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25|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 校 行------管季超欢迎您在《教师之友网》免费‘看帖考察’[永久总置顶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 10:5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上‘校校行’拟参观学校:
      夏山学校、伊顿公学、帕夫雷什中学、道尔顿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学校、杜威学校、罗素高中、华德福、“56号教室”、“巴学园”。。。
http://xnjyw.5d6d.net/thread-58570-1-1.html



=====参观规则:


1,随时可以进校门,不收门票钱,也不管您的食宿和差旅费;
2,敞开校门随便进任何一个地方无人拦您;
3,您愿学就学,不搞‘行政推动’,不‘一刀切’,不强调要您‘临帖’,一切由您自主判断;
4,您不愿意来没人拉您,也不会发文件/打电话死催;
5,您春季来,就当[春游],与旅行社无关,自由行。
http://xnjyw.5d6d.net/thread-20665-1-1.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05:30 | 只看该作者
夏山学校


  • 概述



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1921年由教育家尼尔创办。夏山学校施行的是民主的或称自由的教育方式,因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基本资料

夏山学校创始于一九二一年,校址在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 Leiston, Suffolk ),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
夏山学校起初是一所实验学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实验学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学校,充满了自由的活力。当初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学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历史发展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孩子们能真正自由生活的场所,完全舍弃训练、命令、要求、道德与宗教教育。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聪明、实际,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成为清道夫。夏山学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去教育学生,尼尔认为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夏山的创校与办学精神1. 教育目标:在适应个别儿童的需要以培养其自动学习的能力。
2. 课程与教材:教师布置学习情境,儿童的学习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一种个别化而富弹性的学习方式。
3. 教与学的方法:采弹性课表与混龄编组的学级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责任与信任,除了知识的学习外,强调情意教育,学生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学习课程,负起安排与完成自己学习的责任。
4. 学习的空间:学校建筑及使用概念之更新,学习的空间不再限于传统的教室,它的学习是走出教室之外,甚至学校之外。
5. 教室管理:教室的管理以学生是否指向有意义学习为原则,因此学生可以在不妨害他人学习的前提下自由的走动或工作;校长尊重教师的人格与专业自由,教师可以自行从事实验工作,自行负责教学,并有权选择课程与教材。
6. 师生关系: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由传统权威中心、注入式教学到处于辅导的立场,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室内外自我负责,必须自我学习与自我充实,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由于教师的真诚、温暖与尊重,师生的关系相当密切。
夏山学校的特点
(一)学生年龄不拘
尼尔时代的夏山学校的儿童入学年龄从五至十五岁均有,通常学生在十六岁左右离开校园。学生人数大致维持男生二十五名,女生二十名。
孩子们依年龄分成三班,年纪最小的五至七岁为小班,八到十一岁为中班,最年长的十一到十五岁为大班。学生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斯堪地那维亚、英国等国家。
(二)出席上课自由
孩子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出席,不论缺课多久也不会受到责罚。但选课后不去上课就会被除名,其它学生有权利把他请出教室。虽然订有课程表,但那只是为教师准备的。
班级通常是依孩子们的年龄分班,但有时也依孩子们的兴趣,而且不特别采用新的教学法,因为教学并不是很重要。
从幼年即就读夏山学校的孩子,一开始就会乐于上课。但由其它学校转来的孩子,通常讨厌上课,他们会先到处玩耍、骑脚踏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这种情况有可能长达数个月。最长的纪录,是由一名从教会学校转来的女孩子所创下的,这位女孩缺课长达三年,平日无所事事地到处游荡。
(三)建立学生的自信
在现实社会中,学问并非是最主要的,自信才是重要的。
(四)无正式的考试
尼尔和其它老师都相当厌恶考试,甚至认为大学入学考试应受诅咒。但是夏山学校并非不教考试必要的科目,只要入学考试制度存在,就不得不授课,因而夏山的老师们也教授因应入学考试的科目。
夏山没有正式的考试,而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测验学生。问题一点也不难,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写出答案。大致上新入学的孩子们较无法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头脑不好,而是长久处于传统、严肃的生活形态之下,无法写出富有变化的好答案来。
由于是一种从游戏中学习的教学方式,所以孩子们都很认真学习。若老师因故无法再既定时间来教课,孩子们竟还会发出怨言。
(五)舍去权威主义
在夏山教师与孩子同样被尊重,同样拥有自己的尊严。教职员与儿童的伙食相同,也同样得遵守同一团体的规则,因为孩子们是绝对不会忍受教职员们拥有特权的。
尼尔说:「孩子的本性必须受到应有的尊敬,而大人的干涉与指导,不过只是制造了顺从他们命令的机器人而已。强制孩子学音乐或学其它科目,除非把孩子变成没有意志,让孩子安于接受。大人只是为了因应社会需要把孩子培育成安于坐在办公桌,站在店里面售货,乘早班车上班以求不迟到等等机械式行动的人。简单地说社会就是由这许多胆怯的人-惧怕死亡、畏惧现况者所维持,然后大人再把这种现况传达给孩子,更甚者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夏山学校的生活
(一)学校活动自由多采
1. 星期一晚上,孩子们往往拿着父母亲所给的零用钱到街上看电影,若星期四换新片,有钱的孩子大多又会跑去观看。
2. 星期二晚上,教职员及年长的孩子大多到尼尔的房间聆听演讲。这时年幼的孩童(中低年级)分组阅读。
3. 星期三晚上是跳舞的时间,播放的音乐是由许多乐曲中挑选出来的,孩子们都跳得很开心。
4. 星期四晚上没有特别的节目,大孩子们都会到街上去看电影。
5. 星期五安排有话剧的学习。
6. 星期六晚上对学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夜晚,学校自治会的召开日,在此会议中,学生们讨论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及其它活动问题,从讨论中做成决议付诸实施,自治会后常会举办舞会,到了冬天则有话剧的表演。
7. 星期日为影剧欣赏。
(二)享有游戏的自由
夏山为坚持学校的方针,常常遭遇一些难题,并允许学生以游玩代替读书。
(三)不实行责罚
在夏山学校,物质的消耗被视为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心理上的精力消耗也是无法避免,所以必须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夏山的任何教职员都不会乱发脾气,孩子们也一样,大家和乐地生活在一起。在被赋予自由、被认同的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不会为人憎恶,孩子们也不会故意惹老师生气而做出一些挑衅的事来。
(四)消除憎恶心
通常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多少会表现出攻击欲。但在不自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表现出更激烈的攻击欲,主要是要反击他们的憎恶。而夏山的孩子因未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憎恶,所以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欲。学校中具有攻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家中得不到爱,且不被了解的孩子。
自治会
(一)自治会种类:
分为两种,一是学生自治会,另一则是师生一起参予ㄉ自治会
1. 学生自治会
夏山的自治会是由一位年长的学生所主持,它的成员包括学校的学生及教职员、褓母、访客以及任何想听听或参加的人。自治的益处很多,除了它是一个真实的民主,所有规条都在公开的大会上决定外,还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演说能力的机会。在夏山,我们已经证明自治是行得通,而且效果极佳,一个学校的学生倘若不能自治,它就不能算是一所开放而进步的学校。
自治会分成三个部分:议事、议程、会议。首先朗读议事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同学们在聚会之前草拟的,凡是同学们的牢骚、抱怨、不满或渴望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提出于议事之中。在议程中,学生们可以提出在这一周里的重要建议,并且把他们的名字给自治会的秘书处,这样他们就可以有发言的优先权。自治会通常在晚上七点开始,八点半结束。
孩子们表现敏捷、中肯、切要的言辞。一般来说,会议的规定颇为严格,他们往往在周一或两周内,还会提出讨论。他们所提的事情大都颇富建设性,很少是关于个人利害的问题。每个问题在决议前,都会被仔细的讨论,连七岁孩子们也会不畏惧的站起来说明事情的原委,在夏山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2. 师生一起参与的自治会
夏山学校是以民主形态进行自治的学校。全部的学校生活采团体方式,对于违反团体的行为处分,由周六晚上的学校自治会表决决定。教职员及儿童不论年龄大小,每人都拥有平等的一票权利。而尼尔的一票和七岁儿童的一票是完全一样的。
有一次尼尔曾在集会中提议禁止十七岁以下的孩子抽烟。因为尼尔认为孩子们并不是真想抽烟,大多只是想学习大人的模样。针对尼尔这种论调的反对意见很多,投票的结果,尼尔的提议遭到否决。
在尼尔的提议被否决后,有位十六岁的男孩提议禁止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抽烟,而这个提案却通过了。但是在下次的会议中,一名十二岁的男孩要求撤回这项新的禁令。
(二)自治会的运作方式
夏山的自治不只是制定规则而已,对团体每个分子应有的行为也加以讨论。就寝时间的规定在各学期初由投票决定,时间依年龄而有所不同。其次活动方面的问题,由运动委员决定。另有学期末的舞蹈委员、话剧委员都由选举产生。为了防止孩子们出校门后,做出有碍学校名誉的事,而特别设立了校外委员。
通常伟反规则的人都会心甘情愿接受判决,但不服判决者可以提出申诉。这时议长在会议终了后会重新讨论,慎重地考虑从而调解。如此,可让孩子们知道不满判决时,每个人都有机会申诉、抗议。
(三)自治会具有奖罚权力
决议很少求助于大人的忠告,据尼尔表示,似乎只有一次征求过他的意见。三名女孩子侵入厨房偷吃食物,自治会决定处以罚金。当天晚上女孩子又重施故技,这次的处罚是禁止看电影。但是三名女孩不知悔改继续犯错,这时议长伤透脑筋,遂跑来找尼尔商量。
「给这三人每人三便士以示褒扬。」尼尔建议说。
「什么?这么做岂不鼓励全校的人都跑去偷食物。」
「不会的,你不妨试试看。」尼尔说道。于是议长照着尼尔的建议去行,结果三名女孩中二名拒绝接受赏金,且三人同时发誓以后再也不犯。之后学校至少两个月内未再发生这种事件。
(四)自治会存在的必要性
在夏山,孩子们治理自己,对自己的权利争取到底。依尼尔的看法,每周一次的自治会比学校上一星期其它科目的课更具价值。孩子们在许多人面前能够叙述自己的见解,率直地侃侃而谈,所以孩子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口才。
由广泛的角度来说,自治对生长在自由风气下的孩子们的确非常重要。尼尔表示,他们所定的规则与其本质息息相关,而不只是单纯的表面工夫。他同时强调夏山的教育在于排除对人生无意义的虚伪外观,如同泥水匠被水泥弄污了衣服般的真实,让孩子们能配合时代进步的脉动,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生长。
夏山学校给国内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方面
1. 提供儿童一个安全而愉悦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有豊富的创造力,才能享受生命的喜悦。
2. 在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发展儿童的工作观念:工作的责任感应该基于兴趣与需要上,否则对儿童来说工作就是一种苦差事,而非出于真挚的意愿。
3. 给儿童充分的游戏:尼尔认为儿童时期就是游戏时期。为人父母尽量给予儿童游戏的时间与空间,因为儿童的游戏是为了贮备未来生存世界的应变能力。
4. 利用团体约制的辅导理念:在夏山学生自治会里,孩子们学得如何与各种人共同生活,以及解决他们身边所发生的问题;他们学得如何尊重别人的感受与接纳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如何不受别人的威迫与利诱。
5. 多元化的沟通管道:藉由每周一次小型级会的师生沟通,到每月一次的全校师生沟通方式,校长或行政人员也可由直接的参与了解以解决学生问题。
(二)学习辅导方面
1. 开放的教室管理:夏山学校学生可以自由的走动与工作,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在校园与小区,教师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与需要,允许儿童探索的研究活动。
2. 个别差异的学习内容:在夏山由于着重个别学习,所以并没有统一的课程,学习不为铃声所控制,也不因人为的划分而中断。国内的学习活动偏重在整体的教学与齐一的进度,希望真正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能早日实现。
3. 混龄的学级编制:混龄的学级编制是采「家庭编组」方式。此种编制可避免按实际年龄所产生的缺点,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同时可以使学习的环境更为豊富与变化,师生的关系更形密切。
4. 设立阅书登记卡活动:此种思想来自开放教育对学习环境布置兴趣与学习指示卡的哲示,为鼓励儿童自动自发的求知精神,在尚处他律阶段的儿童,学校可以拟定一套奖励的办法,落实书香社会的理想。
5. 多元化的学习评量:夏山学校以儿童「全人」的统整发展为评量要点,因此注重学习过程的评鉴,强调自我的比较,并且以评鉴做为诊断与辅导的工具。
(三)创造性教育的实施
1. 自由与信任:夏山的创造性表现是奠基于「自由」的发展上,不替孩子决定他将要学习什么,正是让孩子从受禁制的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意志。
2. 摒弃权威:尊敬是出于赤诚的,因为孩子们来自权威太多的世界,夏山把权威摒弃于校门之外。老师不替学生做决定,容许学生自由表现-不管是学业或是意志的决定,这样才是一个鼓励儿童创造的情境。
3. 艺术教育:「只演夏山孩子自己编的剧本」是夏山学校的传统。孩子们乐于表现个人想法,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建立信心。国内的艺术教育也必须从充分的信任和欣赏着手,否则创造教学是枉谈的。
4. 自治活动:夏山的自治会没有权威、服从、纪律与大人的决定,孩子们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团体抉择,自治会的决定没有一个孩子敢不遵从。反观国内的教育,我们的校训、学生手册等进行模式,往往是大人规定。失去创造性的人格,没有了自由意志的表现,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必然落空。


