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全文==本站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6:31 | 只看该作者
12、拜堂。新娘到村时,有个讲究,女性如果处于月经期不能来看热闹,不能跟新娘照面;带孝的人也不能来。拦完车马,新娘就可以进堂了。拜堂时也有个讲究,新娘如果在月经期也不用磕头,只是新郎一人行礼就行。

    13、挤新娘。拜完堂,新娘就要入洞房。在入洞房前,围观的年轻小伙子往往这时就想沾点新娘的便宜,早就站在洞房前四面夹攻围挤新娘,一直把新娘挤进洞房。

    14、抢大首。进了洞房以后,也有个讲究,两个人都要先坐床再坐凳,坐床也有个讲究,如果谁先抢占了床的右首坐下谁将来就是当家人或谁就会在将来的夫妻生活中占上风,所以,新郎新娘进洞房后就要拼命去抢大首。

    15、喝交杯茶。进了洞房,就会有小孩端来两杯茶,夫妻俩接过茶必须交臂喂给对方喝下;接着又有一个小孩端来两小碗豆腐圆子,小俩口也是相互交臂喂吃一到两个,含义是吃了豆腐坨,新娘会生儿;再接着又有一个小孩进来端来一盆水,叫新郎新娘洗脸;再接着又有一个小孩进来拿着扫帚跟新房扫地。这些孩子做了这点子事,新娘都要发给他们红包。再接着就是很多人进来向新娘要手绢。

    16、拜茶。在堂屋正中摆三个方桌,上面摆放若干碟杂糖、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还要拜上一个茶盘,上面放上一双布鞋。然后新郎新娘出洞房,在桌子前面的毡条上磕头。磕头的顺序是父母、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叔伯父母,比父辈尊长的亲戚和本家长辈,亲戚和本家平辈。每个人都要磕四个头,喊到给谁磕头,谁就向茶盘中丢钱,数量按顺序由多到少,父母丢最多。现在一般以百元为单位(最少50元),边磕头边奏乐庆贺。

    17、喝团圆酒。团圆酒在当天晚餐时进行。全席必须十个人,而且是五男五女,另外八人最好是四对有儿有女八字全环的年轻夫妻。喝团圆酒新郎新娘坐上席,边吃还要边说四言八句。会说的每出一碗菜出一个题目让新娘说,多数是围绕祝福新娘夫妻生活与生儿育女话题说。如,藕片上来了,再吃之前要新郎说“月儿圆,花儿圆”,新娘说“这碗藕片圆又圆”;新郎又说“我们等了二十年”,新娘又说“今晚跟你把房圆”。又如白萝卜上桌了,新郎说“白萝卜,红萝卜”,新娘说“你是我的心窝窝”;新郎又说“今天同睡一被窝”,新娘又说“明年跟你生个儿”。总之,团圆酒就是为了通过让新娘说丑话适应做妻子的心理,去掉夫妻生活的羞涩感。

    18、喝香茶。喝罢团圆酒,村子里的人就要来闹新姑娘。他们坐在堂屋里,要新郎新娘给每个人倒茶点烟。倒茶时新郎新娘要两人把一碗茶抬着送到客人手中。客人接过茶,就说一段四言八句,如新郎说“这碗茶”,新娘说“香又香”,新郎又说“今天夜晚”,新娘又说“我要用你那杆枪”。除了说四言八句,还有很多节目让新郎新娘做,比如,把一个苹果用红线提着摇晃,要二人同时在苹果上咬一口等类似节目。也有的把新娘的公公也叫出来和新娘一起喝茶闹笑话的。总之,闹的越热闹就越好。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孝感节令习俗趣谈

  节庆时令习俗是民俗生活中传承性最强、最具情趣的部分。孝感节令习 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但却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夭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不问 亲疏,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俗语有“拜年拜节,糊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止。
  人们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五更鸟先叫 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 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初一、初二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 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在井池边烧些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在初三取 下烧掉,俗谚有“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 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更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时,人们把 铁罐子也当作敲打器。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 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 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什么人家唱什么词,唱些“老者添寿、少者 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太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 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夜,孝感当地还流传有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 7 个女儿,她最灵最巧,且心地十分善良。 