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永远是高考的“半壁江山”,高考作文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审题的要求,因此,审题依然是高考作文的一道绝对的“分水岭”。而立意的指向、命题的意图、适合的文体,是作文审题的三个最主要环节,缺一不可。所以,高考作文的审题,更多的时候可能真的需要“三堂会审”“三管齐下”。 作文写什么,这就需要审视命题人所提供的作文材料或命题本身,认真分析材料或命题所蕴涵的道理或思想,从中找到写作的中心,并以此立意,这就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作文审题”。因此,作文的材料或命题就是我们审题及写作的依据和抓手。尽管如今的高考作文要求“立意自定”,但永远也不可能可以随心所欲地“顾左右而言他”。其立意必须会有源头,这源头就是作文的材料或命题。所以,认真思考并分析材料或命题的实质,从中把握作文立意的指向,是作文审题的第一步,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里有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要“准”。所谓“准”,就是要能够准确理解并全面把握材料或命题的实质,不偏不离。命题人在为我们提供材料或命题的同时,实际上也为我们画好了一个“圆”,因此,审题的准确就是指我们的立意只能在那个规定好了的“圆”内做“自由活动”,而不能超越。这就需要我们从材料到题目,从提示到要求,全面分析,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与作文材料或命题毫无关联的属“离题”,与作文材料或命题勉强能够扯上一点关系的则是“偏题”,而完全符合作文材料或命题的才叫“切题”。 二是要“深”。所谓“深”,就是“面上选点”,要在准确理解、全面把握材料或命题主旨的基础上重锤敲打,找到立意最高、切入最深的那一个“点”。这就需要我们多角度、分层次地去思考和分析,如剥笋一般,层层深入,最终直抵“靶心”。立意要深,首先是审题时的思维要深,要学会刨根究底,由浅入深,步步追击,而不能浅尝辄止。 一般而言,思维初次触及到的那一种立意可能还处于“泛”的层面,而思维再次触及到的可能尚属“浅”的层次,惟有纵向开掘,将思维的触角引向第三层甚至更远,才有可能达到“深”的境界。 从作文的材料或命题来把握作文立意的指向,是历来备受人们重视的一项工作,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所谓命题意图,指的是命题人在命制作文题时可能针对的现象或问题,即命题人命制作文的出发点。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道作文题都会打上命题人的主观印记,而所不同的仅仅是,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有些是显性的,而有些则可能是隐性的。 所以,作文的审题,理所当然地要去审视作文命题的意图,从中挖掘出命题的导向、价值的取向、思维的方向。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02年的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理论上说,虽然命题人在提示材料和写作要求之中没有明确纵容或要求考生非选择“舍己救人”不可,而是由考生“自行”抉择。但这其中就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因为即使“舍己救人”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或干脆就是自己所不愿选择的,但文章的主题恐怕也不能去写“舍弃救人”等对立面,否则就很可能会陷入“立意不高”“思想不好”等在价值取向上一票否决的泥潭。选择对立面,试图标新立异,其结果极有可能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久前,江苏无锡出了一道纯命题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坚守的价值”,但学生写作的结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没有能够很好地去揣摩命题的意图。因此,“坚守工作岗位”“坚守自己的职责”充斥于很多学生的笔下,内容肤浅,甚而至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干脆将“坚守”写成了“坚持”。其实,在我们面对“坚守的价值”一题时,我们就有理由也有必要去考虑,命题人给出“坚守”的现实根基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表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明了,“坚守”源自于现实的破损,源自信仰的危机、道德的滑坡、人心的浮躁……这应该就是命题人命制这道作文的出发点,也就是命题的意图。 同样的,当我们看到“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再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一段提示语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从“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再更改吗?”一句中感觉到其中蕴涵着命题人鲜明的导向呢?是否能够感受到“不能死守目标,目标可以根据现实适当加以调整或更改”的命题意图呢? 一般来说,命题人总会通过作文的材料或命题来针对某种现象或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文、道德风气,关注社会时政、生活现状,这其中蕴涵的其实就是命题意图。因此,高考作文在材料或命题中是隐含有其内在的命题的导向、价值的取向和思维的方向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揣摩,充分领悟并反映到我们的作文中去。 高考作文对于文体的要求相对而言是比较宽泛的,除个别省市外,一般都只作“文体自选”的要求。但是,这里面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文体自选”并不等于不要文体,相反,所选用的文体必须是规范的甚至是典范的,所以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等常见文体的常规写法,这一点早已形成共识,无须赘言;二是既然是“文体自选”,那就一定要学会选择。 商品流通讲求“适销对路”,其实作文的文体选择也有一个“对路”的问题。要想使文体“对路”,就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检索”的过程。一方面要考量自己,另一方面也要考量题目。前者考虑更多的是“自己最擅长的”,而后者要求更多的却是“题目最适合的”。只有两者兼顾,相互匹配,才能臻于佳境。 很多人在作文文体选择上强调“扬长避短”,这当然无可厚非,而且一般情况下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强扭的瓜不甜”,这其中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有些作文的主题并不一定所有的文体均可以表现,而是自有它最适合的表现文体的,而换为另一种文体则不适合或很难将该主题表现出来。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最适合的”只能是特定的“那一种”。 就如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怀想天空”。考场作文中,要想将它写成典范的议论文就可能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因为按照议论文的传统思路结构,“什么是怀想天空?”“为什么要怀想天空?”“怎么样怀想天空”的常规写法是无法表现出命题“怀想天空”的内涵的,其比较适合的文体应该是一种散文化的文体。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就会发现类似的例子还有。尽管这样的现象在如今的高考作文中可能尚属少见,但并不是不存在,那么也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在选择文体时,一定要深入挖掘题目主旨对文体的“内隐性”要求,不能死搬教条、一成不变。 (作者:江苏特级教师 崔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