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2-2-26 15:43:11 | 只看该作者
左岸漫步:品位法国巴黎的浪漫格调

 









“左岸”(Rivedroite),最早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而已,它指的是,塞纳河左岸圣日耳曼大街、蒙巴纳斯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构成的,一个集中了咖啡馆、书店、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圣地。
塞纳河由东向西成几字形穿越了巴黎,而巴黎城则是从塞纳河中央的西岱岛发展起来的。
公元14世纪起,西岱岛上的居民逐渐向河的两岸扩展,自法国国王查理五世起将王宫迁往右岸的浮日广场、卢浮宫、万森城堡后,政治权力中心渐渐移向了右岸,随即商业经济也在右岸蓬勃发展了起来。
左岸除了一些零星的居民外,主要建了三所大学:索尔本大学(后更名为巴黎大学文学院)、三语大学(后更名为法兰西大学)、四国学院(后更名为法兰西学院)。由于当时学院的师生必须学会拉丁语,并用拉丁语写作、交谈,所以这一个区域也称拉丁区,这是左岸最早的区,一个由知识分子构成的区域。
到了十七世纪,路易十四迁居于凡尔赛宫,左岸成了从巴黎去凡尔赛宫的必经之路,这时的左岸获得了飞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达官新贵、社会名流纷纷来此建造公馆,这样慢慢形成了以文化知识界为主流的中产阶级社区,与右岸的王宫府邸、商业大街组成的权力和经济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无怪乎人们诙谐地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
由于文化知识界聚集在左岸,于是各种书店、出版社、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逐渐建立了起来。围绕这种社交氛围的咖啡馆、啤酒馆也应运而生,成了左岸知识文化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从紧靠赛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文化名人和先贤们光顾和聚会过的咖啡馆、酒吧遍布各个街区。
300多年来,左岸的咖啡不但加了糖,加了奶,而且还加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精华,加了一份像热咖啡一样温暖的文化关怀。“左岸”因此而成为一笔文化遗产、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个时髦的形容词。
102#
发表于 2012-2-26 15:43:50 | 只看该作者
漫步左岸。
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
在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周围,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馆“(cafedeFiore,也称“花神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和边上的德玛格餐厅“(AuyDeuxMagots)是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和他的情人海湟波娃几乎天天消磨时光的地方。现在咖啡馆的菜单上还印着萨特的语录:“自由之神经由花神之路……”。而附近的“里普啤酒馆”是安德烈·幻德及其《法兰西》杂志社撰稿作家们定期见面探讨写作心得的地方,也是圣·罗兰经常涉足的地方。
在离大教堂不远处的蒙巴纳斯大街上,著名的“丁香咖啡馆”(cafedegirofle)则是又一个重要的聚会中心。俄裔法国作家夏加尔、美国的亨利·米勒、爱尔兰的乔伊斯、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作家海明威、画家毕加索等在成名前都在这个所谓的“文学咖啡馆”里活动。这一群文学艺术家围绕在号称“诗人王子”保罗·福尔的四周,每星期二晚都在这里聚会。海明威就是在这里构思了《太阳照样升起》,至今,“丁香咖啡馆”还保存着一张“海明威之椅”,保留着一道名为“海明威胡椒牛排”的招牌菜。
离此不远,是“双偶咖啡馆”(cafedecoupole)。“双偶”,原是一场深受观众喜爱的滑稽戏,咖啡馆也因此取名“双偶咖啡馆”。萨特和他的女友西蒙娜经常光顾这里,毕加索在此与朵拉·琦尔小姐一见钟情,莎士比亚书屋的女老板西尔薇亚·毕奇在这里认识了乔伊斯,并经她的竭力推荐,《尤利西斯》才得以面世。
另外,附近还有“塞雷克特”、“劳特尔多”及“多姆”咖啡馆。列宁在其流亡生涯中,就经常在“多姆咖啡馆”那有着明亮玻璃天花板下的座位上与托洛茨基构思和争论着俄国的革命。
被称为塞纳河边两大明珠瑰宝之一的奥塞美术馆就坐落在左岸。馆内珍藏着十九至二十世纪著名画家莫奈、毕加索、马蒂斯等一大批艺术珍品。法国著名大画家德拉克罗瓦的画室和寓所坐落在左岸,著名雕塑家布什尔在左岸落户,罗丹也将他毕业的作品,包括“思想者”、“地狱之门”、“加莱市民”等放在左岸的“罗丹美术馆”。而他所作的“穿睡衣的巴尔扎克”塑像就树立在“多姆咖啡馆”边。这里,还有雨果、乔治桑及自由女神原塑像。
