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妈的十杜郎口 !!!!!!!!!!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19:32 | 只看该作者
给教育找一个方向
——读雅克·马里坦《教育在十字路口》一书有感
■常生龙
 不少教师受制于排名的“竞争压力”,将教育简化为教书,所有的课堂都沦为习题课。课后的作业更是多如牛毛,让孩子们深陷其中。大部分作业都是机械记忆类、重复操练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作业几乎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使得孩子没有一点闲暇的空间,更不用说创新和冒险了。
  【深度阅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个体获得内在的和精神的自由。学习最主要的动因是学习者心灵所固有的能动性。——马里坦   
  《教育在十字路口》刊发于1943年,是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根据在美国耶鲁大学主持“特里讲座”期间的演讲整理而成的。67年过去了,书中揭示的教育问题却依然普遍存在着。
  教育的任务是树人,而非“争先”、“夺冠”
  一个孩子,无论是出生于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天资聪慧还是愚钝,都是人类的后代,在不久的将来,都要承担起传承世界文明、增进民族理解、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对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事比成为一个人更重要、更困难的了。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使他成为一个人的动力。
  谁来承担这样的教育任务?当然是家庭和学校。针对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现状,马里坦指出:“家庭是首要的、基本的教育领域,但它在完成其教育任务的同时,却常常使儿童的心灵受到创伤,成为不良榜样或成人偏见下的牺牲品;学校在完成其教育任务的同时,常常使年轻人成为过量作业或专业化的牺牲品。此外,学校还经常熄灭了学生的天赋之火,靠虚假的知识骗取学生对真正理解力的渴望。”
  2010年的今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表现是否比70年前“进步”了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多数的家庭给孩子灌输的都是“争先”、“夺冠”的思想,孩子的每一个荣誉,都会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和意愿,给孩子择校,报名上各种类型的提高班、补习班,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好。不少教师受制于排名的“竞争压力”,将教育简化为教书,所有的课堂都沦落为习题课。课后的作业更是多如牛毛,让孩子们深陷其中。大部分作业都是机械记忆类、重复操练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作业几乎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使得孩子没有一点闲暇的空间,更不用说创新和冒险了。
  问题是,孩子如此努力,难道只是为家长、为学校争取荣誉吗?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我们的教育,是否正走在迷途之中呢?
  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灵层次的艺术
  马里坦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个体获得内在的和精神的自由。换言之,借助于知识、智慧、善良意志和爱使个体获得解放,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
  人的生命机能的动力系统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会对病人的生理特征进行诊断,找出偏离平衡的若干指标,然后帮助他趋于维持生理平衡。换言之,医学是一门生命和谐的艺术,是一种从属于生命自然的艺术。
  教育也是如此。要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首先要求家长、教师能与孩子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能进行心灵的沟通。只有这样,家长、教师才能够像医生那样,较为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内心想法和精神需求,从而精心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流程,让孩子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智慧、强化道德观念、逐渐获得思想解放和精神上的自由。
  作为家长或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心理学,并对此有深刻的理解,以便在形成儿童的意志和情感上少走弯路。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对孩子道德的养成有正确的理解,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宣讲道德。最重要的是要以此避免孩子被教育上的重大失误所伤害。
  令人失望的是,我们普遍看到的是那种“目中无人”的教育。家长和教师都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都要多”,小孩子什么都不要想,按照我给你设计好的路去走就可以了。这样的教育,根本就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锻造工具。我们的教育,是否走在迷途之中?
