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的“信度”缺失直露自身“软肋”
张骏乐
刘
波
近年来,许多同志针对当前教育科研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评,如,李莎“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周建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我们有话要说”(《教师之友》2005年第4期),易海华“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误区及对策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4期),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人民教育》2007年第7期)等。本文则试图从当前教育科研信度缺失这一视角,寻找教育科研自身的原因,即教育科研先天存有的“软肋”,并就如何规避“软肋”,重建教育科研信度提出改正的建议,以促进教育科研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其在“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中的作用。 一、教育科研信度缺失透视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教育科研持有不信任的态度,甚至对教育科研丧失了信心,这主要源于教育科研信度的日渐缺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动机信度的缺失。 从教育科研的本意来说,应该有两大作用,一是科研兴校,即内求发展,主要是指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二是科研名校,即外树形象,主要是指通过教育科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学校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今天,不少学校和校长忽视了教育科研的“兴校”作用,而过度强化了教育科研的“名校”作用,致使不少学校通过课题研究,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而仅仅成为学校追名逐利的工具。 2.研究过程信度的缺失。 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而言,研究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不少教师正是在课题研究中获得了专业成长。但是,受研究动机功利化的影响,不少学校把教育科研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立项和结题上,而最重要的研究过程却往往被忽略,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课题“立项后束之高阁,结题时旧话重提”的反常现象。于是,近两个 月的暑假往往成了课题包装的“黄金季节”,不少学校的笔杆子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闭门造车”,或者干脆请几位“枪手”直接操刀完成结题报告。 3.研究结论信度的缺失。 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探索,一种尝试,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即便取得成功,一项课题研究也不能解决学校所有的问题。但是,目前在为数不少的研究报告中,溢美之词充斥其间,一项课题研究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破解了学校存在的所有问题,如学生全面发展了,教师专业成长了,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了,甚至学校某个奖项的获得,也是课题研究使然,使课题研究脱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助长了无限拔高甚或杜撰研究结论的不良风气。 4.研究鉴定信度的缺失。 在现行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下,不少课题的指导者、鉴定者和评审者往往为同一主体,致使课题鉴定中“权钱交易”的现象层出不穷。在此,学校化钱看中的是指导者、鉴定者和评审者三位一体的身份,而专家收受钱物之后售卖的权,则是一纸“好话说尽”的鉴定书和评审时刻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于是,到了课题评审的节骨眼,不少学校纷纷请专家赶场子鉴定,甚至出现类似2007年陕西省林业厅邀请研究田鼠、金丝猴的教授、博导鉴定华南虎真伪一样,参与某化学课题鉴定的“专家组”里竟没有一个是学化学专业。 5.研究评审信度的缺失。 课题研究评审本应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但目前评审中的反常现象比比皆是,表现为:一是课题评审的组成人员中行政官员比例过高,如某市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共27人,其中行政人员17人,占62.96%,科研人员10人,仅占37.04%,因而,行政官员(有些本人就是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领衔的课题往往能获得较高奖项;二是集中评审时间仓促,一般评审都是在两、三个小时内,各个组分别看阅、评审40-50份课题,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对这么多课题研究的优劣作出评价,实在有“草菅人命”之嫌;三是评审上“按需分配”的潜规则,即对于亟待参加省一级重点高中或重点职高评审(复评)的学校,或急需参加高一级职务评审的某些人,不管其课题内在质量如何,往往在课题评审时予以倾斜。 6.研究推广信度的缺失。 对于很多学校来说,课题结题就束之高阁了,如能获奖则上上大吉,不能获奖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很多获得高规格奖项的课题成果并没有转化为应有的教育生产力。如某校曾两次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但是,并没有在全校推广和应用,也就是说,课题研究归课题研究,学校工作归学校工作,好像是两条平行的铁轨,永远不可能有交点。花了很大精力完成的课题,在取得成果以后,就连自己也懒于推广应用,不能不说是教育科研的悲哀。 二、教育科研“软肋”存在分析 我们认为,近几年来上述在自然科学不可能出现的信度缺失,却在教育科研蔓延滋长,愈演愈烈,这与教育科研自身存在着的先天不足——“软肋”,即研究过程的不可重复性,研究变量的不可控制性,研究数据的不可量化性,研究结论的不可失败性,研究评审的不可确定性,研究成果的不可推广性等紧密相关。对此,如不加以规避,将极大地降低教育科研的信誉,而使其走向自身的反面。 1.研究过程的不可重复性。 自然科学的同一研究过程,不会因研究主体、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而显示出研究过程的无限重复性,这正是它的信度之所在,如伽利略的自然落体实验。而教育科学同一研究过程,却会因研究主体、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很难再现它的重复性,因而它的信度理所当然要受到质疑。 2.研究变量的不可控制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仅对自变量如温度、湿度、速度等可以进行控制,而且对无关变量也能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准确地反映出应变量和自变量的真实关系。而教育科学研究不仅很多的自变量难以控制,还受到无关变量无时不刻的干扰,因此,研究所得的应变量,究竟多少来自自变量的作用,多少来自无关变量的影响,研究者不得而知,使研究的信度大打折扣。
