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大伟访谈: 寻找走失的教师幸福[1]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42:37 | 只看该作者
我这一年(下)

下篇说一说工作和学习了。

地震的时候,能够坦然的想“就算死了,也值了”,有一个原因是觉得自己留下了一本《我的教育道路》。这本书2007年就想出,当时考虑的书名是《致力成人——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个人性更强,也显得散。四川教育出版社的陶明远先生看完书稿以后,建议归类,于是放下。后来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成果,觉得充实一些了,于是分“教师幸福言论辑”“课程改革言论辑”“教师发展言行辑”“观课议课言行辑”“下水课堂辑”“且行且思辑”“闲暇拾趣辑”整理。书名用什么,费了一点思考。用其他的名字可以得一点稿费,喝几口稀饭。后来想一想,宁愿自己出钱,也要有一本《我的教育道路》为自己过去的思想做一点小结。把这种想法给新教育书店的文小惠和她的先生陈浩说一说,他们说找出版社出,暂不给稿费,给我两百册书。大喜过望是不必说的,但也给陈浩说:“几年以后,这本书应该不会亏本。”在山西运城,聂明智校长对我说,他在向老师们介绍《怎样观课议课》时(他们学校让我带过去300本),对老师们说:“读了《怎样观课议课》,你的教学要上层次。”我曾这样给他说:“老师们在读过《我的教育道路》以后,生活追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要上层次。”最近,成华区做青年老师培训,主持培训的高霞副校长开始向青年教师推荐,这是一个好现象。这样的做法和这里的说法可能会让一些朋友瘪嘴,但请原谅,我委实不愿意给我帮忙以及信任我的朋友吃亏。

归去无遗憾的另外一件事算自己的观课议课种子已经播下。继去年在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召开第一次研讨会后,今年5月7日、8日,我们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去年24人参加,今年近百人。没有带印章的通知,就是一个电话,大家自带伙食费,来开了两天会,这不能不让人骄傲(10月,郑州中原区育才小学郭校长到成都,再次提出,希望2009年的第三次研讨会由他们承办)。让人幸福的消息不断传来:哈尔滨市举行了全市的校长观课议课大赛;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发文推进观课议课;湛江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今年的必修课程是观看我今年三月在他们那里的讲座录像“怎样观课议课”……

去年到西安最多,今年到深圳最多,过了六次,主要是观课议课。算一算,为了讲观课议课,今年到过的城市有运城、太原、深圳、东莞、武汉、浙江温州的苍南和永嘉、常州、杭州、石家庄、通辽、开封、西昌、大连、北京、泰安、中山、湛江、广州、西安、四川绵竹,当然最多的地方还是成都。

且行且思,在路上向大家学习,与大家交流,观课议课有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汇集新的思考,我们即将有《观课议课的理念和实践策略》(昨日把书稿交给了开明出版社)。

不亦乐乎!

原来的计划,今年的主要研究方向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可年初的的学院工作总结和下学期改造安排会上,一些系主任却找到我,希望我上“教育科研方法”。过去有讲过一天的教育科研,但上学期的这一课安排了32课时,这就对自己提出了难题。春节期间,学院的同事们都到丽江去了。丽江我没有去过,也很想和同事们在一起,但对上这一门课没有信心,于是买资料读。读来读去,感觉还是我自己通过科研从一线走出来的人对一线教师应该如何科研体会更深,坐不住了,调整计划,转向“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研究,边教边思考,再写一写,于是有了在大夏书系出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在《中国教师报》上完成了二十期的“陈大伟专栏”,主要讨论教师教育。

需要检讨的有这么一些:

这一年到中小学观课从前年的179节,去年的123节减少到80节了。按理说,发生了地震也情有可原,但这种递减是速度让人担心。与此同时,是给中小学学生上课的节数也只有九节了:八节小学语文,一节小学数学。

读书似乎也少了,地震以后,主要精力在实现外化,主要是想留存自己;而内化丰富自己的心愿不强烈了。这也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还有是主动给《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的吴松超老师商量过,是否可以开辟“观课议课”专栏。松超给主编说了,主编也大致同意了,但后来因为《观课议课的理念和实践策略》催得太急,挤不出精力来,也就不了了之,给人的感觉是有点言而无信。

下半年给学生上课多一些,尽心了,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和自己的理想距离太大,也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有效的方法,下学期希望能够有一些调整。

还有一次误事是到中山,飞机坏了,要修复,我又脑袋短了路,不知道可以转道深圳,不仅害赵欲升老师在广州多等了一晚,而且也耽搁了他们半天的安排。

……

记忆总是更容易记住让自己满意的事,总结也往往检好听的说。问题不说罄竹难书,至少也是车载斗量的。我不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也不知道还有哪些朋友被我伤害!新年了,向大家道歉!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44:02 | 只看该作者
观课议课,我们准备好了吗?



今年暑假拜读了陈大伟老师写的《怎样观课议课》一书,感触颇多,在《有效研修》一书中也有对观课议课的阐述。平时教研活动中司空见惯的听课评课缘何要改称为观课议课呢?仅仅是在做文字游戏?否也!其实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由“听课评课”变成“观课议课”,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单纯消费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不是变动的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

面对这样一种开放的、把每个人推到主体地位的观课议课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能否从执教老师的视角考虑:他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怎么产生的?问题出现以后,他可能想怎么做?他实际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活动收到效果了吗?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执教者怎样的价值追求?

