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22:56 | 只看该作者
跟随你们上路

——读《新教育》第7期
文/风来云往







早上一早起来,做完该做的家事,抓过昨天收到的《新教育》准备阅读,杂志还是装在塑料的邮寄袋里,还是贴着打印的收信地址和姓名,只是,这次,多了一句话“2010年,愿我们携手走过”,那一瞬,突然想起在成都第一次订阅这杂志时,小狐老师那低眉谦和的模样。此时,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又想起《天天向上》中汪涵在评价微软公司的一句话“你们是以谦卑的心在成就一项强大的事业”,我想《新教育》背后的那些人也是一样。

首先读的是“封面”,每次都这样。居然看见了老纪的文字,昨晚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还说起蛮喜欢她的风格呢。两篇文字让人感受更多的是那段成长岁月中的伤痛和晦暗,同时,也让自己更心紧,这老师啊,忒不好当了啊!

接着读《成人之美》。这一期的内容,我一气读了两遍,因为让人要想到很多。海老师和江念痕的一段对话,“我”自己那许多的心理活动,每一处都触动人心,令人深省。
《死亡诗社》我也看过,特别难忘基廷老师带学生们去校史陈列室上课,他让大家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影像,面对那一张张经历时间流过、又永远定格于影像里一样年轻的容颜,那些容颜都曾经懵懂过,曾经憧憬过,曾经青春过,曾经鲜活过。于是我和学生们一样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死亡。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活着,也许确实应该做一些事情,我也被启蒙。但我也必须承认,因为种种,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在茫茫然中旋转,我该何去何从?我该做些什么?
让我记录下文中的那一段话:“他们只是在尽量做一个人该做的事。就好像你,面对的是具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这每一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梦想,这每一个生命背后又都有一个家庭的希望。你想想,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自己的委屈而无所事事吗?这个时候,你就是由再大的委屈,也应该忍受。因为你面对的不是无生命的结合体,而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这些活泼的生命,不管社会和教育会让那个他们变成什么,但他们本身是无辜的,你只能这样想,是不是?
明天又是周一,又是一个开始,让我再次坚定信念——我希望获得生命的意义,否则生命的长短都是空虚。

读《我们的丝路之旅》,有羡慕,更有莫名的痛。
华德福教育,第一次了解是从卢安克的故事知晓,在《新教育》里知道成都也有这样的学校,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我对朋友说;“如果我有小孩,我真想让他去这样的学校。”真的。
文中这一段丝路之旅,短短的12天,但我想在这几个孩子心里却将永远记得,他们从中学到的,了解到的,懂得的,必定比在课堂中多得多。从出发前的筹款,到沿路的观摩与感受,到结束后的记录,我想恁任何一个所谓的什么高考状元想必也极为渴望自己能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吧?
在广西当过几年老师的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小孩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渐渐脱离了他的天性,脱离了他的生活。卢安克告诉大家: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他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他的教育观点是:学生成绩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只能说明一个人能否适应考试。根据应试标准教出来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简历也是标准的,他们很难做出特殊的有创造性的事情。
想想,因为生活,因为现实,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的内心里到底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和坚定的执著?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控制占领了我们的心,我们向往着美好,我们却可能根本看不到鲜花般的未来,因为我们无法像纯粹的华德福教育人那样去做一些纯粹的事情。想想,觉得悲哀,也汗颜。

读《课堂的封闭与诗意的缺失》,读着,不禁莞尔。
于永正老师的课,我有幸现场听过,那次他上的是一堂作文课,课上最让我难忘的是于老师是那样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虽然依照年纪,孩子们早该叫他爷爷,可在课上,于老师却是蹲下身子,怀着一颗童心去和孩子对话,进行密切的接触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那一刻我深切地懂得了教师是成人派往儿童世界的友好使者,课堂上,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当这样,孩子才会“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但唐锋卢老师的点评,又让我懂得更多。对于大师,对于大师的课,我们到底该怎么去正确看待。作为一线的普通老师,也许我们有的更多是交口称赞,是顶礼膜拜,我们把他们奉上神坛,惊为天人,我们哪敢有丝毫的怀疑与否定啊!可唐老师的思考却又再次让我想起刘发建老师所说的:“你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真实的思考,怎么会有真实的课堂?”平心而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至多算有满腔热情,但理性的思考却极为不足,但教育,仅仅依靠热爱和激情肯定是不够的,它不能支持人远行。我想我应该明白自己以后该如何去做。