  让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之火越燃越旺
  马里坦认为:学习最主要的动因或者说推动力,是学习者心灵所固有的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智力引导是第二位的,也非常重要。某些教师将教育上的失败归结为主动力因素——学生的内驱力不足,而不承认自己教育上的失误。事实上,将人塑造成一个真正的人,需要借助知识和爱来完善自我,并能够奉献自我;要实现理性和自由,人就必须拥有通过教育而获得的知识和纪律的约束,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事关重大。
  作为一个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真理的爱、对善与正义的爱、对生存的纯朴和坦诚、出色完成任务的意识以及合作感。这五个方面是人类本性的基础。
  教师应当解放受教育者。释放受教育者的有益能量是抑制不良能量的最佳途径。真正的艺术在于使儿童注意到自身追求善行之美的资源和潜能。对人类心灵的发展来说,最丰富的物质条件,最完备的方法、信息、博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唤醒人类的内在才智和创造力。在学生刚接触数学、物理或哲学的时候,教师要努力使他在实际中把握最简单的数学演算的每一步骤,而不要在意这个过程会多么缓慢。还要使他在实验室里理解物理学家是如何在实验中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内在统一性。人的智力不但存在于大脑,也体现在双手上。教育和教学永远不要忽视其要使脑力与体力有机统一的任务,不要忽视心灵在统一中求得自由的基本需要和渴望的有机统一。教学的结果是通过使学生把握所学内容的理性达到心灵解放的。必须让学生通过理解把信息主动地转变为心灵的生活,并且这样来强化心灵生活。
  反思一下当下的教育,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在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则方面做得如何?我们的教育,是否走在迷途之中?
  教育应当坚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们总是试图把一些成年人的观念塞进儿童的头脑,而这些观念如果不是变成教条,遭到照本宣科式的阉割,就是被弄得过于浅显进而化为乌有。
  儿童的体格构造不是成人体格构造的缩小和简单化。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进行心理调节的时候,要注意到儿童、青年的心理特征和体格构造特点。
  教给儿童的知识不同于成人的知识,它是一种内在的知识。它不是像成人心灵所拥有的那种处于科学状态的知识,而是与加速并完善少年儿童初始思维世界的发展相适应的具体知识。比如说在儿童阶段,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想象力的世界——这种想象力能够逐步发展成为理性。教给儿童的知识就应该是一种存在于故事情境内的知识,是对世界事物和价值在想象中的把握。
  在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教师所提供的具体知识,都必须适应于学习者。随着学段的提升,这种具体知识会不间断地以同一方式发展,进而成为成人的科学,而且也只有到那时,这种知识才能臻于至善。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的知识到科学的知识,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科学、发展理性的。
  我们的教育是如此进行的吗?刚上高一没多久,老师就开始给学生布置高考的练习题了。将高考的难度和要求前移到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是大多数高中教育习以为常的做法。彼时,我们思考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吗?我们的教育,是否正走在迷途之中?
  《教育在十字路口》,(法)雅克·马里坦著,高旭平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20:42 | 只看该作者
一所杰出学校的教育神话
——《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惠尼中学成长纪实》评介
《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惠尼中学成长纪实》,[美]爱德华·休姆斯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龙云  
  我们也不乏学业成绩顶尖的学校,但优异学生表现较多的是相互竞争。如何营造一个接纳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惠尼中学给了我们不错的答案  
  读《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惠尼中学成长纪实》这本书,你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所学校的学生所面临的考试和升学压力,一点儿也不逊于我们现在的高中。每个人都想考出高分,以便申请著名大学。要在这样的学校里生活6年,学生会不会度日如年?作者爱德华·休姆斯用一年的时间在这所学校里实地考察,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惠尼中学有十分独特的亲密气氛和家庭归属感。学生在学校里努力用功,放学后没有人急着冲出校门,而是聚在一块儿,跟老师沟通。那么,学校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学校的办学理念。这本书里其实没有专门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但在读书的过程中,有几点我感受很深:一是对学生的高期待。每一个七年级的新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都被告知有很大的潜能,一定可以考取自己喜爱的常青藤大学。这样的一种高期待,给了孩子很大的动力和信心。二是平衡成绩好和学习好的矛盾。惠尼中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面临着一个难题,但解决得很好:一方面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与体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考试分数、高级选修科目、平均成绩上表现优秀。三是给学生明确的使命感。把学生当作成熟的、思虑周详的独立个体,认为他们不但能拿高分,也能做大事。
  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你怎样看学生,学生就会变成怎样的人。”给学生高期待,他就能够飞得更高。但这样的高期待,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要有一系列配套的措施跟进才行。我们的很多高中,关注比较多的可能还是考试的分数,而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原本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往往被学校、教师和家长分担了,学生只需成为一个会做题的工具就可以。如此,我们培养不出拔尖人才,是否与此有关呢?