创校人A·S·尼尔(1883-1973),教育家,夏山学校创始人。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

曾出任过实习教师、助理教师、刊物编辑、主编等工作。从1915年出版其
广受瞩目的处女作――《一个教师的日记》起,他先后出版了《问题儿童》
、《问题父母》、《问题教师》、《尼尔与莱希通讯辑》、《夏山学校》
等近二十部著作及自传《尼尔!尼尔!橘子皮!》。
尼尔有一句名言是,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
他认为:孩子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生活,而不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或自
以为是的教育家的看法,家长与教师的关心和指导只会造就一些机器人。[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09:17 | 只看该作者
特立独行的夏山学校



这个名字头上笼罩着一个田园牧歌般的光环。它所承载的理念,就是任何一个接受常规教育的儿童,生活中充满了狂野的梦幻。这就是“夏山学校!(Summerhill)”
The very name has an idyllic ring to it. And the notion it embodies is the stuff of wild fantasy for any child undergoing a conventional education. Summerhill!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人必须上课!孩子们自己制定规则!成年人不能对他们呼来喝去!这个地方让所有听说过的孩子着迷不已,让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育家兴趣盎然。
The school where no one has to go to lessons! Where kids make the rules! Where adults can't boss them about! The place fascinates every child who hears of it and has intrigued thousands of thoughtful educationalists.

And it's still there, 88 years after it was founded by A.S. Neill, tucked away obscurely - without even a signpost - in a small town on the Suffolk coast. Neill became world-famous, if not necessarily influential. Since he died in 1973, educational theories have risen and fallen, and liberalism now seems to be making a quiet comeback in schools - even in Britain, where the Labour government has devoted much energy to stamping on anyone who rejects facts, exams and conformity.
这所学校是尼尔(A.S. Neill)在88年前创办的,至今仍然存在,不引人注目地藏在英国萨福克郡海岸的一个小镇上,甚至连个路标都没有。尼尔不一定有着全球影响力,但全球闻名。自他1973年过世后,各种教育理论起起落落,如今自由主义似乎正悄然重返校园,即使在英国也是如此——在英国,工党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以打压任何反对他们宣称的事实、考试和顺从的人。
But Summerhill is no more fashionable now than it was in 1921. The uncompromising nature of Neill's ideals sets it apart from other "progressive" schools; in the words of Zoe Readhead, Neill's daughter, now its principal, "Summerhill stands back and lets the children make their own choices." So, in the world's way of judging these things, it is not especially successful. There are still only about 70 pupils. The facilities, by the standards of other British independent schools, are ramshackle. Exam results? They're not the main concern. (Students leave Summerhill at 16, before A-levels.)

"I don't really believe in the word 'success'," says Zoe, making quote marks with her hands. "You can be successful when you run a race. But how can you ever know what success in life is?"
但是,今天的夏山学校没有1921年时那么时髦了。尼尔理念中不妥协的特性,让它有别于其它“逐渐进步的”学校。用尼尔的女儿佐伊·里德黑德(Zoe Readhead)的话来说,“夏山校方往后站,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里德黑德目前是夏山学校的校长。因此,按当今世界的方式来判断的话,它不算特别成功。如今学校里大约仍只有70名学生。按照英国其它私立学校的标准衡量,其教学设施可谓破旧不堪。考试成绩如何?这不是夏山关注的主要问题。(学生们在16岁离开夏山,毕业时间在A级考试之前。)
Yet Neill, who died in 1973, would surely look on approvingly: his legacy is largely unaltered. Zoe herself is not an educational theorist, or even a teacher, and hardly looks like a normal school principal as she wanders round in her jeans being Zoe-d by the kids. (It's always first names at Summerhill, except for Neill, who was Neill.) She says she runs a business, but is awfully vague on subjects like numbers and fees, and often goes to great lengths to put off interested parents. "Zoe's fantastic," said one staff member. "At what?" I asked. "People. This is a very happy place."
“实际上我并不信奉‘成功'一词,”佐伊边说边用手画了个问号。“参加赛跑时你可以说到成功。但你如何能知道什么样的人生算是成功的呢?”
It hasn't always been happy. In 1992, the school let a couple of documentary-makers roam as free as the kids. The result, broadcast on Channel 4, suggested something out of Lord of the Flies and is best remembered for showing two boys beheading a rabbit. For the rest of that decade,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manoeuvred to put a stop to it all, culminating in a court case as it tried to make lessons compulsory. Summerhill won, and its last report from government inspectors, in 2007, was overwhelmingly favourable.

The core of Summerhill is the Meeting, held three times a week, which governs the school. The FT was admitted into the dingy hall, but only by the will of the Meeting, not the principal. Zoe has one vote, the same as the smallest child.

It is an illusion that Summerhill has no rules: Neill made a firm distinction between allowing children their own freedom and allowing them to interfere with anyone else's. There probably isn't a school in the country with a thicker rule book. Some rules are routine ("No running by the pool"), some are written in a code that's obscure even by the standards of a boarding school ("BOs have to do BT 10 minutes and Shack aren't allowed out after"), but there are hundreds of them. It's also an illusion that kids dislike rules. They actually love applying them. They just resent the imposition of them by adults.

