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蒲骚知客榜[辑转]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9:10:42 | 只看该作者

>  这里,还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而不是语感”[(11)]和“语文教
学就是语感教学[(12)]”这两种涉及语感教学地位的看法作个说明。前者认识的
基本前提是正确的,即语文教学如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培养思维,但不能用这个基
本前提来否定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因为,说“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
正是植根于这个基本前提,具体点说,正是突出强调语文教学培养思维的特殊性。后者
的提法有偏颇之嫌,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语感这种直觉思维(尽管其处于核心
地位),还要培养逻辑思维,如果执于一端,那么,语文教学就只能是瘸腿教学,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也就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对语感在语文能力和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
义和实践意义,它对解决语文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思想性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改革问题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关于语感培养
  研究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关于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便成为语感研究这个
热点中的热点。
  要解决语感如何培养问题,首先要解决语感的形成机制问题。语感是长期有效的训
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其中介便是一个螺旋式循
环往复的过程,过程中的要点便是操作(语文实践活动)和重复(语文训练过程),由
此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语感直觉[(13)]。或许正是自觉
或不自觉的由此出发,很多论者认为语感培养有两个基本途径并由此衍生出种种方法。
途径之一是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因为“学生
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
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14)
]。这应该是语感培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
  途径之二是言语训练亦即语感知识训练,通过有意识的语感训练活动促进语感更自
觉更高效的形成。这当中,强调的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语感形成的理性升华作用,强
调教师的启发、诱导。
  在上述两个途径中,共同的认识是语感实践为主,语感知识训练为辅,并且,特别
强调反复实践的重要性和诵读在语感培养方法中的特别显著的作用。
关于语感培养的方法,论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首先,高度重视读(诵
读、默读、熟读、多读),并把诵读视为最主要的方法,这是从语感的直接、整体感知
出发;其次,相对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被广泛运用,同时
强调知识的教学要围绕语感进行(知识的练习以应用性为主,知识辨析性练习要摒弃)
,这是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语感形成的理性升华作用出发;再次是认为语感培养要循
序渐进,要分阶段进行,这是从教学论出发。
  值得重视的是如下问题:
  一是逻辑思维训练被忽视。我们知道,语感作为直觉思维,固然有直接性、整体性
、敏捷性等突出优点,但不能否认,语感形成有一个过程,过程中逻辑思维也在起作用
,即如整体感知,就需要逻辑思维方法——概括(只不过这种概括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
推理过程),可以说,没有概括这种逻辑思维参与,也就谈不上整体感知,也就谈不上
语感形成。因此,在语感培养过程中,逻辑思维训练仍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是生活体验被冷落。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
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
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
是苍白的,语感培养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
  四、对语感研究的整体评价
  几年来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尽管仍有一些薄弱环节。
  综合起来看,几年来的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语感研究获得了空前的重视。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
人民教育》、《教育研究》、《教学与管理》、《中学语文》(武汉)、《语文教学论
坛》、《天津教育》等多家有影响的刊物相继在重点栏目发出了语感研究文章,《中学
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两家刊物还作为“重中之重”来处理。语感研究在一定时间
形成气候,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热点、焦点,而且蔚为壮观,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二是语感地位获得了空前的高度认识。如前所述,人们对语感地位的认识是空前的
,这种认识,对语文教学研究乃至语文教学改革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三是语感研究领域的空前拓展。这种拓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传统语感训练给予
了相当的重视;二是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融入语感研究;三是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
法的研究已相对深入。
  四是语感研究触及了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一系列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给解决长
期以来存在的语文教学低速低效和不切实用问题提供了一个富有创新意义的思路。
  但勿庸讳言,目前的语感研究仍有亟待深入的方面。一是语感研究的哲学、心理学
、生理学、语言学上的依据仍感不充分。例如,语感与条件反射、语感与逻辑思维及形
象思维的关系等,目前尚无具有说服力的阐述。二是重点研究不够深入。例如诵读是语
感培养的重要方法,但对诵读何以能有效促进语感形成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缺少有说
服力的深入论证。三是对语感的实验研究尤其是对诵读的实验研究也仍是空白(而这,
涉及语感培养的实践操作问题,尤须加强)。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
实效性。
  语感研究给处于高原状态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尽管其仍有诸多有待
深入的方面。相信随着对传统的语感培养的研究的深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对语感研究
的进一步融入,随着语感培养实践的丰富,语感研究必将给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实
践增添蓬勃的希望和活力。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9:11:35 | 只看该作者

[1][8][12]余应源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2

[2]杨炳辉文(《中学语文教学》1994.12)
[3]李珊林文(《语文学习》1990.9)
[4]洪梅文(《中学语文教学》1993.5)
[5]李海林文(《语文学习》1992.10)
[6]龚向明文(《语文学习》1993.12)
[7]孟祥玲文(《天津教育》1994.2)
[9]杨炳辉文(《中学语文教学》1994.3)
[10]吴济南文(《中学语文教学》1992.11)
[11]王朝清文(《语文学习》1994.8)
[13]毛光伟文(《语文学习》1993.5);又,敏颜文(《语文学习》1
994.7)
[14]苗杰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2)