我们能否从自身角度考虑: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差异?除了上课中老师已有的作为,还可以有哪些作为?自己该怎么办?

当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束手无策、人云亦云,还是带着我们的思想、理念进行思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观课议课活动我们该做哪些准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

“不是汽车是水果”

屏幕显示: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2辆,问停车场还有几辆汽车?学生据此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并将算式5-2=3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用算式表示。意图是让学生经历“减法”意义的感知过程,通过不同算式的观察比较总结减法的意义。

交流时,一女孩到前面边演示自己的水果学具边介绍:我有5个水果,送给同学2个,我还剩几个水果?算式是5-2=3。话音刚落,一男孩说:怎么还是5-2=3啊?重复了!不能写到黑板上。女孩辨道:我没重复,这不是汽车,是水果。同时茫然的望着老师。教师请大家发表意见,大部分同意男孩的看法,也有的感觉女孩说的有道理。

教师: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表示吗?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生:有5个小朋友,走了2个,还剩下3个。

生:花园里有5朵花,摘走2朵,还剩3朵。

生:有5块糖,吃了2块,还剩3块。

    ……

师:为什么这些完全不一样的事,却能用同一个算式表示呢?

生:虽然事情不一样,但他们所标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从5里面去掉2剩下3,所以都用5-2=3表示。

师:3+6=9可以表示的事情多不多?

生:那太多了,算式太神奇了。

教师之所以能够诊断出学生“争论”的本质,关键在于减法是解决某类问题的一个数学模型,它关注的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而非现实意义,但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必须在大量的现实情境中作出取舍、抽象和概括,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进而对数学才能有体验和感受。

这里的核心是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

在讨论“水果是否等于汽车?”中学生体验到“算式真神奇”这样的教学不单单是计算了,而是对计算意义的深刻理解,从而带来学生对数学的积极体验。

弗莱登塔尔:请不要对学生正在做的事情横加干涉!你唯一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观察,在一旁认真地观察和倾听!

如果老师面对男生的质疑,简单地以一句肯定性的话“是同一算式,我们就不写在黑板上了”来结束学生的质疑。会怎样?

显然学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来感悟“算式”的高度概括性,进而感悟不到数学的本性。

是否展开讨论是教师的决策权力,是否展开取决于教师的“数学观”、“数学教学观”、“学生观”等一些非常内隐的元素。

教师能否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学生朴素思维的理解。

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有效地手段,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为自己插上两只坚硬的翅膀:一是把握数学本质,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潜能。唯有此,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来源http://www.htwgyxx.cn/zd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75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45: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假期——“阅读”

本以为还有几天可以自由。但今天接到重庆朋友的电话,瞩下周二给他们讲一天“观课议课”,今天又收到深圳福田区一位老师交来的稿件,估计后面还会有一些陆陆续续传来。后面估计事情会多起来了,现在忙中偷闲,把这个假期的事情梳理一下。

因为女儿高三,学校安排补课上到农历二十九,加上回老家的路在修,女儿不想回家,父亲也说今年就算了,于是今年就在成都过年。这是记忆中工作二十六个年头中的第四次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年,也让这个假期有了相对更充足的自由安排时间。

我读书本来就少,去年地震影响了心情,也影响了读书。这个假期自私的安排,首要的事情就是准备读书。

先在“卓越网”上订了《课程与教师》、《爱的艺术》、《沉思录——一个“帝王哲学家”的人生感悟》。《爱的艺术》和《沉思录》原来在网上或多或少读过,收书以后,《爱的艺术》认真读过,《沉思录》则随手翻翻。

《课程与教师》也是认真读过的,这让自己被佐藤学感动,并开始思考是否以他为榜样。

我天性懒散,但我找到了一种对付懒散的办法,那就是为自己找一个榜样。我给学生说,从2000年起,我曾经以杨瑞清为榜样,杨瑞清曾经感动和影响过我。今天我还需要榜样吗?从克服懒散的毛病看,我是需要的。

向佐藤学学习,是想把课堂作为自己未来的田地,也到全国各地的课堂上去——“且将余生寄课堂”。算来觉悟太晚,我2006年才辞去处长职务,目前在课堂上耕作仅仅三年,今后就算到退休,加起来也不过18年,赶不上佐藤学已经在课堂上耕耘的日子。

有了这样的目标,应该是高兴的,明确了未来15年要干什么,过去的日子从来没有这样清晰而长远的生活目标。又似乎是沉重的,这种承诺对我懒散漂浮的性格是一种挑战。当然也可能是艰难的,需要放弃的东西很多,包括承担在学院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责任和由此获得的信任与收益……

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我需要寻找课堂教学研究和学院乃至学校工作的关联,并争取学院的理解;还需要学校愿意接受;同时,我很希望自己不要半途而废。这是开学后要做的工作。

有了这样的理想,也就决定了后面的阅读选择:应该了解课堂上今天的课堂上正在发生的东西。于是再在“当当网”订书:《杜郎口“旋风”》读过了,《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也是寒假读的,《生命教育》正在手边……读这些书之前,就在想,今后要做“访学者”,到这些不同理念下不同风格的课堂上呆一呆、想一想,实地琢磨和体会。当然还应该包括新教育,新基础教育等等。

