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宜昌会议:学术研究的盛会 展示魅力的舞台2
(二)侧记篇之三:
探讨有效识字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省教研室小学语文研讨会识字教学专题分论坛“嘉宾访谈”纪实
武汉市江汉区花苑小学 蔡昀2008年4月24日上午,来自湖北省各市州的老师们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了两节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识字课:一节是武汉市邬家墩小学刘丹老师执教的专题识字课;一节是黄冈麻城第二实验小学鲍爱霞老师执教的随文识字课。
课后,由省小语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凤英老师主持了识字专题论坛活动。围绕“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个问题,通过现场互动和短信互动两种方式,执教教师与听课教师面对面、执教教师与教研专家面对面、听课教师与教研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
现将识字专题论坛的活动情况记录如下。
张凤英:《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段或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完全忽视识字教学。下面,我们就以现场的两节识字课为引子,共同探讨“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个话题。
张凤英:非常感谢刘丹老师和鲍爱霞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生动的识字课例!首先,我想请两位老师分别谈谈这两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你们又分别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你们觉得教学的效果怎样?
刘 丹: 我是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的老师。我执教的是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个的专题识字课。这个识字课,图文并茂:文中既有识字的口诀,每一句口诀都揭示了“口字旁”的构字规律;又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美景;还精选了与识字内容有关的、描写这些美景的诗句。这节课教学,我主要是让学生识记这些“口字旁”的字。而“鸣、吟、啸、啼、吠”这些字都是动物发出的声音,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创设情景,运用不同的声音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去了解这些声音的欲望。其次运用生动的活动“变一变”,用变魔术的方法把“门”和“耳”加起来,突出这节课要学的“闻”字,并通过动作让学生知道“闻”的意思。在“变一变”、“闻一闻”等活动中加深对这个生字的印象。
鲍爱霞:我来自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今天我上的是一堂随文识字课《北京亮起来了》。一篇课文拿到手,老师们都会重阅读、重理解;而对识字通常是忽略了,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这堂随文识字课,希望和老师们一起探讨随文识字课的上法。二年级人教版课文的识字量非常大。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第一,正确把握识字课的课型,把力量集中在引导学生会认、会记、会写以及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第二,把握二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随文识字,以及自主识字,想要达到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目的。一是将要求会认、会写的“辉煌、幕、烁、装、由”随文识字。二是运用多种方法巧记字形,鼓励学生用图片、声音、查字典、比较形近字、读儿歌等方法引导学生识记一部分字形、理解字义。三是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并正确书写生字。最后应让学生进行写完后的评价。
张凤英:两位老师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采用了多样的方法,学生识字的效果也不错。
张凤英: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们对这两节课的短信评论。
手机尾号为3199的老师:“刘丹老师真美丽,教生识字突出趣;用比较、做游戏,生动形象助记忆;听录音、放图片,声影并用堪称奇;生字融入古诗里,体会意境读中记。”
手机尾号为7825的老师:“《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在解决大量识字的问题上做了很好的尝试,容量大,效果好,也真正锻炼了学生。”
张凤英:这里,手机尾号为6477的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随文识字课是重在识字还是重在理解课文?低年级都要随文识字吗?怎样教学才是最合理的?”接下来我想请赵洪老师就今天的两节识字课谈谈你的看法,以及刚才这位老师的提问你有什么看法。
赵 洪:今天的两节识字课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两位老师定的目标都非常合理、科学、准确,都把识字、写字作为识字课的重点,运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如刘老师猜谜、联系生活的方法,运用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图片等方法,都运用得非常有效。我认为两位老师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新的要求。提倡认、写分开。低年级提倡多认少写。同时今天的两位老师都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使课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识字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高效?需要加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目标的制定要合理,要依据课时而定,课时的分配要合理。