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 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 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 “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 10 匹锦 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 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梭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 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 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 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元宵夜,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
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民间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日,人们不能在家喧闹。妇女在床下
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没有臭虫骚 扰。
  人们在正月十五晚上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 仆则歉收。
  正月十五晚上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 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从旁 应道:“结!”认为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三月清明,人们祭祖插柳。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的俗语。 四月农忙季节,这时常有鸟叫,人们据鸟音各解其意,农民说鸟叫的是

    “割麦插禾”;蚕妇说是“看蚕看火”;行人认为是“公无渡河”;学子认 为是“切磋琢磨”;闺秀听见了说是“描花绣朵”;看山人说是“莫摘花果”。 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造龙舟。称为“打龙船”。以前按城门方位造不同颜色的龙船,如南门红船,西门白船。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空 城来观龙舟,说不打龙船人易得疫病。山村无水就用纸作龙舟形状出游,游 完即烧掉,俗称打鼓送瘟船。龙船竟渡的时间从五月初一开始到初六结束, 如果这几天老下雨,人称划船雨。
    六月,割早稻前要祭祖,祭时用鱼不能用鸡,因为“鸡”音似“饥”。 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与其他地方风俗相同。 十月初,农家用糍糕喂牛,还把糍糕粘在牛角上,将牛赶到水边照牛影,这叫“接牛角”。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三十人们祭祖、过年。年饭一般在年三十的黎明吃,饭里要放些豇豆,用长命菜做羹。人们相互走动叫“辞年”。 临告别时常说“漫漫过岁”,表示徐缓平安地度过岁末。 除贴门神贴春联外,人们还要用红纸剪出“挂门笺”挂贴在门上,孝感的雕花剪纸颇有特色。 年三十傍晚挑足用水,扫净地面后将扫帚藏起来,箱笼均上锁,表示三日之内不出不进。年三十晚上“团年”,人们通常围着火塘彻夜不眠,称为“守岁”。

                          “闯麻城”
    在鄂东北一带流行一种竞技性的儿童游戏,叫“闯麻城”。 这种游戏的玩法是:一群小孩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然后相向站成横排,
    各排用手拉成人墙,由一方先齐声喊叫“天上雾沉沉,地下闯麻城,麻城闯 不开,河那边的哪个敢过来?”对方回应,接着一人出阵,用力冲向对方人 墙,冲破了人墙,就可以为本队赢回一人;冲不破,就被对方留住,最后以 一方赢对方大多数人为胜。这种竞技游戏,要求善于把住时机,选择好突破 口,否则难以取胜。
  据说,这种游戏起源于元朝末年朱元璋在湖北与陈友谅的争战。当时朱、 陈大战时,杀得湖广遍无人烟。百姓舍家奔逃聚集到麻城。不久,麻城也被 朱元璋大军围住,形势十分危急。玉皇大帝不忍生灵涂炭,派张七相公来救 麻城一城人的性命。张七相公坐在麻城的城墙上,身子足有近八丈高,脚穿 两丈五的大草鞋,伸到护城河里戽水玩,手里拿了一根三丈长的旱烟袋吸烟。 兵士看了赶快报告朱元璋,朱元璋一见惊呼:“好大人,好大人(好大的一 个人)!”张七相公一笑:“我是小伢,我家大人还在家困瞌睡(睡觉)呢!” 朱元璋一听,倒抽一口凉气,急忙撤兵,麻城就这样保住了。麻城解围后,百姓迁居各地。当时孝感一带是一片荒芜之地,第一批人在年前迁来;第二批人在年三十晚上迁来;第三批来的人已过了年初一,好 的地方都让前两批人占住了,只得在柞刺林里过年。至今孝感还有很多湾子 叫张家刺林、李家刺林的。还有的人迁来时正逢下雨,就戴着斗笠吃年饭, 这种习俗也世代流传。因为麻城是这些移民的老家,所以孝感俗语将睡觉做梦说是“到麻城去了”。孝感人还在神龛上供着“麻城土主,张七相公”的神位,以示自己的 祖籍在麻城。游戏与传说反映了古代的移民情况,对于今天孝感一带尚存的许多习俗