摘自:《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9:13:50 | 只看该作者
语感教学法的启示
2009年04月17日  来源:《教育》旬刊
  在学习洪镇涛老师的语感教学法之前,备课时我需依靠教师用书和多本教学设计用书,根据它们的提示来确定教学目标,确立重难点,理清教学思路,设计课堂提问。每次备课都要花上不少时间和精力,可工作几年了还是无法脱离这些资料的帮助。自从学习洪老师提出的语感教学法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备课存在的根本错误在于:“一直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来取代组织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剖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洪老师进一步指出,要改正这一错误,必须要重视语感教学。语感教学是指“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
  根据语感教学法的内容与要求,就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首先从备课入手。
  范读
  语感教学法要求教师先要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个整体的感受,不仅是内容和形式上的,还包括情感上的,以触发他们的语感。那么,为了增强学生感受文章的力度,再没有比教师本人有感情地范读更好的方法了。范读一方面可以触发语感,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这种效果是播放录音带达不到的。范读带有表演的成分,需要声音、眼神、表情、姿势等各方面一起配合,教师如果不在备课时预先作好充分的准备,是不可能通过范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过去备课我只是默读,目的只在于了解内容和疏通字词而已,然后就去翻阅各种资料了。这样备课,主要精力不是放在课文上而是教参上,所以不能脱离教参产生自己的领悟。
  现在备课,我先有感情地朗读几遍课文。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就先得调动自己的认知结构、阅读经验、阅历等来感受课文,揣摩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样才能安排好停顿,处理好轻重读、语速及声调。教师本人的感受又会通过朗读促使学生感悟,以培养语感。处理如何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独立钻研课文的过程,为了提高自己感受课文的能力,教师就得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阅读经验和增长生活阅历,长期坚持,教师处理教材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强。
  通过为课堂范读做准备,教师对课文的认识会更深入,这种认识与直接抄教参上的答案后产生的认识不同。抄答案如同自己给自己进行填鸭式备课,抄得多却未必消化,而通过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教师与教材之间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不是机械的物理反应。
  朗读时,教师会发现某些字、词、句、段在表达感情或文章结构上有不可替代或不可删除的作用,那么便可以把它们确立为上课的重点,接着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以他们的认知程度、生活阅历、阅读经验,假设阅读时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确定文章的难点,然后再进一步思考如何设计课堂,使得思路清晰,问题设计精妙,具体的实施方案切实可行。
  教学参考书并非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教师应该先自己阅读原汁原味的课文,产生自己的认识,明确自己的思路以后才去借鉴。各类参考书所起的只是辅助作用,只是用以补充或修正教师的认识,不是惟一的依据。参考各种资料以后再来调整自己的朗读,使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达到完美,读后思考,思考后又读,看书与朗读交替进行,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断深入。有感情地范读是备课的基础,一定要作好准备。
  品读
  语感教学要求“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在备课时存在的问题:没有抓住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让学生去领悟体会,而是把分析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作为重点。所以,备课时大量地去抄别人总结好的种种分析,唯恐有遗漏,而没有自己去独立思考,寻找那些语感因素强的地方和学生一起深入品味。针对这一错误,备课时我把抄写变为寻找语感因素强的地方,如语音字词、遣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都成为揣摩的对象。因为朗读时要读出文章的音韵美,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一句话中的词语就必有快慢轻重之分,高低急缓之别,那为什么要如此呢?使用替换法或删除法来比较修改前后的效果,答案马上就出来了。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子,第二节第1段最后一句:“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以前备课都没有注意过这句话,现在通过朗读课文,发现句中虽有疑问词但不必读出疑问语气,要读好这一句,感情要充沛,语调要激动。通过揣摩比较,我认为重音应该放在“这样的世界”和“何时”比较好,进一步体会。“这样的世界”便是个反动暴力残忍,反动文人无耻,民众麻木的世界;“何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极度痛恨。上课时我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句末的“!”能否改成“?”或“。”?为什么?如果学生答不出就请他们根据标点的不同,试用三种不同的语气读这句话,然后谈自己的体会。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参与体会作者的情感,比教师直接告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有效得多,后来的实际教学也证实了效果不错。品读思想感情还可以从标点符号入手,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过的。
  又如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课后练习三第2小题选取了文章的第7段,请学生品味文字,说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是:揭示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关键词语是“中立”“杀掠”“希望”“决定”。过去我就只会照搬答案给学生,现在结合朗读来体味,发现除了这些词,还有另外一些词,虽然教参上没有提起,但它们表达感情的作用也很强,所以在上课时也引导学生去感受了,比如“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这句话。于是,就设计问题:“当然”和“该”是什么意思?表现了民众的什么心理?放在这里重复使用不累赘吗?由此使学生体会到百姓命运的悲惨,鲁迅先生对他们麻木心态的批判。还有“拿他们去做百姓”一句中的“拿”可以换成“让”或“给”吗?通过比较揣摩,学生领悟到“拿”生动地刻画了百姓深受蹂躏后缺乏反抗精神,甘心为奴的心态。这样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很多,都是教师用书和各类参考资料未曾提到,通过自己的品读感受到的。虽只是小小的发现,却让我体会到了独立钻研教材的乐趣。
  教师若想引导学生体味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培养他们的语感,那么,自己就得先吃透教材,领悟出这些文字下的感情蕴藉。如果教师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都没有品味出文章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在哪儿,自己都没有读出独特的感受,又怎么带领学生去探索发现呢?
  钻研细节的同时,也要能鸟瞰全文。以前的备课思路是教参提示的,没有提示的就逐段讲解。比如《灯下漫笔》一到四段是讲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以前的教学法就是逐段讲解主要内容后讲难懂的句子,现在,则会先思考这件小事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上课时从作用入手,请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写了件什么事,并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面对这一事情的心理的词语。学生很快找出:银元换钞票(乐意)——钞票换银元不得(不甘心,恐慌)——钞票折价换银元(非常高兴,更非常高兴)。这件事从本质上讲,如同被抢掠般受到损失,可却还高兴!由此引出中心论点:“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语感教学法要求“从文章整体组合、材料搭配、语言表达方面”使学生“领悟语言运用的和谐感”。从这个要求看来,上课时不需要面面俱到,要除繁杂抓经脉,抓住与中心相关的部分就可以了。
  学习语感教学法之后,以前觉得难读难教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变得好读好教了,因为越是名家的作品,语感因素强的地方就越多。只要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地方推敲、比较、品味,他们也能很快理清文章脉络,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朗读重点段落
  通过备课时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深入地体会了文章。那么,在上课时也要把这一方法教给学生。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好选什么地方做重点指导对象,采取什么具体方法指导学生读。一般可以选择一篇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字、句、段落,采用指导诵读的方法:教师先示范读,请学生总结要点后自己读;可以点名请个别学生读,师生一起研讨,然后学生各自练习;教师直接给提示,学生依据提示读;教师示范几种读法,学生通过比较,从中选出一种最贴切的并说出理由,试读后谈自己的体会。不管是哪种方法,教师都要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感情体会,使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积累语感。
  背诵
  语感教学法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多听多读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所以,在备课时要考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篇幅较短的诗歌和文言文可以要求学生全篇背诵,较长的文章则选取其中的重要文段,可以是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也可以是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的,又或者是语感因素较强的。教师要在备课时考虑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充分朗读。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点名读、各自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指导读等。教师要依据课文实际情况与班级实际情况来考虑,使多种方法合理搭配使用,让学生不至于产生厌烦情绪;同时,要有相应的指导与明确的朗读目标,这样才不会使朗读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重复。
  在学习洪老师的语感教学法之后,我备课时开始“独立行走”,虽还只是蹒跚学步,但却是独立处理教材的开始。语感的形成是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也是,采用语感教学法教学可以培养教师的独立性。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9:24:54 | 只看该作者
语感是言语形式感(王尚文)
摘要: 语感的对象是言语形式。所谓“言语形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语音的层次,一是心理的层次,一是个性的层次,它们共同作用于语感过程,生成声音表象和语意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式即内容”,语感直接感知言语形式的过程,也就是直接完成思维中称之为“理解”的过程,其心理学成就即语意表象。
关键词:语感、言语、言语形式



