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阿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中祝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9-20 10:51:5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05-4-15 17:33  只看该作者


写心·写新——解读周继中的硬笔行草书创作(周永)写心·写新——解读周继中的硬笔行草书创作(周永)
写心·写新
——解读周继中的硬笔行草书创作




江苏淮安  周永/文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







然而二十年对于中国硬笔书法而言却是不同寻常的二十年。二十年来,硬笔书法经历了狂热——平静——反思——理性的系列发展过程。众多的硬笔弄潮儿操翰弄墨,在这畦新苑中挥洒自己的聪明才。那些开辟硬笔书法新纪元的元老级人物还在为硬笔书法的发展殚精竭虑,而一批又一批新生代的硬笔写手又如同一茬茬新生的庄稼,正层出不穷地茁壮成长着。他们为硬笔书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周继中,无疑是这其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之一。







用“地球人都知道”来形容周继中在当今硬笔书坛的影响力或许一点也不夸张,从名家高手到初涉硬坛的新人不知道他的人还真不多。继中对于硬笔书法的执著与痴迷在很多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为了心中那份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挚爱——硬笔书法,继中放弃了部队的优厚生活,回家开设了画廊并设坛授徒。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北京、福建、上海、广东、湖北、江苏、香港……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寻访书友交流书艺的身影。继中就象一个殉道士“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法国诗人诺瓦利斯语)”。用继中自己的话说他已经被“书香侵蚀的体无完肤,入骨三分,每日不吮吸那墨香,浑身就痒痒。当亲抚那凸现生命激情的线条时,我感到愉悦万分,以墨洗面,就象那书虫儿一样自在和执著。”







继中是以行草书而闻名于硬笔书坛的。







当今硬坛的行草书创作,从取法上看应当说是比较单一,要就是学王,要就是学米,要就是学黄。能够突破单一的取法真正“取百家貌成一家言”将多种碑帖糅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独特个性风格而又有强烈的属于自己书法语言的人,在当今的硬笔书坛不多见。而我以为继中做到了。继中早些年是以米元章的行草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的(这点从其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获奖作品以及发表在《中国钢笔书法》上的一些作品可窥一斑),后来在北京中国文联的一段日子里,他受到张旭光先生的影响,眼界开阔,视野放宽。他就象是一条鱼,优游在诸多的碑帖华章中,这其中好大王、金农对他的影响最大,也让他的收益最多。孤行独诣的学习方法,不但培养了继中兼收并蓄、陶熔百家的吸收能力,同时也培养出他心有主宰,胸储造化,不拘俗套、独抒性灵的创作能力。他深知写行草书当奇怪而不悖理法,宜放逸而不失规矩,笔落之际,必得兴会乃能淋漓尽致。







回顾硬笔书法二十年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前十几年,硬笔书法一直是以实用的面目出现在大众的面前的,只是一味的注重点划的规范,造型的平稳,而没有过分注重硬笔书法的艺术性的挖掘(至少说没有在硬笔书法艺术性的领域里有大的突破),线条单一,质感乏味,笔法缺乏锤炼。虽说也有很多人在振臂高呼,但是应者寥寥。近几年来,随着毛笔书坛“现代书风、广西现象、学院派书法”的不断横空出世,也让众多的硬笔书人进行了不断的深思,尤其是电脑的普及让很多人放下了笔,敲起了键盘。硬笔书法仅有实用是不行的!诸多硬笔人开始了尝试与探索,如彭洪顺在硬笔书法的装帧,齐玉新在硬笔书法的创作工具以及研究硬笔与毛笔的







比较上都做出了可贵而且有意义的尝试,他们的经验可供鉴资。他们在硬笔书法向艺术性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非常有价值也非常可喜悦的一步。在这点上,我以为周继中做的要更加全面和彻底。







此文刊于<中钢>05年第3期
12#
发表于 2008-9-20 10:55:35 | 只看该作者
蜀山春风绿 华园溢墨香
[阿中在安徽新华学院开书法专题讲座]
更新时间:2008-3-17



