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地书----管季超复《语文报》-----李德捷先生【德捷先生登陆之后,才可看图片】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22:35:25 | 只看该作者
9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23:43:08 | 只看该作者
9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9:10:09 | 只看该作者
9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9:15:03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
2007-2-12 在汉川二河镇为农民义务书写春联



95#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09:39:02 | 只看该作者
图片:2012000.JPG
96#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09:41:44 | 只看该作者
图片:复件 壬辰年贺岁章 008.jpg
97#
发表于 2012-1-4 09:29:53 | 只看该作者
管老师好,发稿子吧,明天就要进印刷厂了,谢谢!

春天的《雨点》润禾苗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42397&goto=lastpost#lastpost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校刊《雨点》创刊号读札
98#
发表于 2012-1-4 10:26:21 | 只看该作者
《解放日报》:谁为这个时代写“小书”?

主持人:柳 青(《解放日报》记者)
嘉 宾: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解放观点: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刚刚落幕,一些知名学者写的“小书”,吸引了不少爱书人的注意。最近,您和樊树志、葛剑雄、骆玉明等一起出了一套《我们的国家》的“小书”。常有人说,写这种深入浅出的“小书”很不容易。您是怎么想到写这本书的?
  江晓原:当时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贺圣遂社长策划了这套书。最早他是在《新发现》杂志上看到了我的专栏,说很喜欢我专栏里的写法,希望我能用这样的写法来写本书。他又讲了一通要请知名学者来写“小书”的想法,我也觉得的确可以尝试尝试。但答应他的时候,我其实心里也没底。
  后来我想,他说喜欢我的那些专栏,我就把那些文章又找来看了一下。这个专栏现在已经写到第六年了,东西方科学史都有所涉及,但其实具体写中国的并不多。在我准备写这本书的那几个月里,我就连续写了几期关于中国的内容。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叫《技术与发明》,是由若干个专题构成的,然后以时间先后串联。这样的话,它就跟国内一般的通俗读物不大一样。

  解放观点: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江晓原:我收集了很多种国外的科学史著作。有大部头,有“小书”,有专著,当然也有专门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结果发现,尤其是他们写给大众看的,有一种“敢于不完备”的特点。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国内的读物所缺乏的。
  我们以前很多写通俗读物的人有这样一种想法,“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把一件事完整地告诉读者,只是把它说得通俗了一点。”但实际上,西方很多通俗读物不这样做。就是说,根本不把一个完整的东西交给你,只告诉你其中的一部分。由于这种书本来就不是用来训练学者的,也不是教材,所以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而且它反而能让读者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一种来自于阅读和思考的愉悦。

  解放观点:作者在做一个类似于“开窗”的工作。
  江晓原:对。当我们打开窗看外面的景色,并不意味着就要了解窗外的整个世界,只了解其中有趣的部分未尝不可。更何况,任何一门学问,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有趣的。
所以我选择的专题,第一当然就是有趣了,第二就是一些有争议的,也是大家一直有兴趣去讨论的。同时,兼顾它们在科学史上的重要性。最后,以时间先后来串联。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看起来不累。大家在每一个专题中的收获是相对完整的。与此同时,也能对整个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发明,获得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想好了以后,我也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做了。这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另外,我也注意回避了一些我个人很不认同的通俗读物的写法。比如说,有些作者有个误区:以为要写一个普及性的读物了,跟哄小孩玩似的,开始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故事情节。以为这样处理了后,这本书就变通俗了。当然,“讲故事”不是不可以,但是虚构就不可取了。
  又比如,以往很多通俗读物在介绍某个具体概念时,经常会处理不好“准确严密”与 “简明生动”之间的矛盾。对此,我是这么处理的:尽量用大家能懂的方式写出来,但概念确保准确。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若自己真的明白,就一定能跟周围人讲明白。当然,这可能也跟我长期坚持一面做学术,一面写专栏有关。今天大部分学者的写作主要还是学术文章,写大众读物的很少。但可能经常写了,就会好一些。这需要长期尝试,不断积累经验。

