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元祥学校文化论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1 09:3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的办学理念


 2001年春,我曾经考察过德国的一所具有八十年校龄的老学校。这所学校每隔三到五年就研制一本《学校发展白皮书》,明确或完善学校的办学纲领、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初步设计学校教育的活动体系。二十多本《学校发展白皮书》以及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战略,积淀下来的是深厚的学校文化和丰富的学校哲学。2002年11月,我考察了日本广岛县和町学区的一所农村初中。该校只有19位教师(包括校长和员工在内)和63名学生,正是这所微型的农村初中,能够在每个学期开学前一周,将所有课程的教师教案、学校一学期的重大教育活动预案印刷成册,分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部门。这些学校的共性就是,特别注重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活动设计,表现出强烈的规划意识和设计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中小学不注重对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办学思路的研究与反思,缺少对教育活动细节的设计。各类教育活动年复一年,重复着学校过去的“故事”。其原因是什么?就是学校缺乏强烈的规划意识和教育设计能力,学校发展呈现出“按经验办学”和“靠行政指令办学”的局限性。归结为一点,就是缺乏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即清晰鲜明的办学理念。
  
  一、办学理念及其内核
  
  “办学理念”一词日益成为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领导们经常使用的术语。究竟什么是办学理念?如何提炼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体系有何关系?这是每一所品牌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需要审慎思考并追寻的基本问题。
  
  概括地说,理念,idea,即理想和信念。办学理念,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具体而言,理念,即概念、观点、观念或思想及其价值追求的集合体,理念就是一整套概念体系或观念体系。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追求的集合体,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
  
  办学理念不是学校的教育模式或教学模式。20世纪80-90年代,许多中小学在进行教育改革与研究的时候,都试图提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模式,并用这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模式来表征学校的办学理念。如“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希望教育”、“挫折教育”等等,尽管这些教学模式和教育模式对改进教学工作和学校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把某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模式作为办学理念,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它难以承载“办学理念”的丰富内涵。办学理念不是由一个“概念”来承载的,而应是一组教育命题或教育观念构成的。
  
  办学理念不是校训。校训一般涉及教风、学风、班风,校训往往是以词组的形式来表达的。词组不能表述命题或观点,故校训不能取代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不能完全等同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得以彰显的,但学校特色不能代表办学理念。有的学校把创办“现代教育技术学校”、“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科技发明学校”等作为办学理念,也是有局限性。因为这些特色不是基础教育的全部内容。
  
  办学理念的内核是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从一个合理的、与时俱进的、清晰的办学理念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学校所具有并达到的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价值观以及教师观的先进程度。从此意义上说,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能够隐含地回答下列基本问题。
  
  ⑴学生是什么
  
  学生观问题是办学理念的原点问题,因为任何学校的根本目的地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无论其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对学生的理解不同,即所持有的学生观不同,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学校生活的创设就有差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在学生观问题上,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学生是主体。这一观念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只是回答了学生观的一挂方面的问题:学生在教育活动或过程中的地位问题,而没有进一步回答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然是一种“知识的容器”、“品德袋”。我觉得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清晰地回答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
  
  其实,早在古罗马时期,普罗塔克就明确指出,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一个生命的火种,精神的火种、心灵的火种!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对学生的理解,一定要超越机器时代、进化论时代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文化中的人”、“生活世界中的人”、“关系中的人”、“未完成的人”和“世界背景中的人”[1];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天性、兴趣和需要,如杜威所揭示的制作的兴趣、探究的兴趣、语言社交的兴趣和艺术的兴趣等;充分认识到不同学段学生的特征,如小学阶段要把握学生的童趣、童心和童真(即“三童”特征),初中阶段要把握初中生可塑性强的特征,高中阶段要把握高中生生理发育成熟、思维成熟、人生道路选择等特征。学生观还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的发展观,办学理念应符合人的发展的内在规律。
  
  有的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但它不是一个有效的办学理念,因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指导思想,它不能清晰地明确学生观,没有揭示教育的独特性,也仅仅表达对学生地位的尊重,如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理念提法一样,没有体现出对学生的特殊性的把握,而且从中难以解读出对教育的理解。对办学理念而言,最正确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
  
