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人说教(7)】 秀课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4:06:50 | 只看该作者
【闲人说教(11)】    天职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那么,学生以什么为天职?
以学习为天职?不是,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而是成长,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的成长。学校是一个集体场所,成长在集体生活之中应该遵守约定俗成或公订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游戏规则”——纪律。
学习兴趣、个性发挥、爱好发扬等,都可以自由选择。可是,集体生活中的纪律不可以“自由选择”。与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相比,学生当以守纪为天职。


说学生以守纪为天职,这不是与他们的主要任务相违背吗?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天职。天职不是主要职责或责任,而是一种自然形成或天然存在的责任,是一种超越职业之上的带有身份标记的天性。
那天,那节课晚自习课,老师不在,学生自由学习。一位学生不由自主的哼起了歌,嗓子很不错。可一教室人都转头盯着那歌者,眼含愤怒。这是我读高中时的一个细节。
在集体中,每个人无不受着集体的约束。所以,学生必须受集体纪律的约束,否则,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学生不认真学习,只对他自己造成损害。故,天职与职责或任务是有区别的。
今天,我正讲课,到了关键处,学生听得很认真,我也很带劲。突然,教室们被推开了,一位迟到的学生DYQ高声喊道:“报告!”同学们望向门口,我停止了讲课。DYQ在同学们烁烁的目光下尴尬的回到他的座位上。我的情绪被这声报告破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迟到,这一小小的违纪,造成的破坏作用是多么的大!


大前年我当高二(4)班班主任,在班会上,我拿了专题“学生的天职是什么”到会上讨论。学生SM说,“学生学生,为学而生,所以学生的天职就是读书学习”。学生LH说,“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上大学,考大学才是我们学生的天职”。学生CWZ说,“学生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现在不是在提倡素质教育吗?所以,学生的天职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当然,各有各的说法。当我说,学生的天职是守纪时,他们(她们)睁大了眼睛,迷茫而不解。
我解释说,学生在学校学习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吗?不是,是集体行为。集体行为需要共同的约束力,这就是纪律。纪律严谨,对整个集体都有利;纪律涣散,这个集体全完蛋。所以,我们的学习成绩、考大学、素质提高等等什么的,都应该在集体纪律约束下去完成和实现。那么,遵守纪律就是维护集体利益,破坏纪律,不就是破坏了集体利益吗?在集体中,每一个人与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利益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学生们终于点头了,我也如释重负。


可家长们不一定认识到了这一点。
大多数家长在送孩子上学时,往往对熟悉的老师说,把我的孩子管紧一点。可个别家长却说,我孩子在家里惯坏了的,所以望老师适当照顾一下。还有家长替违纪的孩子打掩护,明明无事迟到了,家长硬说孩子是因为家里有事没按时到校的。
更有现代派的教育家们,在西方镀了点金后,就拿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学生应该怎样怎样学西方的,自由呀,个性解放呀,教师应该让学生想怎样就怎样呀,采取自由课堂呀,不应该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呀等等。
似乎,教育学生守纪成了扼杀学生创造力的罪魁祸首,成了压制学生个性自由的强权暴政。
试想,一个毫无纪律观念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什么样的建树?会有什么样的合作精神?会有什么样的良好习惯?


学生有他们的天职——守纪,那么,教师的天职又是什么呢?
教书!非也!
中国传统观念中,师者,“传道”在“授业”之前。传道,应该是指做人的道理,是培养合乎封建道德的人。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将传道放在教育的首位,培养合乎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人。
因此,我认为,教师的天职是“育人”。
那还是在当民办老师的时候,学片的刘主任到我的班上听课。小学二年级语文,讲的课文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我照着教参上的分析,将课文进行了串讲。课后,刘主任评课说,不能光按照教参上的分析讲,应该将课文内容与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教书是为了育人。
教参上虽然也挖掘出了课文中的政治思想内容,可离二年级学生的实际甚远,是用成人的观点来分析的。三十多年了,这节评课我印象深刻。“教书是为了育人”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的教师生活。教书不是目的,育人才是目的。三十多年前这话合适,现在这句话也不过时。
调到一中了,开始没有当班主任,可是,在大会小会上,“既教书又育人”还是不断的强化着年轻教师的观念,也是作为公开课评课的一项标准。
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不是班主任或学校管理层的专利。