语感自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热点以来,有关定义让人目不暇接,我以为语感就是言语形式感。——语感包括听觉语感和视觉语感,既管输入也管输出;为了能在一篇文章的篇幅里对语感的这一定义作出稍稍具体、深入一点的说明,我们姑且主要以输入型听觉语感为范围,这毕竟是语感的最典型的形态。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大可不必像孔乙己注意“回”字的几种写法那样,一定要把“言语”和 “语言”分得清清楚楚,有的时候确实难以分清,而且也没这个必要。但在我们这里却必须分清这两个概念,盖语感之“语”实为“言语”而非“语言”也。被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索绪尔指出:“在我们看来,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语言“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这一整套规约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一般分为语音、词汇、语法等三个系统。因此“语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是共同的,而且是在储存人的意志之外的”,是“言语活动一个确定的部分”。如果说语言是一种集体的 “规约”,言语则是个人活动。索绪尔说:“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于个人的领域和社会的领域”,“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此后许多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等等都在索绪尔的起点上对此继续有所发明、有所前进,例如洪堡特就曾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和索绪尔对语言所流露出来的贬斥态度不同,他对言语似乎更为热忱,对我们研究语感也更为有用。他指出:“只有在个人身上,语言才获得了最终的规定性②,他说:在我们习惯于称之为语言的那一大堆散乱的词语和规则之中,现实存在的只有那种通过每一次讲话产生的个别的东西;……语言中最深奥、最微妙的东西,是无法从那些孤立的要素上去认识的,而是只能在连贯的言语中为人感觉到或猜度到(这一点更能够说明,真正意义的语言存在于其现实发生的行为之中)。一切意欲深入至语言的生动本质的研究,都必须把连贯的言语理解为实在的和首要的对象,而把语言分解为词和规则,只不过是经科学剖析得到的僵化的劣作罢了③。R•巴特则告诉我们:从历史的观点上看,言语现象总是领先于语言现象(它是造成语言逐渐发展的言语);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一种语言存在于向环境中的言语学习的个人之中(总而言之,一个人不可能教会孩子们语法和词汇,而这正是语言)。一个人只直接学习言语,因为言语反映语言(由于言语是“声音的”)④。他还说语言“只能作为科学的对象”;在此,我们似乎还可以补充一句:言语才是所“感”的对象。


不必再作更多的引证了,因为我们已经可以由此得出以下结论:语言依存于言语。除了研究语言学或查阅字典词典、语法书,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包括自己说出来写出来的)全是言语而不是语言,即使学习语言也只能首先从言语开始并主要通过言语,正如“水果”确实存在,但我们实际吃到的却不是“水果”,而只能是香蕉、枇杷、葡萄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归纳认识“水果”,但我们所能真正感觉到的却是香蕉、枇杷、葡萄等等。语感既然是“感”,它的对象只能是言语,而非语言,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语言学家编写词典接触某一个词的时候,他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语感吗?是吗,语言学家接触词的时候也会有所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之所感,归根到底来自他单独接触这个词之前所听到,读到的以这个词为材料的言语之中。

在我国,夏丐尊、叶圣陶、吕叔湘等先辈语文教育家对语感的研究都曾作出过开拓性的贡献。据我所知,“语感”这一个概念,最早就是由夏丐尊提出来的,他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灵敏的感觉”⑤。继而叶圣陶又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大而为“语言文字”⑥。后来吕叔湘更把语感具体化,认为里边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⑦。言语并不排斥语言,语感当然也包容对语言的感觉,但把语感看成是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的总和,却就等于把蛋糕的味道分析为鸡蛋、白糖、面粉等的味道相加一样,是令人不能接受的,语感的丰富、复杂、微妙远非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所可描述的。蛋糕确有甜味,但蛋糕的甜味不同于白糖的甜味,言语确实由词语组成,但它们只是某一言语作品的“一鳞半爪”。“言,心声也”,一个言语作品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龙,有鳞有爪,但龙决非鳞,爪以及其它部件机械地组装起来的物体,它有生命、它有个性、它有灵气,鳞、爪在龙的身上为龙的生命、个性、灵气所贯注而获得了鱼鳞、鸡爪不同的禀赋、神态。龙鳞龙爪固然有鱼鳞鸡爪相似相同之处,但我们没有理由把它们从各自所生长的机体上割裂下来从而只是视为鳞、爪,例如语义感,吕叔湘说“就是对词语意义和色彩的敏感”,但词语的意义和色彩是该一词语所由生长的言语作品赋予的。即使是最最简单的“一”字,在“此地一为别”“为我一挥泪”“烟尘一长望”“灯火一天明”等不同的言语作品中都有不同的意义和色彩。采摘花瓣得不到花朵的美丽。诚然,查阅、研究某一词语的意义,色彩有助于我们领悟它参与组成的言语作品;但对某一词语意义的感知与对该一词语所在的言语作品的感知性质不同,后者可以包容前者,但前者不能替代后者,词义的语言学研究好比对某一部分肌肉作生理解剖研究,这种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它的价值不在于帮助我们了解这一个人的精神个性。“灯火一天明”好比一个人,“一”好比这个身上的一个部分。夏、叶、吕三位把语言作为语感的对象,我们则把言语作为语感的对象,区别就在于此。我们所说的语感是人们现实的语感,在现实中,人们不可能在感知“一”的语音的同时而不理会它的意义,或者在感知它的意义时把它的语音撇在一边。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是科学家从现实语感中切分出来的,是科学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序上已经被概括、抽象化了,虽不能贬之为“僵化的劣作”,但和语感之感的具体、生动、丰富、深刻确实有着颇大的距离。

言语,包括形式(怎么说)和内容(说什么)两个方面,但真正能够成为“感”的对象的却只是言语的形式,即言语的物质存在方面:则音节组成的延伸于一定时间中的组性结构,这诉诸人的听觉器官,或者说能为人的听觉器官所把握。


言为心声,作为言语形式的声,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语音的层次。例如《祝福》中的“老了”,我们可以把它的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描述如下:lao le。它由两个音节组成,其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整句话有它的语调;音节之间的有停顿、延连等关系;说时还可以强调不同的音节,使之成为“重音”。等等,这是最基础的层次。第二是心理的层次。先看曹禺《雷雨》中的两句台词:


鲁贵:叫她想想,还是你爸爸混事有眼力,还是她有眼力。


鲁四凤:(轻蔑地)自然是您有眼力呀!

鲁四凤的话,要是没有“轻蔑地”这一提示,剧本的读者就很有可能以为她爸爸比她妈妈“有眼力”,在这里“轻蔑地”这一语气对所要表达的内容竟然起了关键作用,而这一语气是人的轻蔑心理在言语声音中的表现,是语音学所无法描述的。但同一种轻蔑心理在不同的演员说这一句台词时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即使同一演员在不同场次的演出中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样,这是第三个层次——个性的层次,这是言语形式最真实生动,也最复杂微妙的层次。
言语形式这一概念具有相对性。相对于“老了”这一内容,“lao le”是形式;相对于“死了”这一内容,“老了”又是形式;相对于祥林嫂死了这一业已发生的事实,“死了”又是形式。
由于任何言语形式都是由词构成的链条和序列,它的生成总是在平面的运动(即横组合)中通过垂直的运动(即纵聚合)选择出合适的词来参加组合,直到最后一个词就位。在这过程中,起码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制约。首先是语言规范,即使有意“造反”,也不能完全不顾;其次是下文还要谈到的言语环境;最后也最主要的是言语主体的认识、情感、个性、教养等等心理因素,三者都必然溶解于言语形式,也可以说,言语形式含有语言规范、言语环境、个性心理等三个平面,当然在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语感是在听觉主体的感知中,把客观的物质的言语形式转化为主观的精神的现象。转化始于听觉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感知,在感知的同时生成声音表象,并直接转化为语意表象⑧——此所谓语意是广义的,包括言语形式所直接给出的语表意义和感情色彩,以及深层的意向(或者说意图,就日常交际言语而言)、意义(就科学言语而言)、意味(就文学言语而言),从而作出语感判断,最后叩击意识的大门,“形式就是内容”,即此之谓,关键在于由声音表象在感知(感觉、知觉的合称)的层面向语意表象的转化。“我”一听到短工说“老了”就能不假思索地“译”为“死了”,并因此而使“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翻译”,判断(如这太突然了!太让人“惊惶”了!等等),反应的过程全都发生在 “感知”的一刹那间,不容思索,也不必思索。感知的过程就是“翻译”、判断、反应的过程。语感的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语意表象生成的自动化,即所谓直觉性。直觉的对象必然是可感的言语形式,语感必然缘“语”而生,缘“语”之可感形式而生。直觉就是“知觉活动在感觉的水平上,也能取得理性思维领悟中称为‘理解’的东西”⑨。即语意表象的自动生成。
也就是说,感知言语形式的过程本身就是语意表象自动生成的过程,它们是同一过程,而非同时贯穿其中的两个过程,或有先后主次之分。因此,从这一角度看,言语形式感就是对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两者关系的直觉。
我们可以在“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里找到无数的例证来说明语感这种凭着对言语形式的直接感知(即不假思索)而能如此准确、全面、深刻把握言语对象并迅即作出反应的直觉性。例如《红楼梦》:
……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恒,……“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
这段文字精确传神地写出了黛玉在听《牡丹亭》杜丽娘伤春词句时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林黛玉“虽未留心去听”,却有两句听得“明明白白一字不落”,作者说是“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实际上却是林黛玉的语感对言语对象不自觉的选择。而且,虽然并未“留心”,却由于语感的操作而听得十分真切,“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安娜•卡列宁娜》:

“您刚才说的那件事情只是一个错误,而并不是爱情。”“记着我禁止您说的那个字眼,那可恶的字眼”,……

安娜说过之后,“立刻感觉到就是‘禁止’这个字眼也已表示出她承认了自己对他有某种权利,而且这样就更鼓励他去诉说爱情。”对“心灵辩证法”有着深刻洞察的托尔斯泰对安娜这一心理活动的描写是极其准确的,真实地展示了安娜当时的心理过程,具有强大的艺术说服力。话一出口,安娜就敏感地感到自己“用词不当”,而这“不当”恰又暴露出自己心底的隐秘。爱,她躲避着,却又向往着、追求着。托尔斯泰说她是“立即感觉到”,而不是“逐渐感觉到”,也不是“立即想到”,可见安娜对自己所说的那句话的感知、判断也是极其敏锐的。
语言表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语意表象,从客观方面看,是由于言语内容只能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内容是由言语形式实现出来的,它既不可能产生于言语形式之前,也不可能游离于言语形式之外,好比索绪尔所说的“能提”和“所提”之间就象一张纸的正面和反面那样不可分割,以致言语形式在哪里出现,必然导致言语内容也同时出现在哪里。如果把言语作品比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就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从主观方面说,是由于作为主观影象的声音表象就好比解释学上所说的“召唤结构”,它将与其相连相关的一切(如记忆、联想、感受、经验、体验、情绪等等)从潜意识中唤醒过来,吸引过来,使它们联翩而至填入这一“空框”——建构成为语意表象。



语感虽缘言语形式而生,却不是言语形式的照片或翻版。言语形式具有客观性,语感却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组成“声音表象”“语意表象”的材料具有主观性,特别是由于“声音表象”和“语意表象”的结构更富主观性。贾宝玉的“要紧”因之才会被听成“跳井”,未庄也有不少人将“自由党”误为“柿油党”,等等,而且他们全非有意歪曲,我不以为语感只是对言语形式的消极吸纳,不,它也是听觉主体对感知对象不由自主地重组和改造。语感不仅仅是再现,更是表现,是通过再现的表现。柴可夫斯基逝世一周前,拿着《第六交响乐》总谱,呆呆坐着,想给它一个标题,他弟弟提议用“悲剧”,他摇摇头,弟弟走出去,忽然转身嚷道:“悲怆!”柴可夫斯基叫道:对,就是它了,悲怆!—“悲怆!”这一句言语(独词句)的声音、色调、意蕴、分量映照出了他心中的悲怆,从而把他自己的感觉对象化于“悲怆!”之中,“悲怆”正是柴可夫斯基悲怆心情的凝聚和爆发。

