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心]是谁??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9:08:34 | 只看该作者
夏风中。。。。。

我知道,浮来汆去的
都不是我最后的情人

那最后的一个将会来临

乡村歌手弹琴轻轻唱

无知地唱着荒凉的欲望

爱情早已失传,宝藏空竭

夏日的阵阵清爽的南风啊

我经识过多少恋的成败

优雅的初恋继之粗鄙的热恋

疲倦,哦,却又怕死贪生。

性欲与饥饿日日不召而至。

懒洋洋,我坐在木栏上荡脚。

等待最后的情人的到来。

真是的,我便能一眼看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9:10:35 | 只看该作者
孙郁/李静著《读木心》目录

甲辑

陈村 关于木心

陈丹青 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何立伟 意外之人,意外之文

乙辑

童明 木心风格的意义??论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汉语文学

许志强 论木心

丙辑

孙郁 木心之旅

李静 “你是含苞欲放的哲学家”??论木心

春阳长 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岳建一 一去不返的高蹈践行??读木心先生作品有感

李宗陶 文体家木心

仲青 精神世界的呈显者??论木心

丁辑

王向 晖以热诚惊觉诗歌??木心诗歌的精神力度

赵鲲 投江不与水东流

赵鲲 “安谧地一惊”??《琼美卡随想录》读后

戊辑

春阳 木心诗七首细读

孙郁 《寿衣》点评

孙郁 游走于世界的狂士

刘春 《温莎墓园日记》点评

陇菲 陈人无人道??读木心《遗狂篇》

陇菲 木铎声声,我心摇曳??读木心

己辑

网友说木心

附录

木心先生事略

木心作品年表

编后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9:12:43 | 只看该作者
  
木心-----在日本的一次演讲



     初次到日本,一下飞机,被记者围住,我说了话:



   “日本的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是对中国文化的—种误解。”



   第二天早晨看报,不得了! 日本国朝野鼎沸,指斥我口吐狂言,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看来我只好“不带走一片云彩”地悄悄地走了。



   然而日本人有柔之礼,刚之心,迅速组成了—个“欢迎会”,文质彬彬地请我出席——当然要辩论了。



   会场颇大,颇优美。衮衮诸公,正襟危坐,记者如穿花蛱蝶,兴奋极了。主席先生鞠躬如也,我深深答礼。宾主坐定,镁光竞射我这个不大不小的众矢之的。



   主席先生话毕,我开言:



   “日本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 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误解——误解得好!才有如此独特的日本风格出现。



   “和服之妙,在于取中国的宽博而化为便捷。袖、裙短了不少,短得明快,宜于行,宜于坐,宜于舞,别有一番闲闲雅雅的潇洒。中国的古服,就是因为拖泥带水,妨碍活动而被淘汰了。眼看日本人至今还穿着和服,摩登得很,可知这“截短”自有其远见卓识。



   “茶道之胜,在于氛围圣洁,情致幽玄。 一系列程序井然的小动作,丝毫苟且不得,正附合‘诗成于格律而毁于自由’的道理, 催眠似的引人明心见性。人的杂念本来自人的杂质,茶道作了澄清, 世上澄清难持久,弥撒也不是只做—次,人能不时得茶之精灵的澄清,是人的能事了。



   “居室、器皿、餐具、玩物、小环境大环境, 日本一直能葆物质的本色:木、竹、石、纸……清清楚楚,天真相见——多谢日本,你们的偏爱是高明的,自然的本色,人的本色,够美了,不要借口现代文明而暴殄天物。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一样有着生态平衡的规律,违之也要受惩罚,至少是舍了本,逐了末,这又何苦来。



   “日本的庭院、书道、花道, 一片生机,都是对外来文化的误解,我愿称之为‘了不起的误解’。如果有人认为我故作逆论,应纠正为‘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的引用’,我能接受这个说法吗?不接受。作为我的论点的注脚我也不接受。形成日本风格的因素是日本人的天性、气质,不是一时一人形成得了的。在形成之初之中,没有理论体系,没有皇家意志,没有权威人士在启示控制,当初毋庸讳言是想亦步亦趋维妙维肖地传过唐家衣钵的,恰是步而斜趋而逸,另有妙别有肖,给人画像画成了自画像。矗立在空气中的浮屠与倒映在水中的浮屠,一浮屠也,空气与水不同质,浮屠也就异了形。人的心目,更不是静水,日本人传导中国人的文化艺术是在不知不觉中走了样,出了格。凡是动机纯良,想理解而理解得不对,才叫误解,与恶意的曲解不可混淆。使我迷醉的乃是:日本人的天性气质的内在景观,怎样的内在肌理内在纤维,才会把中国的风格徐徐转化为日本的风格。西方人常会分不清,中国人日本人都一望而知那是你们的这是我们的。游乐场中的‘哈哈镜’把人变为怪物,除了哈哈,别无兴味。如有一种镜子把一个美人变成另—种美,似曾相识却又陌生新鲜,那我当然要买下这面魔镜。



   “日本的风格,一路来总叫我惊叹,越细心越能看出变法的神妙,左顾右盼,到处有这样的唐踪宋迹,就只在文学的方块汉字上,我忍俊不住,错得如此滑稽的用字,也难于查考始于谁手。主席先生,请允许我说下去,日本在乱用汉文的同时,也保存了不少在中国倒反忘掉了死掉了的文字,而且,近代的‘西风’是经由扶桑岛而吹入支那大地的,‘条件’、‘影响’等词都来自日本,中国大得方便,谨此致谢,请多关照。



   “中国也曾有过对外来文化的高明的了不起的误解,遗迹尚在云岗敦煌,那时,对印度、阿拉伯,甚至远远的希腊罗马,误解所及,全成了卓越的中国风格,而且是非同小可的伟大的风格,可惜真不知怎么一来,鬼不使神不差,这种根源于中国人的醇厚秉赋的‘误解的本领’失了传,泄了气,越来越乖巧伶俐,徇人之意——所以,当我看到日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误解是如此巨细不漏,中边俱透,我不禁偏爱了你们的偏爱,我想写一本书,在书未成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快乐,我说出来了,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彻头彻尾的误解……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各位。”



   霎时满堂掌声——日本学者怎么用掌声来与我辩论?



   我醒在床上,阵雨叩窗,热、口渴、梦如人生。



   人到临死才可以说“人生如梦”,活着时,现实与梦还是有层薄薄的弄不破的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6:45 , Processed in 0.1466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