跟随你们上路,我知道,最美好的永远都在前面,而沿路必定芳香扑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0:48 | 只看该作者
与一本杂志相遇
――读《读写月报·新教育版》专帖



文/如花寂寞


借助他者的力量打破自身平衡状态,以寻求新的上升新的可能。这是为很多教师成长的经历所证明了的。
在我教育生活成长过程有个重要的他者――教育在线。
在我教学最为困惑的时候,开始接触网络,通过网络“认识”了铁皮鼓、李镇西,然后是李老师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和魏志渊的《语文课》,再然后是韩军的《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再然后自己的教育生活发生深刻变化――开始审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育甚至生活。
老师的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境界,那种自然、生成的美丽让我着迷,让我认识到原来语文课还可以如此诗意如此美丽。
现在看来铁皮鼓的课堂更多的缺少一些从容,而李老师的课缺少一些深度,但当时,在我最迷惘最渴望改变自己的时候遭遇了他们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然后是郭初阳和他的《言说抵抗沉默》,魏勇和他的《用思想点燃课堂》,然后是整整十四本的《教师之友》。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裂变,而且在这种裂变的同时努力改良教堂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我教育生活中重要的他者――无论是上面列举的那些对自己影响至深名师和他们的专著,还有生命里许许多多的热情――码字的热情、阅读的热情、思考的热情。都无一例外的和《读写月报·新教育》相互关联。
《教师之友》是《读写月报·新教育》的前身;自己成长的论坛“教育在线”设有“《新教育》读写月报”论坛;李镇西、朱永新、韩军、魏志渊、郭初阳、魏勇、蔡朝阳、薛瑞萍、周迪谦都是《读写月报·新教育》和她的前身《教师之友》的作者和读者他们曾经在这里共同战斗且美丽地绽放过。

在第二期的“专题”的缝隙间我记下自己成长的经历:
高原期的关系正常源于教育理想与校园现实的冲突,源于美丽梦想与课堂、学生实际状态的反差,从适应到略略反醒后的困惑、迷惘、痛苦,往往在从教三五年达到的一种“极致”。而这“极致”之后的突围过程却异常艰辛,甚至破罐破摔、消极沉沦、麻木迷醉。
记得这种于苦痛无法自拨的状态自己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仿佛置身无边的沼泽,看不到任何走出去的可能;仿佛陷身深不可测的泥潭,潭水和黑暗几乎将淹没我的头顶,使我艰于呼吸,难于视听。以为余生的可能未来的希望至此全部完结。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特别是处在这极其闭塞注重帮派和人际关系的校园,就连孤独也只能独自孤独,目力所及的范围,懒散或钻营的同事各自快乐着,没有任何人与你同行,也就是在那段日子里,开始逃避,逃避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逃避到长篇小说所营造的乌托邦里,深味着“白日梦”的美丽与苦痛。
……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记忆中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鲁迅和他的作品开始真正走入自己的生命。

记不起是怎样的时间,怎样的缘由,韩军、李镇西、铁皮鼓,以及后来的郭初阳、刘支书助理等一批今天知晓与《教师之友》杂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名字渐渐为自己所熟悉,从网络到专著,到后来,遭遇03-04年共14本《教师之友》,再到后来的童蓓蓓(小狐)、李玉龙、范美忠和她们的《读写月报·新教育》。
回首,蓦然发现自己正行进在觉醒与新生的路途上,无论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无论余生会收获什么,觉醒,然后行走及至奔跑是至为重要的事。
是为记。
525 195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2:50 | 只看该作者
高度决定视野

--读《读写月报·新教育版》(08年第1期)

