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一眼是可以的,千万别真的当成[网络小说写作指南]啊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32:43 | 只看该作者
谈小说的发展途径?

 来源: 转载 

出版社对网络小说是非常关注的,尤其是一些稿件不足的报刊杂志,原因就不多说了,但前面的文字确确实实如此。那么现在就具体说一下网络小说的路径。

我上网时间不长,过去时工作,随说也看了些网络作品,但也不敢说网络上的小说作品就非常了解,在此就说个众所周知的吧!

朋友们知道,网上是要看点数和有效评论的,那个“2008XXXX”活动,不就是看你的评论数吗?具体网络上有关小说,也是有不少榜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榜,路径是一样的。全是网站找来些什么样的编辑,做后台,许以高提成,然后进行幕后操作。对于作者的稿费则是来源于点击量,尤其是VIP的花钱读者的收藏量;

对于VIP读者,先让你免费看点作品,引发你对作品的兴趣,要想继续看完吗?对不起!请君注册VIP客户,请掏腰包吧!虽说价款不高,但网络遍布全世界,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呀!从而网站有了收入,再分一点给签约作者,如此而已;

各色人物,各司其职,且各具特色的推荐榜成就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对于读者来说,各个推荐榜给了他们从万书丛中挑选自己所爱的小说,而对作者来说,各个推荐榜则是对作品最好的宣传。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手工榜及自动榜的上榜情况。

一、手工榜:
手工榜主要有封面推荐、强力推荐、三江推荐、中间栏位推荐、专辑推荐以及页面封面推荐六种。其中前三种无论在对作品的宣传效果上,还是对读者的阅读影响力上都是最突出的。以下主要介绍一下这三种推荐的上榜原则。

1、封面推荐:

位于首页右侧最显眼的位置,上榜时间两天,具有其他各种榜单无可比拟的宣传效果,几乎所有封推作品都可以轻易进入周点击榜,因此封面推荐的要求也是最严格的。主要原则如下:

签约作品,由评审委员会自行选择审核作品。

评审委员会:编辑部全体编辑以及站长组成。

2、强力推荐:

位于首页左侧,推荐效果仅次于封面推荐,也是最常规最主要的推荐方式。强推周期:一周,换榜时间:周日。上榜原则如下:

签约作品;作品字数达到十万字以上;作者手中有数万字存稿者优先,敏感作品不给予推荐。其中五部由编辑部共同选出,余下十部按协议收到协议日期进行安排。

3、三江推荐:

位于首页右侧,封面推荐下方,跟封面推,强力推不同的是,三江推荐主要面向新书,强推周期:一周,换榜时间:周日。上榜原则详见三江阁论坛公告。

二、自动榜:
自动榜共有总点击榜、总推荐榜,总收藏榜,总字数榜,月点击榜,月推荐榜,周点击榜,周推荐榜,新书榜以及最近增加的智脑荐书系统。这些榜单中值得一提是:新人潜力榜、新书潜力榜,对于新书来说,能够在新书榜上有一席之地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宣传机会。

文学网站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数年前那种局限于小众群的同好会式站点了,(与目前的圈子类似);随着优秀作品的不断诞生,读者群的飞速增长,网络原创文学已经在逐渐形成另外一种文学潮流,作品的运营成功以及国内市场的初步开拓,都为这股变革潮流增加了更多值得被关注的筹码,越来越多的或职业或业余的写手也开始参与其中,但是想要在众多已成名的大大巨匠们之中突围而出,也比数年前增加了无数倍的难度。往往数十万字心血投入之后,却只换来寥寥可数的点击与推荐,便是旁观者看着亦觉心寒,难道说只有幸运儿才能得到读者的青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会被埋没,更主要的原因便是新作者还并不了解这个网络文学市场的规律。

希望每一位新写手都能够做下面这一道选择题:

您写作的目的是:

A:写出满意的作品,写给喜欢的人看。

B:出名,出版,赚钱。

选A的写手请阅读挣扎之节,而选B的写手请阅读生存之节。而在AB之间犹豫不定或者想两者得兼的朋友,非是本人实力所及的了。

挣扎之线的作者:

选择这条路的写者,首先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时刻牢记自己创作的目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仍然会因为惨淡的点击推荐,无人问津的凄凉而动摇,在狠心自残和苦苦支撑间挣扎,便是选择这条路的朋友们极有可能面对的未来。

写作本身便并非一条坦途,而要写出满意的作品,更是在这条大道之旁选择了一条坎坷的小径,更需要绝大的毅力和勇气坚持下去。点击推荐就不要奢求了,至于喝彩声,则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

基本上这条路可以简单的归结为沟通——吸收——修改——再沟通这样的流程。

所谓沟通,便是指跟作品的读者群的沟通,新作品虽然很不容易冒头,但是一般来说,还是会有少数读者发现,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一开始就会碰到真心喜爱作品的读者,这便是最初的受众群,发现这些最初受众群的唯一途径就是研究书评,之所以称之为研究,是因为要在众多万金油的掩护下,寻找到真正的书评,对新手来说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所以,挣扎的A们首先需要学会的就是鉴别万金油。举凡万金油,无论写得多么华丽、多么让你心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绝对不会具体化到作品的任何一个人物、背景、情节或是细节上。只要掌握了这个大原则,那么鉴别万金油的能力便已经入了门,接下来就在实战中磨练、长进好了。

发现真正的书评后,接下来就要跟写书评的读者主动联系,别放不下架子,在还没有成为巨匠前,架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沟通中才能更多地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从而进入下一个环节吸收之中。可惜我们博客的朋友们大多采用同一方式留言,只是表达某某圈子值班员来过了,极少有朋友对文章本身做深有感触的点评。走马观花的阅览对于作者又有多少好处?就不得而知了。

吸收这个环节比起前者来更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老读者都比新写手有更加丰富的‘阅‘历,当然,从老读者转职过来的不算在内,网络原创文学发展至今,各类书籍早已倍数于万本了,所谓读书破万卷,在网络上也非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阅‘历高了,眼光和笔法都会有相应的提高,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阅‘历。

吸收完成之后便是修改了,自己的水平提高了,以前写的东西恐怕在自己眼里就已经千疮百孔了,那么不要犹豫,立刻修改吧,虽然说读者不喜欢看修改的章节,但是已经不在意点推的,你有何必去在意这些小事呢?完善自己的文章才是关键。

修改完了就要看成果,继续沟通好了,不过沟通的对象可以不局限于读者,也可以咨询在吸收过程中认识的别的作者等等,然后再重复同样的流程而不断完善自己,只要作品足够好,总是会被人认可的,会有自己固定的受众群。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下来,那么便一定能完成一部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实际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耐得寂寞四个字,恐怕便是小A们必须要理解的词汇了。不过能够完成的作者本身,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磨练,完成的作品也绝对是有其闪光价值的。终有一天会被认可,会闪耀出光芒。

挣扎之路的终点也许是希望,也许什么也不是,没有足够的勇气耐力和对自己的认知,还是不要轻易选择这样的道路。

挣扎之路所对应的是理想,在现实中追求理想并不是一件浪漫写意的事情,但是完成这条道路的人,无论在终点得到的是什么,都是一种成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33:4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定大纲?

 来源: 转载 


我们在审核作品时,对一部具有商业价值的书,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叫做看起来很流畅,节奏感很好。

这又引申出写作一直饱受人争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一部书在很多人认为它人物淡薄,文字简单,逻辑错误百出,可是这部书就能大红大紫,卖的让那些自认为精心打造作品的作者两眼变兔子,整天大骂现在读者素质水准之类的原因是什么?

也就是说,网络商业写作,最本质的是什么?