在左岸,还有着著名的先贤祠,这里安葬着对法国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们,他们是卢梭、雨果、佐拉、伏尔泰、若海斯、居里夫妇。同时在左岸的蒙巴纳斯公墓,还安葬着萨特、莫泊桑、罗德、波特雷尔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很巧的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自成立起也落户于左岸。
如今,当右岸香榭丽舍大街及其周围街区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往往会在这光怪陆离之中感到失去了什么。于是乎,他们就在塞纳河的左岸,在这文化知识先贤们曾经光顾和满足过的街道、公园、咖啡馆、美术馆、旧居里寻找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一种充满着人文主义的东西,一种从历史遗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东西。“穿戴着右岸的名牌,品尝着左岸的咖啡”。人们会从这“品尝”中找回真正的精神慰藉。
103#
发表于 2013-2-5 17:54:43 | 只看该作者
格勒诺布尔的晨钟沈坚 文/摄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1月23日   20 版)
从伊泽尔河对岸远望格勒诺布尔

    一
    离开巴黎后去的头一个法国城市,就是格勒诺布尔,它位于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之麓,一路高速公路,竟也费时六个钟头。那次是应维齐尔法国大革命博物馆之邀,专程赶去参观该馆的。国内做世界史的学人中,除前时令愉兄他们法国史研究会不多的几位之外,去过那里的恐怕不多,维齐尔就在格勒诺布尔附近。
    格勒诺布尔在行政上属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为伊泽尔省省会,虽说是东南部一座颇富影响力的名城,人口却不到20万。伊泽尔省得名于罗讷河支流伊泽尔河,那是格勒诺布尔的母亲河,由东向西,汩汩穿城而过。这座地地道道的山城,开门就见山,东西北三面皆为阿尔卑斯山的余脉。格勒诺布尔靠山吃山,国内外来此夏季登山、冬季滑雪的运动爱好者,可说络绎不绝,多年前这里还举办过一次冬季奥运会。
    二
    我们的车开抵格勒诺布尔时,已下午4点,好在夏日昼长,还有三四个小时可以利用。大革命博物馆的安妮克·勒加尔女士早就等候在下榻的瑞士-波尔多宾馆门口,迎接并陪同我们参观市容。她像一位十分尽职的秘书那样,将一大叠准备好的城市地图复印件及其他相关资料人手一份地递上,每张地图上还用橙色水笔将我们将要行经的路线清楚标出,使人一目了然,一见面就给予了我们最基本的知情权。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明明白白,不是懵无目标只知跟着走。
    离开宾馆后,安妮克带领我们一行到老城区实地踏勘,先是乘坐了几站市内有轨电车,然后就完全步行了,用脚掌丈量地皮,这也正是我通常旅行所喜爱的走走看看。发噱的是,自幼曾经习以为常的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如今早已在自己的城市里绝迹,不想却在异国的都市里仍畅行无阻,此前在日本广岛的马路上也见到过有轨电车。所以,现代化并非必定要排斥和摒弃所有的老事物。
    安妮克带我们在老城首先参观了一处罗马时代的古城墙残墟,约两米多高,块石叠砌,参差不齐,完全是残留部分,满眼的沧桑。古城墙历一千七百余年风雨,却原样留存,绝无人为的修饰,遑论多此一举的“整旧如新”,仅在不高的门洞边竖一铁栅栏,以防被人损毁。这样的文物保护理念,给我留有极深的印象。安妮克引导我们穿行在老城窄窄的街巷间,特意提醒我们留意地下,街面这每隔一段距离都钉有的一块锃亮的金属圆形标志牌,呈现了格城另一段今已无存的中世纪城墙的大体方位与走向。人们没有去刻意重建,而是别具匠心地用地面标牌的形式加以标示,既有相当的学术含量,经济上又颇为俭省,此处无物胜有物,还给你的想象提供了绝大的空间,比起那些不惜耗费巨资而大造假城假古董的行径,不知高明多少。
    格勒诺布尔同很多法国名人的生涯相关联。一路走来,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临街房舍,说不定在哪儿就撞上某人的故居了,门边嵌块铭牌,这边思想家卢梭,那边大革命时期的国民议会议长和演说家巴纳夫,还有著名作家、小说《红与黑》的作者斯丹达尔(一译司汤达)。斯丹达尔本人就出生在格勒诺布尔一个律师家庭,熟悉此间的社会生活,他创作的《红与黑》小说中作为特定场景的城市花园,即真实地取材于一片至今犹存的街心花园,它一百多年前的样子几乎没有改变。只是如今花园边的建筑成了斯丹达尔博物馆,但惜那日不开,我们无缘入内一睹究竟。法国另一位同格勒诺布尔的名字相系的文化大师,即浪漫乐派作曲家赫克托·柏辽兹。他出生于格勒诺布尔西北方的小镇拉科特-圣安德烈,可说就是格勒诺布尔人,城市也以他为傲,那日我们行经的一条马路,就名为柏辽兹街。