来说,无疑是一种恰当的注解。

                          线鞭子打鬼
  孝感一带乡里农家一般都备有一根线鞭子,人们早起下田劳动带上它认为可以拒鬼。这种鞭子用三股麻拧成,鞭子上打七个为什么线鞭子能打鬼呢? 这有一个传说:从前有家王姓父子,有一块麦田在夏收时被夜游神糟蹋得不 成样子,老头儿为此吓出了病。几天后,在外帮工的儿子王馗回来了,他听 说此事后哈哈大笑:“爹呀,你胆太小,光怕不行,要打!”王馗想:鬼是 三魂而聚,七魄而敛,不过一团阴火,一般阴风而已。如果能捆住三魂,打 散七魄就不怕了。他连夜用三股麻绳搓了根线鞭子,在鞭上打了七个结。这 叫做:绳捆三魂,结打七魄。
  第二天,王馗睡了一整天,养足了精神,晚上牵牛、背犁、提鞭去耕麦 茬地。一会儿只见从山沟里窜出几团绿火凑到一块儿。王馗在前额上抹了几 把,抹得顶门火旺,提着鞭子悄悄上前,照准最大的一团火使劲一抽,只听 一声尖叫,接着又连抽六鞭,捉住了一个红发、绿眼、长牙的鬼。这个现了 原形的鬼趴在地上求饶:“阳间爷爷,饶了小鬼吧!”在小鬼的一再哀求下, 王馗要小鬼好好看守这块麦地,否则还要抽打。说完王馗在地头钉了一根桃 木桩,将鬼拴在桩上。从此,这块地岁岁丰收。线鞭子能打鬼的风俗也就传开了。

                              (刘少峰搜集)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7:31 | 只看该作者
孝感节日时俗
岁时风俗 主要是记载县内传统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因本县原由河南罗山,湖北黄陂、黄安(今红安)、孝感等4县边陲组成,故此,有些节日的时间和习俗不尽相同。现在,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大部被同化或淡忘,只有少部仍沿袭至今,为保留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完整性,此篇仍将全面地向读者展现县内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春节 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俗称“大年”,是最为隆重的节日,俗语称“叫花子也有三天年”。春节期间,各种俗礼、禁忌得以充分展现。新年初一大清早,男女老少皆着新衣,首先给本户族长者拜年;然后,同辈间依年龄长幼次序相互串门恭贺。初二,各地则有所不同,原从黄陂、红安划过来的新城、彭店、夏店、刘集、四姑、河口、吕王等地,要前往母亲娘家(外祖家)拜年;而从罗山、孝感划过来的丰店、宣化、二郎等地,则为忌日,亲朋间不许拜年。初三,已婚男子均要前往妻子娘家拜年,称之为“走丈人”、“拜丈人”。由此可知,县内民俗尊卑之序为:一尊为父,二尊为母,三尊为妻,在这三天内,如果不遵世俗,便会被人非议。此后,则为朋友间相互拜贺的时间,便没有什么礼俗约束了。这一风俗,至今变化不大。
    元宵节 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亦称“上元节”、“月半”,是一年中最大的欢庆娱乐节日。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灯会的娱乐习俗。灯会的形式各异:有的玩龙灯、舞狮子称之为玩“散灯”;有的划彩莲船、赶竹马、捉蚌精、耍蝴蝶、挑花篮、踩高跷等。一般都是正月十三日晚上起灯,元霄节晚上收灯,其热闹程度胜过春节,故有“月半大似年”之说。元宵节一过,便称为“年过月尽”,意味着新春佳节结束,各自又该忙生产、忙工作去了。
    二月花朝 为农历二月十二日(有的地方为十五日),传说是百花的生日。这天,姑娘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结伴出外游玩;已婚妇女也穿戴一新,或走亲访友,或进寺庙朝拜观音、求子祈福。游玩后,都要在路边采摘一把青菜带回家中,谓之”采青”,其意思是指一年中有新的长进、预兆吉祥。此外,小女孩则要在这一天穿耳环,说是“二月花朝穿耳环,耳朵不肿不痛”。这一习俗,解放后逐渐淡化,现已不存。
   上巳节 为农历三月初三日。传说,这一天为城隍诞辰,凡供奉有城隍的寺庙,都要举行迎神赛会、搭台唱戏,各地老百姓则前往上香、祭拜、看戏,甚为热闹。晚上,中、青年男女则结伴到户外高处看“鬼亮”。据说谁将在当年死去,其魂魄就会在三月三外出游荡,谓之“三月三,鬼约伴”,人们看到的“鬼亮”就是将死人的魂魄。这一习俗,已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废除。
   清明节 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节日前几天或节日当天,家无论贫富、人不分老少,都要到自家祖坟地上坟土、燃香烧纸、放鞭炮祭奠,县内有“清明不祭祖,死后变猪狗”的说法。但是,清明节前一天,不能到祖坟地动土,或祭祀,谓之“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现有发扬光大之势,不但家家祭祖,而且发展成为悼念革命先烈的纪念日,不少干部、职工、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或革命纪念地去祭奠先烈。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有大、小端阳节之分。农历五月初五日为“小端阳”;农历五月十五日为“大端阳”(四姑墩一带为十八日),则家家包粽子发面馍、饮雄黄酒;还采集带露水的艾蒿、车前草,洒上雄黄酒晒干储藏作药用,说是能驱虫祛邪;有的还将雄黄涂抹在小孩的面部、胳膊、小腿上,说是能避邪恶、驱毒虫、百病不生。现在,端午节吃粽子、发面馍,改善饮食的习俗尚存,其余尽废。