  教师的教育信念。历史教师戴夫,年复一年地引导孩子从生活里、从切身体验的事情中找到与被迫学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种种联系。他认为,课本上的历史事件对孩子来说,只是枯燥乏味、遥不可及的东西,就课本讲历史的做法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极具历史才华,常常通过一个问题将过往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结合起来,将课堂演变成生动的讨论,让孩子们沉浸其中。
  从惠尼中学的教师身上,我看到教师要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在互动中体悟知识的魅力。教师要坚守职业操守,宁愿自掏腰包也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无论外界如何看待这一学科。教师要始终挑战自己,在确定性的教学、结论已知的教学内容之外,给学生提供深刻的学习体验……
接纳的学校文化。每个生活在惠尼中学的学生,都要承担非常沉重的学习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同的学生表现各不相同。亨利的考试能力极强,但总是不能沉下心来学习,经常逃课。教师多次劝说都不见效。有一次被逼急了,当着几个人的面,亨利威胁要杀了劝说的老师。这下闯了大祸,在“9·11”阴影未散之际,这样的话语给老师带来了威胁,因此被开除了。亨利多次偷偷跑到学校,希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都未获允。几个月之后,亨利又来到了学校,在惠尼中学的升学资料中心担任助理。学生塞西莉亚说:“有一件事情在惠尼中学是可能的:无条件信赖一个人,而且不会被倒打一耙……惠尼中学给了我一样东西,别的地方始终不曾真正给过我:接纳。”
  教师接纳走进自己教室的每一名学生,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和接纳,在这个每名学生都拼命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学校里,彼此信任和接纳表现得非常明显。其实,我们也不乏学业成绩顶尖的学校,但如何营造一个接纳的、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孩子在其中健康成长,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22:11 | 只看该作者
教育不能只为争第一 ■[日]Yasuo Tanaka


  对于非常在意“第一”,如果没争到第一就会生气或者哭闹,并产生恐慌和不安的孩子,大人调整价值观同样很重要
  有一些孩子非常在意“第一”,如果没争到第一就会生气或者哭闹,并产生恐慌和不安。对于教师来说,要分清“第一”是对排名的偏执,还是对场所的偏执。
  对于执著于第一名的孩子,应该告诉他们,并不是所有时候第一名都是最好的。当有孩子把第一名让给其他同学时,可以马上表扬“谢谢你把第一名让给其他同学”。对让出第一名的孩子给予更多的正面评价,让孩子们了解到并不是只有得第一才能受到表扬。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日常教育中不要过高评价得了“第一”的孩子。
  对于第二种情况,孩子所关注的不是得了第一名可以得到表扬,而是某个他认为最佳的场所或位置。因此采用第一种情况中的对策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首先判断,对这个孩子来说哪个位置才是他认为最好的位置。在排列摆放物品时,可以在这个孩子最喜欢的那个位置贴上他的标志和姓名,把那里变成他的专用位置。
  本案例中的小K属于第二种情况。在我们为他保留了他所喜欢的那个位置后,他与同学间的矛盾就减少了。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要让小K如愿以偿,我们还必须认真地告诉他,有时候他也不一定能得偿所愿。如果我们不跟孩子明确这一点,那将来遇到与自己意愿不一致的情况时,孩子就想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样就容易被人误解为他是个“任性的孩子”。在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对于孩子的偏执,我们必须考虑哪些是能为他做的,哪些是不能为他做的,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对于不能为他做的部分,所有教师都必须统一口径,以相同的态度明确地告诉孩子。
  医学观点:
  调整大人的价值观很重要
  孩子们对“第一”存在偏执,很可能是因为大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对“第一”这个词表达出了“好”、“优秀”这样的价值取向。当然,原因可能不仅限于此,但我们的确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价值标准。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告诉孩子,评价一个事物存在多个不同的标准,除了“敏捷、拿手、实惠”之外,“闲适、踏实、朴实无华”同样也是一种价值标准。如果大人自身不具备这些价值观,那就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对孩子们说出“已经完成了?好厉害!”这样的话。
  对小K来说,相比上述的价值观,他更大的问题可能在于“非这个位置不可”的固定思维模式。这与吃饭时候从什么开始吃起的行为模式具有类似性。因此,与其强迫孩子改变行为模式,不如展示给他看,其实“这样也不错,那样也可以”,有时候不同模式的展示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就像上面学校所采取的对策那样,在那些容易产生争抢的地方摆上贴了孩子名字或者标记的椅子,也可以根据日期或者星期等一定的规律轮换座位,让孩子在明确了解规则的基础上尝试不同的模式。
  另外,如果把孩子“希望如愿所偿”的心情理解为“不能如我所想就会感到不安”,那孩子们那些看上去“很任性”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拼命争取”。虽然我们没必要去强化他们的偏执,但如果把他们的所有偏执全部剥夺了的话,可能就会使孩子的不安与恐惧急增。我们必须要知道,剥夺孩子的偏执可能会同时剥夺孩子的安全感。
  (本文摘自《儿童问题行为实例解析与对策集》,[日]Yasuo Tanaka著,陈涵石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0:18 | 只看该作者
导学案,真的很重要吗?  2011年12月22日  作者:范通战  来源:教育时报
  随着新一轮课改热潮的兴起,“导学案”似乎成了一线中小学教师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有人说,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在此,笔者不禁想问:导学案,真的这样重要吗?