    步行途中经过的格勒诺布尔大学建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该校是法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中世纪晚期“大学热”时创立,建于1339年,相当于中国的元代,这是很了不得的。世界著名的埃及学奠基人商博良,19岁起就在格勒诺布尔大学任历史学教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古埃及象形文字释读成功。大学所在的圣克莱尔广场一带,公共建筑环峙,有现在的市政厅、法院、警察局和图书馆等,每座建筑都很完美。
    圣安德烈广场的周边,更凸显了老城的风貌,古建筑甚多。以哥特式大尖顶为主干的圣安德烈大教堂分外抢眼,它还带有高大的围墙,俨然中世纪城堡,一问,果然是建于13世纪的遗存。圣母大教堂则有着四四方方的钟楼,下面的半圆弧状跨廊,又流露出意大利建筑之风,它的时间更早,为12—13世纪所建。由于格勒诺布尔地理上靠近意大利边境,文化上受其影响不小,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这种圆弧形跨廊建筑风格,我也曾在一些民居的庭院内看到,感觉完全是罗密欧朱丽叶咏叹调的现成画面。19世纪下半叶实现意大利统一的萨伏依王朝,其统治范围就曾及于法国东南部这一带,这个欧洲封建家族最终的归葬地恰好选在了同格勒诺布尔邻近的萨瓦省境内。从总体影响来说,法国自中世纪以后得以在欧洲一路文化领先,成为各方面的佼佼者,近水楼台,从意大利得风气之先,怕是一个重要原因。格勒诺布尔的建筑,更多的自然还是近代以来法国人的原创,舒适而又养眼。二层以上必定是带有内外阳台的,外墙也往往精心设计,立面上加了很多雕饰或纹饰,坡度陡峭的屋顶常采用冷色调的蓝灰色屋瓦,有时还增设或尖或平的圆穹顶。
    行路观景中还有件事特别令我难忘,城里的市政厅、火车站和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上,都赫然悬挂着一幅幅为抗击法西斯侵略、争取祖国解放而牺牲的本地抵抗运动烈士的巨大画像。那时正临近二战法国解放60周年纪念日,格勒诺布尔一带当年的抵抗运动曾相当活跃。抬头可见的这一幅幅本城优秀儿女的年轻面庞,在我眼中是那么撼人心魄。那些天我们发现,法兰西的很多城市,包括巴黎,都沉浸在这种浓烈的历史回顾的气氛中,街上没有铺天盖地、随风招展的商业广告,没有纷扰杂沓的音响,唯见这一个个青年英雄的形象在眼前闪现。一位长住法国的朋友后来告诉我,每年8月都有这样的纪念活动,必有老兵到场参加。懂得并尊重自己历史,善待自己英雄的民族,才会是一个有希望、负责任的民族。
    安妮克引我们差不多把大半个格勒诺布尔转了个遍,还不忘让我们走到伊泽尔河对岸,从北边隔水眺望城市的全景,这真是一个绝佳的角度。即将结束的那个宁静黄昏,夕阳西下,双墩三拱的圣洛朗桥被映得通体透明,整个城市在侧光的折射下明暗有致,宛若一个童话世界。
    三
    次晨,推窗望景,城市还未睡意全消,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宾馆,上街溜达去了。这里的教堂还真不少,附近看过的有圣心教堂,隔两个街区,就是圣布伦诺教堂。欧洲城市的教堂,从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圣布伦诺有一座高耸的哥特式尖形塔楼,金鸡独立般,很远就能望见。教堂前的小广场上,摆摊售货的摊贩们,此刻正忙于张罗设摊运货的事,这让我很兴奋。教了不少年欧洲中世纪史,老讲到天主教堂前的商品交易,可是自己却没实地感受过,现在倒好,亲眼目睹了,可见这种交易的风气,是从中世纪一直延留至今的。实际上佛教庙会、麦加伊斯兰清真寺之前传统的商贸活动,都与此类似,宗教并不全然排斥做买卖。正这么看着,想着,思绪忽然被教堂塔楼上响起的洪亮钟声打断了,时针这会儿刚好指向八点。这是教堂的晨钟,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也是教堂前商摊开市的时间。当!当!当!钟声回荡,响彻了整个格勒诺布尔。
    这一天的重头戏,主要是参观几处博物馆。安妮克一大早从维齐尔赶来市区陪同,先招呼我们乘车登上伊泽尔河对岸的小山,由此可居高俯瞰城市全貌。山顶有巴士底城堡,早先作守御之用,法文里“巴士底”(B““ιi11“)一词原即“城堡”之意。由于日程紧、赶时间,我们没有登临城堡,而是去参观了多菲内博物馆。
    多菲内早先是法国东南部的旧省,曾为多芬家族领地,并入法国后建省,其范围相当于今伊泽尔、上阿尔卑斯和德龙三省,有着阿尔卑斯山区独特的风土人情,格勒诺布尔曾是多菲内的首府。多菲内博物馆依托的是座17世纪的修道院建筑,很有韵味。环状的主楼中间坐落着大大的庭院,草木扶疏,还保留着当年块石砌筑的圆形井台,井台上立着吊水桶的铁架子。主楼面朝庭院的一边,是一连串半圆拱形的跨廊,在这庭院的回廊、花圃和井台间漫步,真好像时空交错,我竭力想象着当年修道士的那种远离尘嚣的修道生活场景……修道院内各房室外观简朴,唯独供奉着金碧辉煌的圣龛的礼拜堂十分奢华,连拱形天顶壁画的描摹也美不胜收。
