谈起。这是教育教学的根基、源泉。我们需要回到它的根,回到其源头。站在自己的根基上去思考和实践。

我经常讲一个例子,有人做了调查,对比美国高中生和中国高中生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受调查的学生都很优秀,美国的都是考上哈佛、耶鲁等名校的,中国也是考上清华、北大的。调查发现,区别很大。我们知道,美国文化强调包容、多元,很难找到统一的东西,但在价值观上普遍追求真理和智慧。中国则很分散,聚焦在权力和财富上,二者截然不同。美国孩子认为,拥有真理和智慧就什么都拥有了,中国孩子则不同,这和我们国家的官本位相关。昨天看《南方周末》介绍法国的哲学教育,考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责任,休谟在道德原理的探究中的正义等等。当一个人从小把真理和智慧当作一生的追求,当一个人把责任和正义当作一生的追求,未来的人生一定不一样。

想起一个例子,两人面试,一个北大、一个清华,老总问:你想要什么?北大学生:你给我的底薪是多少?老总回答,没问题,还有其他想要的没有。北大学生接连提出的是:“三险?房补?车补?话补?……老总本带着期待眼神,最后发火了:“难道你买鞋,也要给你鞋补、袜补吗?”清华学生:“贵公司与众不同,而且你们公司业绩口碑非常好,我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至于待遇,当然取决于我对公司的服务质量、我的贡献,我也知道公司不会亏待我的。”果然,不到几年,就破格提拔为最年轻的副总。显然,两人从一开始对待职业的价值取向就不一样,一个想到的只是索取,而另一个是付出,这就是价值观。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帆”,“魂魄”。所以这几年参与教学改革,我始终把价值观念的转变作为研究的起点。

今天讲有效教学,一定是基于我自己的关于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价值观,力图体现一个词,叫作“转化”。“转化”是我非常关注的焦点。教学即转化,就是要把书本中的知识、规范“化”到学生的精神视野中去。一个老师如果不会“化”,就不是最好的老师。北京四中,教师陈景润,上了两个月课,被学生告了,拉下讲台,他数学是很好,但是不会“化”,所以最后到中科院做数学家去了。研究也是“转化”,研究就要把抽象的理念化为研究的实践,变成做法,把做法再变成说法。我看了一本书《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怎么看”是高校研究者的事,有哪些看法和想法,而“怎么办”则是一线教师关注的。两者不是割裂的,而是“转化”的。

一、有效教学背后的核心价值观

03年博士毕业,博士只要求1013万字,我写了30多万字。有个教授经常提有杀伤力问题,碰到他答辩,学生通常是集体失眠。那次,教授提问,你的博士论文写这么多,能不能一句话告诉我,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后来又问,能不能一句话告诉我,核心观点是什么?我刹那间是天旋地转。是的,你写了这么多,大量的引用数据填充佐证材料,而最核心的却淹没在里面了。从此我非常关心“核心”。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做到今天,最核心的是什么?最核心的经验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问问。你的核心是什么?这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和魂魄。

价值观是多样的,哪些是最核心的呢?

1.提升生命价值和育人价值

我倡导教育者都要有一种生命的敏感,这是表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细节中的。先说一个正面的,在华东师大给山东来的老师培训讲课,当地来了一个局长,坐前排。开始有一老师上来,就给我递上一瓶矿泉水,这个时候是冬天,局长待老师下去后就叫过去耳语了一番,一会,就换上了一杯红茶送了上来。这就叫对他人生命的“敏感”,他看我很瘦,估计胃不好,不宜喝绿茶,而要喝暖胃的红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有对学生生命的敏感,始终把学生放在你生命的核心。   

然而,很多时候却不是如此。一语文老师课上提问:“请某某同学回答一个问题,非常简单,他答对了,其他同学都没问题了。”还有一老师,发试卷亲自发,发到成绩好的,就满面春风,发到差的,冷若冰霜,喜怒哀乐皆形于色,但这样会刺激伤害学生,有人就提意见了,之后他每次发卷就做到“面无表情”。有一次,我在小学听课,是夏天,一位年轻女教师,穿得非常时髦,基本特征是“省布”,她板书时,后背露了一大片,校长见了很生气,当面训斥:“你怎么这么穿,是让孩子看黑板还是看肉?”这位老师没想到我们做老师为什么累,辛苦,有这么大的压力,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的生命产生教育的影响,或正面或负面的教育力。

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到底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什么样的价值,到底我能给学生哪一些只有我这个学科可以给予孩子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涉及到我们做教育的人怎样用一种教育的眼光。我的体验,有一年在华东师大一个学院,给老师发话剧票,我喜欢看话剧,当年在北京,我最留恋首都剧场,北京人艺。拿了话剧票,老师没时间,给朋友没时间,就给了孩子,我进去后,感觉很不好,坐满了中小学学生,剧场里充满了青春稚嫩的气息。话剧什么名字呢?《今夜妻子不在家》。妻子不在家,丈夫找了妓女在家,极尽黄色挑逗之能事。下面的学生哈哈大学乐不可支。这样的话剧怎能让孩子去看,可见这些老师们家长们缺少起码的教育眼光。

