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继晖/《诗评人》创刊词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2:08 | 只看该作者
写好现代诗的几个要素                                    
                                一、诗歌的语言



    江苏诗人孔灏将他多年来内心深藏的身为诗人的秘密幸福宣称出来。他说,诗是什么?我可能是永远说不明白,也不敢轻言的。但是我知道,在‘活着’与‘写着’之间,诗歌必须要与生活相通、相融进而产生出唇齿相依的幸福与疼痛。一首好的诗歌应该是使人求真、向善和思美的,好诗必须散发出写作者灵魂的香气!孔灏还指出,“诗歌要说‘人’话”。“当前,假冒诗歌的名义不说人话者大有人在,他们或者把诗歌当作行为艺术来表演,或者把诗歌写成不知所云的昏乱呓语,或者在诗歌中尊崇失去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话语……这一切,都与诗歌无关!

    作为诗歌的写作者,必然是一个诗歌阅读者。作为诗歌阅读者,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诗歌写作者。诗歌与小说或者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诗歌是业余性的文体,是诗意生活的派生物。瓦莱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如果把散文比作走路,那么诗歌则是舞蹈。走路往往有一定的目标,以达到目的而获得意义。相反,舞蹈强调的是过程和形式,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它本身。查尔斯.赖特也认为:“诗的思考就是形式的思考,诗的中心意义就是诗的形式。形式就是语言,形式就是意义。”诗歌语言对日常语言所忽略的部分——诸如节奏、韵律、视觉形象、排列组合等——给予了非同寻常的关注和突出,从而使这种语言变得新鲜而陌生。也就是说,诗歌语言必须摆脱日常语言的惯性,有意识地引导人们摆脱语言接受的自动化状态,撕开日常语言的固习和常规。如果说偏离日常语言是所有文学语言的共同特点的话,那么诗歌语言无疑是(也必须是)语言实验的激进先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是人创造了语言,而是语言创造了人。

    诗人必须睁着一双寻求真、善、美的眼睛,用口语表达出来的日常琐事才会是闪闪发光的,因为他赋予了它们对辽远事物的向往。诗人应该拥有比较系统的文学知识,从而窥测出哪里是文学的前沿,并且竭力敲开一个新的语言空间。这也既是诗人们常说的所谓打开诗歌的语言。特别是现代诗歌,它的跳跃性和多义性使读者无法毫无障碍地进行阅读,这反而促使了读者在上下文、意象内涵、结构形式等方面着眼,进行思考。这就顺利地打破了传播过程共时性的缺陷,从而把读者还原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读者的主体性意识和对意识形态的客观认识。

    基于语言层面,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当你真正进入写诗状态时,你便会感到许多语言就像春风扑面而来,让你无法回避甚至躲闪不及。此时它紧紧地包围着你,你必须把它放在纸上才会彼此安宁。我尚且记得鲁迅先生的一个绝美的比喻:诗人为什么写诗,就像花为什么要开一样。正如女诗人翟永明所说:“当词语在诗歌中游走时,对它的把握实际上顺应和捕捉,词语与写作中的激情共舞,你必须在眩目的光影中明白无误地发现它,在顺利的时候,词语应你的企盼而来,像大滴大滴的雨滴落下来,铺满纸面,我觉得运气好极了。” 然而,恐怕大多人却很难盛享这么好的运气。

    就文学巨匠泰戈尔而言,尽管泰戈尔描述大海、贝壳、孩子、母亲的诗歌被冰心、郑振铎等人所摹仿,但很少见过有谁企图将泰戈尔完全打开过。人们根本不关心,或不知道泰戈尔“梵我一体”的思想。梵者 --人格化的宇宙,我者 --宇宙化的人格。通过这两者的结合,泰戈尔希望成就的是“全人”。同时也从中成就了泰戈尔的伟大。



                                 二、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我国诗歌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品格之一。透过诗歌意象的比较,便能悟出诗人所寄托的不同美学追求及精神追求,从而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意志、性格、思维品质及其处世操守。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意绪、情思的形象,由情意与物象遇合而成的。意与象能够相合,是因为物象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结构有相似之处。反之,没有意象的诗歌就会显得直白与干瘪,失去诗歌应有的韵味。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列式组合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对比式组合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衬;通感式意象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荒诞式组合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因此,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写诗,必先读懂意象及其运用。



                               三、诗歌的散射与聚焦



    所谓“散射”既是指诗歌的发散性,而“聚焦”则是指诗歌主题性。

发散性和主题性在诗歌写作中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放”和“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收放自如是一种写诗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体悟才可以达到。放的目的是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大的诗思空间,是诗歌获得深层表达的必要。而收的意义则在于诗歌表达的传递性,即诗写者想要传递出什么,这是主题性的必须。只放不收和只收不放都将偏离诗歌表达的需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决定了写作的状况,很多写者往往为了追求诗意而雕琢所谓“充满诗意的句子”,忽略了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诗歌究竟为什么而写,即它的传递性——诗歌的意义。

    庞大的意象群体当然能展现诗人对多个重大问题的印象和思考,如果说它是清晰的,也只是一片闪烁着思想之光的碎瓷。或许它只是历史和现实在诗人梦境之中的迷幻般的反光。在神秘的宿命感之中,我们体会到了无法延续的历史和无法弥合的碎裂的现实在诗人心中留下的伤痛,或许这一切留给诗人的只能是一次语词的狂欢。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种在语词之中寻求张力和容量的写法造成了极大的阅读和交流的困难,这种依靠繁杂意象表现思考的方式,必然造成表达上的“散射”而非“聚焦”。

    缺乏发散性的诗歌,往往是单薄的,而发散性过强便会导致主题性的缺乏,会出现仅见句子不见诗歌的局面。前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练习能够得到纠正,而后一个问题更值得思考和解决,因为后一个问题可能来源于模糊不清的认识和漫长时日积累的写作习惯,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前者可能是新手更容易出现的问题,而后者则常常发生在一些老的写手的作品中。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决定着“现代汉语诗”身份的确立,我们在汉语诗写作中提倡的“叙述策略”也包含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立足于生活进行叙述,而不是单纯雕琢“诗意的句子”,从而完成对生活的诗意叙述,这或许是诗写者仍然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四、诗歌的整体审美性



    欣赏诗歌,只有抓住诗歌语言的这种特性反复吟唱,才能深刻领会诗家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从而拎出诗歌中浓缩着的内涵。优秀诗歌都具有整体审美性。读诗伊始,读者便开始产生某种精神体验,感到精神的愉悦。

    现在许多诗人写诗,往往有篇无句,或有句无篇,尤其近几年网络诗歌更是如此。真正做到完整和精粹统一的很少,至于追求诗的神韵,那就更难谈上了。一首上乘诗作,必须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做到完整与精粹的统一,否则就是半吊子东西。可是当代诗人对此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更缺乏反思能力,而是花很多心思搞些胡里花哨的东西,写出点半吊子东西就沾沾自喜。(我也只是体悟很深,而做起来很难,好象就属于这种:)诗有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有句无篇者,非无可传之句,而通体不称,难入作家之选。

    高手宁可有篇无句,新秀常常有句无篇。或者说:高手往往篇比句好。诗歌质量的优劣可基本分为三个层面:“有句无篇”、“有篇无句”、“有句有篇”。顾名思义,“有句无篇”是指一首诗歌中,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好句子,但整首诗不是不知所云就是庸俗透顶。“有篇无句”的诗歌虽然没有什么好句子,但整首诗浑然一体,不能拆散。“有篇无句”的诗歌是成功的,我们至少可以给它打上及格的分数。而最高层次的诗歌是“有句有篇”,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样的诗作才能称得上好诗。也是诗人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者民族诗刊,转载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212230100hhws.html
9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2:57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写作中的佯谬:通感、荒诞、黑色幽默


  佯谬原是形式逻辑术语,又称悖论,即似非而是的论点。意指“一种表面上自相矛盾,但实质上却正确无误的表达”。这一术语的当代性在于“偏离因果式的思想而转向接受矛盾和对立面的二十世纪哲学运动,似乎非常准确地反映在当今文学里对悖论的批评性运用中。”佯谬在诗歌语言运用的特征是因果被切断,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并非语序上的因果,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性推论,而是以反常的形式将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与感觉嫁接在一起,但却是可信的,因为它以心理真实为依据。