语感也就是人对言语的“敏感”,可以借用黑格尔在《美学》中有关“敏感”的简明透彻的论述: “敏感”这个词是很奇妙的,它用作两种相反的意义。第一,它指直接感受的器官;第二,它也指意义,思想,事物的普遍性。所以“敏感”一方面涉及存在的直接的外在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涉及存在的内在本质。充满敏感的观照并不很把这两方面分别开来,而是把对立的方面包括在一个方面里,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⑩。黑格尔所说的“敏感”,其实也就是“感觉”。《美学》中译者朱光潜注解说:“德文sinn,英文本作‘感觉’(sense),俄译本作‘对外形的感觉。’”黑格尔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 “敏感”,如“在了解历史和叙述历史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个别的事件和人物,暗地里就把它们的实在意义和必然联系显示出来。”必须指出的是,“它们的实在意义和必然联系”原本就客观地隐藏于“个别的事件和人物”之中,“敏感”却在感性直接观照里把它显示出来,因此它是感觉(对直接外形的认识)和思考(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统一。而对言语形式的“敏感”——语感,由于语音形式对于语意内涵来说不是“显示”,而只是“表示”的关系( “白”既不白,“方”也不方),它在感性直接观照里不是同时从中“了解”到本质和概念,因为本质和概念并不客观地存在于言语直接的外在的感性形象之中,例如政治的本质或概念并不体现于“政治”这一词的词音中:而是由它唤醒了人们对某一言语形式表示的对象的感受、经验等等。因此,可作如下表述:语感,它一方面涉及言语的直接的外在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充满敏感的语感,并不把这两方面分别开来,而是把本不相关的两个方面包括在一个方面里,在对外在形式的感知同时领悟它所指称的对象表示的内容。
语感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体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认为它是一种基于得自先天遗传的“语言习得机制”又来自后天经验的直觉的语言知识,人们能够由此自然而然地识别、理解和生成句子。我们以为,直觉的语言知识虽是语感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但它毕竟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与人的观念、人的情绪交融在一起的,既有语言的因素,也有认识的情感的因素;不仅是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也是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式的美丑的判断。既没有抽象的不表现任何认识内容和情感态度话语,也无法使语感游离于认识、情感之外。诚然,语法学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可以仅仅着眼于语言知识把有关判断从中提取出来,但在实际的言语实践中有关正误、是非、真伪、美丑的判断是浑然一体同时产生的一种感觉。直觉的语言知识不是一种抽象概括的形式化了的知识,而必然是对具体的言语对象的直觉反应。例如人们并不是预先意识到动词一般应置于宾语之前,而只是感到“吃饭”“打电话”顺耳,“饭吃”“电话打”不像话而已。这种知识由人们所接触的无数言语对象内化而来,并非天生就已掌握的命题知识,而内化的过程不可能把言语对象的认识、情感内容排除在外或分门别类地加以吸收。习得言语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个获得语言知识的过程,而必然同时是整个心灵成长发展的过程、人成人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人“具有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因其丰富、全面、深刻,马克思称之为“理论家”),语感即为其中一种——在《手稿》中马克思是在与“思维”相对的意义上使用“感觉”一词的,因此可以理解成为它也包括知觉。动物也有感觉,例如听觉(除草履虫等低等动物而外),但言语不可能成为动物的听觉对象,即使是对声音的感觉比人灵敏千万倍也不管事,因为语感是人所特有的感觉。人的耳朵除了具有和其它动物相仿的生物性之外,更具有一种为其它动物所无的社会性。社会的人感觉之丰富、全面、深刻全都体现于感觉的社会性之中。所谓感觉的人化,实质上就是感觉的社会化。恩格斯指出:“脑髓的发展也完全和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同时进行的。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却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更敏锐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辨别在人看来是各种东西的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动物不能而只有人能识别、辨别感觉对象的社会性涵义。人的感觉完善化的方向不是自然性而是社会性,而完善化的进程必然和人的脑髓、心灵同时同步。人对对象世界的感觉不象动物那样只为动物所属的那个物种在生物学上感到有用的那些自然物的属性所局限,人作为动物的一个种自然也象别的动物一样要受到自身生物学上的需要的制约,这种制约甚至超过别的动物;但人仍然是万物之灵长,因为人在社会实践中和对象世界建立了另一种关系,即不是生物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关系,作为主体的人和属人的对象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人的感觉器官因而也超越了它的生物性而具有社会性成了社会的器官。马克思指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属人本质的客观性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由于言语的出现才会同时产生人的语感,即由生物的耳朵转化、提升而为语言的耳朵。语感丰富性、深刻性与言语形式所展开的丰富性、深刻性相互适应,人的语言的耳朵因能感受曹雪芹、托尔斯泰在他们的言语形式中所展开的属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深刻性,从而确证了自己属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深刻性,并肯定了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当然丰富、深刻的程度因人而异,“因为对我说来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阿义可怜!”所展开的丰富性、深刻性就为驼背五少爷们所难以企及,他们无法从中肯定自己或否定自己,因而认为这是一句“疯话”。但他们至少也感觉到这是一句话,人说的话。因而可以说他们也从中肯定了自己是个可怜的人,他们觉得它有多疯,也就确证了他们自己有多可怜。语感是心灵的感觉,是一种精神感觉。《左传》上说,“人之为人,言也”,言是人之所属,心之所属,语感之所属。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对象的言语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非此即彼”的界线,夏瑜是夏瑜,“阿义可怜!”是他所说出的一句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至于从它和驼背五少爷们的关系看就更是如此了。但语感却在人们的言语实践中把“彼”“此”融合而为一个整体,成为“亦此亦彼”的所在。人其实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因而从这个角度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人定义为是具有语感的存在。
由上引柴可夫斯基的例子,不妨再简略地说一说语感与语境(即言语环境)的关系,以对语感的定义作一必要的补充。任何言语都生成于一定的言语环境,正如画画一定要有画纸或画布一样,白云也只能在蓝天上画画。甚至可以把言语作品看成是言语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看,语感也就是“境感”,是对言语形式与言语环境两者关系的直觉。何谓语境?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把它分解为“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等六个要素,确为真知灼见。我想把它们概括为语境的表层因素,其深层因素是言语主体当下的心理背景,就是人的内在精神生活之流的某一横断面。“境由心造”、“触境生情”说得都对,表层与深层之间相互作用,没有绝对分明的界线;但毕竟“言为心声”,比之表层要素,心理背景是更基本的更重要的,它起主导作用。即使是触境所生之情,心理背景也是情所由生的基础。言语交际之所以能够持续顺利地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交际双方的心理背景有相通相似相近相合之处,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缘于交际双方的心理背景相去甚远之故。“心心相印”,即使只有半句也就是足够了,语感自会作出合适的和充分补充。“悲怆!”“对,就是它了,悲怆!”柴氏之弟当然有理由为他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自豪,想必柴氏本人也会为有这样的弟弟而感到欣慰的吧。人是具有语感的存在,具有相通相近相似相合的语感的人就是兄弟,不管他们是不是都姓柴可夫斯基。


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40页。②③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5、55页。
④巴特《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⑤转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6页。
⑥《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63页。
⑦参见《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⑧“语意表象”系我杜撰的术语,说见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3章第3节。
⑨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⑩黑格尔《美学》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3页。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6页。
⒀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9:25:5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秘密在哪里—与语感专家王尚文的对话
访问者:西渡 时间:2002年10月18日
     

  王尚文,1939年生,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先在中师后在中学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88年调入浙江师大,现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语感论》、《语文教育学导论》、《对韵新编》等。主编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教材《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浙江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参与主编语文课外读物《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

    西:您曾经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撰写了多种语文教育理论专著,先后提出语文教学的人文论、语感论和对话论,又主编过初中语文教材和多种语文课外读物,可以说是一直拼搏在语文教学的前沿阵地。听您说,您的研究是从语感开始的,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语感问题的?具体引发您进行这一思考的原因是什么?

    王: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中师、中学教语文,但有关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从未深究。后来当了教研组长,不得不作一些理论思考,这大约是在1985年前后。当时我给自己提出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弄清人的语言能力究竟是怎样生成和发展的。我以为这是所有语文教学问题的根本,其它都是由这个根所长出来的枝叶。于是就去啃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方面的有关书籍,后来是一本关于心理语言学的著作给了我启示,使我坚信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它得自父母遗传的先天基础,在后天的语言环境中转化而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陷入误区,效率不高,就是由于对这个根本认识有所偏差造成的。

    西:我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经常碰到一些文字不通的教授。当时我想,我们的汉语文竟有这么难吗?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句子?您认为语文教育的这种问题是否和语感教学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王:汉语言是有它的特点,但它的特点不在于比其它语种难学。我们的孩子和全世界其它所有民族的孩子一样,到六岁左右就基本上能掌握自己的母语了。关于汉语言的特点,王力有个形象的比喻:西方语言是“法治”的,而我们汉语则是“人治”的。语法之类的语言知识不像学习西方语言那么管用,它更多地凭靠感觉。汉文字也只在初学阶段难一点,我们是先难后易,拼音文字是先易后难。夏丐尊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语感问题,后来叶圣陶、吕叔湘等前辈也曾一再论述过,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偏重知识,轻视乃至根本忽视语感,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能。

    西:我觉得语感涉及一个“耳朵的想象力”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毋须分析一个句子的语法,凭直觉就能判断一个句子有没有问题。或者如我们平常讲的,“我一听就不对劲”。这里似乎不仅涉及语法,还涉及人的思想感情。正确的语感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是不是这样?

    王:你这话说得非常内行。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语音准不准,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语感强的人一听就听出来了,但这只是语感较为浅层的一面。我不完全同意乔姆斯基关于语感是一种内在的语言知识的观点。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这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阿义可怜”,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他们并不认为这两句话在遣词造句上有何不妥,因为“阿义可怜”和“夏瑜可怜”在语法上是等值的。他们之所以觉得这不是人话而是疯话,是他们身上的奴性使然,而且这种奴性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以至于不假思索地在感觉层面就立即作出了反应。人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事物,特别是言语,都在刺激他的语感,语感把此人与彼物交融成为一个“亦此亦彼”的所在,人其实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因而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人定义为具有语感的存在。

    西:是不是可以从语感这一角度把语文教学和其它人文学科区分开来?