课堂教学的“访学者”!我很希望各地的课堂能接受我。

要读课堂离不开读教师。《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过去我在《中国教师报》断断续续读过,这次再读了,感受更深,也给一些朋友推荐了。然后是《岁月如歌》,于漪老师的。《与优秀教师同行》,一批活跃在一线的年轻教师的成长故事。还很想研究更多教师,于是又给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科研中心的张宝河主任短信,请他把《当代教育科学》“教职与人生”栏的名师资料复印过来,学过了。给我寄来资料的还有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沈丽新老师,她把28天英伦游学日记《美丽的转身》寄了过来,使我有机会通过一个小学教师的视角更真切地认识域外的教育。

假期的阅读还有一个目的是为写作《新时期校本研修:教育生态与教师自我发展》做准备,这是北大出版社向我约的书稿。这一类阅读,主要是大夏书系的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演讲录》、《教师的20项修炼》、《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等,还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我的未来我做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当然,有的只翻翻。

其它的,是读完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学心灵》,也有很深感触,和自己正在实践的教师教育切近,自身的工作生活方式找到了知音。

丛立春到开学还有几天,希望后面能把《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再读一读,并读一读《教育为何是无用的》。

另外是网络阅读,主要浏览了顾泠元、王洁老师的课例研究成果,以及康长运老师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共同体”(LDC)的一些成果。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46: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假期——“观看”

在电视节目中,印象最深的还是 “水井坊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特别节目‘围炉论道’”。我把五个节目下载,看了两遍,做出了两段记录:

1月20日晚,《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向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和万总每年都要见几次面。我知道万总在不断推动企业进步,应该说压力是很大的。但我见到的万总总是很快乐的,永远是那么快乐,我不知道你是否有特别的忧愁?有没有感到特别困难的时候?”

因为“创造性地实现了印刷术和现代IT的完美融合,让中国印刷术再次领跑世界”而被推荐为经济年度人物的万捷这样说:“8年前我也很痛苦,那个时候什么都做,压力很大。后来,就专注地做艺术印刷,我们的口号就是让艺术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现在做得很好,这让我感觉快乐。我的员工也是这样,他们很快乐,很享受工作。在专门做艺术品印刷的时候,我到的是博物馆、展览馆,接触的是艺术家。我把爱好、专业、事业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受到熏陶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艺术家、艺术界的尊重。”

看完以后,我最真切的感受是:能够把爱好、专业、事业和工作结合起来,乃至把成长和受人尊重结合起来,这样的选择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也才是能够带来幸福生活的选择。

1月22日晚,同样的节目。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问:“你退休以后,还会干哪些事情呢?如果说,你的朋友,或者国外的公司来请您,你的公司给你的钞票没有多少,他能给你一百万、两百万,您能不能卖朋友一个面子到他那边去工作呢?”

被称为“TD(中国电信行业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父”的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李世鹤这样回答:“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不知道。我的工资已经足够我吃饭,我有房子坐,我有衣服穿,有车开。我不知道其余对钱拿来干什么?我就是很笨,不知道拿来干什么。”

看完以后,我也在想:对于生活环境和条件,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以后,我们还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另外的观看说在网上看电影。先是想看教育电影,首先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就我看来,克雷芒马修老师的教育所以成功,一方面是在态度上,在反抗和抵制“池塘之底”学校里的专制时,他和学生站在了一起,被学生接受了——“我们是一伙的”。另一方面是发挥自身优势,选择了音乐,他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了学生们封闭的心灵。把它和先前看过的《死亡诗社》比较,《死亡诗社》是诗教,《放牛班的春天》是音乐教育,由此看目前的教育实际,我的感受是:音乐和诗歌的价值必须重估。把两部电影合在一起,另外一个结论使改革的教师感到悲壮,那就是超越传统,对抗专制,引导学生追求和向往自由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承受能力,好的结局未必能在我们手中出现!这使我重温了自己内在的信念:“教育不仅需要理想主义的追求,而且需要英雄主义的勇气。”

顺带也就看了几部过去应该看但一直没有看的电影:《阿甘正传》宣传了一种机会均等,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个人奋斗的美国精神。《卡萨布兰卡》是在特殊时期、特殊场所下的一场特别爱情。《廊桥遗梦》有在“同一”而“单调”的生活环境下,向往梦想的精神和躯体出轨,也有个人爱欲和家庭责任冲突时的艰难取舍。

我想向大家推荐的是《生死朗读》:

女儿曾经买过一本《朗读者》,我读过。在皮皮电影网上游逛,看到了《生死朗读》,就认真看一看。就其电影的主题,应该说对二战时纳粹罪恶的批判和反思。这里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在整个国家疯狂犯罪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其中,该如何认定公民的罪恶?在国家机器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我深思的另外的问题是,在一个两难的选择面前(是承认自己不识字度过四年牢狱生活;还是维护自己作为有文化的假象和尊严,选择被终身监禁)到底该怎样选择?而知道这个真相以后,深爱她的人是说出真相帮助她,还是尊重她的选择,掩盖真相维护她的面子和尊严?这些都是难以简单问答和评价的问题。

作为教师,从《生死朗读》中,我还读到了人对阅读的渴求,以及无法阅读的尴尬、痛苦和无奈,读到了失去阅读被抛弃的可悲的命运。当然,也在帮助阅读、学习阅读、实现阅读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我重新认识了帮助学生阅读的意义和责任!