诗歌中的佯谬有着不同的层次,通常心理学家所说的联觉就属于较浅层次。所谓联觉就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或挪移的特殊形式,故又称“通感”。诗歌的通感是由于词语间的反常搭配造成的一种变形。  

顾城在这方面深有体会,他说:“有一次,我看到太阳,一下就掠过新鲜、圆、红、早晨等直觉和观念,想到了草莓,于是就产生了这句话:‘太阳是甜的’。”余光中的《音乐会》中有这么几句:

      音乐如雨

      音乐雨下着

      听众在雨中坐着

      许多湿透的灵魂

      快乐或不快乐地坐着

      没有人张伞

欣赏音乐只能诉诸听觉,天下雨属视觉,而“音乐雨下着”,则是听觉沟通了视觉。比这更怪异反常。但却传神的诗句却是洛夫的《金龙禅寺》:

      晚钟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沿着白色的台阶

      一路上嚼了下去

晚钟的声音属听觉,此时却转为视觉,成了指示牌,逶迤而下羊齿植物诉诸视觉,此时又转为味觉与触觉。

    这种超常觉搭配的艺术效果显然在于制造动感,也就是康定斯基所说的“倾向性张力”,即格式塔心理学家所认为的一切知觉活动都是能动的活动,它不是视觉经验对物体的静止把握,而是一种刺激与反刺激,以内在生理力抵抗外部作用力的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静态的作品中造成倾向性张力,其中包括由变形造成运动感。由于变形式样所呈现的扩张、收缩,都能产生极大的张力,从而给人以运动感。如洛夫的《边界望乡》:

      望远镜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角度

      一座远山迎面而来

      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

    远处的山只能用望远镜看,但为了表现诗人内心的渴望或思乡之情,居然可以在望远镜中把自己撞成严重的内伤,这是不可思议的,它由视觉转为触觉,诗人的思乡之情也由此凸现了。

    诗歌语词中的超常搭配是一种所谓的病句形式,表现为不合句法结构的组合原则和反正常逻辑的推理。

    佯谬的高层次表现应是诗歌中的荒诞形式。荒诞意为荒谬与怪诞,原指音乐概念中的不谐,因而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不合逻辑,不近常情。

    试以二毛的《他和烤鸭》为例:

      烤鸭蜷缩在盘子里

      他蜷缩在酒店里

      烤鸭摆在他面前

      他摆在老板面前

      烤鸭瞑想着春江水暖

      他瞑想着南方温柔的妻子

      窗外是另一个世界

下着雪诗中的主人公内心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诗的巧妙在于借“一只蜷缩在盘子里的烤鸭”以自况。和一般类比不同的是,诗人在一刹那间将“他”和“烤鸭”因相似而等同起来却是一种因不正常情绪引起的错觉。

    诗歌中的荒诞五花八门。如开愚的《往昔》:

      早晨,父亲拉着儿子的小手

      走进故宫

      黄昏,只剩下满脸皱纹的儿子

      蹒跚地踱出宫门

为什么前后不过十多个小时,儿子却成了满脸皱纹的老人?很明显,诗中隐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虽然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部分是优秀的,但里面确有许多糟粕。对于这一点,鲁迅早就批判在前了。诗人有感于此,才道出了真谛:传统文化的老化部分对少年儿童心灵的戕害是何等地触目惊心呵!

    其次是存在的荒诞,它反映出主体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如台湾诗人非马的《黑夜里的勾当》就是表现荒诞存在的力作:

      仰天长啸

      旷野里的

      一匹

      狼

      低头时

      嗅到篱笆里

      一枚

      含毒的肉饼

      便夹着尾巴

      变成

      一条狗

人们读罢这首诗就会明白,诗人哪里是说狗,分明是在说人。人间沧桑,世态炎凉,为一己私利,不惜出卖人格的人在我们周围还算少吗?即使我们不是这样的人,不也是常有软弱与不正常的表现吗?我们该不该扪心自问,进行一场认真的灵魂拷打呢?由此可见,诗作中虽为荒诞存在,但所表现的却是一种刻骨的心理真实。桑塔耶在《美感》中曾给荒诞以极高的评价:

    黑色幽默形成的佯谬,也有着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效果。黑色幽默通常以喜剧的形式表达生存处境的悲哀与尴尬,是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痛苦和不幸,这一喜一悲,一正一反,正好形成了一种悖论,既令人发笑,又催人泪下,于笑声与泪水中发人深省。在语言的运用上,则以调侃诙谐见长。



                    据拈花水榭作品缩写 http://hi.baidu.com/bajiter/home
9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3:40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的诗、思、美感  

    ● 李犁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归纳诗人的写作过程,先是写作的迷狂使他找到了回忆和观察,回忆和观察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抒情或者叙述的诗的原型,再经过感悟和静思,原型的胚胎开始发芽并生成意义和思想。而思想和意义并不是直接抽象出来的,而是通过他再创造的意象来象征和暗示出来的。于是诗意才生了。而这个过程依靠的是体验,是生命的一瞬间的体验作用为这些原型找到了诗性和意义,或者把这些琐碎的不规则的原型升华到美感之中。原型有的是往事,通过回忆的链条来接通;有的是作者经验的事物或经历的人,这些也伴随着回忆,但很大程度是通过静观来抵达的。这时诗人像一个局外人,站在客观的角度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就像一个矿工,先一层层剥离掉杂草,尘土,然后是穿过岩石和黑暗,最终把矿藏给挖掘出来。这正应合了外国哲学家瓦莱里形容纯诗的过程:“某一时刻我们沉思默想直达意境深处,但我们的思想还是堆埋在琐碎杂乱和粗糙笨拙的零片之中,我们必须把这些宝贵的金属从堆积中选择出来,把它溶解在一起,从中锻炼出一个宝石来。”这宝石就是瓦莱里说的纯诗,也是“绝对之诗”。也就是这里说的诗和思,是诗和思联姻后产生的诗意和美感。



这让我想起中国诗歌传统中的手法——兴。兴的本质是先言他物后引起所咏之词。有些诗歌的开头就是先叙述事物和景物或者人物,然后根据这些人和事本身所蕴含的哲理来引出诗歌的主题和诗意。譬如王健的《瞄》:“他用眼睛对着准星/枪口下/有人/不知不觉走过//另一条对角线上/有一枝花瓣/在轻轻的飘落”上半段叙述诗的原型,后半段引出原型的思,于是诗意瞬间生成。我们也可以把诗理解成叶子,把思理解成根,叶子因根而坚实,根因叶子而美丽,根和叶子结合就是完美的风景。



我们同样也可以把这样的写作看成是水与火的写作,火是感性,水是理性,水与火的碰撞,就是的诗歌体验,就是诗意瞬间的生成和升华。但是这种水与火的写作,也造成了当代诗歌的另一种分化,就是诗歌手法与诗歌内容的对抗。有些诗人手法是现代主义的,在他们的诗歌中,布满了幻像、象征、还有意象的跳跃等,而在这手法的背后却是传统的东方的现实的道德和思想。形式与内容的疏理使诗人的诗歌变得多彩而易懂,前卫而扎实。于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不论形式多么翻新,内容则是一致的。这是这种诗歌的优势,也是这种诗歌的缺憾。思使诗有了思想有了方向,但过分的追求微言大义则使诗变得死板和狭窄,同时也破坏了诗歌的美感。而硬要给每首诗歌点一下主题,或者戴上思想的帽子,那就使诗歌变得过于严肃,而失去了诗歌原有的飘逸和灵动的气质。诗的体大了,但思的空间却小了。这种硬给诗歌按上意义的做法,无疑是让模特去搬砖头来显示她也是劳动者!同时技术的向前而内容的滞后则像一个人穿着西装革履却戴着军帽,让诗歌的肢体和身心比例严重的失调,从而失去了美感。