教师要有教育眼光——思考什么才有利于孩子健康、主动地发展?不要心中只有教案,只有知识。

2.学生立场

一是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现在要以学定教。这存在思维方式的问题,因为它是一种割裂式思维,把教师和学生割裂,是一种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式思维。有人说,日本和中国教师听课是不同的,日本听课老师坐前排,中国老师听课都是坐后排,这行为背后就有价值取向,坐后排正对上课教师,观察单位、分析单位不一样,认为教得好,就学得好;听课时背对教师,分析单位就变了,变为学生的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如何,学得好,这堂课就上得好,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看来,这都是割裂,叶老师听课就喜欢坐前排,既不单看教得怎样,也不纯粹看学得怎样,而是看教与学如何互动生成,这就不是割裂思维,而是看质量怎么样。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所作为!

二是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次年会开幕式,当时副校长董奇教授提出教育者要有教育常识。他把教师和医生做对比,医生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对人体有透彻的把握,了解人体的骨骼、脏器等,不了解人体的情况下可以做医生,除非是做兽医,但兽医也要对动物了解,作为教师则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很遗憾,我们很多事是违背常识的,老师走进课堂,心中有教材,但没有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就走进课堂;还有一些老师心中有学生,但是,是抽象的学生,而不是具体的学生。我正在策划一套,《当代教师新基本功》,什么是基本功,除了研究教材的能力外,还要看会不会研究学生。怎么去思考,怎么去研究对象、学生,这是目前教师普遍缺乏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每个老师要学会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很多老师就是对不准孩子们心弦,课堂无效低效甚至负效。

新基础教育18年来,做出了自己的研究。关于目标制定的依据,不仅从课标、教材、教参,更要从你教的学生中来,这是不可或缺的依据。其一,课前备课的时候,你的学生已经有什么?已经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有什么样的兴趣和需要?已掌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习惯和思维方式?我们老师讲得出来吗?其二,他们缺什么?要通过相互倾听、复述、评价、比较,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不能重复,重复了则说明没有认真倾听,还可以做批注或笔记。哈佛大学曾做过调查,调查成才的毕业生具备的特质,其中,发现所有这些成功的毕业生,都勤于做笔记,善于做笔记。叶澜老师就是如此,她参加活动,参加座谈会,你就会发现一个细节,她的笔从头记到尾。问她“累不累?”她说,记笔记体现对发言人的尊重,再者,记笔记可以捕捉倾听哪些地方打动我。而且一边记能集中注意力。这背后体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倾听能力。其三,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学生学习有什么难点、障碍点,课堂中解决它,就能成为学生的发展点。其四,差异是什么?让学生的差异成为资源。

三是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

学生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提升的,以预习为例,一堂课有了预习垫底,这个课就有了高度,有了预习的先行,就有了深度。我观察很多老师的预习,不考虑学生的成长和年段,缺少对学生学段、年级的敏感,看他的目标和流程,根本看不出是上给哪个年级的。教师要能满足并提升学生成长的需要。比如,低段语文课,预习要做到读通读顺课文,查字典;中段预习的时候要提问,质疑,尝试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高段,预习的时候做圈划或批注,勾画精彩语句或段落,鉴赏和发展学生语言的能力,为中学奠定基础。



3.让课堂有生长感

三效:

有效益(目标)、有效果(学生)、有效率(面上,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展,有所变化,……课堂上总要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物力,能否在这些消耗最少的前提下产出最大的效益。)

八效:

全效——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明星学生

广效——宽广的视野,眼界决定境界

远效——持续长远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我的课堂中,到底准备给学生什么东西?给他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有一本书,在西方世界影响很大《荒漠甘泉》,泉的理解,可以是“泉水”、“源泉”,可以继而追问,在我的教学中,准备给予的是泉水,还是源泉?哪些是源泉呢?好奇心、兴趣、方法、技能、习惯。我非常感激我的母亲给我的良好习惯——读书。很多老师抱怨,没时间读书,这不是理由,再忙再累,只要有阅读的习惯仍然可以保持的,我不管到哪里,坐飞机火车或汽车,背包里都放着书,有空就阅读,让我受益终身。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受益终身的东西。

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

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

强效——兴趣和需要

速效——尽可能做到简约。目标要简约(很多老师目标概括起来就是无所不包,喜欢面面俱到,十全大补。要应该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准打击);方法要简约;环节要简约;技术手段要简约;语言要简约(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奇效——化腐朽为神奇。语文课上,教师正范读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文章,爸爸如何如何,当教师正声情并茂地喊出“爸爸”时,一学生在座位“唉”了一声,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顿了一下,并没有瞪这个孩子,却说道:这个同学在听老师朗读的时候,进入了角色,带着情感。我们明天上课前,我们就花5分钟请他介绍一下他是如何能够这样投入的,并请他读给我们听听。这位同学当天晚上在家“备课”到了11时半。