  撇开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在心中这样问一下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或是学习一节文本的时候,有谁事先为我们设计了导学案呢?再想想学生,等他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步入社会,拿起一篇文本要读的时候,有没有人会去为他设计一篇导学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靠着导学案才会学习的学生,是没有发展潜力的!真正的课改要培养的是没有导学案,也能很好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人!
  笔者在此丝毫没有贬低导学案的意思,事实上,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导学案将那些传统的教师从滔滔不绝的讲堂上拉了下来,同时做到了将每一节教学任务的具体化、显性化。但是,不加甄别地无端放大导学案的作用,不讲实际地滥用导学案的行为,笔者认为,是不足取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
  我们不妨来看三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导学案绑架了教师,绑架了学生,绑架了课堂。试想,我们使用导学案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落实课标精神、变“教”为“学”、激活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沉睡的生命状态吗?不就是为了打破“知识本位”、摆脱“机械式训练”、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吗?……可这样做下来的结果呢?学生好像是不受老师控制了,而是受导学案控制。有了导学案,伴之而来的就是“落实预习”,于是,课堂学习过程向课前延伸,每个学科都要预习,无形之中就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师生围着导学案转,一节课处理了几道题,这样做,好像是看不到“机械训练”了,但伴随而来的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却着实令老师头疼。
  第二种现象:导学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教材、文本反而成了配角。在当前的课堂上,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理科课堂。导学案,本来是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文本的工具,可一到课堂上,教材、文本却大多退居二线,只有导学案在主唱主角了。教材上精选的文本,应当可以称得上是“优质的学习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紧紧围绕其来有效展开,不能引导学生围绕其去深入探究、合作研讨,岂不是入宝山而空返?
  第三种现象:导学案的印制,需要大量的资金。当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咬咬牙,这个经济负担学校也得背着。可问题是——这个负担真有背着的必要吗?
  事实上,没有导学案,教师照样可以实现有效导学。不久前的一个下午,几位老师来听我的课,可是我的课在上午就上完了,但是盛情难却,所以我就和其他老师调了一节课,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导学案例。
  师:今天这节课,因事出突然,老师没有备课,同学们也没有预习,面对这样一篇新课文,大家说说,咱们第一步该怎样来学习?
  生:(纷纷回答)先读一读。
  师:好,咱就先来读一读。请大家拿起笔,一边默读,一边把文中的生字词画下来,并思考解决,同时揣摩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学生很快投入了学习状态,其间,我也投入了对文本的阅读,同时兼顾查看学生的阅读批注情况)
  师:大家在默读的过程中,读得很认真、很仔细,现在咱再来朗读一遍,看看读音、情感把握得怎么样。(在学生自告奋勇的朗读过程中,我感觉到孩子们对“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句中“结实”一词没有理解到位,于是就围绕这一词语引导学生——)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这里的“结实”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回答)是树长得很结实,树显得很强壮、很牢固的意思……(我知道,孩子们没有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
  师:先别忙着下结论,俗话说“文读百遍——”(我说到这儿,学生就把后半句接过去了)“其意自见!”(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可爱)咱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结果,孩子们再读就发现自己错了,纷纷说道:“是结了果实”的意思)
  师:学习到这儿,接下来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大家说说,咱接下来干什么?