大家千万不要把识字、写字放在两课时之外,让学生自己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写字的姿势、习惯都应由语文教师来积极引导。目标一定要在课时中落实、体现。第二,我认为写字教学要加强。现在很多课尤其是公开课由于时间关系总是重于感知课文,而写字却总让人感觉时间短,落实不到位。每课时你要让学生写多少个字,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一课时写三个,第二课时就要写五个字,安排要合理。不要把八个字安排在一课时里这样很不科学。每课时都要安排五到十分钟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练习如何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对于写字我要强调五个方面的要点。第一,要让学生认真看你写的范字。第二,要描,强调先描后写。第三,认真写。第四,要评价。学生先自评,再小组评、老师评。第五,改。要好好落实这五步,充分引起孩子们写好字的重视。对于随文识字的问题,我认为随文识字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如鲍老师今天的课首先它是一个阅读教学,按照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去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你一定要体现识字教学的特点。就是不应把识字、写字从阅读中分离。应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来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我们可以达到这样几个目标:第一,识字、第二,读好课文,第三,积累语言。
张凤英:那么,究竟怎样才算一节好的识字课呢?一节好的识字课,究竟应该有哪些评价标准呢?我们请“有效性教学评价实验”课题实验教师罗玲玲老师谈一谈这个问题。
罗玲玲: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怎样引导学生既减轻负担,又能轻松快乐识字,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这是广大低段教师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许多新教材编排本身就有意识地突出多元开放的识字形式:一是随文识字,二是诵读古诗识字,三是在语文园地中识字,四是编排了单独的识字课。刚才刘老师的这篇教材里有识字的方法,有声音,入情入境的诗歌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第二,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是低年段老师所要关注的问题。如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积累,鼓励了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再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一些字,利用生活经验分析一些词语,借助插图、实物识记生字。然后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体现了一些层次性。让孩子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孩子们就能产生自主识字的愿望,乐于参与识字的过程。
第三是要重视教给方法自主识字。一要识字与汉语拼音相结合。二要注意识字与音形义相结合。
张凤英:目前的识字教学,老师们普遍反映效率比较低。识字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就这个问题,我想请张运敏老师谈一谈。
张运敏: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改革力度最大,讨论最活跃的板块之一。目前识字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即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过于花哨,收效甚微,二是对识字教学要求把握不准。我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主要把握六个关系。
第一,创设情境与提高识字实效的关系。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识字欲望,拉近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但是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你的情境一定要为识字服务。第二,要把握多认和少写的关系。怎样做才叫会认呢?读准字音、在语言环境中大概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仅此而已。不要求精细,不要求花太多的时间去分析字形结构,只是整体模糊记忆。要求会写的字我们就必须要求四会:会音、形、义,会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是是拔高了对会认字的教学要求,对会认字也反复指导识记字形,花了很长时间。第三,要把握好“识”与“用”的关系。为什么我们的识字教学会出现生字回生率高的现象,我想要引导学生多次用。一是用字阅读,二是用字表达。第四,要把握好学会和会学的关系。识字教学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能否独立自主的识字才是识字教学的关键。如刘丹老师教学带口字旁的字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有战略意义的。
第五,立足教材识字和在生活中识字的关系。在生活中识字要把握好四个原则:第一是顺其自然,按时识字,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第二是以识促写。第三是不求理解,对部分深奥的字不求理解。第四是不加指标。第六,把握识字与提高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即引导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自然地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
张凤英:谢谢张主任!六大关系,归纳得非常精辟,为我们研究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打开了一扇窗。