  ⑵教育是什么
  
  教育观问题是办学理念的思想基础问题。没有教育观的办学理念是伪理念、假理念。人们经常说,要转变办学方向,转变教育思想,指的就是教育观的转变。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应清晰地回答教育观问题,只有正确的教育观,才会有正确的教学观、课程观、德育观、知识观、美育观、体育观,教育过程观、教育手段观、教育方法论以及教育质量观、教育评价观。而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发展观。
  
  教育究竟是什么?这是有品位的学校必须明确并坚定实践的基本问题。从本质上说,学校的办学理念应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规定性,即:教育是使人文化和人化,确立人的独立地位和主体地位的活动;不断觉醒人的自我意识,反思自我的存在以及他所生存的社会,从而批判地建构自我、建构他理想的生活图式的活动;使人能动地处理他所生存的生活世界的活动;直接参加学生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建构,融入学生的生长和生活过程的活动;把学生引向可能生活,并对学生的生活具有魅力和生命感的活动。
  
  学校通过教育究竟要获得什么?这是办学理念需要明确的教育价值观问题。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而言,办学理念中的教育价值观要超越单一的“知识功利主义”倾向,实现教育的丰富价值。从办学理念中能够透视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即切实促进学生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提供的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发展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占有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观,养成负责人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具备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切实奠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学会生存”四大价值支柱。
  
  有的中小学提出的办学理念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觉得这种提法没有清晰地回答办学者对教育本质观和教育价值观的理解,因而作为办学理念难以成立。有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或“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应该说这种办学理念蕴含着比较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但一方面,提法一般,缺乏新意;另一方面,还需要内在地蕴含着一定的学校观。
  
  ⑶学校是什么
  
  我曾经在一个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上对校长们出过一个思考题,要求校长们用一句话,或一段话(50个字以内)来回答“学校是什么”这个问题。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校长们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描述学校的中心词语主要有:场所、地方、空间、阵地、文化机构、文化组织、事业部门、发展平台、火种、成长摇篮、第二个家、乐园、学园等。应该说,这些术语揭示了学校性质和功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学校是一种文化组织、教育组织、社会机构,也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场所。办学理念反映的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因而,办学理念不能回避对学校的理解。
  
  我们如何理解学校,就会如何决定学校行为、学校思维乃至整个学校生活方式。作为办学理念,我觉得应渗透如下对学校的基本理解。第一,学校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一种社会组织,是将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统整的组织。学校组织具有强烈的生活意义,学校中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的学校行为不仅仅是教育行为,也是一种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其中展现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二,学校是一种充满着精神感召力的学习型与发展型的文化组织。精神感染力是文化组织的基本标志。第三,学校是具有文化品位的场所。有品位的学校应具有合作与交往的文化、研究与创新的文化、人本文化。第四,学校是物质环境与心理、精神和谐统一的优质生活空间。环境的人文情调和人文关怀的彰显;环境和资源进入学校中人的生活,学校应具有“家”的亲和力。
  
  有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把学校办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示范性小学(或初中或高中)”。很显然,这仅仅是学校发展的具体的形象目标(而且还多少带有点功利的色彩),而不是办学理念。有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把学校办成学生的家园、学园、乐园”(即所谓的“三园”学校),这种理念凸现了学校的功能和价值,但又缺乏了核心的教育本质观。
  
  当然,合理的办学理念还应凝聚着学校的教师观、学生发展观、教育质量观等丰富的内容,因为合理的办学理念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教育政策,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沉淀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学校的社区背景,以及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共同愿景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的结晶。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3:40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1):学校的色彩





2006年2月15日
    2001年4月,我应青岛市教育局之邀作新课程培训报告,教育局韩局长席间向我介绍青岛市的城市品位时说:“青岛市的城市风貌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那就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可能是青岛作为联合国评定的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色彩基调。我想,一所学校是否也该有其色彩基调?
    走进我们许多中小学,大多是白色或灰色的,难以感受靓丽、清新的美。进入有的学校,如果隐去其校名,你真还不知道它是初中还是高中,有的小学甚至连你都难以作出判断:这是小学生生活的学校场所。因为那里的色彩让你丝毫感受不到丁点儿童趣、童真和童心。
    再看看学校的各种文本,你会发现也是五颜六色、杂乱无序的。学校各种文本没有基本色调。每次参加全国会议的时候,我有意识关注了一下许多中小学提交的交流材料,发现很少有学校老师们提交的论文封面有统一色彩的。我们学校的教室里也缺少必要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虽然学校的色彩不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但它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品位,也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心境。我觉得,学校的色彩也许是学校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其实,不同的色彩是有不同寓意甚至教育意义的。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活力,蓝色意味着清静与平和,绿色表征着生命与希望。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学校虽然不一定要有亭台楼阁、飞檐走壁、凭栏雨榭,但一定要有富有意境的色彩,让人身临其境少些灰暗、压抑、烦躁的体验,多些轻松、活泼、和谐的感受。
    要注意学校色彩的应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4:36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2):学校的声音