  生:思考处理课后题。(接下来,课堂教学自然而然进入了阅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讨论、交流、学用结合的流程中)
  课后,听课教师说:“这是一节原生态的本真课!”在这节课上,我没有使用导学案,同样收获了无限的精彩!由此可见,决定课堂走向的,绝对不是“导学案”,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课堂行走方式。在这节课上,我就坚守了两个原则:一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台;二是以学定教,该怎样学,就怎样引导,循着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去做。
  合理地运用导学案,本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理性地去对待,不能“出格”。
  (作者单位:武陟县实验中学 范通战)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1:0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切不可为创新而创新  2011年12月20日  作者:屈太侠  来源:教育时报
  上学期,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父亲要求“我”把好不容易才钓到的一条大鲈鱼放回湖中。当时的“我”,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长大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那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正是因为父亲当年的严格教育,才让“我”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应该说,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钓鱼——放鱼——启示。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2.感受“我”在这件事情中的心情变化,引导学生触摸人物内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寻找我(不放)和父亲(放)的理由,并想一想“哪个理由是最重要的”。4.理解重点句: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上完课后,语文组教师进行评课。大部分教师认为,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上得真实、扎实、朴实。不过,也有位年轻老师认为,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教学效果也不错,就是觉得这堂课四平八稳、缺乏创意。如果让他来上,他会从本文的中心句“道德认识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入手,先让学生谈谈对这一句话的初步理解。然后追问学生,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看出来“简单”,又从哪些地方发现“很难”。这样就自然地回归到前面钓鱼、放鱼的部分。最后,再回到这一句话结束全课、首尾呼应。
  另一位老师受他的启发,认为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在“鱼”上。因此,教学可以在“鱼”字上下工夫:1.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鱼?2.我为什么不愿意放掉这条鱼?3.父亲为什么非要我放掉不可?4.我后来的成功和这条鱼有什么关系?
  不可否认,两位老师的想法,的确都很有新意,至少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未曾想过的。即便是想到了,我也不会这样去做。因为我觉得,文章的思路本来就非常清晰,按照文本的顺序学习,简捷明快、省时高效,何必要煞费心机去折腾一番?
  当然,我不是要否认创新的价值。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才有活力。如果教师不懂得创新,上课都是一种表情、一个模式,那将是多么枯燥的事情!相反,如果在课堂上多一些新鲜的元素,带给学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缓解疲劳、激发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好的?是不是越新奇越好呢?非也!我们不妨看看上面两位老师的想法。第一位老师要求从所谓的“中心句”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不难想象,没有具体事实作参照、没有客观原因作铺垫,空洞地谈一个抽象的道理,学生怎能谈出有价值的观点来?另一方面,这个句子本身并不能作为本文的中心句。因为,作者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诉我们道德认识很简单、道德实践很难,而是“只有从小要接受严格的教育,以后才能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再看第二环节,让学生去寻找“简单”和“很难”的内容,教师指向不明、难度不小,让学生很难受。换作我们自己,你能分出哪儿“简单”,哪儿又“很难”吗?