美感是诗歌的生命,有了美感就是诗歌的成功!这不是不要诗歌的思想,而是要把诗歌的思熔化在诗的美感之中。具有了美感的诗应该同时蕴含了深刻的思,只是思想是隐形的,你只有在被诗歌的美感击中之后,才会感到思的力量,才会感到诗意的美好!正因如此,我喜欢也向大家推荐王健的下面这两首小诗:“寂然的野花上/一只粉蝶煽动着裙裾/像是在花瓣上等谁  一位少年/欲轻轻网住它美丽的翅翎/然而/蝶香却翩翩地飞去(《粉蝶》)”还有《麦收》:“金浪深处/一辆垛满麦秸的马车/摇摇晃晃地移过田埂/车把式一声吆喝/惊得饱饱满满的麦穗/滴哒/土地的乳汁”。



这两首小诗,首先打动我们的是诗歌美,至于它表达了什么思想,作者没直说,也不用说了,因为美感在向我们笼罩的同时,已经把思想和意义撒在了我们的心上。
9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4:20 | 只看该作者
《钟山》发布当代诗人30年排行榜



  

就当代文学成就来说,长篇小说和诗歌无疑是标志性的体裁。继去年评出三十年(1979-2009)十佳长篇小说后,《钟山》杂志又组织了三十年(1979-2009)十大诗人的评选。近日,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并由十二位评委提交榜单和推荐后,选出1979—2009年十大诗人是:

     北岛、西川、于坚、翟永明、昌耀、海子、欧阳江河、杨炼、王小妮、多多。

参加评选的十二位评委分别为:
敬文东、耿占春、张学昕、何平、燎原、陈超、沈奇、黄礼孩、唐晓渡、何言宏、吴思敬、张清华。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4:58 | 只看该作者
新诗要力戒“散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情都在发生着变化,文学创作自然也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小说从描写人物不是好便是坏的两个极端,逐渐过渡到比较个性化和客观化;散文从杨朔式的“假、大、空”发展到作家情感和情绪的自然流露;戏剧(电影、电视剧)从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到花开几朵各表一枝;而诗歌的变化尤为彻底和决绝:从几乎是顺口溜发展到民歌体,再发展到充满理想、充满叛逆、充满怀疑的朦胧诗,发展到跳跃极大、意象堆砌的后现代诗,发展到以挑战的姿态出现而终于灰溜溜退场的下半身写作和“梨花体”诗歌,再发展到借原生态之名而提倡的口水诗写作。近几年,诗歌在某些人的极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愈演愈烈地走向了散文化。

  有人把诗歌的散文化美其名为“文体的创新”,其实正是在津津有味地做着最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创新”工作,不过是仅仅给小说、杂文、散文、戏剧等安上了 “韵脚”这种事情,难道还值得宣扬和骄傲?这实在是江郎才尽时的一种煞有介事。也有人拉出著名诗人艾青1939年写的一篇文章《诗的散文美》来为自己摇旗呐喊:“有人写了很美的散文,却不知道那就是诗;也有人写了很丑的诗,却不知道那是最坏的散文。我们嫌恶诗里面的丑陋的散文不管它是有韵与否,我们可酷爱诗里面的那种美好的散文,而它却常是首先就离弃了羁绊的。”当然艾青的观点是没有错的,只是引用艾青的话的人,有意忽略了艾青说这些话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是最为典型的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要具有诗歌所特有的韵味,还要具有诗歌所要求的节奏。郭沫若曾在《论节奏》中说:“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不论是诗歌的韵味,还是诗歌的节奏,概括起来,诗歌就是以最简洁的话语去表达最丰富的情感的文学作品。回过头再来翻看现在散文化的所谓“诗歌”,语言拖沓、杂乱,叙述漫无目的,更有甚者,许多如此的“诗歌”中,竟然出现了公文写作中所特有的陈述语句———这些语句,即使放在散文或别的文本中,都要被视为败笔,又岂能成为诗歌的语言?

  再一个就是形式。形式在很多事情上是被人们反对和竭力避免的东西,但凡事不能矫枉过正,在有些事情上,形式还是需要的,要视具体事情而具体对待。每种文体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基本形式,形式可以改革,但万变也不能离了其“宗”。把诗歌写成了与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毫无区别的形式,又怎么能让读者认为这就是诗歌而不是别的什么文体呢?

  诗歌写作需要纯净的天空。“没有诗意的口语化,没有节奏的散漫化,没有节制的冗长化,仅这三个方面就已经败坏了新诗的名声。”但愿不要再有人借着什么名义去肆意歪曲诗歌的形象了———诗歌已经非常脆弱了,让诗歌健康地向前发展。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关海山)
9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5:43 | 只看该作者
全国各地报刊副刊投稿信箱汇集




《合肥晚报》副刊fk@hfwb.com.cn
《检察日报》明镜周刊(综合)tkb@jcrb.com.cn
《南方都市报》城市笔记(讽刺幽默类短文)shihappy@21cn.com
《海峡导报》生活快板zgxmlhy@263.net
《服务导报》聊吧spring-xue@yeah.net
《泉州晚报》郭文红 gwh99@sina.com
《泉州晚报》郭雪琴gxq28@163.net
《东南早报》故事城堡dnzbbq@china.com
《东南早报》菜根谭(言论杂文)dnzbbq@china.com
《海峡都市报》文艺副刊wyfk@hxdsb.com
《厦门日报》海燕haiyan@xmrb.com
《湖南科技报》文化沙龙lxamy@sina.com
《羊城晚报》花地(文学)wbwyb@ycwb.com
《羊城晚报》晚会wbfkb@ycwb.com
《石狮日报》副刊ssxxb@public.qz.fj.cn
《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gczk@21cn.com
《中国青年报》副刊luse2000@yeah.net
《城市早报》市井万象mlc413@371.net
《钱江晚报》副刊qjwb@zjnews.com.cn
《新安晚报》文学之舟HCS8527@sina.com
《安徽商报》寂寞文章zhaoyan9999@21cn.com
《江南游报》旅人笔记wyuer@netease.com
《今日女报》杨谦君qj.yang@263.net
《楚天都市报》副刊ctdsbbjb@hbdaily.com.cn
《周末》杂坛(杂文)xigg@fm365.com
《金陵晚报》百姓坊/羊艳yangyan212@sina.com
《华中电力报》副刊hzdlb@sina.com
《质量时报》人间笔记quality@public2.zz.ha.cn
《期货日报》文艺周刊ljq@qhdb.com.cn
《齐鲁晚报》人间www3207@sina.com
《西安旅游报》副刊xalyb2000@sina.com
《湖南广播电视报》文化视点mi120@sina.com
《都市消费报》城市笔记frhzz@163.net
《福建经济快报》市井百味lmy88888@163.net
《市场指南报》百姓家事scznb@163.net
《番禹报》副刊pyb@panyu.gd.cn
《扬子晚报》副刊部fkgy@yangtse.com
《中国经济时报》读书dushu@cet.com.cn
《中国经济时报》百姓广场baixing@cet.com.cn
《温州都市报》副刊wzqxb@wz.zj.cn
《中药报》生存笔记flyinair75@sohu.com
《福州日报》榕树下(文学)fzrbrsx@163.net
《重庆商报》天天副刊ttfk@263.net
《工人日报》角落(故事小小说)grrbzm620@163.net
《北方晨报》副刊liunaxin@sina.com
《顺德日报》副刊FK@SC168.COM
《江门日报》副刊jmrb@jmrb.com.cn
《湖北电力报》副刊hbdlb@hbepc.com.cn
《深圳都市报》副刊szdsb-3@china.com
《汕头日报》韩江水(文学)hj-shui@21cn.com
《人民法院报》天平liqintp@sina.com
《中国质量报》市井万象bxzk@263.net
《福建日报》武夷山下fjrb_wyb@sina.com

