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0-10-12 12:36:33 |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10-11-2 05:08:26 | 只看该作者
方静“间谍门”:网民的独立判断能力在哪里
2009-06-15 来源: 南方网  
浏览字号:  |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核心提示:很多论者总是埋怨央视以及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出面澄清事实,却不问网民、媒体以及我们自身对事件的独立判断能力。很多事情,其实不必三请“权威部门”出面解释什么,有时候,这意味着我们对常识以及自身立场的抛弃。方静“间谍门”就是这样的例子。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央视主持人方静身陷“间谍门”一事,终于告一段落。6月13日,方静做客新浪,对此事进行了详细解释,称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部门找自己了解任何情况”;而“报料者”阿忆也在同日发博文致歉;此前一天,《防务新观察》节目嘉宾张召忠也发博文就方静一事作出澄清。(《新京报》6月14日)
  方静“间谍门”事件之所以能说“终于告一段落”,关键性的因素在于事件的始作俑者阿忆写博致歉,公开表示“对不住”方静。这几乎表明,阿忆此前的博文多少有些胡说八道、不足为信,从而也就一举扫除了“方静疑是间谍”所有舆情基础。
  阿忆其人,无疑在此事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甚至可鄙的角色。正是他当初的信口胡言,掀起了公共事端;此后的“致歉”一文亦没有展现足够的诚意,字里行间似巧言辩驳,是公众误读了他的说辞,并不是他的本意。而对于“受害者”方静,他除了说了一大堆无关痛痒的甜言蜜语,“道歉”的意味薄如纸片,简直可以说是“我伤害了你,还一笑而过。”瞻前而顾后,阿忆的言行,委实拙劣,令人齿冷。
  检视事件演变的前前后后,阿忆作为“谣言”源头的责任固然难辞,但网民以及大众媒体,可能也必须反省,为什么我们会被牵着鼻子走,以至于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角色?
  众所周知,当阿忆写博透露,方静“为便于谋取军事情报外泄,申请去主持《防务新观察》,终于在5月12日夜晚被捕”的消息出笼之后,当事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作出回应,声称“没有任何部门找自己了解任何情况”,即使其说辞一时间难辩真假,至少表明她仍然是自由的,“被捕”之说早已不攻自破。但舆论对常识的信念是那样的稀薄,方静“间谍门”依然进一步风生水起,网帖周游各大网络论坛,期间更有某中央级权威媒体援引某权威人士的话说,方静案“正处于调查中,目前还没有结论”。如此论调,即使笃信常识的人士,相信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
  坦率地说,在此事中,网络社区氤氲着一股浩荡而诡异的狂欢情绪。在电视剧《潜伏》所制造的社会感染力之下,方静“间谍门”发生的正是时候,无论其真假与否,都给了网民一个宣泄“阴谋论”的机遇。这种网络症候,倾向于放弃并拒绝理性探询事实真相,罔顾当事人的感受,直奔“信息狂欢”而去,并在集体性的狂欢中自我欣赏、自我满足。
  而大众媒体的报道缺失加剧了网络社区的狂欢情绪。时至今日,我没有看到一家媒体去报道和求证,如果方静是“间谍”,那么她到底泄漏了什么军事机密?也没有看到一家媒体凭着常识去怀疑,如果方静是“间谍”,为什么她可以来去自由?没有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求证和怀疑,就没有舆论的平衡和纠错,就没有真相的水落石出。
  很多论者总是埋怨央视以及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出面澄清事实,却不问网民、媒体以及我们自身对事件的独立判断能力。很多事情,其实不必三请“权威部门”出面解释什么,有时候,这意味着我们对常识以及自身立场的抛弃。方静“间谍门”就是这样的例子。(编辑:东雪)
103#
发表于 2010-11-2 05:09:45 | 只看该作者
现代公民对媒体要有独立判断来源: 人民网
  《青年记者》供稿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以媒体的报道为根据,或喜或怒,这一方面让人看到了媒体人的责任,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人们对媒体的存在缺乏反思。人们常常想不到,媒体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一部法律制定出来都不一定完全公正,何况是媒体的报道。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应是读媒体而又不唯媒体,能够独立思考,始终对媒体保持警惕。

  下面先讲一个故事。

  1990年8月2日,因为长期以来存在的油田争执,伊拉克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出兵占领科威特。这一事件对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人以极大的冲击,因为美国人难以驯服的萨达姆正在扩大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这如13年后《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作家所言,萨达姆“不是进攻我们,而是把他的影响力扩展到世界最大的石油资源地波斯湾上”,“这个恶毒而且自大狂的独裁者会在给世界工业基地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上获得巨大的影响力”。而这正是美国人难以容忍的。

  但是,为争夺石油而打仗,师出无名,很难获得道义上的支持以及美国国内民众的赞同。于是,正当萨达姆因占领科威特而洋洋自得之时,1990年10月10日,在美国一个被命名为“育婴箱惨案”的新闻获得迅速传播:这天,一名自称娜伊拉的15岁科威特少女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人权小组会上,声泪俱下地讲述她亲眼所见的伊拉克军队的暴行:“我在阿尔·阿丹医院做义工……看到伊拉克士兵持枪进入医院,然后进入一间屋子。那里有15个婴儿还在育婴箱中。它们把婴儿拿出育婴箱,然后拿走了育婴箱,把婴儿留在冰冷的地上死去……”美国公众从全国广播电视网的晚间新闻中看到作证会现场,数百万人立刻义愤填膺,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支持对伊拉克进行战争的民众比例急剧上升,于是美国政府“察民情、顺民意”,在1991年1月12日发动了第一次海湾战争。