3.研究数据的不可量化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数据,如距离、重量、时间等都是可以量化的,因而能够精准地确定后测和前测之间的变化,而教育科学研究的数据,如情绪情感、个性特长等都是难以量化的,前测与后测时,会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研究的成败与否,成功的大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个人的操作。
4.研究结论的不可失败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因为种种原因,会遭遇多次的失败,它的研究结论一是一,二是二,无法修正,更无法造假,而教育科学的研究却无往而不胜,研究一个,成功一个,谁也没有见过失败了的教育科研,而一项从不会失败的研究,恰恰表明了它的信度的缺失。 5.研究评审的不可确定性。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或者以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为依据,或者以理论突破对本研究领域的提升为参照,有着比较“刚性”的尺度,在评审过程中一般比较容易取得共识,评审结果也少有争议。而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审,由于评审标准——研究的“前瞻性、创新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等指标难于把握而往往弃之不用,倒是评审人员个人的专业、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在评审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使评审结果经常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况。因此,某项研究在教科系统未获奖的,在教研系统可能获得一等奖;某项研究在县(市)、区获二等奖的,而在大市却可能获得一等奖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6.研究成果的不可推广性。 应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是需支付转让费或专利费的,因为成果的受让者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教育科研成果放在那儿,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推广。为什么?综上所述,就是这项成果究竟有多少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忽悠”人的水份,即是说,这项成果到底有多大的信度,人家心存疑虑。 三、教育科研信度提升策略 今天,教育科研信度缺失的现实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不满和非议,如果任由这种现象蔓延滋长,原本以“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为宗旨的教育科研,就会成为劳民伤财的“造假”工程。因此,为提高教育科研的信度,还原教育科研的本色,必须正视其自身的软肋,并自觉地加以规避。 1.选题应可行,变量须可控。 目前教育科研中倍受指责的就是重立项和结题,而轻研究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两头,轻中间”。其实,立项和结题只是一个形式,其实质在于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出了什么,这就必须面对选题这一现实问题。由于教育科研过程的不可重复性,也就是说,你的研究过程他人既无法复制,也无法验证,于是你的研究过程的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的可行性。对于研究者而言,教育科研的选题应是结合学校实际,量力而为,如果仅仅是为了教育科研而教育科研,不管选题是否符合学校实际,也不管自身是否有能力承担该项研究,而一味追求课题的“新奇”和“高档”,这样只能使课题研究胡编乱造,而毫无信度可言。 同时,由于教育科研中,很多的自变量具有不可控制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于不可控制的自变量应尽可能地予以规避,并最大限度地制约无关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从而客观地反映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数据应可靠,结论须可证。 对于很多研究来说,都要涉及研究数据。一般来说,研究者总希望看到后测结果比前测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后测结果反而比前测差的情形。这样,研究者就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面对,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切不可像时下有些研究者一样,反正研究的数据不可量化,就随意地对数据进行调整、修改,直至符合自己的需要为止,从而虚构出一个永不言败的结论。 同时,研究者在概括研究结论时,一定要摈弃研究结论不可失败的心理暗示,实事求是地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只有这样,才会在后续研究中,坚持真理,纠正谬误,使课题研究真正取得实效。 3.评审应可信,推广须可用。 针对当前教育科研评审不可确定性的现状,教育科研成果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感到,首先,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打破课题指导者、鉴定者、评审者“三位一体”的不合理体制;其次,要坚持评审的科学性,除了应把评审权交给以教育科研领域的专家队伍为主体的评审机构外,还应采用盲评和分类评审等尽可能提高科学性的方法;再次对于获奖的课题,除了必要的公示外,还应对获得高级别奖项的课题,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答辩,进一步检验课题研究的真实性。 同时,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必须慎之又慎,应该让确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起到一种辐射和引领作用,而在目前不少课题研究存在造假掺水的情况下,硬性去推广一些所谓的课题研究成果,难免会让学校出现“邯郸学步”的尴尬。 当然,提升教育科研的信度决非“毕其功于一役”那么简单,而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一线教师切实转变观念,主动规避软肋,真正把教育科研作为“兴校、强师”的利箭,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作者单位: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