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华文文学刍议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44:21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现状   
                               文 / 落叶飞天

——王涛涛课外学术论文


    本文详细的论述的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现状,网络文学这个新生事物,如何走在时代的前沿,如何解决自身的缺陷,如何完善自己是一个深刻的课题。

   摘要:本文首先从所占有的资料出发,归纳出“网络文学”三个层次的概念,然后在研究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本体的认知:从价值认知(提供大众写作机会、打破空间束缚、带来民间视野、开阔倾诉空间)和缺陷认知(质量危机、虚假繁荣、艺术承担感的缺失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缺乏同步的网络文学批评)两个方面对网络文学的本体进行剖析。接着分析了当前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存在博客文学争议、网络文学下文学作品的流向和版权之争三个大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提出了五点看法:1。要注重作品的质量而并非数量:2。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学批评:3。具有写实性和社会责任感:4。与传统文学的联姻问题:5。创作应该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
  
 
 关键字:网络文学,发展史,现状,认知
  
  
无论哪个时代,历史的发展总是催生其文化形态随之发展变化,文学也同样无法逃离这个法则。伴随着现代网络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崛起,网络文学开始不断地冲击我们的文化意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网络文学已经得到更为普遍的接受和认同,成为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目前,文学网站、个人文学主页、门户网站的文学频道、电子文学期刊以及充斥于各大文学读书频道的原创文学竞赛、论坛写作和博客书写遍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从2005年的《小兵传奇》挺进百度搜索年度十大关键词,到2006年“鬼吹灯”系列走红于网络,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们成为出版界的宠儿,一波又一波的网络阅读和出版狂潮,显示着今日网络文学的狂欢。此时,对于现在网络文学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思考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念之争
  
  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网络文学的概念。这个问题一直都颇有争议。“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以下简称榕树下)的创办人朱威廉说:“我觉得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互联网的无限延创造了肥沃的土壤,跳过出版社、书商的层层限制,无数人执起笔,一篇源于平凡人的手下的文字可以在瞬间走进千家万户。”这个定义显然是从平民文学的角度去定义网络文学。榕树下“三驾马车”之一的李寻欢则认为网络文学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从这个定义出发,对于那些发布在传统媒体的作品,即使出现在网络上我们也不能将其称之为网络文学。按目前网络学术界较成熟的研讨结果,将网络文学按照“层面定义”的分类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广义上的网络文学,指经电子处理后所有存在于网络上的文学作品。这个定义认为网络只是文学的一个传播媒介。第二:中层的定义。认为网络文学指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作品。网络作品经过电脑制作并在网络上首发,它对于创作方式有了限定。第三类定义则为通过电脑创作或通过有关电脑软件生成的、进入互联网的文学作品,指脱离了网络的环境而无法生存的文学作品。
  
  显然第三种定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但是就目前而言,人们所说的网络文学主要指发表在网络上的文学作品。这个定义上的网络文学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辑、登载在各类文学网站及网络文学刊物(电子报刊)的作品,各大门户网站的文学频道,电子公告栏(BBS)上不经编辑、个人文学主页和博客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E-mail)中的文学作品。这一种网络文学又被“榕树下”、“红袖添香”等原创文学网站称之为“网络原创文学”。目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主要有:“榕树下原创文学作品网”(http://www。rongshuxia。com/)、“起点中文网”(http://www。cmfu。com/)”、“红袖添香”(http://www。hongxiu。com/)“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幻剑书盟”(http://hjsm。tom。com/)“天涯社区”、“搜狐读书”、“腾迅读书”等。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史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http://www。。xys。org)。诗阳、鲁鸣等人于1995年3月创办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http:://www。。rpi。edu/cheny6/)。1995年底,几位原来活跃于中文诗歌通讯网的女性作者独自创办了一份网络女性文学刊物《花招》(http:://www。。huazha。。com)1996年“网络文学”以正式进入纸介传播媒体。
  