影片中,法学教授给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中文字幕):“如果像你这样的人不能从我这样的人身上学点什么的话,那他妈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看到这句话,我心中想的是:“如果学生不能在我身上学到一些东西,那我当教师还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当然,也有一些做爱的镜头,对中小学生未必合适。

时髦的影片看过两部,一部是《画皮》,我看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爱意味着成全,对被爱之人的成全;二是因为爱,人才变得有力量。另外一部是《叶问》,就我看来,主要反映了被压迫人的抗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47: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假期——“写作”

最早的写作计划是在一月份完成《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的修订,但因为写得及时和顺利,这本书稿十二月中旬就完成了。于是,就只想完成一篇“观课议课与学校课程建设”的论文。但后来又有了另外写作的故事。

辽宁省葫芦岛市的陈兴杰老师在编《优秀校长99个成功的管理细节》,要我参与。我审视一下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优秀校长”的光荣。于是给几位自己认为算得上优秀的校长联系,请他们支持。结果老也等不到。又不愿意让陈老师失望,只好自己捉刀。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也就侧重写教训,写了三个自己亲身实践的管理案例:《一场准备不足的改革》、《车头的作用》、《攻乎异端》。尽管水平不够,但态度还是端正的。

按照原来的想法,今年是不准备写书了。但一月初收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雷利军老师的来信,说让我编写一本《新时期校本研修:教育生态与教师自我发展》,这是他们组织编写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系列教程”中的一册,而且希望三月完稿。首先是很想拒绝,因为我过去已经写过《校本研修面对面》和《有效研修》(两本书均被列为全国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校本研修面对面》还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评出的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榜上有名),我不愿意拿已经说过的东西应付。另一方面,我又知道我的拒绝将使策划者感到难办。想来想去,回复了一个建议:请重新考虑物色作者,我用几天时间好好想一想有没有很有价值的新东西,我能不能找到合作团队。

有没有新东西呢?仔细琢磨,发现几年过去,还是有了很多新的东西:

首先,我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发表《校本培训:走向自组织——校本培训动力研究》(2003年第9期)后,曾经致力寻找校本研修的动力,但对于“自组织”,我主要还是看成动力,还没有从“自组织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因此,内源式的校本研修如何发生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教师需要为自己的生涯规划,需要为自己设计有意义的生活,需要从外部控制走向内在生发,而这些问题过去没有很好解决。

其次,在过去的教师教育实践和著述中,我也重视教师的心灵。曾经现场考察我和教师交流的马朝宏老师在《中国教师报》上说“陈大伟所关注的正是教师的心灵”。王占伟则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上说“有专家将目前的教师培训概括为‘两多两少’:理论讲得多,技术层面的讲得多;触动教师心灵的少,改善教师生存状态的少。在教师培训变革的十字路口,陈大伟副教授以自己全新的理念与实践走出了一条新路。”但过去的研究和实践终究只从外界影响心灵,让教师学习从自身出发,学习审视生存状态和心灵追求着力不够。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如何走出教师专业发展过于注重“方法”和“技术”的“井”,致力于“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第三,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说“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必然有同等的力量”,集体力量和个人力量之间的张力和协同如何处理,似乎也没有发现合适的取舍以及方法。

……

有了这些问题和方向,还是不敢动笔。我还需要更加鲜活的案例,需要一线教师的经验和思考,也就是需要伙伴。首先想到的就是深圳市福田区的朋友们。深圳是充满活力的移民城市,在移民中,富集了更高比例的优秀教师资源。我自己的假设是,这个群体中的教师成长的经验和困惑更加具有代表性。其次的原因是,过去的一年因为一个项目和他们接触时间多一些,他们有热情和能力。于是我给黄爱华主任发去了征求意见的邮件。

后来,雷利军老师再次发来邮件,说还是希望我写,并把交稿时间宽限到5月大假后。黄主任他们也表示了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于是接过来。

假期又得动笔。先是写规划和提纲,接着写了样张,接着是有了一些想法就交流,深圳参与写作的朋友们有了一些东西就发过来,有了问题就沟通。论文就无法集中精力做了,也只能往后放一放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47:5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假期——“备课”

最近,我在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上两门课。一是“师德修养”,二是“教育科研方法”。

“师德修养”被确定为成都大学精品课程。就这一门课,假期的主要工作有这么几项:首先是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完成了三年建设的分年度规划;其次是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把自己在假期读书和思考的相关内容补充进讲课提纲PPT中,比如把影响奥巴马人生的一幅画补充进去,比如把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选择职业的案例、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李世鹤对金钱与生活的看法也添加到课件中,这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和与时俱进;再次是充实网络教学资源,把学生的部分作业录入到课程资源中;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学院为这门课程建设划拨了6000元经费,就着假期有时间,初步做出了使用的预算方案。

上一学期执教 “教育科研方法”的时候,我已经在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上做了改进。可是,有一个学生课后对我说“听教育科研方法不如听师德修养收获多”,而且从期末的作业看,我也很不满意。有了不满意,就想改造和改进,假期正好有时间。想一想,还是学生离我们理解的教育科研有距离,自己心里也老放不下要让学生掌握诸如选题方法、界定研究问题这些知识,老担心这些东西没有讲,就没有完成“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学任务,忽视了自己要把这一类课上成实践课、活动课(当然,上一学期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合班课,最少的人数也在70人,多的有120人)的内心呼唤。

