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很想见见冯先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47:14 | 只看该作者
文化,抢救比创新更急迫

2007年07月06日(王慧峰)

来源:人民政协报  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53/5957981.html

  
  “中国只有一个冯骥才是不够的!”在十届政协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专题讨论会上,因身体原因缺席的冯骥才常委意外地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就在上个月,冯骥才将自己近两年来的书画作品义卖,并将所得的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我是一介书生,能奉献的只有我的书画。”以义卖书画的方式抢救文化遗产是冯骥才一贯的“公益性”举动,他自称为“文化自救”。2004年,冯骥才在北京、天津义卖书画,筹集了100多万元,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为宗旨的私募性基金会。两年多来,基金会组织开展了包括“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评选在内的多项公益活动,并帮助了云南甲马、北方草原民居和贵州省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全面普查,成果显著。

  “文化,抢救比创新更急迫。”曾亲眼见证了冯骥才“文化自救”的朱永新常委激动地说,冯骥才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个人创作与休息时间,甚至以透支个人生命的方式,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做了政府该做而没做的事,有关部门应该为此感到汗颜。

  在吴贻弓常委眼中,冯骥才的义卖多少有点悲壮。他认为,正是有了这些仍然“心不死”的文化人,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才有了继续存活下去的可能,“对这些人和事业,政府应该多加爱护和支持。”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吉光片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许多委员在讨论中都提到,作为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国家,我国拥有的文化遗产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令世界艳羡。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在当今文化影响力已成为一国“软实力”的形势下,保护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然而,审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可以用力度越来越大、挑战越来越严峻加以形容。在我们不情愿的注目中,一些承载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不断遭到损毁,一些堪称各民族思想、感情美丽结晶的艺术品种、传统工艺在悄无声息地消逝。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通过隔断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命脉走向现代化的。”吴祖强常委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不能丢,如果丢掉了我国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就如同丢失了身份证或护照,就如同失去了灵魂。他认为,要对我们的文化传统进行省视,明白其优秀之所在,明确要传承的命脉是什么。

  “能不能将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礼物完好保存并传予后人,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这样的声音凝重而迫切 。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49:1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国家确立文化建设立体的战略结构

冯骥才

  党和国家提出文艺要大发展、大繁荣,十分必要和重要。人民经济生活日益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辄必日渐迫切。但我们不能把大发展、大繁荣当做一句口号。必须有具体措施,更要有明确的战略。当前我们的文化的问题是结构不清晰,各种各类文化混淆一起,比较平面化,在对其支持上难以构成有效机制,好似无从下手,甚至看不清当代国家文化形象。问题的症结是缺乏立体而清晰的文化建设的战略结构。

  我认为理想的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结构应是金字塔型的。它分为塔尖、底部和中层三部分。


  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有它的峰顶,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所达到的时代高度,彰显着一个时代文化创造的极致,表现着一个国家真正的文化实力。它在全民心中应具有值得自豪的位置。这个塔尖是被一批卓越的文艺大家、艺术精英及其经典作品表现出来的。当然也包括国家级的文化艺术机构、设施和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要对这个攸关国家文化形象与高度的塔尖大力投入,不能任由市场操作。在大力支持这个塔尖的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机制和管理办法。如建立国家文化人才数据库、建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设立荣典制度,并将这一层面的文化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主体。养护和加强这个塔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核心。

  金字塔的底部是大众文化。现在大众文化已经商业化了。成为大众性的商业文化。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应由市场调节。国家对这个层面的文化的主要责任是管理。既是市场管理,也是文化管理。市场管理是使市场良性和有序;文化管理是保持其活力与健康。

  处在金字塔中层的是中档文化。它处在底层与塔尖之间。但在任何文化发达的国家,它都是大量的审美存在和欣赏存在。他的范围是根据每个国家人民现有的欣赏水平确定的。然而从通俗的大众文化走向中档文化,是一条提高人民欣赏水平与审美品格的必由途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中档文化,积极支持与推进,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它是重要的一环。