  中国大陆的网络文学早期发展不能不提到榕树下。1997年美籍华人朱威廉在上海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http://www。rongshuxia。com/),可以看作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开始。此阶段一些海外的华人做了很大的贡献,使得在互联网挺进中国的同时,汉语文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笔者认为在我国的网络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图雅,可以算是骨灰级的网络作家,是带有传奇色彩。1993年~1996年,他在全球中文网络里如日中天,他创作的散文、寓言、小说、杂文风靡一时,是国外最早的华人网络作家。思考深沉,语言幽默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从一开始就赋予网络文学以区别于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另一位是“榕树下”网站的创办人朱威廉先生,是他把网络原创文学的理念引进了中国。名曰《榕树下》意为“让绿葱葱的榕树的荫凉,庇护那些热爱文学的孩子们。”1999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内地出版,网易、榕树下开始分别筹划各自的网络文学奖。“网络文学”一词开始集中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网络文学”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为了打响《榕树下》的名号,2000年初朱威廉抢在网易之前发起了文学大奖赛,并别出心裁地请到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李寻欢、安妮宝贝、邢育森、宁财神等网络写手当评委。这是大陆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网络文学迎来了第一次高潮。这一阶段,网络作家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位,当属安妮宝贝与所谓的“三驾马车”——李寻欢、宁财神和刑育森。他们在掀起了网络文学的高潮,同时也在中国掀起了有如当今“超女现象”的网络文学概念高潮。李寻欢的《迷失在网络和现实中的爱情》、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以及网络中文原创大赛获得者今何在的《悟空传》等网络作品的相继出版,实现了网络作品与传统媒体的接轨与实体出版。一部分原本隐身于网络背后的作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现实中的明星。虽然这被一些学者看作是网络作家的“招安”和“登陆”,但却表明网络文学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2003年后,纯网络文学已经不如以前火爆。随着起点中文网和幻剑书盟等玄幻武侠文学门户网站的兴起、书商直接介入网络文学的作品追捧,使得网络文学进入了功利化阶段。出版社的介入,催生了一些不良现象。网络文字不再是为文学而写,而成为了很多人飘海登陆的工具。虽然也出现了不少进入畅销书行列的网络作品实体出版,如:《诛仙》、《小兵传奇》、《杀伐》、《我为歌狂》、《麻雀要革命》、《鬼吹灯》等等,但是其质量已经无法跟以前相比。与此同时,大量文学网站的出现以及博客论坛的出现,使得网络的文学书写更加走向泛滥化。网络文学作品的现状和未来让人担忧。
  
  三、网络文学的本体认知
  
  1、价值认知
  
  网络文学创造了一个大众文学写作的机会。在网络文字出现之前,文学与传统的媒体结合,文学的价值取向一直与杂志的风格和编辑的个人偏好有关。因而文学的创作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多作品由于没有办法得到传统媒体或者文学群体的认可,而只能埋没于抽屉里。但网络文学的出现,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首先,网络以传播媒介的身份使得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的便利,文字的自由度相对于传统文学媒体更大。作品从创作到发布的周期大大地缩短。传统的文学作品从作品投稿到文章的发布或退稿大多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而发布在网络的作品,作者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得到回复。以榕树下为例,作品的审阅将在收到作者投稿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网络写作不再像传统的文学那样依靠作品的发表和出版来实现其价值和认可。这样一来不仅摆脱了物质基础的限制,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避开了严格的审查制度,实现文学的自由。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空间对人类自由活动的束缚,提倡文学艺术的精神自由。笔者认为:中文网络文学的理念之所以由海外华人以及一些留学生提出,是他们旅居海外的空间疏离感和对祖国的思念所决定的。早期的网络文学书写者大多是理工出身,他们的文字相对单薄。但正因为这样才使得网络文学从一开始便有高度的灵活性。网络论坛、聊天室等新的文化环境产生了新的文化,也出现了新的文字创作方式。在网络文学的基础上出现了接龙小说、互换小说以及活跃在网络各个论坛的同题诗会。这些新的文学创作模式,是我们在传统文学视野中无法看见的。
  