《华侨日报》(马来西亚)sph@tm.net.my
《联合早报》(新加坡)zbnow@cyberway.com.sg
《民众日报》(台湾)a3363131@ms21.hinet.net
《香港商报》hkcd@cmmail.com
《扬州日报》副刊yangzrb@sina.com
《中国妇女报》女性周刊yxliu0453@sina.com
《温州时报》生活xyknife@263.net
《福建侨报》副刊fjqbfour@21cn.com
《厦门晚报》书友xmwbsy@163.net
《南方声屏报》性情男女xddveryhappy@21cn.com
《东楚晚报》副刊dongchu@163.com
《重庆晚报》市井//夜雨fkb@mail.cqwb.com.cn
《千山晚报》香岩rdrd00@263.net
《中国社会报》婚姻家庭zhuantb@elong.com
《沈阳晚报》情爱画廊wlc575@email.syd.com.cn
《古今故事报》蒋晔(故事,情节较强的小说)jy2152@sina.com
《广州日报》珠江(文学)wangyj@gzdaily.com
《信息时报》众生smile5251@163.com
《卫生与生活报》灵芝syjkjys@mail.sy.ln.cn
《山东商报》天天精彩(故事类)sdsb2001@sina.com
《天津日报》满庭芳jjw1307@sina.com
《京九晚报》文化生活部qq_li@371.net
《太仓日报》墨妙亭tcrbs@uinmail.com
《上海法制报》副刊shfzb@online.sh.cn
《中国工商报》副刊cicn_ad@sina.com
《都市女报》副刊163.jn@163.com
《常州晚报》文化茶座czwanbao@pub.cz.jsinfo.net
《新晚报》紫丁香songwei9227@263.net
《鲁中晨报》幽默cbhm@sina.com
《都市时报》风花雪月SB5391812@sina.com
《人民铁道报》副刊lxzk@sina.com
《长沙晚报》当代生活rb005@263.net
《长春日报》副刊ccrb@263.net
《文汇报》笔会whbhb@wxjt.com.cn
《城市金融报》副刊chjb123@pub.xaonline.com
《温州日报》旅游wzrb1027@sina.com
《深圳商报》文艺部sbwyb@sina.com
《深圳商报》今日观点sbsp@21cn.com
《深圳晚报》都市絮语sweet0235@cmmail.com
《深圳晚报》身边生活ls3809116@163.net
《西北信息报》副刊xbxxb@xbxxb.com
《市场报》财富觉悟zhuyuehua@sina.com
《今晚报》今晚副刊fk@jwb.com.cn
《法制日报》周一特刊(杂文、故事、小小说)tekan@legaldaily.com.cn
《环境与发展报》人与自然hjyufz@fm365.com
《青岛日报》文艺部rbwyb@qingdaonews.com
《青岛晚报》书香ltt@qingdaonews.com
《生活导报》百姓wdsh@qingdaonews.com
《老年生活报》说法cuiyan@qingdaonews.com
《中国旅游报》触摸都市matagi@263.net  
《北京晚报》副刊中心wbfkzx@bjd.com.cn
《北京日报》文艺周刊部rbwyzk@bjd.com.cn
《家庭周末报》凡人话坊jttb3882@sina.com
《镇江日报》副刊zjrb@public.zj.js.cn
《海峡资源报》副刊hxzyb@21cn.com
《云南信息报》市井百味xuesongliu@sina.com
《张家界日报》生活驿站//旅途twzjjd@china.com
《深圳法制报》副刊webmaster@szfzb.com
《杂文报》zawenbao@inhe.net
《梅州日报》副刊mzrb@163.net
《南国早报》副刊ngzb@public.nn.gx.cn   
《南方周末》徐列nfzmxl@163.net
《每日新报》 生活广记 smilingtears@eyou.com
《中药报》 生存笔记   flyinair75@sohu.com   
《重庆晚报》 市井/夜雨   fkb@mail.cqwb.com.cn  
《工人日报》 社会、民生 韩春旭  fish620@163.net   
《都市家庭报》  fsy875@email.syd.com.cn
《都市消费报》 城市笔记  frhzz@163.net 
《山东商报》 天天精彩(故事) sdsb2001@sina.com   
《生活导报》 百姓  wdsh@qingdaonews.com   
《云南信息报》 市井百味  xuesongliu@sina.com   
 当代家庭报   ddjtb@sina.com  
《南方都市报》 城市笔记 (讽刺幽默类短文)  shihappy@21cn.com   
《东南早报》 菜根谭 (言论杂文) dnzbbq@china.com   
《新快报》 世道人心 (杂文、讽刺类)  sdrx@21cn.com   
《郑州晚报》  城市笔记  chenzelai@sohu.com   
《市场指南报》  百姓家事 scznb@163.net   
《北京新报》 城市闲情  fanglin99@21cn.com   
《燕赵都市报》  都市广记 黄英爽yingjienews@inhe.net  
 海峡都市报 生活记事从戎  wyfk@hxdsb.com    
《中国社会报》 婚姻家庭   zhuantb@elong.com   
《新民晚报》 家事版  mhy@wxjt.com.cn   
《家庭导报》    jtdb@hnol.net   
《大众家事报》 我家故事  hljdzjsbs@163.com   
《深圳晚报》 身边生活   ls3809116@163.net   
《家庭生活报》 市井故事   wbjtshb@bjd.com.cn   
《大河报》 天天茶坊 ttcf@800e.net   
《武汉晨报》 市民故事  city-life@21cn.com   
《新安晚报》 人生百味   MLchun@sina.com   
《都市快报》徐奕林 新现实 dskbxyl@163.net   
《长春晚报》 百姓故事 尹春玲 llycl@sohu.com   
《牡丹江晨报》 市井文学 杂文、小小说 mdjcb@mdjrb.com.cn
《齐鲁晚报》人间 张金岭 zjl3209@sina.com
《青岛晚报》 高伟 gww@qingdaonews.com
《21世纪人才报》21cn@cpcw.com
《信息时报》副刊部张鹏 zhangp@xxsb.com
《爱人》xajiaqiong@sina.com
《安徽商报》寂寞文章
zhaoyan9999@21cn.com
《东楚晚报》副刊
dongchu@163.com
《都市女报》文艺副刊部孙亚睿
zhenggaos@263.net
《都市消费报》城市笔记
etwx@263.net
《法制日报》周一特刊
tekan@legaldaily.com.cn
《番禹报》副刊
pyb@panyu.gd.cn
《服务导报》聊吧
spring-xue@yeah.net
《福建经济快报》市井百味
lmy88888@163.net
《福建侨报》副刊
fjqbfour@21cn.com
《福建日报》武夷山下
fjrb_wyb@sina.com
《福州日报》榕树下
fzrbrsx@163.net
《工人日报》角落
grrbzm620@163.net
《古今故事报》蒋晔
jy2152@sina.com
《广州日报》珠江
wangyj@gzdaily.com
《海峡导报》生活快板
zgxmlhy@263.net
《海峡资源报》副刊
hxzyb@21cn.com
《合肥晚报》副刊
fk@hfwb.com.cn
《湖北电力报》副刊
hbdlb@hbepc.com.cn
《湖南广播电视报》文化视点
mi120@sina.com
《湖南科技报》文化沙龙
lxamy@sina.com
《华侨日报》
sph@tm.net.my
《华西都市报》"特别报道"版
hxtgb@email.com.cn
《华中电力报》副刊
hzdlb@sina.com
《家庭周末报》凡人话坊
jttb3882@sina.com
《检察日报》明镜周刊
tkb@jcrb.com.cn
《江门日报》副刊
jmrb@jmrb.com.cn
《江南时报》副刊部俞凡
yfjnsb@sina.com
《今日女报》杨谦君
qj.yang@263.net
《今晚报》今晚副刊
fk@jwb.com.cn
《今晚报》休闲版
zzxm@jwb.com.cn
《晋城信息.新文化周刊》
gyh0194@sina.com
《京九晚报》文化生活部
qq_li@371.net
《老年生活报》说法
cuiyan@qingdaonews.com
《联合文学》(台湾)
hotline@udngroup.com.tw
《联合早报》(新加坡)
zbnow@cyberway.com.sg
《鲁中晨报》幽默
cbhm@sina.com
《梅州日报》副刊
mzrb@163.net
《民众日报》(台湾)
a3363131@ms21.hinet.net
《南方都市报》城市笔记
shihappy@21cn.com
《南方声屏报》性情男女
xddveryhappy@21cn.com
《南国早报》副刊
ngzb@public.nn.gx.cn
《期货日报》文艺周刊
ljq@qhdb.com.cn
《齐鲁晚报》人间
www3207@sina.com
《千山晚报》香岩
rdrd00@263.net
《钱江晚报》副刊
qjwb@zjnews.com.cn
《青岛日报》文艺部
rbwyb@qingdaonews.com
《青岛晚报》书香
ltt@qingdaonews.com
《泉州晚报》郭文红
gwh99@sina.com
《泉州晚报》郭雪琴
gxq28@163.net
《人民法院报》天平
liqintp@sina.com
《人民铁道报》副刊
lxzk@sina.com
《山东商报》天天精彩
sdsb2001@sina.com
《汕头日报》韩江水
hj-shui@21cn.com
《上海法制报》副刊
shfzb@online.sh.cn
《深圳都市报》副刊
szdsb-3@china.com
《深圳法制报》副刊
webmaster@szfzb.com
szxyx02@163.com
《沈阳晚报》情爱画廊
wlc575@email.syd.com.cn
《生活导报》百姓
wdsh@qingdaonews.com
《石狮日报》副刊
ssxxb@public.qz.fj.cn
《市场报》财富觉悟
zhuyuehua@sina.com
《市场指南报》百姓家事
scznb@163.net
《顺德日报》副刊
FK@SC168.COM
《太仓日报》墨妙亭
tcrbs@uinmail.com
《天津日报》满庭芳
jjw1307@sina.com
《温州都市报》副刊
wzqxb@wz.zj.cn
《温州日报》旅游
wzrb1027@sina.com
《温州时报》生活
xyknife@263.net
《文汇报》笔会
whbhb@wxjt.com.cn
《西安旅游报》副刊
xalyb2000@sina.com
《西北信息报》副刊
xbxxb@xbxxb.com
《厦门日报》海燕
haiyan@xmrb.com
《香港商报》
hkcd@cmmail.com
《小说族》(台湾)
rose@sitak.com.tw
《新安晚报》文学之舟
HCS8527@sina.com
《新快报》家事春秋
qkl_@163.net
《新快报》世道人心
sdrx@21cn.com
《新晚报》紫丁香
songwei9227@263.net
《信息与家庭.美食》王涛
wt6509@sina.com
《燕赵都市报》副刊《都市广记》余蓉
yr7788@263.net
《扬州日报》副刊
yangzrb@sina.com
《扬子晚报》副刊部
fkgy@yangtse.com
《羊城晚报》花地
wbwyb@ycwb.com
《羊城晚报》晚会
wbfkb@ycwb.com
《云南信息报》市井百味
xuesongliu@sina.com
《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
gczk@21cn.com
《张家界日报》生活驿站//旅途
twzjjd@china.com
《镇江日报》副刊
zjrb@public.zj.js.cn
《郑州晚报》新城市副刊记事,闲情
sdi2002@sina.com
《质量时报》人间笔记
quality@public2.zz.ha.cn
《中国妇女报》女性周刊
yxliu0453@sina.com
《中国工商报》副刊
cicn_ad@sina.com
《中国旅游报》触摸都市
matagi@263.net
《中国青年》
sunwukong2@sohu.com
《中国青年报》副刊
luse2000@yeah.net
《中国社会报》婚姻家庭
zhuantb@elong.com
《中国质量报》市井万象
bxzk@263.net
《中国中学生报》编辑部
zgczsb@public.bta.net.cn
《中学生学习报》编辑部
zxsbs@public.zz.ha.cn
《中药报》生存笔记
flyinair75@sohu.com
《重庆商报》天天副刊
ttfk@263.net
《重庆晚报》市井//夜雨
fkb@mail.cqwb.com.cn
《周末》杂坛
xigg@fm365.com
《自学考试报》编辑部段俊华
junhua300@sina.com
9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7:14 | 只看该作者
在众声喧哗的背景下——当代十大诗人的个案解析