为什么会这样呢?“和大多数专业人士一样,我一直被教导去占领空间而不是去开放它:毕竟,我们是知者,因此,我们有义务把所知的一切告诉别人!……内心一个很大的声音坚称: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填充所有空间,我就是在混饭吃。”(帕尔默)

读过《教学勇气》,多了上成实践课、活动课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全神贯注于互动中而非填鸭,克服总想把信息灌给学生的倾向,让他们直接面对主体、彼此和自己。”读了《杜郎口“旋风”》和《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以后,增加了上成实践课、活动课的底气。开放空间,上成实践课、活动课,这是下学期的一个方向。有了这样的想法和一些设计,我对即将到来的教学充满期盼。

另外的备课是准备到广州做一个讲座。中央教科所的刘芳老师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我被邀请为课题专家组成员。广州市教育局以“基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优质化”为题申请了子课题,并计划今年2月做一次活动。因为子课题属于“有效研修”的一类,刘芳老师请我去参与。这是去年11月就说的事。我这个人胆子不小,但也不敢大得没有边际。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不能说我没有思考,但不敢说有深入研究;另外,是对广州市天河区的“天河部落”我闻名已久,心存景仰,更不愿意关公面前耍大刀。后来刘老师鼓励我,让我去讲,并说要注意和大家对话。我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有一个假期可以准备。

这是过去所有讲座中最为艰难的准备,我对技术并不内行,网络上和手中的资料又无新意。讲什么?怎么讲呢?最后还是帕尔默的想法鼓励了我——寻求“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选择了“有效研修的理念与网络研修”的题目,重在有效研修的理念,这是我认真研究的,似乎也是他们方案中较少涉猎的。至于网络研修,留作对话,见招拆招,无招胜有招!

检验准备效果的时间:2月24日下午。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49: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假期——“杂记”

感觉上讲,成都今年冬天的气温偏高,但这个冬天使我自己身体感觉最难受。腿上老是觉得寒冷,寒冷得感到刺骨地疼,仿佛崔永元在《未必如此》中提到的“老寒腿”。自己又不想单为这腿开空调,于是在感觉到寒冷的时候,就做一做下蹲。几天下来,腿越来越畏寒,上下楼梯时,右腿膝盖的疼痛感觉加剧了。就诊时问原因,一生说可能是站久了,所做的下蹲又伤了膝盖。真是的!

1月15号到重庆讲课,赶火车很急,走路的又还达不到瘸子的熟练水平,样子一定很好笑,下台阶、到车厢时都感受到了车厢边乘务员体谅和关照的笑容。我知道,以后不是该我帮助别人了,而是该别人照顾我了。

写在这里,一是提醒当教师的朋友们久站伤腿,注意站和坐的调节;二是万一到要你那里讲课,站着讲的陈大伟要消失了,你要原谅和理解,同时我在上下车时,需要大家照顾了。

一笑!

春节往来多的是短信。节前,想一年的光阴,拟了这样的短信:

举(陈)年老酒辞旧,

唱(大)风雄歌迎新。

祈(伟)绩顺境嘉年,

致(祝)福心愿君前:

平安快乐!

幸福安康!

本想写得更热烈一些,但经历了2008,又在金融危机中,想一想,还是多祈福。

春晚看过了12点。大年初一7点多起来,不一会太阳出来了,触景生情,写下自己的身境和心境,给朋友报平安并向大家问好:

沐浴在新春的第一缕阳光里,耳边想起“幸福之初”的钢琴曲,我的心中充满温暖、平和、感恩和幸福,新年好!

今天收到了一则短信:节前,中国教师研修网的陈敬宏老师说研修网给我赠阅了《中国教育报》。今天收到了第一张,于是给研修网的曹总、吴总和陈老师短信感谢,曹总回短信:“新的一年,让我们能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更多您的消息。”

但愿!

另外一个电话说二十年前的学生打来的,他说7号在德阳有30多位同学在一起聚会,一是感怀同学岁月,二是交流毕业20年的经历和体会。我给他们当了两年班主任,他们请我去参加。这是我带的第一个毕业班,也有我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

真好!

陈大伟写于2009年立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50:50 | 只看该作者
在“返魅”和“祛魅”中让教育科研走向生活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在面对很多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遇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困惑时,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科研”是一种简说,完整的说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什么呢?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育科学的研究”,一种是“教育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和实践意义。而从“教育的科学研究”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祛魅”和“返魅”。

“魅”本意为传说中精怪,此处可以理解为神秘性、难以把握性。

当我们把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的科学研究”的时候,“魅”在“科学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自有其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强调实验方法的运用,追求数学化的精确和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程式和手段上有开题论证、前测、控制、后测、数据处理、对比……神秘而繁琐,面对种种挑剔的目光,教师难以把握,也很难有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研究的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魅”却在这种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中被“祛”掉,神秘而复杂的教育被肢解成可以控制的单个作用的因素和要素,教育的事实和现象被简单归因和确定,教育科研与实际教育生活的距离愈来愈远。

