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印客,平民出书的时代来临?汉网 2006-12-05 稿件来源: 武汉晨报 写作——当作家——出书,这曾经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互联网的普及给热爱写作的人们带来第一 次转机,无数人涌向BBS、博客、文学网站,借助电脑方便地写出几万、数十万的文字,然后发表、被传播,时不时收到网友读者的回复。而在今年下半年,又一次转机出现了:随着快印设备印刷成本的降低,仅需三四十元便可以单独定制一本书,而且,借助傻瓜排版软件便可以自己排版。这几乎使得每个人都有条件出书了,于是,网络上一个印客群体开始产生。 印客群体悄然崛起 2005年,美国印刷业的新锐lulu.com以它独特的经营模式,成功出版了350种杂志。它意识到传统杂志出版产业已经饱和,新的出版社十个有九个面临倒闭的困境。于是大力使用快印设备开辟出小数额印刷,通过网站接受全球网友的出书订单。无论你印十本还是一本,lulu网统统可以为你搞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今年下半年,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国内快印设备的印刷成本大幅下降,两家web2.0的印客网站,印客网和快印速因此火了起来,逐渐受到网络写手、博客爱好者的欢迎。 这些印客网站称,印书一本起订,一本100页十来万字的书仅需28~50元。其中,印客网还提供傻瓜式的“inker”排版软件给网友自由下载,而超印速则与小说阅读网等网站合作,发起“印一本,送一本”活动,大力推动网络写手把文字变成铅字。这使得很多写了几年文字又未能出书的网友怦然心动。 网友ikat说,出书一直是他的梦想,然而一直投稿都未能得到赏识。现在以自己可以承受的价格把自己的文字印成一本书,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在天涯社区、在和讯博客、在榕树下文学网站,则发起了印客活动。不少网友以当印客为荣,他们自己排版,收集插图印刷自己编著的书籍。有些博客爱好者亦把自己的博客内容编辑印制成书。他们骄傲地捧着变成铅字的书,在网上向网友展示。更有甚者,明码标价向网友出售自己的“书”。 图书出版面临变革 长期以来,由于书号发放的限制、出版社不甚灵活的挑选机制以及出书必须数千册起印导致的高费用,使得部分优秀的写作者无缘进入公众的视野。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诞生的平民写作,没有门槛,谁都拥有发表自己作品的权利,成就了数十名寂寂无名的写作者。台湾痞子蔡的爱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因为发表在网上走红而得到出版社的关注,顺利出书。内地当时毫无名气的写作者今何在、宁财神、安妮宝贝、慕容雪村也是因为网络写作一举成名。当时榕树下、红袖添香、天涯等文学网站红红火火,几乎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随着国外印客模式进入中国,写作者们发觉出书的门槛也几乎为零了。再加上很多网友持有这种心态,把自己所写、所拍或者摘录的东西排版印刷成书,可以满足自己的作家梦,可以作为自己永久的珍藏,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留作纪念。使得印客群体急速增加。目前,仅正式运营四个月的超印速网站每月印书量超过上千本,印客网则透露,一年来有数百人通过该站印书。 超印速网站的负责人之一龚经理称:“图书业有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种类越来越多,但单本的印刷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适合按需印刷。”他还说,之所以开办网站是认同“按需印刷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QQ印客群网友“糯米团”说,图书市场现在很乱,什么书都有,让人很难确定哪些是真实的精神食粮。他表示,如果印客有好书,他依旧会买。正准备出书的印客“魁胆王禹”则认为,印客不会对图书市场造成影响,它进入市场还需要很多东西,比如书号问题。印客只是可以满足个人的一种愿望。 印客产业喜忧参半 印客群体的出现,让印刷业者兴奋地找到印刷业发展的又一条出路。除了BBS的网络写手,时下越来越多的博客用户也是印客的潜在用户。随着知道印客的人越来越多,有可能出现更多有趣的书。八月份的时候,印客网开设栏目尝试与写作者分成售卖印客的书,当时卖出了31本。印客“Brave”说,印客网这种售书模式的好处在于没有积压,网友确定购买时,他们才按需印刷。和传统的售书网站相比,他们没有库存的压力。他们目前给作者提成的比例是80%,自己赚取印刷服务费以及20%的销售利润。这无疑为网站开辟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有媒体质疑,印客网站印刷网友收集的他人作品成书是否侵犯版权?一旦网友出售自己的书给其他网友又存在没有书号的问题,而目前,没有书号的书就意味非法出版。超印速网站称,超印速提供的作品不印刷书号和售价,不进入发行领域,不是出版物,仅仅是作为印刷品,因此超印速印书是合法的。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任律师认为,“书”没有书号,就不能算作可以流通的合法出版物,不能用来发行。个人或者单位用这种“书”来进行销售或者向不特定人群的赠予属于发行行为,都是不合法的。如果作者只是向亲戚朋友等这样的特定人群赠送,则属于合法。新闻出版总署相关人士称,没有书号的出版物是非法的,即便是用作纪念用途的类图书印刷品,一旦销售赢利也将被视为非法发行。 目前,关于印客出书的这一争论仍在进行中。它是否会成为图书业发展的新趋势,还是会因涉及非法出版的障碍而止步,还有待观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
GMT+8, 2025-2-17 05:06 , Processed in 0.0974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