  战后调查表明,“育婴箱事件”子虚乌有,娜伊拉也并非科威特医院的义工,而是科威特驻美国大使的女儿,整个惨案都是由受雇于科威特政府的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之一的希尔·诺顿策划的,目的是对美国公众进行战争动员。

  从1990年到现在,由于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每一次局部战争开始前都能看到许多公关公司的影子。大众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一次次成为公关公司的有效工具,而民众则不自觉地受到主流话语的控制。

  如今,人们每天面临着各类媒体提供给自己的大量信息,对此必须有清醒的头脑,能够做出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就有上当受骗的可能。媒体也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仅靠良知约束的媒体正如仅靠道德约束的官员一样,都是不可靠的,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力量的操控。

传媒领域的名著《公众舆论》做了精到的研究。19世纪美国著名战略家马汉出版了《海权论》,提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20世纪出版的《公众舆论》,提出的却是“谁控制了舆论,谁就能控制世界”。这两者都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国家战略,如果我们看一看游弋在世界各大洋上的美国航空母舰,再看一看世界各地无所不在的包括报纸、图书、电视、音乐、电影等所谓美国软实力,对此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与《海权论》一样,《公众舆论》也是西方历史上的一部奇书,该书作者沃尔特·李普曼被称为美国社会中最聪明的知识分子之一,是美国最享盛名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家。他的专栏评论曾被250家以上美国报纸和25家以上外国报纸同时刊用,其精辟的见解常常影响美国总统及美国国会成员的决策。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曾经要求印发过李普曼的有关专栏文章,以供党内领导阅读研究,并且毛泽东还在李普曼的文章上做过批注及批语。例如,1958年11月,毛泽东在读了李普曼的文章《苏联的挑战》之后,写下了批语:“此件印发。值得一看。”

  李普曼189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从上大学时就从事新闻工作。1922年,年轻的李普曼出版了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公众舆论》,尽管经过了多次再版,但是直到1974年李普曼去世时止,他对此书都没有做过任何修订或补充,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

  《公众舆论》认为,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还有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虚拟世界是个人制造或是别人给他的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图像。每个人的行为依据都不是直接而确凿的知识,而是他心目中的虚拟世界。在现代社会,公众舆论就是这样的一个虚拟世界,一旦舆论成了公众的,那么,公众的行为就难逃舆论的左右。从美国历史上的出兵越南到今天的出兵伊拉克,从尼克松水门事件到克林顿拉链门事件,人们过后分析发现,公众的所有反应都不是根据真实情况,而是根据美国国内当时形成的舆论氛围。李普曼研究发现,舆论的形成并不神秘,有其规律性。这样就为一些人士制造并控制舆论打开了大门。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人们从一些政府或大型公司的行为里,并不难发现操控舆论的行为。如同一些马基雅弗里主义者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马基雅弗里分子一样,那些操控舆论的人们从来也都不承认自己在操纵舆论。引导舆论而又不露声色,这样才能避免授人以柄,防止社会大众对新闻报道真实与公正的质疑,如此才能在世界传媒竞争中占据道德制高点。

  《公众舆论》面世时,媒体的主要形式还是报纸和广播,那时候舆论已显示出其强大力量。今天,除了报纸和广播外,媒体还有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舆论的形成更加迅速,力量也更加强大,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脱舆论的左右,就像鱼无法逃脱水一样。人们在舆论中自由自在地受到别人的控制。  当今之世,特别是在西方,政府、企业都是操控舆论的强大力量,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在了解了舆论形成的真相之后,必须有批判性思维,对媒体上的一些说法能够做出独立判断。

  参考文献:

  ①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9月第1版

  ②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作者为农村大众报副总编辑)

104#
发表于 2010-11-7 08:27:37 | 只看该作者
最潮老头织围脖 76岁作家王蒙今开微博
   作者:顾梦虹    2010-10-20
  天津网讯  顾梦虹 即时播报  今天(10月20日)下午,著名作家王蒙开设微博,他在首篇博客里自称“老王”,和网友问好。从下午一点多到四点半,王蒙共发表了6篇微博,粉丝数超过了5000人,人气很旺。如今名人开微博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76岁高龄的王蒙亲自织起了当下最时髦的围脖,堪称最潮老头儿。
  王蒙近年来笔耕不辍,一直有新作问世,最近正在为新书《老子十八讲》四处签售,在微博中他还不忘为新书做宣传:“我希望我的《庄子的享受》对于《庄子》不是佛头着粪,而是差堪比翼,我的幻梦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思辨直奔骑牛李耳,忽悠差及化蝶庄周!”
  此前,王蒙曾经对博客文化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自称不想装嫩,所以坚持不开博客,而对于眼下最时髦的微博,王蒙倒是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在微博中说道:“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写过点文字也见过点世面的正在老去的人,我能给你们一点忠告、一点经验、一点建议吗?”据了解,微博用户群体的主要为中青年,六十岁左右的用户堪称“高龄用户”,而年过七旬的王蒙开微博,实属少见,再加上又是名人,当属最潮老头儿织围脖。
105#
发表于 2010-11-12 09:44:0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网站渐成黄金资源 站长时代悄然到来
发表日期:2008-1-14
                     