    安妮克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多菲内博物馆的各类藏品,既有当地发掘的远古山民的历史器物,也有大量近代以来自民间征集的日常生活用品,举凡劳动工具、儿童玩具、服饰,例如农家的犁铧、芟刀、牲口挽具、家用纺轮、桌凳床箱,可由此体味一些当年法国山地农民的生活景况。为了营造逼真的生活氛围,博物馆布展时利用了音像效果:它所展示的多幅百多年前拍摄的本地不同年龄段男女老少居民的黑白旧照片,具有浓烈的历史沧桑感;参观者走进居民家庭环境展,搭设的木地板踩上去还能吱吱作响;昏暗的室内亮度,表明那是一个尚未普及电灯的时代;牲口圈里伴有哞哞的牛叫声,尽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看来博物馆的设计大有学问,让人了解历史文化,不仅是观看陈列品,还在于如何尽力去还原和体悟特定的场景、气氛。
    随后,我们一行在安妮克引领下,驱车十余公里到了位于格勒诺布尔东南方的维齐尔小镇,参观法国大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维齐尔城堡内,这是当年首次揭开大革命序幕的地方。城堡1600年起由勒迪居埃尔家族所建,后转入佩里埃家族之手。随着第三等级对国王封建专制统治愈发强烈的不满,革命形势逐渐成熟,1788年6月7日,格勒诺布尔居民从市区房顶上抛掷屋瓦逐走国王军队(瓦片事件),显示了同专制制度的决裂。7月21日,多菲内省三级会议的三百多名代表在维齐尔城堡集会,要求增加第三等级代表人数,减免赋税,呼吁召开全国三级会议,从而点燃了大革命的火炬。1983年,伊泽尔省议会正式决定在维齐尔城堡建立法国大革命博物馆。
    现在的博物馆,藏品丰沛,其搜罗和陈列者广涉大革命时期的各种文告、书籍、图片、画册、钱币、徽章、瓷盘和工艺品。尤其是那些大量生动的瓷盘图像,都是我们过去见所未见的,原来文物可以包括这么多方面,这让我自然联想到中国“文革”期间出品的脸盆、搪瓷杯、挎包上随处可见的红太阳形象和语录、像章,那不就是那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印记吗?最让安妮克引以为傲的,就是她所负责的博物馆图书资料中心。这里不光收藏有各种版本的文献资料,还汇集了许多研究大革命的法国历史学家的赠书。大革命博物馆成为公众了解这段历史的学习场所,也成为学界精英关注和向往的一处绝好的研究中心。维齐尔城堡有着厚实的围墙,建筑高达五层,概以块石砌筑。城堡面对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和树林,还有一泓碧湖,群山环抱之下,分外秀丽。
    安妮克仍未就此止步,旋又领着我们去看附近的达维兰山煤矿博物馆。一个废弃的无烟煤旧煤矿经过改建,得到如此充分的利用,真让人钦佩法国人这一独到眼光。去煤矿时途经拉弗雷湖畔,安妮克特意指着路边一座青铜戎装骑马雕像告诉我们,这就是阿尔卑斯山区所谓“拿破仑小道”的标志。1815年初,拿破仑从被幽禁的意大利厄尔巴岛潜归法国,就是经由此路入国境去巴黎复辟,建立“百日政权”的……
    那日安妮克一直周到地陪同我们,直至用毕晚餐后才依依道别。这位普通的法国老大姐,友善待人,热情,敬业,一丝不苟,也访问过中国,时隔多年了,大家仍还惦着她。听说前几年她不幸罹疾辞世了,令人嘘唏。游格勒诺布尔,已是近十年前的事了,却都历历在目。想起这座古城,眼前就会浮现安妮克的身影,耳畔也会响起她侃侃解说的话语声,还有那依稀伴随着的圣布伦诺教堂晨曦里的钟鸣

104#
发表于 2014-1-1 16:54:27 | 只看该作者
2014国外游去哪儿? 看各国有啥新动向(组图) 来源:羊城晚报 黎存根
英国谜一般的“巨石阵”
  图:殷刚 摄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皇后大道 石天晟 摄
比翁之屋,新西兰天堂谷(皇后镇)
  图:新西兰旅游局
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 孙虹 摄
在德国泰尔托,柏林墙的残片正在出售 图:新华社/EPA欧新
  常有一些想出国旅游、出国旅游经验不算太多的朋友问,现在去哪个国家好?能看什么玩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旅游者间的爱好和选择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如果有方向比较鲜明的主题,相信能让喜欢结伴出游的人们旅途更愉快。本期,就为大家介绍2014年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新西兰以及俄罗斯等国官方推介的旅游主题或关注热点,希望能为你新的一年的出境游计划提供一点点帮助。
  目的地国家:英国
  十大活动引领全年,苏格兰和约克郡必去
  根据英国旅游局公布的信息,明年,到英国旅游将能遇到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既有盛大的体育赛事,也有大型的文学纪念活动;既有全年不休的庆祝活动,也有旨在让后人了解战争的展览。统计之下,有十大活动引领2014年的英国旅游,先记下来又何妨。而《孤独星球》也将苏格兰和约克郡评为2014必去目的地。
  看点一:名人纪念首推莎翁