李镇西做校长,招老师时亲自出考题,有两个考题我非常欣赏。数学课,当代中学数学教学中最前沿的理念、实践?语文课,当代语文教学中有哪一些代表性的任务、思想、著作、实践?请举例说明。这题目就充分说明了李镇西对前沿的敏锐和追求。我们都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前沿,把握和站在前沿。他说过一个例子,一位历史教师提问:中国有四大宫殿,学生回答:故宫,其他不知。后一学生大声说:子宫。怎么处理呢?这就是奇效,留给大家发挥。

我的很多感悟都来自于鲜活的课堂实践。江西南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一位男教师上课上得非常漂亮,教学素养优秀,底下如雷的掌声,没想到公布结果时,他没有评上,有人质疑,为什么这么好的课都不行,而平淡的却获得特等奖。最后一天下午,崔峦总结:回应老师的质疑。他说,我们评价一堂课,不是看活跃不活跃,热闹不热闹。现在很多课,一是有温度没有深度——我把它称为“滑冰课”。老师带着学生从起点滑到终点,只是带着学生滑行,没有把课堂变成扎根、刨坑、拔节、变成攀岩的过程;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有把活动的过程变成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是在活动而已。比如说语文课中的“表演”。很多语文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当中有表演,可就是没有语文,学生表演得是乐不可支,却忘记了在语文课当中理解文本、内化语言,结果只能是有表演活动而没有语文学习。回到刚才崔老师的问题,不看热闹,那看什么呢?看学生变了没有,发展了没有?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相比是不是不一样了,是不是做到了不一样。比如说,本没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在你上完课后,是否拥有了。以及,通过你的教学,唤起孩子们对你的喜爱,学科的激情,对学科的渴望。但最有意义的是,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在赛课上,教师表现非常好,学生表现也很好,很出彩,掌声是献给学生的。但是,学生的“好”有两种情况,学生本来就好,上课只是把他们本来的能力展现、再现,表演一番而已;还有是“教出来的好”:你给他指导之后他提升了,由“不好”变“好”了,或本只有一种好,比如在朗读上,只有停顿,读不出节奏,你上课后,点拨后,学生能读出情感了,多了另一种好,这是老师教出来的。因此前面那位老师的课变为两种秀,只是在秀教师的好,秀学生原来的好而已。

让所有学生在感觉上都有所追求,语文要有语感,数学有数感,历史有历史感,课有课感。对于老师来说,这既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在观课听课过程中。我现在听课观课重视两种感觉,第一,推进感。课堂教学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还是始终在一个层面上打转,转来转去。在一个层面上转就是“滑冰课”;第二,看有没有生长感。



二、如何让课堂有生长感

(一)教学设计

1.挑战什么?

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挑战的价值在哪里?挑战产生兴趣和需要?

2.突破什么?

在哪一个难点、障碍点上突破,突破了就有生长。

3.提升什么?

就是在原有基础水平上有新的提升。“目标”就相当于让学生攀登的山顶,学生处在山脚下,不要想让学生一步登顶,在登顶的过程中,老师们要给他那些台阶、步骤和阶段,要有工具意识和支架意识,能力、层级意识要强烈。比如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分几个层级的,如捕捉信息能力(在上海PISA考试中我们发现中国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比西方学生要差,今天是信息时代,怎么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非常重要;其次,阅读非连续文本,没有故事,没有情境,比如空调说明书这样的文本,中国学生得分最差。)、解释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创生信息。这四个层级上,很多老师不考虑,只说提升阅读能力。相对应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找准挑战点、突破点、提升点在哪?

(二)教学过程

1.开放的生长

叶老师曾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还什么呢?就是在课堂上放什么给学生?我主张放五种权。

1)提问权——韩国和中国教育很像,学生习惯老师问,学生记。欧美学生问问题时却是一串一串的。在中国和韩国都有很多补习班,不同的是中国的补习是偷偷摸摸的,而韩国是正大光明。在韩国,每天晚上十一二点街上还到处走满了上完补习班的中小学生,第二天上午上课就打瞌睡。韩国老师常有句训学生的口头禅“你怎么这个字都不知道,你在补习学校怎么学的?”一位知名韩国教授的孩子在美国留学,考试成绩优异,常被学校其他师生称为“亚洲天才”、“亚洲神童”,这个学生被夸得开始骄傲,于是大二就跳级直接读研,开始跟老师做课题研究,这才发现根本不行,也感受到了在研究过程中与美国学生的差异,最后只有退学到大学三四年级补课,这就是和欧美学生的差异。一个越南小伙获得了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采访他时他说:“我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为考试而学习,第二种是为研究而学习。每发现一个问题,思考一个问题。我很幸运,很早就离开越南,在法国巴黎学习。”   