--------------------------------------------------------------------------------

  2007年年末,应届毕业生小于接到了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电话。让小于欣喜若狂的是,这家企业居然是主动找到他要让他来参加面试,原因是老总无意间看到了小于在中国雅虎站长天下中设置的个人网站,极为欣赏他专业化的内容编排和漂亮的页面设计,由此认定小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网络改变人们生活事业轨迹的故事越来越频繁地上演。业内专家预测,像个人站点这样的网络新生力量将成为现代人越来越倚重的生活方式,因为它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用户低门槛儿免费建站和利用互联网实现赚钱的愿望。
  个人网站渐成黄金资源
  如果说邮箱、搜索、聊天、社区是让网络用户迅速拥有了与他人共享资源的渠道,那博客、个人站点就是为用户建立个性化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短短的几年中,博客和个人站点就迅速获得了网民青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先来看看博客的情况。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来自Technorati的检测数据整理发现,从2004年到2006年间,全球每天新增博客网站上涨明显:2004年1月每天新增博客网站7300家,2006年1月每天新增量就高达67000家。虽然从2005年下半年起新增量有所放缓,但每天博客网站的增长数量依然保持在近7万家的规模。
  其实,比博客更早声名大噪的是个人网站。根据CNNIC历次调研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个人网站的数量为1.8万,个人网站只占到总网站的5%;到2006 年,中国个人网站的数量已达到24万,预计到2009 年中国个人网站的规模将达到42万,个人网站所占总网站数的比例将上升至25%。另有相关调查显示,日前有84.8%的无网站网民表示未来会建立自己的网站。
  早在2002年,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人就已开始尝试个人网站的商业化运作,探寻各种融资渠道和盈利模式。但遗憾的是,由于个人站点在内容操作和运营上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博客,一些用户不得不忍痛割爱,或是中途放弃,或是不敢涉足。
  但个人站点的商业价值却从没在互联网行业先锋者的眼中消失,比如中国雅虎就一直在潜心酝酿发展个人站点的业务。因为,从整个行业的竞争态势和发展走势来看,个人站点的火爆将是顺理成
  首先,个人站点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站推广的费用。有效地吸引用户,进而使用户产生粘性,再也没有比大众发表的个性化内容更为奏效的方式了。同时,网站和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些空间的流量来对访问者的喜好、行为特征做低成本的研究。比如读者可以在个人站点上留言、发表评论、提出问题,还可以参与在线调查,这些交互性极强的形式无形中为网站积累了大量可供研究的用户资料。再者,个人站点也许会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网络行业竞争的又一焦点,成为网站品牌的重要标志。正如某些业内学者所说的那样:“如果在2005年你还没有博客,那么将远落后于已经博客了的竞争者;如果在2010年之前你还不重视个人站点,那么将丢掉未来的一张王牌”。
  可以预见,谁抓住了个性化空间的市场先机,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后续优势。谁能为用户在建立博客、个人站点方面提供最优的平台,谁就有可能分得更大的市场蛋糕。
  站长时代悄然到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叫做“个人主页”的网络新生儿完成了自己从无到有的“创业史”。之后,个人主页渐渐散发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直至个人主页最终依赖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庞大的网络用户,升级为个人网站。一些年轻的创业者从个人网站中淘到了不菲的金币,甚至实现了最初的原始积累,由此走向了创业、成名、成功的坦途。
  如今,个人网站从内容到形式,其创新性已不能与数年前同日而语。近日,记者在中国雅虎的站长天下中发现,个人站点中不仅可以集中站长的博客、论坛、社区、资讯、问答、图片等个性化内容,还整合了交易支付平台和阿里妈妈广告系统功能,又有效地利用了中国雅虎庞大的信息资源,使得小小的个人站点也俨然成了某领域的专业网站。专家分析,这正是个体新闻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网络空间给了人们发表言论的新阵地。在这里,来自传统新闻通道的权威信息与个性化的信息、言论交错共存,草根与权威共同主宰着舆论的走向。而且,在某领域有所影响力的个人用户对于信息的解读更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网站与博客、社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一个由个体聚合而成的庞大信息源,同时又是信息广场和舆论广场;但同时,由于个人网站对于用户个性的体现更为完善、对传统信息源的整合能力更强,决定了它在影响力上更具权威,也更有持续性。
  当然,目前中国个人网站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个人网站的资金和管理。站长们苦于找到一些资金来维持生存,同时在自身无法得到提高的情况下也无法顾及到网站的有序管理。至于盈利,对于很多个人网站来说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同时,网民素质的不断成长也令个人网站无所适从。经过互联网在中国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网民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已从简单转向复杂,从感性转向理性,个人网站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无法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除了一些战略管理上的缺失之外,一些细碎但又不容回避的问题也在困扰着站长们。比如,对于个人网站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为服务器问题感到头疼。如果没有好的服务器以及带宽支持,网站很快就会停步。而且,域名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俏,想要以域名策略来攻占市场变得越来越困难,门槛逐渐加高。
  由此,个人网站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现实状况:申请建立一个网站并不难,可以如雨后春笋般,但之后多半是内容雷同、惨淡经营,陷入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境地。
  个人网站的定位是最为关键的,站长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网站寻求新的市场点。虽然优秀网站林立,但却不可能包罗万象,而且并不是大网站所有领域都会涉及,这里就存在着“真空”段,个人网站可以从真空段里寻得发展的空间,壮大自己,创造价值。曾在业内颇有名气的“走进中关村”就是在建站最初便定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基于中关村的经销环节,在商情报价以及中关村经销商文化上发表独到见地,由此也很容易得到目标广告主的青睐。另外,内容也是站长要下功夫经营的。除了个人发布的内容之外,能否争取让浏览用户也在上面发表内容,以及依托类似像中国雅虎站长天下的平台--可提供大网站的海量资讯作为支撑,都是站长可以积极调用的手段。