2006年2月16日
    据有关报道,城市中小学是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某小学因为学校上下课铃声、课间操铃声、广播等噪音较大,弄得学校附近经常上夜班的居民白天无法休息,多次遭到社区居民的指责,导致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张。我家附件的一所小学,由于噪音较大,弄得附近的老年居民在家无法休息和工作,学校便硬性规定,小学生中午一点五十前不准到校。虽然有些指责或规定是没有道理的,但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学校的声音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细节。
    学校里有学生就有声音,有声音就有生气。琅琅书声是孩子们求知的脚步声,嘹亮歌声是孩子们欢娱的心声;教室里笔与纸的摩擦声,是孩子们思维的声音,操场上球与地的撞击声,是孩子们健体的声音。学校里还有默读的声音、呐喊的声音……真是声声入耳。
    学校的声音大概分为两类:一是由音响系统发出的声音,如铃声、广播等;二是学生活动发出的声音,如读书、运动、集会、歌唱等。这些声音有些是和谐之音,有些是烦躁之音。对中小学而言,噪之音的控制、谐之音的训练是必要的,
    关于噪音的控制,学校可以对所有的铃声和广播音响做些设计和测试。在音量方面,以保证所有场所能够听清楚为最高域限,控制音量,少用或不用高音喇叭。在音律方面,上下课铃声等可统一改用舒缓的音乐,弃用急促刺耳的铃声。学生活动的声音也可要求学生尽量降低音调和音量。在许多中小学,我们能够看到“静”的提示语。中国人的嗓门好像总是比外国人的大,餐厅、商场、影院的那种喧哗的场面比比皆是,恐怕这与中小学教育不注重从小训练学生轻声细语的表达习惯有关。
    学校里有一种声音是必须的,那就是音乐。音乐给人善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激发。恩格斯在评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说:“如果你一辈子连《命运交响曲》都没有欣赏过,那可以说,你这个人基本上没有受到音乐的熏陶。”我想,如果你的学校师生连《命运交响曲》都没有欣赏过,那可以说,你的学校基本上没有发挥音乐的教育力量。学校的广播能不能每周有计划地播放并介绍一些名曲或经典?音乐老师能不能把名曲采取各种方式介绍给师生?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周杰伦那些连词都吐不清楚的歌,却对在人类情感史上留下深刻印迹的经典音乐一无所知?这可能与学校对这一细节忽视有关。
    学校里还有一种声音也是不能不关照的,那就是由教师发出的声音。有一天我到一所初中做调研,亲耳听到两个老师不知为何干起架来,吵得很凶啊。那声音好不协调,要是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传到学生的耳朵,该有多大的负面影响。教师讲课的声音也是不能忽略的。有的老师上课,声音洪亮,本是好事,但有的却大如惊雷,隔几间教室都能听到他那刺耳的声音。唉,要是我是校长,也不知是该表扬他还是该批评他。也许教师真该训练一下我们的声音,让它美妙动听。
体验新版博客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5:10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3):学校的教室
郭元祥
2006年2月17日
    不知是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的缘故,还是由于教育实践落后的缘故,拟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缘故,我国中小学的“教室”有许多细节是根本不被重视的,或者认为那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教室问题也许称不上学校中的细节,因为它干系甚大。这个细节中的“大节”首先是教室的空间问题。教室空间狭窄,班级规模膨胀,这是明摆着的问题。不知是何缘故,从上至下,政府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就是熟视无睹、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任其拥挤、任其膨胀?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入学人口也逐步减少,以武汉市为例,2005年9月小学入学新生为6万人左右,而初中入学学生数则为12.6万人。逐步减少的入学人数为适当扩大教室空间、缩小班级规模提供了现实条件。可我们许多地方政府宁愿合并一些学校,卖掉中心地区的学校地皮,也不愿意给孩子们更宽松的生活空间。看着拥挤的教室,校长们无能为力,一没有财权,二没有人事权。只好自嘲说:我们中小学教育是在搞批发,不是在搞零售。
    真正属于教室细节的问题还是有的,如教室的温度、教室的湿度、教室的采光度等就是细节。我读过一篇国外关于教室温度的研究论文,很受启发。尽管这种启发在我国当前国情下也许仅仅是一种奢望,我想但说无妨。该论文报告分析了小学、中学教室的温度、湿度对学生身体发育、思维发展、情感以及学习效率的影响。一个连教室的温度和湿度都加以设计和控制的学校,必定是一所优质学校。再过20年,中国的中小学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
    教室的采光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1996年,我到无锡的一所著名私立学校实验部参观其多媒体辅助教学,当时我的感觉很不好。整个教室阴暗、冷峻,为了保证学生面前电脑屏幕的清晰度,教室所有的窗户都挂上了黑色绒布,用来遮挡光线,教师坐在讲台上,看着电脑,学生盯着电脑屏幕,师生通过人机对话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的教室、这样的教学,长期下去,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再说教室的黑板。我们中小学的黑板几乎是一种状况:黑色的或墨绿色的长方形。黑板上方必定都写着“求实创新 努力进取”之类的标语,黑板两边一般张贴的就是课表、值日表和学生守则,别无他样。黑色是最压抑的颜色,黑板本来就压抑,何不在形状上变一变?教室空间本来就拥挤,何不弄些活泼、轻松的色彩,张贴一些轻松的东西在黑板周围?2003年11月,我在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学校看到了变化,其小学部教室黑板上方不是标语口号,而是挂满了学生喜爱的各种卡通动物、黑板左右分别是每周一歌、每月一条良好习惯的细则。我国成都磨子桥小学部分教室的黑板形状类似于音符形状。
    唉,我们总是习惯于训导学生要爱学习、爱学校,可你的教室一进去就让他感受不到轻松、愉悦、活泼,他怎么可能爱你的学校?我觉得,学校要成为孩子们最好的去处,就要想方设法去吸引他们,对他们有精神的感召力。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6:03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4):学校的书屋