近日,为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广大同学的艺术修养,结合学院第三届文化艺术节,该院团委组织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理事、中国书道网总编、我省著名青年书法家周继中先生来院举办书法专题讲座。学生处、院团委相关人员和书法爱好者200余人在D楼302阶梯教室参加了此次讲座。
周继中先生在讲座中,系统地讲解了练习书法的要点,从选贴、选择文房四宝、练字的四个阶段到书法的创作形式和印章的讲究。他鼓励书法爱好者们多看书法报刊资料、展览。同时保持心胸宽广,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后,周继中先生分别用真、行、草、隶四种书体进行创作示范,使在场观众领略到中华书法的无限魅力

13#
发表于 2008-9-20 10:59:03 | 只看该作者
无边的艺术
——朱中原、周继中关于书法创作的网络对话
原载书法网、中国书法在线等


朱中原:学者,书法批评家
周继中:艺术策划人

周继中:你发在我网上的书法作品写得好啊。

朱中原:我那作品还很好?我又不怎么写。练得太少了。
周继中:有才气和感觉,就是油似乎多了点,不藏锋,属于自由主义者。
朱中原:哈哈自由主义者,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那就是典型的“自由主义书法”。

朱中原:文人写字大多喜欢这样乱来。
周继中:我喜欢,别谦虚啊。写书法没有感觉那是匠人,但是靠感觉写不守法度又是自我标榜,所以你只欠一点点的法。
朱中原:说得对!给我指点一下嘛,哪些需要改进?主要是具体技法上的改进。其实我对我自己的优势和缺陷都很清楚。或许,我的这种优势恰恰是我的劣势,而我的这种劣势恰恰是我的优势。怎么说呢?就是说艺术并不是中庸的取舍,往往可能是这头多一点那头少一点,或这头少一点而那头多一点。如果我丢掉我的优势而去取“法”,那么,或许我在技法上可能勇猛精进,但也可能丢掉了我的最大优势(我对我自己的优势毫不谦虚哈哈)。这也是一位著名艺术家对我的评价。

周继中:这就要看你自己对你的艺术感觉的把握了,书法创作,感觉很重要,找到了感觉,就找到了艺术的魂,当然,这个感觉不是乱感觉。确切地说,你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线条的质量和笔法的取舍。
朱中原:说的是。你只要仔细看我的字,你会发现,我的几乎每个字都存在技法上的问题,这可能跟我搞理论研究多、搞创作少有关系。这也是当今书法界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书法学者都不怎么会写字。我有一篇文章就叫作《书法学者与学者书法——关于当下学者书法生态的文化考查》,发表在今年的《中国书画报》上,在这篇文章里,我系统地阐述了当下学者书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把好多书法学者的书法创作都批了一通,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周继中:你主要取法宋人的东西较多,宋人的东西重意趣,你只要加一点二王的,你就是纯情高手了。现在真没有多少写二王能写到家的,都是皮毛,半路就开始忽悠。你也弄点,这个其实对你来说并不难,因为你有基础,有感觉,有自身的优势,写着不累,只要加入一点机械的笔法、技法,再融和自己的才情就可以了。这样一看:绝对会有人惊呼:哇塞,有大王神韵!
朱中原:你也开始忽悠我了。其实我主要就是练得太少,大多数时间都写文章去了,我差不多两三个月才抓一回毛笔,啥时间想起来了就整点,没想起来就不写,所以还是老样子,没进步。
周继中:其实这样也好,随性,艺术创作讲究的就是随性,而不是将其当成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一种任务,这样的艺术创作是很累很别扭的。
朱中原:你说的我完全赞同。我的一个画家朋友,北京大学的徐寒先生,他和我是同乡,是个非常有才情的高人。我就跟他说,我是三个月才抓一回毛笔,这样怎么能写得好字呢?他却叮嘱我说:“中原,你就要这样!你绝对不能像那些为参展、获奖的书家一样天天练天天写,将艺术创作当成了一种机械的工程,这恰恰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有些人天天写,到老也不一定能找得到感觉。”我理解他的话的意思,他并不是说搞书法就不要练习,而是说不能机械地被动地联系。我觉得他不是在恭维我,但我觉得很多书法家未必能理解他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周继中:这就是个性,这就是艺术,这个艺术是你的艺术,这个艺术是属于你的个性的艺术。没有个性的艺术是死的艺术,那不叫艺术。你的艺术个性只能属于你。古人的东西哪怕是大师的可以临摹,但决不可模仿和照搬。
朱中原:我倒没有这个想法和野心,但我绝对认同你的观点。艺术个性是融入到了一个人的艺术才情里面的,它本身即是艺术才情的体现。一个没有艺术才情的人,他可能也会说他的艺术是有个性的,但这种个性不是真正的艺术个性,而是自我,是任笔为体,胡涂乱抹。