张凤英:我希望今天在座的老师们不要仅仅满足于今天这些专家和嘉宾提供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经验,而是要自己在识字教学中去研究识字教学,努力探讨提高学生识字教学的效率的方法、策略。关于识字教学的研究,希望我们今天的专题论坛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老师们关注识字教学、研究识字教学,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改善识字教学,从而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感受篇之一:
不虚此行 不负众望
——参加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感受
东风教育集团52小学 石红丽
4月24日8:00整,在省教研室李作芳老师的闪亮登场主持下,紧张的学习交流活动拉开了序幕了。专题论坛互动环节中的手机短信是我见到的另一新鲜交流形式,让我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虽然我担心粗浅的认识让人见笑,但手机短信的形式不失为一种遮挡露怯的好箭牌。
一上午听了两节识字教学——专题识字鄂教版二年级的《识字四》和随文识字人教版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还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亲情沟通从心开始》。上午的专题论坛是《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围绕这一专题,激情澎湃的我连发了三个手机短信,结合两节识字教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更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质疑“随文识字教学难道仅仅重视识字而不重视文本了吗?”竟然被主持人提炼并作为特邀嘉宾答疑的问题,还在专题论题中展开了讨论。我为自己能与与会老师有同样的看法而高兴。
下午,我看到我们东风教育集团小语界的泰斗董林涛老师主持会议,心中无比亲切,也异常兴奋,几次拿出手中的照相机“咔嚓”,想把董老师潇洒的瞬间留下。听了两节阅读课《鱼游到了纸上》《她是我的朋友》和一节习作教学《写给太阳的小诗》后,进入了专题论坛《如何全面达成阅读教学目标》互动环节。在专题论坛互动环节中,董老师示意与会老师能举手参与评课,可羞涩的老师们更青睐运用“手机短信”参与互动。情急之下,我站了起来。传递话筒的工作人员竟然就在我的旁边,根本不容我思考片刻。我接过话筒,一番自我介绍后便开始讲道:“执教《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的老师用教师个人魅力引领学生走进了阅读,教学层次清晰,层层递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两节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说实话,我说了些什么现在几乎已经不知道了。董老师当着密密麻麻的与会老师说评得好,可我心里知道:我紧张得有点过了。后来,特邀嘉宾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的杨东山校长也肯定了我刚才讲的朗读训练,我那颗不平静的心总算平静了一些。
4月24日的上午,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感动》和《一件让人感动的事》、《介绍我的朋友》两节习作课。每节课后,我都及时写下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知为什么,今天的我有一种想举手说的冲动。在《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表达愿望,引导学生乐说乐写》专题论坛中,我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奋笔疾书记录着专家精辟的意见,这将会是我打开了另一片窗的理论基础。
两天的听课安排紧凑,课型多样,信息丰富。观摩一线教师课堂实践,我跃跃欲试,也想一展风采;聆听一线教师的经验,倾听专家的声音,饱受洗礼;反思自己,成功与不足并存。教学教研,任重道远;专业成长,永不懈怠!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三)感受篇之二:
乐在其中
——参加省教研室小学语文宜昌研讨会有感
黄石市老虎头小学 梁兰芳
听了一天的课,笔记本机的漫漫的,脑袋里也装得满满的,虽说有点累,但执教教师在课堂中的风采,那充满诗意的课堂;特邀嘉宾精辟的分析,中肯的评价,热情的鼓励;那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学生……我的倦怠立即烟消云散,不知不觉翻开笔记本,独自享受那一份快乐——
这第一乐呀,我终于明白了,识字教学这样丰富多彩!我们观摩了武汉刘老师的专题识字课和黄冈鲍老师的随文识字课,原来识字教学是这样生动有趣!特别是随文识字课,不要像高年级那样去逐字逐句分析课文。在专题论坛时,从嘉宾访谈中我进一步明白:语文教学一定要把握好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教学,切不要像要求中高年级那样去教学。随文识字课,重点是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学习积累语言,不要分析多,积累少,要从“低不低,中不中,高不高”的“雾”区中走出来。我明白了,我真高兴!
这第二乐呀,我终于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受。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总是做不到,教师喋喋不休、学生马不停蹄“思考”着老师提出来的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的现象很严重。像今天唐老师的课就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让学生写。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动起来了。是啊,在课堂上,亲爱的老师们,请等一等学生吧!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吧!
这第三乐呀,得从我一直以来坚持并遵循的教学原则说起。几年来,我在平时的授课中(主要是阅读教学),总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模式授课,不论有没有人听课,这个思维习惯一直不曾改变。听了今天几节阅读课,我发现这几位教师也是这样讲的。更让人高兴的是,省小语会副秘书长、特级教师吴定时老师在专题论坛中也谈到一堂阅读课应遵循这个原则,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破坏课文的整体美。看来这几年我的尝试是对的,我特高兴!