郭元祥摄 阳光书屋一角
每每读到好书,总要多买几本,送给我合作研究学校的老师们阅读。去年9月,我的一所合作研究学校新建了图书室,为了表示对校长新建图书室的敬意,我拿出自己一年的课酬,向学校图书室赠送了1000多册图书。我的研究生问我:为什么要给中小学赠送图书?我不知怎么回答。现在想想,可能因为学校的图书室是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吧。
    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没有图书怎么能行?没有良好的读书场所怎么能行?不发挥图书室的作用怎么能行?我对中小学图书室的建设及其作用做过初步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许多中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⑴图书比较陈旧,缺乏图书更新。原因是“没有钱”;⑵绝对多数中小学的图书室建筑面积不超过702米,空间狭小,图书室里挤满了书架,光线不足。原因是“没有空间”;⑶绝大多数中小学学生没有到图书室上过课,生均每周进图书室阅读不足一次。原因是“没有时间”;⑷绝大多数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员不了解各学科教研需要什么图书,图书管理员基本上不去书店查询是否有对学校有用的新书可以选购。原因是“没有想到”。⑸绝大多数中小学图书室的开放时间与学生上课的时间一致,师生上课了,图书室开放了,学生放学了,图书室关门了。原因是“没有规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小学图书室没有起到应用的育人作用。学校图书室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发展的机会问题,优越的学校图书室能为学生发展多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
    女儿的学校是武汉市一所知名中学,按理说,应该有较好的图书室,应该很重视图书室的作用。可女儿上初中半年多了,居然没有到图书室去一次。问女儿是什么原因,女儿也说:没有时间,图书室没有好书和新书,老师根本没有带去过,班上至今没有一个人到图书室借书和读书。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允许女儿每个双休日去武汉图书城看半天书并买书。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也有不少学校开始注意图书室的建设并发挥其作用了。深圳一所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得很有品位,图书室的取名为“森林书屋”。森林书屋宽敞明亮、装备了各种森林动物标本、书籍品种齐全、图书更新较快。无独有偶,成都磨子桥小学的图书室更是别有一分品位,名为“阳光书屋”。书屋内有摆满适合小学生的低矮开放书架、摇摇椅、蘑菇凳、沙滩桌、饮水处、练字坊、音乐间、交流室,最重要的是图书丰富,学生除了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到书屋阅读外,每班每周还有一次集体到书屋阅读或上课。江苏省张家港向红小学的开放书架就直接放在教学楼的走道上,张家港一中的图书室非常大,每次可同时容纳两个班的学生上阅读课,语文课每周至少一节就在图书室上课。
    为什么中小学图书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许没有钱、没有足够多的校舍是客观原因,但我觉得还有更深层的主观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总觉得“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的学习、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实现的,忽略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忽略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考什么,就讲什么,练什么,我们缺乏一种大教学观和学生发展观。这可能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如果说是钱的问题,近十多年来,我们花在计算机上的钱还少吗?又对学生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呢?中小学花了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计算机室、建设校园网络,忽略了传统媒体——纸质图书的价值。恐怕拿计算机中心和校园网络建设资金的十分之一来完善学校书屋便绰绰有余了。
    要让教育的明灯照亮学校黑暗的图书室!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6:48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5):学校的厕所





