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吉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 博弈升至官方层面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8:32:37 | 只看该作者
湖北安陆回应"李白故里"之争:称不会做任何改变



2009年10月21日  来源:新华网


  “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今年8月,一则湖北安陆市形象推荐广告,引起了另一“李白故里”四川江油的高度关注。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批复,宣传片属于正当使用行为,一度停播的宣传片也恢复播出。对此,江油方面表示不服,称若得不到满意答复,将状告湖北安陆和国家工商总局。

  城市宣传片引争议

  “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8月中旬起,这条广告词频频出现在安陆市宣传片中,引起一些江油网友的不满。

  原来,早在2003年,江油已将“李白故里”注册成为中国首个城市旅游商标,网友们据此认定安陆的广告词侵权,不仅贴出李白在江油出生的历史、商标申请的经过,还要求江油市出面维权。

  8月21日下午,江油市委宣传部分别向有关方面发函,要求停播宣传片。江油重申“李白故里”为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并表示,若安陆继续播放宣传片就是侵权,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由于江油是“李白故里”注册商标的拥有者,电视台随即停播了这则有争议的广告,安陆市也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关于“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是否侵犯“李白故里”商标专用权问题的请示》。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批复指出,“安陆市作为李白曾长期居住地,被称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处。‘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宣传片,是对客观事实的正常叙述和说明,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规定的正当使用行为。”此后不久,带有“李白故里”提法的湖北安陆宣传片也恢复播出。

  对于宣传片的恢复播出,江油方面表示不服,并向媒体透露,不排除状告国家工商总局的可能;安陆方面也回应:如果江油坚持打官司,安陆不排除反诉。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8:34:30 | 只看该作者
李白故里究竟在哪?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词

记者赵亚辉

2009年10月16日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李白像(资料照片)
  近来,常在媒体看到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李白故里”之争的报道。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就四川江油、湖北安陆两地“李白故里”之争作出批复,但批复并未缓解争论。

  故里一词,字典里理解,应该是故乡,老家,国人的传统上多指出生地。李白的出生地在哪呢?

  我恰巧2年前在重走中国西北角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些考察和研究,当时还写过一些文字,今天再拿出来和网友们分享。我提供一些历史素材和文本,请网友们自己分辨。


  我曾在博客中发了一篇《寻访李白故居》,没想到不少网友留言,争论还挺激烈,有网友说我搞错了,李白故里不是江油,而是中亚的碎叶。还有网友贴出来在网上查到的李白资料,说其中清清楚楚说李白生于中亚碎叶,让“博主搞清楚再贴文”。

  幸好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确也很感兴趣,这一次重走西北角到江油采访时,恰恰进行了一番比较详细考证,索性在此专门写写,也算是回答网友的问题。

  其实和很多网友一样,我小学、中学课本上学得都是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死于溺水。直到不久前,我还以为这是对的。因此这次到江油采访时,进行了比较认真的考证,可是结果是:即使李白有在中亚碎叶出生的可能,这种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李白出生在四川江油的可能性超过99%。
碎叶遗址距布拉纳塔约8公里,一名吉国女大学生在布拉纳塔附近的木板上寻找关于李白的记录,结果什么都没找到(资料照片)


  为什么很多以前的课本和资料都说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主要是郭沫若老先生“造的谣”,大家都相信郭沫若。1971年,郭沫若发表了《李白与杜甫》,提出李白生于中亚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境内的托克玛克附近,事实上,这并不是新的观点,历史上有人曾经提出过。那时,正逢我国与苏联正在进行边界谈判,在我国的对苏照会上引用这一观点,说明中亚那块土地自古以来是属中国所有。这一来,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挂上了勾,又是中国的历史学权威定了调,那还有谁敢说“不”。一时间所有的教科书、工具书都全改成:“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
邓小平手书的“李白故里”碑


  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算是秘辛,也是我这次了解到的一个故事。1982年,江油很意外地收到了邓小平托女儿送来的一个亲笔题词,只有四个字:“李白故里”。据说,邓小平写这个字之前,恰恰和郭沫若有一次长谈。这个故事的前半段绝对真实,这四个字刻成的碑现在还矗立在李白故居里,但是后半段是否属实,就没有人知道了。反正,邓小平题词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8:35:09 | 只看该作者

金星下凡  李白出生图
  抛开这段秘辛,让我们科学的考证一下,究竟为什么李白的出生地会有这么多争议?这些争议是如何发生的?争议的依据都是什么?有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李白出生在何处?