把教育科研理解为“教育科学的研究”,首先需要对教育“返魅”。教育因其生命性而具有丰富性(要素和因素),复杂性(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流动性(教育的各种事实和现象),整体性等特征。“祛魅”后的教育远离了真实的教育。“返魅”意味着尊重教育的难以控制和难以把握性,以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其次,需要对研究“祛魅”。我们认为,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利用理性和行动结合的力量认识和改造生活的过程,其基础是发现生活中各种事实和现象间的关系和意义。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教育现象和事实就是自身的行动和行动效果,以及采取教育行动的依据和假设。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发现“教育行动的依据”—“教育行动”—“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关系认识中理解新的教育意义,并用对教育和生活意义的理解来指导未来的教育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需要走向生活。

一、研究目的:创新生活

在马克思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教师做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造生活,创新生活。这种创新又主要体现在新知、新事、新人三个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中的行动研究者,研究首先是要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比如教的行动和教的效果,学的行动和学的效果,并由此反省自己的行动依据和假设。研究的结果,是获得其间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学、关于教材等方方面面的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修正和更新、完善和丰富研究者原有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原有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这是一个新知的过程。

对教育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深刻洞悉和把握,有利于认识、理解和预测教育事实和现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调控。这样,有了新知的基础,研究者新的实践也就有了可能。新事首先是做事的手段和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次是由此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它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新,一种超越既往的新。这种改变、突破和超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体现,是美的创造和展示。依据自身的研究体会,我们似乎可以对《学记》这样补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乐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美”和“乐”带来了研究的幸福。

新知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从终极意义上,研究意味着人的新生,或者说新人的创生。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认识和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更新自己,超越自己,追求理想的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最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为了超越现实的规定性,我们不仅需要改造世界,更需要改造和更新自身。我们认为,由于缺乏对自身的研究,缺乏新人的创生和超越,教育科研始终外在于教师的生活,教师也就很难从中体会科研的快乐,并对教育科研产生认同感。

新知、新事、新人,最后的结果是人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人在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谐和自由带来的是生活舒适,从这种意义上,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加舒适,生活更加幸福。

二、研究问题:源于生活

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一定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十分在意的教师,一定是十分善于观察和考察自己现有生活状态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十分渴望理想生活的教师。

对现有生活状态进行考察,我们总会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又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为了改善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教学研究,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比如,上了一节课,你对上课的感受满意吗?你对教学的效率满意吗?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生活得愉快和幸福吗?你想让自己的上课变得更愉快吗?……有了这些问题和不满意,你就需要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让自己上课的感觉更好,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成长进步更快本身就能带给教师带来舒适快乐的教学感受。

选题需要考虑问题的价值、新意和可行性。我们认为,只要是教师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对教师而言都具有研究价值。你想,不解决这样的问题,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要受到影响,难道你不该去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研究难道对你没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即课题”。从创新性的角度,我的问题对你来说可能不是创新,但就我自身的情况来说,就可能是一种创新,它能给我带来新知、新事、新人的效果。这样,我不必争取你的认同和立项,我可以为我自己立项。

基于这样的理解,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就不要怕课题能否得到认同,是否在某一级立项,而是应该担心所研究的问题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忙了一阵,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以修身立德、发展自己为本,“为人”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己”的目的改造自己,“为人”的目的则是见闻于社会。

三、研究方法:融入生活

我们认为,行动研究本质上是对自身生命活动的研究和改造。为行动研究(目的),对行动研究(对象),在行动中研究(方式),主要依靠行动者自身的力量研究(研究者),和实践中的教育教学生活紧密结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行动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深度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包括叙事研究。从本质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故事,为生命活动留下痕迹。可以说,生活因为故事而获得了意义,并因此变得有价值。叙事的意义首先在于“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从而使自己“再活一次”([美]纳塔莉.戈德堡)。其次,是通过叙事让过去的故事和历史照亮前程,引领未来,用故事再造人生。这样,一方面是人创造故事,另一方面是用故事再造人生,使人能更合理地创造新故事。要实现用故事再造人生,叙事研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叙事”的水平上,而是要对故事进行研究。研究意味着思考,在叙事研究中,不仅需要有“获得经验之思”,而且需要“改造提升经验之思”。

另外一种有效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是类比研究。类比研究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尽管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却能独辟蹊径,给人以灵感和启示。比如我们对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进行研究:揠苗助长本身是农业生产中的事,但类比研究使我们体会到“苗”有“苗”的生长发育和变化规律,“助长”如果采用了“揠”的方式,就违背了“苗”的生长规律,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贻笑大方。通过对这个寓言的研究,我们更加生动形象地感悟和体会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意义。就我们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类比研究提供了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成长道路:只要你想学习,愿意学习,处处留心,那生活处处有教育,时时有学习。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窥道在天在屎溺”,有了“道法自然”的意识以后,何时不学习?何处无成长?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陈大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2009年1月)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56:03 | 只看该作者
观课议课:超越课堂的课例研究

——全国第三届观课议课研讨会纪要



□     《教育时报》记者 吴松超



4月29日~30日,全国第三届观课议课研讨会在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举行,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观课议课实验学校的80多名代表交流了经验,研讨了困惑大家的问题,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实验,实施有效观课议课的思路。