2006年2月19日
    经常到中小学去听课、考察、调研、作学术报告,以及参加其它各类教研活动,免不了要去学校的厕所轻松一下、方便一下。十多年来,到过的中小学已经记不清了,却少有学校的厕所令我感到舒适和满意的,原因是中小学的厕所里没有手纸、香水和洗手液。虽然大多数学校的厕所既不是乱七八糟,也不是臭气熏天,但总是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缺少的是什么呢?
    我曾经对小学的总务主任作过初步的调查,发现在我国小学中,超过50%学校的厕所远离教学楼或教学楼里没有卫生间,大多单独建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在单独建厕的学校中,超过70%学校厕所每天打扫仅仅一次或不足一次,超过60%学校厕所的冲水器已经损坏而失修或厕所根本没有下水;几乎100%的小学和中学的厕所里没有手纸,更谈不上香水和洗手液了。
    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一些外企和各种4S店对员工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因为那里的高工资吗?也许是。但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对员工生存状态从骨子里的人文关怀。许多外企给员工提供了早餐奶、下午茶;每个员工在生日那天都能收到老板赠送的、员工本人十分喜欢的一份精致小礼品;外企的厕所地点设置很方便,厕所里一定有香水、洗手液和手纸,而且有专人每天多次打扫……
    在我主办的一次校长高级论坛上,我曾经对校长们提出过这个问题:学校的厕所里有手纸、香水和洗手液吗?有的校长对我提出这个问题不理解,议论说郭教授怎么会对我们提这样的问题。其实,我的意图是想让校长们思考一下:我们是怎样关注师生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的。我总觉得,学校要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首先必须对教师和学生具有感召力,具有吸引力。学校要具有家的某些基本要素和基本功能,感到生活的便利、生活的轻松、生活的惬意,而不仅仅是感到压力、紧张、负担、责任,还应有基本的快乐、和谐、自在、轻松、愉悦。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教育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即school-home,意思是“校家”,是指学校具有家的要素、功能和意义,是指学校要像家一样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家的主人、家庭的成员,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
    厕所也许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最不显眼的地方,却是最不能忽视的地方,因为它与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看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只要看看该单位的厕所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个看法有点道理,因为厕所是一个单位最不起眼的地方,却最能反映该单位处理细节问题的方式。
    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在我的合作研究学校成都市磨子桥小学与刁校长谈及学校的厕所问题。刁校长心领神会,利用暑假,对学校所有的卫生间进行改造,装上了卫生纸箱,配备了洗手液,并把不同楼层的卫生间取名了“某某花房”。开学后不久,有趣的事件发生了:小孩子们浪费手纸、洗手液。学校针对学生的浪费行为,开展了“节约是美德”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意思!厕所的改变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鲜活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生动具体的载体。原来,厕所也具有教育功能!一个不起眼的隐私空间,成为一位绅士和淑女开始成长的空间。真是时时处处有教育啊!
    我的中小学的厕所缺乏了什么?大家也许会说,缺少了手纸,缺少了香水,缺少了洗手液。透视地看,我觉得是缺少了对师生生存状态的关怀,缺少了真实的、看得见的教育。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7:32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6):学校的标识