学生有学生的天职,教师也有教师的天职。
尽天职与一般意义上的尽职是不同的,尽天职属于个人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下的自主行为,外在的制约机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有理由的迟到旷课,谁能阻止?只教书弄分数不管对学生的道德精神上的引导培育,谁又能够将你怎么样?
可是,站在社会、家长与个人的立场上看,没有尽到天职的学生,往往会遭到社会的唾弃。家长对其失望,同学对其厌恶,个人意志消沉。没有尽到天职的教师呢?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或社会、或家长、或学生。

                                                                                                2010年10月30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00:07:28 | 只看该作者
【闲人说教(12)】    状态



今年高考以后,补(1)班班主任代老师关心地问他班上的考生ZZL,考得怎么样?
ZZL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开始有时间时,我的状态还没有来,等我的状态来了,可又没时间了。”其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老师们议论考生时,这句话成了我们办公室的经典名言。


上周二的晚自习,找学生LX谈话,他的数学作业缺交次数较多。我问他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说“学数学就是做数学”,不做数学题,那些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方法的使用能力怎么能够提高。可他说,只要状态好,肯定就能够考出好成绩。
我一愣,状态好就能考出好成绩,这提法挺新鲜的?
我问他,什么样的情形叫做状态好?好状态又是怎么来的?
他不做声,我也不做声。沉默了数分钟后,我说,还是不要去想那些虚无的东西罢!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题题的解答做起,从对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补强做起,扎扎实实的搞好复习才是当务之急。


今天暑假补课时做过我的课代表的LH同学,在班上算成绩好的学生。开学后,他提出不做数学课代表,要我换人,九月底,我才让班主任刘老师把人换了。他不当数学课代表后,数学作业却时而不按时交了,好几个晚自习也看不到他的身影。我找他问情况,他说,我现在状态不好。
又一个状态出现了。
我开导他,状态不好要自我调整,复习备考的时间不多了,八个月不到,这个机会不能让其浪费,要靠自己牢牢抓住。
他频频点头,我也就“放过”了他。


记得我读师范时,学生会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一个演讲活动,活动即将结束时,学生会主席请语文张老师上台去作闭幕结语。
当时,张老师就坐在会场靠门边和我相邻,门边有几个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声说话调笑,张老师眉头一直紧紧绷着。故当主席请他讲话时,他说,算了,状态不好,没情绪!
在MZ高中支教时,我一次听取班主任们汇报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好几个班主任都反映说,学生们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励志活动后,学习劲头很足,遵守纪律,刻苦用功,状态很好。


在学校教育中,状态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了。你也说状态,我也说状态,师生都在说状态,那么,状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查了词典,得知状态也就是情况、状况、样子。可是作为人身上所体现的样子,不应该只是说人长得怎么样、健不健康的,这状态,大多是从属于人的心理范畴吧?
学生的状态不好,对学习、对生活、对考试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个谁都知道。所以,在教师工作中,又多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整好学生的状态: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竞技状态等。
状态如何调整?
我至今还未看到过有关的专门研究。私下里常想,一个自身状态不良的教师,能够有情绪去调整好学生的状态吗?应该是不能的。所以,想调整好学生状态,教师先得调整好自身的状态。
时常看到牢骚满腹的老师、愁眉不展的老师、阴阳怪气的老师、心浮气躁的老师,当他们迈进教室时,我猜想,这下学生该得有罪受了!
因此,教师的心理调节很重要。不要带着不良情绪进入课堂,那些本可避免的师生冲突大多是在情绪不良的状态下发生的。阳光满面的老师在讲台上一站,学生们会不会精神为之一振?