这又自然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性情。艺术个性其实就是创作主体性情的自然体现和流露。在我看来,书法创作绝对不会像写文章尤其是学术文章那样累,它是感性的,非常轻松的,是个人性情的自然流露,当然,练习书法的过程可能会是很累很艰苦的,为了获奖去创作可能会特别累,特别劳神费力。
周继中:是啊,我就是累,老想获奖,主要是为了那钱,也是为了生活嘛,借口也好,现实也好,都是真实的,这也是当今一些中青年书法家所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
朱中原:我能理解你所说的话。你可是个获奖专业户了,其实你那是在进行艺术探索的时候累,这个又是另一回事了。还有就是人活于世,谁都难以摆脱世俗的或者是现实生活的困扰,人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艺术家也同样如此。正因为这样,就有应酬,有应酬存在,就有为了应酬而创作的时候,不单是今天,就是在古代,比如傅山、王铎、石涛等一些大书画家,也有经常为应酬而创作的时候,应酬的作品就难免差强人意。这个时候脑子里所想的就很多很多,比如如何去赢得别人的喜欢,如何去赢得评委的亲睐,如何去赢得市场的审美需求等等。
当然在谈到应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文人之间的应酬又另当别论,因为文人之间的应酬基本不存在任何的功利因素,这个时候他创作的状态和心境都是非常自由、自在和自然的。其实怎么说呢?也不能单纯地说书法创作就是很轻松。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我觉得书法创作,累与轻松并不是矛盾的,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艺术创作,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工程和技术工程;但从另一个程度上讲,它又是一个体现自我性情、情感自然流露的很轻松的活儿。所以我经常有一句话:不要把书法看得太高,但也别把书法看得太低。想玩书法没有那么容易,不是谁都会玩的。
周继中:赞同!45万的安徽含山人,能玩转书法的也就10来人。
朱中原:已经够多的了,你就是这10来人中的领军人物。另外,我觉得国内书法界搞理论的没有几个会写字的。刘恒的字总体还是有进步,但还是少了点才情。

周继中:技法可以进步,但才情很难进步,这需要顿悟。毕竟,创作和理论还不是一回事。
朱中原:黄惇的字是硬笔字,自我感觉很良好,笔画看起来很流转熟练,其实是俗书,熟而俗。曹宝麟似乎要好得多。
周继中:黄的一般。邱振中搞理论还不错,字也有一些想法。
朱中原:很多人还比较佩服黄,我觉得他搞书法史还是不错的,但基本上不会写字。邱振中我是比较佩服的,他的原理比较多,视野比较广,是一个真正的艺术理论家,这次在绍兴的“兰亭论坛”上,也让我真正见识了他的水平。
周继中:丛文俊、陈振濂都还可以。
朱中原:丛文俊、陈振濂是我比较佩服的学者。陈是个很有才情的学者,但他这两年提的有些学术观点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的书法很有文气,但早年的字,笔法乱套,跟我差不多呵呵,后来进步很大。丛文俊诸体都会写,也有文气,但总体感觉还是弱了些,属于典型的学者书法。

周继中:陕西的钟明善也是博士生导师,他的字简直是不忍卒读。
朱中原:钟的就不用谈了。刘正成的很不错。
周继中: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才情。写出了四川人那种典型的张扬与闲散的情趣。
朱中原:四川的书家大都受刘孟伉的影响比较多。刘正成的字虽然在具体的笔法上没有刘孟伉的痕迹,但在才情、意趣和感觉上都有刘孟伉的影子,他可真称得上当今书坛一枝笔!但有才的人往往都容易被人整,说话做事写文章多了嘛,难免得罪人,我都不知道得罪了哪些人。
周继中:刘的确是当今书坛一个异类!他的书法很大气霸气,但似乎张扬有余,内敛不足。
朱中原:这跟四川人的性格有关,我的就是露峰多嘛(笑)。

