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春:开展课例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它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开研究,重点解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为“课例研究报告”,表明作者的观点或思考。
本文结合自己亲力亲为的研究实践谈点想法,旨在让老师们对课例研究能有更加清楚地认识,以便促进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
一、课例研究的特征
1.基本特点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叶平,2007)。要求教师围绕具体课例进行合作探究,大家一起商量怎样把一节课上好,展开不带有褒贬色彩的“讨论”和“对话”的平等交流,让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从中吸收好的意见和创意。这样,七八个人的智慧变成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又变成大家的智慧,使得成果共享,促进老师们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
课例研究以案例为平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立足课堂研究。体现在参与活动者的全员性、主动性,体现在释疑解惑的针对性、深入性,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可行性,体现在活动过程的生成性、连续性。在课例研究活动中,执教者要说明对课程的设计理念,观课者、组织者人人有准备,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思想。听评课时,教师之间可以找漏洞、提问题,相互争论,言者无忌,听者坦然,畅所欲言。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变单纯的“评课”为“议课”,评议结合,以议为主。变评判为沟通,以探讨课堂的优缺点及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取长补短。
在课例研究中,既要涉及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观察,又要涉及到教学评价。课例研究的好处首先是“培养观察学生的眼睛”。在研究课上,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会在教室里搜寻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的信息。当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生的这些信息时,教师就有机会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的诸多问题。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思考“这一课涉及到哪些内容”,而促使他们换一个角度去思索:“我的学生将从这一课中学到什么。”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课例研究追求的是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
2.常见形式
同课异构:指有两个以上的老师在不同的教学班讲授同一教学内容。这种活动模式为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展示个人风采的空间,既发扬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又达到了优势互补,博采众长。
一课多轮:指同一位教师连续多次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在观课、评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
然而,无论采取哪种研究方式,都要围绕课例主题或课例问题的解决而展开,千万不要把这些研究形式演变成赛教活动。通过上述课例研究活动,教学课例的文本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成为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解决过程的记录,成为今后借鉴、学习和研讨的对象,成为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教学能力的“助手”。
3.常见类型
——意外式课例研究:意外式课例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课例。意外式课例的特点是:既在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有小见大,深受启发。
——问题式课例研究: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以归纳的方式发现和整理而直接获得,然后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
主题式课例研究: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观课,重点揭示教师教学行为中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
——混合式课例研究:上述三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发现和归纳出一批问题,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形成课例。若课例问题具有共性特点,便形成了某个主题,组织教师继续围绕主题进行下一阶段的循环研究。
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就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点缀。只有发现和揭示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才有可能透过课堂发生的现象,洞察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本质。
4.操作程序
首先是确定研究主题,接着是选人和选课、备课和说课、上课和观课、组织互动、对话式评课。有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用改进的方法在其他班级上课,再次组织教师观课和评课。然后把改进的过程和结果与其他教师分享,以“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示。
许多专家都建议把我国中小学的“听课”改为“观课”。因为“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互动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效;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气氛调节、问题处理方式等等;还需要记录和思考,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丰富的研究活动。
我们在课例研究的具体操作中,必须把握每一个环节,按程序推进,保证课例研究操作的规范性。
二、文本课例的结构
无论怎样分类,所有的课例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有一个基本的格式。一般地说,一个完整的课例可以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标题。一般地说,课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事件定标题,突出事件;二是用主题定标题,反映课例的主题。
2.教学背景。关于课程、教材、教学、教师、学校、学生等教育环境信息。
3.教学过程。在观察、记录和实录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描述,可以引用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要求突出主题与中心思想。
4.教学随感。说明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得失。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的描写,一方面展示案例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可读性。
5.教学研究。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对教与学原则的引申等。案例研究的结论可在此进行展开。
6.教学注释。包括对作业的说明、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案例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建议,以及一些必要的说明。并且围绕案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讨论,这些问题不但阐述案例主题,揭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困惑,还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学习者反思和讨论。
三、优质课例的标准
1.优质课例不是“有效教育行为”的罗列式陈述。课例必须具有可读性。一个课例应是一件文学作品,它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标准来加以审视。无论主题是多么复杂,故事多么的错综,课例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迷人的方式来陈述。
2.优质课例应把试图反映的问题、事件发生的背景交待清楚。只有这样,课例阅读才能更加深刻领会课例所隐含的思想,而不是简单地迁就于课堂教学情节。