  国家的文化格局不应是平面的。长期的平面化并商业化,其结果必然是遏制人才的出现,国家的文化形象模糊不明。没有文化的大战略就不会有文化的大繁荣,故此建议国家的文化建设考虑一个清晰和立体的战略结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52:40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上”
——冯骥才湖南文化考察侧记
今晚报记者 杜仲华文并摄   2009年6月1日



冯骥才接受花瑶姑娘的敬酒


冯骥才与滩头年画传人在一起  


冯骥才在隆回荷香桥手工艺一条街考察  

    5月21日至27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在湖南进行了文化考察。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亲切会见并宴请了冯骥才一行,对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赏和支持。

    在为期一周的考察中,冯骥才到张家界、吉首、凤凰、隆回、花瑶古寨和滩头民间年画产地参观和指导工作,随后在长沙出席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终评开幕式并发表了精彩演讲。陪同考察的有中国民协负责人罗扬、向云驹和湖南省文联负责人罗成琰等。

    初夏的潇湘大地,山奇、水秀、林深、谷幽,加上连绵的阴雨,更显得空濛飘渺,如诗如画。

    冯骥才与湖南神交已久。这里不仅有三湘四水,钟灵毓秀,还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唯楚有才,于斯为盛”,长沙岳麓书院门前的这副对联,正道出了湖南人的自豪与自信。

    冯骥才说他对第一次到湖南有些难以启齿:“因为中国的文人与湖南这块土地的渊源太深了。文人不能不到湖南。我第一次来,不应是演讲,而是报到——到这块文化圣地报到来了!”

    他不是一个书斋里的思想者。那种对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文化“形而上”的缜密研究和思考,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大量繁琐艰辛又乐此不疲的工作,是“形而下”的——即迈开双脚,到田野去,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探索和发现。譬如来到一个古村落,他能触摸到它的心跳、脉搏,看到它血液的流淌和情感的宣泄;与此同时,又能听到它濒危时发出的痛苦呻吟。

    他像年轻人一样攀爬雨后湿滑布满青苔的山路,用猎人般犀利的目光捕捉奇风异俗并摄入镜头;他饶有兴趣地倾听各方人士的倾诉并记住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他精力过人,一日能当两日用,即使考察夜阑而归,翌日仍能气定神闲,毫无倦意……他机敏睿智的发现、深刻独到的见解、颇富语言魅力的表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总是强烈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

    在冯骥才看来,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它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而知识分子、文化人是为思想而活的,是注重精神的。他在长沙的演讲中再三强调:“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上。”

凤凰:抓住古镇的“灵魂”

    抵达“中国最美的小镇”凤凰时,已是午后时分。清澈的沱江穿城而过,两岸尽是湘西风情的亭台楼阁和悬河而筑的吊脚楼;偶尔,有渔翁的船桨划过、岸边妇女淘米洗衣荡起的涟漪,弄皱了水中一片如镜的倒影。现代文明的君临和游客的大量涌入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到处人声鼎沸,嬉笑声、歌厅酒吧的音乐声与小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古典美中的某些不和谐音符。

    对作家冯骥才来说,凤凰最富魅力、最吸引他的,一处是文学大家沈从文的故居,另一处是近代中国“第一文化贵族”陈宝箴世家。

    沈从文故居是一所古老的南式四合院,瓦木结构,绛红门窗,家居陈设简朴。在当年沈从文写出《边城》的书桌前,冯骥才以一种崇敬的心情沉思良久。而在陈宝箴故居参观时,他则是一副被惊呆的表情:陈宝箴是清代著名维新派人物,曾任湖南巡抚,家居凤凰,他的儿子陈三立是著名诗人,孙子陈师曾是著名画家,陈寅恪更学贯中西,通晓十国语言,被公认为当代国学大师。当晚凤凰镇委书记在“将军府”院中用当地土菜招待冯骥才一行时,冯骥才颇有感触地说:“你在中国还能找到陈家这样诞生了多位文化巨匠的家族吗?所以,博物馆才是凤凰的灵魂!”他认为,凤凰这地方,商业习气不能太重,不能让出售旅游纪念品的摊贩把沿河的美丽风景覆盖。商业化的过程就是把文化解构的过程、粗鄙化的过程,灵魂消失,只存其形。所以一定要警惕这种倾向。