今天让我高兴的事情确实太多了。我乐在其中,乐在语文教学的艺术中,使我今天听课一天最深切的感受。尽管有的课还有待改进,但我从执教教师的眼睛里看出了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与执著。这更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所应学习的。希望圣教研部门今后能多多组织这样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我经常提醒自己:自己是一名教师,是一名语文教师,是一名叫祖国语言的教师。那样,就会更加明白自己:究竟该怎样教语文!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三)感受篇之三: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
——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参会感
黄石市广场路英才学校 季青
春天的脚步已经向我们走来,在有幸参加了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活动之后,更是感受到一股春的气息,朝气蓬勃,令人欣欣然。这次活动的研讨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分为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三个专题进行研讨。既有课堂教学展示,又有嘉宾访谈,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首先开展的识字教学专题。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的高低,因此,识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次识字专题展示了两节不同类型的识字课,分别是刘丹老师的专题识字《识字四》和鲍爱霞老师的随文识字课《北京亮起来了》。两位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让我感受颇深。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创设好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刘老师在教授“鸣、啼、吠”等生字时,播放了生动逼真的声音课件,变抽象为直观。这些鸟叫声,乌啼声,犬吠声让孩子们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识字兴趣。鲍老师在教“幕”字时,利用了一个大幕开合的课件,这一开一合,联系到“幕”字下面的“巾”,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和“墓”、“暮”进行区分。这些声音、画面的情景创设,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联想和记忆,把一个个抽象的生字,变成了可闻,可看,可感的具体形象。这些识字情景的创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通过交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两节识字课,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偏旁,归类识字,对比识字,儿歌识字,随文识字等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种识字方法的传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认字,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仅仅靠40分钟的课堂识字,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识字需求的。只有当他们掌握方法后,才能走出课堂,走入生活,学会自主识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在日常识字教学中,常常把识字单独地孤立起来。结果文离了字,字离了文,识字无助学文,读文不能巩固识字。还有的是死按生字表的顺序去教识字,殊不知在检测评价时,学生是“哇啦哇啦”能把课文背了下来,似乎是认识了生字;但一把字从文里拿出来调换一下顺序,反而不认识了。这两节识字课,都把生字放在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刘老师把字放到了古诗句中,学生在认识生字的同时,也品味到了诗词之美。鲍老师则把生字放到词语中认知,再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来学习。这样,在语言环境中开展识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词语和句子中识字,在阅读故事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生字和词语,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归根到底,我们识字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学以致用。通过识字,能满足学生的读与写的需要。这次展示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两节识字课,但对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这次“多课型”研讨活动給我们全省小语课堂吹来一阵课改春风,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种“一花独放”,而是借助这股春风,把新的理念带入每个人的课堂,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百花齐放”。
(三)感受篇之四:
回归课堂“真”本色
—— 省小语“多课型”教学展示的学习感受
潜江市实验小学 周 琼
为期两天的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教学展示活动,在美丽的宜昌圆满结束了,我带着满心的期待而去,载着满满的收获而归。此次活动向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课型: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认真聆听了九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简单中不乏智慧,平静中不乏灵动,就像仙桃袁志博老师执教的习作课《一件让人感动的事》中讲到的作文要“真实、真情、真切”一样,这次的课就让人走进了真实的课堂,找到了课堂的“真”本色,没有浮华,没有矫作,没有表演,一切都那么真实,真正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点了迷津,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正确航标。