    王:对。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艺术都是人学,语文教育学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人学”,语文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优势就在语感上头,正如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分别在色彩感、线条感和乐感上头一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多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它最主要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个性的成长发展。语感具有个人性,它是一种感觉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不是要把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标准化的一个,而是通过莎士比亚的原作中的“这一个”去丰富、提升学生心目中的“这一个”。这样,学生心目中的“这一个”哈姆雷特就有助于学生“这一个”人个性的形成与提升。正如培根所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衡量语感品位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它是否具有独特性,能否见别人之所未见,感别人之所未感。

    西:您前面说过,语感和一个人的天赋有关,天分对语感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重要,是这样吗?

    王:只要是人,都具有语言的天赋。天赋当然会有高低之分,诗人的语言天赋就常为一般人所不及。但天赋只是给予了人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性,必须经过后天语言环境的熏陶和言语实践的培养。我坚信,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语言方面的潜能,只是有待开发而已。只要认真去听,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说出过非常富有诗意的话,这是由于童言无忌,童心得以充分展露的缘故。后来由“无忌”而“有忌”,就平庸了。错误的教育把他们的灵性、个性给教育掉了,这是教育的悲哀。

    西: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应当如何培养语感?

    王:听、读是基础,是关键。听,范围有限;读,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才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阅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日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并不自觉,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凝聚起来,进而燃烧起来,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西:您能举几个亲历的例子吗?

    王:记得我初读《变形记》时,第一句话就把我整个儿慑服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一只大甲虫,那种震惊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战争与和平》中描写安德烈受伤后躺在地上凝望天空的那段文字,使我第一次发现了天空的高远、永恒和伟大。当然,语感并不万能。阅读必然会有思维的参与,读者独立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一直起重要作用;也不能把语感和语文知识对立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阅读过程中语感起主要作用。如果在阅读时字字句句都要经过思维的反复推敲,都要运用语文知识一一分析,好像到处是荆棘,到处是陷阱,我们就无法享受到阅读的乐趣。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了理论家。语感不但在自己的实践中可以成为理论家,还可以成为艺术家。语感强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读者和作者。

    西: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也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他鼓励他的学生,“要么成为一个作家,要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我觉得好的读者和好的作家一样稀缺。您觉得阅读在您的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

    王:美国这位诗人的话说得太好了。阅读是最个人的事,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使人从生活中扮演的种种角色回到自我,直面人生,直面良知。成为一个作家,需要天分;做一个优秀的读者,是人人应该也能够做到的。生活充满了各种诱惑,一个人变坏变俗可太容易了,读书是自我拯救、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最佳途径。因为人是一种主体间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与之建立主体间关系的对象相对较少,但在阅读中,读者可以和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人、大写的人成为知心朋友,他会变得非常开阔、丰富、澄明。人不断地进入生活,就是不断进入新的主体之间的空间。阅读不单单是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手段,而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每年,即使再忙,我也要抽出时间来翻翻《陶渊明集》。陶渊明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每读一次,我就会为自己的猥琐、卑俗深感愧疚,觉得无地自容,就想重新做人。另外,我还有个算是怪癖吧,每天打开报纸,先看讣告,不管是谁的都从头到尾认真阅读一过,作为对自己灵魂的洗礼。近年来,还要算一算,我比死者年轻几岁,或年长几岁,借以督促自己珍惜当前的日子,尽量不使自己空过一日。作为一个教学法教师,我要读许多专业书籍;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读的主要还是文学作品。特别是青少年,我以为文学是他们身上的“通灵宝玉”,不可须臾或离。

    西:我在上中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文学,初中语文课本上朱自清、鲁迅等几个作家的文章,使我一下子对文字产生了兴趣。我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对文字的好坏有一种直觉的判断力。但我的自信并没有得到语文教师的认可,老师给我的作文成绩一直相当低,直到高三时您当我的语文老师,才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语感教学是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语感教学较之语文知识教学,显然要困难得多。因为语文知识教学一般不需要心灵的参与,它有标准答案;语感教学就不同了,一定要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其奥秘也许就在于此。于漪老师说得好,语文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上。这不容易。

    西:我记得您上大学时是师从夏承焘先生研究古典文学的,您的研究方向是苏东坡。但后来长期下放中学,现在成了一个语文教育专家。对这种角色转换,您是否感到某种遗憾?

    王:我只是普普通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年轻时做了一名中学教师,也是身在曹营心在“苏”,我一直喜欢陶渊明、苏东坡,但是觉得陶渊明高不可攀,而苏东坡则有更多现代人的味道,遂以苏东坡为钻研方向。之所以决定转向,是因为体会到语文教学关系到每一代人心灵的成长、发展,为此贡献一生,值!苏东坡晚年被贬“天涯海角”,仍致力于教育事业,我的这一转向,也许不是离苏东坡远了,而是更近了。我真诚地爱我的学生,这种爱成了我生命的依托。我曾在《语文教育学导论》的后记中说,“如果真有来生来世,我将虔诚地毫不犹豫地祈求给我再次从教的机会”。这是我的心里话。

    西:最后一个问题,您对现在的青少年在语文学习和阅读方面有些什么建议?

    王:现在的青少年应试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缺乏自由读书的时间,非常值得同情。语文学习要少做练习多读书,少做作文多记日记。读,一定要特别关注作品“怎么说”的言语形式,用“心”去读;特别是一定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读点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和伟大作家去交朋友,努力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日后的阅读中不断丰富它、扩大它。胸中的千红万紫,必定有助于飞越人生的万水千山。

    《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31日第5版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9:27:43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文素养
                               浙江师范大学   王尚文

      基础教育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程?我们一直认同并且赞赏历次课标(教学大纲)的这一表述: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母语的读写听说能力。这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其实,它也是语文素养的最为简洁明了的概括。我们曾经认为语文教学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理论和实践也会自然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而这一宗旨是不会变也是不能变、不应变的。但我们现在发现它并不是我们对语文教学宗旨——汉语素养的终极认识,古人常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其实天在变,道也在变。语文教学之道当然也不例外。不过,这变并不是简单的否定、粗暴的排斥,而应是合理的扬弃、必然的超越。