郭元祥摄  张家港暨阳实验学校校园一角
2006年2月20日
    在我的记忆里,早已印上了许多品牌产品、组织机构的图案或符号,留下了一些知名企业的名言,因为大凡知名品牌、知名企业或者组织机构,都具有广泛社会认知度的标识。惭愧的是,作为一个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我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多少响当当的中小学的图案、符号和名言。
    学校的标识,是学校形象的标志,是学校的识别系统。学校的标识大致可分为外在标识和内在标识两大类。外在标识主要分为场所标识和符号标识两种。场所标识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空间的标示,如功能场所标示、道路名称标示、建筑物名称标示等。符号标识主要包括校名标示、校旗、校徽、校歌等。内在标识主要是指学校的教育理念或办学理念。学校的标识属于学校的形象设计(VI)系统。
    一所品牌学校的VI应该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认知度或知晓度。可惜的很啦!我国那么多“名校”,真正有广泛社会认知度、社会知晓度的学校标识却太少太少。我们的校长们太不注意“学校形象设计”这一细节了!已经到了广告开始镌刻在人的脸上的年代了,我们的中小学却忽略了学校形象这一细节。你看,当省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召开的时候,每个学校高举的校旗不是红色就是白色,上面保准书写着大大的“某某某中学”“某某某小学”几个汉字。这是旗帜么?你见过哪个机构、组织或者国家的旗帜是用纯文字表达的?所谓旗帜,是用图案、线条、色彩、文字和形状相结合来表达的“象征物”。我在德国见过一些中小学的校旗,那真叫有个性、有意蕴,校旗上什么颜色都有,有的学校的校旗很大胆,甚至黑色也能成为校旗的主色调,图案更是五花八门。当然,也有校旗上的图案非常简洁的。仅从校旗这一点来看,国内真正有校旗的中小学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再看,校徽的使用,国内中小学对外发布的所有文本封面上,几乎很少见到学校的校徽图案,学校的校服上也难见到该校的校徽,大多是用拼音或英文字母书写着“某某学校”的标记。再到校园里看看,场所标识不清晰、字体五花八门,或根本没有完整的场所标识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了。我们很多学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搞“校园文化”(我觉得还是提“学校文化”好,因为“校园”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的研究,却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忽视了。
    去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报道了一个新闻很有意思:上海市杨浦中学由该校一位农民工子弟题写校名。该农村孩子在与上海市的孩子们交往中,总是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但这个孩子在书法方面有特长,校长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树立自信心,大胆地决定由他重新题写校名,并用镏金大字镌刻在学校大门外。杨浦中学校长的行为很值得赞赏。我觉得应该赞赏校长两点,一是利用形象设计来帮助和教育学生,二是让学生参与学校形象的设计,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现在,给校园道路命名的多了,给学校建筑物命名的多了,给班级命名的多了,提炼学校办学理念的多了,这的确是值得欣慰的。其实,还有许多学校形象设计的细节是不能忽略的,如备课本的设计、听课本的设计、信封信笺的设计等同样需要关注。也许你认为这是鼓励学校在做表面文章,其实我不这么看,因为,一个优秀品牌的塑造过程,是不能没有基本的形象设计的,它是一种文化的表征,是对精品的要求。人靠衣装马靠鞍啦!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8:17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7):学校的符号