以我做的角度来说:情节,稳定更新,人物,文字,依次排列。其中文字,是最为不重要,也是最为重要的。而情节,是作品的基础。

读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读者群,也是最宽容的读者群。他们不会因为你的作品中有错别字指责你,不会因为你的作品中人物描写前后错误,情节设置前后矛盾,甚至不会因为你角色名写错而责怪,辱骂,放弃这本书。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顺滑的故事,一些可以满足他们一点小小幻想的角色,甚至是脸谱化角色也行。基本上直白的没有修饰的文字,他们就能满足了。找遍世界,你也找不到如此容易满足,要求如此简单的读者了。

当面对需求如此简单的读者,希望获得收益,依靠写作赚钱的作者,无法满足他们是错误的,绝对不是读者的错误。

所以当坐在电脑前,想要写一个很长的,可以具有商业价值的小说,确定了自己要写的题材,想好了主要的角色,接下来该做什么呢?这也是有些作者最容易犯错的时候。

小说的本质是剧情和人物,两者相辅相成。

如果一部书可以做到两者皆备,有着新颖、吸引人的剧情,还有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那么作者只要不是如海龟那样懒惰,这本书的大红就已经是注定了。

但是我们说得是初出茅庐者,尤其是很多只是看了很多书,只写过作文或者论文,甚至是商业文案,或者各种报告书,从来没有写过长篇的、短篇的、不长不短小说的作者。

那么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写下自己小说的开场,而是写下大纲的东西。

新作者甚至包括很多老作者,都觉得大纲是没有用的。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作者,非常明确的告诉编辑,我准备写二百万字,我怎么知道未来剧情会怎么样?那么长的书,写着就自然知道后续的发展了。都是当天想,当天写,甚至是边写边想。

相信我,一个作者不管是在怎么想,都不会明白:写作实际上是一件相当耗费精力时间的非常痛苦的事情。在你动笔之前,或者是写了几千字之后,你都不会感觉到对自己所写东西的厌烦和写不下去的痛苦。

但是几万字之后,你会发觉自己所写的东西未来的发展一片模糊。剧情故事无从说下去了,那种不知道该写什么的失败感,会让你发疯。再加上新作者,那时候不红,作品没人看,严重打击了继续写作的情绪;红的,被人骂,也打击写作情绪。再加上写不出来的心力交瘁感。。。。。。这就是写作之中最容易出现,也是第一道战线,是魔障。

以我们的经验来说,作品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比例是倒在这里的。这道坎,是第一道龙门。

而有了大纲,这里就比较容易过坎,知道了自己后续情节是什么,当自己不知道该写什么,大纲会成为支持你的支柱。你可以阅读它,来回忆自己当初想要创作这本书的激情是什么,想要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情节。甚至可以回想起,自己当初是为什么认为自己这部书可以红的,这样完成后才有可能变成有收入的人。

而就算是老作者,写到几十万字之后,创作这篇故事的创意,激情也都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有一个大纲也是可以让作者可以更好的结尾,而不至于简单的完结,被读者大骂虎头蛇尾。

再一点就是,新作者们经常会写离自己的主题。

比如:好好的体育,却会跳出来修真,魔法,超能力之类的。或者明明是冒险,却突然出来一大堆校园之类的,原本作品的亮点就在这么一拐弯处拐的失了踪。而有一个大纲,对于作者掌握作品全局,帮助很大。

说了这么多大纲的好处,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份适合自已的大纲呢?

或者有些作者,说我设定就写了几万字,大到世界构成,小到一把手枪的制作,这还不是一个好的大纲吗?

在这里我明确的回答,设定不等于大纲。

大纲本质上是构架出自己所想象情节的骨架,以及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之后的写作就是用文字将骨架丰满。

至于细节,那不是大纲所需要注意的。你可以写主角没事拿金子在饭馆付帐,也可以写几百万大军打混战。但是这些东西不是大纲所需要考虑的。

我个人曾发表的一些作品,大纲是用时间做为架构,构架出主角经历事情的时间,然后决定结局。这是总大纲。然后每一个大的段落,大约X万字左右会再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大纲。确定目前主要写的几个出场人物。

所以,当你在下笔前,将自己所要写的故事有一个数千字的大纲写下来,对作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大纲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能够确定自己作品的主线就行了。只要你愿意写,就会有合适的大纲。记住,大纲就是你所描写的故事的主线。

除了大纲,很多作者喜欢在作品情节开始之前,写一大堆设定。什么国家构成,大陆环境,种族分布,战舰配置等等。请容我说一句极端无礼的话,写这些的作者们,你们的脑袋有病吗?

网络时代,读者们怎么会有耐心和义务去看一大堆枯燥的,没有情节的说明文字。可能作者还很委屈,我写了那是设定,他们可以从正文开始看呀?我又没有非要他们看这个?

可你发出来干吗?读者看书经常是从头看的,尤其是新书,他们经常是偶然点进来。但是点开阅读面,却是一大堆枯燥乏味的资料。这时候十个读者,最少有五个关页面走人。就算你写设定,再化脑子,再辛苦,你也不应该发到自己作品中。我还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本书,开始就大段的设定的,书可以红起来的。

设定最好是在情节之中,一点点的透漏给读者。一方面在剧情之中夹杂信息读者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也可以填充自己的字数。

设定太多还有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编辑审察书稿会一直注意书的情节发展,看是否具备签约价值。如果一本书打开三四万字,然后编辑却看了一大堆设定资料,内容少的可怜,基本上就是直接划入无价值。退稿。所以至少想要在发展,在书前面写上一大堆设定的,是自杀的行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34:2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立意

 来源: 转载 

立意,也就是选题,选择自己要写的题材。

很多作者对于选题是比较忽视的,而是最近看了什么书很喜欢,就想写这样的题材。但是选题是作者写作的根本。任何作者,都随着写作有自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又会因为作品的选题对作品的人气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比如有的人,其文字优美繁琐,采用的是一种近乎与翻译体写作方式。而其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文化了解,令他的这种写法和他欧洲中世纪题材架构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网络作品中,任何看过作品的读者,都可以在几章之内确定作者的身份。作品中和别人的作品同样类型的主角,总能更让读者觉得爽快。但是也造成作品中,不管是神、魔还是升龙,还是邪风,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古代人、现代人,主角看起来总让人产生一样性格的感觉。

这就是“立意”的效果。

说多了一点题外话,回到主题,怎么样才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呢?

理论上,主题没有人适不适合,只有作者适不适合。并没有说老人适合什么题材,新人适合什么题材的。但是对以商业写作为目的的新作者来说,还是有些题材并不适合在刚入行的时候碰的。

我个人认为,没有一定写作经验以及信心的作者,第一部书不要碰武侠、科幻、推理三个大类;

看书的读者,大部分是从看武侠书长大的。武侠珠玉在前,经典无数。但是最重要的是,武侠的套路,角色塑造,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都了如指掌。我理解新人都有一个武侠梦,毕竟江湖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梦。但是要写好武侠,尤其是长篇武侠,难度实在太高。如果实在抛不开武侠的梦想,那么对所写的武侠进行一个包装。

另一种写武侠的捷径是写知名作品的同人,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因为对书中角色已经在读者心中有了清晰的印象,作者不需要在耗费心力去描写角色。而对原书的喜爱,对角色的企盼,也会让作品比较容易聚集大量的读者。

可惜的是,这样的作品从不会被出版社看好。最后的结局也就是在网上玩玩文字游戏,产生不了任何商业价值。

科幻方面,一时读者群体比较小,二是喜欢科幻作品的,都对作品的逻辑性合理性有一定的要求。

虽然也有完全不遵守科幻作品的合理性,却大红大紫的异类作品,但是整体来说,科幻对于作者知识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如果写不出科幻的感觉,那么去写其他类型,收益会好很多。

至于推理类,对于逻辑合理性要求更高,而且读者群更少,写推理的话,最好是抱着练习自己写作,逻辑能力,并且完全不企望商业回报的心理去写。

一个作者不适合写自己完全不了解不敢兴趣的题材。这并不是说一个不懂电脑技术的作者,就不能写黑客。一个不懂的武术的作者,就不能写擂台。因为你面对的读者,也大都不懂。主角身价几万亿美元,零花钱就几亿美元,这些已经可以用幽默或者无知来形容是作品的硬伤。

所谓的作者不适合的题材是指,你无法写出这种题材的卖点。而这一点,又可以说成是不要写你没有兴趣的作品。

你可以不懂,但是不可以对你的题材并没有兴趣。比如写黑客,你可以不懂电脑语言是什么,可以不懂的如何去偷别人的QQ密码,(说一句,我最恨的小偷就是偷密码的)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黑客可以做什么,黑客的能力会为主角带来什么……因为这就是你要写的故事的张力,冲突卖点。

选题,最忌讳的是跟风。别人写什么,也不管自己对这个题材喜不喜欢,只觉得这个题材红,就连忙动笔。结果越写越不爽,越写越没有特色,到后来不是因为写不下去太监了,就是人气低放弃了,或者自己写不下去,就去抄别人的作品。

网络写作,YY这个词经常被人讽刺。但是在这里我明确的告诉新加入的作者或者准备加入的作者,YY是一切作品的精髓所在。YY就是菜里面的盐,调料。没有YY的小说,是不具备阅读价值的。当然,一盘全是盐的菜,别人也是很难下咽的。你们不要被经常闲的无聊的人,发表的错误言论诱导。

