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提议;咱们也来一起整本这样的书出来,如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06:0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检视一下80年代的阅读史,许多人,许多如今已经进入发福年纪的中年人,他们的书架是从80年代开始充实起来的;许多人,许多如今已经进入社会精英层面的人,其人文性格、其阅读倾向,也是从那时候确立起来的。正是从那时起,许多人知道了卡夫卡、安德烈·纪德、加缪、福克纳和胡安·鲁尔弗,知道了戈尔丁、贝克特、叶芝和艾略特,还有许多许多……今天回忆起来,仍然不免令人惊叹,天呐,我们曾经与那么多世界级的文化精英相遇,多么幸运!
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阅读可能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更多的是基于文学的,毕竟,那是一个阅读的青年时期。但我想,那个时候,没有一个20岁年纪上下的青年人读《百年孤独》而不被马尔克斯的语言魅力所迷醉的。我初看此书时正值一个暑期在家休假。仲夏清晨,院子非常安静。我靠在树上,从早晨一直读到合欢树收起那羽状的叶片,读到院子里喧闹起来。当然,最让我读得兴味十足、如醉如痴的还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那里面描绘出来的情绪,几乎就暗含着我们那一代人的心绪。这本书是我借来读的,当多年之后,我看到90年代版的福克纳作品集时,我又买了一套,但却再也没有翻看过。我拿不准重读是否会使我失望,我不想让失望扭曲记忆,不愿意相信,人一旦成熟就得否定单纯。
  80年代的阅读是年轻的,也是疯狂的,我还记得在80年代的那些个寒假里,经常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外校朋友挤在一间借来的学生宿舍里一连几天不下楼的苦读生涯。外面天寒地冻,室内电炉作响。床上地上,堆满了书。大家读着,讨论着,困了,就睡一会儿,起来又是读书和讨论。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被闪电照射得忽明忽暗的人类思想密林深处狂跑。那些不眠之夜,那样的读书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一位在国外读博士后的友人给我写信比较不同的读书生活时,曾感叹道:“我已不适于做学生,不愿意聆听教导……我真正的大学生活只有那短短的4年”。还不无留恋地回忆了当时极有规律的读书生活:“那一时期生活是振奋的,白天读书,作笺记,自己为自己强行安排课程;中午到学生食堂打饭……”
  那真可以说是个思想荟萃的年代,阅读、揣摸和交流,加上吃饭就是许多生活在校园内的读书人80年代生活的全部。
  那时候的阅读是青春的、是激情的。为了表达这种激情的情绪,甚至有大把青年花掉自己的大把时间与热情去做阅读摘抄工作。记得我就曾把食指(郭路生)的《相信未来》抄在笔记本上来背诵:当蜘蛛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灶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那时候的阅读是充满西化的,对西方现代哲学的痴迷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1983年,中国思想界掀起“人道主义与异化”大争论,使得萨特几乎在一夜之间风靡校园,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几乎成为每个讲座和讨论会上必议的话题。萨特以戏剧、小说对“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阐发,引起了曾经历过个性完全泯灭的一代青年的深深共鸣。
  那时候的读书风气是,你只要思想,就不能不读萨特的书。当时萨特已是许多大学生信服的偶像,“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成为你自己”之类,着实迷倒了一代人。应该说,在80年代青年的心路历程中,萨特抹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甚至影响到一代青年的文学创作,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才女刘索拉所写的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开山之作《你别无选择》,便充满了“存在”的意味。
  还记得直到1991年,眼见着苏东阵营解体,一时间思想界黑云压城,我闲来无事,还关起门来写了一篇有关《萨特》的评述,算是作为对自己当年阅读的纪念。