One girl wanted to go on holiday with her parents in term time. She gave the impression they had already booked her in without asking the Meeting, and one boy was appalled: "They're not supposed to do that." She backtracked, and was given permission. One of the houseparents was complaining: "Some of the house kids have started to piss me off. They have no consideration for my needs and just keep banging on my door. It's like 'Take, take, take.'" Strong warning issued. One group wanted to sit up till 11.30 one night to watch four back-to-back Star Wars films. Permission, after much debate, denied.
然而,1973年去世的尼尔,肯定会用赞许的眼光看待这一切,因为他留下的传统很大程度上并未改变。佐伊自己并不是一位教育理论家,甚至也不是教师。当她穿着被孩子们写上她名字的牛仔裤在校园里四处走动,几乎不像一个正常的学校校长。(在夏山,大家总是用名字来相互称呼,但一个叫尼尔的人除外。)佐伊表示,她是在经营一家企业,但对数字和费用等事情却非常的糊涂,往往会竭力拖延与感兴趣的父母见面。“佐伊太棒了,”一位工作人员说,“棒在哪儿?”我问道。“待人接物。这里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地方。”
The discussion was sensible and, if you like, adult, but it was not very articulate. And over-familiarity with democracy seems to have bred contempt: one boy curled into a foetal ball, hood on head, and rolled round the room; an older girl read Vogue; others were obviously distracted. Yet other schools might work better if their heads had the guts to cede more power.

It was the more mundane aspects of school routine that bothered me. The small classes are a plus. "I'd hate to teach a class of more than five," said Adrian, the science teacher. He was actually working one-on-one. Sometimes, as attendance is voluntary, that becomes one-on-nought.
但这里并非总是那么快乐。1992年,学校让几位纪录片摄制者在校园里像孩子一样自由晃荡。后来这部片子在第4频道(Channel 4)播出,片中出现了一些类似《苍蝇王》(Lord of the Flies)故事的画面,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便是两个男孩将一只兔子斩首。在接下来的8年中,英国教育部想方设法让该校彻底停办,最终因为它试图提供义务教育而将其告上法庭。夏山学校赢下了官司,而在最近一份由政府巡视员2007年出具的报告中,获得了压倒性的好评。
It is a shock for an outsider to see small children wandering the grounds with toy rifles (made in woodwork class - political correctness isn't part of the ethos either) in mid-morning when you think they ought to be learning their seven times table. Many of those indoors opted for Warhammer rather than an English lesson.

Sheer lack of alternatives can impel kids towards classes. "Sometimes, when it's nice weather, I like to play and stuff," said 12-year-old Hugo, "but you get so bored in the day you tend to go to lessons." I glimpsed the weekly timetable belonging to his contemporary, Matteo. It was as full of empty spaces as if he were doing a liberal arts degree. "I'm going into town," he announced.
夏山学校的管理核心是每周召开3次的“会议”(Meeting),通过“会议”来管理学校。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获准进入了昏暗的会议大厅,但批准权限是来自于“会议”,而不是校长。佐伊和最小的孩子一样,在会议上也只有一票。
It would be nice to believe that the absence of pressure to achieve perversely instils a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but I saw no evidence of that. One of my teachers used to insist that the word education came from the Latin educere, to bring out. And I don't quite see how Summerhill does bring out children's abilities.

Neill said: "I would rather Summerhill produced a happy street sweeper than a neurotic prime minister." But doesn't happiness come from fulfilment? Wouldn't a street sweeper who might have been PM be really neurotic?

In its own terms, the school appears to work. The prospectus talks of children learning to be "self-confident, tolerant and considerate", and the head of another school who has taken in ex-Summerhill pupils told me that's precisely what they were. The problem is that Summerhill may actually be even more out of tune with the times than it was in 1921. Parenting 88 years ago was generally strict but remote. Now it tends to be laxer but perpetually intrusive. It is hard to imagine parents today who want to stand back and pay up to £13,000 a year so the school can - in Zoe's words - stand back too.
认为夏山学校没有规矩乃是一种错觉:对于让孩子享受自由和允许他们干涉别人,尼尔作了严格的区分。在英国,可能没有哪所学校的校规手册比夏山学校更厚了。有些是惯常的规定(如“不要在水池边奔跑”),有些则以代码形式出现,即使按照寄宿学校的标准来看也令人费解(例如,BO必须做10分钟BT,之后不准出SHACK),但这样的规定有好几百条。以为孩子们不喜欢这些规定也是种错觉。他们实际上很喜欢遵守。他们只是讨厌成年人把这些规矩强加给他们。
But it's good to know that it's still there. If one dare use the word, one might even say it was successful.








一个女孩想要在上学期间与父母去度假。她给人的感觉是,父母已在没有征求“会议”同意的情况下,帮她进行了预订,一个男孩子对此震惊不已:“他们不应该这样做。”她放弃了请求,然后获得了许可。一位宿舍管理员抱怨道:“一些住宿的孩子开始和我找事儿。他们根本不考虑我的需求,只是不断敲我的门。好像在说‘快点、快点、快点'。”于是“会议”针对这一问题发出了严重警告。某天晚上,一群孩子想等到11点半看四场连放的《星球大战》(Star Wars)电影,但经过长时间讨论后,他们的请求被拒绝了。





讨论很理智,也可以说很成熟,但其思路并不十分清晰。对于民主的过度熟悉,似乎已孕育出了一种蔑视:一个男孩把身体蜷缩成胎儿状,扎着头巾,在房间里滚来滚去;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在翻阅《时尚》杂志(Vogue);其他人也明显注意力不集中。不过,如果其他学校的头头们有胆量进一步放权的话,他们可能会做得更好。



让我困惑的是学校日常事务中一些更平常的问题。小班教学是其优点。“我不喜欢教超过五个人的班级,”科学课教师艾德里安(Adrian)表示。他的工作实际上是一对一的。由于是自愿上课,因此有时会出现“一对零”的局面。





对外面的人来说,在早上9、10点钟看到小孩子拿着玩具步枪在校园里游荡时,你肯定会震惊不已,因为你觉得这个时间他们应该在学习“7倍表”(seven times table)。而在室内的许多人则选择了玩“战锤”游戏(Warhammer),而不是上英语课。(玩具步枪是在木工课上做的。在这里,政治正确性也不在校风范畴之内。)





完全没得选择时,孩子们也会去上课。“有时如果天气不错,我喜欢去玩东西,”12岁的雨果(Hugo)说,“可是如果白天很无聊,那就会去上课了。”我看了一眼和他同龄的马特奥(Matteo)的每周课程表,结果发现那里一片空白,仿佛他正在攻读某个人文学科的学位。“我要进城去了,”他宣布。



没有完成学业的压力,反而会刺激孩子们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求?想法很好,但我没发现这方面的证据。我的一位老师经常强调说,“教育”这个词来自拉丁文中的“educere”,即“培养”。我没怎么看出夏山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能力的。

尼尔曾说:“我宁愿夏山学校培养出快乐的清洁工,而不是神经质的首相。”但快乐不是来自于成就吗?一个本可能成为首相的清洁工,就不会非常神经质吗?



按照它自己的说法,这所学校似乎是有成效的。招生说明中说,他们要让儿童学会“自信、宽容和周到”,而另一所学校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接收的夏山学校毕业生正是这样的人。现在的问题是,实际上与1921年的时候相比,夏山学校可能更赶不上时代步伐了。88年前的子女教育,总体上讲都是严格而冷漠的。现在家长的教育往往宽松一些,但却是持续干预式的。很难想象今天的父母会喜欢不干涉的做法,并支付高达每年1.3万英镑的学费,来让学校也进行——用佐伊的话说——不干涉的教育。

但是,知道这样一所学校仍然存在也不错。如果你胆子够大,你也可以说它是成功的。



译者/力文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12:26 | 只看该作者
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基本简介学校校歌高耸的尖塔,古老的城堡, 闪光的皇冠镶嵌在绿毯之上。

如此执著科学的灵光,亨利的英魂哺育众芳。
呵,她是祖国菁华的荟萃,他是温莎的崇高和宽广。
丛林、绿草环绕我们身旁,鲜花、嫩叶对我们欢唱,
伫立在高高的托马斯像前。
学校校徽它的校徽是由右上角代表英格兰王室的狮子纹章和左上角代表法兰西王室的百合花徽章以及下方三枚衬着黑底的银色百合组成。使用两个王室的标志只因当时建校者亨利六世同为英法两国的国王;而黑底代表永恒,银百合代表圣母玛利亚


学校历史伊顿公学,于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创办,素有"绅士摇篮"的声誉。这所学校,名为“公学”,实际上是一

所私立中学。 亨利六世将之命名为“公学”的原意是为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作为进入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
不料到了17世纪,伊顿公学反而逐渐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因为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即,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从2003年9月开始,校方已经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自己配备一台电脑,从而更好地配合校方网络教学的要求,校方也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布置作业和教学。
近年来,英国私校都从以前的男女分校纷纷改为男女合校,但伊顿仍保持男校制不变。这所私立寄宿制的男子中学目前有约1,400名13至18岁的学生,都是由中学读到大学预科的男孩。
伊顿公学还任命了第一位伊斯兰阿訇,因为每年在伊顿公学就读的海外学生中有很大一批来自中东和阿拉伯国家,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宗教需求。
英国私立男校伊顿公学坐落在温莎小镇,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泰晤士河相望。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2]