                谷禾




写在前边:新年刚过,又见诗坛热闹纷起,这厢琳琅满目的“诗歌年选”风风火火上架,萝卜白菜摆开,看谁能抢得先机,卖个好价;那厢各种评奖、评选结果纷纷新鲜出炉,且不管奖金几厘,幸运星砸中哪个头顶。圈内圈外,叫好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谩骂者有之,冷眼者有之。此时推举所谓“当代‘十大’诗人榜”,十有八九将招来骂声一片。但既应了聂茂兄的邀请,也只好来凑个热闹。要说明的是,此“当代‘十大’诗人”榜,剔除了昌耀、海子等逝者,而以入选者的诗歌品质及其对当下诗坛持续性的影响力、辐射力为考量标准,且不代表《中国朗诵诗》观点,入选诗人以出生年月为序。


1、北岛(1949——)
    尽管多年以来,种种非诗歌的因素导致了北岛与当下中国诗坛的疏离,但撇开北岛来谈论中国当代诗歌,依然是常识性错误的危险。因为《今天》差不多是中国当代诗歌的新起点,而北岛则是《今天》的旗手!
    批评家洪子诚在谈到北岛的诗时认为:北岛诗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否定意识,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这种怀疑和批判,不只是针对所处的环境,而且也涉及人自身的分裂状况,这是北岛“深刻”的地方。
    《结局或开始》、《回答》、《白日梦》等作品,给了新一代诗人最初的诗歌启蒙,让他们走上了一条迥异于前30年的正确诗歌道路。北岛移居国外后的作品颇遭人非议,但整体来看来,其内在的诗歌精神和早期作品仍然一脉相承,只是如“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回答》)” 。这样的青春预言和宣告渐趋消失,而变得更加沉稳和内敛。即便把这部分作品搁置起来,北岛的早期作品仍然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读过《半生为人》(徐晓)的读者,能够从中见到以北岛为代表的“今天”派诗人为一本油印的《今天》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的诸多感人细节。这种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已经沉淀为中国诗歌最弥足珍贵的的品质和传统,等待着后来者去发扬光大。


2、多多(1951——)
    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天再度回望“今天”派诗人群体,原本名气远逊于舒婷、江河、杨炼、顾城们的多多,已经悄悄完成了对上述几位诗人的超越。这里有多多的诗歌写作更关注诗歌本体的内在原因,也有中国当代诗歌的鉴赏力和审美趣味历经二十年发展变化,终于回归到诗歌本质的外在环境变化。
    我们可以拿多多不同时期的两首诗作做一个比较。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惟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突然//我家树上的桔子/在秋风中晃动//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河流倒流,也没有用/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也没有用//也没有用/鸽群像铁鞋散落/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秋雨过后/那爬满蜗牛的屋顶/——我的祖国//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犹如播种者对着收割者/一对父母,分得开开地/垂首。看着一个男孩/从地底下看他们/那被劫予生者的光/就又被挪远了一点//一片砍过的禾地/便把弯腰者的风暴/拿进晚祷——黑夜的粮食/当铲上的落日对着/男孩眼中的落日,去/集中这苦——那整块的光芒//当葬礼,铲型的波浪/落日平静的果实,要求我们/重新接受麦粒的约束……《晚祷》”。前者是多多旅居国外的代表作品,语言的欧化倾向和意象群的迭出依旧明晰,但却是纯粹的中国经验。“祖国”这个词的运用突兀而浑然天成,它瞬间把诗的想象境界放大为无限;后者是一首写于2004年的读画作品。它被诗歌照亮的神来之笔在“……看着一个男孩/从地底下看他们/那被劫予生者的光/就又被挪远了一点”和“落日平静的果实,要求我们/重新接受麦粒的约束……”上,并由此而打通了生者和死者、土地和命运、生命和时间的各自疆域,完成了对绘画作品的的超越。
    多多的诗歌以精湛的技艺、明晰的洞察力、义无返顾的写作勇气,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文学记忆,同时也见证了汉语诗歌永不衰竭的丰富可能性(2004年度华语传媒诗人奖授奖词)。这样的评价准确而中肯!