  一位业内资深的站长这样告诉记者,依靠站长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改变整个个人网站现状的,重要的是整个互联网行业是否看到了个人网站的价值,并愿意为之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大型网络公司已经开始着手为个人网站业务提供平台支撑,比如中国雅虎的站长天下试用一个月左右,注册用户已达数万;而且在盈利上提供了更新颖的方式,将个人网站广告位与阿里妈妈做捆绑,为站长提前打通了一条可盈利的渠道。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个人网站都是要以商业运作为初衷的,网民建立个人网站是基于多元化的需求。有的站点就是为了展示个人爱好,以站点来汇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出现,这类个人网站的内容基本上与软硬件有关,像华军、高春晖等站点可以算是这类网站的前辈和代表了。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个人站点,站长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一位站长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说:“大多数成功的网站能够很好的满足明确类型用户的明确需求。相反,失败的网站不知道谁在使用和为什么要使用他们网站”,“做你自己最热衷的事--惟有如此,你才会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做个人网站不能有太多的想法,唯一的念头应该是把网站做成自己感觉最好的那种样子,不要被访客的意见所左右。当网站还没有开始赚钱的时候,不要去考虑怎么赚钱,只有你突然发现网站已经开始为你赚钱的时候再去考虑赚钱的问题。”
  当个人网站成为一股稳定增长的市场力量,当站长成为一个特定网络群体而存在,也就预示着网络行业已开始孕育新的生机,个性化空间揭开了网络发展的新一页。
106#
发表于 2010-11-13 15:17:34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长李鸿忠撰文称要有听取逆耳之言雅量
作者:李鸿忠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日期:2010-9-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政府参事制度,是新中国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为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去年,国务院正式颁布《政府参事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政府参事工作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条例》有关要求,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参事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保障参事作用的有效发挥,努力推动参事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事工作意义重大
湖北省政府参事室成立于1950年初。自参事室成立以来,历届参事始终坚持与党和政府风雨同舟、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紧密相连、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同频共振,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统战联谊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参事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密切关注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多种方式积极履行职责,对政府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对省委、省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发挥了重要的渠道沟通作用,对团结各方面力量发挥了重要的统战联谊作用,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参事们围绕“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建设、经济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权益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公务员能力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100多份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推进了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参事工作意义重大,参事职责神圣庄严。“参”,就是参与、参谋、参议;“事”,就是从事、理事、做事,做对政府工作有利的事,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事;“参”与“事”合起来,就是给政府决策当“高参”。湖北省一直非常重视参事工作,在参事的选聘、履职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目前,省参事室共有58名参事,其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教授、科研院所高级研究人员,也有国有大型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专家型行政管理人员,已经成为湖北省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与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省委、省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智库和帮手。实践证明,参事室是集聚贤才、富有谋略的智囊机构,参事工作是反映民情、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做好参事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做好参事工作。当前,湖北省正面临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建设“两型”社会的难得机遇,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对政府工作的一个考验。因此,必须凝集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包括进一步发挥参事的作用。参事队伍是一个团队、一个智库,参事进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对政府工作非常难得的智力支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政府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所有工作都考虑得非常周全。参事身份超脱、联系广泛,可以相对客观地看待、评价和监督政府工作,对政府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改革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参事工作务求“三真”
在《条例》颁布之际,温家宝同志与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强调“参事室作为政府的咨询机构,在建言献策方面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说真话、讲实情,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参事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政府的高参和智囊,参事应按照《条例》要求,力求做到“三真”,即贡献真才实学、反映真实情况、敢于讲真话。做到“三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贴近实际、敢于直言。
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做好参事工作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在参事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就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努力把参事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才能闪烁出智慧光芒、创造出实际效益。