诺贝尔奖,我们没有,而美国一串串的。美国的MBA是怎么训练培养的?哈佛大学采取了末位淘汰制,每隔一年淘汰10%,主要看成绩,除了笔试成绩外,还有提问成绩,课堂发言成绩,谁提问了就划勾做记录,如果没有一次或提问发言质量差就会被淘汰,所以8点上课,很多同学7点就跑过来,坐前边,因为发言机会多。为了吸引教授眼球,女学生精心梳妆打扮,甚至奇装异服,以获取更多的发言机会,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发问发言就必死无疑。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就是使学生主动卷入课堂。相比之下,中国的课堂太被动了。学会提问和创新、创造。学问就是学会提问。

2)质疑权——对权威、对老师、对学生的质疑。

3)评价权——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4)工具权——方法

5)总结权

权利要下放,那么教学组织形式就要从单一变为多元。你说学生答,你再评价、反馈,这基本都满足在师生一对一的交流中完成,我常把这种方式叫作老师和学生“单挑“,我认为要生生交流,组际交流,形成网状互动。

新基础教育里,开放式课堂的底线,不仅要评价你开放了没有,还要评价你是哪一种类型的开放。开放包括假开放、半开放、白开放、乱开放、真开放。

假开放,毕竟还是有开放的意图,有大问题的设计,但是没有重心下移,重心偏高,一对一交流太多。

半开放,放了,学生产生出很多资源,但只有放,而没有对学生的资源进行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

白开放,对学生产生的资源进行了回收,但没有充分利用、再造,以及有效的反馈给学生,没有推进到后续的教育中加以利用,从而白白浪费了好的资源。

乱开放,没有目标指向的开放,我到底放什么,三放三收,这种叫作无效的开放,而我们追求有效的开放。

真开放,有重心下移,有回收,有梳理反馈,思维的活力才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才能激发。

(未完待续)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张晓明
8#
发表于 2012-7-17 00:49:39 | 只看该作者
716日小组代表讨论汇报



主持人陆燕舞:到岳阳来每次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机会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发言,就是一种勇气的成长,其次才是能力的成长。昨晚,三个小组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组就讨论得特别热烈,十点多才结束,能深刻感受到学员们迫切成长的愿望,下面就一起聆听他们思想的火花。





小学学科组汇报人:湖南一师一附小刘奕伶






各位老师,我是来自湖南一师一附小的刘奕伶,受管季超老师委托,我把昨天晚上的小学学科分会场讨论的情况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组讨论从8点开始,到9点半结束,历时一个半小时,
4 分钟前
下载 (259.51 KB)
4 分钟前

下载 (226.35 KB)
4 分钟前


围绕管季超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交流。一是你在课堂教学研究和专业成长上有哪些独到见解和妙诀。二是你在专业成长方面目前最感困惑之处是什么?
第一个发言的是常德师范的郭铁城老师:郭老师谈到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环境差,怎样在现实环境中让教师完成自我成长、因地制宜地教学。

长沙岳麓区实验小学陈曙老师谈到当前教育的现状,高考指挥棒摆在这,6A才能进四大名校,再加上各种调研、排名,所以我们不可能忽视成绩,我们如何去高效地落实教学,让师生获得发展,陈老师提出把实践、动手能力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加强与大家、名师交流。

来自长沙市岳麓区岳南路小学的张样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他说自己实际的工作状态是除教学之外还是学校的搬运工、水电工,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没有成型的理论可供借鉴。张老师还介绍了岳麓区的教师成长小团体,即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的组成、开展活动的形式。

昨晚讨论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队伍是长沙市开福区中岭小学的八位老师。熊旭老师作为代表介绍了中岭小学的情况,老师们有培养自我的意识,学校设有书吧、书柜,孩子们有相对宽松的阅读环境,无奈的是学校承担较多的接待任务多,老师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湖南一师一附小廖婷婷老师介绍,在他们学校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学校花大力气请专家讲座,把老师送出去培训,提高很快。另一方面,学校活动多, 班额大,促使工作效率提高,名校的光环使自己对自己要求高。同姓的刘奕伶老师谈到刘铁芳教授提出要让孩子在童年时代体会到爱与自由,校长也曾强调不追求高分,不要因为一分平均分付出太大代价,但真有点感觉停不下脚步,产生的困惑是在孩子的自由发展与分数之间如何取舍,或者说如何把握这个度。

岳麓区的张样老师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喜欢读书就一定有时间看,走路、上厕所皆可看书。家中的书随手可取,茶几上、地上都可以放。

湖大附小的邱丽老师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年轻教师,虽然每日反锁的工作有些应接不暇,但在湖大享有三大高校图书馆,这样优良的学习资源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这让老师们羡慕不已。也让我们看到80后教师身上的一种坚守、坚持与进取的可贵品质。