周继中:你是内秀的女子喜欢水性了。

朱中原:哈哈,我的不霸道吧?也霸道不起来,无权无势的。

周继中:你的作品很让人喜欢,就像我把你当文气的情人,可是你又表现得像潘金莲。
朱中原:你觉得我走入了偏路没有?在取法和格调上有没有需要纠正的?
周继中:这是你内在的散漫个性和孤傲的情怀所致,是好事情,千万不要改,否则不好玩。
朱中原:那以后如果我写不好就怪你了(笑)。
周继中:关键是怎么去挖点古的东西补进去,就好象你要像刘正成那样穿件唐装一样。你的东西我看过两次,一次在北京写了送我朋友的,一次是网上。
朱中原:反正从那时到现在都没有进步哈哈。

周继中:你的字米、苏、黄的东西都有点。
朱中原:但不够。“露点”太多了,收不住,有些还有败笔。

周继中:败笔到及至的时候就是经典书风。你的书法是典型的苏风。
朱中原:其实我是看苏轼的东西多,但临的米的东西多,或许我受苏轼人格、性情的影响更大一些。我感觉可能真正还要加点二王的甚至是北魏碑刻进去。其实你的东西对我也有一些启发,尤其是那种情趣上的。
周继中:你把步子放慢点,加点收和藏就可以了,然后造型过关。险正平奇都不错,整体处理也好,就是注意字的大小衔接协调好。
朱中原:加点雄强的气势是不是更好呢?
周继中:你不适合写大字,你的书法感觉是文人类的。
朱中原:是吗?刘正成过生日的时候,我送了他一幅大字对联,很多人说那幅写得气势很不错,但我没感觉出来好在哪里。可惜这幅作品见不到了。我觉得我可能更适合写手札之类的文人小品。

周继中:案头手札是你的最好选择。
朱中原:胡传海似乎也很少写大字,他写文人手札很不错,有书卷气。

周继中:一谈朱中原,文章好啊,再看书法,也不错。其实你应该高兴。一谈阿中啊,书法不错,也会写点豆腐块,我也高兴哈哈。
朱中原:你的文章虽小,但有性情。

周继中:我的文章没有逻辑,不成体系。

朱中原:你那又不是学术论文,逻辑不是最主要的。文无定法,谁说写文章非得要八股文、学术文呢?古今中外,真正大家的精品,都是嘻笑怒骂皆成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本身就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随笔,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部最为经典的美学学术著作,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处处是文字优美的比喻手法,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部影响古今的伟大学术著作。我过去的学术文章也是比较八股,现在我要对我作深刻检讨了呵呵。说实话,我现在天天接触的都是学者,其实我最反感他们的文风了,我称他们为现代八股文。

周继中:胡传海的《书法》杂志卷首语我很喜欢看,好玩,有灵气。
朱中原:胡传海的文章还是比较有文人气的,他兼有文人和商人的气质。如果学者的文章都没有文气和灵气,这是莫大的悲哀。这是现代学术体制造成的。学院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专职的学者,但是也产生了大量的学术垃圾和学术八股。
周继中:无论是在为文还是为艺上,我都比较“野”,我就喜欢看野史杂记。
朱中原:所以我说你是野逸派嘛。

注:因是网络对话,所以比较随意,文中所谈,只对事不对人,若有不当之处,尚望批评指正。文章经双方审阅。
14#
发表于 2008-9-20 11:09:09 | 只看该作者
三军过后尽开颜
――周继中、陈克年、童孝镛海陆空三人书法浅谈
(李  彬)
 