YY的本质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在那样情况下,最能带给快感的描写。

对于想要写什么题材,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这个题材是不是正确地,实际上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当你想好一个题材,然后闭上眼,就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这个世界,这个主角就是我。我作为主角,在这个世界里面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

如果当你这样想的时候,精神很容易陷入进去,甚至开始想自己该怎么说话。自己在这个世界里面,如何才能觉得更愉快,想到一些事情,会为之高兴,为之愤怒,为之流口水。那么,这个题材就是你要写的题材。

年轻的人,尤其是动笔写作的人,经常会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想的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但是这是错的,人类是群体型生物,你和很多的人都是一样的。想的,要的,看到什么会快乐,看到什么会生气,都是一样的。

所以,当你的脑海里,这个故事你作为主角,过的很愉快很有乐趣。

记住,你的故事一定要让你将自己带入主角时感到快乐,感到兴奋,感到里面有无数的乐趣。这样的题材,才是你适合写的题材。至于了不了解,有没有专业知识,文字能不能描写出来这种感觉,都无关紧要。你写的是你希望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故事,这是立意选题最有效也最容易成功的方法。

当你的题材可以感动你自己,你也一样可以感动其他人。

特别注明:有些题材不管你有多么喜欢,但是大环境不允许写的,你写了一样没有任何前途,说不定反而因此会被请去喝茶。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37:2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小说写作的要求

 来源: 转载 

导语:小说是以局部把握整体、反映整体,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语言艺术形式,富于变化、活跃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它的创作需要调动艺术的才能和运用技巧。本篇分别从以人物为本位、组织故事情节;结构的安排;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人物;自然描写与社会描写;细节的描写和叙述视角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传统意义上小说的写作要点。小说习作者可以从中具体地掌握一些小说的创作技巧。本文分上、下两部分刊发。

一、要善于以人物为本位,精心组织故事情节

任何小说,情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当代作家王蒙曾指出:"所谓没有情节的小说,实际上是用一些小的情节代替了总的情节,绝对没有情节的小说是不可能的"。有的评论家说他的小说"无人物、无冲突、无情节",他回答说:"那岂不是同画符差不多了?其实我没有写过什么\'\'三无\'\'小说,我写的都是有人物、有冲突、有情节的","所谓无人物、无冲突、无情节的小说我是不相信的,我也从来没有那么做过。"

为什么说情节不可缺少呢?情节在小说中,至少起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①小说的各种材料,往往要通过情节发展的线索来组织,"合适的情节能把那些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想法,观察到的东西以及获得的知识都编织起来","它可以作为一个起组织作用的酵母"。(阿·托尔斯泰语)②人物的性格,要通过情节来表现。只有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才能获得体现和发展。③小说的情节,往往负载着一定社会历史的内容,小说的主题常常要通过情节来表现。④小说情节能引起读者共鸣性情感和评价性情感,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

19世纪以前,小说的情节,即小说叙述的故事。那时候的小说,往往依据人物经历,顺序铺述一个一个事件,其顺序铺述的事件,也就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十九世纪以来,小说有了很大发展,已不同于传统的"故事体"。"故事""情节"这两个概念,便有了新的界定。"故事"一般指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一系列事件。而"情节"一般指依据因果关系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曾指出:"我们对故事下定义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事件叙述。情节也是事件的叙述,但重点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在情节中,时间顺序依然保存,但已为因果关系所掩盖"。这也就是说,故事强调的是时序性,情节强调的是因果性。按这样的界定,一个故事,它有可能构成一篇小说的情节框架,但情节已不同于故事了。以鲁迅的《风波》为例,作品围绕剪辫子的风波安排情节,始述七斤的烦恼,继写七斤夫妇的恐慌,尔后描写一切复归原状,这是故事;小说同时又隐约始终地贯穿着九斤老太的感叹。九斤老太反复唠叨"一代不如一代"的事件,是很难纳剪辫子的故事之中的,但它却是小说情节有机构成部分,说明她对风波乍起与复归平复未闻未见,无动于衷,毫不关心。这一情节与七斤夫妇的情节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揭示了张勋复辟只是一场闹剧,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依然衰落,农民依然愚昧落后。

近现代小说,较多地摒弃了由叙述人完整描述故事的单一方法,往往打破故事情节的顺序结构。但各种技巧的运用,使作品依然保持了时序的连贯性和情节的完整性。即算是表现"意识流"为主的心理小说,表面上时空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交杂无序,时代氛围、人物场所、具体环境穿插叠映。但根据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向和事件的因果关系,情节在变化中依然是完整一体的。

作家们写小说,情节设置上一般呈两种倾向:"强化"或"淡化"。情节"强化"的小说,作者常常利用尖锐的、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作者往往将人物放在尖锐、严酷的矛盾斗争中加以磨炼和考验,造成紧张、激烈、大起大落的气氛和戏剧性的高潮。这类小说,其好处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点是过分强调巧合,多少丧失了一些真实感,让人一看就是"戏",太戏剧性了,往往丧失了生活的开阔感和高瞻远瞩的距离感。有时候,过分强调情节,也会使人物在情节的安排下无所作为,使人物性格难以表现。情节"淡化"的小说,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义。如孙犁的《荷花淀》,几个农村妇女以送衣为借口,想去淀里部队上探看丈夫,小船划到半路,遇到鬼子兵,她们躲进荷花淀,鬼子船追上来了,男人们正埋伏在淀里,把鬼子船炸沉。作者写打仗,只用一百来个字,却把注意力放在白洋淀水乡美丽自然景物和水乡妇女的美的描写上。情节淡化的小说,其好处是保持了生活的自然本色,但处理不好,极容易写得松散乏味。严格说来,所谓"强化"、"淡化",只是作者不同的美学追求,并不决定作品本身的质量。好的情节,无论"淡化"或"强化",都应作到真实、生动、写出人物性格,展示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虚假的、老掉牙的故事,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肤浅的,脱离人物实际、不能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情节,也是谁也不愿意看的。


写作小说,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从特定的生活感受出发的。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被某些事件、某些人物打动了,觉得这些感触,能够写成一篇小说,于是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比较完整的情节。

写作中,常见的提炼情节的方法有:

(一)依据主干、充实血肉
作者在生活中发现某一事件,这事件比较完整,又有一定意义。作者对这样的事件往往不作大的改动,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来充实、丰富这一事件。如王蒙谈到《说客盈门》时,曾指出,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就是听来的,"为了解雇一个工人,或是为了处分一个工人,在短短几天内就有二百多人来当说客",作者写作时,只把说客的人数改为199个,故事梗概并没有作什么改动,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将这个故事情节充实,丰满,使它灌注血肉。

(二)改头换面、更置关键
作者在生活中见到或听到某个故事,觉得这故事很有意思,但某个具体环节还不够理想,于是把这个故事稍加改动。如果戈理《外套》的创作。有一次,果戈理和一些朋友闲谈,听到一个笑话,一个穷苦的小官吏,酷爱打鸟,他节衣缩食,积蓄二百个卢布,买了一支很好的猎枪。可他第一次坐船出去打猎时,猎枪被芦苇挡入了水里。小官吏十分痛心,回家便病倒在床,再也爬不起,后来幸亏同僚们凑钱买了一枝猎枪送给他,才算救了他一命。果戈理后来写《外套》,利用这个笑话,把猎枪改为外套这一生活必需品,将芦苇把枪挡入水中改为行劫,将小官吏的命运改为一个悲剧,从而使故事情节更真实、更典型、更具思想意义。

(三)移花接木、揉和综合
作者将听到或见到的许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物、事件,通过加工、改造,将它们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如短篇小说《卖驴》:孙三老汉误入火葬场,这不吉祥的兆头与他怕政策变化的疑惑一拍即合。他决定把毛驴卖掉,不想到市场后,遇到老兽医老尚,他不但用"神鬼鞭"给孙三老汉治好了驴的病,也给孙三老汉治好了头脑中的病,终于决定不卖驴了。据作者介绍,这个故事是两个生活素材综合而成的。一个是八、九年前,在闲聊中听到一个故事,说某地一个老汉在拉脚回来的路上,因困倦在平板车上睡着了,毛驴拉着他往回走,半路上恰遇一辆驴车拉死人去火化,拉老汉的毛驴也一路尾随入了火葬场。老汉惊醒后十分气恼,把毛驴暴打了一顿。当他重新收拾缰脱准备回家时,不提防被惊惧的毛驴一脚踢在前额上,当场死去,结果真的被火化了。另一个生活素材,是作者蹲点时得来的。他认识了一位老兽医,这位老兽医出身富农,解放前家里养过不少骡马。牲畜病了,他喜欢细细观察,向懂行的人请教,然后自己摸索治疗,久而久之,积累了许多医术。解放后,他专门行医 ,以后在公社兽医站任站长,颇有名望,性格也很开朗。他的医术有许多独到之处,治牲畜脱胯即是一例,他既不用针药,也不用推拿,而是站在斜对面突然一鞭,使牲畜重心后压,借助本身的力量使胯骨自行复位。这两个故事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作者将两个故事加以改造、综合,便形成了小说的情节。