一 语文素养必须适应社会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

学是为了用,不能为知识而知识,为能力而能力,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为了适应现实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以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衡量,“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不无抽象、凌空之嫌。以听说读写中的读为例,就不仅仅是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的问题,更是正确理解文本为何如此而非如彼运用语言文字的问题;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意思的问题,更是意图的问题。而且只有解决了后一问题,前面所说的“正确”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况且任何人读任何一个文本,实际上都已有一个动机或目的,尽管有时不太自觉和明确——即使仅仅为了消遣,那消遣也就是一种动机、目的,除非是梦游症患者。同时,读者也就有一个关于文本作者写作这一文本的目的、意图的预设。是否要读这一文本,阅读这一行为是否必要或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就有一个作者文本的目的、意图和读者的目的、意图相匹配、磨合的问题。因此,光说“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没有完全说到点子上。我们并不是说“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不重要、不必学;不,恰恰相反,正是为了它能落到现实生活的实处,正是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不能从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孤立出来。而读写听说作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它的本质是交往、对话,因此,也不能把读写听说的行为从现实的具体情境中的交往、对话中孤立出来。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回到现实生活的大地,而不至于浮在半空之中,甚至在九天之上。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也就是说,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总是在和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的。众所周知婴孩、儿童一旦落入狼群、猴群之中而且脱离了与人交往,即使能够活着,也只能成为狼孩、猴童,而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和人交往、对话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性,一种最原始、最本质、最强烈的先天倾向、冲动、欲望和行为模式。我在《语感论》一书曾经指出,这种本性也是荣格心理学所说的“原型”之一,它被组织、统一于荣格称之为“自我”的核心原型系列之中,有如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并且把它命名为“水仙花”原型。(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必然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交往。而语言正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媒介,人们因有语言才得以参与社会交往,因此杜威认为参与性是语言的根本性质。他说:“语言是至少在两个人之间交往作用的一个方式:一个言者和一个听者;它要预先承认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而这两个人是属于这个群体之内的,而且他们两人是从这个群体中获得他们的言语习惯的。所以语言是一种关系。”(杜威,《经验与自然》,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44页)“语言是一种关系”,这话说得实在太好了!语言文字产生于人之与人交往的需要,形成于人之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且这种需要、这种关系就实现于语言文字本身。离开这种需要、这种关系,我们就几乎无需运用语言文字,也无法理解语言文字。《语感论》第八章曾用相当篇幅说明“语言不仅仅是人的工具,它其实就是人本身”这一道理,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是“社会人”;人是语言的动物,人是“语言人”;人在属人的关系中生成为人,同时这也意味着人是在语言中生成为人的。必须从人的交往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去理解语言文字,因为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说者的话语里总带有诉诸听者的因素,总以听者的回应为旨归” (巴赫金著,白春仁等译,《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而“任何理解或多或少都蕴涵着回应。”(巴赫金著,白春仁等译,《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关系,而仅仅着眼于说者一方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话语,也不可能生成任何话语。的确,“语言是一种关系”!话语不是主体的现象,而是一种主体间的现象。在话语中不是只有一个说话者,而是有两个相互交往者——对话者。表达,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说者某一意思,为什么要表达,向谁表达,这个“谁”又是怎样影响着表达实在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绝对重要因而必须正视的问题。语文素养在本质上是关于语言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素养,不过,杜威似乎有点偏激,在他看来,“语言的要点并不是对于某些原先存在的事物的表达,更不是关于某些原先就有的思想的表达,它就是沟通。”(杜威,《经验与自然》,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45页)强调沟通固然正确;但不能否认语言对意思的表达作用,因为无表达即无沟通。然而,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来说,关于语言文字,表达讲得实在是够多的了,而对关系、沟通却几乎无人问津,这比起杜威来似乎是另一种更大的片面性。现在是到了纠正这种片面性的时候了!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语言行为,因而非常重视“相互理解”这一使用语言的目的,为此,他提出了作为语言交往有效性基础的四条原则:1、表达的可理解性;2、陈述的真实性;3、表达的真诚性;4、言说的正当性(按:即话语的行为成分的正确性——引述者)。一望而知,这四条原则都建立在交往、对话的基础之上,都着眼人之为人的主体间性,因为交往行为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是一个主体与其他主体发生关系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思想交往。当然,这种所谓合理化的交往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来说是过于理想化了,但我们所讨论的是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应当走向理想。我们不能出于对现实生活中不合理交往的迁就而降低我们的标准,放弃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在实际上,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太理想化了,恰恰相反,而是太现实化——功利化了,甚至变为“教考语文”,沦为分数的奴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理想之光的照耀。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将语文素养的内涵描述如下: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二 语文素养与语感
上文对语文素养内涵描述的修正,不仅仅是表述上的变化,而且是内涵上的变化。本文以为,说话,包括理解说话都不仅是语言本身的事情,还是人的事情,不仅是一个人与语言的事情,还是一个人和他人的事情。说到底说话是表达意图、实现意图的手段,同样,理解是理解他人意图,回应他人意图的行为。因此,“正确理解”就是通过话语准确把握说话者的说话意图,“正确运用”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而有组织、有设计地说话。“意图”是汉语素养的关键词。意图既可通过理性的思考、分析予以呈现,也可以在感性层面直觉把握,这就是意图感,它就是语感的核心。《语感论》中所说的意义感、意味感其实也就是意图感的具体表现。对话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图把握的准确性、敏捷性。在这一点上,意图的直觉把握常常比理性分析有更大的用武之地。《语感论》曾明确地认定语感之语是言语,较之将其定位于语言,确是有了进步,但尚未真正到位。在我今天看来,语感之语应为话语、对语。《语感论》曾这样通俗地说明语感的功能: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准、写得美。尽管《语感论》认为意向结构是语感的最深层次,但显然更多地还是着眼于言语的意思,着眼于意思的表达。现在我们把眼光从言语转向话语、对语,话语意图及意图的实现就上升到了比意思及其表达更加重要的地位。简单地讲,语感就是意图感,就是当下把握住话语意图的能力。从话语表达层面看,这样的语感又可分析为正误感、美丑感、体式感和情调感。正误感就是表达意图的话语在语言——言语层面是否正确的问题。美丑感是意图的善良性和表达的精巧性的结合,这主要就表达而言。体式感就是体式的把握能力。因为任何话语都存在于一定的体式当中,我们对话语的理解常常借助于对体式的理解,而当我们要说话时则首先选择一定的体式,比如是亲切的或者是严正的,是议论还是说明,等等。同样的语句在不同的体式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情调性则是话语最生动的一个特征,它直接就蕴涵了意图。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第一次向别人叙述儿子被狼吃的故事与后来见人就说时,虽然事实一样,语句一样,但情调应该不同。读者只有感受到此中的不同,才能感受到她的变化,从一个感情丰富细腻者变为一个麻木者。由于对语感内涵的重新描述,语文教学在一些具体的做法上要有较大的改变。以往我们可能着重于文句本身的分析,比如对于文章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怎么写”,今后我们则要换个思路,着重于“为什么”这么写,而这“为什么”主要指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这样,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顺序,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的人物、事件、地点等等,才可以得到有说服力的分析。为什么这里要用倒叙?为什么这里要用数据论证?等等,都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得以观照。甚至一句话的顺序、某一词语的选用都是如此。