学生状态的好坏,有来自教师的影响,也有来自自身的影响,当然还有外界的影响。可以说,状态不是自然生成的,环境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
故,教师调整学生的状态,得从环境的整治开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当指校园、班级的外部设施得体且温馨,适当的形式是需要的。更主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或者说是人际关系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际关系等,是有利于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的。
前几年连续当了三年班主任,一位学生家长对我说,她孩子回家告诉她,我们班主任对学生特别的关心,大家都很喜欢这位班主任。虽然,这有阿谀奉承之嫌,却也是我自己所极力经营的结果。
班集体,属于最为直接的影响学生情绪的环境,风气好的班级的学生,是不是更能够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下?
班风学风对学生状态来说很是重要,这个是不容置疑的。而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不完全的班主任的事,科任老师也有义务去经营学风班风。
教师对学生状态的调整,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真正说来,学生自身的状态调节才更为见效,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是随着时间与环境变化着的,因此,状态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教师教书育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2010年11月4日
13#
发表于 2010-11-12 21:43:03 | 只看该作者
【闲人说教(14)】    工具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而广之,对学生来说,“子欲读好书,先买好工具”。
读书的工具是什么?字典词典、教辅资料、笔墨纸砚,其他生活方面的用具暂不算作此列。足矣!
如果这样跟现代的学生们说,他们一定会叫你回到原始社会去算了。
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学习读书所用的工具早已更新换代了,怎么还能够停留在过去的年代呢?
仔细列举一下学生手头的读书工具,除开传统的外,最先出现的应该是计算器吧,此后新的工具层出不穷,什么学习机、电子词典、复读机、手机、电脑等,至于那些录放机、mp3、mp4等,还不能算是学习工具,虽然学生大多持有。
这些所谓的工具一代比一代先进,功能也逐渐强大。在学生中,先前只有少数人持有。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发展,一般学生也都有了。先进的电子产品变成了学生们的学习工具,这“器”也就比过去的“利”得多了。


“器利”了就应该“事善”,想当然尔!
其实,很多的学习工具,并没有起到工具性的作用。越是先进的、功能强大的工具,越是隐蔽了其工具作用,而变成玩具了。
我的远房侄孙读小学三年级,侄子为他买了一个计算器,做四则运算的那种。后来到我这里玩,我考他:36+75 等于多少?他说,我的计算器没带来,怎么算?
看看,这计算器一流行,三年级学生做二、三位数的加减法不是动脑筋去做,而是用手去摁,这对工具的依赖性也太强了。
前几年,我的一位同学的孩子ZC上高中。因为是他家最小的孩子,家长宠惯了。孩子上高中第一个要求是让家长跟他买一个步步高的高档学习机,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方便学习,作为学习工具。
家长当然得买,不买不上学。可经过一个学期后,这孩子的成绩不升反降。他的班主任王老师跟我说,ZC上课老爱低着头玩学习机。
我说,学习机不是可以帮助学习吗,怎成了玩具的?里面有什么东西可玩的?王老师说,这学习机里面储存了不少小说漫画什么的,ZC就在课堂上看这些。


近几年,学生中手机的持有变得普遍了。
很多学生属于留守一族,家长在外地打工,孩子在家乡读书,说是为了与家长沟通方便,所以手机成了不可或缺之物。即使不是留守孩子,也从家长那里要了手机,理由是人人都有我怎么就不应该有?
对于读书来说,手机似乎不属于工具之列。孩子们说,我要用手机短信问别人题目;或说,手机内置的有计算机功能,还可以查生字生词什么的。怎么说手机不是学习工具呢?
这道理当然很牵强,在一个教室里跟同学讨论问题,还用的着手机吗?
我见到更多的则是学生下课在教学楼梯上边走边弄手机的情境,以致挡住了后面的人变成了“楼行难”。在放学的路上,学生边骑车疾行边打手机的事也甚为常见。这不是学习时间还好点,可是在课堂上,不少学生也总是拿着手机玩弄。手机的功能现在已经强大到可以与一个小型电脑相媲美了,从网上可以下载小说、影视、歌曲了,而用手机上网聊QQ也成了时尚,这应该是学生迷恋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每次的大型考试,总能够见到手机作弊的信息。这时候,手机与学习的关系才显现得充分而彻底,手机的工具功能才会被社会承认。可,这工具是“善”于事还是“不善”于事?