  第二位老师让我们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到这一个“鱼”的身上,而忽略叙事过程中的细节描写以及细腻心理活动的揣摩,不利于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把握。我们再看看课文题目——《钓鱼的启示》,定语是作为事情的“钓鱼”,而不是作为特定事物的“鱼”。教师之所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是对文章的解读不够深入、不够细致。
  我们必须弄明白,自己的创新是为了什么?究竟应该为谁而创新?很明显,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为展示自己,也不是为取悦听课老师,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所面对的是知识和能力都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我们的教学必须照顾到学生实际,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梳理思路,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说得简单点,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扎实牢靠但苦不堪言的创意,不值得提倡;活泼生动但肤浅潦草的创意,要坚决抵制。
  一言以蔽之,教学要以生为本,切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 屈太侠)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1:59 | 只看该作者
思与学同样重要  2011年12月20日  作者:李舒文  来源:教育时报
  近日,我到另外一所学校给八年级学生上语文公开课,讲授的是《大道之行也》。课前我了解到,这班学生已经在一个多星期前学过这篇课文,想必不会太陌生。在经过“熟读课文”环节之后,进行到“感知课文”时,我不假思索,就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第一层的内容说下来。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听到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发问,全班同学竟无人举手,并且无一例外地低头伏案。我刚进教室时,那一个个充满好奇与热情、昂首挺胸听讲的神态,一下子荡然无存,整个教室就像洪水过后的玉米地,尽是倒伏的青棵儿。尽管我极力改变方式、转换教学节奏,同学们也很快活跃起来,但我一直感觉这气氛与开始时的轻松、欢快和和谐不同,师生之间似乎有了“距离”。一节课下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学过的课文都应该烂熟于心、随问随答,最起码应该有较深的印象;教师提问,学生答不出就应该是学生之过,我当时就存在着这样的潜意识。听起来这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学生能不分场合和心理情绪状态,都一定能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吗?且不说学的程度、学后遗忘,就算是全学会了,再现学过的内容,他们也需要有个回想的过程。另外,就这节课而言,学生正处于听讲的状态,他们所期待的是教师会带来什么新方法、新内容,心理上更倾向于吸收和接纳,而教师突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除应有再现、回味甚至尝试的过程外,学生还需要完成心理的转换,由吸纳变为“输出”和“挥发”。如果不给学生“转换”的时间,势必会出现课堂上的冷场,从而影响教学进程,也影响师生情绪。这应该是教师未能充分把握课堂学习心理、顺应学生学习规律所致。
  如果问题止于此,似乎并不多么严重,但在非公开的平时教学中,类似的情况常常有更复杂的根源。一种是有意地抛出跨度较大、答案复杂且固定的问题,来加重学生的思考,达到震慑甚至惩戒的目的;另一种是把学生本可静思、联想、想象、创意的时间,用来记忆、再现、强化大量知识要点和标准化知识。这样就会使思考变得沉重起来,使学生不堪其重而畏惧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同等重要,思使学生在学中克服迷惘,更加清晰明了;思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思考,本来是最需要心理安全和情绪自如的事情,却成了被动接受者的心理负担,成为挤占心灵空间的巨大压力;思考,本来是多维联系、放飞心灵的事情,却系上沉重的现成知识和标准答案的铅块,总是难以起飞。如果那样的话,学生怎能乐于思考,并由思考收获感悟?思考过于沉重,学生就会逃避和疏远思考,而习惯于接受和被动,不会想象,缺失仰望星空的情趣和情怀,浅薄地对待自己和周围世界。
  让学生思考,就要归还学生思考本真的状态,让思考自由、安全、愉悦,多一些激励、少一些压力,多一些宽松、少一些排挤。在课堂上,不管教师采用哪种诱思探究的方式,学生在思考时都依然昂首远望、心驰神往,没有畏缩,没有自卑,没有伏案的躲避和自责,我想,此时学生也就真正进入到思考的境界了。
  (作者单位:济源市大峪镇中心学校 李舒文)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语文课改,是不是要值得我们警惕?  2011年12月13日  作者:苗蔚林 
  听了这样一节语文课:
  1.教师前一天就把准备好的“学案”就发给了学生;
  2.临近上课的课间,安排几个学生把选择好的重点问题抄写在黑板上;
  3.课堂上由学生点名不同的学生起来,照着人手一份的“学案”讲课,教师在旁边点评;
  4.读完教案再看黑板上的重点,学生互动提问。
  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课吗?