  我想原原本本的讲述这个争议的历史,请您自己来判断。考证历史肯定有点长,请大家耐着性子看。

  先说江油百姓的说法。关于李白的出生,在江油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太白金星被玉皇大帝贬下凡尘,出得南天门,来到西蜀的青莲乡,但见此地山明水秀,竹木茂盛,田土肥美,如人间仙境,决定在此投生。时见一端庄秀气的妇女在盘江河边浣纱,就摇身变成一尾金色鲤鱼,向江边游去,冲开纱线,跳进竹篮。这妇女正是李客之妻,从西域迁来不久,见鲤鱼跳入自己篮中,又惊又喜,当晚与丈夫一起烹食,便觉有了身孕。怀胎十月,李客妻做了一梦:天上金光闪亮,长庚星从天而降,恰巧落在自已怀中。随即,李客妻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夫妻非常高兴,既是太白长庚星入怀而生,就给儿子取名李白,字太白吧。

  这也是李白名字的由来。这个美丽的传说在江油传了一代又一代,而且还载入《四川总志》、《龙安府志》、《江油县志》、《彰明县志》,因而李白故乡的人都知道李白生于青莲,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

  但是,从唐代开始,对李白的出生地就有了五花八门的说法,随着李白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地方都想把李白争成自己的家乡人,于是打起了热热闹闹的笔墨官司。

  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说过一段很风趣的话:“蜀人以白为蜀产,陇西人则以白为陇西产,山东人又以为山东产,而修入《一统志》,盖自唐至今然矣……呜呼!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而千百余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余谓李白无时不是其生之年,无处不是其生之地。亦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莫争莫争。”

  这位老先生风趣的很,面对李白的出生地之争,他倒好,当了一次“和事佬”,或者说是“泥水匠”,抹了一番稀泥。不过,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李白是何等的受中国人的喜爱和尊崇!李白不仅属于某一个地方,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8:35:43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李白的出生地在唐代就有不同说法。

  中唐的大诗人元稹说:“山东人李白。”五代时写的《旧唐书?李白传》也说李白是山东人。这种说法是把李白曾较长时间在山东安家,就把李白说成山东人。但是这种说法没有史料支撑,本不足信。而且《旧唐书》写于五代乱世,史料残缺,编写粗疏,谬误不少。

  所以,北宋的大文豪、史学家欧阳修又重新编写,在《新唐书?李白传》中,纠正了《旧唐书》的谬误,说:“李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这是说李白的祖先,曾被流放到西域,唐朝神龙初年才偷偷跑回内地,客居在巴西,即绵州,李母梦见长庚星落入怀中,生下了李白,这与李白的好友魏万、李阳冰的记载是一致的,也与李白故乡的传说是一致的。

  李白的好友,也是李白的从叔李阳冰的记载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他是公认为李白送终的人,当时他是当涂县令。他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究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

  这里对李白的家世及出生地记载很详细,清楚地说明李白是其父“逃归于蜀”后方才出生的,而且他出生的时候就伴着美妙的神话传说:他的母亲梦见太白星降落在自己的怀里,所以他才取名白而字太白。他还说李白这名字若在“易姓与名”的西域,是断然不复存在的,只有“逃归于蜀”后出生才能复姓李,也才能称做李白。

  李阳冰这篇序作于“宝应元年十一月”(公元762年),也就是李白去逝的那一年。李白临终前去见了当时作当涂县令的从叔李阳冰。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可见李阳冰《草堂集序》中所说当是李白亲授,也应当是十分可靠的,李阳冰于李白去世后不久即写成此序,既是遵从李白的嘱托,亦是记忆犹新,避免事久遗忘的缘故。时间之近,亦可证明序言的可靠。

  可是,正是李阳冰这篇应该对李白出生地“盖棺定论”的序言,却引发了后世的争议。什么争议,下面继续说。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8:36:19 | 只看该作者
从北宋至明清,关于李白的出生地,基本上按《新唐书》的说法,没有多大争议。到清乾隆年间,王琦编《李太白全集》,在李白年谱中提出了一个疑问:“以《代宋中丞自荐表》核之……时年五十有七……神龙改元太白已数岁,岂神龙之年号乃神功之讹,抑太白之生在未家广汉(指绵州,汉代属广汉郡)之前?”但他最后结论仍然很明确:“太白生于蜀中。”