   中元节 为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俗称为“鬼节”。相传“七月十五是中元,阎王开放鬼门关”,这天,各个亡魂都跑出地狱,到人间吃祭品、领施舍、讨钱纸。家魂回各自家中享受祭奠;那些孤魂野鬼无家可归,则四处游荡,争抢奠品,如若抢不到祭品,便祸害人间。为了不让孤魂野鬼骚扰家魂和人间,县内有“七月十五鬼门开,燃烛烧纸免祸灾”的习俗,人们在各道路、河塘边,燃放油灯或蜡烛,并撒放一些食物,称之为“点河灯”、“放路烛”。现在,此习已有较大变化,只有新亡人(即当年死去的)的家庭,在这天举行一次祭祀活动,以示对新亡人的悼念,其余各种迷信活动均已废除。
   中秋节 为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此时已到春华秋实的丰收季节,家家充满喜悦,全家团聚,打酒割肉、宰鸡杀鸭、煮汤圆、吃月饼、尝瓜果,以示庆贺。这一传统佳节,仍被人们所重视。
   重阳节 为农历九月初九日。以往,民间有举家登山爬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的习俗,意在免除全家人一年的灾祸;四姑墩地区在这天,还举行祭祀娘娘菩萨的庙会,称为“娘娘会”。现在,这一节日已逐渐被淡忘。
   十月初一 传说是牛的生日。这天,农家有牛的人,要采摘野菊花捆扎在牛的头上,谓之“给牛戴花”;还要喂牛以白米饭、黄豆、青菜等,以示对牛一年辛勤的奖赏。这一天又称为“满工日”,即那些给富人扛长工、打短工的穷人,都在这天歇工回家,当时有“长工短工,十月初一满工”、“十月初一一顿粑,打发黑耳朵(对打工者的贱称)回老家”之说法。现在,这天已不成为节日了。
    腊月八 即农历腊月初八日,传说是佛祖的得道日,亦说是其出家日。据说,佛祖出家前,家境贫寒,经常断炊,腊月初八决定出家时,家中已无什么象样的东西可食用,只好将家中散落的零星五谷杂粮拾起,凑合着煮点稀粥,吃完后便出家了,从而得道成佛。后人为示纪念,每年这天都要食用一顿杂合粥,谓之吃“腊八粥”;特别是各寺庙,都要取香谷及果杂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或“七牟粥”。做“腊八粥”的原料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或是柿饼、大米、小米、麦米、豆子、红枣等合煮,或是大米、小米、红薯、南瓜、红枣、绿豆、黄豆、花生米等同熬。现在,此习俗已不存在。
   小年 为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地方为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各地有异。据说是:君三,即官家为二十三日过小年;民四,即平头百姓为二十四日过小年;王五,即皇亲国戚为二十五日过小年;小年这天,家家户户要清洗厨具、打扫房屋,并将清扫的垃圾堆放在一起,于傍晚点燃,谓之“熏蚊烟”,有除旧迎新之意。晚餐时,还要备豆腐、千张等素菜和糖糍粑,燃香烧纸,祭灶神东厨司命菩萨,其意是请其上天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隐恶扬善,祈求“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宣化店地区为十三日),用同样的方法迎接灶神回归,称为“接灶”。这一习俗,在偏远的山村至今尚存。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月小为二十九日)为除夕。这天,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要置三牲(即全鱼、全鸡、整猪头)、点红烛、焚香纸、燃鞭炮,由家长率儿孙祭拜天地祖宗。祭祀完毕,再备丰盛筵席,合家团聚,吃“团圆饭”、亦称吃“年饭”。傍晚,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要贴上门神和春联,以祛灾避邪。夜晚,室内灯烛通明,家庭主妇忙着炒花生、瓜子、红薯干等,准备新年招待拜年客的食物;其他人则围火炉而坐,直到天明,说是如此而为可守来财富,谓之“守夕”。凌晨,各家都在大门口摆供桌、奉三牲,点香燃烛、烧纸放鞭,迎接新年,谓之“出行”。出行仪式结束后,由当家人从大门外抱回一把事先预备好的干柴,以讨吉利,谓之“发财”或“开门进财”。
    大年三十 有很多禁忌,主要有四:一是任何人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为防小孩子无知说出不吉利的话,清早起来,大人便用扫帚轻轻的擦一下孩子的嘴巴,意为即便小孩说出了不吉利的话,也是“屎嘴不灵”。二是吃年饭时要闩紧大门,防止外人闯入。年饭未吃完时,不许任何人随便离席,不许开大门。三是不许向外人借东西,直到新年的正月初四以后才解此禁。四是傍晚贴上门神、春联后,家中的垃圾、脏水等,都不能向屋外倾倒,要集聚在室内。直到次年正月初三傍晚再一次倒出户外,否则家中便不发财。现在,这些习俗在农村仍然存在。
(刘少峰搜集)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7:58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市外出创业新闻人物刘祖鹏
个人简介