学校管理集体生活初入伊顿,学生只是13岁的小男孩,离开伊顿的是18岁的谦谦君子。他们在伊顿的5年完成的是生理、心
公学


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伊顿的校规严格,却不痛苦。比如,一年级学生入学,有10%—20%是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家中宝贝,校方的第一个措施是,家长前三周一律不准探望,要把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扳”过来!在不准你留恋父母温情的同时,学校给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的温暖。学校还把各种娱乐、体育和业余生活等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长知识而又有趣的活动之后,男孩们还没来得及想家,就已疲倦得呼呼大睡。
学校的宿舍是学生们的新家,每座宿舍楼是一个集体,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约50多人,除了上课之外,起居、餐厅、体育、娱乐活动都以宿舍楼为单位。
严格着装伊顿公学还以古老传统和非常特别的校服而闻名。伊顿公学为不同职位、

不同等级、不同荣誉的获得者设计了不同着装。伊顿的校服类似绅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衬衫、圆领扣、黑色的马甲、长裤和皮鞋。这套行头就要700英镑,加上配套的成打衬衫、领带等,装扮一个伊顿人,至少要好几千英镑。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带披风的,那是国王奖学金获得者的标志。(伊顿校服最早是乔治三世去世时人们为悼念他而穿),
有些穿不同颜色马甲的,是伊顿5年级的“明日之星”,他们是从所有获奖者中选出的佼佼者。如果配有银色扣子,则代表最高级别的优秀学生,他们有权参与学校政务。通过这些日常服饰上的变化,突出竞争中优胜者的地位,使他们理所当然地鹤立鸡群,让学生充分体会优胜者的优越感、荣誉感。
校长、教务长、舍监和各学科负责人,也有不同的黑色学袍,稍微正式的场合,学袍一穿,犹如宫廷朝服,也是等级分明。
不过,学生的生活也在逐渐改变。学生头上那顶传统黑色高帽已可不戴了;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穿着好像牛仔裤等便装游逛了。
重视体育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其中,伊顿划船赛的礼仪优雅浪漫,“伊顿五人”、墙赛、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的特有运动勇猛粗鲁。在游戏般的体育运动里,男孩们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团结、合作、 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高年级同学的言谈举止也是低年级同学的榜样,伊顿的良好校风、礼仪,就这样代代相传。
每年6月4日伊顿公学的颁奖典礼这一天,青少年个个穿上黑色燕尾服,胸前衣领饰孔上缀着蓝色康乃馨
顿公学


或牡丹,引领学生家长检阅学习成绩展览,出席感恩崇拜,然后观看伊顿船队在泰晤士河上游行的盛况。
这个从1793年便有记录的船队游行,通常在清晨阳光升起时开始。
每艘船上坐着八个身穿白裤、条纹衬衫、头戴缀满玫瑰、紫丁香帽子的少年。他们在沿岸奏着"伊顿船歌"的伴随下,缓缓划行。参加校庆的,常常有议员、贵族、以及著名的毕业生。有时候,女王、亲王、王子们也来参加盛典。
时至今日,在校园里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穿着19世纪的绅土服装的学生们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打木球,甚至在周末都运动不止。


教学特色伊顿学生现在也参加英国中学的GCSE和ALEVEL水平考试(升入英国名牌大学的主要途径),成绩几乎都是优秀。伊顿教学有三大特色。
优质导师名师出高徒,伊顿也认这个理。伊顿的教师很多是博士、专家,其中不乏牛津、剑桥毕业的伊顿校友。当然,伊顿选择的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入校后,每名学生都获分派一名导师,专门负责监督学业进度以及品德与社交方面的发展。每周,学生们都会以小组方式接受一次辅导。当学生开始进入大学预科阶段时,他可以选择一名新的导师,专门辅导主修学科。

独特教材伊顿也用为中学统考编写的教材,但他们只用一半时间就教完了。余下的一半时间,由系主任自己选择增添其他教材。
每年9月开学时,各系主任已制订好独特而细致的教学计划,发给每个老师和学生,学生还可以在计划之外再选学更多的知识。因此,伊顿学生除了参加统考外,还多一项“伊顿考核”,每年12月进行。它比中学统考要难得多。伊顿学生几乎都能通过统考,却不能保证都通过伊顿考核。如果不幸几次没有通过伊顿考核,孩子就必须转学了。同时,伊顿考核在校内决定着下一学期的分班,在升学时,如剑桥国王学院等,会更看重伊顿考核展示的学生质量。


分班教学考入伊顿的学生基本都是尖子,但不等于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都一样。“分班制”就是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
学校从每个学生考入伊顿的第一个成绩起,在英语、数学、法文等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般14级,较小的学科相应减少。它与笼统的快慢班不同,一个学生不是被笼统地归在快或慢的班里,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级里。
如进入第一班的学生,即证明他在该科目上已经有了超强的天分和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机会。而14班则相反,证明学生在该项目上天赋和能力较弱,缺乏自学能力。老师就要加倍细致、耐心,有时要一对一地个别辅导。
对学生而言,不会因为被划入“低班”而自暴自弃。因为一个学生这科在14班,另一科可能在1班,其间的差异,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产生的是“向自己看齐”,让自己“全面优秀”的动力。同学之间也会注意到每个人各有千秋,你是“数学天才”,我是“文学博士”,增进互相尊重和友谊。每年通过伊顿考核,前几名会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级,学生都得到更上一层楼式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招生条件录取原则伊顿过去是贵族学校,世家子弟出生后即要注册。现在,学校里的贵族所剩无几,所以“贵族”实际已变成“昂贵一族”的代称。伊顿属于私立学校,原则上是面向公众招生,但要符合“财”、“才”二字才行。一个学生每年两万多英镑的学费(包括住宿费),令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据统计,英国每4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进入一般的公学读书,但要进入伊顿公学的,则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有些英国的名门望族为了让子弟能进入伊顿读书,每当有男婴出生,便凭"出生证"向伊顿公学报名排队, 希望到孩子长到12岁时能够入学。
因此,每年报考伊顿公学的学生也就是1000余名,通过严格考试和面试后,录取250多人。

主要生源报考伊顿也是有条件的。私立小学的优秀学生是主要生源。私立小学与伊顿一样,也是条件好、学费昂贵,中产阶级家庭少有问津。
其次是公立小学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有意培养,校方也会给予报考私立中学的建议。
海外学生也能报考伊顿。伊顿公学曾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从印度王子到阿拉伯王子,人人一口“伊顿”口音,见了面不谈国事,先称兄道弟弄清楚对方在校的年头辈分,以及住在伊顿的宿舍楼和房间号,关系就拉近了许多。伊顿现在虽然有王子头衔、后面跟着仆人的人物少见了,但出身大有来历者仍不乏其人。美国的富豪、亚洲的赌王,都把孩子送到这里。


校奖学金伊顿的奖学金分为两种:“国王奖学金”(简称KS)和“欧彼德奖学金”(简称OS)。
国王奖学金国王奖学金获得者可免5年学费,全校有70名,每年级14名。每年入学的新生中,只有得到私立小学校长
推荐的100人有资格参加竞争。获得国王奖学金的男孩不仅增添一件潇洒的披风,还有其他高人一等的待遇:搬出普通宿舍楼,住进学校中心庭院的“老校舍”,在专用餐厅就餐。据说,那里的有些食谱,沿用的是16世纪宫廷的烹调方式。
欧彼得奖学金如果说国王奖学金代表着入学时的佼佼者,欧彼德奖学金则标志着在伊顿竞争中的优胜者。欧彼德奖学金年年颁发,3种情况可以获得。
一是已考上国王奖学金,但不喜欢在“金丝雀笼子”生活的学生,可以申请自动转换成欧彼德奖学金,搬回到原来的宿舍楼。
二是每年全校各项考试中成绩最优秀的13名学生可获得“卓越者”荣誉,连续3次或累积4次成为“卓越者”,可以获得欧彼德奖学金。
三是是由于某种特长,校长特别授予欧彼德奖学金。这是一种纯粹的学术荣誉,没有奖金,也没有披风。
明日之星在伊顿的最后一年,从各种获奖者中精选出20人为“明日之星”,名为“POP”,他们的马甲可以是自己选择的颜色。当年威廉王子就曾是“明日之星”,他的马甲是一面英国国旗。
助学金近年来,这座古老学府也开始进行了改革:首先是特设助学金,奖励勤奋好学而缴纳不起学费的优秀学生进入该校读书。


著名校友伊顿公学,全世界最显赫的贵族子弟学府。自1440年亨利六世创建以来,已有565年的历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贵族男校,而且更被称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英国众多皇室子弟和历史名人曾在伊顿公学攻读过。英国有20位首相、36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获得者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文化精英著名的伊顿公学校友包括了雪莱、乔治·奥威尔、亨利·菲尔丁、伊恩·弗莱明、托马斯· 格雷、亨利·萨尔(后来还成为伊顿公学校长)、凯恩斯威灵顿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有新一代企业家布伦特·霍伯盟。有多次受伤仍英勇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贝尔·格里尔斯,他因主持美国探索频道的《荒野求生秘技》而著名。(目前的贝尔·格里尔斯集登山家、主持人、畅销书家、国际演说家于一身。因其在主持节目中所食用的东西太过惊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的称号。)
军事领袖伊顿的毕业生中也走出过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和一大批战士。一战时有5619个伊顿人参加,其中1157人牺牲,13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二战时有4960人参加了战争。745人牺牲,5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3人获得了乔治勋章。
王室培养伊顿不仅代表了精英文化教育的典范,同时,也象征着荣誉与地位。一直以来英国的王室成员都把男孩子