坚持贴近实际。参事工作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有利于决策、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落实、有利于解决问题。因此,参事工作必须有针对性。省政府参事要针对省情、贴近省情,在研究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真知灼见。参事工作还要注意侧重于应用,以用立说,以用立论,以用立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湖北省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够,面临的突出任务是加快发展。省政府参事应围绕这一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勇于提出源自实际、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敢于直言。参事工作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但不能只是简单地为党委、政府的决策作注释、作论证。参事要以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客观公正地反映社情民意为职责。反映的情况要客观真实,原汁原味。真话一句胜过假话连篇。只有掌握和反映了真实情况,才能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真正发挥高参和智囊作用,有效履行党和政府赋予的职责。政府负责人要鼓励参事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参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能包容不同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
对参事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
《条例》的颁布,使参事工作和参事履职尽责有了法律保障和依据,有利于调动参事的积极性。《条例》的颁布也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自觉用《条例》来规范参事工作,为参事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科学发展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需要民主参与。我们要按照《条例》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参事工作,更好地发挥参事的参谋助手作用,努力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工作上重视。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参事工作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参事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定期向参事通报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努力营造鼓励讲真话、保护讲真话的环境和氛围,采取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参事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参事的民主监督。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一些重要会议和活动,要邀请参事室负责人和有关参事参加。对参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充分采纳、及时反馈。
政策上支持。根据《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本省实际,认真研究、加快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根据工作需要,给参事出题目、交任务。定期听取参事室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参事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要积极为参事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便利和条件。
制度上保障。坚持领导干部与参事的沟通联系、建议批示的落实反馈、专题研究的联席会议和联络员会议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工作平台,不断拓宽参事的知情渠道。健全和完善参事选聘程序和工作考核制度,组织开展参事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参事参政议政的视野和能力。不断提高参事服务工作水平,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为参事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李鸿忠 作者为湖北省省长)
107#
发表于 2010-11-13 15:30:02 | 只看该作者
全民记者时代的挑战  作者:王石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昨天,是第10个记者节。过去的10年里,我们见证了“全民记者”从萌芽到爆发的进程,它也展现着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了一条19字的信息。这条来自舟曲的信息,一经发出,立即在牵挂灾区的网友中传播、扩散。在之后的很多天里,“Kayne”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是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南方日报》11月8日)
  在Web2.0时代,每个网民,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诚如报道所称,一名名非职业记者通过非传统媒体平台发出的影响广泛的“消息播报”,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和深刻作用着我们的生活。
  目前,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全民记者时代,带来了多重考验和挑战,这种挑战既是对全民记者本身的挑战,也是对传统媒体、职业记者的挑战,更是对政府部门的挑战。对自身的挑战是,人人都有了麦克风和键盘,发声更为容易和便捷,但是否珍视自己的发言权?比如有些人乐于编织和传播虚假消息,当然,在网络时代,证伪也更便捷,一个人要大言欺世,很难做到。至于对传统媒体和职业记者的挑战,这是双刃剑,职业记者可以借助全民记者提供的信息,同时应有求证和核实的职业操守。在笔者看来,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受到最大挑战的是相关政府部门。
  一般来说,全民记者所揭曝的消息往往是当地的丑闻。去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过去一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有30%%是由网络率先公开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今年以来,许多起公共事件皆从网络上风生水起,皆有网友率先在网络上披露。而针对这些“网友曝”,不少官员往往是如此表现:一是表面沉默,背后千方百计地拖、拦、堵;二是包裹不住时,便矢口否认,甚至指责网友造谣;三是恼羞成怒,不惜动用警力,比如跨省追捕。所有这些都是下下之策。
  正如陕西省广电局局长任贤良所言:你管住了本地媒体,管不住中央和外地媒体,管住了境内媒体,管不住西方媒体,管住了传统媒体,管不住网络媒体……当地丑闻已在网上四处蔓延,人们口耳相传,再妄想否认或遮蔽,要么是天真,要么是无知。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在《政府新闻学》中也说过:突发事件只有不发布或者迟发布而造成被动局面的典型案例,没有因为及时发布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案例。
  国务院新闻办曾把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概括为“四讲”,即:尽早讲,政府要尽快抢占信息发布制高点,第一时间表明对事件的态度及应对措施;持续讲,向公众不断披露事件进展情况;准确讲,发布信息真实全面,争取公众的认可;反复讲,采取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答疑解惑。这里虽然说的是突发公共事件,但在全民记者时代,面对网友们的突然揭曝与突发“报道”,那些傲慢与落伍的官员们同样应该好好地品味一下这“四讲”。奉行鸵鸟政策只会加重公众的好奇心,采取高压手段只能刺激民意的更强烈反弹,最好的灭火方式就是尽早回应、真诚回应、准确回应、反复回应。当然,回应只是一方面,最要紧的是如何处置责任人!
  全民记者时代的迅猛而至,让我们看到了公众参与意识的方兴未艾,也看到了政府和官员们面临挑战。惟有积极迎接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并为之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王石川)