    冯骥才在吉首市委书记赠送的图书中,还发现一种“苗画”很漂亮,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苗族的服饰精美而繁复,一种是银饰,如花冠、手镯,具有独特审美意趣;另一种是刺绣,分“剪绣”和“绘绣”两种方式。剪绣是将剪纸贴在绣片上按其图案刺绣;绘绣是直接用笔蘸色绘于绣片上。苗人的绘绣技巧很高,故被称作“苗画”。当晚,冯骥才便请来苗画传承人交谈,并教给当地官员如何开展“苗画”的普查保护工作,特别叮嘱他们将宝贵文化遗存留在手底,莫让文物贩子尤其是外国人“淘”走。

花瑶:活在自己的文化中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以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得名,目前只居住在湘西隆回的高山上。

    从隆回县城出发,沿途考察了荷香桥古镇和清代思想家魏源故居后,冯骥才一行于黄昏时分抵达海拔1400米的虎形山瑶族乡。此时,天空中飘着濛濛细雨,等候已久的盛装男女在震耳欲聋的鞭炮、锣鼓声中唱起“呜哇山歌”,跳起花瑶风情舞。古寨入口,一队头戴斗笠状上翻花帽、身穿鲜艳裙衫、腰系挑花布带的姑娘,手捧家乡自酿的米酒招待来宾,叫做“拦路酒”,一饮而尽方可入寨。晚宴上,更有花瑶姑娘边唱敬酒歌,边将大块腊肉塞入客人口中。

    随后,一场火爆异常的“花瑶民俗篝火晚会”将气氛推向高潮。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民间艺术传人们纷至沓来,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开场是花瑶的男儿亮出的“炭花舞”,把烧红的炭火抛向夜空,形成美丽耀眼的光带,须臾飘扬开来,似银花飞溅,玉珠散落。少男少女们跳起欢快、豪放的《瑶山米酒甜》、《挑花裙》、《咚咚歌》,尽显原生态舞风。

    篝火晚会上,冯骥才应邀发表热情感言。

    他说,花瑶是一个爱美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民俗和婚俗,“呜哇山歌”和“花瑶挑花”双双入围非遗名录,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他建议设立“女儿乡”生态保护区和博物馆,让花瑶的独特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光大。他还说,少数民族活在自己的文化中,它的传承是一种活态的传承,比如山歌,没人唱就会失传;比如服饰,没人穿就会消失。而文化的消失必然会导致民族灵魂的缺失。
   
    熊熊燃烧的篝火旁,一位端着相机不断拍照的小老头儿格外抢眼,他就是20年来170多次造访花瑶,用镜头记录其生存状态和民族风情的摄影家,大家亲切地称他“老后”。

    “老后比我小两岁,是位民俗摄影家,也写东西”,大冯有些动情地说,“他们夫妇俩把所有积蓄都用到花瑶文化的抢救上了,我们的文化保护事业就需要像老后这样的无私奉献者!”