三 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如果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定为语文素养的基调,我们认为它和人文素养之间只是相关而已,尽管这种相关性有时表现得非常深刻。因为“理解和运用”基于汉语知识,属于技能技巧的层面,有时和人文素养不太相关,甚至完全无关。如周作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并不会因为其落水而发生什么变化。但“理解和运用”又常常和人文素养相关,因为读写听说总有它的动机、意图,而且许多时候遣词造句和对词句的理解总是渗透着读写听说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前几年巴格达被美军占领,有的记者报导说是巴格达“解放”,而有的记者却说是“沦陷”或“失守”,它们的不同不是源于记者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而是源于不同的立场观点。又比如在《药》里,夏瑜说,“这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康大叔就听不明白,认为这不是人话;同样,对于夏瑜说的“阿义可怜”,驼背五少爷们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疯话。而之所以他们听不明白夏瑜的话,并不是由于他们的语文素养存在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夏瑜说这句话时的思想境界和情感水平,也就是说问题出在人文素养。关于两者关系,我曾先后发表《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王尚文,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载于《语文建设》,2005年第5期)和《人文原在语文中》(王尚文, 《人文原在语文中》,载于《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2期)两篇文章作过说明。
现在我们把汉语素养的主旋律定位于交往、对话,描述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那末,它和人文素养就不只是相关的关系了,而应当说它就是人文素养的一种表现形态。对话,首先是对话双方都把对方看成是人,应当尊重、值得信任、相互平等并能够通过对话共同进入新的精神境界的人,是“我——你”之间的关系,态度是真诚的、谦逊的、开放的,这不就分明是人文素养吗?当然,对话也有语言知识技能的问题,欺骗人的人,也可能在语言知识方面毫无问题,技能技巧相当不错甚至非常高明,能够把人骗得团团转。也就是说,语言知识技能是中性的,欺骗讹诈者和真诚对话者都需要也都可以用;但必须承认的是,不管是为了欺骗讹诈还是为了真诚对话,语言知识技能虽然都不可或缺,但毕竟都处于从属地位。因其不可或缺,为了生成、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就必须重视汉语知识技能的学习,任何轻视、忽视的态度都是极其错误、极不应该的。因其处于从属地位,就不能把汉语知识技能的学习从中游离出来,把它孤立起来,或将其视为是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否则也不能真正生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何况我们是在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强调其内含的人文性也完全是必要的和应该的。
生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任务,也是学校教育中各门课程的共同任务,而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的责任尤为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应当包打天下,更不意味着要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政治课;恰恰相反,应当坚守语文的立场,着眼于语文的特征,从而真正发挥语文为其它课程所没有的、为其它课程所难以取代的独特优势,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好比粮食、房子、衣被都为人的物质生活所必需,但三者源于各自的特点自有它们不同的作用,人不能住在粮食里面,房子也不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要。粮食重要吗?当然重要,没了它,人就会饿死,但它替代不了房子、衣被等的功能。语文课程必须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但为完成这一任务语文有它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具体内容、途径、方法等,不能以教育的共性来取代不同课程的个性,当然也不应当以突出个性为由来否定、排斥教育的共性,近些年来,出现了以教育共性来淡化甚至取代语文课程个性的倾向,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把一般人文素养的某些要素也硬生生地挤进语文素养的范畴,视之为语文素养的要素。这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实不可取。
从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内容看,它的确广泛而又丰富,特别是课文的内容简直无所不包。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膨胀得“广泛而又丰富” 甚至“无所不包”。因为这样一来,培养语文素养的任务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起码会大打折扣,而语文素养却是我们的下一代所不可缺的素养,特别是由于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它因此还会影响下一代其它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后果是严重的。
语文教学如能紧紧抓住生成和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这一宗旨,在话语实践中养成对话情趣、学习对话思维和对话规则从而学会对话乐于对话,不也就是人文吗?而且是人文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之一。当然,我们也决不小看更不排斥着眼于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是反对以此淡化或取代汉语素养的生成与提高。我们充分理解将人文素养的某些要素加进语文素养的良苦用心,但却不认同这种主张。
汉语素养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统一的概念。从历时的角度看,它具有整合性,既是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的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又是主观努力与教育引导的整合,听说读写的整合,知、情、意的整合,总之是一个主客观诸多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过程,因而具有纵向的渐进性与横向的稳定性。它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产生飞跃,突进到一个新的层次,渐进是常态;但又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只要生命不止,都有可能上升到新的高度,也就是说这种整合作用贯串于人的一生。
从共时的角度看,它具有整体性,汉语素养决非语感、知识、思维、情趣等的机械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用语言学认为,语言“在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是可以完全学会的”。因为语言不可能以分解的方式在运用领域中出现,汉语不可能象数学可以分成算术、代数、几何等那样,把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完全分解开来“单项独进”;说话、写作也不可能和认识、情感分解开来专门培养。读、写、听、说活动虽然可以分别进行,但都既以汉语整体素养为基础,又全面作用于汉语整体素养。不过整体性并不意味着提高汉语素质必须是有关要素在同一时间里齐头并进,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各以整体中的某一点、面为重点来进行,但必须把握这一个点、面与其它点、面的有机联系,否则就不可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汉语课程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有识之士早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下一个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蒂将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这场竞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语文素养在人的全面素养中又处于关键地位。国际教学论的发展已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进步到以人为本位。我们千万不能把语文教学仅仅看成是学会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把眼睛只是盯住某些可以量化、标准化的知识、技能、而应准确、全面地理解汉语素养,从而真正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仅仅指向应试的能力训练无助于(甚至有害于)汉语素养的培养,多少年充斥于语文课内课外的名目繁多、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练习、试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则只有摧残作用。它们象一个个“黑洞”,吸尽了学生有限的时间(包括双休日、寒暑假)、精力,消耗着青少年宝贵青春和生命!鲁迅于逝世前,曾再一次指出:“真的要‘救救孩子,这‘于我们民族前途的关系是极大的!’”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把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而苦苦挣扎于题海之中的学生们解救出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9:49:58 | 只看该作者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58:59 | 只看该作者
一、本版为旅游(驴友)交流的地方,将你看到的、拍到的与大家分享。二、支持和鼓励原创。三、为了论坛的和谐,请各位发贴的时候切莫有过激言论,严禁针对个人!四、本版删贴,一般不予解释。






再转附注/旅游版榜.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7:01:07 | 只看该作者
1、本版鼓励新人发帖,对新人的优秀贴奖励为5分起步。
2、发布转贴育儿资源(摄影照片、教学软件、儿童游戏、教育教材、儿童影音等)视主题帖质量加分如下:
原版光盘镜像:0-10分(特别优秀资源可加15分)
资源合集:0-10分(特别优秀资源可加15分)
单个内容:0-5分(特别优秀资源可加10分)
3、本版鼓励原创作品,原创帖奖励2-15分不等。
4、精彩性,帮助性回复视质量加1-3分。(活动回复加分由活动规定另行制定)




再转附注/亲子版.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7:02:22 | 只看该作者
1、宠物派版是以发表一切与宠物相关的文章、图片和视频的版块。为了此版的长远健康发展,并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愉快的交流,共同关爱动物、交流经验,特对此版作如下规定,请认真阅读并遵守。2、此版可以发表原创及转帖宠物类文章、图片、视频; 不允许重复发帖;严禁发布含广告、反动、色情等内容的帖子。 3、连载文章及相关主题只能发表于同一主题帖内,违者将删除。 4、请注意自己的言行,严禁人身攻击及恶语相向。




注/宠物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30 11:53 , Processed in 0.1025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