108#
发表于 2010-11-14 09:19:44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新媒体时代,信息是堵不住的》
2010年11月10日08:23人民日报叶皓
叶皓 南京市委宣传部长



我们正处在媒体事件时代,所谓媒体事件,既包含突发事件,也包含常发事件。这些事件虽不一定因媒体而起,但都是因媒体而放大了影响力,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身处媒体事件时代,任何政府、企业、个人都有可能卷入其中,处置不当,都会受到影响和伤害。

当今社会,媒体事件的处理、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更是政府官员的必备素养。在媒体事件的处置中,我们一些政府和官员抱着“做了再多的工作,经不住网络的炒作”,“防火防盗防小报”的心理,采取躲、吵、封、抓、告、怨等下策,表现出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突发事件发生后,过去我们往往不愿公开,怕媒体添乱,引起公众恐慌,影响政府形象,但事实恰恰相反。突发事件只有不发布或者迟发布而造成被动局面的典型案例,没有因为及时发布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案例。2003年“非典”事件,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就是深刻的教训。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新媒体时代,网络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节点更多、范围更广,想要堵住信息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突发事件一发生,公众急于知情,既出于自我防范,又出于监督政府;媒体更是急于报道,既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求,也是对社会问题的预警。

应对突发事件,政府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及时发布真实信息。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如果没有被摆在重要位置或处置不当,不仅直接影响事故处理本身,还会引发新的次生灾害。政府只有在第一时间发布真相和政府救灾举措,引导舆论,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媒体报道权,为事故的处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网络监督对政府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是腐败行为会迅速被曝光;二是各种不正之风难以掩饰;三是传统的潜规则和陈规陋习无法面对公众质疑;四是政府处理问题敷衍了事、避重就轻的做法必须接受问责。不管我们的官员是否愿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媒体、网络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只会越来越大,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有人说在网络中,官员成了弱势群体,这反映了网络监督的力量,只有在网络和媒体的监督之下,我们的官员才能真正从“主人”回归到“公仆”的本来地位。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将网上舆情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将能否使用网络、能否发现舆情、能否应对舆情作为衡量工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我们当充分认识到,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反映,眼前可能会让相关政府、官员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它能揭示问题、有助于解决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
109#
发表于 2010-11-19 17:47:38 | 只看该作者
微博外交 微博外交

当首次访华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京鼓楼参加活动、品中国茶时,最先抢报消息的不是传统的通讯社、报社、电视台,而是英国驻华使馆微博。在“全民皆网”,“围脖”盛行的当下中国,一些西方大国驻华机构也放下架子,悄悄投身到“微时代”,对中国民众展开“草根外交”,而这些平民化的新外交也有不俗效果。




简介  微博外交,在外交通讯报道方面采用微博的方式进行报道的一种形式,微博外交是指各国抢滩微博外交,现在除英国使馆、英国使馆文教处外,美国驻华使馆、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法国文化中心、埃及驻华使馆旅游处等驻华使馆和机构都纷纷开设了微博,不少驻华机构在开心网和豆瓣上还建有群组。[1]

管理微博  2009年11月23日发出第一条消息英国驻华使馆的微博即将过周岁生日。“我们并不想张扬,只想悄悄地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国外交官表示,此前英国驻华使馆的微博没有加“V”字认证,直到卡梅伦首相访华期间,才成为认证账户,短短几天内,粉丝也从原来的8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也有自己的微博,在卡梅伦访华期间,使馆微博与文教处的微博相互配合,意图给网民带来最生动的首相访华报道,相比使馆网站,文教处微博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文化和教育领域,例如,此次代表团访华,文教处就直播了教育大臣戈夫的新闻发布会。
  作为使馆的华人工作人员,高嵩是文教处微博的管理和维护者,微博所有的内容都是他一个人发布。文教处的微博从2009年9月微博公测的时候就注册了,当时经过朋友推荐,收到了微博的邀请码,自己就此开始“织围脖”。
  微博内容主要来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英国几家主要媒体报道的与教育文化相关的热门事件,二是文教处本身举办的活动;三是转发比较热门的与英国相关的信息。

直播国事  1、微博直播国事活动,卡梅伦首次访华,更让这个微博人气急增,“预告预告!下周英国首相卡梅伦将率史上最豪华阵容,访问中国欢迎微博围观最及时的更新,他们都见了谁/去了哪里/谈了什么”早在卡梅伦访华前,英国使馆就率先在微博上发布了消息,而当卡梅伦抵华后,驻华使馆的微博报道更是活跃,且全是在传统媒体上并不多见的生动现场报道:比如卡梅伦吃汉堡赶场的花絮,气候变化大臣与和谐号的合影。
  2、微博语言也全无一本正经的外交用语——“所有人,包括首相、财政大臣、商业大臣、气候变化大臣、教育大臣,以及英国商业代表团,现在全都在参加中英峰会。要谈好几个小时,内容保密了,嘿嘿。”
  3、英国使馆的微博报道,得到不少网民的认可,英国使馆微博的卡梅伦访华报道实时直播,图文并茂,语言活泼生动,还有让人捧腹的幕后花絮,“太给力了”。[2]


各方评论  对于网友对使馆微博的评论,使馆有针对性的加以回应。如果是需要得到解答的问题,他们会花时间去求解和解答;而如果是一些情绪化的看法或者太偏激的话,则往往选择不回应,以免事态扩大化;而对于使馆工作的质疑,他们则会正面给出解释。
  现在一些使馆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维护使馆在搜狐等几个网站的微博。作为网络推广专员,他还负责维护文教处在开心网上的主页和豆瓣上的群组。
  对于微博外交的效果,这名“网官”表示乐观,我们可以根据粉丝数量、粉丝质量,发布内容的转发率、评论量,以及平面媒体引用的情况来衡量传播效果。许多名人和知名媒体人都是我们的粉丝,如张欣、潘石屹等,这些人的关注也有助于我们的宣传