(四)依据情感,连缀片断
作者在生活,积累了许多生动的细节,片断;但这些细节、片断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这时,作者往往通过自己思想、感情的线索,将它联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就是这样写的。从小说的局部看,一个一个片断好像是不连贯的、分散的,但总起来看,又有着整体感。据作者介绍,他写这篇小说时,没有着意去编故事,而是依据情感,让细节一个一个从心里流出来。

(五)依据因果,环环推导
作者在生活中,获得某个片断、某个场面、某个细节,觉得很有意思,又觉得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还不够丰满。于是,依据这个片断本身提供的可能性、暗示性,规定性,回溯、铺垫它发展至今的过程,猜测它发展的结果。如高晓声写《陈奂生上城》,据他介绍,最初引起他创作动机的,是他本人住进了高级招待所看到高级招待所与农民暂时贫困的差别,住一晚就要花掉一个农民近十天的工资。他感到这太悬殊了,于是想让一个农民到高级招待所去住一晚,让他在沙发上、高级床上和地毯上尽情体验一番、表演一番、比较一番。于是他决定让"漏斗户主"陈奂生住进去。但是,陈奂生一般情况下是进不了城的,于是作者让他在政策开放以后进城卖油绳;卖油绳与高级招待所仍挂不起钩来,非要一个有地位的人介绍不可,于是引出了吴书记;那么吴书记为什么会介绍陈奂生住高级宾馆呢?这里一定有特殊原因,于是设法让陈奂生生病;而且这场病必须来势重,好得快,所以就安排他患重感冒。陈奂生为什么会患重感冒呢?因为他没有买帽子。陈奂生住进了高级招待所,吴书记又急于去开会,于是,陈奂生就能够单纯在招待所并且有充裕的时间去体验"高级"生活了。从作者构思的过程看,采用的就是因果推导法。

(六)依据性格,推导揣测
作者心中有比较成熟的人物形象,构思中将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环境中,依据人物本身的性格,去推测猜想人物会怎么做、做什么,从而构思出作品的情节。如契诃夫的《小官员之死》,写的是一个小官员在看戏时,不小心给前排座位上将军的脖子上溅了点喷嚏沫,他为此胆颤心惊,一再向将军道歉,最后竟为此事被吓死。这篇小说的情节,就完全依据人物的性格推导出来的。换一个人物,如果是张飞或李逵,定会把将军吓死;换了阿Q,恐怕挨了将军一顿呵斥后,他会在里暗骂"儿子打老子",而且寻解脱。可是,在19世纪充满奴性的俄罗斯社会里生长出来的小官吏,他的命运,不仅是怕,赔情,而且是死。小说情节的发展,安全是人物性格发展的结果。一般说来,依据人物性格推导,与依据因果推导是有区别的。我们平时说的因果推导,指的是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结果到原因的比较明显、直接的因果链条,它往往是单纯的、单线的,由一定原因,往往能推导出明确的结果,这里面并不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与变化。而人的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体,始终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往往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瞬息万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与程序,比起单纯的因果逻辑更具有人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无论用何种方法提炼、编织情节,都应该处理好人物与情节的关系。通常的教科书,把情节定义为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其实又对又不对。倘若"事缘人起","事以显人",情节自然也就成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倘若编置情节时,见事不见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趣味性、传奇性上,也就陷入了"为情节而情节"的恶障,很难成为"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很难登大雅之堂给人以深刻的美感。因此,好的情节,应该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二、要善于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

短篇小说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语言艺术,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虽然不一定要重大的社会题材,但必须反映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它在结构安排上,也应见出匠心,一丝不苟。
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总的说来,头绪不能过繁,过程不能拉得太长,人物不能过多,铺述不宜过详,表达不宜和盘托出,高潮不能一个接一个。它应该凝练集中,以少显多。否则,极易写成压缩的中篇。短篇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下面几种:

(一)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因果链,承上起下,环环相扣,关系紧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将情节搓拧、颠倒,使读者产生陌生感、惊奇感,但小说仍建筑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情节结构的展开一般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又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前者如鲁迅的《药》,后者如《麦客》。《麦客》写父子俩一同去打短工,到了不同的人家,父亲在艰难的境遇中失掉自尊,偷手表被发现,内疚而归;儿子则被新生活搅起爱情、自由的渴望,最后就范于传统道德。作者把两个本来可以各自独立的故事交互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两个空间,两组人物、两组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不同的情感追求,构成双重现实内容。这种结构,减弱了作者有头有尾讲述一个故事的封闭性,使小说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具有现代人的时空感。短篇小说还有三条或三条以上情节线索的。有时候,作者将三条以上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有时,则将几条情节线交织平行推进,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如王安忆的《小院琐记》。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初学者不易把握。

情节结构是短篇小说最基本的一种结构方式,它的优点是行动、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审美习惯,但又有它的局限性:①以事件为结构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节本身的生动有趣上,处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画。②人物性格的展开或作者感情的抒发,需要足够的空间,但情节结构重视事件的纵向连缀,不能给人物发展在横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盘,更不允许脱离情节规定的具体时空规定,作者必须时时抓住情节发展的线索并把它推进,这样就限制了作者创作的才华。③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将许多代情节的过场戏塞进作品,这样的过场戏往往失去精彩,不利于人物的塑造。④情节结构将万花筒一般十分丰富的生活提炼为一个首尾完整的生活过程,让小说的一切因素都服从情节发展的因果链条,不能有丝毫的游离,这样做,很容易损失生活的真实性、丰富性,给人以编造、失真的感觉。以上这些局限,是安排情节结构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结构
有人觉得情节小说太显编造失真了,极力回避那种奇妙的、戏剧性情节,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态来描写生活,于是产生了一种散文似的小说。散文式的结构摒弃了那种由发端、发展而推向高潮,然后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看来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断,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明显地表现"起"、"承"、"转"、"合"。它像一棵树,枝枝桠桠向各个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间,时空关系的设置很散。但仔细体会,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很有点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如孙犁的《荷花淀》、汪曾琪的《受戒》、《大淖纪事》,多拉家常作家志贺直哉的《到网走去》,都属这类作品。

散文结构往往给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于它有意放弃了戏剧性的情节,有意淡化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直接的、明显的因果关系,写作的难度也就大一些。它放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需要写得深、写得美、写得可信,写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它虽然写得开放、随意,但不能失之混乱、松散,要有一种整体的有机性。

(三)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又称"意识流结构"、"情绪结构"、"心态结构"、"心理分析结构",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断。在这种结构里,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了,内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时空代替了物理时空,生活场景、片断、细节将主要地通过人物心灵屏幕展现。而这种展现,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所采用的主要结构方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以人物心理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心理结构,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表现,有的侧重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如王蒙的《春之声》与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同属心理结构,其表现的侧重点就有区别。

中国当代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与西方现代派"意识流"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技巧,也是有区别的。

从整体看,他们都以人物意识流动为小说的结构框架;现实场景的描写只是作为人物意识流动的支撑点;时序的颠倒与溶合、自由联想情节的跳跃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识独白等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但现代派作家强调人物意识流动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瞬息万变的,因此,他们笔下的意识流动是闪念性的,杂乱无章,互不关联,像散布的彩点隐隐约约地闪烁,画面感不强,读来晦涩难解。中国作家描写的意识流动,常常是回忆性的,情理性的,画面相对完整,无数心理片断的连缀往往构成完整的情节,反映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心理结构的优点是:①以心理流程来结构作品,让作品的一切从主人公的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摒弃了由叙述人叙事、评价、描写、议论的手法,具有了传统小说没有的新质。②心理结构不受客观时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同时铺叙、交错穿插,或放射扩展,加大了小说表现的容量。③以意识流动为结构框架,在场面与场面之间,人物动作与动作之间,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气氛沉闷拖泥带水的过渡描写,摆脱了追求故事情节表面连贯完整的某种束缚,取材灵活。有利于人物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当充分地揭示人物心灵的真实。但心理结构的局限也是明显的。首先,依据心理流程结构作品,极易写得拖沓、琐屑、冗长、晦涩,往往要读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这类作品,人物想什么往往很细腻,做什么却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内向、模糊。采用心理结构,要特别注意克服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结构
蒙太奇是从电影里学来的手法,它和情节结构有相似之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情节的手法不同。它的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似的片断,跳跃性的向前推进。片断与片断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错地叙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断,通过一组一组"镜头"的组接,显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情节的连贯、推进。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繁琐的过程交代,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而不乱。但要掌握这种结构,必须熟悉电影艺术才行。