  在80年代的宏大阅读场景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前后相差半个世纪时间,从欧洲、英美一直到拉美各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滋育出来的古典名著与现代派文学作品在几乎同一时间段里登场亮相。如果说现代派文学影响了这一代人开始解构原有思想价值体系的桎梏,那么西方古典名著则帮助他们重建人性、人道情感的世界。
  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里的拉赫美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贵族之家》里的拉夫列斯基、《前夜》里的英沙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卡尔登、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克里斯多夫、司汤达《红与黑》里的于连、齐瓦尼约利《斯巴达克思》笔下的奴隶统帅、雨果《九三年》中的郭文将军,这些文学人物所生活的历史背景往往是英国革命、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这些人物形象往往不是革命者、爱国者就是个人奋斗者、人道主义者,在这些文学人物身上存在着的那一颗颗永远骚动不安的理想主义灵魂、人道主义情怀及他们的悲剧命运,都对80年代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心绪的共鸣,因而也铺就了80年代青年的基本底色——理想主义的执着与苦恋;对人道主义、人性美的深长的思考与不倦追求;对未来社会的辽阔想象与多元的自由思维。
  当然谈到那时候的思想阅读,不能不提及德国古典哲学大师们。像康德、黑格尔的那些大部头书不知摆在多少人的床头。虽然哲学并非我所学专业,但我却一句句读完了《小逻辑》、《精神现象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这类黑格尔、康德所著的精神巨著,甚至自己写起文章也是满篇“现实的理性批判与批判的理性现实”之类。但从大学三年级起,对罗素的喜爱又引导我一步步脱离德国哲学而沉迷于科学哲学、维也纳学派,罗素、石里克、莱欣巴赫、波普尔等人明白如水的行文风格。大学毕业后的一年秋天,在西南石油学院一所房间里,我阅读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记得读完此书的那个傍晚,大雨方收,天上有一道彩虹。我心潮激荡,不能自已,站在窗前,喃喃许久……
  在某种意义上,80年代的社会思潮正是由于一种开放性的阅读而形成,由下列一些人物的思想而得到发展,他们是让-保罗·萨特、弗里德里希·尼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加西亚·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哦,还有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弗兰兹·卡夫卡、米歇尔·福科……