  不过,这个王琦不得了,他的这段话很厉害,因为他有一个重大的发现,为以后直到现在的李白出生地之争埋下了伏笔,郭沫若老先生最初的依据也是他的这个发现。

  他的这个发现就是,不论是欧阳修,还是李阳冰的记载,李白之父李客是“神龙初遁还”,神龙初,就是公元705年,说李白之父是这一年从西域逃回蜀地的,这与李白出生在蜀地的说法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因为从李白年龄看,李白是公元701年出生的,神龙之初,李白应当5岁。经过一番考据,王琦最后说:或许李白出生于入蜀之前,或者神龙乃神功之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李白出生前后二十年就有19个年号,那时武则天当政,她有个怪毛病,就是爱改年号,以至一年连改两个年号。神功之初为697年,神龙之初为705年。虽然李阳冰的《草堂集序》说李客归蜀是神龙之初,但是当时李白病重,很可能将出生年号没给李阳冰说清楚。而且,事隔几十年要把那么多年号记清楚,的确也难,何况“功”与“龙”音相近很容易混淆。

  当时这一个字没说清或没听清倒不打紧,可是让后世打了一场又一场的笔墨官司!一直打到现在。

  但是应该承认,当时李阳冰序言的核心意思,还是李白出生于蜀地。

  就连提出疑问的王琦最后也认定,李白出生于蜀,也就是说他肯定了神龙之初应当是神功之初。神功之初为697年,入蜀后3年,即701年,李白出生。

  在后来到了民国时期,1926年5月,《晨报》副刊发表李宜琛《李白籍贯与生地》说:“太白不生于四川,而生于被流放的地方。”1935年,陈寅恪又在《清华学报》上发表文章说:“太白生于西域,不生于中国。”他们的依据都是王琦提出的疑问,李白写《代宋中丞自荐表》己57岁,神龙初应当是5岁,所以李白是生于西域后才入蜀的。不过他们并未得到多少人响应,在教科书上,工具书上,都还是说李白生于彰明青莲。

  直到1971年,郭沫若发表了《李白与杜甫》,就发生本文开始叙述的那段历史,一时间所有的教科书、工具书都全改成:“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8:36:54 | 只看该作者

少年李白英姿飒爽,在江油留下了很多故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百家争鸣”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郭沫若的“李白出生碎叶”说提出了质疑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一石激起干层浪,一场热热闹闹的李白出生地之争展开了。在十九世纪80年代先后出现了6种说法,除“中亚说”、“蜀中说”外,还有出生于“新疆焉耆说”、“哈密说”、“阿富汗说”、“长安说”。还有出生于回蜀途中的某地说……这些不同的观点,在各种报刊上,在李白学术研讨会上,相互辩驳,相互质疑,充分体现了宽松的学术气氛。也再次印证了李贽的话:“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而千百余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

  因为大家太爱李白,都希望李白是自已的家乡人。这就是所谓“名人效应”。

  “中亚碎叶说”主要依据范传正的《李公新墓碑》:“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这是说的距李白出生约100年前的事,碑文并未说李白就生于碎叶,而是说李白之父迁入西蜀后才生下李白:“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为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这里把入蜀才生李白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说李白生于碎叶实在有些牵强。

  “出生条支说”即“出生阿富汗说”,主要依据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叶非罪,谪居条支”,论证条支即今阿富汗,李白就生于阿富汗。李阳冰的原意是说李白的先辈曾被流放到条支,其父迁入蜀后才生李白。李阳冰说的条支是借指西方很远的地方,不可能是指阿富汗。唐朝是在阿富汗设过条支都督府,但时间很短,在李阳冰写《草堂集序》时早已撤消。再说,李白出生的前后那几年,中叶一带正在打仗,“安西道绝”,李白父母不可能带着刚出生的李白走绝道。

  “出生焉耆说”与“出生哈密说”也是依据范传正的《李公新墓碑》:“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前者说焉耆有个碎叶城,后者说哈密曾经有过碎叶城。其实已经有史学家论证清楚了:碎叶城只有一个,在中亚碎叶河边。因而说李白生于焉耆或哈密就失去了依据。

  “出生长安说”依据李白自述,其先祖“奔流咸秦,因官寓家”,这是说距李白出生的300年前的事情,后又经过流放中亚的变化,李白的家哪可能还在长安,此说依据最不充分。

  相比较而言,“出生于蜀中说”依据最为充足。李白自己没有直接的明明白白的说他生于蜀,当然,若他已经说清楚了,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年的争论了。