隆回:有“文化自觉”的官员

    在隆回,有一位官员总是不离冯骥才左右,他便是县长钟一凡。

    2004年,冯骥才在山西榆次全国县长非遗论坛上发表演讲,钟县长听后大受启发和震撼,感觉自己接受了一次“洗脑”,回到隆回便大施拳脚。他记住了冯骥才的一句话:“政府是文化遗产的第一保护人”,明确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尽管隆回尚未脱贫,他仍坚持每年拿出很多钱用于文化保护。此次,他又呼吁为文化保护立法、重视专家作用。冯骥才在长沙演讲那日,他率全县40余人开车前往聆听,真心诚意。令冯骥才十分感动。

    隆回县有个叫荷香桥的古镇,镇上有一条600米老街,散布着一些老店铺、老作坊,打铁的、制秤的、造酒的、做手工布鞋的、加工金银器的、经销传统杂货的……冯骥才漫行其中,感觉仿佛“走进了时光的隧道”。

    在其后的座谈会上,冯骥才对邵阳和隆回的领导说,工业革命后,机器代替了手工,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手工技艺有人的情感在其中,有民间艺术的味道,有亲切感。他建议在荷香桥搞一条手工艺保护一条街,对原有铺面进行采光、通气、排水、卫生等方面的改造,保护和恢复老街的文化内涵。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领导都马上明白(文化保护的意义),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说话。知识分子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文化保护是我们的事,我们不干就没希望了”。冯骥才说。但他特别向那些“有文化自觉”的各级领导表示敬意。

滩头:年画之乡忧与喜

    距隆回县城30公里处,有一个滩头古镇,是入选全国首批非遗名录的滩头年画产地。滩头年画色彩鲜艳、造型古拙、工艺独特,名列中国四大民间年画之一。

    一到滩头,主人先带冯骥才参观了削竹造纸工地:工人们将一根根青竹斜放于支架上,用锋利的刀刃削去竹皮,粉碎后做成纸浆,再到造纸作坊中制成一张张“竹纸”。哦,原来滩头年画从造纸到刻板印刷,已实现了“一条龙”生产!

    冯骥才与滩头年画渊源颇深。作为中国木版年画普查负责人和成果集成的总主编,他亲自主持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的编纂,还为年画传承人钟海仙颁过奖。钟老曾力邀冯骥才到滩头做客,可惜阴错阳差未能成行,只派人为钟老做了一次口述史。冯骥才此次成行,钟老已仙逝,令冯骥才不胜感伤,更觉民间艺术抢救的紧迫。所幸,钟夫人还健在,钟老的儿子、徒弟已继承了父辈未竟的事业。冯骥才登上楼梯来到二楼年画作坊,认真观看并亲手尝试了木版年画的印刷过程。冯骥才对钟老的艺术赞不绝口,称他画的眼睛,一笔点下去,又黑又亮,而且是活的、有生命的。兴之所至,冯骥才当即铺纸濡毫为滩头年画题词:“隆回民艺浓似酒,滩头年画艳如花”。


文章来源:http://www.jwb.com.cn/jwb/html/2009-06/01/content_322038.htm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59:52 | 只看该作者
文化不能靠流水作业生产
新民晚报  2010-03-24    张魁兴
  “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在全国两会上,对于文化产业呼声的空前高涨,对此,冯骥才提出:“文化产业指的是大众消费文化层面的文化,它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是不能够轻易被产业化的。”

  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建设的确不是一回事,正如冯骥才所言,文化事业是精神性的,产业是经济性的,文化事业是无法通过流水线作业生产的。文化事业通过传承发展,有历史积淀性,加强文化建设的要义或许更多在文化的保护。

  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所谓文化建设,在意的不是文化的保护与繁荣,更多是把文化当成了发展经济的灵丹妙药。地方政府乐此不疲地争古人、编神话、造古迹,结果是一个古名人,多个出生地;一段古传说,多个发生地;一场古战争,多个古战场;纷纷攘攘,一幕未罢一幕又起。

  地方政府为什么雅兴如此浓厚?虽然大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但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用公共财政的钱打造政绩工程。这些项目充满了铜臭味,恰恰是在“促退”文化事业。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发展,就不警惕伪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的侵蚀与破坏,而允许对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3:03 , Processed in 0.0561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