文/如花寂寞

  一

从杨朔模式化的散文,到拿出党证依然被称为无名战士的《七根火柴》;从《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到删减过后的《荷塘月色》,几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经历无数次的改良,唯一不变的是语文教师的“忠诚”,忠诚于教材教参,忠诚于自己照本宣科的职责。
当然有一些优秀的教师,他们关注学科教学杂志中对课文的深刻解读,关注各式各样可供模仿、操作的教案和实录。只是很少有人对教材本身有过质疑?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
未经省察的文本没有价值。不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选入教材的文本,首先要经过教师的“审查”,那些假大空,高大全,远离学生生活、情感实际的文章可以不讲或少讲。如若非讲不可,起码应在讲解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可能,以便学生自己省察、取舍。
比如《读写月报》第一期提到的《“我要成名”的玄奘》一文,对于被方丈所否定的“只能做煮菜的薪柴”的松树,教师完全可以提供另外的故事,以作比较:
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有问题的教材可怕,然而教师在教材面前一惯的匍匐姿态更可怕。他们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参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当教师唯教材是瞻的时候,他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讲解无限可能的贴近编选者的意图和教参的解读,只能是教教材。而用教材教才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起点。
《读写月报》08年第一期有两篇文章直接向教材“开炮”--冷玉斌的《却向教材觅“儿童”》和郭初阳的《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这种对话甚而审视教材的胆识,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从此角度说,《读写月报》正努力唤醒一线教师站立起来--在教材面前。

教师应对所谓名师或风行一时的教学流派保持戒备心理。没有批判的吸收最后可能是学步邯鄣,匍匐而归。
《教师之友》(《读写月报》前身)04年第一期专题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至今让很多人耿耿于怀。究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和我们的教育依然未能走出“那一代”名师的阴影,依然在魏书生的“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圈子里打转。
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需要的不是阅读,不是思想,也不是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是魏书生式的应试技术。只要掌握了“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这两大法宝,我们就可能如魏书生那样达到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名利双收。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批判以魏书生为代表的“那一代”名师,就是在批判我们曾经或正在进行着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对自身的反思、批判乃至否定是最艰难同时也最有必要。

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子,我必须不断地脱一些皮。我必须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李广田《记一个教师的谈话》)人生就是这样,只有经历刮骨般的痛苦反思,把自己打回起点,才能生长出新的思想,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回首过去,《读写月报》的前生就曾努力唤醒一线教师站立起来--在名师面前。

全力打造一个:沟通教育界和知识界的学术走廊。
这是曾经的《教师之友》的办刊方针,与大多数教育媒体、学科教学杂志不同,《读写月报》并不局限于教育之一隅,编辑们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
仅以本期为例,刘铁芳、李政涛、肖雪慧都不属于纯粹的教育界人士。可能会有读者抱怨他们的文章缺少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但思想永远是技术的内蕴,没有思想的技术远不如没有技术的思想。
《读写月报》还有更出格的地方,比如转载和编译类文章(本期有《38使你的课堂富于魅力的基本技巧》《课堂交流:问题背后的信息》《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三篇)稍多,“看板”栏目教育关系不大,但这恰恰是编辑匠心独运之处,没有放眼世界的眼光,没有对国计民生、普通事件的关注,仅仅局限于教育一隅,可谓陋矣。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也要关注那些事关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从广义的角度说,所有和人成长有关的事件都属于教育的外延。
行文至此,想起了小学课本中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如果我们仅仅偏居于学校、学科之一隅,必将如井底之蛙那样,无论如何仰头,如何努力,目力所及只是井口大的天空。
“看板”栏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一线教师打开一扇窗口,使我们的视野得以开阔,高度得以提升。“李阳英语”为什么疯狂?其背后折射的母语教学问题值得深思。那“新课标是光绪皇帝,高考就是慈禧太后”的比喻更值得我们追问,“光绪皇帝”何时才能真正掌权?
在此意义上,《读写月报》正在努力借助他的高度,打开我们的视野。

一堂课的精髓就是那些别人无法模仿的东西,朗诵可以模仿、处理字句可以模仿、结构可以模仿、煽情可以模仿、开头结尾的方式可以模仿,但对文本认识的高度,以及在拥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选择的切入点是无法模仿的。
这是特级教师魏勇在原《教师之友》高级研修班第一期中评介郭初阳教学时说的一段话
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拥有别人无法模仿的高度,拥有美丽而唯一的风景,那是一种怎样让人心动的极致啊。
无限风光在险峰!怎样抵达极致?
依靠广博而精深的阅读,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教师之友》04年第6期的专题--“专业化发展关键词之一:知识结构”就对此作了很好的解答。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开阔的人文视野,这 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根本之所在。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让我们在教材面前有尊严的站立;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让我们更好的审视日常教育生活和细节;开阔的人文视野让我们的教学更具人文性,让我们心中生长爱,如此我们方可大声的说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荀子云: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无论是从前的《教师之友》还是今天的《读写月报》,都拥有这样一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他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教育媒体,致力于提升一线教师的高度,致力于拓展一线教师的视野。
从这个角度说,《读写月报》正努力让教师站立起来,在教育面前,生活面前。
3-27  21:43定稿
(本文发表于《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2,发表时有删节)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4: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做怎样的教师