  不过他说过“少长江汉”,而唐代的岷江与嘉陵江(即西汉水)之间就是称“江汉”,也就是说他是蜀中生长的。他还说过“家本紫云山”,即是说他家住紫云山下,也就是青莲。李白还写有30多首怀念西蜀家乡的诗,特别是他晚年思念巴蜀故乡特别强烈,希望叶落归根。李白去世前给他的好友说过他的身世,很明白地说他生于蜀。

  李白在世时名声很大,崇拜他的人很多,用现在的话说,有一大群“追星族”崇拜他,其中有一位魏颢,为了见李白,追了几千里,从北方追到南方,从吴越追到扬州,才见到李白,两人一见竟成了忘年之交。李白把他的诗稿全交给魏颢,让他编集作序,当然也给他讲了自己的生平事迹。

  魏颢在他编《李翰林集序》中,明确说李白“身既生蜀,而江山英秀”。魏颢写这篇序时,李白健在,绝对不会说错。

  与李白有过交往的刘全白,在他的《李君碣记》中说李白是广汉人,绵州在汉代属广汉郡,广汉人也即是绵州人。与李白同时代的于邵在李白去世不久,在李白故里立碑,也说:“白生于此县。”李白好友的儿子范传正,曾访问过李白的后代,得到过李白的儿子写的家谱残部,也是说李白是入蜀后才生的。从以上材料是可以证实李白出生于绵州巴西郡昌隆县青莲乡,即今江油市青莲镇。

  最近二十年来,在江油也出土了一些珍贵文物,也为李白出生于江油提供了佐证。在江油大匡山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作于公元994年)、“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作于公元1068年),两碑分别载有“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等文字,证明李白与江油青莲乡的关系。

  乾隆时著名四川才子李调元说:“人莫不自耀其所居之地,而欲耀其地,莫不先夸其地所产之名人,即偶尔流寓,亦必聚而讼之,所谓争此朽骨如天球也。然不必争而争之,未有如我彰明李太白者。”

  的确,李白的出生地本来是比较清楚的,可是因为他太出名了,太受人们的敬爱了,都想把他争为自己的家乡人,才打了那么多的笔墨官司。

  不过,我相信,事情愈争愈明。

  我还相信,李白在江油出生的可能性超过99%。

  (本文感谢江油廖伯逊提供部分史料)
17#
发表于 2010-5-22 16:02:4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说一】李白,你究竟有多少个故乡?
王艳
  |  云南信息报
李白的故乡在何方呢?往事越千年后的今天,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特别是江油和安陆两地,干脆放弃了学术争鸣,当地政府赤膊上阵,文攻笔战,一个名人故里之争,上升到官方层面,极其罕见。(《中国经济周刊》4月13日)

关于名人故里之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凡是有些名气的古人,无论王侯将相抑或贩夫走卒,都会被考证出一个个“故里”来,被一些地方争来抢去不亦乐乎。李白故里,只是其中之一罢了。但如今竟然有老外也掺和了进来,就着实令人目瞪口呆:大诗人李白,你究竟有多少个故乡?有的时候,真的是感慨丛生:“李白”何其少,“故里”何其多!名人还是太少了,正因为名人数目太少是稀缺资源,所以才会出现争抢,所以一个名人才会拥有好几个“故里”。假如“名人”泛滥了,想必“故里”也就不值钱了。

在当前这个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孙悟空已经不再是孙猴子,“名人”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成为一种消费道具。就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着猴王到处安家、唐僧包二奶的消费时代的学术闹剧。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原本无可厚非。但凡事都有个度,我就不相信,一个“李白故里”的存在,就能为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 此帖被苦尽甘来在2010-04-15 14:29重新编辑 ]
18#
发表于 2010-5-22 16:03:29 | 只看该作者
假如李白还活着

戈多


  李白活着的时候,朝廷的干部政策是以诗取仕,谁诗写得好谁就可以做官。所以李白当过官,虽然没多久皇帝就让他离休回老家,但毕竟当过官。民间传说,临走时,唐玄宗还赐给他一块可以免费吃喝的金牌呢。

  一千多年后,湛江晚报登出了关于李白的消息:我国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都在争当李白的故乡。其中江油和安陆两地干脆放弃了学术争鸣,两地政府赤膊上阵,文攻笔战,甚至要打官司。

