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摄影师的发展:经历无数的艰辛岁月
来源:中国摄影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7-27
。
编辑:mxm 香港从一个小小的英国殖民地岛屿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大都会,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岁月和风风雨雨,凭着香港人的干劲和坚毅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而获得了今天的成果。虽然有人批评香港人不中不西,缺乏文化的根和身份,可是这恰恰是香港文化的特性,既吸收了中西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学会了兼容之道。凡事都懂得变通,办事效率也高,在商业上可以早占先机,令香港成为经济大都会。
生对国家、民族以及社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香港的文化,却缺乏了这些重要资料,而香港的摄影,也是在这基础上成长。
如摄影在西方国家的发展,香港摄影也无可避免地从春意唯美的路上走过来。香港艺术摄影萌芽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年由几位从英国归港的专业人士包括医师和律师等在1937年创力、了“香港摄影学会”,承传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画意摄影传统,把画意摄影在香港推动起来。在三、四十年代的香港,生活水平不高,摄影却是个高消费的玩意,不是一般大众能负担得起,所以起初民间的参与不是很踊跃。从1941年到1945年香港沦陷于日军手上,摄影活动几乎停顿下来了。1945年大战结束,社会逐渐回复正轨,摄影活动也逐渐恢复过来。当时除了“香港摄影学会”举办一些活动外,也有一些从大陆来港的资深摄影家在港传授摄影,潘日波是其中佼佼者,李永堂、陈绍文和我都曾经是他门下学生,虽然我因为实在付不起几百元的学费而在半年后退学,
可是当时学到的东西已经为我后期的摄影发展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香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民间参与摄影活动的人也愈来愈多,教授摄影的老师也随着增多了。其中邓雪峰老师和颜震东老师的门下学生比较多,黄贵权老先生当年也在邓老师门下学习过,水涨船高,当年具规模的摄影学会也不少,其中以陈复礼先生参与创立的“中华摄影学会”最为兴盛,与“香港摄影学会’’并驾齐驱。“中华摄影学会”成立的主旨是希望能在摄影中渗进中国文化,陈老早年的作品,不少是参照中国画的形式,例如拍摄一些花鸟,然后在照片题上诗句等,企图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路向,当年颇受欢迎,也有不少追随者。
六十到八十年代是香港经济起飞时期,大家都富裕起来,摄影爱好者大都有充裕的资金来放大作品,大量地寄到世界各地的国际摄影沙龙参展,而香港送去的作品,成绩都很好,获奖的也不少,世界沙龙十杰是以全年入选作品的数量评等,前十名的所谓“沙龙十杰”每年都有香港摄影师上榜,这段时期可以说是香港沙龙摄影的二十年。这些成绩,当然受到在处于改革开放期的中国大陆摄影家的注目。当陈复礼先生1979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个人摄影展后,引起了大陆摄影界极大的反响,钱万里和黄贵权医生相继在大陆举办摄影展,大大开阔了大陆摄影人的眼界.而这种沙龙形式的画意摄影也由此而转移到中国大陆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流行135单镜反光机和莱卡M系列照相相机,相对大片幅和中片幅照相机,135单反非常轻巧,便于携带,而且镜头焦距和配件的选择也比较多,片子的质量也不错,极适合旅游外拍和摄影一些街头巷尾的生活点滴和人生百态的照片,颇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欢迎。“三十五毫米摄影会”也因此而创立,积极地推广135小型机。亦因为使用了135单镜反光机,拍摄的题材也多元化起来,不再是局限于静态的风光,静态和人像,作品也倾向拍摄街头抓拍的民生写实作品,充分发挥工具的机动性能。当年以钟文略、陈迹、张伯根、邱良等人的作品最为人所熟悉。陈迹和邱良都是在媒体工作的摄影师,所以他们的作品是有别于一般画意沙龙形式而比较接近纪实摄影。现在回看他们的作品大都能为香港的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七十年代中期,好几个在国外攻读摄影的香港人相继回港,首先有翁维铨、霍丽萍(霍英东先生的女儿),都先后举办了个人摄影和出版画册,翁维铨在香港艺术中心展出他一批航拍的照片,名为”秋水篇”,希望能体现出易经的哲理,而霍丽萍也在香港大会堂展示她在大陆采风拍摄的风光照片,也自资出版了画册、引起了不少的反响,可惜翁维铨后期转向拍电影,现在香港演艺学院任教,也没有再拍摄了。而霍丽萍也嫁到美国,脱离了摄影界。