    内蒙古湖北商会常务副会长刘祖鹏是湖北孝昌县白沙镇人。 2001年到内蒙古投资创业,2008年成立呼和浩特市楚蒙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呼和浩特市楚蒙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呼和浩特市楚蒙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成立,法人代表刘祖鹏先生。本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人力资源丰富,管理人员36名,建筑工人有1000多人,其中高级技工107人,中级技工410人。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员工在呼和浩特市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荣获金奖、铜奖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技术能手和优秀选手称号;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荣获金奖并获得全区技术能手和全区优秀选手称号;在全国建筑装饰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称号。
  公司业务广泛,涵盖抹灰、油漆涂料、砌体、钢筋、木工、外架、水电、保温等各个工种,足迹遍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东胜、临河、乌海、包头、海拉尔等各个大小城市和下属旗县,以及辐射至与自治区临近的蒙古国、俄罗斯,并与多家大的建筑公司结成了合作伙伴。
  公司在强手如林的建筑劳务队伍中,始终恪守“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的服务理念,谨守“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开拓进取,严厉杜绝业内屡禁不止的怠工、罢工现象,不断优化服务结构,壮大服务队伍,拓宽服务领域,日渐成为建筑行业中信得过的劳务公司,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称赞。
  公司将秉承一贯的传统,继续走科技兴司、人性管理、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之路,把企业做大做强,创品牌、创名牌,为建筑业增光添彩,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刘祖鹏当选为“孝感市外出创业十大新闻人物”。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8:20 | 只看该作者
孝感白沙铺王店山、赵寺埠惨案

  1939年11月30日,日军骑兵15名,窜到王店山,正碰上当地游击队,游击队当场打死一个日军,日军见状仓皇逃走。第二天,日军纠集日伪军数百人向王店山猛烈进攻,派来一架飞机进行轰炸,游击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日军扑了一个空就在王店山民房四周浇上煤油,纵火燃烧。顿时烟雾弥漫,火焰冲天,45户共100余间房屋被烧毁。一位叫王金尊的被烧死,耕牛及其它牲畜也被当场烧死。次年1月中旬,从肖港窜来30余名日伪军,到赵寺埠抢劫,赵寺的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当场打死打伤日伪军10余名。1月28日早晨,百余名日军及伪军来到赵寺埠进行报复。先以炮击,再以机枪扫射赵寺埠,群众立即扶老携幼匆忙隐蔽。日伪军过河后,就将赵寺埠团团包围,杀猪宰鸡,所有财物被洗劫一空;继而四处纵火,使整个赵寺埠百余户人家房屋淹没于熊熊烈火之中。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且农历新年在即,失去住所的群众饥寒交迫,无家可归。
(刘少峰整理)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8:42 | 只看该作者
辛亥革命老人——李文田
李文田,1881年生,孝感白沙铺(今属孝昌县)栗林乡严李家湾人。1904年公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并于1905年与“鉴湖女侠”秋瑾女士一同加入同盟会,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赞扬。1906年回国,清政府赐与李文田进士学位,他统言谢绝。秋瑾女士牺牲后,李曾写诗悼念秋瑾:“梦魂何日伴江东,秋风秋雨注数穷,解识干戈为社稷,断金心事断头同”。李文田因在武昌学界中从事反清活动,曾被清军通辑,逐回孝感隐居。1911年(辛亥)李到武汉,与学界同仁陈次宗、李青山、沈登滨、李树胜(均为孝感人)等志士,参加了武昌首义。南北议和后,被王安澜将军(时任师长)聘为书记官。此后在北京、河南、武汉、广州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等职。1930年病逝,终年49岁,生前著作有《国魂》、《秋瑾传》传世。
(刘少峰摘录于鲁鋆的《纪述1903年——1933年孝感留学日本的著名人士》)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9:07 | 只看该作者
乡风习俗-----馨香

  
  馨香的习俗,是一大乡风。俗话说,亡人为大。老去之人,在第一年的大年初一,乡邻四舍,均以馨香作为对其的尊敬。馨香,很简单,就是大年初一对逝者行跪拜之礼。
  一般馨香时,在逝者的灵前,至少有两个简单的蒲团,通俗是左手为大,陪跪者(孝子)跪右边,左侧留给前来馨香者,算是敬重。
  前来馨香者,在逝者灵前跪拜之人,若是长辈,(比陪跪的孝子辈长),孝子陪跪时,应该是面对馨香者双腿跪下,直至行跪礼毕;若是平辈,则面对逝者,与馨香者同跪拜;如果是晚辈,陪跪的孝子,则可面对逝者单腿跪下。
(刘少峰搜集)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09:39 | 只看该作者
行侠仗义的叶茂林