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工具与玩具的统一。例如手机、电脑就是。用其工具性能即成工具,用其玩具性能即成玩具,工具与玩具也就一线之隔。
可是,在中小学学生自制力还不是那么强的情况下,玩具的吸引力往往比工具的吸引力大得多,容易入迷。因此,这些电子产品的负面作用往往大于正面作用。我的一姨侄女读高中时,为了写作文,有时到我这里来借用网络查找资料。
百度一点,相关资料或者说作文就成了,山寨作文很快就出笼了。剩下的时间就变成QQ聊天了,假学习之名行玩乐之实。这QQ一聊,就上了瘾,每周末,都想方设法到网吧去QQ聊天,读到高三也一样。可惜我姨夫小心翼翼的,不敢在家安装网络,到头来还是希望落空,侄女的高考终归名落孙山,去读了高职高专了事。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手段也多样化了。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我们学校管理层为老师们配备了时尚而现代化的“武器”——笔记本电脑。教室里也安装了视频头宽频银幕,老师们则在电信等部门强大的攻势下安装了家庭宽带网线。
备课上课换了纸笔,一时间,课堂内外都在议论网事,上课之前老师们也手忙脚乱的做准备,下载或制作课件,截取音像资料。每逢周三晚,各个教室里都在放映电影电视大片,学校一片喧嚣、热闹。
这是五、六前的事。
现在,校园又趋于平静了,老师们大多数时间还是在黑板上用粉笔描绘着学科图景,学生们还是通过传统的纸笔锻炼着自己的解题与知识应用能力。
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怎么一下子就冷下来了呢?那种课堂上声色影像齐上阵的教学怎么就不坚持下来呢?
这工具的先进性还是得通过人的思维去承接,用所谓“落后”的工具能够达到的效果并不一定就差于“先进”的工具。教学与学习,还是需要在平实的教学活动中去完成的。


我宿舍楼下住的是学校的政教主任,问他在网上干些什么活。他说,早就将网线拆除了。原来一上去就不想下来,弄得觉少睡,家务事少做,老婆有意见,自己也疲劳不堪的。
这电脑的工具作用被玩具作用掩蔽了,成年人尚且如此,那么学生又怎么能够避免呢?

                                                                                             2010年11月12日
14#
发表于 2010-11-16 18:38:10 | 只看该作者
【闲人说教(15)】    课改





自从踏入学校这块地盘以来,基础教育界的改革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刚进入文革时期,教育界的改革就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在毛主席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下,教材首先就改革了,改成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式样,教材从全国统一的系统知识课本(1964年版)变成了由各省自编的纯粹应用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的课本。
记得读小学五年级时,语文上的课文,大多数是关于英雄的故事,如雷锋、王杰、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数学上的问题,大部分是关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题。这个与中国传统的算学著作到是相当吻合的。
经过“停课闹革命”与“复课闹革命”的折腾后,新的教材更加彻底的变成了应用课本。读高中时,学的理科课本是“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到下一届学生,这些课本就直接演变成了“三机一泵”,即拖拉机、柴油机与水泵。数学呢?学三视图,做几何模型等。这在现在属于劳动技术课的内容。
回乡教书了,小学课本还是省编的,中学课本理科恢复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名称,在周总理提倡的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开始走上了正轨。可是,在新一轮的政治冲突中,教育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教材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读师范时,教材换过了几茬,应用性极强的“正交试验法”进入了师范课堂。
再次走上讲台,教的高中教材仍然的省编的。当年开始恢复高考制度,高考题由各省自己出。再过两年,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了,教材也恢复到了国家统编了。
即使是国家统编教材,可也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统编教材三几年即出一个版本,如数学的代数几何三角各分科由合到分、由分到合,几经周折。现在,又出现了多个版本,有国编、有省编,教育部提出了“一纲多本”的方针,与高考命题方式的改革同步进行着。


教材的改革与教法的改革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与生产劳动型教材相适应的教法是“开门办学”。所以,学生们在一个学期内会有多次走出学堂,到田间地头去搞“支农”劳动,再就是学生为了学校的建设自己动手做砖瓦烧窑,这个是我在读高中时经常参加的劳动课。
读师范时,开门办学去插队。与农民打成一片。记得那一年到云梦隔铺永红大队住队,在挖渠道的劳动中,一位农村大叔笑着问我:你们在这里挖渠道,那学的东西有没有用?
我说,应该有用吧,如把渠道挖得直直的,不就是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际吗?
到我教书后,高考制度一恢复,课本跟着变了几变,教学方法也要变了。开始教物理,学校没有实验设备,所以在黑板上讲实验。省里在我县搞物理教研活动,请了武汉师院的老师来讲热力学。第一次听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知道了“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巧合的是,我老伴的一个姨表弟到我所在的学校读高中,课余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正是《毋须燃料动力》,论证的是永动机的可能性,被我一顿好批。
后来教数学,县教研部门提供给我们以学习交流的机会,到天门、汉川、华师一附中去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在恢复了的教育教学期刊上也学到了一些教法,如本土的精讲多练法、条分缕析法、最优化六步教学法、目标评价教学法等。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什么反馈控制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一时,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教育界的大众话语流行开来。