  201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直至今日莎翁仍然在全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然,其影响力在英国更盛。其诞生地斯特拉特福全年都将举办各式活动纪念他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而3月将举办“莎士比亚周”。伦敦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目前已有三部戏剧、一部歌剧和烛光音乐会确定上演。环球剧场本身将于莎士比亚生日的4月23日承办《哈姆雷特》为期2年全球巡演的首场演出。
  看点二:绝美约克郡成环法赛开赛地
  明年,英国将有多项重大体育赛事举行,如果是体育迷,那么不妨到英国来旅游看精彩比赛。例如,约克郡是明年7月的环法自行车赛的开赛地,跟随环法赛的线路,可以探访位于约克郡境内的英国最美风景——约克郡谷地和北约克荒原,不单有美味佳肴,还有诸如漫步、徒步,当然还有骑行等户外活动,更有丰富的住宿选择,既能浪漫露营,也能下榻奢华酒店。从约克郡出发前往剑桥大学,则是骑行穿梭于古老的鹅卵石街道上。
  看点三:苏格兰回归年凝聚所有社区
  不可错过的还有全年不休的苏格兰回归年,将凝聚苏格兰所有社区举办庆祝活动,预计有数百场活动在苏格兰各地粉墨登场。除了新活动,回归年也会“延伸”到常规的庆祝活动,如苏格兰除夕、爱丁堡艺术节以及斯佩塞德威士忌酒节。
  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音乐遗产城”——苏格兰格拉斯哥将于明年7月举办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除了精彩赛事,还有能让人永生难忘的音乐。从格拉斯哥驱车1小时即可欣赏到雷蒙湖和特罗萨克斯国家公园的美景。
  2014年,英国值得关注的还有,伦敦的奥林匹克公园改名伊丽莎白女王奥运公园的重新开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00年纪念,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将是英国此项纪念展览和活动的中心; 5至8月苏塞克斯郡格林德伯恩歌剧节和7月的亨利皇家赛舟会划船比赛,能看到英国最华美的服饰并体验令人难忘的野餐的。
  Tips:广州有直飞伦敦的航班。
  目的地国家:法国
  马年迎马术运动会,购物、美酒、文化与浪漫一样不能少
  2014年将迎来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法国旅游发展署将展开四个主题宣传:购物、葡萄酒、文化遗产和浪漫。2014年是中国马年,将在法国诺曼底迎来世界马术运动会,马术主题也将是法国旅游发展署2014年涉及的主题宣传。
  看点一:老佛爷购物有中文接待
  因为聚焦了法国的时尚、购物、文化及娱乐,巴黎老佛爷百货成了巴黎时尚文化的缩影和发源地。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顾客的需求,巴黎老佛爷百货所有的收银台开通了人民币银联卡付款业务,并在女装馆零层单独设有专为中国顾客服务的接待专区。
  看点二:葡萄酒与文化遗产同在
  对于热爱文化、生活艺术及葡萄酒的人士而言,波尔多如今成为一个务必造访的目的地,坐落在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位于一片著名的葡萄园区内,众多古迹及其地理位置正是它的魅力所在,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了世界遗产。
  迷人的小城第戎,也是历史遗产与美食、葡萄园与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的完美融合地。
  位于巴黎与大西洋海岸之间的萨尔特省,城市和村镇是它的重要遗产:勒芒的历史街区以及俯瞰城市的宏伟的圣朱利安大教堂,还有第一批卢瓦尔河谷城堡群。而萨尔特省与圣米歇尔山以及人类历史上伟大篇章的见证之地诺曼底登陆海滩仅相距2小时。
  看点三:阿尔卑斯山的法式浪漫
  位于巴黎到尼斯之间的必经之路上是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地理位置优越,与瑞士和意大利为邻。作为法国第三大旅游目的地,无论是身处终年白雪皑皑的勃朗峰顶端,还是漫步在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里,都能深刻地体会到这片土地带来的旅游乐趣。穿梭往返于依云小镇和瑞士洛桑之间的游船,也是当地莱蒙湖上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
  Tips:广州有直飞巴黎航班。乘坐TGV高速火车从巴黎到波尔多仅需2小时,无论从巴黎还是里昂,乘坐高速火车(TGV)只需1小时45分钟即可抵达第戎。巴黎乘坐TGV高速火车不到1小时可以抵达萨尔特省。
  目的地国家:瑞典
  慢游中享受美食
  瑞典王国是北欧地区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一万两千多个风格迥异的群岛,纯净怡人的自然风光与风格独特的都市时尚完美契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最好的体验,都是需要放缓节奏才能获得的,比如在城市的森林公园里偶遇麋鹿、在迷人的群岛间乘船捕捞海鲜、或在街角的家居设计小店淘宝。因此,“漫游瑞典”成为主题。