送到伊顿公学。
王储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都是该校毕业生,而当今英伦法定继承人威廉王子,也是从伊顿公学走向明天的帝王宝座。
2010年5月13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抵达位于首都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英国新首相戴维·卡梅伦的教育背景将伊顿公学再次推至聚光灯下:500余年建校史,20名政府首脑。
负面人物小报更喜欢报道达利斯·古比这样的伊顿人,他因上演抢劫珠宝案诈骗未遂而锒铛入狱;还有不务正业的布罗克特男爵,他曾有42辆法拉利轿车,当高级轿车市场衰退,他拆掉了4辆,然后向保险公司索赔;还有曾在伊顿上学的尼泊尔王储,他于2001年发疯似的枪杀了包括他的父亲在内的8个王室成员,几分钟后又开枪自尽。


外界评价谈及校友政界成就,伊顿校友帕拉什·戴夫将部分归功于学校给予学生的自由度:“你受鼓励追求任何你可能拥有的梦想。” 按照戴夫说法,伊顿不像外人眼中那样刻板、陈腐,它允许学生“持些异议,某种程度上鼓励这样做。那对任何一个想得到领导者角色的人而言非常有用”。
《伊顿人的价值》一书作者尼克·弗雷泽说,伊顿相当多社团、运动俱乐部和其他活动由学生自己管理,从而让学生为今后投身政治作好充分准备。“男孩子们通过竞选得到要职。因此,从很小开始,你变得精于施展魅力、拉选票、处事圆滑,”弗雷泽说。
英国《谈天说地》杂志的迪吉·赫德利—登特见过不少“伊顿人”,认为伊顿具有独特能力,让学生自信由内而发,不会看起来傲慢或自负(这一点或许和其对学生绅士风度的培养有关)。“你能辨认出伊顿人,因为他们会去某个场合,带着某个目标,然后径直追求,不管他人看法,”赫德利—登特说。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14:45 | 只看该作者
帕夫雷什中学




内容简介本书通谷易懂。它既非空词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它经严整,泾渭分明。其中《前言》部分言简意赅地阐述了笔者的基本教育信念。第一章介绍了该校从校长到整个集体朝气蓬勃的概貌。第二章则把该样富于教育性的物质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第三、四、五、六、七各章分别就体育与健康、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笔者的见解和做法。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能使读者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其校及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该书除在苏联国内多次重版外,还在国外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本书目录前言
第一章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
一、深思如何领导好学校
二、我们的教师和教育者
三、校务会议的组成和作用
四、我们怎样在校长和教导主任之间实行分工
五、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技巧
六、集体研究“思维与情感的统一”问题
七、我们的传统
第二章 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
一、培养对自然财富的珍惜爱护态度
二、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环境
三、校园及其教育作用
四、校舍内部陈设的教育作用
第三章 关注健康与体育
一、学生的健康与精神生活
二、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劳动和作息制度的卫生保健要求
三、劳动是增强体质的手段
四、课堂上的体育和运动
五、体育与空余时间和休息问题
第四章 德育
一、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
二、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
三、信念在道德成熟时期如何发展和巩固
四、社会定向——信念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敏感性和同情心的培养
六、培养诚实和荣誉感
七、培养男女青年相互关系的道德美感
第五章 智育
一、智育的本质及其任务
二、智育与世界观
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与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知识的内容与智育
五、知识的掌握过程与智力发展
六、培养学生的智能
七、智育与教学法问题
八、科学无神论教育
第六章 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原则
二、劳动教育的物质基础(从教育学方面讲)
三、学生劳动活动的种类及其组织方面的教育学要求
四、劳动教学
五、学生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劳动方针
六、才能、爱好和志向的培养和发展
七、手工劳动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八、自我服务
九、劳动教育的方法同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法的联系
十、树立榜样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
十一、复习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
十二、集体劳动作业的完成
十三、竞赛是发展创造才能的一种因素
十四、劳动制度
第七章 美育
一、美的认识与情操的培养
二、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审美教育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美育和美的创造
四、周围环境和劳动在美育中的作用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15:38 | 只看该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验家、理论家,闻名于世的实验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他出生于乌克兰罗沃格勒一个农民家庭。15岁时,念完农村七年制学校进入一年制师资训练班。1617岁时,在农村小学教书。从这时期开始,通过3年函授学习和1年住校学习完成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学业。21岁时,取得了中学教师合格证书。在卫国战争中,身负重伤。复员后,到地方先后担任中学教师、教务主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等职。26岁时,辞去局长职务,到中学任教。29岁时,被任命为10年制普通农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在23年任期内进行了大量教育实验,把这个中学建设成为全国模范中学和闻名于国际的实验学校。他一生特别尊重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称他们为自己的精神导师。37岁时,通过了副博士论文。19704月,为取得教育科学博士学位提交了题为《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的报告,因197010月去世没有实现。 #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他除了校长、班主任(一个班)、科任(语文)的正常工作外,努力从事于著书活动,一生撰写4l部专著、600多篇文章。他的主要著作有:《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1956)、《中学教师集体》(1958)、《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培养》(1959)、《我们是怎样培养勇敢的一代的》(1960)、《学生的精神世界》(1961)、《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1961)、《关于人的思考》(1963)、《劳动与道德教育》(1962)、《青年一代的道德理想》(1963)、《苏维埃学校中个性的培养》(1965)、《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1969)、《致学生的一席话》、《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儿子的信》、《家长教育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1973)、《公民的诞生》(1974)、《全面发展的个性的培养问题》(1977)。其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一书荣获了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奖,连续发行20版,译成10几种文字。乌克兰教育部出版他的五卷本选集(1979年出版第一卷)、前苏联教育部出版他三卷本选集。世界上已有30多种文字介绍他的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前苏联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其著作被视为“先进教育经验的完整总结”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教育理论被公认为“活的教育学”、“马卡连柯思想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丰富”。前苏联政府授予他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多枚苏维埃联盟勋章、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通信院士称号。
  他的著作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德育理论及学校管理等很多方面;从方法论上讲,实践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统一的、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观点”(从实际工作中从事科研工作,没有为研究某一种问题而创设“不寻常的条件”和造成“无菌”环境)非常突出;从内容上讲,主要探讨的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问题——“个性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
  《帕夫雷什中学》( )。该书总结了多年的帕夫雷什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比其他书更集中,更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及施教措施。前苏联国内多次再版,国外被译成各种文字出版。中译本,1983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赵玮等译,共446页、34.4万字,根据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译出。