最后发言的是本地岳阳市花板桥学校的朱江华老师,朱老师切身感受到城乡的差异,以及自己在工作中高效地实施教学,与家长交流沟通,并通过以教会友的方式找到在教学中志同道合的知己,寻找、分享成长路上的点滴收获。

管季超老师在发言中热情洋溢地肯定了长沙岳麓区“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的运作模式,向我们推介了岳阳市卢望军、陈迎、方西河等老师坚持教育写作,促进专业提升的成功经验。湖南平江县房科剑老师在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研究方面所作的探索,建议老师们多做贴近教学实际的“小课题”研究。问题来源于课堂,思考立足于课堂,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将教学的改进与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融为一体。

老师们的发言精彩、深入,每次发言后主持人管季超老师都会进行精彩点评,与会的老师们也会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到研讨中来,大家在讨论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坦诚抛出自己的困惑之处。讨论会真正成为老师们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充分展示出当代教育一线工作者的痴迷与执著。



主持人陆燕舞:谢谢小学组代表的精彩发言,学友尽管是新朋友,但是最短的时间里融合在一起,形成团结的团队,这样的过程中,倾诉痛苦相互抚慰,尽管每一步都非常艰难,但是有信念。有道者必有术。



西安市55中张晓明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受中学组组长马国新校长及全体组员委托,我谨代表中学研讨组对昨晚的小组讨论向全体老师作以下汇报。

近三小时的小组讨论,老师们反响强烈,讨论热烈。大家分别就日常面临的教育困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创新管理模式对学校发展及教师成长作用;以及课堂教学模式与儿童生命成长;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成长与专家引领等多个维度各抒己见。

其中邵阳的彭建新老师提出了应试教育之外,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株洲易志刚老师提出了特色德育对有效教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王育平老师感慨教学用真心温暖学生,才能最终温暖自己。周婉老师感悟教育应教给学生更深层次的内容;杜英杰老师提出心灵回归对于师生自身心灵幸福成长有莫大帮助。江西彭国强老师指出教师培养学生学会关爱的重要性。如此种种,23位老师逐一发言,每一句发言无不浸透着老师们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每一个理念,无不用行动践行着大家对教育理想的追寻与痴迷。

讨论进行到夜里11点,老师们意犹未尽,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后半场远道而来的孙明霞老师不辞辛劳参与了讨论,并提出了对教师职业理想的追问: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是做一个发展型的教师?还是享受型教师?是一个安于现状止于谋生的教师?还是启迪儿童心灵成长的教师?一系列追问,将大家带入深深的思考。

马国新校长最后总结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师德、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对个人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并指出教师是一个自由职业,只要肯干,一定会成长得茁壮而迅速,也会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平台。全组老师最后一致认为:“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既要教给孩子们低头奋进的勇气,还要教给他们低头看天的情怀。”

肖川先生曾说:“真正的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学习需要刻苦,但更是一种快乐,是用努力酿造的快乐。学习总会有功利性的收益,但是仅仅从功利性出发去学习,却是违背人天性的劳役。在都市生活的浮躁中,倘还能保持一些古典的心境,一些虽经污染却还沉静的心情学习。”教师专业成长将是一件多么诗意而幸福的事情。

“如果我们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我们将生活在过去。”或者读书,或者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2012年,我们依然在路上实践、探索、学习、成长!

谢谢大家,我们小组发言完毕!



主持人陆燕舞:张晓明老师的发言,再现了当时讨论热烈的场景,马国兴校长放弃到管理组的机会,来到中学组交流,孙明霞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接下来有请管理组老师发言。



岳南路小学校长罗朝霞:



尊敬的铁芳教授、各位前辈、同




上午好!

受组长委托,我代表教育管理组向大家汇报。

今天我代表本组的发言应该如华东师大教授李政涛先生所言是基于价值观价值取向的体现,价值观价值取向是教育的根基源泉,始终提醒要不断的站在自己的根基上思考和实践。借用铁芳教授经常说的一个词每天以敬畏的心面对教育,面对孩子们的每时每事,老师们、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才有可能。

心在教师的生命成长上

岳麓区实验小学书记陈慧借用的一句话是 “学会对准教师心弦的音调”,我们培训教师也需要先了解教师的起点在哪里,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我们要教“具体”的学生我们也要培训“具体”的老师。

1.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品质。正如长沙市37中校长周环香所言,尽管担任该校校长仅3个月,却大刀阔斧地购买4万多教师培训年卡,借鉴企业培训的经验。因为她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的心灵成长比专业成长更重要。了解老师们的成长背景,帮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为他们提供成长帮助。

2.创造提供教师成长舞台。孝感区的一位男教师说,如果他当了校长就要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因为他觉得老师是与孩子们接触影响更大的人,要把培训学习的机会给老师。管季超老师带领的团队、37中、东郡、中岭、民院附小等团队都已经领走在我们的前沿。

3.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师成长。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小学副校长危维谈到如何将学校愿景化为大家的愿景,我想这是我们经常在思考实践的一个话题。这两天我总在思考怎样像民院附小校长方少文先生那样发现培养出像高远望那样的有心而智慧的教师。