  第一、学案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把“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无可厚非,可是,一堂课上就这样的让学生读学案、讲学案,绝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黑板上抄满了学案重点,也绝不是“以学定教”。学案的作用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应该是学生在家学习、预习的纲要,是起到引领学生开外学习的一种纲领性的东西,但在一些公开课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却常常是学案的重复学习,或者是学案的照搬照抄,似乎,学案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这似乎很值得商榷。
  第二、课间时间是学生抄学案的时间吗?课间时间由学生抄写的方式值得研究,课间本来是学生休息的时间,我们看到的是四五个学生在前后黑板前龙飞凤舞,急忙着抄写学案内容,假如,我们的语文课每天就是这样上的,那么,语文课还有生命力吗?45分钟的课堂已经变成了5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课堂,这样的语文于新课程似乎是南辕北辙了。
  第三、学生讲课的教育学依据是什么?不仅仅在这节课上,以前也听过一节课,是学生站在讲台前讲课,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是听众。似乎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新不该是彻底的革掉老师的命!新课程不是完全颠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而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这个主体地位以从属于教师主导地位为前提。但是,当我们看到一节语文课全部由学生来执教,教师在那里正襟危坐,或者是偶尔几句点拨,或者是仅仅课堂教学纪律的维持者时,作为听课者的我们,心里涌起的是一种悲哀:如此理解新课程,还不如不懂新课程啊。
  语文课堂的教师主导地位不容剥夺,主导地位的体现需要一定的外显形式,比如:提纲挈领的讲课,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创造课堂生成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探究等等,但是在几堂由学生主导执教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这样深入挖掘语文的影子。
  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课吗?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故乡》里的一段描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家园里,这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少年还在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不是也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呢?
  语文教学的课堂改革,首先是拓展语文课堂内涵的改革,是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改革,可是,我们看到诸多的一些语文课堂,常常令我们失望,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只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忽略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忽略了对语文内涵的真正探究,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课改,是不是要值得我们警惕?
  希望看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的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绿的西瓜还有那英姿飒爽的少年。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警惕语文课堂教学的“伪繁荣”  2011年11月28日  作者:沈华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
  在语文公开课上,我们不难见到以下景象:学生四人一小组开展讨论,争论不断,思维的碰撞十分激烈;学生沉醉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前呼后应,应答之声此起彼伏;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心有灵犀,众口一词,“大快师心”……凡此种种,日渐蔓延于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面对如是的“伪热闹”“假繁荣”,语文教学的隐忧已不言而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一下这些热闹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语文教师都爱给语文课穿上时髦的外衣,抑或贴上时尚的标签,以此表明自身是引领先进教学理念的“范儿”。这些语文教师都追求“标新立异”的课堂,唯恐因“落伍”而为人所诟病。
  笔者曾经参加地区优质课《石壕吏》教学的观摩活动。参赛教师在课堂中,无一例外地设计了要求学生合作对课文进行补白,要求一人扮演差役,一人饰演老妪,尽量惟妙惟肖地展现差役逼问老妪的情景。教师似乎想让学生活跃起来,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于是鼓励学生可以交流,甚至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交流。确实,那一刻起课堂热闹非凡。但是,我留意到学生的表情,他们都灿烂地笑着!他们的内心有一点“沉重”的感受吗?“苦”和“死”可以如此地轻松演绎吗?原本凝重的氛围就这样消散了。我在听课本的一角写下一时的感受:这样的热闹有何价值呢?课堂氛围宜动或宜静应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
  这样的语文教师并不在少数。他们在课堂中热衷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创新活动;他们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视“合作活动”为“金科玉律”;他们固执地认为没有“合作、探究”的课堂就不是真正的新课程下的语文课。他们一节课中少则三五次小组讨论,多则七八次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合作探究更无从谈起,多是“动动嘴皮子,走走热闹场”。更有甚者,小组讨论成了学生“闲聊”的契机。课堂的热闹氛围是授课者和听课者都“喜闻乐见”的,然而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还剩下多少呢?
  语文教师面对热闹纷繁的课堂时,往往只在意学生参与的程度,却忽视了学生有多少收获。如有位教师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针对第一段文字,抛出两个问题:(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安陵君答应了吗?理由是什么呢?课堂上的这两个问题犹如投石于平静的水面,激起朵朵飞舞的浪花。瞬间,学生均作沉思状,既而纷纷举手,竞相回答,教师分别予以肯定和表扬。整节课像这样的呼应很多,学生的参与面显得很广,思维貌似被激活,然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究竟学到了什么?