3、于坚(1954——)
    如果仅从年龄上来看,生于1954年的于坚仅比北岛小5岁、比多多小3岁,差不多属同一代人,但于坚的宽阔、质朴、粗粝和百无禁忌,以及对口语化写作旗帜的高举,却表现出了与前两者截然不同的万千气象。诗人群落中的于坚总让我联想到小说家莫言,他们的作品大河滔滔,泥沙俱下,在奔涌向前的流程中,虚怀若谷的携带着沿途的城市、村庄、高原、森林,甚至疾病和死亡,虽偶有漫溢、溃破、自相矛盾,却总是无畏地消化、融合,并浩浩汤汤,奔流向钱,并愈加宽阔、浩淼。他们既是中国文学的大河,也是遍览锦绣的险峰。于坚始于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诗歌写作,不但唤起了我们对存在和事物的挚爱,更擦亮了事物内蕴的诗性,以及人们对自我和存在本身的拷问与自责。
    《尚义街6号》、《罗家生》、《对一只乌鸦的命名》、《飞行》等一批被后来者奉为经典的力作自不待言。写于20年前的《避雨之树》也一样堪称笔者的最爱。“它是树是我们在一月份叫做春天的那种东西/是我们在十一月份叫做柴禾或乌鸦之巢春天的那种东西/它是水一类的东西地上的水从来不躲避天上的水/在夏季我们叫它伞而在城里我们叫它风景/它是那种我们永远感激信赖而无意保大的事物/我们甚至无法像报答母亲那样报答它我们将比它先老/我们听到它在风中落叶的声音就热泪盈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爱它这情感与生俱来……”(《避雨之树》)。《避雨之树》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母亲与孩子、国家与公民、上帝与众生的关系。于坚坚称拒绝“隐喻”,但其诗又充满了暗示和隐喻。我以为这样的自相矛盾恰恰是诗人“诚实”品质的自然袒露,它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今天的于坚。


4、张曙光(1956——)
    新世纪之初,“知识分子写作”被非难和攻讦时,是被彻底否定和穷追猛打的。其实,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诗坛仅只奉某一流派为正宗,余皆杂种,也未免太索然无味。“知识分子写作”群体里同样也不乏张曙光、萧开愚等杰出诗人。在笔者的印象中,偏居雪城哈尔滨的张曙光极少参与多年来的诗坛论争,默默地译,默默地写,默默地构建自己的诗歌艺术王国。
    “第一次看到雪我感到惊奇,感到/一个完整的冬天哽在喉咙里/ 我想咳嗽,并尽快地从那里逃离。/我并没有想到很多,没有联想起/事物,声音,和一些意义。/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在空气中浮动/然后在纷飞的雪花中消逝/那时我没有读过《大屠杀》和乔伊斯的《死者》/我不知道死亡和雪/有着共同的寓意。/那一年我三岁。每亲抱着我,院子里有一棵树/后来我们不住在那里——/母亲在1982年死去。”(《雪》)。这首14行的短诗并不是张曙光最优秀的作品,却仍通过纷纭的意象转换,引领着读者目睹了爱与形形色色的死亡,足以震人心魄。
    在最近的《诗歌与人》•诗人奖授奖仪式上,张曙光的受奖词和诗歌一样沉实、平稳而光芒熠熠。“北方特有的地域特点、文化氛围以及风物人情都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在我的诗歌中,不仅表现在内容和题材方面,也同样体现在风格和精神气质中。就创作而言,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熟悉和喜爱的题材和内容,都有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诗歌可以尝试使用各种方法,但最终与矫饰无缘,与虚假无缘。诗歌应该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应该表现我们的生存处境和当下经验,不论这经验是直接还是隐含。”
张曙光以楔入个人经验的叙述为特色的创作历程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优秀的诗歌要用心血熬制,而不是翻来覆去“炒”、“捧”出来的。


5、大 解(1957——)
    大解是近20年来不能归入任何流派的诗人,或者说,大解自己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流派。近10年来,大解陆续写出了《北风》、《原野上有几个人》、《百年以后》、《衣服》等精美短制,更写出了万行长诗《悲歌》。“大解的短诗,语言鲜活,意境高远,像开满鲜花的大草原,博大且具有一种神秘的气质,你即使说不清他具体要表达什么,也能够感觉到语言的美感以及浓郁的氛围(刘春)。”《原野上有几个人》比较典型的体现了大解诗歌的特点:“原野上有几个人  远远看去/有手指肚那么大  不知在干什么/望不到边的麦田在冬天一片暗绿/有几个人  三个人  是绿中的黑/在其间蠕动//麦田附近没有村庄/这几个人显得孤立  与人群缺少关联/北风吹过他们的时候发出了声响/北风是看不见的风/它从天空经过时  空气在颤动//而那几个人  肯定是固执的人/他们不走  不离开  一直在远处/这是一个事件  在如此空荡的//冬日的麦田上  他们的存在让人担心 ”。“原野”的空阔对“几个人”的渺小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大自然的暴力面前,人其实大不过一粒微尘,也难怪诗人为“他们的存在”担心了。而 “三个胖女人在河边洗衣服/ 其中两个把脚浸在水里  另一个站起来/抖开衣服晾在石头上//水是清水  河是小河/洗衣服的是些年轻人//几十年前在这里洗衣服的人/已经老了  那时的水/如今不知流到了何处//离河边不远  几个孩子向她们跑去/唉这些孩子/几年前还在呆肚子里/把母亲穿在身上  又厚又温暖//像穿着一件会走路的衣服”(《衣服》)。则通过“衣服”这个细节化的意象及其背景流淌不息的河流、承载它的两代人,对时间的哲学命题做了最形象的阐释。
    大解的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睿智与经验,使诗人的内心律动与生存现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句话言简意赅,指出了大解诗歌的美学原则——从个人的经验出发,通过语言的构造,最终抵达一种旷远而博大的境界。”


6、吕德安(1960——)
    上个世纪90年代,写出杰作《父亲和我》的吕德安曾经移居去了大洋彼岸的纽约。再次回来后,吕德安在福州的乡下买了房子,开始尝试做一个“农民”。他的事诗歌写作也越来越近于弗罗斯特。如果说在“父亲和我/我们并肩走着/秋雨稍歇/和前一阵雨/像隔了多年时光//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依然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安详地走着(《父亲和我》)”里。吕德安还略带试图直接进入描写对象的内心的一份刻意,到了“两个农民巴篱墙外的/那片山坡上刮干净,/要不是我喊到此为止,他们准会干到那阴森的//林子那边,不知不觉。/……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心想,过不久这里还会/长满荒草,山上的石头/还会滚入溪里,东倒西歪。”(《两个农民》),吕德安变得更加淡然、淡定,他甚至愿意至于客观,而不屑于往前多走一步。这样的言说也许吕德安并不认同,但在诗歌精神上走向弗洛斯特,无论对吕德安本人,还是喧嚣浮躁的中国诗歌,至少都不是坏事!


7、韩东(1961——)
    以20出头的年纪就写出了诸如《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杯子》等,90年代又出手了《甲乙》、《小姐》让人耳目一新的先锋文本的韩东,即使之后不再写一首诗,若干年后仍然可称中国诗歌的一派宗师。
    诗人董辑评价“韩东的反崇高、反史诗、注重个人生活中的片断和细节等特点,使韩东成了当下中国诗歌写作中低位写作——也就是以口语、生活流、当下感为主要特点的中国本土后现代诗歌的源头,韩东最大的影响也在这里。但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韩东的智力和天赋,他所开辟的这一路凡俗化写作的诗歌良莠不齐、质量不一,被误读的韩东成了中国低位写作的旗帜。对韩东来说,这种黑色幽默效果也许是他和许多严肃的诗歌研究者们所始料不及的。”
笔者认可这段话的前一半,对其后一半则不敢苟同。和所对应的以强调“写作难度”、制造“阅读障碍”为炫耀资本而走火入魔的的“精英写作”相比,也许平民化的“低位写作”更能深入读者的心灵。写作者对艺术应该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而非玩味之昧。难道就只有《秋兴八首》才有资格登大雅之堂,而“三吏”、“三别”就注定被弃之如弊帚?