一、课堂真实
听过许多的教学比武课、公开课,那些看似热闹、完美的课堂教学总给人一种“虚”的感觉:花架子多了,学生高兴了,知识是否落实了呢?相比以往,这次的课就让人觉得实在,没有过多的伪装,没有预先的铺垫,没有不必要的辅助手段,虽然课堂上有时出现了一些不完美的小“意外”,但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才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如潜江吴明妮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讲评课《介绍我的朋友》,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文时,有个孩子的文章写得不是很好,上台后不敢大声地念出自己的文章,吴老师鼓励他勇敢点,大声点,并及时给他的作文做了批改。试想,如果老师事先就让学生写好改好,专门点那些优秀的学生上台交流,没有修改的地方,那作文讲评又有何意义呢?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
二、师生真情
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要悟情就要求读者、教者先入情,只有教师饱含深情,用满腔的激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才能进入情入境,悟得真情,最终才能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如恩施唐清碧老师执教的习作课《写给太阳的小诗》,荆州梁斌老师执教的阅读课《鱼游到了纸上》,荆门张庆红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课《感动》,三位老师都能用自己情真意切的诗一样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真情流淌,学生的读、说、写也饱含真情。教者有情,学生入情,这样的语文课才真挚感人。
三、教学真切
一节课是由多个教学环节组成的,一环扣一环,丝丝相扣。完美的课堂希望每一个环节都按部就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影响整节课的效果。可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在我们的预设之外,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如果我们只注重课堂展示的“天衣无缝”,把那些“瑕疵”掩盖在华美之后,我想这样优秀的展示实际上是偏离了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只有真真切切地教,扎扎实实地教,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说话的机会,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如吴老师执教的《介绍我的朋友》一课,让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书本上了解到的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学生说出了“贪吃、贪睡、不讲卫生”之后,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了句“猪八戒还很好色。”惹得学生当场哄堂大笑,此时的吴老师并没有责怪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这样“不雅”的词,而是微笑着鼓励了该学生。“关注细节就是关注质量。”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语文课理应如此。
揭开面具,撕下伪装,还语文课堂一个真实的面孔;倾注真心,融入真情,让语文课堂激情四射;关注细节,平等对话,使语文教学真切自然。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感受,愿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三)感受篇之五:
生命中这位难忘的朋友
——《介绍我的朋友》习作教学磨课心得
潜江市龙湾小学 吴明妮
题记:只要上过公开课的教师,都会把执教公开课的体验称作“痛并快乐着”。这种“痛”是孩子成长中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孕妇临产时撕心裂肺地“甜蜜阵痛”。这种“痛”是精神上的磨砺,是心灵上的拷问,是理想与实践之间的艰难跋涉。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快乐:菩提树下醍醐灌顶般的顿悟,山穷水尽后柳暗花明时的惊喜,“无心插柳柳成阴”的万般激动。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成为其精神成长的不竭动力。
前言:
三月初,市教研室安排我于4月23日在宜昌举行的“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上一节作文教学课。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我忐忑不安:一半庆幸一半慌乱。庆幸的是可以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不安的是我感到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我们潜江市的,全省有那么多同行来听课,我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有这么一桩心事担着,那几天每天回到家总觉得心里不痛快,总觉得无形中有股沉重的压力。经过一番斟酌后,最终确定了课题——三年级习作教学《介绍我的朋友》。开始备课了,先把《课程标准》细细琢磨了几遍,接着上网下载了多篇关于小学习作教学的经验文章。因为这篇习作教学是对《介绍我自己》这一教学内容的拓展,我找不到多少可以直接借用过来的资料,只能“自力更生”,终于在好几个夜晚的奋斗中,“逼出”了一个初步构想。
接着是磨课,那真是一个痛苦而又充满了希望的过程。在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杜澄清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好几个学校进行了试教。试教的那种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数学中的无限循环小数——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可谁知,这种循环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一次试教都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一次检验,一串串问题如列清单似的被罗列出来,问题的指向由最初针对每个教学环节和每个情境的创设,到最后哪怕是一句过渡语、一个神态动作都进行精雕细琢,力求精益求精。即使这样,心里还是不安,自己总是在脑海里重放我上课的片断,睡梦中也总是在自己的课堂上惊醒过来,一遍遍修改,不知道改过多少遍了,我只是知道,我每天都会带着一张重新修改过的教案回家。第二天坐在电脑前仍然是一字一句地修改。