“观课议课”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在2006年明确提出来的一个教师校本研修概念,旨在建立平等、交流、研讨、合作以及以学论教的教研文化,以更有效地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此,有人质疑陈大伟是在“玩弄概念”,但是,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实践,观课议课已经赢得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的认可,其理念与实践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在参加此次会议之前,专门对教师在两年多时间的观课议课中的感受和困惑进行了匿名调查。调查发现,观课议课给教师带来了很多改变,比如:在议课中都可以做到以良好的心态平等对话;注重“以学论教”,并习惯“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寻找教学案例,在议课能围绕案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议解决办法;教师已经基本具备了“直面问题”的意识;等等。该校的张宏燕主任还介绍了如何使观课议课活动制度化、经常化的经验。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去年组织实施了全市2184所中小学参与的“中小学校长观课议课大赛”活动,该院副研究员杨春兰介绍了组织实施经验。她认为,组织中小学校长参与观课议课,有效引领了校长关注课堂教学,促进了校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在重建学校文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校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路小学副校长郭立新介绍了在观课议课中构建理想课堂、追求“润泽教室”的经验。

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的尹晨光主任介绍了在观课议课中培养教师开放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经验,认为观课议课改变了教师的心态以及与人相处的方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把观课议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该校的胡卫东老师作了经验介绍。

济源市柿槟小学规模小、教师少,该校副校长苗红霞介绍了学校实施“小议课”(参与人数较少,时间较短,空间不固定)的经验。

济源市东环路小学的观课议课已从单纯的课堂教学问题研究走向大主题研究,即实现了有效研修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该校韩利红主任介绍了让学生参与观课议课、实施“共备学导”(学前交流—师生共学—学后议课)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

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把观课议课活动与学校的教科研、校本培训有机地整合了起来,效果显著。该校副校长毛广伟介绍了“教研组专题讲学”的观课议课模式。他说,观课议课有力促进了校园和谐相处的交际文化、互动对话的课堂文化、交流合作的教研文化以及引领教师幸福的精神文化的形成。

大家的困惑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观课议课中,如何确定真正有研讨价值的主题,如何分解;观课议课有模式化或同化倾向,如何寻找新的生长点,走出高原期;观课议课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愿望;等等。

针对这些困惑或问题,陈大伟作了报告。陈大伟认为,开展观课议课不完全是技术操作的问题,一定要清楚其核心理念,这是有效观课议课和激励教师投入观课议课的前提。他用“四个一”阐释了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这“四个一”是:

一个目标:“幸福”,即促进教师的幸福生活和学生的幸福成长。

一个核心:“思想”,即观课议课致力于让思想成为行动,促进思想,改进思想,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张图:“观课议课图”,体现以学论教、有效教学、平等对话,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的关系。

一个寓言:“坐井观天”,即体会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既要“青蛙跳出井口”,又要理解和尊重“青蛙”的处境。

陈大伟还提出,观课议课的主持人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观课议课的成败。他对主持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引导教师从自己观察到的“课堂故事”讲起,促进教师观察课堂,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要促进大家有质量地交流和反思,帮助教师获得和改造经验。三是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研讨问题。四是引导大家倾听,促进相互理解,多用“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的句式交流,促进“同在共行”。五是要察言观色,把大家意见和观点的冲突控制在不伤害彼此的范围内,促进“和而不同”。六是活动结束后应注意小结有价值的观点或看法。

对于观课议课的主题确定和分解,陈大伟提出,观课议课是有主题的研讨活动,否则就难以形成深入的对话、交流。他建议,一是从问题中确定主题,即从教学难点入手提炼主题,从自己的困惑、烦恼和矛盾中发现需要研究的主题;二是从教学实验或教学创新中发现主题。另外,主题的预先确定与课后生成并行不悖。陈大伟还建议,主题的确定要经过研究、协商,这样才能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主题的确定还要考虑实践性,实践性的问题才宜作为研究主题。主题的分解有利于研究的体系化,会使观课议课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他建议一般可以从教学实践的操作方法以及考虑实践效果两个方向来分解主题。

对于观课议课的模式化、同化倾向,陈大伟认为跨学科、打破学校界限、改变时空模式如利用网络等观课议课都是不错的方式。

此次会议上,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的王祎、宋胜辉老师,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的杨娜老师及其所在的教研组还分别完整地呈现了“观课说明——上课观课——议课”的全过程。这个环节充分反映观课议课带给教师的变化,也暴露了观课议课存在的主题确定及深入性、有效性等问题。

陈大伟对展示的观课议课活动发表了意见。他提出,教师观课前与一定要与身边的学生有效沟通,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收集感受学生的学习信息。观课时,参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信息的收集者、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理解者,同时也是执教教师的助教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观课教师在发挥促进作用时,要把握好度,防止干扰和影响教学。

陈大伟说,观课议课一定要对主题进行研究和界定,不然就不知道要观察和讨论什么。比如“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就需要考虑所研讨的距离是指什么距离。另外,拉近距离,不等于没有距离、不保持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为了理解文中人物的命运和生活,重要的是弄清楚让学生学习什么。陈大伟说,如果他来教,他重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的态度和思想,而不是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或选择——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和生活不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命运——这是因为他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总是有差异的。他还强调,在教学中或公开场合,不宜进行道德拷问,因为这会导致人说假话,与教育目的是相悖的。

陈大伟还对具体的议课细节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课后,授课教师最好先针对预定的观课议课主题进行反思,之后,大家围绕观察到的与观课议课主题相关的课堂事实和现象共同讨论,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讨论完了,再研讨其他比较突出的问题。议课时要留足思考的时间,把自己的发言想一想,把听到的别人的意见想一想,听到心里去的东西才会促进真正的改变。议课时大家要“同在共行”,不要只是发言教师和授课教师对话,而是相互对话,即不要只针对授课教师提问,要是相互提问。授课老师也不要只是被动接受询问,要学会主动出击,向观课教师提问。