8、伊沙(1966——)
    把伊沙列入“十大”,一定有很多人击节叫好,也会有不少人嗤之以鼻。我觉得这恰好印证了伊沙在当今诗坛的微妙存在。有评论者认为伊沙的诗歌语言富有“攻击性”、“战斗性”、“侵略性”,仿佛拳击台上的重量级选手,出拳狠辣,直击要害。韩东的评价则更为精准:“伊沙则始终立足于“中国”,或曰“现场”,他的活力、热情、火爆、直接、尖刻、调侃、当下、现实感、颠覆性,以至世俗、矛盾、滑稽、轻狂、混乱、漏洞、难以容忍皆来自于此。诗歌中的这些特征与伊沙这个人相当一致。有人认为伊沙是一个小丑,我得加上一个定语,这是一个“伟大的小丑”(《我的英雄》读后)。
    伊沙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创作产量,虽可谓泥沙俱下,不乏平庸之作,却并不妨碍伊沙的优秀。你不能要求诗人每写一首都是惊世之作,除非他是天人。对近年的伊沙来说,有《春天的乳房劫》和《灵魂出窍》,足以让所有的攻讦者闭嘴。


9、侯马(1967——)
    侯马读北师大的时候有两年时间与伊沙同一个宿舍。换一种方式说,同宿一舍的两位同学一起进入了“当代‘十大’诗人”榜,无论怎样想,都足够牛×。我得承认,我至今对这位生活中的公安局政委所知甚少,尽管我曾与侯马在杭州的一家旅馆里非常深入地探讨了童年生活对诗人写作的影响。“童年的经历和遭遇构成了一个诗人最宝贵的写作资源,而一个诗人的天职就在于它有义务不断发现并还原它所存身的世界的真相。”我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而且从不断发现并还原我们所存身的世界的真相这一角度来讲,放眼当今诗坛,似乎没有人比侯马做得更不留余地。侯马用诗歌打通了童年、自我和世界的紧张关系,让他的诗歌在卓尔不群之外更有了普遍的典型意义。和伊沙总是把写作当战场不同,侯马更愿把写作当考场——心智、才气和思想的考场。在这个考场上,侯马用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交出了《李红的吻》、《种猪走在乡间路上》、《卖塑料花的农夫》、《九三年》等优秀答卷,更有深藏数载方才示人的三部长诗杰作《他手记》、《进藏手记》、《梦手记》,我实在想象不出把侯马排除在“十大““之外的理由!


10、陈先发(1967——)
    横跨淮河和长江两大地理区域的安徽诗群为新时期诗坛贡献了梁小斌、海子、余怒、杨健等优秀诗人,其中陈先发的创作尤其值得深入研究。笔者曾经这样评价陈先发的代表性作品:“《丹青见》(组诗)是近年来涌现的最优秀的中国现代诗作品之一,它弥漫的忧郁、感伤甚至愤怒,对生命轮回的思想和追问,直指现实而不拘于写实,深入当代而不困于当下,工于心灵而不囿于内心,以质朴而典雅的表达,展示了现代诗的中国气韵和民族精神。
    “陈先发的诗,在词语间有很大的阐释空间.他写乡村寂寞,写前世预感,写人间多变,均在有限的文字中散发着无限的意蕴,让人读后仿佛站在无限的世空中,从宇宙无常想到人世悲欢,想到人生的毫无着落。他的诗,不是那种纯粹的现代诗,是现代诗与传统诗的结合。是个体生命与大干世界关系的奇妙书写(程光炜)。”“陈先发的诗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刺痛,这是乡野之痛、古代之痛,是乡野和古代联合起来后产生的那种痛(敬文东)。” 从早期先锋逼人的《春天的死亡之书》、《一块悲哀的铜把天空逼得高远》到今天古意盎然《丹青见》、《与清风书》《前世》、《残简》,陈先发用“死亡”完成了对生者的倒逼,也不经意地完成了一个杰出诗人的蛹化成蝶。
  
    最后我还想再补充一句,“当代‘十大’诗人”榜仅是一个动态的诗人榜。写作是诗人一生的事业,当我们5年或10后再来做这个诗人榜时,笔者既希望涌现更多的超越者,也希望其中的大部分人能留下来。我也带着这样矛盾的心情在此结束这篇已经够长的文字。
9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7:59 | 只看该作者
诗歌词语的秘密


                                  赵泽汀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长期被人们所钻研,那么,它内部的尊严、秘密的意藴、以及它精巧的结构,都会逐渐表露出来。诗歌更是如此。早在十几年前,我就感知到诗歌深处有一种特殊的控制力存在,当时我作了这样的描述:“那种称之为诗的作品,其语言深处必然隐蔽着一种富有意味的控制力,它使各个词语所呈现的形象与意义向一个有意味的中心靠拢,它使词语内部的声音发生有秩序的紧张、起伏与延宕。而在散文作品中,这种造型力是不存在的,它的句子是松弛的,意义是绵延的,散文的写作其实是词语意义的自然涌出;诗的写作也是心灵的涌出,所不同的是它在涌出的内部加上了一种形式的控制力(带着镣铐跳舞),因此,诗的句子是经过雕塑的,有重量的,在情绪上更显得冷僻与透彻。”诗歌深处这种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对词语音乐性的雕塑功能上,因此,“写诗比之于写散文的快感,是在诗歌中诗人可以演奏音乐。”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称“诗歌为语言的乐器。”

    日前,偶然从诗生活网站上看到了潞潞的一篇诗论:《被控制的词》,发现他对这个问题的体察与研究早已走在了我们前面,他对这种诗歌内部控制力的描述更加精确与深入。他提出了诗歌自身的速度问题:“单个的字词是没有速度的,而失控的速度更糟,它意味着对词语的放纵和劫掠。词语的所有关系以至内涵都与速度的把握有关,速度是诗的结构。就像呼吸,沉思的频率和做爱的频率不一样。诗的速度问题来自写作经验,因此还包含着技术因素,即具体的写作中如何控制,使其恰到好处。”这是一个长期深陷写作中心的人得出的切身体会,也真正体验到了写作机制深处的艰难与快感,“只有被控制的词,你才能赋予它速度感、分寸感,实际上你控制的是时间,这最难的了。诗是线性的、流动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释放最多的能量。对词的控制是对能量的分配,分配得是否合理、是否最佳,决定诗的质量。需要提醒的是,在诗的写作中不存在纯粹的技术,否则“文字游戏”也可以成为诗。“控制”并不专指技术,它更倾向于感觉  、体验,只能从写作实践中磨砺出来。在这里,“控制”与“自由”有一个共通点,也是火焰与冰的临界点,生命的感觉最为饱满却引而不发,有克制才有张力。”

    与潞潞的“诗是一门控制的艺术”的观点相似,藏棣提出“ 诗歌是一种慢。”他说;“诗是一种对慢的发明。我的意思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诗所能讲述的只能是一个关于慢的故事。”这同样是一种关于控制的艺术,只不过他把诗歌中的速度问题与空间问题统一起来做了描述:“诗是一种慢,包含着对快的故事的一种积极的抵制。但是,这只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对抗。从诗学观念上说,诗是一种慢,它最重要的审美预设,其实是反对把诗作为一种时间艺术的观念的传统做法。”讨论至此,他引用了布鲁姆的观点:任何一首诗都不过是另一首诗的延续。诗没有结束的时间,但是诗可以完成它自己。诗完成于它所呈现的空间性。如此,他得出了“可以依据每首诗所呈现的空间感来判断它写得是否好,写得是否出色”的结论。
9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8:57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的深与浅