·信心在鼓励中坚定
为了熟悉教案,我把课堂搬进了家里的书房——手持教案,一遍又一遍地说课。十六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投入的神情、适当的体态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都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是调动学生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说课时,哪怕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句话的语调,我都要仔细琢磨,只要我觉得不到位,都会重新来做。此时,书房就是课堂,每一样物品都是我的学生,静静地聆听我的讲课。在家里我还有一位很好的指导老师,那就是房间里的那面大镜子。它是听我上课遍数最多的,它会忠实地为我纠正每个动作神情。如果说我在课堂上的教态是亲切的、自然的,这位指导老师肯定功不可没。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所谓的磨课就是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是一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这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就像化蛹成蝶,这一过程的确是痛苦的。特别是当试上过后,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却一时无从下手,心情就跌落谷底,放弃?坚持?一次又一次。
·亮点在意外中生成
那是在第五次试教时,因为想着上课别让学生出“意外”:一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二是怕学生说多了,影响自己的思路,所以不自觉地想牵着学生跑,于是我总是自己讲得多,学生说的少。第五次试教时,学生在课堂上居然都不开口了,你望望我,我瞧瞧你,就是没有人举手回答问题。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学区赵主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她让我面对学生的回答作好两手准备。如果学生能回答准确当然可以,如果不能则是亮点生成之时,他让我启发学生来说,变大问题为小问题,面对课堂上的意外,教师要有教学机智,要学会启发,要学会示范,学会给自己和学生“找台阶下”。
·困难在矛盾中化解
现在回想着长达两个月的“折磨”,还真令人难忘。白天,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就是磨课。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一句话,反复推敲. 在餐桌前吃着饭,偶尔间家人会奇怪我的眼神在游离,他们不知道我在思索着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推敲着一句过渡语。
就这样每一天都过得痛苦而充实,其中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令我难忘。且不说我几次手写教案(手写一遍印象深刻),浪费无数纸张。另外此次事件牵涉人员比较多:杜澄清老师在自己繁重的视导工作期间,一次次听我的课,一次次给我提建议;我们学校的蔡老师几次三番地帮我修改课件,一个原本对他来说不算太复杂的课件,而由于我的“朝三暮四”,浪费了他很多时间;和我配班的郑老师,忍受我反复无常地换课行为;还有学区的赵主任、周主任,学校的杨校长、尹老师、周老师为我的课也提了不少中肯的意见,提供了许多帮助。
·好课在磨砺中成长
磨课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让心灵承受痛苦的煎熬。但磨课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历程,一次次地反思修改,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能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审视自己,好像对于教学又重新认识了一番,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问题了。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
现在我才恍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真不是吹的。特级教师们也是一样,当我们在台下欣赏他们台上的那份潇洒的时候,可能很多时候都忘了他们曾付出过的那份努力。在钦佩他们的时候,也应该提醒自己,其实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努力,说不定也能像他们一样收获。我现在真正体会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你必须向对待你的情人一样,时时想着她,时时念着她。是啊,王崧舟老师所说的那句——“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的话语不也正有异曲同工之美吗?
终于,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观众,面对只熟悉了几十分钟的学生,有一丝紧张,但更充满自信。站在舞台上,我的心中已没有了厚实的教案,只留下清晰的教学环节,我眼中心中只装着面前的每一位学生。我把全部的注意力用来倾听学生的回答,捕捉亮点,引导生成,让每一位学生融入课堂,让课堂生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此时,我对“厚积薄发”才有了真正的感悟,没有那痛苦磨课过程的积淀,怎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展现?
结束语:
在午后的阳光下回想磨课的经历,我想是幸福的,回头看看这条路,它不像泰山的十八盘那样需要一鼓作气,勇往直前;也不似庐山的烟雾那样迷人视线,它是一条没有尽头却充满风景的登山路,要我们走走、听听、看看、想想,其乐无穷。细细回味“磨课”的美好时光,我因《介绍我的朋友》一课而无比充实。《介绍我的朋友》,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朋友。我相信这种磨课的教学历练最终会化作我人生的修炼,她必将启迪我在教学路上奋斗不息,耕耘不止……
后记
湖北省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研究永不停歇。如何借此契机,引发教师持续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会后,与会教师已经在省教育厅、省教研室联合主办的“网络教研中心”(wljy.e21.edu.cn)的“小学语文”之“案例沙龙”栏目开辟了专栏,展开了又一轮的后续研讨……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