  该书共分七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前言。简要阐述了帕夫雷什中学集体的教育信念,是在共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作者指出,“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才能”,“开发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使他享受到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进行饶有趣味的、充分发挥了智力的创造性劳动的幸福——这就是学校的任务。注意每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简言之,教育目的在于每个人的全面而和谐的个性发展。
  第一章“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本章通过生动事例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教育学观点。
  1.学校领导是教育科学的领导。“要把学校领导好——这意味着精通教育科学,并使这门科学成为科学地领导教育和教养以及组织全体教师生活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来实现教育思想,重视教育思想。
  2.“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可能想象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教育学应成为“大众的科学”。
  3.好教师的条件:(1)热爱、相信、关心孩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2)精通、热爱、所教的科目,并了解其发展情况;(3)精通教育学、心理学;(4)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所以,要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思考科学的新成就,充实自己的知识,总结自己的经验。
  4.教师集体要成为一个志同道合的“创造性友好集体”,其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个人贡献。
  第二章“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学校的物质基础(包括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首先是一个教育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培养正确观点和良好习惯的手段。“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课堂教学的环境、课外活动环境、校园、校舍内部陈设等,都有很大教育意义。孩子们在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这里的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都要“有所诱导”,“有所启示”。
  第三章“关注健康与体育”。健康和旺盛的精力,朝气蓬勃地感知世界,乐观精神,是形成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学业落后乃至留级的学生当中85%以上学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健康状况不佳。作者指出,“我们逐年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体力的充沛,对于孩子的精神生活——智力的发展、思维、注意、记忆及专心程度——的决定作用”,“观察证明,所谓思维迟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由于大脑皮层细胞的什么生理或功能的改变所致,而是由于整个机体的生病造成的”,所以研究孩子就要从研究他的健康状况入手。另一方面,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精神生活,尤其是脑力劳动的素养,“正常完满的脑力劳动,是来自身体的、智力的、审美的多方面的培养”。进而指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谈论全面发展、谈论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的培养,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从童年起培养积极休息的习惯,是我们教育重要原则之一,各种活动的恰当交替、满足审美需要的劳动、积极欣赏大自然美都是这种休息。
  第四章“德育”。本章论述了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道德信念的产生与发展、同情心的培养,诚实品德的培养、男女青年之间道德等问题。下列一些观点,较明显反映了现代道德生活的一些特点及要求。
  1.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学校首先着眼于形成个人的思想核心——公民的观点、信念、情感、品德、行为、言行一致。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道德准则是人类道德文明的最高成就,让人们受到共产主义思想鼓舞。进而正确地指出,“让青年人掌握全人类的道德准则,是形成个人道德修养的非常重要的阶段”。他把如下几条人类道德准则作为“起码的道德修养”、作为“基本的公民精神”要求传授给孩子们。(1)什么事都要有益于你周围的人;(2)要以德报德;(3)不劳动,不得食;“学习是你的首要劳动”; (4)要做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无自卫能力者、患难的同志,要尊敬和爱戴父母;(5)要同坏事、欺骗、不正义现象作斗争。为了进行这种教育,帕夫雷什中学编辑了一部独特的“道德价值文选”。
  2.个人的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说明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主要标志。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教育对象而是在自己灵魂中确立某种东西的积极战士。
  3.“人道主义入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所以要让孩子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和需要同情帮助的人共忧患。“没有对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爱精神”,“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民’要困难得多。”
  4.“在儿童周围创造某种思想上无菌的环境的企图,只能使孩子的心灵畸形发展”。所以,“对于现实不要去粉饰,不要去掩盖”,不能让孩子们做口是心非的事,粉饰现实会产生认识上的教条主义,束缚人的思想,引起怀疑主义,使孩子们不相信崇高的共产主义目标和原则。
  第五章“智育”。本章论述了智育的任务,智育与世界观的形成,知识的内容与智育,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智力与教学法,科学无神论等问题,其中提出了如下一些独到见解。
  1.智育的任务不单纯是掌握知识或发展智力。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智育是在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为一定知识量的积累。只有当知识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他的劳动、社会积极性和兴趣的时候,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教育过程中要实现智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智力”。
  2.人之所以需要受到智育,不仅是为了劳动中应用知识,而且是为了“充实精神生活”,所以不应只从应用知识的角度看待教养内容。
  3.“每个孩子的思维都按他独特的方式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聪明才智。任何一个孩子都无不有其天分和才能。重要的是,要使这种聪明才智成为学习上成功的基础,要做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不低于他的才能”,力争在学前期就把这些才能的火花点燃起来。
  第六章“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方面,作者提出了如下一些深刻见解。
  1.作者是从人的全面发展之高度,而不是从智育或德育角度看待劳动教育的。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到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让热爱劳动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兴趣。
  2.对劳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原则:(1)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结合;(2)劳动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3)劳动的崇高道德性及其明确的公益目的性;(4)尽早参加生产劳动;(5)劳动的多样化;(6)劳动的经常性和连续性;(7)儿童劳动中带有成人生产劳动的特征;(8)使劳动具有创造性,而且手脑并用;(9)劳动的活动内容与技能的衔接;(10)生产劳动普遍性(普遍参加)(11)劳动活动的量力性;(12)劳动同多方面精神生活的结合。
  3.对中学毕业生,应当只要求了解生产的主要部门并掌握一些技能和技巧。普通学校的宗旨并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
  4.共产主义首先意味着人的才能、才干、天资的充分发展。“发挥个人创造力的范围是多方面的”,“任何劳动都可以上升到创造性的高度”。我们教育要帮助人在许多生活道路中找更能发挥个人创造能力和个人才能的路子。
  5.手工劳动任何时候依然都会是生产的主要因素,在有高度素养的手工劳动中能鲜明地显示创造思维。
  6.自我服务是培养人遵守纪律、培养人对别人的义务感的重要手段。
  第七章“美育”。作者指出,“人在智力上的深入发展是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要向孩子广泛介绍世界文化成就及人类文化珍品。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相互联系,对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当人经过劳动创造了美的时候,美才会使人高尚起来。
  《帕夫雷什中学》是一部“活的教育学”,它涉及到一个学校教育所涉及到的所有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和新鲜经验。作者坚持了马列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共产主义教育等思想,继承了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的教育遗产。他不仅发现前苏联社会发展与生活所提出的薪问题,而且对此作了解答。因此,他的教育学堪称“现代教育学”。他提出和解答的新问题主要有:(1)在他理想中的教育是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所指的是使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在不同程度上、在不同领域中都得到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为此在学校里组织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点燃每个学生才能的火花,进而不以同一尺度、同一高度要求学生。此外,作者主张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看待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以及其他一切活动。(2)作为解决现代社会道德生活所提出的问题的一种对策,提出了“全人类道德准则”即教育的阶段性问题,以及“基本的公民精神”教育问题,并强调要把这种教育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紧密联系起来。(3)正确地指出,智育包含更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及任务(形成科学世界观等),智育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指出,智育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尤其强调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4)并没有仅从德育或智育角度考察劳动教育,而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一高度,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高度,从人的生活需要和幸福的高度,从人的秉赋和才能的创造性发展的高度考察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不属于任何一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独立方面。(5)在实验方法问题上,也创造出自己新路子:不是在温室里、小气候中而是在大地上、大气候中进行实验。他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科任、班任、校长职责的前提下,开展科研著书活动的。这种实验成果,更富有现实性、实用性以及说服力。
  《帕夫雷什中学》已成为我国教师、校长喜爱的教育图书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与帕夫雷什中学已被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他的形象已成为我国广大教师以及教育科研人员的学习榜样。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对共产主义教育事业的忠诚,献给孩子们的高尚心灵,生动活泼的教育学,在教育实验中求索的精神,集体创造之态度,诚实真挚的品格,都感动着、激励着我国教育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16:28 | 只看该作者
《帕夫雷什中学》
著:[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译: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
外国教育译丛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号:7232·161
198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445页 字数:344000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第二章 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
第三章 关注健康与体育
第四章 德育
第五章 智育
第六章 劳动教育
第七章 美育

在当代世界教育家行列中,有一位很引人注目,他就是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他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他虽然工作岗位平凡无奇,-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他的作为却超群出众,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与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紧密相联的,便是“帕夫雷什中学”。这是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以这里为基地,实践发展他“自己的教育信念”;他以这里为取材源泉,抒写他那生动感人的教育诗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这里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结果,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变成了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场所。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正是“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三十三年、其中包括二十六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特点在于,它能使读者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其人、其校及其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通俗易懂。它既非空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它结构严整,经纬分明。其中《前言》部分言简意赅地阐述了笔者的基本教育信念。第一章介绍了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整个集体朝气蓬勃的概貌。第二章则把该校富于教育性的物质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第三、四、五、六、七各章分别就体育与健康、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笔者的见解和作法。如苏霍姆林斯基自己所称:“笔者在阐述全体教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所做的努力时,想尽力从各个方面来展示这种劳动,不仅说明所采取的种种方法,想尽力从各个方面来展示这种劳动,不仅说明所采取的种种方法,而且也揭示它们内在的相互联系。”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之后便会发现,它的确如有人所赞誉的,不愧为一部“活教育学”。
这部“活教育学”中首先引人瞩目的,是笔者对校长工作的论述。读者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校长应具备哪些品质和素养?校长的领导职能和技艺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提高自己的素养并实地当校长的?尤其是,他在学校管理上所持的一个独到见解。
从该书中还可以了解到,一个好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养?教师应当怎样去提高自己的素养?
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思想象一条红线贯穿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始终。
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体系”是苏霍姆林斯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着眼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他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精神环境-“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
他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余活动时间。他为学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课外活动小组。他引导学生突出三项爱好:最喜爱的课外读物、最喜爱的学科、最喜爱的劳动创造项目。他把课外读物的的教育作用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就是确信学科爱好对促进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再一个重要的教育信念,就是确信劳动对全面发展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还有一个教育信念,就是“大自然”的教育观。他坚信,大自然这是美育的重要源泉。(摘自《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译者的话”)。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17:35 | 只看该作者
乌克兰之行(笔记七):走进教育的理想国,帕夫雷什中学