    对于诗歌的深与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理解,对于读者来说,并无关紧要,深也好,浅也好,喜欢就品味一番,不喜欢就抛到一边;但对于一个作者,一个写诗的人,却至关重要,因为那将直接影响他的创作,决定他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歌。而每一个写诗的人,我想都是希望他写出的诗能是好诗,能赢得读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问题是,如果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偏差或者根本是错误的,那能写出好诗来吗?所以有必要对诗歌的深与浅进行分析,以确立正确的创作观点和指导思想。
  乍听到这深与浅,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深比浅好。深吗,当然是深刻,深沉,深度,高深等等,有了这些,作品自然就有内涵,有思想有份量,那还能不好吗?至于浅,则无疑是肤浅,浅薄,浅显之类,这诗要浅了,哪还好得了?然而,这种看法是不是片面偏颇,或者说究竟对不对呢?
  在下结论前,我想还是先弄明白这诗歌的深与浅,究竟该怎么理解。何为深?何为浅?这“深”,是指情感的深挚,道理的深刻,还是表达的深奥、艰深呢?而这“浅”,是指内涵的浅薄,认知的肤浅,还是指表达的浅显,语句文字的通俗浅近?在此我举两首诗为例。
  这两首诗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一首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首是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首诗深吗?实在是太浅了,表达的情感思想一览无余,别说成人,就连小学生都能随口背出它们,并且也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然而它们真的浅吗?我想一点都不浅,而是很深很深。前者是情感深挚,后者是道理深刻。而这,就是在于理解。
  是的,譬如李白的《静夜思》,一个身在家乡的人和一个身在异乡的人,在同样的月光下,他们的理解就不会一样,一般来说,后者的理解会比前者深。而同在异乡,一个春风得意的人与一个失意潦倒的人,理解又不会一样。望着那明月光,前者吟一下,也许只是勾起一些乡情乡思,而后者吟起这几句诗,则会感伤,会惆怅,无限思量,甚而泪下。而这首诗若让一个身在异乡或者更遥远的异国的老人,不要说贫病交加,就说一个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辞世的孤寡老人吟起吧,那么,就算没有月光,也会是老泪纵横,凄凉万分的……
  而李绅的《悯农》同样如此。一个没有务过农的人与一个地道的农民——当然他得有一定的文化,知道这首诗。他们的理解是有深浅之别的。而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虽然写的是农民农事,但包罗极其广泛,可以延伸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探索奋斗。是的,一个经历了坎坷挫折,千辛万苦,而终于取得成功成就的人,他对这首诗的理解肯定要比一个平常人深刻。
  这就是不同的人,对同样诗歌的不同理解。为什么会有不同呢?这与各人的经历感悟有关。经历感悟的平常与不平常,决定了理解的深浅,也决定了诗的深浅。而这两首诗之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它们既可以从浅的角度去理解,又可以从深的角度去理解。换句话说,它们是说浅不浅,说深不深,是亦浅亦深,至浅至深。这样也就使雅俗都能接受,欣赏。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分析,我想有关诗歌深与浅的问题就很明白了。是的,诗歌的深,应当是情感的深挚,道理的深刻;诗歌的浅,是指表达的浅显,文字的浅近。当然,或许有人要问,凭这两首诗就能确定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歌,名篇佳作亦不计其数。那么我的回答是,类似这两首诗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地寻常见,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等等等等,都是极为浅显,一读就懂,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再如历史上两个著名的词人,一个是李煜,对其作品的普遍评价就是语浅情深,不假雕饰,纯用白描;另一个是李清照,前人评论是“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我想读过她的作品的人都应有同感。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诗歌的深,究竟指的是什么,浅又是指什么。
  而既然理解了诗歌的深与浅,也就可以下结论了。是的,简单地认为深比浅好,是片面偏颇,也是草率的。至于那种把通俗易懂的看作不好,把难懂或者看不懂的当作好,那就更是无知了!有道是——话须通俗方传远。一首广为传唱,千古流芳的诗作,一般都是将情感思想,构建在通俗易懂的文字基础之上。什么是流传?流传也就是当时就有乃至多少年后还有大量的读者。怎样才能有大量的读者?一首让人读后不知所云,又没有语言的韵味和美感的作品会有多少读者,又如何能流传?这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在分析了这么多之后,我们要确立什么样的创作观点和指导思想呢?简单说,就是四个字——深入浅出!具体点说,就是真情实感,至理卓见,要用浅显明白,富有诗意韵味的文字表达表现出来。
  深入浅出,实际上就是一个锤炼提纯,洗尽铅华,精益求精的过程,其中包含的是深刻的感悟,高度的技巧。需要的是细致耐心,是忍耐枯燥寂寞,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勤学苦练,推敲钻研……,所以,要想掌握,做到这一点,决不是轻而易举的。王安石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现实中很多人写诗追求深,追求深本身并没有错,但那应是情感的深挚,道理的深刻,而不是表达的高深莫测,晦涩难懂。若是反了过来,那会写出什么样的诗,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事实上我们常常看到的那些难懂甚至看不懂的诗,并不是真的高,真的深,而实在是作者既没有生活的体验积累,又缺乏悟性才气;既下不了苦功,更耐不住寂寞。而底气若不足,下笔又怎能有神?技艺若不佳,又怎能自如地表达?所以只能云里雾里,故弄玄虚,以外表的“深”,掩饰内在的“浅”。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写出这样的诗,结果就只会是读者的远离,最终被读者抛弃。
  是的,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能分辨优劣好坏的。而诗歌的主要功能,就是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一首诗作,要想被读者欣赏,使读者产生共鸣,得到启迪感悟,和美的享受,首先就是要让读者明白,究竟抒发的是什么感情,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是的,诗歌不是谜语,读诗不是猜谜。诗歌也不是学术作品,面对的是读者大众,而不是专家教授。
  所以说,深入浅出,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一个写诗的人,若能真正理解领悟,并在创作中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的诗作也就不愁没有读者,没有生命力了。
  
                                                    ( 转自网络 )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3:09:41 | 只看该作者
也说新诗的没落  
                                        王存仁
  
  
  
  毋庸置疑,新诗正在没落。只剩一群真正热爱诗歌的人,在苦苦坚守,有时甚至是孤芳自赏。诗人们常常感叹生不逢时,于是找出各种阿Q式的理由。
  媒体多了,老百姓的选择多了,可还有人进到戏院子里去看戏,可还是有人在背唐诗三百首,可还是有人在台上唱东方红,可还是有人追寻艾青、郭沫若;老百姓的素质低了,那就是说诗人的素质高了,既然诗人的素质高了,为什么写不出老百姓能懂的诗来?诗人们总不至于把“吃饭”非说成是“用膳”,把“说话”非说成是“子曰”吧!其实诗人就像演员,老百姓就像听众,现在听众没了,究竟是谁的过错?只怪老百姓、只怪出版商是不对的,诗人们也要反省自己了!
  我说过我不是诗人,因为我觉得我不够格。但我还是诗歌的爱好者,我对诗歌有我自己的感觉。我就是诗人台下的观众,我看到的和有些诗人们看到的不一样。


  一、中国人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注定缺少文学上的大师。屈原、李白、杜甫、鲁迅是真正的大师!这些人都为都为文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为什么成为大师?因为他们有思想!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使人醍醐灌顶的思想,使他们成为了大师,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无论你是拥护他,还是反对他,都无法撼动他在历史中的地位。纵观现在有些诗人,他们早已捂上了智慧的双眼,还把两颗无用的眼球当成了珍珠。一旦失去了思想,诗歌就成了一具皮壳。只剩皮壳的诗歌,只有傻子才会喜欢!
  退一万步讲,我们不想成为大师,或者无法成为大师,但是大师们给我们的启示却可以令我们深深玩味。最起码,他使我们知道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诗歌!


  二、现在有几种流派,专写一些别人看不懂,自己说不明的诗,还很受一些诗词刊物的推崇,称之为前卫。我写不出来这样的诗,也无资格批评人家,索性把这种现象称为诗歌的贵族化吧。这些诗人就是诗人中的贵族,贵族化的东西农奴们怎会攀得上?于是,老百姓拿出了他们最致命的武器,你写得再好我不看!接下来,诗人们只能孤芳自赏了。


  三、自古以来,成功的诗人均出自于对诗歌的热爱,对人类的关怀,对自然的关切来写诗。如此而已!至于出名赚钱那是后来自然而然的事。而现在的许多诗人功利性思想太强了,有人写诗是为了出名,有人写诗是为了赚钱。为了出名则免不了炒作之嫌,名望和实质未必相符;为了赚钱则免不了迎合别人而失去自己的个性。这都不是老百姓喜欢的东西!


  我这一生是成不了真正的诗人了,但我想把作为读者的感受告诉诗人。各位看了本文以后,骂也行,说也行,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我会认为新诗永远没落。新诗的新生还在后头,因为时代会推着新诗前进,直至其再次繁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53b8b10100le6d.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4:05 , Processed in 0.1263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