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苏:带着责任融入传媒改革日 期:2008-5-19 来 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小传
江作苏,1953年9月生于湖北武汉,复旦大学本科、中央党校研究生、高级记者。现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湖北省记协主席。1982年分配到湖北日报社,历任《江汉早报》副刊组长,《楚天周末》副总编辑,湖北日报社驻十堰、郧阳、神农架记者站站长,政宣科教部副主任、记者部主任、政宣科教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内心秉持的是:责任、创新、严谨。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理念,实施了《湖北日报》历史性改版。开辟了《总编辑评报》和个人专栏《楚人快语》,已刊发近百期。他注重理论研究与创新,出版了《记者心语》、《我随东风行万里》、《潮涌大江》、《江河归大海》、《浙江星火借入楚》等多部专著。被评为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荣获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首届湖北新闻名人奖、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个性
最大的爱好是乒乓球和书法。
集团所属报刊中花费精力最多的是《湖北日报》,注意力放在都市类报刊上。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邓小平。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是《邓小平文选》。
当一把手,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把握未来。
□悟语
胸怀人民,打造公信;立足荆楚,壮大传媒。
他是全国第一个拥有百万份报纸(《楚天都市报》)和百万份期刊(《特别关注》)的“双百万”传媒集团掌门人。
他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理念,并主导实施了《湖北日报》影响深远的历史性改版,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他一手拿红笔,一手拿蓝笔,不仅策划、采写了大量新闻作品,而且为打造以传媒为特征的文化产业集团描绘出了蓝图。
他是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也是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获得者,他带着责任置身改革大潮,实践并见证了传媒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他,就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总编辑江作苏。
“30年来,新闻工作者的姿态在不断调整,总的方向是朝着‘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发展。过去当记者时,也讲深入基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时还只是一种观察,为了反映而去。现在,随着新闻观念的变化,人民的创造、人民的疾苦、人民的心声已成为了报纸的主体。我认为,这一观念的变化,是最突出的。”
和许多掌门人一样,江作苏是时代的幸运儿。1978年,他由一名知识青年、基层工人考入了复旦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也正是这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82年,江作苏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一干就是26年,从基层记者做到传媒集团一把手,职位在变化,荣誉在变多,但是这变那变,江作苏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愫始终没有变。
在与《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交谈时,江作苏讲了1995年做记者时所经历的两次大跨度采访,这是对其新闻观、人生观影响最大的,也是在求新、求深探索方面印象最深的。
一次是忍着恶臭坐在运猪火车上,四天三夜押运供港活猪到香港,写成了一组体验式系列报道“鄂猪南运记”。
在祖国内地每天发三趟列车保香港市场供应30年之际,他和同事登车采访。在令人窒息的猪车环境里,甚至没有电,没有水,他们却发现了很多押运中有意义的新闻,感受到了为保香港大局内地各方人士的合作贡献精神。而这些新闻,是不曾为人发现和见诸报端的。正是这次报道,让读者知道在360行之外,还有押猪一行。事后,外贸职工们给他们送来了锦旗,上书“人民记者”四个大字。
通过这次采访,江作苏对新闻报道有了更深的认识:新闻不一定全是事件,讲述人物背后的故事,同样是非常鲜活的新闻题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联结在一起,就是一个具有新鲜社会意义的人物报道。聚焦于人与聚焦于事,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另一次是驾乘国产东风汽车,纵横神州50天,颠簸数万公里,写成进行式连续报道“我随东风行万里”。这是在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开放格局,迎接世界汽车产业冲击之时开展的一次大规模采访行动。国产卡车到底能不能与进口卡车抗衡?国产卡车在市场和服务方面有哪些软肋?带着这些问题,他和同事打破报纸的地域界线,驾乘国产东风汽车西进沙漠,南入森林,北闯雪国,东行海疆,通过目击方式进行考察与思考。从4月12日启程,到5月19日返回,沿途发回报道50多篇,不仅正确给出了国产卡车完全可以在开放条件下与国外产品抗衡的结论,而且还从汽车文化、汽车环境和生产力布局方面作了多向思考,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最后二汽授予了他们“东风汽车公司名誉职工”称号。这些只是江作苏记者生涯中的一个个缩影。
“创新是一团火,方法是一瓢油。创新的火种如果不存在了,做新闻的动力也就没了。”江作苏如是说。从事新闻工作26年,他创新的步伐一刻没有停止过,他策划、采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足迹遍至三峡工地、抗洪现场、神农架密林、大别山区、京九工地……他组织报道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大学生肖栋栋、贴心政委谭明金、扎根大别山的将军之子程平东,均产生了广泛影响,指挥采写的周国知、郑琦、陈刚毅等重大典型,从湖北走向全国,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先后做出过重要批示。