  网络文学带来了文学的民间视野,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官方立场地位。它赋予我们每一个人书写的权利,用大众写作的姿态消融一些固有界限,而将文学返回民间立场。这一点在网络诗歌中尤为突出。诗歌由于其独特形式而在传统的审阅过程中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经常被一些传统的文学活动所排斥。如高考、新概念作文大赛等一些活动中一直都拒绝诗歌。传统的媒体给予诗歌的空间非常少,而且发表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官方性,致使很多优秀诗歌被埋没。而以强调自由为主的网络文学,让诗歌有了更加便利的发展。一些文学网站或者网络文学团体从一开始便提倡诗歌的平民化写作。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并非是大众写作,而是把文学的镜头留给了民间,关注那些被传统官方媒体所忽视的民间创作团体。李寻欢也指出:“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涵隶属于网络而不是文学,它于文学的最大意义是使文学回归民间。我希望网络文学始终是业余而不文学的,它让文学成为作者的物质生存支撑点,从而使写作本身成为作者写作的唯一动力”。
  
  网络文学开拓了倾诉的空间,解放了文字的话语权,打破了信息由少数人流向大多数人的定式格局,使民间记忆重新从潜意识深处浮起。现代都市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日益狭小、现实生活的孤立等使得人们缺乏必要的倾诉,而在传统的文学写作中写作的权利被少数拥有文字表达能力的人所掌握着;大众丧失了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字工具,只能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倾诉,然而口头倾诉又具有时空以及个人因素的限制性。但是网络文学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公共话语的空间。榕树下“三驾马车”之一的邢育森说,“说实在的,在没有上网之前,我生命中很多东西被压抑在社会角色和日常生活之中。是网络,是在网络上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本身的一些很纯粹的东西,解脱释放了出来,成为了我生命的文体”。网络的双向交流,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交流更加突出。而网络文学空间的署名的虚拟性使得书写者在写作的时候实现了真正的畅所欲言。
  
  2、缺陷认知。
  
  (1)、网络文学的质量危机。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多但质量不足是网络文学存在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很多学者在谈论网络文学时候不可避免的问题。网络文学的自由写作精神在为大众带来写作自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缺乏质量审核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目前,由于文学网站的分化,不再是初期只有榕树下、天涯社区的少数几家网络门户的情况。不断出现的新文学网站、个人文学主页、博客等的空前繁荣,使得每天发布的网络作品数以万计。以榕树下为例,其每天发布的文学作品数以千篇,就这个数目还是经过网站编辑、社团编辑审核过的数目。但是这么多的作品,优秀文章却少之又少。仍然以榕树下为例,在目前发表的3,509,592篇作品中,得到榕树网站总编辑部推荐的精品文章仅为42,754篇,其优秀率仅为1/90。对于其他的网络论坛、个人文学主页、博客等网络文学作品由于缺乏审核,质量问题更为突出。
  
  (2)、网络文学的虚假繁荣。对于虚假繁荣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由于作者个人的繁荣和马甲的虚假繁荣。有的作品甚至就是靠马甲的吹捧才获得成功。另一方面,由于文学网站的不断分化,作品、作者以及读者都被分散。网站本身为了实现网站的表面繁华,甚至不惜通过后台对数据的操作来增加作品的点击率。文学作品的表面繁荣指网站首页的作品阅读量很高,但是进入网站内部各个栏目则阅读量不尽人意。以榕树下为例:同等质量的文章,进入网文人气周榜和未上榜的阅读、评论数目差别可谓天壤之别。
  