心在中层干部的生命成长上

1.进一步激发中层干部的主人翁意识,挖掘潜能,以优秀的中层干部带领教师、学生的成长。正如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校长肖焱女士所言,把学校计划的初稿呈现在他们的中层团队面前,大家畅所欲言,从而达到首先把学校计划落实于中层的心灵。长沙市开福区中岭小学校长张娟英女士也这样谈到从改变自己到改变中层干部进而改变全校。

2.把学校每周一的行政例会营造成学习交流会、头脑风暴会,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

心在儿童生命成长上

就像下午主讲的高远望老师一样从关注自己7岁儿子的成长开始,蹲下来关注孩子们的世界。

1.德育教育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教育,选择有价值的事情天天坚持去做从而达到为孩子们终身幸福服务的目的。肖焱校长介绍的镜头捕捉法也是我们正在尝试的教育方法之一。

2.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讲得可能有点远,我国的诺贝尔奖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想获奖者可能就在我们的孩子们中,让我们每天以呵护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许诺贝尔奖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3.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李政涛教授首先讲到的是提问权,在家里我也经常问我儿子的一句话“宝贝,今天提了好问题吗?”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我有权利和义务把学校也还给孩子们,就像湖南商学院博士梁晓女士介绍的加拿大学校一样注重校园文化的人性化,照顾到所有的参与者,学校的墙壁是展示学生和老师的作品,而不再是悬挂名人的地方。

经典语句分享:

不要让学生的积累沉睡!要让学生的积累沸腾!

教学是旅程,是一段温暖的旅程。教师应该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心在哪?智慧就在哪里!

带着梦想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当下。

我们的心在这里!

最后我想用一首歌结束我今天的汇报,教育-----《至少还有你》!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张晓明
9#
发表于 2012-7-17 00:50:32 | 只看该作者
主题演讲:我为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点燃心灯


民院附小方少文校长。





方校长:尊敬的刘教授,各位学友,上午听了李教授报告我平时有一个特点,一分钟就能睡着,今天中午没睡着。所以中午有朋友说我怎么这么疲惫。我为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点燃心灯,这一主题契合刘教授的教育思想。曾在砂子塘小学题为点亮我们的心灯,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其中我转述几句。“寻找个人教育实践的改造,基本原则是什么?钱理群先生的想大问题,作小事情可以诠释。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看世界。”我加一句——用心儿童,用情看儿童。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生成与创造。



昨晚在听刘老师讲神话故事时,我印象深刻,昨晚大家应该也有同样的感受人来源于泥土,人地内心深处有向上的火种,我认为还有向善的火种。我们要将其点燃。现在教育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日常的生活,也远离了自然,人本来是自然之子,要符合自然地规律,也许因为刘教授多次到这,对这里的点滴做法有些许感触,我今天要介绍原生态的场景和零星的作法,权当抛砖引玉。



一、照片:2011年雪地拍照,校报,年级语文报,低年级写话集,尊师亭(紫藤长得很漂亮,绿化重栽,桂花香满香园,葡萄)休闲长凳,教学楼(改造成宽阔的空间,中心花坛圆形水池,便于让更多孩子在上面游玩,旁边栽的垂杨柳),窗子的爬山虎,楼梯间爬山虎,楼顶做了栅栏(栅栏上可做条凳,种牵牛花),附小空中菜园(50公分土,种菜,学生劳动实践),课间抓拍(踩雨掠影,塑料筐放沙包、跳绳),开阔校园幸福空间,课间游戏,师生同做课间操(校长在前同做),书香校园(开放式漂流性图书架,争论:学生偷走怎办?窃书不算偷),班级室外文化墙,图书跳蚤市场,故事妈妈(家校联动,不少班级家长轮流给学生讲故事)



二、让学校家庭化

让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让教师把学生自己的孩子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

1.用亲情感化孩子。

书读不好,人做不好,事干不好。我2004年到民院附小做校长中间离开了一段时间,2010年重新回来做校长。做校长,我给学生讲话,说大家可以对我有五个称呼:方校长,方老师,方伯伯,方爸爸(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叫我方爸爸,我跟你的爸爸一样,甚至比你的爸爸更爸爸,为什么呢,方爸爸不会打你也不会凶你),方大朋友。相当部分同学很亲我。现在可能苍老了,部分学生叫我方爷爷。学生和我的关系很好。一次,刘教授来听课,有一个小朋友扯我的衣,我听一下看看方校长放屁没有。   

又一次碰到一个老师在批评顽劣的学生,这个学生跟非洲人一样,黑,结实,天天打架,打得很凶对他讲:你现在有进步,比原来打得少了。你可能一天打几架,现在一天打一架,下次方校长希望你下一次,拳头下去的时候想想方校长,拳头轻一点。这个孩子毕业的时候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自己不打架了,乐于给班级做事,爱上了学习。

低年级的同学到我办公室我都给棒棒糖,有些学生经常来,我就说不能天天给啊,要隔长一点时间再给。学校就是要营造家庭一样的氛围,避免教育的成人化、行政化

2.让语言儿童化

有次一位家长问我:“方校长你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孩子回去后天天念叨你?”