2005年5月之后,当了集团总编辑的江作苏,一手拿红笔,一手拿蓝笔,仍然坚持写稿。在江作苏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小平同志一段意义深刻的话。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记者是一个用笔说话的工作职业,不管个人职务发生什么变化,我都不愿放下手中的笔。”后来,江作苏开辟了《总编辑评报》和个人专栏《楚人快语》,已刊发近百期。他还注重理论研究与创新,先后发表、出版多篇论文和专著。“是责任感驱使记者用敬业的态度和高度专业的水准从事自己的新闻工作,如此才能铸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闻精品”。“30年来我感到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上的回归,真正实现‘三贴近’,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老百姓要所映的东西就是我们要所映的。”从26年的新闻实践来看,江作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高扬改革大旗,对于媒体自身来说,并非是一件说到就能轻易办到的事情。我体会到,媒体从开始报道别人怎么改革,到把改革引入媒体自身,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传媒业最大的变化之一。”
党报如何改革?党报集团如何改革?这是江作苏升任集团领导之后经常思考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江作苏认识到:“我们正身处一个深刻的变革之中。这种转型对于事业发展是必需的,同时也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感,如果转型不成功或者转变得慢了,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会失去以往的优势。”
2005年是“报业寒冬论”、“纸媒冰河期”等悲观论调层出的一年。“发展就要迎接竞争,竞争就要有敢于创新的决心!”时任集团总编辑的江作苏,以辩证的眼光审视传媒格局,果敢地提出了“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全新办报理念,并于2006年1月1日主导了《湖北日报》56年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次改版。改版后的《湖北日报》,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该报还将“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办报理念醒目地标示于报头下方,以此大力彰显他们的新理念。
谈及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初衷和这一理念的内涵,江作苏说:“一个理念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理念就是一个团队工作的方向。把它公开昭示于读者,表明我们敢于亮出自己的思想旗帜。媒体的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提出这个口号,就是要把责任视为公信力的源头和根本,就是要以务实、开放、负责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以建设性的视角报道新闻。”
此次改版,被江作苏称为“最用力的一招”。实践表明,改版取得了“八个一”的成果:创新了一套新闻采访、编辑、发布的运行机制;确立了一个符合世界潮流、稳重大气的版式;培育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栏目;策划了一批有创意、影响较大的报道;涌现出了一大批新闻报道精品;形成了一股清新的文风;培养了一批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才;创造了一个好的报纸经营环境。
经过改革洗礼的《湖北日报》,呈现出开放大气、观念先导、文风活泼、实用性强的崭新气象,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不仅受到中宣部有关部门的称赞和读者好评,报纸的发行量较过去也大幅度增加,广告收入增长了两成。
新的办报理念,新的制度设计,新的运行方式,带来的是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比如在报业经营方面,实行的是面对市场、优化组合,统一经营、分担责任的独特体制模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制度使得面对市场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对于这些改革措施,江作苏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改革开放之前报业基本是静态的,都是一份报一个领导班子,一个模式几十年不变。现在全国报业是在动态中调整,动态中进行优化,动态中做强做大。媒体的这种千军万马、各出其招,也是社会形态在传媒行业活力的反映。面对困难,面对市场环境,有勇气的经营者要拿出各自不同的对策方案来,而不是按照千篇一律的办法去开拓事业。30年来,对报业经营者提出的最大挑战,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群众需求,要做出有勇气的选择,既有项目的选择,也有经营模式的选择,也有战略趋向的选择,对报业管理者来说,这是一种勇气与水平的检验。
“说实在话,改版不易,改革也不易。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选择了这样一种模式,经受住了市场考验,效益连续多年实现增长,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江作苏如是说。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传媒业发展最快的30年。媒体正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面对困难不畏艰险地奋进中不断发展的。我们以“一主(报纸)两翼(期刊、网络媒体)”为发展策略,经过几年的着力经营,成绩有目共睹。打造一流的传媒集团,打造以传媒为特征的文化产业集团,成为我们今后的目标。”
2001年7月28日,对湖北日报人来说是一个铭记在心的日子,这一天,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走上了集团化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4月28日,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发展来说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集团正式更名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吹响了从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进军的号角。也就在10天前,江作苏从集团前任董事长毕志伦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成为集团的新掌门人。