3.一个课例就是一个故事,它描述的是真实的教学事件。好的课例应明确其中主角、配角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达明确。
4.任何课例都是为达到教师或者其他学习者的特定学习目标而撰写的。一个成功的课例作者应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教师,从教师角色的角度,把教师的心理感受、内心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
5.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依据的是行动研究的要义,采用叙事研究,从研究材料中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6.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缺乏反思的课例,不是完整的课例,甚至算不上课例,只是教学实录而已。
四、“研究报告”要点的探讨
1.“研究报告”需要明确问题指向
许多“研究报告”往往罗列出教师为本课设计的教学方案,并且从头到尾记录下这节课的教学实际场景,然后,针对课的优劣做出一般性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并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这种形式的课例,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很难达到教师“做研究”、“写课例”的基本目的。换言之,我们更需要重点描述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效果。优秀的课例并不是说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完美无缺,而是指执教者与同事一同努力,透过“课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把握了撰写课例、围绕课例展开研究的真谛(叶平,2007)。
“发现和揭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是观课的重点,也是写作课例的关键。如果教学课例不能够发现、揭示和提出教学问题,那么,这种课例至多也只能用来供他人观赏或模仿,难以做到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课例也将异化为“展示课”的记录文本,丧失了写作课例的本源意义。因此,在写作课例前,要认真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教学实录”(文本或视频)进行思考:课堂上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它的背景是什么等等。发现问题需要有“眼光”,教师发现问题的意识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从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中捕捉到问题,这正是写作一个优秀课例的基本前提。”(叶平,2007)
2.“研究报告”必须围绕课改要求
提高中小学教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是当前校本研究的重要任务。然而,中小学教师写作的教学课例,如果没有转变观念,则仍然有可能成为承载传统教学理念的“典型示例”。教学课例必须凸显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重点围绕如何解决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才能达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目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各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教学建议,与所观察到的师生实际教学行为的差异之中,揭示和发现课堂教学问题。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课例”,其“教学目标”必须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其“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有利于确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反映教师民主、灵活、开放的教学,反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以及在“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其“教学反思”也必须围绕这些方面,把课例归纳出的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学生在学习什么,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课”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等等,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能力。(叶平,2007)
五、课例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的主题要明。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了解老师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碰到了那些问题,将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困惑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2.研究的过程要实。内容真实,才有实际意义。内容充实,有细节的具体描写,才有可读性和可信性。文风朴实,才能避免哗众取宠。课例研究不要虚构、想当然,不要空谈那些大家都在谈的大道理,要切实解决教学中教师困惑的各种真实而具体问题,要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3.观察的视角要新。要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观察出新问题。要有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做到“老生常谈我不谈,人云亦云我不云。”
4.研讨的方式要活。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做出好坏的简单评判,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是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让大家共同分享。如相互交谈: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效果等。
5.成果的表述要全。要有研究的主题和背景,严格意义上的选人和选课,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际情景的介绍和描述,执教者的反思和同事的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
6.行动的认识要对。一个优秀教师必然是在行动中成长起来的,而教师的成长过程,必须通过具体的课例来感悟来提高。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认识,开展课例研究,不是在作秀,不是在搞形式,而是着眼于教师的成长,着眼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着眼于寻找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能把它视为任务来完成,更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明确了这一点,开展课例研究才有内驱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之路。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研究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感和成就感,使教学研究不至于变成一种外来强加的任务,那就应该带领每一位教师开展课例研究。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的是教师自己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这种研究教师感到亲切、能够解决实际同题,实效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叶平:《教学课例与课例研究PPT文稿》,《校本研究网》,2007年
作者简介:
刘永春男,1954年9月出生,陕西省绥德人。大学本科毕业,1972年参加工作,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现任教于陕西省绥德中学。主持的《优化数学思维品质的“教与学”》课题由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办通过结题鉴定。在《中国教师报》、《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数学教学》等60多家报刊上发表初等数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400余篇,主编教学用书5本。近年来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荣获榆林市劳动模范,2001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并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5年评为榆林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