2006年2月21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学当校长期间,非常重视学校墙面符号的设计和利用,他极力主张:“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今天,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治校格言了。
    注重学校墙面符号的设计,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共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校园文化建设”热潮开始,许多中小学在教学楼墙面上张贴一些英雄人物的画像,书写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校训、办学目标等标语式的文字,或者把《学生守则》展示在显眼的地方,以为这就是“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了。其实,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不应仅仅停留在“装饰性”方面,而应注重学校中符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我觉得,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信息场”。这个“信息场”承载和流动的信息,不应仅仅在装在学生的书包中或承载在学生的课本里的所谓“知识”,还必须包括多元的信息。一般来说,学校信息场的符号信息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⑴在符号信息的表达方式上,有图片、照片、图案类信息,也有文字类信息;⑵在符号信息的内容上,有指向师生的道德操守、行为规范类信息,也有学校哲学或学校理念类,还有知识类信息;⑶在符号信息的存留时间上,有及时更新的信息,也有长期存留的信息;⑷在符号信息的创设者或展示者上,有学校管理者或教师展示的信息,也有学生展示的信息。
    人们常常批评中小学是“千校一面”,也许更多的是指向学校教育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的局限性,这可能属于学校的“大节”,而符号信息的承载和流动也许是“细节”了。也就是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不能使学生产生“学校每天都是新的”感受。学校没有新鲜感,没有新鲜信息的承载和流动,会缺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你看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大都张贴着孔子、鲁迅、赖宁、雷锋、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图片,都书写着几句大同小异的校训,总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面孔。有的学校墙面的符号信息五年甚至十年如一日,“涛声依旧”,看不到一点新鲜的东西,看不到信息的流动。我并不反对学校挂英雄榜样、名人精英的照片或图片,那可能的确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但不能每天都挂着这些内容,要经常变一变。有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去参加教研活动,靠近教学楼,第一个撞进眼帘的就是鲁迅的图片,上面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我第一感觉就是不适合小学场景,没有体现“三童”特征。
    我们好像特别强调窗明几净,教室走廊或外墙一般是不准张贴的。2003年11月,我在广岛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学校教室走廊外墙上,看到了学生自由张贴展示的各种资料,天文地理、古今日外,无所不包,学生下课后可以自由取阅,阅读或复印后还原,有的教室外张贴的资料足足有一寸多厚。学校要成为孩子们自由交流信息的场所!国内目前也有一些中小学开始改变那种一成不变的符号呈现方式了。我每次到成都磨子桥小学,都能看到新的多样化的符号信息,每次都感觉很新鲜。张家港第一中学的教学楼走廊墙面成了学生的“美术一条街”、“音乐一条街”,专门展示学生的各类美术、书法作品,以及展示中外名画并欣赏点评,而且每学期都更换。张家港暨阳湖实验学校的办公楼墙面上展示的是各种教育学经典理论、管理学定理、MBA经典管理学案例。湖北黄石市武汉路小学专门为全校学生开辟了“涂鸦墙”、“班级专栏墙”。还有很多学校开始用学生的作品替代一成不变的刻板式画像,用“教师誓言”替代“岗位职责”,用知识系列替代《学生守则》。这些都给我们看到了学校符号的变化。
    我曾经建议我的合作研究学校要做到学校每天都有新的符号信息的呈现。比如,“校长寄语”、“教师寄语”、“家长寄语”等,或者名著名画名曲欣赏,或者人生格言等等,呈现了学校最醒目、师生必经的场所,而且要每天更新。我觉得,这也许是学校生活的教育。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想,如果我们的学校每天都是新的,那该多好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8:57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8):学校的典礼





2006年2月22日

    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经历了六个学段,20多年的苦读,大大小小的学校典礼究竟参加了多少,至今已数不清了,虽有些情景还依稀在目,但真正能够在我的心灵深处烙下深刻印迹的学校典礼确实太少,值得终身回味的,也许几乎为零了。
    现在努力回忆起来,倒是有些情节是确定无疑的:所有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学校从未要求我的父母参加,也从未有其他同学的家长参加;中小学阶段所有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只有校领导讲话,从来没有学校以外的人在这种场合发表演说;只有一次很庄重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可那时我已经年逾半个古稀,成了老油条了,丝毫没有了激动,相反,与那些学生辈分的同学一起拿到博士学位时更多的感受是羞愧。回首不可从头再来的中小学阶段的生活,一方面,对老师们的培育时刻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恩之心,但也有无尽的遗憾,因为那些年复一年机械化、刻板化、流程式的典礼没有让人体验到成长的庄重和成长的喜悦。
    现在的中小学与20年前的中小学至少在典礼上没有丝毫的变化。女儿小学6年,我与我的父亲一样,同样没有收到参加孩子重要人生阶段典礼的任何一次邀请,女儿在无声无息中拿回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毕业证书。错过了女儿的小学毕业典礼,是我近年来铭心的遗憾。去怪谁呢?人家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的待遇。前不久读到一篇中国留美学生描写参加孩子中学毕业典礼感受的文章,当读到“在女儿郑重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的时候,我学着美国家长的模样,兴奋着、叫喊着,同时包含热泪,为女儿的成长而收获着幸福”这段时,我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中小学啊,你就不能给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一次感悟人生成长庄重的机会么?学校典礼可是个很有意义的细节啊!
    也许有人会说,典礼不就是一个形式么,干嘛要那么去在乎它?其实,我觉得那可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校生活,是有成长意义的学校生活。我们有的学校就是拿学生的学校生活不当一回事,不注意细节,机械照搬,任意敷衍,搞形式主义,搞程序主义。把些个本来很有意义的学校典礼弄得人人生厌,看不到它的价值,开学典礼成了“集体训话会”,散学典礼成了“作业布置会”,毕业典礼成了“师生散伙会”。此类典礼有何意义可言?
    我建议,中小学每个学期的开学典礼或散学典礼要与以往相应的典礼在形式上、内容上相区别,或程序的差异,或演说者的不同,或主题的变化;小学阶段至少邀请家长参加两次开学和散学典礼。各学段的毕业典礼一定要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师生应着装整洁,每个学生的毕业证书应在典礼上有校长亲自颁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向校长和老师深深鞠躬。常常见到这样的典礼,需要在典礼上颁发的全部毕业证书、奖励证书总是由某某代表领取后分发,理由是嫌麻烦,怕花时间。想一想典礼是为谁举行的,不就是为学生么,对优秀学生的嘉奖,或者把他们顺利地送往人生的下一站,为什么要不花时间呢?
    典礼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纪念;典礼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有品位的学校一定要用心办好典礼,有品位的家长一定要参加孩子的学校典礼,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值得终身回味的学校生活和成长经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9:39:42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30个细节(9):学校的节日