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百万份报纸(《楚天都市报》)和百万份期刊(《特别关注》)的“双百万”传媒集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形成的“一主两翼”格局,为今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江作苏说,“一主两翼”格局,即报业为主,期刊、网络传媒为“两翼”。报业为主,就是要保持集团内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着力提升报纸品牌的张力。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充分利用集团的优势,尤其是紧紧依托期发量已达260万份的《特别关注》和湖北第一新闻门户网站荆楚网,发展期刊群和网络新媒体群。《特别关注》被业界称为“黑马”,仅用了19个月时间就使发行量从100万跃升到200万,其“高台跳水”的做法被业界广为称道。目前,为打造期刊群,专门为《特别关注》申请注册成立了杂志社。荆楚网发展步伐也很快,已实现“一变四”,即省政府新闻网站、省政府门户网站、楚天无线、网络家园,已建起荆楚网本地新闻发布系统、短信息发布监测系统等网络平台以及中部崛起数据库、电影风向标专题数据库,还开通了《荆楚网视》频道,为发展新媒体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3年来,集团广告收入每年净增1个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上都翻了一番,相当于5年再造了一个报业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传媒集团,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内部资源可以均衡使用。他们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就战略着眼点和着力点来说,它要求区分核心业务、支撑业务和培育业务。
“要说发行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想经营都是一本奋斗账,只要是成为社会进步有机地构成部分,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都可以化难为易,化险为宜,取得行业的新发展。只要解放思想,把握机遇,扩大眼界,用好资源,努力朝前走,一定会将集团打造成以传媒为特征的文化产业集团”。谈及集团的发展,江作苏这样认为。
“30年来,我感到传媒产业形态正由单一走向多元,社会角色由补充向主体转移。面对现实,把握未来,作为一个集团管理者,有几个牛鼻子必须得牵住。首先就是媒体经营的着力点,必须扣住公信力。我们在“责任造就公信力”理念下,提出了构建四个现代化平台作为集团今后发展的支撑。”
对于传媒集团的未来,作为一把手的江作苏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报业仍然是具有健康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所需要做的是,进一步调整报系结构,通过改革进一步确立《湖北日报》作为旗舰媒体的领导地位。通过内容结构调整、销售渠道重构、人力资本优化,进一步落实“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办报理念,使《湖北日报》成为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品牌,成为社会主流大众必读、在中部地区有相当影响力的现代政经大报。同时,进一步明确大众报纸的定位,扩大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力,形成覆盖不同市场的报系结构。
打造以传媒为特征的文化产业集团,成了江作苏的又一个新目标,一要紧紧扣住公信力,二是打造系列支撑平台。
谈到公信力,江作苏认为,作为媒体,必须有公信力,责任就是反映在公信力上,扣住公信力,把各种媒体形态调动起来,自觉地服务从社会标准,主流价值的标准,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底线。《楚天都市报》的办刊宗旨是“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特别关注》的办刊宗旨是“激扬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三峡晚报》的办刊宗旨是“关注民生,彰显公信”等等。
扣住公信力,可以避免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道德失范、新闻失信的现象,使得我们在行业的制高点上,在媒体手段多样化,新兴媒体数量巨增的情况下,用是否具有公信力这一标准,建立起读者与媒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纽带,形成一种良性的互信互动的关系。
公信力,除了反映在报道之中,在广告、社会活动等领域也是全覆盖。为了提醒员工们的公信力意识,在新启用的楚天传媒大厦前,专门制作了一个方圆雕塑,用花岗石做成的方框,体现的是媒体的责任,中间是用石头雕的圆形铜锣,体现的是做社会进步的喉舌,中间刻上“责任造就公信力”,为的是让员工们能天天以此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公信力。
为了应对产业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竞争,江作苏说,集团将打造四个面向未来的支撑平台——采编平台、印刷平台、数字平台、资本平台。他认为,“在发展中我们意识到,近年来,报业已进入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和跨媒体经营时代。数字化网络平台衍生的互联网、手机报、视频音频共生的IPTV等,客观上要求报业从单纯的信息加工业向多元化和多媒体传播服务业发展。为了实现大发展,着眼于多媒体开发、占地300亩的传媒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荆楚网作为报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今后将致力于推进多媒体与新媒体的共融发展。下一步,集团将稳步推进IPTV平台建设,加快移动新媒体平台建设步伐,同时以数字报纸为龙头,不断丰富网络出版形态。”
谈及资本运作给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江作苏坦言,不论是发展IPTV,还是其他新媒体,其巨大的投入都是传统报业依靠自身积累所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依靠上市才能帮助集团完成这“惊人的一跳”。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已经在证券化方面迈出了步伐,主体上市的筹备工作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江作苏深知,机遇与风险并存,上市能够带来融资的便利,但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也面临着挑战。第一,上市公司必须向社会公开其经营状况;第二,上市公司必须承担股民“用脚投票”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也不是一“券”就灵,面对资本市场这个全新的领域,作为党报集团的掌舵人,如何寻找机会与资本“亲密接触”,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资产证券化之路,又避免重蹈一些传媒集团融资后盲目追求多元化、做大不做强、利润下滑的覆辙,对江作苏来说,将是一个考验。
“打造一流的传媒集团,打造以传媒为特征的文化产业集团,是我们的目标。目前,集团的各项主要指标已进入全国前10名,有的指标进入前5名,虽然距离要达到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但发展的方向已明,决心已定。”集团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作为掌门人的江作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