七十年代末期,高志强、梁家泰、区曼璇、王禾璧、陈赞云等也相继回港发展,几乎同期,以莫国璇、吴汉霖、郑凯为首的七位摄影家举力、了“七人摄影”展览,作品一反当时的沙龙画意摄影形式,展出了一批纪实,观念性的带个人思想的作品,希望能闯出一条现代摄影的新路向,可惜曲高和寡,也敌不过沙龙摄影的势头而被淹没。吴汉霖、郑凯也分别出国攻读摄影和移民定居,虽然如此,这个展览的出现,已经在一群从国外回来的摄影工作者心中播下了种子。区曼璇首先展出她在大陆拍摄的人物作品,名为“大陆人”,出版了同名的画册。梁家泰,高志强和陈赞云也举办了个人影展。这些比较有新意念和具学术性的作品受到香港年青一代摄影爱好者的欢迎,香港的现代艺术摄影开始露出了曙光。
大约在1978年,我参与了开办香港理工学院的“实用摄影高级文凭课程”,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也邀请我主办“商业摄影证书课程”,都能得到普通的欢迎和认同。有鉴于此,我于是联同区曼璇、高志强、杨淙健和唐小超等在1981年创立“摄影中心”,开办各类型的摄影课程和举办小型摄影展,为新一代的摄影爱好者提供比较正规的学习渠道。“摄影中心”于1988年因部分成员移民以及财政上出现困难而结束,但这几年来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现在成名的商业摄影师和摄影家不少都是“摄影中心”的学生,为香港摄影界注入了不少新血。
“香港艺术中心”成立于1975年,两年后建成了现在的“香港艺术中心”大楼,为艺术界提供了新的展场。八十年代初陈赞云出任画廊总监,积极推广香港摄影,同时也引进了不少国外的摄影作品展出和举办摄影研讨会。1983年有安塞尔·亚当斯作品展,接着是卡蒂埃—布烈松的作品展,为香港摄影界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也是首次在香港欣赏到大师们的原作,引起了极大的震荡。于是陈赞云再于1984年策划了“摄影的另一面——美国当代摄影家作品展”,这是一个非常独特而且是香港前所未见的展览。作品主要是应用了混合媒介、棕印、蓝印和观念性摆拍等不同的摄影处理手法来完成作品,十二位被邀请参展的都是美国当代首屈一指的摄影家,透过作品,提出独到的见解,完全脱离传统平铺直叙的束缚,令观者耳目一新。其中罗拔、尼根和威廉·拉尔逊还亲身来香港,主持并主讲“美国新一代摄影”及“新彩色摄影讲座”不仅开阔了香港摄影界的视野,也提供了更广的创作空间。同年八月,陈赞云又策展了由十四位香港摄影家参与的“香港摄影家看中国”摄影展,其中包括王禾璧、梁家泰、高志强、李家升和我的作品,又在年底和“歌德学院”合办德国摄影家托马斯·吕特格的“将来的历史”摄影展,同期由“艺术中心”“歌德学院”和“摄影中心”合办了一个“香港:人与环境”的摄影比赛和展览,获奖者刘清平,现在已经是颇有成就的摄影家。
经过一连串的摄影展和研讨会的交流活动,香港摄影也一下子热闹起来,新一代的摄影也逐渐成长,对摄影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王禾璧于1985年入掌“香港艺术中心”课程部,大力推动摄影教育的历史。并在“艺术中心”设立暗屋,开办各种短期的摄影课程,生源大都来自社会,的确为的普及起一定的作用。稍后在1990年,香港理工大学开办摄影本科学位课程,培育新一代摄影人,可惜摄影系只维持了十年,在2000年正式结束,而我也退休离开,从此香港高校就没有摄影的正规课程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大事,摄影系的结束,是基于各种隐藏的原因,摄影数字化的冲击可能是其中一个诱因。
九十年代的香港摄影也不寂寞,1990年王禾璧策划的“当代香港之视觉探索”由四位摄影家策动:陈伟民、黄勤带、莫劲强和黄国基都是新闻工作者,利用工作时间拍摄,以个人的经历及感受为起点,在生活中拾取题材,纪寻流逝中的习俗,探索香港这个大都会在面临政治、经济及社会微妙而又急剧的转变。计划延续了六年,从1991年1月由四位摄影师开始的第一次展览,到1992年第二次展览和最后在1996年举办的“九七激情一一当代香港之视觉探索1990·1996展览”,参展的摄影师已增加到三十一位。除了上述四位外,知名的摄影师还有苏庆强、翟锦文、麦烽、邱良、梁家泰、曾家杰、李志芳、谢明荘、刘香成、黄楚乔、李家升、高志强、余伟健、张志伟等等。《摄影画报》的伍小仪,还帮忙出版了一本同名的画册,成为了香港纪实摄影的一个里程碑,九十年代香港摄影界的大事,要算在1994年二月由“香港艺术中心”展览总监何庆基和颜淑芬策展的“中、港、台当代摄影展和研讨会”。展览顾问有中国的李媚、黄专和杨小彦,香港的李家升、梁家泰、王禾璧和我本人,台湾和张照堂和陈赞云(早年在港,后移居台湾)。参展的个国摄影家有十二位,香港有十四位,台湾有十四位,都是当年摄影界俊彦之士,济济一堂,互相观摩交流。研讨会上也颇多独特言论和见解,发言也非常热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盛会,而2007年的广州国际双年展可以说是另一次的延续。
踏入2000年,香港摄影似乎静了下来。可能是数字摄影的冲击所带来的一段反思期吧。可以一提的是近年冒起的七个新生代女摄影师,他们在2005年底力、了一个小型的联展,名为“媚观·世音”,展出的作品主要是从“自我”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然后从现实中的收割发现自己。这是非常新颖的视角,七个摄影者各自从自己的世界里“媚(微)观”,而企图从中寻找到自我,七位女性包括黄淑琪、林慧洁、方敏儿等。希望她们能继续努力,另闯一番新境界。
回顾香港的摄影,从三十到八十年代是沙龙画意摄影的天下,现代摄影艺术从八十年代开始萌牙,至今还在成长期中,期望摄影家们继续努力耕耘为来来的香港摄影的茁壮献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