微博前景  各国抢滩微博外交,现在除英国使馆、英国使馆文教处外,美国驻华使馆、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法国文化中心、埃及驻华使馆旅游处等驻华使馆和机构都纷纷开设了微博,不少驻华机构在开心网和豆瓣上还建有群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洲大国使馆外交官也表示,他们也打算在这个月底之前开使馆微博。我们一开始想做博客,但我们研究了一下另一使馆做的博客,一篇文章的点击量只有40多。辛辛苦苦做的东西却没有传播效果,这太浪费资源了。
  有些使馆表示微博更亲近民众,传播效果更好。


国外情况  如果想知道希拉里·克林顿今天的行程,你并不需要看晚间新闻或者读报纸。美国国务院的官方Twitter(一种微型博客)帐号——@statedept会通过tweet(在Twitter上发送的帖子)适时通知你希拉里的动向。它会告诉你希拉里身在哪个国家,做什么以及与谁对话。 你还可以浏览美国国务院的博客,访问他们的Facebook页面并观看有关幕后的视频。也许,你还会有兴趣浏览出行路线的互动地图或者关注美国各大使馆的tweet。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美国国务院已经张开双臂,拥抱社会化媒体并将其作为21世纪外交的一件工具。身为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强烈支持这种做法。现在,美国的外交官正试图直接向目标受众传递信息,希望全世界通晓科技的年轻人能够加深对美国的了解。[3]


参考资料
110#
发表于 2010-11-20 10:01:09 | 只看该作者
杨文昭:萧瑟秋风今又是——评《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时间:2010年10月4日 作者:杨文昭(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由诸多同龄学人创办的《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出刊了,虽然本刊讨论的主题与我研究的法律契合点不是很多,但依我,一个文化媒介与传播学研究的外行的浅见,作者们试图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由前沿技术及其理念所构架起来的世界图景。这个世界超脱了官方的话语形态,以纯技术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面临的种种价值判断。相比于是非分明的道德纠问来说,这样的定位褪去了沉重的伦理负担,因而搭建了一个新的对话平台。而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作为读者,或是作者,不必去仰慕任何权贵名流,只将自己和他人都当作技术世界里的西西弗斯,以绝对利己的目的,来推动那块缠缚了命运的石头。我们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源动力。

这样的描述仍然脱不了虚构的嫌疑。在这个不算短的假期里,更多人记起的,是去年此时那场宏大的政治演出。数十万军队和民众,在他们曾经的和现在的领袖的注视下,从一座宫殿外面街道的西面走到东面,而当时可能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人,都看到了这一场活动。那一刻,很多国民的政治情怀都被激发了出来,但冬去春来,春去秋又来,政治热情被冷却之后,每个人依然要对自己的、甚至是国家的现实问题。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技术从来不曾远离政治和道德而自行进步。但对于整个世界潮流来说,技术正在成为主宰一切的工具,人也可能会因此而最终走向绝对理性。如果你不适应这种生活,继续拉开自己与世界的距离。那谁也无能为力,但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你必须想明白脱离世界独自生活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多年来我们所为之自豪的改革开放,最终取得的必然是一个萧瑟与凄凉的结局,因为有太多的人会被淘汰和改造。但即使如此,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过是改革开放的真正内涵技术革命所衍生的副产品而已。真正要紧的是:技术及其拥趸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世界换了新颜。今年的秋天,我依旧一个人,坐在北国一所大学操场的参天大树下,如是思索着。

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研究对于技术精细化(或是量化)的社会效应不同,黄仁宇教授早在其海外流亡、二次求学的历程中就开始思索技术的应用对于民族命运的左右。在不止一本书中,黄仁宇教授提到了“数目化管理”对于一个政权、社会结构的积极意义,而传统道德在此方面显得相形见绌。在其回忆录《黄河青山》中,他更是专门撰写了“寻找对历史的技术辩证”一章,来阐述自己观点形成的过程。在这里,我无法展开论述这种观点所带来的学术收益,只是想说明在近半个世纪前,这位历史学家已经为我们开启了技术辩证之路,而那时的我们,还纠缠在唯物辩证所引起的真理问题的讨论之中。三十年后,当新生的技术辩证开始问责意识形态“唯物辩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所忽视的技术与其倡导的实证研究,对于规范和更新以及解释目前的世界秩序更具理性,从方法论上看,以科学的进路追寻哲学的意义比单纯的哲学思辨更具有更高的信度。以法学研究为例,技术辩证主导下的社会科学的种种分析方法和模式,已经渗透到众多法律部门之中,并且成果可喜。