真正从更高观点下提出的教育改革,是在近十年。
2001年,市里组织各学校负责教学的管理人员到武汉去参加了一个由省教科院主办的课程改革讲座活动。
从江苏请来了一位中学名校长介绍了他的学校怎么开发校本教材。印象最深刻的到不是怎么编写教材的事,而是他说的一句话:“我这个校长从来不管钱,管得不好审计局要来找你的麻烦,说不定纪检机关也要来找你。我也不管人事,那都有人管的。我只管新事、难事。”
当然,讲座的主题还是请华师教育学博士郭教授来讲课程改革。这位留过洋的博士讲的理论一套套,将什么叫做课程、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向什么方向改革等重大问题说得很透。我听后获益匪浅。
还有官方人物来讲,是教育部基教司的一位女司长,她讲的更大气,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将来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等各方面介绍了教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现在的改革叫做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种说法更全面。课程是包含了教材、教法、考试等基础教育各个方面全部内容的。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均可纳入到课程的范畴中去。
这一轮的改革是开放式的,教育部给予了各省很大的自主权。各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编写课改教材,因为高考命题权也交给了各省教育厅。
湖北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已经使用好几年课改教材了,有关部门也组织老师们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课改培训学习了。高中是前年才开始使用课改教材的,而且是用的教育部编的课改教材。此前曾经听说高中数学是由武大的齐民友教授主编的一套课改教材,不知道为什么最终没有使用。


我们市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从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与教研活动中可以想见。高中近两年也兴起了课改培训热。没有经过课改培训的老师不得进课改课堂。
很遗憾,我还没有参加这类培训,因为补习生还是学的旧教材、参加旧高考。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课改的思考。
既然是全面的改革,我揣摸,教材的改革到底只是内容的重新排列组合添加删减还是将过去的教材推倒重来?如果是前者,这在过去的教材变革中已经进行过多次。如果是后者,是要对人类积累的知识财富的价值进行重估吗?
看了高中数学课改教材后,我的思路大致清晰了一些。应该说,是属于前者。只是动作比以往的大一些。删减的不是某科目的全部,只是一些次要的过时的东西,增添的是与时代结合很紧的内容,例如关于计算机语言。其他的则是重新排列了章节顺序。
教材这一项的改革是看到了。可有些改革看不到,例如教法。没有听过新课改的公开课,只是问了一下同事。他们说,课还不是那样讲。问了一下学课改教材的在级学生,他们说,老师将教材的顺序打乱了,好像是回到了原来的教材顺序上去了。
如此看来,这一轮新课改成了“换汤不换药”,教法的改革没有跟上教材改革的步伐。


为什么会如此?
我在问自己,不是说这轮课改是大动作大手笔吗?怎么一到高中就“穿新鞋走老路”呢?
“千万里,我追问着你”。终于,我问到了考试这一栏。新课改学生还没有参加高考,所以与课改相配合的高考是什么样子还是未知数。可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已经进行过了,一样的试卷,一样的分数排序,一样的笔试解题。这考试与非课改什么都一样。那教材教法怎么动弹得了呢?
由学校相关人士那里,我知道了新课改的评价方式,是有相关改革内容的。例如:学分制、过关毕业制。但是,还没有实行之前,这些成了一纸空文。查了一些课改实行得早些的省份,他们的高考好像改革的动作也不大,实行当中也是步履维艰。
这课改,与其他任何一项改革一样,也存在“分娩”前的“阵痛”,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课改,说我爱你真的不容易!

