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里的“彩色泡沫”
本刊记者 肖隆平
| |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的积极力量,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随着大学的扩招,各大高校学生数量的膨胀,大学社团也是数量剧增。于是,大学生社团便出现了数目急剧增多而疏于管理、老社员“不退而退”导致“巢空”、活动繁多而并无大意义等现象。
社团:校园里的空中美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校生(包括研究生)也就是4000多人,该校的社团却有46个之多。平均大约100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社团。而北京大学在校生3万多,社团有267个,平均大概是每150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社团。
据了解,近几年以来,全国大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仅北京高校目前就有各类学生社团2300多家,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参加跨校社团和网络社团的大学生比例分别达到6.5%和14%,平均每人参与的跨校社团为1.76个,网络社团为1.99个。
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团部负责人小杨同学介绍,作为负责人,她也希望能够多参加到外校社团中去,这样既可以多认识一些人,也能够在与外校合作的活动中学习到对方的优点。
北京林业大学公布的一项最新数据也表明,“该校的社团活动覆盖大学生人数超过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3%左右。社团数量的年增幅保持在9%左右。”华南农业大学从2000年的只有17个学生社团,发展到目前拥有74个社团。
不过,社团数量的急剧增多就给社团管理带来了新的麻烦。小杨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他们现在除了给各个社团活动提供场地、桌椅等各种服务之外,还需要协调各个社团之间的活动,由于数量多,同一类型的社团也多,有一些社团的活动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就需要给社团负责人协调,协调不了的只能找到学校团委专管社团的老师那去。
而北京大学山鹰社社长薛秀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由于社团数量多,尽管山鹰社是北大的三大品牌社团之一,但是他们的活动并不会像从前那样受到学校重视了。
社员:“捧人场”后的冷落
小郑是北大大三学生,她大二时加入的山鹰社,但是,她现在几乎不参加社团的活动了。
薛秀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他们社团社员的积极性是大不如从前了,日常活动有700人报名,到时参加的也就100人左右。好多社员到了大三就很少参加社团活动了。
在本刊做的“高校社团活动调查问卷”关于“您参加所在社团活动的频率是”一项回答中,回答“每次都参加”的为0,“基本都参加”的占40%,“偶尔参加”的占37.2%,“很少参加”的占22.8%,“从不参加”的也是0。
而从参加这份调查问卷的年级情况来看,大一的占14.3%,大二的占25.7%,大三的占25.7%,大四的占34.3%。共青团江苏省委学校部、江苏省学联秘书处针对江苏省高校做的一项“江苏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87所高校277242名社团成员中,仍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居多,占参加社团人数的74%;三、四年级的成员仅占参加社团人数的25%。
对于不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小郑解释:现在学业负担重,就业形势不好,没这个心思去参加这么多活动了。
对此,薛秀丽也表示,他们将尽量减少一些没有意义而耽误时间的活动,着重突出山鹰社的特色:登山、攀岩、攀冰。
中国传媒大学一位大四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在大三时是如何看社团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虽然还保留着两年前入社时发的会员证……但社团的诱惑和魅力似乎永远只属于那些初来乍到的孩子们,属于他们美丽多彩的梦想。”
活动:社团无法绽放的“花朵”
在中国政治青年学院,大的社团有西部之窗、青之协、健言社,三个社加起来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而小的社只有十几到二十人。
小杨告诉记者,他们学院46个社团分成了四类,有公益实践、学术理论、文化娱乐和体育类,正好每个类有11个社团。有一些社团尤其是那些小社团就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活动。作为社团的负责人,小杨一般情况下都会协商社团负责人取消或者与别的社团联合举办活动。
在本刊“高校社团活动调查问卷”关于“您对社团活动的整体评价是什么”,回答“很好,活动多且质量好”的占总数的20%,回答“一般,活动多但质量差”的占34.3%,回答“较差,活动没什么意思”的占到了45.7%。
而在关于“你认为你校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一项调查中,回答“一般”的竟然占到了91.4%,回答“很高”的只有8.6%。
对此,广东省团校一位教师指出,大学生社团尽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明确的引导和指导,受到经费、场地的制约,目的性和系统性不强,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能作什么就做什么,随意性比较强。
这位教师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因为社团发展的步伐太快,各级管理机构还没有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出来了还没有解决的办法;二是社团干部及成员的流动性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