  80年代,中国图书出版业最初的热闹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而在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因出版了一套“走向未来丛书”而闻名。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在“走向未来丛书”中有一本名为《激动人心的年代》的书,讲述的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那场给当代世界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 “物理学革命”。
  80年代,是科学思潮流行的一个时期,包括许多文科院校,学生们的阅读潮流亦受科学哲学的影响,选修课倾向于攻读科学史。那时节,许多校园学生手中往往会握有一本小书——《爱因斯坦传记》。
  不过对于当时的许多文科学生而言,大家追读爱因斯坦的传记,并非要去加深对相对论的理解(有一位传记作家说过,在科学史上,以往也许从来没有一个先驱者像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那样,既为那么多的世人所知道,又为那么少的人所懂得),而是因为大家似乎非常向往爱因斯坦时代读书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纯净友谊、平等交往与崇尚真理的氛围。比如像传记中所记述的那样,爱因斯坦还在瑞士伯尔尼邮局做一名小职员时,相对论最早的庇护者物理学大师普郎克便派他的助手劳厄亲自到伯尔尼去拜访他;比如传记中所描写的,在那个只需要自行车便够了的德国小城哥廷根,爱因斯坦与一些新结识的朋友经常在啤酒屋举行思想聚会。科学家兴趣之广泛,从马赫的《力学》、彭加勒的《科学与假设》到休谟的《人性论》,科学的,哲学的,统统在讨论的范畴之内——他们诙谐地称这种聚会为“奥林匹亚科学院”。而小城的普通百姓,对科学家和爱思考的大学生们又特别宽容,酒店侍者很尊重那些用菜汤在饭桌上写各种数学符号的思想者们,市民们也不会责备那帮整夜在咖啡馆里吵闹的大学生们。传记作家的结论是,正是这种气氛,还有哥廷根秀丽的风景,使一大批20世纪之初的世界才俊聚集于此,酝酿着新时代的新思想;使大学城旁边的许多小啤酒屋里,培育了一批后来领导着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大师们。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06:33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在80年代的阅读史中,阅读图谱是呈多样化特征的。欧洲古典哲学思想、当代政治批判主义、科学哲学与未来学形成了一条多样化的阅读曲线,一批反映西方当代科学思想发展方法论的应时之作——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主要内容的“新方法论”,带来了新的阅读热。许多校园内的思想者们迅速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古典哲学朝着科学哲学转移,哲学系的学生,热衷于探讨的是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理论,讨论科学哲学中关于试错理论的许多命题。尤其以《第三次浪潮》为代表的未来学思想,还有“走向未来丛书”掀起的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主要内容的“新方法论”热,它不仅使我们眼界大开,而且还使得中国新一代中、青年学者借此崭露头角。
记得当时在80年代的阅读图谱中,有所谓三大启蒙导师之说(李泽厚、刘再复、金观涛),其中看上去文质彬彬、眉清目秀的金观涛,此时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思想者。他与妻子刘青峰合著《兴盛与危机》一书,把80年代非常时髦的控制论、系统论引进了历史研究,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结构系统。按照金的观点,中国封建社会,一方面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系统,一方面每隔两三百年又会发生一次激烈的改朝换代的周期性震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之所以长久,就是因为在封建社会结构中,有一种社会危机发生时“自我修复机制”存在。这个观点,为当时理论界困惑于中国封建社会何以如此之长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说法,所以引起了当时学界的瞩目,并为许多思考者所接受和引用。我还记得,《兴盛与危机》中这个最核心的观点,最早是发表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杂志《贵阳师专学报》上。我偶尔在图书馆里查到发表这篇文章的那期杂志,差不多已经被人翻烂了。
                                         七
  对那个年代读书生活的回顾可以一次次激起那些已经不再年轻的中年人的深深缅怀之情——尤其是,时间走到21世纪,整个社会学术风尚已然大变,变得在学术思想上不思进取,变得学术形式多于内容,给人一副苟延残喘的样子!我完全可以想象出一位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在某次与昔日同学或是伙伴聚会散场之后的情景——或是从豪华的酒店或是从寒酸的饭馆里走出来——走在喧嚣或沉寂的夜色中,他可能会在内心陡然生出一丝神往,禁不住感叹昔日悬在头顶的思想夜空何等地美好。我就清楚地记得一个情节,在某一个炎热的夏夜午时,几位毕业多年的同学相聚,在母校校园门口的小酒馆里大醉而归,又意犹未尽地倒提啤酒,勾肩搭背,沿着校园湖边走边喝,其间不知是谁朗诵起“莽汉派”诗歌的片断,“假如我要走,就从十万万人心灵上走过”,众人高声齐和,一路月光如水……
  如今,在我们对这段渐去渐远的精神阅读史做一番考察的时候,我们便感到仿佛是在走过一个阔大的思想广场。检阅这个思想广场,看一看80年代中的思想精英们是很有意思的。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在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之际就夭折了,或是受到重伤,以致残废或暗哑,从此苟延残喘,了此一生。是的,在这个人文荟萃的时期之后,许多岁月逝去了,有人躺进了坟墓,有人过起了思想者的流亡生活,有人把文化变成了生财之道,也有人在政治圈子里流连忘返。
这时候,作为一代人,他们尽管依然才华横溢,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明显地缺乏在当代社会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特殊品质。那是一些热情地专心学习欧风美雨因而忽略了本国的特色,第一次遭到挫折后,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人们,在这个日趋实用的年代里,他们若是不被那些灵活精明的凡夫俗子超过去才怪了。
  是的,在今天,我们惟有在思想史中方能梳理出上个时代的那些思想脉络,寻找到那个年代的思想风格——那是一些或许像火光一闪,爆发出一阵突如其来的、朝生暮死的思想活力。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以轻慢和嘲讽的态度对待当时的种种阅读主张。正是这些主张,使我们的学术思想快速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启蒙与学术范式的革命。虽然步子可能迈得不踏实,但速度却是惊人的。
  记得哪位作家曾经说过,80年代的社会,就像一列长久地滑行在传统的平稳斜坡上的火车,如今突然发现自己为一辆马力十足的内燃机车所牵引,使社会获得了一种雷霆万钧的新动力。而且这股新动力一直被一股强有力的怀疑、质疑与人文观点的复兴所激荡、所左右,孕育出了80年代许多五光十色的观念,各色千奇百怪的人物。
  也正如一位思想史学者所言,80年代的阅读精神,虽然不够朴实,但却并非死气沉沉,它们是五四精神的合法后裔,他们是新时期真正的思想敢死队。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33:46 | 只看该作者
80年代最经典的十部香港电视连续剧
10. 法网柔情(1988)



这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我还在上中学,在那个年代对律师还很陌生。刘松仁在剧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风度翩翩、有胆有识的律师形象,让我们对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从形象上,刘松仁和剧中扮演女警官的米雪很搭配,给看惯了他们古装戏的广大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戏里扮演男配角的汤镇宗和吴毅将,后来也成了亚视的当红小生。