  学者王晓春在《什么是一堂好课?》中说:“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而在这堂课中,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在重复着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无非是这些知识需要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而已,没有多少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作为共同学习体的师生,不可能藉此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这样的课,尽管课堂氛围活跃,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叶澜教授认为:“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更多热闹的课堂还存有从表面到表面滑行的弊病。如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时,多数教师常围绕老王的善良和杨绛一家的善良展开教学,最后在屏幕上升华为一个“爱”。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争着发言,课堂气氛很热烈:有高举手臂争抢发言权的,有脱口而出先说而后快的。发言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说老王善良的,有说老王老实忠厚的,也有说老王知恩图报的。同时,学生还都能找出文本中的只言片语作为依据。教学流程进行得顺风顺水,没有任何阻碍,课堂在热闹的气氛中被推向高潮。我们的教师或听课者常沉浸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自鸣得意或大加褒奖。殊不知,《老王》的主题并不是用“善良”或“爱”就能诠释的。如果学生长期进行这样的平面化阅读,那么很容易自以为是,接触新作品时就没有了沉入作品的字里行间的耐心,容易简单而幼稚地作出似是而非的结论。当出现这种假热闹的阅读现象时,教师既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又必须积极干预,通过点拨引导,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正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就很难有什么作为,阅读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好的课堂氛围有不同的评价维度,但无论怎样评判,一堂好课,对全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是有效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拱墅区文澜中学 沈华)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39:13 | 只看该作者
名校要有敢于“露短”的气度 2010年07月09日  作者:符礼科  来源:中国教师报
  前不久,笔者随县教育局组织的考察团一行赴重庆綦江考察学习,第四天来到了该县一所农村初中隆盛中学,这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曾经在《中国教师报》等媒体报道,在全国较有名气。
  我们到达该校时,上午第二节课快要结束了,参观了校园环境后,就是该校的大课间活动。学生整齐有序地下教学楼到操场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做广播体操、表演配乐舞蹈和齐呼励志口号。活动完毕,我们正在啧啧称赞,学校广播开始总结日常工作:首先是宿舍清洁问题,总体情况较好,但七年级某班某生的被子已连续两天未叠。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些吃惊,当着全校学生点名批评,该生能接受得了吗?但是接下来我就释然了。广播继续说,我们相信她能改正缺点,下次叠被叠得最好。接下来是食堂问题,有的同学将饭盒带回教室吃,污染了环境卫生,从今天起一律在食堂吃,到时有学生会干部督查。第三是吃瓜子问题,经学校检查,有的同学甚至在中午自习课都在吃,一不小心,瓜子壳弄得教室、走廊上到处都是,甚至新建的塑胶操场都有,严重影响了校园卫生,希各班干部认真管理……
  我更加惊讶,当着这么多外县来的领导和教师,这岂不是该校自己在“露短”吗?我们来时,并没有在操场上和校园内发现瓜子壳之类的垃圾。一般情况下,有人来检查或参观时,很多学校都很在意自身的形象,之前的清洁卫生是全校总动员,对学生也是千叮万嘱,要注意言行,等检查完了就好了。
  该校与我们的做法正好相反,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了注重清洁卫生、注重纪律表现是该校的一种常态,平常是怎么做的今天也怎么做,这已经成了习惯。再仔细揣摩就更明白了,名校也好名师也罢,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方能“名”得更久,“名”得更远。比如古代雅典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有一次,他因忘掉演说辞而汗流浃背,口吃与耸肩的毛病卷土重来,以至于被听众毫不客气地轰下台,甚至有人侮辱他,让他跟妈妈学会说话再来。面对这些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打击,他毫不气馁,强化针对性的训练,付出了艰巨的努力,终于克服了这些缺点,成为一代演讲大师。
  后来在座谈会上,该校校长在介绍新课改成功经验时,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学校的课堂模式有一部分是从外地外校“学习”和“吸收”来的,有些理论依据来自于“互联网”。校长的坦诚反而赢得了我们的亲近与尊重,能把一个在2002年只有28个教师46个学生的学校,发展到现在26个班、93个教职工、1400多名学生的规模,而且让学校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初中学习的典范,怎是一个“学习和吸收”了得?该校的很多观点和做法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引发了我们强烈的共鸣。
  我们最欣赏的是这所学校敢于“露短”的气度。(符礼科)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4:28:3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00 , Processed in 0.0791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