  (3)、网络文学艺术承担感的缺失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缺乏大气、沉雄、深刻、庄严等文学作品所应有的特点。就目前而言,网络原创文学分为以下几类:1、以榕树和红袖添香代表的情感类纯文学网站,以起点中文网和幻剑书盟为代表的玄幻、武侠、奇异类长篇创作门户。2、以新浪读书、滕讯读书、搜狐读书为主的青春长篇读书频道。3、以天涯社区为代表的论坛文学。但随着近几年出版社对网络文学的介入,使其功利性更加鲜明突出。文学的创作缺乏艺术的承担感,书写者本身没有意识自己的艺术承担感,网络书写常常只关注个体存在,而没有考虑整个网络写作团体承担的文学责任。网络文学作品普遍存在缺少思考、自然主义描写倾向、写实主义、不讲技巧、低级趣味等问题,写作题材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多为武侠玄幻、校园言情、都市官场),写作的范围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生活圈。对于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国家基本建设的重大事件、农民工人等社会主流人士的关心不够。这是因为网络文学的书写者多出生在城市,且网络书写本身的思考深度不够。
  
  (4)、网络文学没有与之同步发展的网络文学批评。这是网络文学的一个不成熟标志。任何一支文学力量的发展都和文学批评紧密相连,文学和文学批评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任何一条不健全便只能畸形地行走。但是网络文学批评却成为网络文学的一个软肋。初期的网络文学评论一直由传统文学的作家、评论家来承担,甚至连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大赛的评委都是由从未涉及过网络的传统作家来承担。这些作家不熟悉网络环境,不可能构成网络文学评论的主体,因此网络文学的评论必须要由网络环境来催生。但是活跃于网络文学的人大多都是网络文学的书写者或阅读者,因此评论数量少、且质量又受其本身能力的限制。据笔者以相同的笔名在各大网络文学网站发表同一作品的结果而言,评论质量和数量相对较好的为榕树下。但是榕树下的社团中除了“望海文学社”、“天地红尘”、“平民诗社”、“雀之巢”等少数以中青年为主的文学社团外,其他的文学评论依然处于雏形期。评论者多为读者出身,甚至没有文学功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多数评论者害怕得罪作者。网络文学的评论依然存在于感性的方面。一味的褒奖和赞扬,造成网络作品书写者本身的错觉。
  
  四、网络文学的现状之争
  
  1、博客文化是不是网络文学的范畴?博客的“母体”——论坛,是早期网络文学的传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博客文化是不是网络文学的范畴呢?论坛是许多人在一个共同的场所,一般都有共同的话题。具体的由一个人发表主帖(若为网络文学论坛,即为发表网络作品),然后其他人跟帖进行评论或者接龙创作等。论坛斑竹对发表在论坛内的作品进行管理,推荐优秀作品、删除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交流,也有了一个间接的文字审核的过程,可以算作是早期网络文学发展的一部分。博客作为论坛的衍生物,更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每个人对于自己发表的作品可直接进行编辑、删除等操作。它虽然存在于网络,但实质上相当于网络日志,类似于是传统媒体中的记事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极少数的博客才可以称为网络文学。
  
  2、网络文学带来文学作品的流向问题。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现在已经不再遭到传统作家的坚决反对,但是引发了一个关于文学作品流向的问题。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开始争宠:一些传统作家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在网络,利用网络文学广大的阅读者和便利的传播途径来实现其作品的宣传和推广;网络作家也不甘于只在网络上发布其作品,开始登陆传统的文学媒体,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品开始出版。这个也许可以被看作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一次握手言和。然而正因为这样,传统的书商、出版社介入网络文学的空间,加速了网路写作的功利化和虚假繁荣,造成了网络文学作品难以实现水平上的超越。

     3、网络作品的版权问题。文学作为一个知识产品在一开始便注重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网络文学作品也无可厚非的享有这一权利。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作品的复制、转载日趋便利。一些网络作品,特别是学术论文的版权之争一直是令网络书写者头疼的问题。网络书写者既希望自己的作品版权可以受到保护,又希望作品可以在网络空间得到更好的宣传。文学网站本身一方面要求其作者坚持原创,另一方面又无法对其站内的作品版权进行保护。甚至有杂志社明目张胆地在原创文学网站上选录作品,然后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便以实体杂志的形式发行。一些网络的书写者为了达出名的目的,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抄袭、剽窃,使得网络作品的真正书写者蒙蔽损失。权利无法得以维护,网络文学的环境更加混乱。
  