我想原因就是语言要儿童化。开运动会前一天下雨,天气预报说第二天会晴开幕式上,我就这样讲话:“我就想下雨了孩子们会冷啊,不开心啊!何不太阳公公打个电话,要太阳公公露个脸。太阳公公就答应了。”正好讲到到这个时候,起风了,我就接着说:“北风爷爷征用温柔的手抚摸着你的脸。”后来小朋友就问:”方校长太阳公公公的电话是多少?“也有小孩说:为什么太阳公公公电话只有方校长有啊?

校园里的爬山虎总有小朋友扯它,我就在讲话的时候说:“同学们,我在操场散步,听到角落呜咽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爬山虎对我说,自己总被小朋友被扯疼,如果扯一扯这些小朋友的头发,看他们痛不痛。”小孩子们听了都咯咯地,之后,再也没有人去扯了。小孩说,方校长讲话好像讲童话。(评注:对儿童就是要将童话啦!)



3.用环境住学生

中心花坛的改造好之后我一早就在池塘里鱼和泥鳅。还在电子屏上打出了一行话——中心水池灌满水了,还有鱼呢,快去看哟!孩子们观赏今后再放点青蛙乌龟等等现在这里学生很迷恋,常拿馒头喂一喂。毕业的学生现经常来看,还说太美了,自己都想留级。



让教育生活化。

真正地教育让教育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现在儿童生活很枯燥单调,家长更多看重孩子的成绩,大多时间学特。我现在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最重要,我也带着老师跑步,跑了两年,锻炼毅力耐力体育也是一种群体意识,现在的教育很多是空洞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做出来的。我有一次升旗仪式上讲,28洗冷水澡,用雪洗澡。一次下雪,学生说方校长你不能吹牛,你用雪洗澡吧。我说,今天雪太小下大了,拍照片放校报。千万不能欺骗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觉得他的人生一定是成功的,好成绩是副产品。我们要让语文的课堂教一篇文章,到学生能自己读书。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自立,我们开展学生“我当家”活动。在我们的食堂做“小当家”,在家里也要这样做,“小伙伴行动”周末寒假到社会体验活动,“天天思考”关心国际国内班级家庭各种事情,这样就培养了孩子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日常作业就是“每日见闻”,写日记后就有内容了。



以上的分享没有理论的支撑,仅是零星的操作,请大家批评指正。





主持人:谢方校长。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方校长的岗位上,他以自己的爱心,童心,将教育生活化,在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童年生长中,为孩子点亮心灯。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张晓明
10#
发表于 2012-7-17 00:51:26 | 只看该作者
研修活动之主题演讲教师生活:时刻朝向儿童生命世界 民院附小 高远望6已有 39 次阅读  2012-07-16 15:26



     徐满霞:感谢方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方校长在他的校长岗位上,凭他的爱心,童心,将教育生活化,在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童年生长中,为孩子点亮了心灯。接下来有请湖南民院附小的教师高远望老师。



教师生活:时刻朝向儿童生命世界



高远望   湖南民院附小教师





感谢学校给我提供的机会,感谢刘教授出的命题作文。今天下午出门时,妻子说我是不是有个讲座,我说谈不上讲座,我是来扯谈。一线的工作就是普通的工作,我们就是停留在教学技巧、设计层面。让我来谈儿童的生命世界,我的底气很不够,所以不变成扯淡就好。

言归正传,一个成人都是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大部分人都游戏过、玩耍过、疯狂过、叛逆过,当我们长大成人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却忘记了我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并用成人的视角要求现在的孩子,忘记了儿童世界的丰富和精彩。

我很幸运,我有一个女儿,叫“小漂亮”。和小漂亮呆在一起,我既是父亲也是老师,她时刻提醒我告诉我,儿童的世界是怎样的丰富。(课件出示照片)当自己的孩子在镜子中面对自己时,她可以找到成人找不到的快乐,对着镜子可以思考很多,似乎和小动物一样,动物可以围着尾巴玩上半天,自得其乐。(出示照片)小漂亮一个人玩的时候,捣鼓出很多东西,如蛋糕、扫帚、纸巾盒,这些都是在我没有介入的时候,她自然学会的,很多都是家长没有注意到的。孩子就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无声无息地获取知识,和这个世界产生互动。比如小漂亮的日记中,就是今年21日,她竟对古诗编曲,“日照香炉生紫烟,……”我不知道她怎么想到给古诗编曲的,可能因为我的同事的孩子中有一个是学钢琴的,无意中交流提到他孩子同时在学谱曲,她听到后自己就去做了;(出示图片)她还做编辑,画上红黄蓝三色,配上插图,写道:夕阳下,我张开了双手,微风轻轻吹动,我闻着最后一丝香味,听到死神的召唤。我不知道她怎么写出这样的句子,但是我想这是她自己和世界交流的方式;她还画漫画(出示图片),“老鼠也有自尊心”,老鼠老是被猫欺负,一次做梦,老鼠自己变得强大了,踩着猫的尾巴,猫逃走了。