  看点一:世界上最美的首都斯德哥尔摩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首都之一,因其所处的中心位置以及活跃的经济文化氛围,也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之都”。斯德哥尔摩在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被14个岛屿所环抱,充满历史底蕴的独特魅力,加上现代时尚的气息及每年在这里举办的诺贝尔颁奖典礼,更是让斯德哥尔摩变得独一无二。
  看点二:北欧美食之都哥德堡
  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无论你向往海岸和岛屿的宁静、令人心醉神迷的全新文化、充满魅力的城市漫步, 还是极致魅惑的饕餮之夜, 哥德堡应有尽有。沿海的地理位置,让其拥有丰富新鲜的海产品,而烹饪大胆而创新,逐渐被世界认知而享有“美食之都”的美誉。另外,著名的沃尔沃VOLVO博物馆很值得一逛,会让人有时光穿梭的感觉。
  由8000多个岛屿组成的瑞典西海岸,有色彩变幻万千的暗礁,是划船者的天堂,无论是出海捕捞海鲜,还是享受日光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而南部的斯莫兰省被称为红房子的故乡,这里有田园般的美景、连绵起伏的村落、一望无际的森林和更加温和的气候,还是宜家家居IKEA的发源地。
  Tips:广州前往瑞典,目前主要航班需中转。
  目的地国家:新西兰
  游霍比特拍摄地,感受100%中土世界
  因为电影《指环王》三部曲及《霍比特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观影热潮,坐落在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农业区的玛塔玛塔小镇的拍摄地,因此成为全世界人们旅游的热门之选,新西兰旅游局更是因此推出了“100%中土世界,100%纯净新西兰”的口号。2014年,宣传口号依然不变。新西兰旅游局正努力将人们的注目焦点从三部曲电影的拍摄转移到如何前往新西兰亲身体验中土世界以及这个国家其它数不胜数的美景。而奥克兰则入选《孤独星球》2014年全球十大最佳旅游城市。
  看点一:霍比特尽展旅游魅力
  对于游客而言,霍比特电影布景无疑是一次神奇的体验,布景就好似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图,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和精心管理的良田藏身其中,霍比特洞穴被野花和蜜蜂所围绕——对于托尔金迷和游客而言,这将是一次愉快而难忘的经历。如今霍比特人洞穴都已经通电,即使在昏暗的黄昏,旅行社也可以让在傍晚时分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欣赏到灯光点亮下的壮丽景观。它已经发展成为新西兰最受人喜爱的旅游景点之一。
  看点二:奥克兰名列十佳旅游城市
  近日,《孤独星球》杂志新年度最佳旅游胜地指南火热出炉,奥克兰跻身2014年全球十佳旅游城市之列。作为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凭借引人垂涎的美食佳肴、活力四射的都市文化和摄人心魄的海滨美景而蜚声全球。而豪拉基湾、众多岛屿,包括怀赫科岛上的众多酒庄,以及乘皮划艇前往火山岛——朗伊托托岛,在《孤独星球》手册中均有提及。
  Tips:广州有航班直飞奥克兰。
  目的地国家:俄罗斯
  72小时过境免签 顺道游览莫斯科、圣彼得堡
  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一项法案,明年起将对过境俄罗斯的外国游客实行72小时免签制度,中国被列入首批享受免签国家的名单、免签法案涉及的11个城市中,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知名度最高,国际航线最多,也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如果你正好从俄罗斯过境,不妨充分利用,顺便一游。
  看点一:莫斯科红场之约
  到莫斯科,肯定是以红场为轴心,参观周边的克里姆林宫、瓦西里大教堂、国家博物馆等建筑,附近还有世界知名的十大百货商店之一的古姆商店。从克里姆林宫出来,还可以去看救世主大教堂,大教堂的斜对面是普希金博物馆。之后,再逛一逛集艺术与商业气息完美融合的阿尔巴特街,再向南的就是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了。如果时间凑巧,还可晚上在莫斯科大剧院六层的大礼堂观看演出,感受到激动人心的气氛。
  看点二:圣彼得堡的俄式繁华
  在圣彼得堡,最能感受俄罗斯式繁华的城市。生活成本最昂贵的中央区,是艾尔米塔奇艺术博物馆和宫殿广场的所在地。在这里,既能领略到十八、十九世纪美丽的建筑,也能欣赏到高端的新型建筑。郊区,过去是许多沙皇庄园和夏宫的所在地。彼得夏宫有着气派的结构、精致的花园和喷泉,被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圣彼得堡的文化吸引点也很多,包括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歌剧和乐团大厅,以及新开的马林斯基二世歌剧院。