9. 警花出更(1983)



印象中这应该是内地引进的第一部香港警匪片,由郑裕玲、石修、欧阳佩珊、冯淬帆领衔主演。这部戏让几位主人公在内地崭露头角,郑裕玲扮演的性格开朗的海明以及石修扮演的潇洒沉稳的邝Sir,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这好像也是冯淬帆所出演的为数不多的主角之一,以后几年里我们只是看到这个“小胡子”在“福星” 和“损友”系列中频频以小人物的形象出现。当年该剧播出的时候,例如“Sir”、“Madam”、“教官”等称呼都成为了颇为时髦的词汇。

8. 京华春梦(1980)



改编自张恨水先生的小说《金粉世家》,由汪明荃、刘松仁、汤镇业、鲍方主演,描写了民国初年一个大家族的盛衰变迁。刘松仁和汪明荃版的"金燕西"和"冷清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借此剧两人迅速上位,很快成为香港电视界天王天后级的人物。前几年内地拍摄的陈坤和董洁的版本,相比较而言就显得失色不少。

7.八仙过海(1980)



这部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神话电视剧,在当时播出的时候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个时候内地电视剧的制作水平还比较落后,该剧运用了大量的特技手段和各种表现手法,把从小就埋藏在大家心目中的八仙的形象生动的搬上了屏幕,塑造的人物各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大的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在山东还有一个这么美丽的地方——蓬莱。

6. 流氓大亨(1986)



本片是万梓良的经典代表作,他正是凭借此剧在中国内地迅速走红,一举奠定了其实力派明星的地位。当时正如日中天的郑裕玲,以及无线力捧的两位小花旦刘嘉玲和周海媚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特别是吴启华所饰演的奸角小生,让广大观众过目难忘。同时该片也引领了香港时装剧进入内地的风潮。

5. 绝代双娇(1988)



相信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古龙的经典武侠剧认识了梁朝伟,他把小鱼儿这么一个古灵精怪、聪明可爱,同时又有几分叛逆的角色刻画的形象生动、入木三分。由吴岱融所饰演的花无缺,扮相俊美、气度不凡,倾倒了无数少女。兄弟同心、手足情深,演绎了一幕幕江湖恩怨、爱恨情仇,实属武侠剧中的上乘之作。

4. 万水千山总是情(1982)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莫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这首耳熟能详的同名主题曲在当年传遍大街小巷,成为流行程度最高的粤语歌曲。由汪明荃、谢贤、鲍方、吕良伟、郭峰等主演的这部经典剧集描写了三家两代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和情感纠葛,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深受观众的好评。

3. 射雕英雄传(1983)



你可以指出它的瑕疵,但你阻止不了它成为经典,而且是武侠剧不可超越的经典。一提起它,眼前就立刻浮现出策马扬鞭、弯弓射雕的画面。在我们心中,黄日华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黄蓉,经典就是经典,它无法复制,更不可替代。当然,除了他们两人为我们所熟悉以外,大家还不能忘了在龙套里成长起来的周星弛、刘德华、梁家辉、吴孟达、刘嘉玲、刘青云、黄秋生、吴镇宇、关礼杰、欧阳震华......

2. 上海滩(1980)



头戴礼帽、身披风衣、一条白色的围巾,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睿智和勇敢、从容和自信、奔放和内敛、成熟和沧桑;他风度翩翩,他桀骜不羁,他义薄云天,他挥洒自如,他,就是——周润发,一个如此经典的角色,人物的魅力被他表现到了极至。《上海滩》在内地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轰动,许文强和冯程程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成为无可替代的完美组合,这段三十年代上海滩的故事,被演绎的荡气回肠、震撼人心,堪称香港电视史上的最成功、最经典的作品。

1. 霍元甲(1981)



记得那时候差不多是84年吧,自己还上小学,只要一吃过晚饭,全家人一定会早早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霍元甲》的播出,直到两集全部播完才去做其他的事情,那种痴迷程度好像是在等待六合彩的开奖,当年所引起的关注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该片不仅是内地引进的第一部港台电视连续剧,而且在当时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慷慨激昂、气势恢弘、脍炙人口,显示了我们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让国人倍感振奋,也带动了武侠剧风靡内地的热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56 , Processed in 0.0550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