  五、网络文学的去向
  
  网络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它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互联网技术与文学接轨的一个文化产物,是社会的进步而非倒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虽然有曲折,但却越来越成熟,也得到了更普遍的接受和认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会引起文学的全球一体化,而中国的文学要进入世界必须依赖网络传播。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新事物,它代表了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网络文学的发展史表明,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已经被旧事物(传统文学)拒绝走向被接受和认可。将来一段时间内,网络文学将和传统文学共同相处、互为补充、相互渗透。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网络文学战胜传统文学进而成为文化意识的主流载体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如同现代信息技术代替原始的书信通讯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导联系工具。笔者认为,网络文学因其自身的一些缺陷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文学,但就长期而言取得文学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根据自己的网络写作经历,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供网络文学的书写者、文学网站的建设者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者参考:
  
  1、网络文学作品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书写的便利化和传播的广泛化而降低了自己对作品质量的把握,不可放松在文学创作上的严谨态度。网络文学带来写作的新模式,我们可以创新,但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剽窃、抄袭。我们不要过于在意作品的点击率而用马甲等手段实现作品的虚假繁荣,我们要侧重于作品本身和文学评论的质量。网站建设者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以成为新事物发展的良好载体。文学网站应该有一种艺术的承担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因此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编辑队伍,来保证所发布的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很多文学网站在举办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更应该提倡的是让更多传统作家参与网络文学的编辑工作,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评审者出现。只有这样才更能了解网络文学本身,更加有利于网络文学的建设。
  
  2、建立成熟的网络文学批评。如前文所说,任何一支文学力量的发展都和文学批评紧密相连的,网络文学也需要相适应的文学批评,而不是贴在网络上就结束了。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专业评论者来引导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建立成熟的网络文学批评。
  
  3、网络文学的写实性和社会责任感。网络的虚拟性并不代表我们的网络文学也是虚拟的,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不可能离开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网络文学有承担艺术和社会责任感的历史使命。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创作题材应该更广泛而不是局限于网络或者自己的生活环境。网络文学的书写应该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文学的书写者更应该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而不是每天在电脑面前进行所谓的创作。作品的题材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民、工人以及社会的主流群体。作品的内容应该更为深刻,大气、庄严、成熟。
  
  4、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联姻。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和睦共处应该是网络文学成熟的表现。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品由于受读者欢迎而走向实体出版;网络文学的作家和写手在被传统媒体认可之后,走进传统媒体依然从事文学创作的活动;一些传统的作家甚至开始尝试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出版社,杂志社等开始与文学网站联合共同举办文学大赛。这些都可以被人们称之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相互渗透。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作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给予更多关注,从而把目光转向那些有实力的民间写手。在这一方面早期的榕树下网站和现在的红袖添香网站值得我们学习。
  
  5、网络文学应该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从观念预设上思考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构建网络作品的可读性与深刻性,如坚守文学本身的艺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回归文学的民间视野和实现电子文本的艺术创新等问题,从而使我国的文学可以走进全球化视野。代表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秉承传统文学的优点,走上文化载体的主导地位。
  
  参考书目
  
  1、《网络文学大史记》:2007年03月11日16:28信息时报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3、刘月新:《网络文学研究现状的反思》,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2006年6月
  
  4、欧阳友权:《论网络文学的平民化叙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涂苏琴:《网络文学的兴起与传播》,当代传播,2005年01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4:55:46 | 只看该作者
当代批评家热议网络文学:十年后或成主流