陈大伟还提出了“教育假设”的概念。他认为,教育假设可以看成是个人的教育实践知识。教师对教育的假设,其内容可能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条件和环境、关于学生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依据教育假设而决策、而行动,有假设意味着有思考,建立一种假设本身意味着行动,假设的要求需要思考的行动。假设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同时假设具有待研究性,这样假设就没有知识本身的封闭性。教师生活在教育假设中,意味着教师生活在研究型生活方式中。随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假设提问,能够说出自己的假设的教师,说明他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如果教师有合理的假设,将假设后的预设用于实践,又能证明他的假设具有有效性,这样的教师就是有水平的教师;而教学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每一次活动后都注意获得新的假设的教师是不断成长的进步的教师。可以说,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性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从而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

“观课议课的收获不在于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而在于参与的教师都产生了‘重新试一试’‘我也来试一试’的意愿。这意味着大家发现了新的教育假设,有了创造性教学的愿望,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就有了可能性。”陈大伟说。

郑州市中原区教体局对此次研讨会非常重视,中原区各所学校的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全程参会,而且教体局教育科、教研室等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以及各学校的校长还先期听了陈大伟关于观课议课的报告。教体局副局长翟建军表示,观课议课是非常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全区将借助观课议课,推动全区的新课程改革。育才小学校长郭玉荣借助寓言“坐井观天”这个隐喻表达了自己的收获,她说:“我们这些‘青蛙’要反思自己以往的经验,在‘小鸟’的提醒下,努力往井外边跳。”她的话引起了与会的诸多中原区教师的共鸣。



——刊于2009年5月6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6:57:47 | 只看该作者
让研究真正发挥改造研究者的作用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者,实际上是以修身立德为本,以发展自己为本;“为人”者,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己”是要改造自己,“为人”是要见闻于社会。我们认为,教育研究首先要改造的就是自己,通过教育研究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如何把研究与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呢?

1.把研究的过程作为人运用理智改善工作、生活的过程

我们将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改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生活更舒适。对于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在这诸多的选择中,研究是运用自己的理智来改变现实生活、设计未来可能生活的一种选择。关于运用理智,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运用理智改变生活,首先需要研究者逐步摆脱盲从和迷信,走向自觉和理性,在自觉和理性中,研究者改变生活方式,获得更高的质量。其次,它要求我们把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研究与生活结合,研究与工作结合。也就是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生活,对生活研究,对工作研究。另外,是在研究中摆脱过于沉重的功利追求,除了生活的目的不要有更多的功利。实际上,无功利追求的研究更容易达成功利的效果;研究被功利缠绕,就会大量增加顾忌和框框,难以获得真实的研究成果。以时尚的“叙事研究”为例,叙事研究是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要坚持“实践——反思”的认识成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的一条专业成长的道路,成长即成果;而定位于发表研究成果的叙事往往失去真诚和自然,反不容易被认可。

2.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有意识定向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

与一般实践活动比较,研究具有自觉目的性、设计系统性和改进持续性等特点。尽可能占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是深刻认识的基础,也是研究和改进的基础。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是研究者扩大视域,充实自己,提高对研究对象的洞察、解释、预测和控制水平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不同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关注不同的信息对象。在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上,要多样化。比如,从相关著作中,我们可以全景式的把握研究状况,了解研究发展历程、已经解决和没有解决的主要问题、概念体系以及各主要流派和学派的观点;期刊则告诉我们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报纸、电视等媒体则提供实践中的政策、做法和经验,反映了对相关问题的实践水平……

3.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

自觉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无论干什么,我们都需要计划和策划,这就是所谓“既要拉车,更要看路”、“务实之前必先务虚”。曾经有老师发邮件说:“老师累呀!老师难呀!想当好老师又累又难!苦!!”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慢慢教,想想啊,特别是‘又累又难!苦!!’的时候,特别是陷入教学困境的时候。”

想的过程是运用理性的过程,也是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教师研究大多难以用严格的“实验假设”来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比较和假设。比如,我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我心中总是有“分层比不分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的假设。这种假设可能来源于研究者对过去经验的批判和总结,也可能来源于理论学习和对其他人实践经验的借鉴。

实际上,所有的研究者(特别是行动研究者)都需要运用理性问答“我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等问题。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形成“这样做比那样做效果会更好”假设的过程。人的幸福源泉其中包括了人有理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所以,在研究中产生并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本身提供了一条导向幸福的途径。

4.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的过程

作为实践者,研究的关键在于改进行动。这样,教育理想必须投射和改进实践,缺乏对实践的改造和促进,实践者的研究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同样,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教师研究的完整内涵。

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它能够带给我们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幸福和快乐:实践方式的变化,实践效果的变化,甚至感受到世界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感觉对任何人都应该是一种绝妙的感受。

5.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及时反思和调整的与时俱进过程

实践是丰富、生动而流变的。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一方面,学生个性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另一方面,学生又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状态中。实践(主要表现为交往活动)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教育实践情境的生成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探索没有止境,行动改进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是教学研究的应有追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思和调整”是教师研究的应有品性。与时俱进是什么?是对自身问题的清楚认识和洞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批判,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持续行动。

刊于2009年5月27日的《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22:36 , Processed in 0.0817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