2006年2月24日

    当下的中小学生,好像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喜欢过节日,不管是中国节,还是外国节,他们都非常重视,也特别兴奋,而且还一定要留下些许美好的记忆。什么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愚人节、儿童节等等,一个不漏,都想过得热之闹之。
    在1999年和2000年,我连续两年对中小学生的学校节日生活体验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两次关于小学生“儿童节”的生活体验访谈结果告诉我,孩子们对学校的节日并不满意。当问及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时候,他们对儿童节的感受都是快乐、喜欢,而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的感受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同样喜欢儿童节,但感觉是“不高兴”。当我问及原因时,孩子们说:学校的儿童节总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发展少先队员、表彰三好学生、文艺表演。这种形式和内容在每一届学生的学校生活中重复六遍,没有新鲜感,缺乏新的节日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也难怪他们感受不到儿童节的快乐。中小学忽略了“学校节日”这一教育细节。要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学校生活的教育意义,学校的节日该如何设计、怎样组织?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有意义的细节。
    学校的节日是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日常教育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的中小学不是那么重视学生的学校节日生活和节日教育,恐怕有一个观点起了误导作用,那就是所谓的教育规律:课堂教学其主渠道。看来在当今多元化时代,要真正实现教育的整体价值,“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命题需要重新阐释。再者,对学校节日教育意义的忽视,与人们定型的学校观有关系。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一种制度化组织或制度化机构来给学校定位的。其实,学校也是一种日常生活组织或日常生活场所,师生在学校生活场景中,不只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正式教育”途径来进行活动和交往的。学校生活场景对学生有发展意义的资源也不仅仅是书本知识。
    节日,具有庆祝、喜庆之意,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节、春节等;节日具有纪念、思念之意,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具有尊重、关爱、感恩之意,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对学校生活而言,节日的意义即教育的意义。节日之热闹乃形式,节日之意义乃价值。
    节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学校的教育资源,更是学校的教育契机。许多中小学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实施传统美德教育、儿童节开展自我教育,母亲节实行感恩教育,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主题。当下学校节日的问题是,节日活动的规划不足、形式单一、热闹有余而价值不足、缺乏学科渗透、缺乏新鲜感、缺乏亲子互动和师生互动。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觉得中小学应有计划地重点设计和三个节日:儿童节或青年节、母亲节、国庆节。儿童节或青年节涉及学生与自我的关系问题,通过这一节日,引导学生逐步关注自我,形成自主思考人生的意识和能力。母亲节涉及学生与他人的关系,通过这一节日,使每个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爱人的人。一个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关爱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去爱其他的人。国庆节涉及学生与社会(或国家)的关系,爱国情、民族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皆蕴涵在国庆节之中。当然,节日,首先是一种生活,轻松、愉快、和谐、喜庆是节日文化的基调,中小学需要使节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不能丧失快乐与和谐,增加负担与沉重。
    我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中小学过几个有意义的不同的值得回味的节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7:06 , Processed in 0.1074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