  托克马克市争当李白故乡的依据,是李白的出生地是碎叶城,也就是托克马克市。我的书柜里有一本纸页发黄的《李白与杜甫》,是已故郭沫若先生扬李抑杜的巨著,书里白纸黑字写着李白出生在碎叶城。但出生地是否就是一个人的故乡?我看未必。比如,外省农民工张老三夫妇在湛江生下儿子张小三,而张小三长大后到广州结婚成家,生了张三小,如果在哪儿出生哪儿就是故乡,那么这一家人就会各有各的故乡,岂不乱套?李杜诗书在,光芒万丈长。托克马克市想沾李白的光,那就让他们灿烂好了,但不能让他们强拉李白加入斯坦籍。李白是中国人,我们的诗仙。

  有一个问题:假如李白还活着,他会怎么样?

  我想,假如李白还活着,他会发现自己比别人幸福,无须办户口就可以到城市落户。旅游业大发展,使得历史名人成了抢手货。老子、西施、诸葛亮被争抢得要撕成几块,连子虚乌有的孙悟空、七仙女、女娲的“故乡”也有了几处。在没有历史名人的地方,就争抢影视明星,徐静蕾就曾经被湖南两个县争得不可开交。表面看,这是文化、学术之争,其实是钱作怪。一个名人是一面旗子,可以招徕游客烧钱。

  但假如李白还活着,他会晕:有没有搞错,把我当成唐僧肉?没听说过“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吗?我的肉酒精含量超过60度,吃不得。但就算李白强烈抗议,他这唐僧肉还是当定了。现在有人以死抗争非法拆迁都无效,他口头抗议算什么?好在李白很快就清醒了,发现最近二十年来的怪现象:有的地方政府,对扶持发展文化像守财奴,拔一根毛痛几天,对历史人物是大施主,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如果有一天终于从古书里捡到几颗芝麻绿豆,那就像阿Q一样——“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

  因此,假如李白还活着,估计连吃饭都有点问题。也许他会在某个城市的马路边蹲着,给人擦皮鞋,或是等人雇去搬装修材料,当初他写的“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似乎是对现在的预言。

  湛江晚报20100417
19#
发表于 2010-5-22 16:04:21 | 只看该作者
别让李白变成“李白耶夫斯基”
海峡都市报20100414

     N王传涛
     
     日前,吉尔吉斯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朱萨耶夫·古邦访问湖北安陆时,称李白故里在吉国托克马克市。之前,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纷纷自称是李白故乡,点燃经久不息的李白故里争夺战。(4月13日《中国经济周刊》)国内有三个地方争李白故里,早已不是新闻。可争了这么多年,也没分出胜负,现在吉尔吉斯斯坦也加入,让我们为国内三个地方捏把汗———再“内耗”下去,李白很可能变成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名人了。
     李白属于国内哪一地不是最重要的了,将李白是中国人的最有力证据拿出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资源注册形式将之稳定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内耗让李白变成“李白耶夫斯基”,那就是笑柄了。
20#
发表于 2010-5-22 16:04:57 | 只看该作者
李白老师,您究竟有几个故乡?

济南时报20100414
□鱼烟罗
    李白的故乡在何方呢?13日,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4月13日《中国经济周刊》)。
    关于名人故里之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凡是有些名气的古人,无论王侯将相抑或贩夫走卒,都会被考证出一个个“故里”来,被一些地方争来抢去不亦乐乎。李白故里,只是其中之一罢了。但如今竟然有老外也掺和了进来,就着实令人目瞪口呆:大诗人李白,您究竟有多少个故乡?有的时候,真的是感慨丛生:“李白”何其少,“故里”何其多!
    名人沦为资源,“故里”代表利益。在当前这个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名人”已不再是一个“人”,而成为一种消费道具。笔者就不相信,一个“李白故里”的存在,就能为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放眼古今中外,似乎没有哪一个经济发达城市是靠炒作“名人故里”发展起来的。当初的香港从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世界金融中心,似乎也没有名人在当地安家落户。
    “李白故里,花开四朵,各表一枝,希望真能惠及两国四地百姓的民生,这也算是对伟大诗人李白的文化告慰了”——— 这是这篇报道的“结束语”。请恕笔者直言,当李白被披上了功利的外衣,早就贬值到了一个极限,哪里还能创造什么文化效益。(淄博 企业干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8 21:48 , Processed in 0.0620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