但技术辩证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中的书评及其涉及的书籍,便是分析和论述技术辩证在实际运用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包括法律、伦理以及文化等等,由于本刊的中立态度,其文并不怎么涉及政治论调,可能是因为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拒斥政治活动中潜规则的原因吧。因此,我从作者的论调中看出了一个讯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必将引起威权的黄昏,从而改变这个古老民族的政治秩序和思维方式。以胡凌的两篇文章《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和《网络社会运动的文化解释》为例,前者所要说明的,乃是这场文化战争从表面上看无外乎超越国界的版权维护和法律对此问题的解释,但其内在关注的仍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市场机制下的文化传播将进一步加剧文化的冲突、改造和消弭,在这个问题上,法律作为社会的终端控制手段只能缓和,而不能根除这种不平等。谷歌所引起的纠纷只是这场文化战争的导火索,或许“战争”一词并不能说明这一冲突的时代特质,毕竟它所关注的是普罗大众如何消费各种文化,而不是创造文化。在这里真正受到关注的,是作为传播手段的技术对于传播的载体可能的遴选,以及这种遴选所造成的颠覆,是讨论在一个技术时代防止技术主体化的问题。而后者,更为综合性的体现了以技术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分析模式,在这里,法学、社会学、文化传播学的界限被打破,随之而涌入的是一个被泛化了的概念:社会科学。而它的母体正是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任何技术的进步及其意义都会立刻投入到其中,以产出大量的学术作品,这一现象在脂赝斋批豆瓣一文中得到了回应,他这样看待桑斯坦的作品:“作为法学和政治学教授,他写过《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行为法律经济学》……而这一本《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是2009 年的新作……桑斯坦并没有提出什么全新的创见,只是整理了一下社会学、心理学的实验与案例,生动地描述了‘群体极化’现象以及这一现象下面的大众心理根源”。所以,通过胡凌的书评来看,《中国互联网的力量》依然是采取了一种我称之为“借鸡下蛋”的写作手法,批量化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然后应用于中国的现实。真正关键的是,我国的学者,是否要采取同样的写作方式,或者说,如何就“社会科学”这一概念所指称的内涵达成初步共识,进一步来更好的操纵运用这种共识。

既然谈到了社会科学的概念,就不能不说立早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以农历来算,我勉强比作者大两岁,这两年时间其实也就是我在公安局工作的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我学会了凡事不去追问其意义所在,拿来能用就可以了,在学术上,我向来也以此为习惯。而立早所翻译的《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正好相反,作者尽可能的在描述科学的特征及其现代形态,并对社会科学的性质做了多重维度的剖析,这其中多少有些科学社会学的影响,因为他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的表述方式非常相似,当前大学关于学科门类的划分只是一个引起更深入叙事的线索。在之后的文章中,作者以电击实验和文学素材为例,来对这个所谓的“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剖析,最后得出社会科学关于编织人类行为叙事模式的结论,是另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所有的这一切并无值得非议之处,我在这里所要指出的,即是作者的这篇文章本身,同样逃脱不了他所说的社会科学者的工作。这里的另一种“叙事”,其实是把社会科学者的工作抽象化的结果,是另一种对社会科学工作的意义化处理模式,作者甚至引出了戈夫曼的“剧场理论”来诠释自己的工作,但这些努力大多脱离不了自说自话。作者们所悉心探究的,不过是对自己的努力或者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它从不产出知识的增量,甚至有可能混同文学与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等理论,其目的只是论证一个平淡无奇的结论。而波斯曼在文章前面的导言中关于写作目的的论述,多少有些匪夷所思。他似乎是在质疑现有的学术环境,却又为本文设定了假想的批判者。从翻译的文风看,非常类似于法国社会学家的文风。至少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看,本文可以看作一篇不错的社会学研究现象的综述。

其实本期刊真正的核心,还要算《技术世界的西西弗》一文。因为这篇书评比较系统的阐述了一个技术影响社会的过程,算是对技术辩证的一个清醒认识。在这篇书评中,立早同学对技术的追问向上追溯到技术世界的哲学价值。但值得异议的是,价值本身仍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并不是一个时刻充斥着现代文明(或技术垄断的世界)的世界,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这一分析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分析技术垄断之前,必须先厘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以我国为例,技术虽然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垄断,但它却仍未能形成一种理念来支配公众的日常生活,新新人类还无法操纵掌控中国国家秩序的主流哲学,世界上很多国家至今仍然是技术为辅、道德为主的社会调控模式。我们可以自豪的宣称我们国家依靠多么高精尖的技术建成了多少国际化大都市,但却不能忘记这些都市背后的乡村是如何的深远辽阔。技术世界的理念在我们周围真正扩展开来需要时间,这处于技术与道德夹缝之中,如何转型的社会与人群或许是更值得去关注的。对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来说,宁愿充当技术世界里的西西弗斯,也不愿意去做边远地区的天可汗,这是技术理念对我们的影响。但同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元化的,一元是独裁,二元是分裂,只有实现个人内心的民主,才有权利去实践普世的民主。西西弗斯代表了一种被选择的命运,然而今天,命运中还是有可供我们去选择的成分的。

无论是技术辩证,还是唯物辩证,都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不同方式。在我看来,《数字时代阅读报告》正是坚持了技术辩证的理念,为我们描绘出一副意想不到的世界图景。但这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以有限的理性来看待这个无限的世界。虽然“有限”和“无限”都是相对的,但世界的改变也在这种相对理性中展开,《报告》中所提及的最前沿的技术,或许会再次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更为重要的,是将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元化了。就像我们做了一个关于仲夏夜的梦之后,回到现实中却发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感谢《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的编者们,感谢他们这种致力于多元化的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31 , Processed in 0.0644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