  解放观点:此前,听很多学者谈起,在国外访学时,看到很多学术名家操刀的“小书”而心生羡慕。这些读物大多深入浅出、亲切可人,且一版再版。而回首国内,虽也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家小书”,但其中的当代作品不多。
  江晓原: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国外这类读物具体是怎么出炉的,我不是很了解,但的确能看到很多这样的读物。比如,商务印书馆就曾引进过法国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编纂的一套面向大众的普及性丛书《我知道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套丛书的选题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更新,先后开发出3000多种题材,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小32开的开本、平均几万字的篇幅,让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 “大家小书”。
  译林出版社引进过一套 《牛津通识读本》,也都由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操刀。即便作者都力图坚持 “深入浅出”、“准确又简明”,也都各有千秋、个性鲜明。对此,我们不妨视之为一种现象。

  解放观点:那么,关于国内外出版“大家小书”的现状,您认为有可比性么?
  江晓原:我有个体会,在国内学术界,一些勤于写作通俗读物的学者或者研究人员反倒经常是吃力不讨好的。如果你一直在学术界呆着,通俗读物一旦写多了以后,很可能反而会遭到同行们的鄙视。你写得不好,自然不受待见;万一写得好了,写出知名度来了,被你的同行们读到了以后,又会对你“另眼相看”,认为这人是因为学术成果出不来,转而写起了通俗读物。
  当然,国内这些年来有一些“大家小书”出来,但这些作者大都已经有了足以抵抗或者忽略此类偏见的资历或者说学术地位了。其实,由于知名学者的阅历与眼界,他们的确会写出在高度和深度上跟一般作者很不一样的作品。但是,任何事情要做到水到渠成,都是需要一个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当下这种风气不改变,对很多真正有知识文化传播理想的人,尤其是对青年知识传播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伤害和阻碍。如果不能让有志于此的他们获得应有的肯定与鼓励,得到更多尝试和锻炼机会,我们又如何指望他们能多出好作品,对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有所贡献呢?
99#
发表于 2012-1-4 10:30:43 | 只看该作者
学问家写的“书”——《书文化的传承》

            
     看到《中华读书报》上“2006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的征文启事,我首先想到的是来新夏先生的《书文化的传承》。来老为当代文史大家,人所皆知;我这里说的“小书”,乃相对于他的其他许多专著而言。《书文化的传承》是一部只有15万字的通俗性的书,然而该书所谈的问题又岂“小”哉!
      读这本书时,我还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段读书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某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一天,购得来老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古典目录学浅说》,如获至宝。因为当时我所在的学校,竟没有目录学这门课(好像到现在还没有),我便认认真真地细读了来老的那本书,受益甚大,等于是补上了基础的一课,至今我还怀着“感恩”的心情。其实,我在那前后,也读过其他学者写的类似的书;不过,相比起来,来老的那本书最通俗易懂,要言不烦,特别适合初学者。当时我就体会到,那其实是大手笔,是大学问家写的“小书”(那本书也只有十五六万字)。
     来老此书,原是他在国内外许多大学、图书馆所作专题讲座的讲稿,经整理、修订而成的。来老跳出传统目录学、图书馆学的讲课框框,从中华文化承传的角度,自“口传与记事”讲起,列述“简牍与帛书”、“纸与纸书”、“雕版、活字、套印”、“典藏与整理”、“流通与传播”、“幼学教育”、“经、史、子、集”、“图书的再编纂”和“结语”,共十篇,皆为厚积薄发之作。
       而且,来老此书还包含着他的不少精辟见解。如书中“幼学教育”一篇讲到“杂字”书,就讲到他在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等处看到过的《叶韵四言杂字》等书,还讲到他从天津杂字收藏家处见到过的天津味极重的《天津地理名家买卖杂字》等书,就都是我们在其他书中看不到的。来老还讲到他从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杂著中,找到了一篇精彩的《日用俗字》,指出是杂字中的上品。这些地方,可看出大学问家的功力和眼光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是“插图本”,非常精美。

《书文化的传承(插图本)》,来新夏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38.00元
100#
发表于 2012-1-4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管老师,可以发稿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4:39 , Processed in 0.0922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