叶茂林是明末清初白沙铺叶砦人。他从小习武,后来做生意。一次,他到河南做布匹生意,途中遇到劫匪,他制服了劫匪,从此名震中原。人们传说,他能用手捏着桌角,将桌子在空中旋转起来,这一动作,人称“浪子捡柴”。后来,他曾担任过京城御林军统领之职。他在叶砦湾建有官厅屋和练武场。他练武时,还建有发马窝和一个木人巷,木人巷由一百多个木头人组成,这木头人是他练武的道具。在战乱时期,他还建有15米高、20米宽的砦墙和5米宽、5米深的壕沟。叶砦村由此而得名。叶茂林家族当时在孝感县广为人知,现在,在台湾担任中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叶蓁即是其后人。
(叶剑明口述  刘少峰整理)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10:02 | 只看该作者
修复白沙镇五四村刘氏祠堂刻不容缓
刘国权  刘少峰
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后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初立祠堂时,还要从现田中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作为祭田。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祠堂中的主祭——宗子,相当于天子;管理全族事务的宗长,相当于丞相;宗正、宗直,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宗祠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
宗祠是中国宗法社会基层组织的多功能公共场所,依托专有田产提供教育、文化娱乐及社交中心等族内福利与服务。除祭祀祖先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宗族存在与发展的象征,是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地点(婚丧嫁娶),是议事厅,是娱乐空间(年节演戏)和社交场所(招待宾客),也是教化或奖惩族众的地方。凡一切有关宗族的事务都可能在祠堂里办。祠堂所具有的多功能性,使得它外形高大、敞亮、气派,并有较大的、适宜的公共活动空间,富裕族派的祠堂还建有戏台。
       解放前,由于一些地区的民间社会中曾普遍地保留着宗法制的遗存,留存着宗族组织和宗族、家族聚居的习俗,因而,作为家族、宗族的象征和物质标志,宗祠也就普遍地留存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的民间社会之中。
     现代民间社会中宗祠的功用大致有如下四种:
    首先,它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成为宗族的物质标志和聚宗合族的象征,这是宗祠最基本的功能。立祠堂以重祭祀。 祭祖源于祖先崇拜, 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 封建社会门第风气盛行,祠堂的营建昭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 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和丰功伟绩,同时鞭策后人光宗耀祖。“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 (《通史•邑里》)以宗祠展示宗族血脉的高贵与名望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祖先崇拜的思想渗透到祠堂建筑的门楼、楹联、匾额、绘画、雕塑等,以及极为严格的祭祀制度、宗祠条规等方方面面。祠堂供奉的灵牌也就成为聚宗合族的根据,而祠堂也就成为每年春秋二季同宗举行规模巨大的祭祀活动场所。这种围绕祠堂展开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宗法文化含义,表现为:建祠堂是为了供奉和祭祀先祖,目的是通过追念先祖的活动强化宗族观念,这就是所谓的聚宗合族,而这一点是宗法制的基础之一,所谓“建宗祠以溯本源”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宗祠的第二个功能是对宗族事物进行全面的管理。宗祠管理人员基本来源和组成方式大概有这样几种:或者由本宗族最高威望者自然充任;或者由各家族轮流承担;或者通过选举产生。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组成的祠堂管理人员,大体上应具备这样的条件:上了年纪的老人、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肯为大家服务、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和魄力等。宗祠的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处理宗族的内部纠纷。宗族内发生诸如建房、用水等纠纷后,常诉诸管理者调查调解,直至纠纷双方达到和解为止;二是组织好每年春秋两次祭祀的各种工作,包括选定日子、圈定程序、筹划开支等具体工作;三是管理好宗祠的经济收入,如接受族人捐献,定期收取宗祠的费用。
    宗祠的第三个功能是制定、修改和执行族规。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用于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族规在社会中往往起到法律的作用。宗祠的作用之一便是制订和执行族规。族规的制订程序往往先由宗祠管理人员提出草案,然后进行大会讨论、修改并表决通过,最后再由宗祠管理人员形成文字,公布在宗祠内。族规一般牵涉到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为本族人规定了带有很强宗法礼制色彩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并伴以相应的惩戒手段;第二是对异族的防范措施,借以维护本族的利益和团结;第三是对宗祠地位本身的确认,族人对祠堂应承担的义务等。