  Tips:广州有直飞莫斯科的国际航班。
  目的地国家:德国
  世界文化遗产令人惊叹 柏林围墙见证历史
  德国拥有38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既有历史古迹、城市地标,也有重要的工业设施和非同寻常的自然景观,无不令人印象深刻。因此,2014年德国国家旅游局主题将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开展。与此同时,2014年也是柏林围墙倒下、德国统一25周年纪念。
  看点一:世界文化遗产
  一个德国就拥有38处世界文化遗产,良好的保护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在德国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科隆大教堂、海德堡、吕贝克老城、波茨坦皇宫和园林、柏林博物馆等,已经被不少中国游客所知道,但其实还有更多美丽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不被了解。
  例如,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北方的班贝格,是德国南部小城,距离纽伦堡50公里,有小威尼斯的称号,建在河中心的旧市政厅和其上的壁画很有名,古城区保存完好,为联合国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班贝格的建筑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它的大教堂,同时具有罗马和哥特式特色,建筑实例说明了拉昂和兰斯大教堂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再生。
  多瑙河边的雷根斯堡老城也是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一个美丽的古都,窄窄的石板路曲折蜿蜒,旧城区内大教堂屹然耸立,教堂周围各式砖红色的房子,构成一幅古老的风景画,特别是隔着多瑙河眺望街市,那种古香古色的气氛令人叹为观止。圣彼得天主教大教堂更是巴伐利亚和德国南部哥特式建筑的主要代表。
  位于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奎德林堡,世界文化遗产。此城市的景点为老城拥的独特石块铺面,错综复杂小巷弄及一千两百座六百多年来的木构造房屋;文艺复兴形式市场,罗兰雕像,宫殿与修道院教堂所珍藏的大教堂文物等。
  看点二:柏林围墙倒下25周年
  柏林围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2014年刚好是柏林围墙倒下25周年纪念。
  Tips:广州前往德国,目前主要航班需中转。记者 黎存根


105#
发表于 2014-1-1 17:01:59 |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14-1-5 21:09:16 | 只看该作者
这片土地出产的不止是奶和蜜听土耳其山村咏唱田园诗○作者 [英] 比尔·唐纳休 ○编译 森堡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09日   42 版)
    Kackar山脉脚下繁花盛开
    爱迪尔村依山而建
    亚伊拉村民们精于“茶道”

    散落在土耳其山区的亚伊拉村庄犹如田园诗,象征着对往昔质朴生活的回归。身处其间,不仅可感悟并修习民间传统技艺,更可坐观世事变幻而不纷扰内心。
    第一次沿着爱迪尔(Ayder)蜿蜒而陡峭的街巷前行时,我真希望随身带着提洛帽(译注:一种窄边便帽,源于阿尔卑斯山的提洛尔地区,又称“巴伐利亚帽”)。我更幻想上帝能赐予我一副金嗓子,像《音乐之声》中的冯·特普一家那样,昂起头引吭高歌。没错,即便爱迪尔偏处土耳其东隅的Kackar群山中,毗邻黑海,我依然觉得自己来到了阿尔卑斯山。
    小亚细亚的阿尔卑斯山
    远处芳草萋萋的山头一片鲜绿,黑白相间的奶牛若隐若现。朵朵白云划过峭壁,山下坐落着成片的游客服务设施。爱迪尔的众多生态旅馆整齐划一又不失现代化,精心粉刷的黑木小屋鳞次栉比。看到两名工作人员忙着用一条以手摇柄驱动的“船”将大件行李送入客房,我不由得想入非非,他们为何不穿皮短裤(阿尔卑斯山民的特色服饰)?那就太完美了。
    我是专程来爱迪尔体验“亚伊拉”(Yaylas)生活的——这个词特指土耳其山区的数千个自然村,当地百姓长期过着半游牧生活,随牧群迁徙,靠生产奶酪、酸奶与蜂蜜过活。几个世纪以来,过客难以接近亚伊拉人,直到最近20年,土耳其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亚伊拉人放养的牛羊逐步减少,服务业开始兴盛。由此,跟着他们学习奶酪制作,在满山的野花间远足,而后返回旅馆来上一杯考究的卡百内红葡萄酒(Cabernet Sauvignon),才成为可能。
    亚伊拉村庄散布在土耳其东部到地中海沿岸,对驴友来说,爱迪尔或许是最佳落脚点。这里就像主题公园——几乎没有牧民,充满定居生活的闲适感。我到达的那个夏夜,半空中飘荡的是土耳其风笛哀怨的旋律,即将出席演出活动的民间舞蹈家聚集在一片沙砾空地上,小贩们守着烟雾缭绕的烤架叫卖烤玉米,到处可见亮闪闪的塑料球在跳动。中年男子们玩球之余不忘啜饮茶水,大点的孩子忙着捉对厮杀,就连婴儿也在草地上追着球翻滚。