作者:窦桂梅 日期:2011-10-26







走进教育的理想国,帕夫雷什中学

帕夫雷什学校是教育的理想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国。帕夫雷什,这个以村名命名的学校,早已超越了小镇,飞出了乌克兰,走向了世界。不知多少人,本国的,外国的,到这里朝圣。这不,在迎接苏霍姆林斯基九十年诞辰的日子里,我们也来了。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已成为中国教师、校长喜爱的教育图书之一。书中围绕校长的职责、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关注健康与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几个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帕夫雷什中学的内涵太丰富了!仅凭我这次多半天的见闻,怎能说得丰富与深入?下面谨以亲身经历的三个小事,谈谈我的所见所感。
种下一棵长青树
半山坡上,一片被树林掩映的红色房子就是帕夫雷什中学。走近校门前,看见学校的主楼,楼顶较尖,好像教堂。经随行人员介绍这正是当年的教堂。二战期间成为后方伤员养伤之处,现在成了帕夫雷什中学。
主楼的两旁被树包围着。想起我曾在书中照片上看到的,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一起种下的那棵核桃树。帕夫雷什中学的老师告诉我,那棵核桃树就在主楼的左边,在一大片茂盛的果园里,不仅一棵。这些核桃树现在已经是参天大树了,粗壮的枝干和茂密的树叶,遮天蔽日。悄悄地,我摘下一片核桃树叶,放入自己书包的夹层里,在这秋天的时刻,叶子依然泛绿鲜亮,仿佛苏霍姆林斯基生命的光泽。
果园里还有矮矮的樱桃树、较高的海棠树和苹果树,整齐地排列着,好像在微笑着迎接你,甚至热情的它们,把海棠果和小苹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更有许多落满一地——树舒枝展叶占据了小径,迫使你不得不绕一下,或弯腰低头。
来到主楼后面,呵,满眼还是树。
就这样走着,看着,想着,这哪里是树,就是曾经一个个学生的身影啊。这些树,都是当年学生们种下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要求,第一次来学校就读的孩子们,要他们种一棵父亲苹果树、妈妈苹果树,甚至是奶奶苹果树。当第一次结果子的时候,要送给自己的长辈们品尝。学校还有习惯,每一个孩子毕业也要种一棵树。随着这些树的长高,见证帕夫雷什学校师生的成长。
现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В·Ф杰尔卡奇告诉我们,现在学校依然保留这一传统。自然,这次来学校,就有了一次特别的和学生们一起种树的仪式。
我们来到学校后面新开垦的一块绿地。学生们已经穿着端庄的校服等候我们了。在斜斜的土路的两边,我们将种上一棵棵常青树。挖坑,下苗,填土,踩实。当用手把一抔抔土送入树根的四周,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从今天起,在帕夫雷什中学,也有我生命的播种了。可以想象,几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当路两旁的树已经高大成荫,学子们漫步谈天、嬉戏玩耍的时候,也许会想到一群中国的老师们在这里种下了一棵棵爱的大树。
“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践行的。这所十年一贯制学校,早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现在更加丰富。绿树掩映下的实验室、试验基地、集体农庄、温室、生物专用教室、气象站、儿童天文观测台,以及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等,显得生机盎然。孩子们在这些“基地”学习,他们经常看到的周围,那一棵棵自己栽下的树,他们懂得,“这里的东西都不是随便安排的”,都要“有所诱导”,“有所启示”。原来,这满目的树,启示的就是帕夫雷什中学的生长姿态,就是帕夫雷什中学的生命年轮啊。
吃一顿帕夫雷什午餐
中午,我们中国老师一行十几人被安排到帕夫雷什附近的一个地方用午餐,可一到那里才知道,因为安排的疏忽,竟然还没有给我们准备好。于是,校长临时安排我们回帕夫雷什中学吃饭。
能在帕夫雷什中学吃一顿饭,多么难得。我们匆匆回到帕夫雷什中学。没想到,学校餐厅的食物特别丰盛。各种烤制的面包很精致,像一件件艺术作品,一盘盘摆在我们面前,各种颜色的蔬菜,还有番茄汤。我小心地拿起面包端详,不忍吃下……阳光斜斜地透过窗帘射进餐厅,将餐食都镀上一层金色。
经校长介绍,知道学校目前有将近五百学生,共三十七位老师。中午都在这里吃饭。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一律免费就餐。她还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吃的这些蔬菜,都是学生们在校园里自己种的,面包也是他们自己烤的。校长平静地叙说,而我们这些听众却激动地欢呼起来。劳动创造智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不禁脱口而出:“智慧就在孩子的手指尖上!”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劳动与美”的结合,并奉为教育信条。他从人的全面发展之高度,而不是从智育或德育角度看待劳动教育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到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让热爱劳动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兴趣。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好多学校也有劳动实践课,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应试的压力,劳动实践的教室已经成了摆设。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有知识,却没有生活的现实。只有通过亲身劳动,学生才会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啊。
现在,劳动的习惯在帕夫雷什学校成了传统。在每年的“收获节”里,孩子们自己当做解说员,介绍自己劳动与美结合的成果,和大家分享劳动的快乐。因美的劳动,帕夫雷什中学的生命得以鲜活,得以延展啊。
上一次特别的课
午餐后,我就离开帕夫雷什中学。我和李镇西还想去看看学生的教室。当我俩说明情况后,一位女教师笑眯眯地掏出钥匙给我们开了门。
教室呈现的是最原生态的样子——因为事先不知道我们能“闯入”。温馨舒适,整洁明亮。大约不到二十个座椅——从苏霍姆林斯基时代,到现在,这里都是“小班化教学”。这也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能够那么细致入微地观察每一个学生。想想我们中国的大班化,我只有在这里“望班兴叹了”。
教室后边一角有一个读书角,前边靠窗右边一角是教师的办公桌椅。窗台上摆满了盆花,教师的办公桌铺展着漂亮的花布,桌上一角也摆着一束花。由于原来是教堂,因此教室棚顶很高,地面由木板铺成。有了这一宗教的肃穆味道,再加上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三年,这便更有了一份厚重。
轻轻地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静静地想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过的那些教育故事,联想在苏霍姆林斯基博物馆里见到的,他曾经用过的教学教育用具,于是幻想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上课的情景。而后,我又站了起来,在桌椅中间来回走了几趟。从讲台前面走到后面,又从后面走到前面,手不停地比划着,幻想着我给这里的孩子上课的情景。
李镇西老师开始“讲课”了,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永远追随不朽的苏霍姆林斯基!”我呢,也情不自禁写下“我们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这里的“我们”指他的学生,也指我这个中国小学教师,“我们”代表了所有热爱他的人!我想,这难忘的一课,写下的不仅仅是这几个字,而是心中的情感,也是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无比的热爱!
其实这“爱”,最主要的源于苏霍姆林斯基对这所学校,对儿童无限的热爱!在《把心灵献给孩子》的前言中他说:“我把所有的热情所有的精力献给当时年轻的乌克兰教育。我整个的生命岁月都是在帕夫雷什中学度过的,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我是有资格说把心灵献给了孩子。”那么,这写下的“爱”其实就是帕夫雷什中学爱的血液。因为爱,生命的血液永远鲜红流淌,学校永远充满万古流长!
有人说,帕夫雷什中学是一部“活的教育学”。这树,创造了美,这劳动,使人高尚起来。这爱,让人活着幸福他、而又有尊严。原来,这活的教育学,“活”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活是一种情感的灵动,活是一种思维的创造。是否可以这样说,帕夫雷什中学是完全的以人为本,无个人私欲的、全身心为儿童着想的家园;是完全纯朴的、真挚的,有着泥土芳香的乐园;是令人愉悦的、宽欣的学园……
就要告别帕夫雷什学校了。回望校园,感慨满心。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献给孩子们的高尚心灵,生动活泼的教育学,在教育实验中求索的精神,集体创造之态度,诚实真挚的品格,都感动着、激励着我们这些中国教育工作者。时间会过去,但是教师,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苏霍姆林斯基。不会忘记这个教育的理想国:帕夫雷什中学。


9#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21:4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校“道尔顿学校”