(五)板块结构
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统,有对相独立的情节内容,形成了独立的"情节板块"。"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舍弃了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完全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由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联接起来。如张石山的《互不关联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也突破了由叙述人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处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长。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情节板块"之间的关系,既不要有直接的关联,又不要有内在的联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情节板块"的繁简,不能把它写成头绪繁多的中篇。
短篇小说结构多姿多彩,学写短篇小说,最好先从"横断式"和"纵向式"的情节结构入手。掌握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就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38:2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写作十大技法

 来源: 转载 

(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 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 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开头是: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即文中主角)到 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阴,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 ,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 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 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可第二 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 边的堰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 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我大吃一惊,喊:“…… 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 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 引 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这就叫作“切入悬念”,下面就等 着作者“倒叙事件”——读者也就非读下去不可了。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 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 》一书),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 ,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 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 奇,又理所当然。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这一点。小 说是叙述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并都想买件使对方意想不到的东 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女,拿去卖了 ,并用卖金发的钱去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缺少一套适用的名贵 梳子,就卖掉自己祖传的、一直伴随在身边的、也是自己格外珍爱的表,用卖表的钱买了一 套美丽华贵的梳子。结果两人一碰面,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了;妻子拿着丈夫 送的一套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夫妻俩只好凄然相对而笑。在这里,尽管有对故事主 人公与读者的“出其不意”,但统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夫妻恩爱,超过了对“金发”、 “表链”的感情。而“金钱第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下层的小人物来说,也只能是这样辛 辣的结局。

(三)“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 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 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如张洁写的《拾麦穗》,是讲 农村的一个小姑娘,家里很穷,每年夏天割麦时,她总是挽个篮子,到打过麦的麦地里拾麦 穗 。这个时候,一个卖麦芽糖的老汉来了。别的孩子用拾的麦穗与老汉换糖吃,而这个小女孩 舍不得。老汉便常常免费敲糖给她吃。别人就笑她,说她嫁给这个老汉算了。她对此并不怎 么懂,老汉也觉得没什么,大家也只是开开玩笑,以后也再没提起此事。可她——这个小小 的姑娘,当老汉没再来卖糖时,却在村头等着,等着……她在等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吃老汉 的糖吗?不,这里面有说不清的味,有一种淡淡哀恋,一种人与人之间能相互沟通的情绪… 这就叫“形散神 聚”,是“无结构”的结构,是用一种内在精神编织的“情结”文体。
(四)“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
作者在写小说中,似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道具。好导演会利用 这个“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 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 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当代英国作家斯丹·巴斯托的短篇《 二十先令的银币》就是如此。我们看到,“20先令的银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道具。作者 就利用这个道具,首先让文中的、有钱的马斯顿太太故意把它放进一套衣服里,然后让她的 仆 人弗斯戴克太太送这套衣服到洗衣店去洗,但交代了一句,送洗之前,得把衣服口袋掏一掏 。弗斯戴克是个穷人,丈夫又瘫痪,急需钱用。这银币该给她带来多少欢乐呵:可以给可 怜的丈夫买水果,买烟,加上一瓶酒;还可以去买几件必须添置的衣服……而马斯顿太太, 就希望弗斯戴克 悄悄地瞒下这枚银币,并把这二十先令花掉,然后她 再叫弗斯戴克交上这笔钱。弗斯戴克若交不出,她的目的就达到了,证明穷人穷得卑劣、下 * ,而她自己才是高尚的。你看,作者利用这个道具,自然而然地“一箭双雕”了。既展现了 世界穷人物质的贫穷,还暴露了富人精神上的无耻,并深刻地揭示了这个世界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残酷!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弗斯戴克太太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后, 总算没用这个“设下圈套”的钱。当马斯顿太太一过问,她就颤悠悠地交还了……可这“二 十先令的银币”却深深地在读者脑海里打下了烙印。

(五)“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
小说作者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偶然中隐 藏着的必然性,学会在写小说时运用这种偶然中的 必 然性。它能引发读者寻根盘底地、津津有味地追读下去,而且能揭示生活中不易发现的本质 意义。如法国小说《项链》的作者莫泊桑,对此技巧就运用得非常漂亮。故事是这样的:小 职员的妻子路瓦裁夫人为了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在准备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时,向她 的女友借了串项链配戴。当晚,这项链加上她的美貌,确实让她出了风头。不料,乐极生悲 ,在归途上她竟丢失了项链。为了赔偿这项链,她不得不承受经济上的压力。经过十年艰苦 努力,她和丈夫还清了因买项链所欠的债。谁知待她刚还完债,便发现她原来借的项链是假 的。真是一夜风头得到的是十年辛酸,片刻虚荣换来的是半生痛苦。这“借项链”——“失 项 链”——“赔项链”——“还项链债务”——“发现项链是假玩意”的一系列情节,节节都 隐 蔽着“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读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六)“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法
当今现代派小说家面对某些人的精神危机,产生了恐惧感。于是他们常常用荒诞的、超现 实的、生活中还没出现的、纯粹主观想象的“抽象”物于以编织描绘——以反映他们的世界 观 。而且在写法上,从表面看,往往是分离的、意识流的、不易理解的。但是,仔细读,会发 现 ,这些小说内部是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彼此烘托,合成一体的。可称之为“银丝串珠,数 点一线”吧。如美国作家亨利·斯莱萨写的短篇小说《……以后》。它是反映核战争恐怖, 谈世界进行核大战以后的情况。核大战如今没有发生,如何描绘?现代派的作家就用他们打 碎当代世界的“碎片”,主观荒诞地串起来叙述。《……以后》共分四段:“博士”、“律 师”、“商人”、“酋长”。这博士、律师、商人、酋长之间毫无联系,似乎风马牛不相 及。但“博士”段讲的是——他原来教《记忆学》,训练学生养成完美的记忆,已出版了六 本 这方面的专著。可核战争后,他失业了,人们再不要记忆了,核战惨状令人不敢回忆!所以 ,他只好改教“速成课程”——“如何忘记”。“律师”段讲的是:过去的杀人犯是要判极 刑 的,但核战后,人口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女人与男人的比例是800∶1。因此,这位男性杀人 犯现在的极刑是:与18个女人结婚,使他妻子的总数达到31个。“商人”段讲的是:原来他 以为核战后,人死的多,服饰用品销售量会直线下降,但一个优生学教授对他说,由于原子 辐射,变种生育—一个孩子有两个头,已经接近生育总数的65%,所以,包括帽子的服饰用 品会逐渐畅销,供不应求。商人也就放心了。“酋长”段讲的是:几个文明的白种人跑到一 个很远的孤零小岛上去躲避原子辐射毒。他们随身带了个仪器—一个开着小口的金属物。凡 是有原子幅射毒的人,只要一瞄它,它会发出声响。这些白人与岛上的土著酋长见面后,就 用这仪器试验:当时,岛上的土人瞄仪器,仪器不声不响;而白人看仪器,仪器狂呼乱叫 。白人大喜,请求留下。可白人进村后,酋长下令把他们杀掉,并与部下吃了他们的肉,结 果 染上了原子辐射毒,再瞄仪器,仪器便响起来。从此原子辐射毒在哪儿也不能幸免了。这四 段无连贯的情节,堪称“笔断意不断”,藕断丝连,以四个不同的荒诞侧面,反映了世 界一些阶层在核战争后的心态。现代派作家就是这样把当代与未来采用他们的人生观穿起 来了。