儿童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家里阳台有鸟飞来,她弄了纸盒,里面放上杯子盛水和食物,为鸟提供居所。和成人不一样的是,她把小鸟当成同样平等的生物。今天早上,她对我说,爸爸,我看到一只鸟在我们家的盒子上,我说,小漂亮它要感谢你,你给她构筑了这么好的家。

我们家有一块黑板,她经常去刮粉笔灰,把各种颜色混一起,突然调出了另外一种颜色,很开心。

她吹泡泡,经常玩,从不会调配,到现在能够配出非常满意的泡泡水,吹出很大的泡泡,甚至双层的。



我说这么多的生活故事,是感谢她让我知道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其实,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她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和世界互动。

一次,买旺旺果,回来后,她说,“爸爸,我们闭眼摸一摸,谁摸中绿色,谁就胜利。”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数学里的“可能性”。

他的同学来玩,给他们饼干吃,这种饼干是正三角形,他们吃着吃着,不知不觉就在拼摆,不自觉中就和学科知识挂钩了。

做数学题的时候,小漂亮遇到了问题,想了很久,列了很长时间的算式,用了56种方法来解答。前后用了半个小时,我想问的是,有多少成人可以等孩子等半个小时来解决问题呢。如果等学生等半个小时,成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可见,孩子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能解决很多问题的。所以,老师要真正地关注学生,需要提供给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么的不同。



例如解数学题,一个正方形花坛,最外围每条边各有15盆花,这个花坛最外层一圈有多少盆花?这个花坛一共有多少盆花?最外层:15*4-4=56,第一问好解答,但是第二个问题,总共多少盆,学生们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答。最后还发现,学生不自觉将数的问题和形的问题衔接起来。学生在面对同样学习材料时,环境不同,智能发展区域不同,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课堂上我们需要进行适当地优化,这正是我们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往往学生的一个想法可以触动、推进课程教学往更深层次发展。

又如,六年级数学中:圆柱是由无数个大小一样的圆重叠起来的。由此引发:圆柱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学生展开想象,有的说:老师我想象圆柱是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圆堆积起来的。结果有了更多的思维:这些圆的圆心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是圆珠的高;圆锥是由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重叠起来的;球是由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圆按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顺序重叠起来的;半球也是由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圆从大到小重叠起来的,为什么这些圆重叠后形不成圆锥?可能与相邻两个圆的大小差别无关?……

方帆在《我在美国教中学》:我在美国教鲁迅的小说单元。我们采用的是发现式学习法。我发现,有一个充分自由的学术环境,一群多元背景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真的非常重要。这几课,我教了很多年,但是,每年都有一些让我惊喜的课堂讨论,以及非常高质量的小论文产生。现在,我甚至无法预料,学生们在学过这几篇课文以后,会产生哪些问题了。不过,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虽然我们没有作传统式的字、词、句、段落的精细分析,学生们对于该懂的东西一点都没有落下。

由此,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们在课堂上能够营造宽松民主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将是出人意料,非常精彩的。

接下来我说两个反例:一次语文考试后,小漂亮的试卷上题目:司马光的父母回来了,看见儿子坐在地上,一面砸着核桃,一面吃着核桃仁,十分(惊讶、惊喜、惊慌),忙上去问:小光,你怎么知道核桃应该这样的吃法?需要学生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小漂亮选了惊讶,结果错了,答案是惊喜。可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因为事实上也可以惊讶,同样父母也可能惊慌,生怕孩子砸着手啊。传统的教学对于孩子的尊重,对孩子个人对文本、对世界的理解是不是够了呢?

数学测试题,0.8,0.80,0.800,哪一个小数更精确?看到这个题目同样也是很纳闷,这个题目做对了又有什么意思?我们知道近似数,保留小数的多少位,精确到多少位,也根本没提什么样的数更精确。后来问小漂亮,选哪个,她说0.80,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超市里都是两位数标出来的。后来,我换了一种方式问:测量一个桌子,一个小朋友测量是0.80米,另一个是0.795米,哪个更仔细?小漂亮说是0.795,因为后一个是用毫米来测量的。所以老师,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我们说的是什么。

    谢谢各位老师!



    主持人徐满霞:谢谢高老师,方校长是从校长的角度提出教育理想,成事中成人的理念,非常大气,高老师则是非常细腻,非常用心关注孩子用心地成长。他将自己的教学面向孩子的成长,有一种等待花开的心理,他们家的小漂亮是幸福的,他的学生同样也是幸运的。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张晓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2:04 , Processed in 0.0758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