中国青年网

  [核心提示]《南方文坛》优秀论文颁奖暨校园文化座谈会举行,当代批评家热议网络文学。
  11月11日,《南方文坛》2011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暨校园文化座谈会在广西教育学院举行。作为中国文学评论界的一个重要奖项,《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从2001年开始评选,至今已持续11年,经过评委会的严格评选,今年共有6篇论文获优秀奖。颁奖仪式结束后,吴义勤、孟繁华、张新颖等我国老中青三代批评家会聚一堂,与我区高校师生代表一起交流了对当代文学的看法,并对当下网络文学流行的现象进行了剖析。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契合,其历史化、经典化的进程尚未完成。老一辈作家往往有国家民族宏大叙事的担负,试图在文学中处理现实主义问题,而年轻的“80后”、“90后”作家则没有这种自我负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曾带领其研究生进行了6年的主流文学期刊阅评(人称“北大评刊”),在她看来,中国当代文学应是关于当下国人生存境况的文学描述,是对当代精神的把握,必须反映时代精神的征候。
  在谈到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问题时,批评家们从自身经验出发,提供了不少建议。孟繁华认为,当今时代,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学人口的分流,比如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韩寒、郭敬明两位“80后”作家,其风格迥异;而现在读者可以从浩瀚的书海中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作家或作品,换言之“必有一款适合你”。巴金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批评家周立民认为,如今经典作品的阅读率在下降,不少作品成为经典后就进入了庙堂,普罗大众反而较少阅读其文本了;他鼓励同学们通过文本阅读来了解作家的文学乃至人生态度,而不是只通过文学评论来了解作家或作品,以免造成“误读”现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梁鸿认为,文学与作者、读者的自身情感、现实血肉紧密相连,人们从文学中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如果从思考自身出发去读文学、写文学、评文学,就会有新的感受。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批评界对其关注热度也持续升温,邵燕君在其获奖论文《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中大胆预言——中国网络文学的强势发展打破了主流文坛的统一格局,如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十年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很可能将是网络文学。她认为,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与传统文学不同,其在集团化的资本运作下呈现出大众文学的态势,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深层的精神欲望,文学批评者必须重新选择工具方法来研究这一文学现象。她指出,目前网络文学的批评现状是“有发言权的不懂行,懂行的没有发言权”,而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青年,研究网络文学会较老一辈批评家更具有先天优势。
  青年学者黄平就是“80后”批评家的代表,他透露自己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以热门网络小说《步步惊心》为切入点的网络文学研读选修课,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在黄平看来,网络穿越小说的流行,源于人们试图在幻想中解决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焦虑,当今文学“阴性文化”兴起,流行文化、网络文学都呈现出女性化特征。他举例说,致力于打造女性阅读品牌的“悦读纪”在校园里公开招募作家时,就打出了“每个女生都是作家,只要你有公主梦”的广告;《步步惊心》等穿越小说以女性视角切入,从人物设置到故事架构也都体现了对女性的观照。



编辑: 梁爽 来源: 广西日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5:54:33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评论》杂志将“转正”

2012年02月08日

腾讯读书



         昨日,广州省作协副主席、《网络文学评论》主编杨克透露,文学杂志《人间》近日将停刊,刊号转给去年底创办的《网络文学评论》。后者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内第一家网络文学批评刊物。


去年11月,《网络文学评论》第一辑出版,成为网络文学进入批评界视野的一个标志。但因为刊号限制,这本杂志是以出书的形式完成,每一辑之间需要重新选题,出版时间也不固定。“转正”后,将以双月刊或月刊的形式出版。
广州省作协副主席杨克表示,比起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群众性更强,受众很广。《网络文学评论》也会用开放的心态来办,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增强与网络的互动,及时反映网络文学的热点现象、话题。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昨日与文艺界人士座谈时现场表态,这件事要赶紧落实,尽快办起来。
会上,多位文艺界人士提出政府要对文化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广东省演出公司总经理王炜建议,政府能不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扶持文化产业?林雄马上接过话头解释道,税收调整不是广东的事权,是中央的事权,广东正在争取一些文化产业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其中就包括税收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突破性进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06:29 , Processed in 0.1926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