(七)“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
这种小说技巧是运用文中两个一明一暗的线索,平行交*,双环连套,从一个人物引出一 个人物,从一个故事引出一个故事,不仅使两个人物、两个故事发生密切的关系,而且不断 丰富人物性格,推动主题思想深化,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 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 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 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 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 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 夏 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 不 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就自然而然地 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八)“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法
这种创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 ,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而准备贬低的人物,则不妨先让他“威风威风”,然 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这里,先看看“欲扬先抑”的典型 例子,它就是马烽写的《我的第一个上级》。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县农建局的田副局长。从 表 面看,这个老田衣冠不整,披个烂棉袄,无精打采,疲疲塌塌,慢慢吞吞,简直不象个领导 样子。可随着作品的逐步深入,突然异峰崛起:他在海门决堤抢险过程中,熟谙全局,胸有 成竹,果敢勇猛,不顾1954年防汛中患上的、一直没有好的、十分严重的关节炎,身先士卒 地带头在大风大浪中搏斗,一直到战胜险情才收兵!作品正是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塑 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英雄人物。而“欲抑先扬”的例子,各类小说中都有,象《水浒 》中的 “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 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先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 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这两种写法常常是交*使 用,互辅互补。

(九)“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
用这个技法的小说,一般题材单纯,场景单一,人物较少,情节相对来讲也比较平淡。但如 何从单纯的题材和不长的篇幅里塑造丰满的形象和挖掘出较深的主题,就得“盆中藏月,以 小见 大”了。下面是作家叶文玲用此法结构的《藤椅》简介:一个中学教师杨健,领回了学校发 给他的一把新藤椅,全家都感到高兴。可高兴之后,大家想,新藤椅往哪儿放呢?这个三代 同堂、老幼六口住的15平方米的房间里,现在是连一把椅子也挤不进去了。于是,老杨只好 婉惜地将藤椅退给学校。看,这个作品,一无传奇色彩,二无复杂的情节,就这么平凡人小 事,就这么平铺直叙,就这么淡淡然,凄凄然……但它确实震撼了读者的心!解放三十年了 ,一直勤勤恳恳干教育事业的杨老师一家,为什么还窝在蜗牛似的小房里?!诚然,是“四人 帮”十年的“愚民”政策,是“白卷大王”散发的精神污染……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应该 清醒清醒,尽快地、实实在在地清除这些“愚民”的余毒和“白卷”的偏见!让藤椅、还有 比藤椅更重要的东西能来到杨老师的家呢?!大海能容下皎明的月亮,小小的一盆水也能容下 皎明的月亮,如何以小见大,一叶报春,就看作者运用此法的功力了。

(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这是讲小说收尾的技巧。故事的开头好,发展好,但最后一个音符,最后一抹油彩,最后一个标点处理若不当,也会虎头蛇尾,归之失败。因为这不仅是作品的落脚处,还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现出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40:0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写手朋友谈提高写作的方法

 来源: 转载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专门的写作时间:每天找一个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段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若你同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那么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随便涂鸦: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开始可以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是尽快开始写正文。  
集中精神: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里,在没有任何打扰下进入写作状态。  
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 Method.  
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或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看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也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书,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若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时会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这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的写作都很正式,但是我发现像我们说话一样写作会使文章更流畅(没有叹生词)。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若没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42:24 | 只看该作者
写作技巧与心得117条


作者:轩辕十四

1;养成对事事都探求其隐藏着的真理的习惯。
2;人物冲突是指意见、兴趣等各方面的碰撞或分歧,尤其是指由于不可调和的愿望、目的等所引起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斗争。
3;勤奋、仔细修改。
4;创造人物冲突。
5;创造有张力(刺激)的情节。
6;创造转折点。
7;必须有关键线索。
8;YY就是为所欲为。
9;细节的作用是主角的反应,伏笔,和烘托气氛。而且必须与人物有关。
10;文笔风格必须根据书的类型做选择。古典的书用古代描写方法,现代反之。
11;创造人物必须有缺点,写出履历。
12:要从多方面描写刻画出人物性格。
13:情节主次分清。
14:剧情穿插,防止读者产生阅读疲劳。
15:故事尽量起伏。
16:一旦正式上传,就不要去修改。要修改也是在完本之后。
17: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作。
18:注意标点,断句,错字。
19:要有毅力,不可半途而废。
20:对自己的小说负责,用心去写。
21:勇于创新。
22:看完别人的小说后要写感想。
23:看小说要懂得分析。
24:记笔记。
25:理性的接受批评。
26:投稿要附带梗概。
27:构思不成熟之前不要写,除非是练笔。
28:选择读者群比较大的题材写,但不要写自己厌恶的题材。
29:用事件让角色动起来。
30:主角要设计的有个性。
31:在人物跟剧情上不可喧宾夺主。
32:根据书的题材跟风格选择适当的文笔。
33:不能眼高于顶,骄傲自大。
34:用词要准确,不要选择同意义的生僻词。
35:要脚踏实地。
36:不要让赘述令故事停顿。
37:把握好故事的进展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不行。
38:添加角色要慎重,不要出现无用角色。
39:观点尽量用一个角色,不要胡乱转换。
40:以角色的观点来描写事物,而不是以周围的事物来描写角色。
41:不要对读者说教,真正有内涵的书,读者自己会思考。
42:去掉无法推动故事的情节跟对话。
43:对待任何一个细节都要严谨,哪怕是一根烟,一种饮料都要去查资料。
44:不要横来一笔,事件要跟故事有关。
45:理性对待建议,不要被别人的建议动摇。
46:故事应该有合理性,巧合也要有根据。
47:小说的结构有以下几种:单线曲折,双线交叉,反复回环,蜘蛛网,包孕式(大结构内含有小结构)。
48:小说要有主题跟内涵。
49:人物要有自我意识。
50:有意义的动作描写。
51:不要落入俗套。
52:懂得运用桥段。
53:配角=衬托主角+推动剧情。
54:熟练运用伏笔,不可过多,时间不能拖得太久,记得收尾。
55:小说的结构呈S型。
56:懂得吊胃口。
57:掌握好小说的结构。
58:永远不要满足。
59:分析现在的市场,了解读者最喜欢读什么。
60:多看新闻。(特别是科幻跟社会方面)
61:学习逆向思维。
62:把自己想要的,或者想说的写进书里。
63:努力、友情、胜利。
64:结局:1,死。2,诗意。3,揭秘。4,解嘲。5,大团圆。6,又去无归。7,梦魇。8,头尾相接。9,得而复失。10,戛然而止。11,歪打正着。12,留下迷茫。
65:风格要全文统一。
66:反衬,正衬。
67:写物要摹形,要传神。
68:叙述,1,介绍事情,事件的发展过程。2,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3,为议论说理文章提供论据。
69: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70:抒情分两种: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a,在叙述过程中加入感情。b,在描写中抒情。c,议论抒情。
71:说明的三个特点。a,科学性。b,简明性。c,有序性。
72:说明的几种方法。a,概括b,定义c,分类。d,举例。e,比较。f,比拟。g,解释。h,引用。i,数字。j,图表。
73:议论=论点+论据+论证。
74:论证方式有:归纳论证(归纳法);演绎论证(演绎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引证论证(引证 法);因果论证(分析法);举例论证(例证法);引中论证(归谬法)
75:写作过程=聚材》分析》创意》运思》构篇》修改
76: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采用段落之间空行、关联词、过渡句(陈述句或设问句)或过渡段等方法过渡。
77:构篇要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78:懂得打腹稿。
79:修改过程。a,从宏观上审阅主题、材料、结构、语言。b,以读者的角度审视一遍。c,从微观上斟酌、修饰字、词、句、段。d,修改错别字跟标点。
80:检查观点、材料、结构、语言、文面。
81:将积累的材料提炼为小说的方法有。a,依据主干、充实血肉。(把一件事添枝加叶)b,改头换面、更置关键。(把平淡的事情艺术化)c,移花接木、揉和综合。(把数个故事融合到一起)d,依据情感,连缀片断。(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繁衍出一个故事)e,依据因果,环环推导。(根据一件小事思考,推断来龙去脉)f,依据性格,推导揣测。(以人物的性格做故事的发展)
82:情节强化会降低真实感。情节淡化会缺少激情。强化会增加戏剧性。淡化回归自然本色。
83:小说结构也可分为。a,情节结构。b,散文结构。c,心理结构。d,蒙太奇结构。e,板块式。
84:创造人物的三种方法。a,真人。b,修改,合体。c,臆想。
85:写作,有时候是艺术,有时候是技术。
86:叙述的几种技法。a,横切悬念,倒叙事件。b,意料之外,情理之中。c,淡化情节,形散神聚。d,一箭双雕,一点两面。e,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f,银丝串珠,数点一线。g,明线暗线——双环连套。h,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i,盆中藏月,以小见大。j,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87:人物的对话在艺术性跟真实性之间要做权衡。
88:学会感受身边的一切。例如,几顿不吃饭,了解饥饿的感觉。
89:思维能力包括。a逻辑b形象c灵感
90:作者水平高低的原因有。a,爱好与勤奋b,生活与教育c,调节与治疗。
91:调节与治疗的含义是。凡是写作所必需的良好心理,如感知的鲜明性、记忆的牢固性、思维的敏捷性、想象的活跃性、言语的新颖性,以及坚强的意志、超人的胆识、进取的精神、热烈的追求、思索的习惯等等。
92:调节与治疗的方法是。一、自由联想法。(靠联想找出自己的不良写作心理)二、自觉分析法。(分析自己的写作不良心理)三、强制医疗法。(强行锻炼写作的良好心理)