    祠堂的第四个功能是宗祠作为具有经济基础和场地条件的文化物化象征,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表现为:首先是祠堂具有学校的功能。其次是宗祠具有文化的符号传播和刺激功能。宗祠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格式包含有给后代灌输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在宗祠内的灵牌、堂联中尤为明显。宗祠内的灵牌、始祖碑文一般都强调先祖的官人地位、文人地位。因此,这些灵牌所强调的,实际上也就是对后人的一种文化意识传播。
    白沙镇刘氏祠堂是孝感市不可多得的文物建筑。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刘氏始祖受二公由江西紫溪山迁孝邑,卜居正道会大栎树之西岗,时有红军滋乱,受二公任官前驾指挥史。二世祖明益公袭职,镇守北平,迁燕山指挥史。三世祖世雄公隐居不仕,以诗书自娱,耕读为乐,所生八子,延传八分。白沙镇五屋刘、四屋刘、七屋刘等八分自此始。世雄公对八子说:“吾祖勤劳王家,有功德必获报,此理数之常然也,余虽投老退闻,身废不用,吾子孙必有善承先志者,光我阀阅者,而兄弟爱则同生,居将异室,驷马兴门,余实望之与尔兄弟,约自今日分门以往,以忠厚为心,以耕读为业,勿以人口渐繁而凌及寡弱,勿以户庭稍远而视若路人,勿各和戚好,或续异姓紊宗坊,勿滥结交游,或与别宗联族,尔兄弟志之,勿忘此我三世祖之遗训,吾祖吾父诏之,小子罔敢失坠者也。”(见《刘氏宗谱原叙》)明时,刘氏家族修建了刘氏宗祠,以便尊祖敬宗,敬宗而收族。
刘氏宗祠是中国移民史上的一个缩影。据《刘氏家乘之明崇祯十七年甲申秋第十三世正海续编序》记载:“刘氏历世綦久,其前若存若亡,不可殚论。唯可纪者,自南宋理宗朝六君子中刘黻始,黻字声伯,与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诸学士,攻丁大全之奸,理宗不察,遂遁于闽莆田以终。二世子孙谋还故土紫溪,即临川也。元季兵争,楚北噍无遗类,明太祖诏迁上户实之。”。 《明史•食货志一》将明代的人口流动分成四种类型:“其人户避徭役者曰‘逃户’,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曰‘附籍’,朝廷所移民曰‘移徙’。”江西人口向湖广的大规模流动主要发生在元末明初,并延续到整个明代和清前期。如果说江西人口众多、耕地不足而湖广面积辽阔、人口稀少,是江西填湖广的基本原因,那么,政府的强制与提倡以及江西的赋繁役重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政府的强制与提倡造就了明政府所说的“移徙”和“附籍”者,即“朝廷所移民”与“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政府的强制主要在元末明初人口迁徙上发生作用,而政府的提倡则是整个明代江西人口流向的加速器。白沙镇刘氏家族来源于江西紫溪,受二公初到白沙铺西岗,以草把为界,占据了约二平方公里土地。现在,人们称上厕所为“解手”,就是说那时移民是被押解来的,要上厕所就要松绑。人们做年饭时,戴斗笠,在祭品猪肉上插筷子指向江西,这些民俗是人们不忘江西祖籍的表现。
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十月一日,刘氏家族对宗祠进行了全面鼎建。三层大殿雄伟辉煌,各殿脊上分别塑有双龙斗珠、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以及降龙剑、落凤珠等,陶器视物,耸入云霄。头层殿门上,漆画巨幅,栩栩如生,门漆画上写着各种字画诗篇。座落在中殿与后殿之间西客厅内的双龙壁,是光绪七年皇恩旌表,这是御赐给本族七分十六世志仕公之室的节孝碑,现在,这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道光年间,大分刘之彦、刘之彬兄弟回乡举行了第一次请祖入祠盛会。咸丰元年清明,在中殿礼堂高挂起道光皇帝降旨制作的《绳其武祖》凹形金匾,后殿悬挂着刘之彦、刘之彬的行书横匾。1927年,国民党的骑兵少将刘旭东还乡主持了第二次祭祖盛会,在祠堂前排的角楼上升起了四面军旗,其场面极为壮观。
刘氏家谱的堂号是青藜堂。青藜堂, 刘姓著名堂号,青藜来自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为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彭城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西汉成帝时,更名“刘向”,任光禄大夫,奉命在当时皇家图书馆——天禄阁校阅各种经典,后写成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并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传说有一天,刘向在天禄阁校书至深夜,当烛尽灯灭之后,仍不肯就寝,在暗室中背诵经书。忽有一位黄衣老人,手柱青藜杖叩门进来,接着将手中青藜杖顶端一吹,藜杖竟然燃烧起来,发出光芒,照亮了暗室。刘向见状,对老人肃然起敬,施礼相迎,并询问老人尊姓大名。老人答道:“我乃太乙之精,闻知卯金氏之子好学,特来视察。现赠你《洪范五行》之文。”老人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卷简牍,传授给刘向。此后,刘向果然成为一代著名学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了不朽伟业。