    周继中、陈克年、童孝墉三人(以年龄为序)都是近几年书坛的黑马,代表不同的省市,在全国各类书法展赛中频频入选、获奖,引起书坛的广泛关注。人们可能只关注到他们入选、获奖的个人名字,却很难将他们三人联系到一起。
    他们三人同属一个县------安徽省含山县,都出生于七十年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都是九十年代应征入伍,先后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的行列。周继中(海军)、陈克年(空军)、童孝镛(陆军),虽然他们兵种不同,经历不同,却有着一个共同爱好——书法。
    我们的家乡,和以上三位的家乡含山县毗邻,同属安徽巢湖市。受三人之托,嘱余为其海陆空三人集体书法亮相写上几句,今日草就,惟恐以偏概全,有遗珠之憾。不到之处,还望同道及同乡批评指正!
    安徽含山县,这是一个有着灵山秀水的皖中小县。这里有着浓郁的人文传统、众多的人文名胜。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黑发变白头的昭关;曹操行军中望梅止渴的梅山;把中国城市文明向前推进一千多年的凌家滩遗址文化;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描述的褒禅山、华阳洞,均坐落在该县境内;当代草圣林散之的家乡在毗邻的和县,而林散之老人的恩师张栗庵先生,是他们的含山同乡,和陈克年同道同属一个村,那里的人文传统浓郁,人文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孕育着在众多领域的出众才俊。
    军旅生活是深刻而难忘的,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也承载着他们的执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年服役期满,周继中回到了生养他的故土含山县,陈克年、童孝镛先后考入军校提干。此后的岁月,周继中在含山办起了他的书法工作室,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书法艺术接班人,为繁荣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做出一个书法人应尽的努力;陈克年在南京,童孝镛在北京,都已身居副营职军官,工作之余,他们每天仍在不停的临帖、创作,投稿、参赛。这是他们的艺术生活。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众多书法爱好者的一个共同目标,他们三人也不例外。这是社会和国家专业团体对书法爱好者、书法家的肯定与认可。这个目标,他们近年都已如愿以偿,先后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军”过后尽开颜。他们都从当初的书法爱好者和小青年,已成长为在全国小有名气、小有影响的青年书法家,可喜可贺!
    摆在他们面前的又将是一个又一个新的奋斗目标。
    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西班牙艺术家毕家索,曾经在欣赏了中国的书法后说道:“如果我生活在中国,我可能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用书法的线条更能表达我的情感”。这是书法的魅力所在。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有新意的作品应该说是最有生命力的意境。他们三人的作品无不体现着创新与新意。可以想象,中国书法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正、草、隶、篆各体非常成熟,历代的书法家们孜孜以求,以毕生的精力和才学,在书法艺术的高峰上攀登。一个书家要在作品中有所创新,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突破都是难能可贵的。创新谈何易?有所创新的作品,是心智和才气的结晶。观他们作品,于传统中富有新意,探索和创新的脚步在不段向前延伸。
    在后现代世界艺术潮流中,中国古典艺术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欣逢一个宽松环境。西方视觉艺术的新观念,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结构与对比关系,西方的色彩、背景和材料装饰艺术,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刺激,都是他们三人学习和借鉴的艺术养分。在中西艺术对话中,他们的创作,表现出当代新古典主义作品的神韵。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它运用独特的毛笔写出方块字的优美形态,通过柔软毛笔、水墨的融合运动,疾与涩、枯与湿、方与圆、疏与密、动与静、技与道,以一种文化哲学精神显现出独特的东方艺术。书法艺术作品中每一根不可重复的具有生命力的线条,它的变化无尽的组合造型,它在动态中的力量与平衡,将艺术的韵致发挥到极高的境界。经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她已成为代表炎黄子孙的独特艺术符号和文化象征。是中华民族艺术家的世界身份证和文化指纹。
    西汉杨雄曰:“书为心画”,书法,黑白之间,众妙之门。书法于他们三人,其实是生命的轨迹与心灵的挥洒,是心性与个性的袒露;他们的书法之路虽然是曲折坎坷的,但是,崇高的审美境界,自由的精神创造,艺术的不懈追求,足以为他们每个人架构一座心灵的艺术宫殿。
    愿他们在这座宫殿里,放飞自己的艺术精神,激活自己的艺术创作,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李彬2006年夏于京华青竹斋 ,文章发表于《青少年书法》杂志)      
 
15#
发表于 2008-9-21 07:49:35 | 只看该作者
lushewu.jpg (409.3 KB) 2008-4-22 09:46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22_2ee5b30cb163b0c4db16qTcPuabktkBk.jpg]lushewu.jpg[/img]
16#
发表于 2008-9-21 07:51:10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7/20080712_602cb390d4d8ba09ac26KoYPGDZ3Txs8.jpg]12.jpg[/img]
17#
发表于 2008-9-21 07:53:51 | 只看该作者
2008-1-29 00:35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1/20080129_46b209bec5f9410fc71fAnHrQNl0lWwb.jpg]azzp2.jpg[/img]
18#
发表于 2008-9-21 07:54:41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1/20080129_aec103611273a0e87574jJFLp2f2U8lW.jpg]中0.JPG[/img]
19#
发表于 2008-9-21 07:56:20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1/20080129_ac316cad9e4acdd371c206LZnjNje4UZ.gif]228.gif[/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31 , Processed in 1.8964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