93:索然无味是得不到回报的。吸引读者的九种办法。a、引人注目、引起联想(在好的意义上说)和富于刺激性的标题b、在故事情境或主要人物身上安排某种独特的东西c、故事情境(要去完成或决定的事)d、这种情境或与之相关的事物的重要性,并将这种重要性通过一个或几个场面表现出来;e、用独创思想或阐释使表面平淡无奇的事情变得非同一般;f、对立事物之间的对比或并列;g、提出关于困难、冲突或灾难的悬念,使读者的兴趣从小说开端进到主体部分。h、有种冲突或是敌对力量之间的斗争。i、象征性的行动。
94:情节间离。a,间断。(忽然中止,跑去叙述其他剧情。)b,分切。(将情节分切成若干份,分头叙述。)
95:悬念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②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⑤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96:时间就是节奏感和文字张力,空间就是场景运用。
97:小说的叙述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98:悬念设置的两种方法。a,让人物得知一件秘密,而把读者蒙在鼓里。b,让读者知道秘密,而人物却茫然不解。
99:体现人物个性的方法有。a,语言。b,行为。c,思想。
100:细节描写的要点。a、作品的真实感,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支撑。b、因此,落笔之前,要在脑中构筑足够的场景细节。c、构筑的时候,要有颜色、气味、声音、触觉等等,从眼耳鼻舌身五方面去体验它。
101:叙述语言风格分为。a,散文语言。(抒情)b,笔者语言(跳脱)。c诗意语言(典雅)d,剧场语言。(简洁)e生活语言(亲切)f原生态(梦幻)
102:精神,决定人物;人物,决定情节;而环境,为了情节真实,而服务。
103:第一:故事的惊奇,不如人与事的亲切;第二: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长的意味。
104:人物面临的难题越大,读者越关心。
105:用定时炸弹,把时间定在最后一页上爆炸。
106:生活是小说的基础,想象力是小说的根本。
107:出奇制胜。
108:记下自己的成绩,以此来增加信心。
109:创造性就是善于把根本没关系不可能的事联系在一起。揭示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意味,造成一种相关的联想。时空交错。真幻交混,产生一种似真似幻,既荒诞又神秘的办法。是结构对位。一种人物关系的写法。要打破过去惯常的逻辑关系,无论想什么都要善从正常的东西里看出反常的东西,从反常的东西里看出正常的东西。
110:笔名、书名要易记。
111:对于错误较大的作品,修改不如重写。
112:灵感分为。一为场面,二为认识,三为细节,四为人物,五为情绪,六为情节,七为题材,八为情境,九为心理。
113:故事的来源。1、来自历史。2、来自现实生活。3、来自作者的遐思想象。4、来自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5、来自超现实的幻觉、梦幻。6、重写经典。
114:一、天下的故事无穷无尽,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只有那些能够进入创作行为的故事才是有意义的。而那些能够进入创作行为的故事至少应该是“有意思”的。“意思”更多的时候指向的是思想性。
  二、一个故事所蕴含的思想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时代的不同,讲述者的不同,甚至受众(读者)的不同,都会使同样的故事产生不同的思想、意义。这正是一个作家大有可为的所在。
115:冷却以后再修改。
116: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17:多角度思考问题。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43:3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写手的七种写作武器

作者:昨晚不是我

第一种武器:长生剑。
网络写手在网上生存,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长生剑。一个网络写手的长生剑当然是敏锐的判断力和对素材的把握能力。因为俺是一个评论类的网络写手,因此对事件和新闻就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警觉性,否则俺也就无法立足于评论的行列了。每次遇到突发事件,俺总是抖擞精神,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看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写?应该怎样写?从哪个角度?哪个视点比较新?读者喜欢什么样的评论等等。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素材和自己的观点,当然必要的旁引博证引经据典也是必须的。既要言之有理,还要论之有据。一篇稿子出来后,马上和编辑取得联系,在得到肯定后,心中的感觉甭提了,那是一种工作得到了肯定的欣慰。而看到自己的文章在网上或者是报刊上发表的时候,那种感觉更是与众不同,既能满足一点自己的虚荣心,又能在老婆面前挺挺腰杆嘛。网络写手苦点累点又有何惧?常常手捧散发着油香的报刊掩面而吸,那种清凉和清新无以言表。

第二种武器:离别钩。
一个网络写手如果要生存就必须和编辑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这个关系并不是靠人情世故来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而缔造这个纽带的就是双方的信任。首先是写手对编辑的信任,无论是对写手的能力和文章水平相信编辑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评判,编辑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工作者,他们更要面对主编的诘难和读者的压力,没有好的稿子交工,编辑在主编面前也不会好过的,而读者的求全责备更是令他们惴惴不安。因此作为写手俺充分体谅一个编辑的苦衷,因此在自己的稿子被退的时候也深深地理解他们。当然作为一个好的编辑对写手的信任也是必须的,尤其是在一篇稿子出炉的时候,编辑需要不断地及时地和写手取得联系,交换看法,因为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爆炸催化了我们对新闻的取舍。如果写手的稿子被压而丧失了时效性的话,最终苦了的还是写手,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因为时效性而被割爱,实际上是白白付出了劳动。这方面相信许多的写手都遭遇过,俺也不例外,不过多数的编辑都是乐于沟通的,当然俺还是很体谅他们来自主编的压力的。

第三种武器:孔雀翎。
正因为孔雀翎在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才会给人以强烈的信心,而自信对一个写手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自信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基础上,一个写手不可能通晓所有,但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就应该有一份自信,在自己发现一个好素材的时候要敢于动笔。即使在这份杂志没有获得通过,但是换一份杂志或许就通过了,因为个人的视点和角度不同,对文章的评判上自然也会有出入。但是自信不是自大,自信的建立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基础上建立的,而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堆积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熟能生巧是一个方面,心有灵犀也是一个方面,在一定的积累之上也才能激发灵感迸发。否则也不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了。缺乏自信只能是畏首畏尾,最终错失良机。

第四种武器:碧玉刀。
碧玉刀最终能克敌制胜被古龙先生认为是因为拥有诚实,因为诚实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虽然现在诚信已经被我们遗忘了许久。作为一个网络写手,致命的问题就是不诚实,剽窃他人作品,一稿多投往往是一个写手的最大忌讳。写手的历练更多是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如果拿来主义,CTRL—C和CTRL—V的话简单了许多,但是也迷失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将会被编辑封杀。俺就遭遇过这种事情,有人剽窃俺的一篇拙文在网上公开署上他的名字,幸好被俺发现而编辑也正好是俺认识的,当即揭发,编辑说从此将封杀此人。一稿多投曾经也被写手所困惑,而很多的媒体是坚决不允许一稿多投的,当然在网上可以转载,但是必须标明首发的地方是哪里。这需要我们遵守,当然也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标准。作为写手,既然在这个圈子里生存就必须遵守这些既定的规矩。

第五种武器:多情环。
纵横网络是作为一个写手最惬意的事情,对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在论坛内板砖横飞岂不是一件快意的事情?快意恩仇的感觉当然不仅仅如此。我一直以为一个网络写手如果对自己的文章不能倾注感情的话,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没有血肉的。虽然俺不敢夸口自己的东西就能激情四射,但是在很多时候,俺一直苛求能饱含激情。也常常对老婆说,俺视文章为己出,就好比你十月怀胎一样,一篇文章孕育出来,需要的一样是百般思量,小心斟酌,谴词用句煞费苦心。老婆不屑,曰,你那有我那时的辛苦和艰难?答曰,老婆你不见你老公正值而立之年,已经偶现华发了吗?没有苦心造诣激情满怀又那来的这般焦灼之苦?老婆曰,自古多情空余恨,你不会少来点激情?答曰,没有激情,文章形同嚼蜡,苦涩不堪,让人啐读,与垃圾无二。