刘氏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燃藜夜读的神奇传说,鼓励族人发奋读书,就以“青藜堂”作为堂号。缘出这一典故的刘姓堂号,除了“青藜堂”外,还有很多,诸如藜照堂、藜阁堂、燃藜堂、光藜堂、藜光堂、尚藜堂、宝藜堂、天禄堂、禄阁堂、校书堂、太乙堂、传经堂、授经堂。青藜堂及与此相近的堂号,不只在刘向后裔彭城刘氏宗派中,也在中国南北各地各宗派刘氏后裔中都被广泛使用,该堂号已成为刘姓的标志之一。从白沙镇刘氏家族的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氏是孝义门第,以清白传家,以耕读为业。刘氏家族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百字派:明世敬班甫,琼元其宗国,命一文士志,光之曰正大,绍祖存忠厚,长传积善家,敦行为道德,富贵定荣华,修齐能达用,学问可成名,谨守诗书训,方称奎璧英,广宇承新泽,同仁启运昌,贤良开景庆,和顺致祯祥,业立显雄杰,才宏佐伟邦,尊先继天禄,万代溢芬芳。从这些字派中,可以看出刘氏家族优良的家风和崇高的道德追求。
如今,刘氏族谱已修缮完毕,而刘氏宗祠却躺在杂草丛中,尽显残破不堪之态。笔者近日亲临祠堂寻“根”,发现那里的石礅、节孝碑、图案、脊上的文字等均是极其珍贵的文物。祠堂的残破现状与昔日的繁华景像大相径庭,这是不是在无声地谴责我们这些不孝子孙的罪过呢?当然,宗祠曾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是被地主阶级利用来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场所和工具,是迷信、落后、守旧、排外的制造机关,这些都是应当否定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宗祠在聚宗保卫家乡域土,组织群众进行公益活动,维护地方治安秩序,赡老扶贫,办学兴教等方面,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对于宗祠这一文化载体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把握这一文化实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使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浪潮风起云涌,这一百年是中国最为动荡的时代,在这动荡中,宗祠文化是被严厉批判的,“革命派”已经将宗祠列为封建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给予批判。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先生曾在一次会上告诉笔者,他从祠堂文化和家谱中发现了一位刘氏族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历史,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他的事迹,可族谱中却有记载,最后,经过反复甄别,正史也将这位刘氏族人的事迹收录了。可见,宗祠文化可以弥补正史之不足。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国有史,家有谱。在家国同构的中国社会中,我们对祠堂 文化和家谱也应有足够的尊重。一个对传统没有传承,对后世缺乏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其实,建设和修复宗祠不单纯是敬畏祖先的表现,而且也是一种责任的传承。一座座有着历史价值的宗祠类建筑,在延续文化方面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修复好这些宗祠,既是对我们祖先的尊重,也是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尽之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而我们却不知珍惜和继承,这是时代的悲哀。为此,共同担负起这一使命,正是我们当下的必然选择。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10:29 | 只看该作者
修葺祠宇及建谱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谱之一者,必联其宗派。何则?祠者,合族之命脉也,故有祠必有荫。谱者,合族之源流也。故修谱必修祠。粤稽我义门世族先祖建祠于白沙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远矣。不谓代远年湮,祠宇毁坏,前清咸丰六年,由北门迁建于此,赖先公之力经营筹画,不惜巨资,方庆落成。迄光绪庚子年,祠宇朽坏,族公等各竭巨款,招集工匠,重修祠宇,纂订宗谱。赖群公先正之苦心,广询博访宗谱,始得条分缕析,时际今春,风雨飘摇,阴连半月,祠宇大坏。祝始邀集族众受琪受广受椿受海受杰受珍国本国恩国成国灿国堂国辉国朝国银等再倡重修,各捐巨款,虽赖群策之力,合腋成裘,要亦我辈独运匠心耳?刻下祠宇告成,旋又刊修谱谍,虽属众等热心公益,不忘慎终追远之遗意,而祝经理数月以来,寝不遑安,席不暇煖,深恐才绵力薄,有隋于末路,故聘姻诣张君协力帮助,因革损益,往者继之,来者开之,斟酌调剂于其间,而修废继绝,井然有条,抱残守缺,秩然有序,虽族等之幸要皆得于张君者,匪浅鲜也。今幸谱谍告成,族将修理牌位,请祖入祠,上祀先公以礼,庶祝等得以完全其手续,族辈得以安享其永逸耳,谨序。

中华民国庚申年祝三恩谟谨序
(摘自《陈氏宗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24 , Processed in 0.0735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