    就像理解不了人们对塑料球的热情,我起初也读不懂爱迪尔的魅力。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许多游客是近年来迁居城市的土耳其中产阶级。对他们来说,爱迪尔是一首田园诗,一个梦,一种对质朴过去的回归。来这里暂时过几天简单的生活,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疯狂蜂蜜”撂倒希腊士兵
    按照朋友提供的信息,爱迪尔周边两公里车程的广袤山涧中,分布着多达20余个亚伊拉村庄,每个村庄都是独特的小世界。希腊裔与格鲁吉亚裔山民在各自的山谷中繁衍生息,说着各自的语言,放牧各自的牛羊,相安无事。还有一条山谷是拉兹人(译注:Laz,土耳其和格鲁吉亚黑海沿岸的本土族群,总人口仅25万,属高加索民族,语言也与格鲁吉亚语有很深的联系)专属,他们是很久以前从俄罗斯迁居来的,直到今天还讲拉兹语。这一小群人的房子都建在悬崖边上,下面用高大的柱子支撑——他们用这种方式防备敌人。
    47岁的养蜂人阿德南·皮里科卢答应带我走访周边村庄,他是原住在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的含姆辛人(Hemshin,一说来自美洲,看你支持哪种迁徙理论),祖祖辈辈在这里放牧1000多年了。我约好和他在爱迪尔的街角碰头,被对方满身的红包吓了一跳。“现在是蜜蜂繁殖的季节,”皮里科卢有点不好意思,“我们转移蜂王,它们就蜇人。我的头部、手上,还有裤子里,”他朝下指了指,“已经被蛰了六次还是八次。”
    我们登上小客车,目的地是14公里外的含姆辛山村卡夫荣(Kavron)。一路上,向导先生不断解释说,土耳其蜂蜜独一无二,受点皮肉之苦也值。仅仅在Kackar山区,就有超过150种植物,这意味着,蜜蜂忙碌一夏后,能产出花样繁多的天然蜂蜜。Kackar蜂蜜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品种之一,每升卖到100美元,甚至被传说能治疗溃疡和男性性功能障碍。
    爱迪尔附近的白色杜鹃花丛有时能产出“疯狂蜂蜜”,效果据说更加惊人。自然地,我希望主人帮忙去寻找。“不,危险!”皮里科卢板起脸,给我上了堂历史课:公元前5世纪,一群贪嘴的希腊士兵吃了大量的疯狂蜂蜜。结果,根据雅典历史学家、随笔作家色诺芬的记载,这些军人“呕吐不已,东倒西歪,甚至丧失知觉”,他们的队伍也因此打了败仗。
    退休者回归牧民生活
    我只好放弃品尝疯狂蜂蜜的想法,转而惦记起即将到达的卡夫荣。车子将我们放在一片绿油油的牧场边,皮里科卢深吸一口气,语调也跟着婉转起来。“哎呀,这里的牛奶闻起来像花儿,”他说道,“土豆更棒,这么小,这么甜!”看到几间无人居住的金属小屋,他若有所思。“要是30年前,这儿会有20个孩子跟在你后头,要糖,要巧克力。现在,没人了。”
    村民们的新居坐落在更高处,皮里科卢的几位亲戚住在这里,他们已从城市的工作岗位上退休,正坐在干净的走廊上,眯着眼睛享受阳光。“多甘,你的奶牛跑哪儿去了?”其中一位老人闻声,冲屋子后面使了个眼色。原来,这些牲口特别腼腆,它们穿着五颜六色的nazarliks(译注:饰有珠子的头巾,穆斯林认为它可以保佑好运),像宠物般藏了起来。
    皮里科卢的堂姐哈瓦·贾齐兹寡言少语,却是无师自通的烹饪天才,她教我怎样用一块石头将牛奶制成黄油。经过一道又一道程序,我终于搞清了混合了奶酪、玉米淀粉与奶油的muglama的制作方法。含姆辛人传说,这种食物能带来超人的力量。回到卡夫荣杂货店兼餐馆,饥肠辘辘的点了一大堆食物,皮里科卢见状开怀大笑,夸张地向我展示他的肌肉。
    有人不想改变来得太快
    经过一天的奔波,我太需要加强营养了。狼吞虎咽地消灭掉晚饭,皮里科卢回去照料蜜蜂,我决定独自向最近一座山的顶峰进发。沿着潺潺的小溪信步而行,有紫色野花指明道路走向;我绕开雪堆,又在岩石间闪转腾挪,直到能穿过云层俯视才停下脚。白色的云朵缓慢地移动,仿佛柔软的棉被,云朵间偶尔出现间隙,卡夫荣村中的建筑好似积木玩具。
    之前,在去往拉兹村的途中,我已经得知,亚伊拉人如今变了不少。“我父亲年轻时,”35岁的奥斯曼·阿尔巴达拉克说,“好不容易拿到第一只工厂里造的鞋,但质量太差,他不得不拎着它走山路,以防这件‘宝物’被磨坏。”阿尔巴达拉克在Facebook上有账号,个人资料的头像是一张他戴着印第安头饰的照片,这样做是受他最喜欢的电影《与狼共舞》影响。阿尔巴达拉克担心变化来得太快,激烈反对把公路修到拉兹村海拔最高的夏令营基地。
    黄昏时分,我依依不舍地徒步下山,半路在一家户外咖啡馆小憩。些微寒意中,旁边坐着的都是当地牧民。夜幕悄然落下,墨染的天幕上浮现起点点繁星。我与其他客人语言不通,但这影响不大。“Guzel,”(意为“美丽”)我们用土耳其语不断重复着,“真美,真美。”
    我忽然想起早先看到的、有关伊斯坦布尔反政府游行和叙利亚边境冲突的消息。此时此刻,它们竟显得如此虚无缥缈。身处亚伊拉山村,从容地坐观世事纷扰,这样的感觉真好。
    □英国《金融时报》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1:49 , Processed in 0.0648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