第六种武器:霸王枪。
古有霸王叱咤风云,具备的是什么?当然是啸傲江湖的勇气和霸气。网络写手当然也需要勇气,一种敢于挑战权威蔑视权威的勇气。挑战不等于无理取闹,而是摆事实讲道理的直接对话,一个问题,一个事件,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权威的话我们也应该有勇气进行质疑。当然还有一个勇气就是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勇于让别人剖白,只有禁得起别人的挑战,从中发现自己还欠缺的东西,以后才能改进更上一层楼。有人说记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揭露黑暗面的利剑,而一个写手如果能敢于对不平不合理的事仗言直抒的话,也需要极大的勇气。扪心自问,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说实话俺也做不到,当然有时候反面质疑的文章还是要写的,哪怕仅仅是一个提醒也是好的。

第七种武器:拳头。
古龙先生把拳头作为一门独特的武器,其实更多的是在说友情的作用。写手尤其是职业写手在这方面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网话说的好,酒香还怕巷子深。即使你是再好的写手,如果没有人赏识或者说没有人知道你的话,你的文章依然得不到及时处理,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编辑都是找自己熟悉的作者来完成,如果你能认识多一些编辑的话,在文章的选用上就多了一些余地。友情都是在交往中渐渐积累的,而在网上,同样是如此,当然这里的友情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和编辑之间的略带功利性质的。即使是写手之间,交往也是必然,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大家的熟识和相互的介绍才能认识更多朋友的,做写手不能没有朋友。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46:12 | 只看该作者
很贴近的小说作者经验谈

 来源: 转载 

我首先说说心态问题,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写手,即便你有着惊人的天赋,也必须把握好一个心态。写手是寂寞的,想要成功,必须能耐得住寂寞。不论是职业写手还是非职业写手,如果你想在网络文学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都必须承受写作初期的寂寞。

当然,仅仅是能承受寂寞是不够的,当你的第一篇作品问世之后,你或许会发现结果和你的预想相距甚远,得不到认可的落寞,被人非议的委屈,甚至是被人谩骂的痛苦,这些问题,都可能出现在你的面前,而这个时候,你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你要明白,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只有你才会遇到这种情况,而你所要做的,仅仅是坚持你的写作。

而在网络文学已经趋于商业化的现在,还有另一个问题出现,许许多多的写手进入这个圈子,就是希望能够有金钱的回报,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能赚到钱,很多写手,一旦发现自己的作品没有钱途,便会毫不犹豫的进宫伺候皇上,这种心态,对于一个还未适应网络写作的新写手来说,是不可取的,呃,特别声明,这点仅仅针对初涉写手圈的新写手。

然后说说写作的方面,虽然文笔这个东西在网络文学里是最不受重视的,但我还是想先说下文笔问题。我基本上可以确定,大多数的网络写手,都没有很扎实的文字基础,当然,我自己也一样。对于网络文学来说,文笔并不是华丽的文字堆砌,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你最想表达的意思,同时,读者也能通过你的文字准确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

接着说一些写作技巧,在你打算写一本书之前,你需要先选择一个题材,题材的选择是写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一本好书往往需要一个好题材作为基本条件,对于新作者来说,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盲目的跟风,看到别人写什么,你也写什么,看到哪种题材红火,你也马上去写那种题材,虽然跟风有时候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还是建议大家,最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题材,不要轻易涉及自己很陌生的领域。

接着就是情节问题,对于网络文学来说,情节是最重要的,具体的情节往往取决于作者的想象和平时的生活积累,偶尔的灵光一现,现实中不经意的一点触发,往往都能出现一个巧妙的情节,所以,这里主要还是要靠作者自己,别人基本帮不上什么忙,不过,有些基本问题还是要注意,情节里不要出现一些明显的常识错误和逻辑问题,这些事情其实只要稍微认真一点就能解决。

重点说说小说里的人物。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也一直是我的弱项,基本上,现在小说里的人物一般都很多,很多时候,读者把书看完了,里面的人物基本上没有任何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曾尝试过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那就是给每个重要人物加上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比如衣服,比如头发,比如性格,要区别两个人,重点是看他们的不同,只要我们将某个人和其他人的不同点刻意强化,甚至是刻意放大,就会很容易让读者记住这个人。

很多小说里面的人物前后会有明显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往往莫名其妙,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作者本身都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构思出怎么样的一个人,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写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你在这个人物出场之前,先要对他有些基本的设定,这个设定无须很详细,只要抓住他的本性就可以,比如懦弱,比如好色,之后他出场的言行,都要和他的性格有着一定的契合才行,如果出现不契合的时候,也要有合理的原因,懦弱的人在危难时刻或许也会变得刚强,好色的人也会有偶尔的故作纯情。

一直以来,对于人物的塑造,我都有一个看法,这个人物塑造是否成功,和这个人物本身的性格是好是坏并没有关系,他可以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奸徒,也可以是善良之人,重要的是,你是否成功的把他这种形象塑造了出来,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你小说中的某一个人,可以让读者爱,或者让读者恨,都算是一种成功了。

当然,很多事情说起来比较容易,做起来很难,我自己差不多就是这样,我虽然写过很多书,但真正满意的,只有《情剑》前面的不到二十万字的部分,至于其他几本,我都不敢拿出来见人。

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曾经有人问过我,怎么样才能写好一本书,我曾经给了他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也在这里送给大家,那就是,先写完一本书。

嗯,就说这么多,还没睡醒,脑子有点乱,这篇东东也有点乱,大家见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1:47:43 | 只看该作者
小说评论也是门学问

来源: 转载

评论者的黄金定律∶请记住,你如果讨厌一篇文章,这是你的过失,而不是作者的。

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批评,但是它应该影响你在评论时的措辞。不要对作者说「你没有做到┅」,应该说「在阅读时我似乎没有感觉到┅」

三明治方法∶开始和结束评论时都要给予作者支持和鼓励的话语。把负面的评论夹在中间。这样一开始便可给作者一个好的心态,也更容易接收你的建议,而在收尾时便提醒他或她的文中什麽地方做对了,也让他们知道你是喜欢他们的作品。

评论时要∶

记住要告诉作者们,你喜欢他们的作品中的那些地方。如果可能,请给每一条负面的评论配上一条正面的评论。

一定要阅读已经贴过的评论。如果你的负面评论已经被提过,只要同意便好,不要再重复一遍。

在写之前请考虑到你是要写给一个人,而不是某一个没有面孔的存在。请事先考虑到你的意见会给人什麽样的感觉。请记住作者们在每一篇文章都留下了自身的一小部份,你恣意攻击一篇文章时也等於在攻击作者。

请记住作者们写文是为了娱乐,有时一些小的细节会因为这个更大的目标而被放在一边。

请记住评论的目标是为了让一位元作者有所进步,而不是为了摧毁他们的自信心或把他们赶出网路。

你的评论,不管是负面或正面,都应有详细的描述。太广阔的评论对作者没有很大的帮助。当你在说到作者所作的某一件事时,请给一个例子来示范。当然,这得要有理性,用五个例子来述说同一点就太过了。

评论时不要∶

不要质问一位作者的写作风格。请记住一位作者的特定风格(同其他作者相比)正是他独特的地方。如果你不喜欢他的风格,不要读他写的文,或读但不批评。

不要认为你有要求作者去改变的权利。大部分的作者是为了自己而写。如果你不喜欢,请不要读。

不要反复地质疑一位作者。如果他写作的方向不是完全的清楚,不要以为你就知道。认为你能知道作者所有的思路,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不要评论你不喜欢的文章。如果你认为一篇文章根本无法使你继续读下去,你的评论是绝对不会有建设性的。还是去读其他文吧。

不要让评论成为人身攻击。不管你曾经说过、做过、想过什麽,当你对作者个人有所言论时,你那有建设性的批评就成了人身攻击。请记住,在给予他们的作品负面评论时你已经是在批评作者了,(即使是有建设性的批评也是负面的)。再加上任何对他们个人的批评,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

不要一直拍作者的马屁。这种事请留在私人通信时做。正面的评论并不需要有过多的奉承伴随。作者们喜欢正面的反馈,但过度到了顶点便是恶心。这种事一定要避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1:55 , Processed in 0.1291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