                                                                                               2010年11月16日
15#
发表于 2010-11-22 23:14:24 | 只看该作者
【闲人说教(16)】    活动





新一轮课改之中出现了一类新的课型:综合实践活动课。
就象上一轮教改中出现的研究性学习课一样,是一种全新的课型。是与传统课堂上那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完全不同的一种活动。
由这个活动,使人容易产生广阔的联想。
文革期间的所谓“开门办学”,是将学生放入到社会中去,例如工厂、农村、部队,去参加工人、农民或解放军的生产活动。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得到“锻炼”。这种“锻炼”纯粹是指思想锻炼,是从政治的角度去看的,是所谓的“反修防修”的一种措施。以打破美帝“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新中国第三、第四代人身上”的痴心妄想。
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国际间的交往活动的增多,中国学生在创新、动手等方面落后于国外的学生。国际间的竞争由意识形态转移到了经济实力以后,决策者和专家们看到了我国教育上的差距,因而在课改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要求。
这应该是综合实践课进入新一轮教材的指导思想吧!


综合是内容,实践是形式,活动才是课程的实质。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综合实践课在如期的进行着,这从有关的报道中可见。但是,高中阶段,身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还没能看到。
过去高中设有劳动技术课,简称劳技课。一般由数学老师兼任,多数时候形同虚设。还有信息技术课,则是由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任教。现在新课改中还有一门通用技术课,大多是快要退休的物理化学老师兼课。
这些课不知能不能算作综合实践活动课?若是,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就没有了什么新意,旧瓶装新酒罢了。
若不是,那又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呢?


就我的想法,劳技课应该属于活动课,信息技术课也是,通用技术课呢,还是。
这是因为,这些课并不强求理论上的完整,而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掌握。纸上谈兵是达不到课程目标的。
如劳技课,画画三视图,做做摸具模型,测测地形地貌等;信息技术课呢,就在电脑上操作文档建立、电子表格运用、傅奶昔动画制作、远程终端控制等等;通用技术课,修修电视、整整摩托、开开汽车、做一架飞机等。
看看,这些需要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吧?
可是,原来上这些课的时候,还是没有脱离其他课程的模式,在黑板上讲三视图、二极管、问多斯文档。学生的动手还是在试卷上做题。教学偏离了“活动”这一重要的轨道,所以,这些课程活动得很不够。
如此一来,就需要单独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了么?


听闻了一些省、市、县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研活动。有理论探讨、有经验交流、有开展得好的学校的现场会。也看到了不少论坛帖子与新闻报道中关于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信息。如清明扫墓祭奠先烈、到青少年教育基地去瞻仰伟人功绩、上城市各类场馆去参观展览、到大自然去踏青呼吸新鲜空气等等。
至于传统的春、冬季田径运动会与球类比赛活动等,也应该属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吧!
从盘锦学来的大课间做广播体操,无疑是融养成教育与综合实践于一炉的好活动。
学生的活动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开展的。那为什么新课改中要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课程来强调呢?
如前所述,当前学校教学中偏离了活动课本质的坐听讲课属于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应该属于学生活动的课程大多被教师占去了,因为考试评价中没有这一项。
故而,直到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只限于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实施,还没有进入高中校园。


在中国的成语中,有矫枉过正一说。综合活动课即是过正的结果。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读书过来的人应该都知道,活动课其实一直都是学校里面的一门重要课程。
除开春、冬两季田径运动会与球类比赛这些体育活动不说,单看每天的课程表,就有明确的活动课安排:课外活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课表中的课外活动一栏被取消了,被某门所谓的正课取代了?现在的课表中除了每周一至两节的班团活动课外,就再也见不着活动二字了。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学校创建了一间图书阅览室,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都向学生开放。我班上的一名女生总是第一个到阅览室去的读者,带着笔记本,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扑在书上,如饥似渴的阅读。作为老师,我也喜欢去看书,于是,在阅览室里,我是教师中的第一个阅览者,她是学生中的第一个阅览者。
还有的学生呢?各取所好。打的打球,跑的跑步,练的练书法,吹的吹笛子。总之,活动五花八门,学生生龙活虎。
这属不属于活动课,学生是不是在实践着?


条件变了,现在的学校,学生的活动应该更加丰富了,也应该有组织有计划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式作为一门课程提出来,比以前的那种自由而目标不明确的课外活动应该强多了吧。
但是,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功利化思想的加重,高考与教育评价的不协调,导致活动课名存实亡。仅仅在口头上重视敌不过学生的功利化要求,这活动课能否承担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教育任务很是难说。
或许,我的担心的多余的。但愿如此!

                                                                                        2010年11月20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9:08:32 | 只看该作者
文/梦泽闲人[云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0:26 , Processed in 0.0591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