美国道尔顿学校是由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于1919年创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私立学校。长期以来,该学校在美国颇负盛名。
道尔顿计划即道尔顿教育计划,是由帕克赫斯特女士提出并实施、美国道尔顿学校一贯坚持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它立足于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塑造,发展其创造才能。
道尔顿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自由与合作”。所谓“自由”,是指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合适的学习速度等等。这种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前提下的自由。所谓“合作”,亦可称为群体生活的互动,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能力。
道尔顿学校的训练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课题或目标明确的功课任务和教室。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不同的是,在这里,学生被分成小组,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孩子们可以一起讨论学校中或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这种方式与在“实验室”解决问题的小组协作方式一道实施,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弥补计划中强调个人主义的不足。
海伦·帕克赫斯特强烈反对刻板、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她主张,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和承担较为长期的“学习任务”,主要体现为每个科目一个月的学习任务(按:类似我们今天很多学校、幼儿园实施的“主题学习”、“任务型学习”)。当学生了解到一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后,他们将会很快学会安排他们的时间,并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学习。学生不再需要听铃声按课表上课,可以随他们的兴趣进行某门课程的学习,可以随时进入他们最感兴趣的实验室,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个实验室就是某学科的博物馆,从教科书、教辅材料到教辅工具等,应有尽有。主持实验室的教师必须是专家型教师——他(她)必须具备该门学科深厚而广博的知识基础,并能为每个年级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辅导。学校采用学分制,学生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来取得某一门功课的学分。
……在道尔顿计划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学校里追求自己的爱好,但到月底,学生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并用卡片标出完成任务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进步情况。此外,帕克赫斯特在学科领域还保留了传统的规则和课程的权威性。……
同时,该计划还对学生进行个性塑造。通过学习安排时间和与其他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中相互合作,孩子们学会了自我约束。此外,学校还复制真实的生活体验,任务的重点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
道尔顿计划的亮点在于它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它不仅能使资质优秀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也能使资质平常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其秘密就在于他们注重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充满创造力的人(按:我们现实的学校最缺的就是这一点,不了解学习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而以为靠压迫性学习、拼时量的补课和题海战术才能提高考分)。……
(按:以我国的现实环境,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还不可能出现道尔顿这样的学校。但我觉得可以在如下学段做一些大胆的实验:
第一,幼儿园基本上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完全可以这样做。
第二,大胆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强的私立小学,可以先在低年级段实验,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往中、高年级延伸;只要能保证中国化的“教学质量”,就可以被社会所接受。
第三,普通高中从200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实际上渗透了很多道尔顿的经验,胆子大的高中可以试探:至少可以对那些家长赞成、成绩较好的学生单独编班——或由这些学生组成课外学习团体——进行实验。
我从来认为,考上重点大学的那些“好学生”实际上主要是自学成才的,老师对他们依照传统“班级授课制”所进行的“教育”作用很小。反之,通行的“课程统一、进度统一、难度统一、教学资料统一”等等“大一统”的教学方式恰恰危害了他们更好的发展。
我曾多次向一些重点中学建议:给那些“好学生”特殊政策,消除那些“大一统”的限制,提供更充分、更个性化的的学习资源,给予更及时的、个性化的指导,再设置必要的成绩定期考核办法,何愁清华、北大没有我们的学子考进去——那种“大一统”的模式不是反而使他们不能超常发展、考不上一流的大学吗?)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22:51 | 只看该作者
道尔顿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陈金芳     
      道尔顿教育是一种成效卓著的教学组织方式或教学体制,体现了个别化教学的精神实质。道尔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最初是由美国道尔顿学校的创始人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在创办道尔顿学校的过程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美国道尔顿学校创办于1919年,是由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创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私立学校。如今,位于美国纽约的道尔顿学校是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是美国当前最负盛名的学校,也是一所颇具国际影响的学校。美国的道尔顿学校创造了连续20多年来其毕业生全部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的奇迹,其毕业生具备高度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等优秀素质,深受美国父母的赞许和美国社会的欢迎。美国权威杂志《时代》周刊盛赞道尔顿学校为"哈佛熔炉",美国权威主流媒体《今日美国》称其为"天才教育的殿堂"。
      美国的道尔顿学校曾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典型。但它所遵循的原则又不同于后来受到较多批评的进步教育运动的极端原则--即所谓"儿童中心论"原则。"儿童中心论"对传统教育一味摈弃,否认学生有被正确引导的可能及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主张对学生放任自流。道尔顿学校对传统教育采取"扬弃"的态度,即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又有所保留。因而,道尔顿计划除了充分体现当时的新教育思潮以外,还是一种具体的"较稳健的、较少冒险性的"教学改革方案。
     道尔顿学校声名卓著的奥秘在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训练方法。道尔顿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自由与合作。所谓自由,是指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等,但这种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前提下的自由;所谓合作,亦可称之为群体生活的互动,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他人共处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合作,也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助手和朋友,这种合作关系使教师和学生均得以提升和发展。道尔顿计划正是立足于激发学生身上的自立和主动精神,便于学生个性的塑造,便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道尔顿学校的训练方法包括三根独具特色的支柱:实验室(laboratory)、研究课题或叫目标明确的功课任务(assignment)和教室(house)。后者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概念有所不同,是指学生分成小组的系统,在这里,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孩子们可以一起讨论学校中或世界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是一种方式,与在实验室解决问题的小组协作方式一道,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公民概念,以弥补道尔顿教育中强调个人主义的不足。
      与其他许多改革者一样,海伦.帕克赫斯特强烈反对刻板、专制、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这种旧教育模式是从19世纪传承下来的。她的计划中最惊人的革新是用她之所称 "实验室"代替传统的教室。在她提出的系统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接受和承担较为长期的学习任务,主要体现为每个科目一个月的学习任务。她认为,当学生了解一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后,他们将会很快学会安排他们的时间,根据他们的个人兴趣进行学习。学生不再需要听铃声按课表上课,他们可以随他们的兴趣进行某门课程的学习,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他们最感兴趣的实验室,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个实验室就是一门学科的博物馆,从每个年级的教材、教辅材料到教辅工具等应有尽有。主持实验室的教师必须是专家型教师,他(她)必须具备该门学科深厚而广博的知识基础,并能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学校采用学分制来标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任何时间、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来取得某一门功课的学分。
      在某种程度上,道尔顿计划是建立在动机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帕克赫斯特认为,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和好学的,当他们天生的好奇心被激发的时候就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时机。她认为他们的兴趣不能也不可能被时钟牵着走。她认为,从学术或者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学生在学习任何吸引他的科目的时候,必须让他自由地继续他的学习而不被打断,因为当他感兴趣时,他就会头脑敏锐、思维更加活跃,更有能力征服在他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任何难题。在新方式下,不会有铃声在指定的时间勉强将其拉开,根据教学的要求,强加给他另一门课程和另一个教师。
      在道尔顿计划之下,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学校里追求他们自己的爱好,但到月底,学生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并用卡片标出完成任务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进步情况。此外,帕克赫斯特在学科领域还保留了传统的规则,并保留了课程的权威性。她认为,应当把学习中的问题直接放在学生面前,并指出必须达到的标准,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解决问题,只要他们觉着合适。学生对结果的责任心不仅会发展他们潜在的智力,还会发展他的判断能力和个性。
      这样,除了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其活力和兴趣提供基础,道尔顿计划还欲对学生进行个性塑造。通过学习安排时间和与其他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中相互合作,孩子们将学会自我约束。此外,学校环境还将试图复制真实的生活体验,任务的重点将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指导下的死记硬背。她认为,在孩子开始面对青年和成年的各种问题之前,在童年时代就必须加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当教育被设计为给予他这样的自由和责任,并允许他为了自己而独立地处理这些问题,他才能达到这一步。经验恰恰就是这种东西。没有它就谈不上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任何年龄的问题都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孩子受到我们教育体制规章制度的桎梏和阻碍,将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经验。他既学不会控制自己的困难也学不会控制与自己同伴的接触中产生的困难。
      她认为,经验对于孩子的价值简直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较之其他方式,它也能够测试个体的道德和智力结构。它塑造和锤炼孩子的思想,使他的判断力增强且更为敏锐,同时,当个体和其他个体发生联系时,教给他最最重要的课程--自律。群体意识产生于这种社会经验。只有把这种经验引进到我们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才能恢复学校生活曾经失去的热忱、追求和兴趣。她的最终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让学校变得象游戏一样吸引人,让教育象游戏一样寓教于乐,最终是为了造就无畏的人类,使他们拥有最宽广而敏锐的理解力,这是我们的理想。"                  
      海伦.帕克赫斯特著有《道尔顿教育计划》(《Education on the Dalton Plan》)一书(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11月出版),此书全面阐述了道尔顿学校所遵循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是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总结与概括。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此书已被译为10多种文字。早在20 世纪20年代,道尔顿教育就已传人欧洲,并被广泛推广。1924年,我国也出版了一个《道尔顿教育计划》中译本(只译部分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教育实验。但由于我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领域是一潭死水,由于既不具备相应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加上效仿者的生搬硬套,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这么说,真正触及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革,我国比美国至少晚了60年,我国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与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有着十分相似的背景和内容。
      2000年10月,美国道尔顿学校的理查德.布卢姆索(Richard M.Blumenthal)校长应邀参加了由北大附中主办的"世界著名中学校长论坛",作了题为"道尔顿计划在21世纪中的角色"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道尔顿学校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发展历史及成就,认为道尔顿计划对于21世纪的教育仍然具有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他在报告中指出,明天的学校将与20世纪20年代的学校截然不同,但奇怪的是,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与当年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希望我能够建议,一些20世纪初创造的基础概念和原则仍然是21世纪初学校的指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尔顿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确能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缘由:
    第一,道尔顿计划产生的背景与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极其相似!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文化飞跃发展,教育亦有较大发展,但教育的滞后与弊端也有目共睹:刻板、专制、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使学生只能静坐听讲,呆读死背,造成了学生能力的低下与创造力的缺失。然而,国家要面对迅速工业化和人口都市化快速增长所引发的实际问题,人们普遍感到需要新型学校以新的教学方式满足新时代对公民素质和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必然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教育仍然积弊重重,主要表现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改革势在必行。既然两国不同时代的教育改革具有极其相似的背景,那么,别国已经卓见成效的教育理念、方法及经验就必有可以借鉴之处。
     第二,道尔顿计划所倡导的教育目标与我国素质教育倡导的目标几乎一致:强调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与生动活泼地发展。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然而,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目标是行为的方向或指南,既然目标近乎一致,那么行为方式就必然可以借鉴。
      第三,道尔顿计划的亮点与素质教育的重点正巧吻合。道尔顿计划的亮点在于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正如作者所言:"我所贡献出来的,不过是发展教师和学生创造能力之教育的初步。"道尔顿学校不仅能使资质优秀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也能使资质平常的学生得到超水平发挥,甚至成为天才学生。其秘密就在于他们注重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无可替代、充满创造力的人。

     至今,欧洲拥有300多所道尔顿学校,日本和澳大利亚也有10余所。2006年5月,我应邀参加了由国际道尔顿教育协会和捷克共和国共同举办的第10届国际道尔顿教育大会。通过了解得知,美国以外的道尔顿学校并非完全模仿美国的道尔顿学校,而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在其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道尔顿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我在欧洲所参观的三所道尔顿学校就没有美国式的"实验室",但每所学校都有道尔顿教学日或道尔顿教学课时。据国际道尔顿教育协会主席罗尔罗纳(Roel Roehner )先生介绍,有些道尔顿学校并非从来就是,而是有一个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往往要经过几年时间的实验,实验成功则继续推广。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市的那所初级中学(Europaschule Wien )实际上正处于实验阶段,这所学校一共3个年级,每个年级4-5个班级,当前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是道尔顿教育实验班。据该校现任校长皮特先生(Jurgen Peters)介绍,实验班与普通班的生源、教师、教材等没有区别,只是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有所区别,即在实验班的教学中严格贯穿道尔顿教育的理念、原则 和方法,视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所著的《道尔顿教育计划》为"圣经"(Jurgen Peters 先生如是说)。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道尔顿教学组织方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在常规考试中成绩更突出,而且个性更鲜明、思维更活跃,与同学和老师的合作更和谐。

                             本文原载:《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6:54 , Processed in 0.0953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