——读《读写月报•新教育版》(08年第2期)
文/如花寂寞




一、反抗绝望
工作三五年之后,一线教师往往遭遇到专业发展的瓶颈:教材内容已经熟悉,教学方法基本掌握,仅就通俗意义上的教师而言,他们已经合格。但课堂渐渐枯燥乏味,希望开始渺茫,职业倦怠、应试教育的阴霾如影随形跟随着他们,折磨着他们。那是一片无边的沼泽,大多数教师身陷其中;同时又是一个无物之阵,似乎无从反抗。
“那些光鲜的所谓荣誉背后……是一个脸色苍白、伤痕累累、麻木而自卑的失魂者……我想过逃离,试过放弃,但是我的眼眶却噙满泪水。”(钱佳音《过客》)这段让人心痛的文字背后站立的绝不仅仅是钱佳音一个,而是千千万万挣扎、匍匐在一线无奈而悲痛的教师。
希望、激情到疲惫、迷惘、悲痛甚而绝望,这是大多数青年教师必经的心理历程。在这绝望之后有着两种选择:一是变得麻木,甚而在这麻木中快乐起来;二是反抗绝望,然后“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墓碣文》)。
反抗绝望――这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质疑并否定自己,把自己打回原地,然后重新开始。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外在的力量,一般人难以完成这种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但是不遭遇这种裂变的痛苦,不经历破茧的艰难就无法享有成蝶的美丽。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书信·致赵其文》)
然而,反抗必须有战斗的武器,必须借助外在的力量。
二、他者力量
书有几种读法……第三种,是把书作为他者来读。……只有在主体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时刻,只有在主体产生了内在否定欲望的时刻,他者才能够存在。换句话说,当主体产生自我更新需求的时候,内在的否定性动力会促使他把他者引入自身,并通过他者建立自我的新结构。”
――孙歌《秘密书架》
杂志第二期专题中的三位教师,都是在他们成长的高原期遭遇他者,借助阅读打开一扇窗户,然后觉醒,快速成长。正如李勇老师的自述一样:决定一个教师成长的要素仅仅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和合适的书籍。
作为《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的访问学者,那段旅程,那份杂志,那段充盈着思考和风暴的岁月,那份“过客”的经历在钱佳音老师的心灵中种下了一粒种子――“不断向外追问向内反思”的种子,钱老师说“它是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努力和挣扎”,我深信,拥有这种信念和姿态的教师一定可以以她的努力和挣扎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说钱老师在一份杂志中渐渐苏醒,而李勇老师则在批评中成长:获省一等奖第一名的课堂实录在教育在线遭遇到他不堪承受的批评,痛定思痛之后是深刻的反思,是“将近三年高密度、高强度、大范围的阅读”,是未来的无限可能。
“一扇通往外在世界的窗户,似乎缓缓敞开……”李勇老师已然觉醒,一如那“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的河伯,定将观赏到更加敞亮的风景……
其实,不只是李勇,你、我、他,都可以借助他者,借助网络,借助阅读这个杠杆,打开一扇门,撬动那如磐石一样牢固的现实。
三、新的自我
新的自我用新的表现方式打碎迫使他异化的模壳,将重新感知世界。
――顾城
借助“他者”的力量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追求自我成长和超越的教师诚然值得尊敬,但周迪谦老师的境界更令人钦佩:“上学期短短4个月,我教的两个班竟看了8部电影:《死亡诗社》《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勇敢的心》《放牛班的春天》《告别列宁》《爱国者》和《孔雀》。”
把充盈着美、智慧为学生所喜爱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作品引进教室,唤醒他们自由思考积极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者,这就是觉醒后的周迪谦老师为学生创造的新的语文课堂。
“不仅仅让他们感动激动,更要让他们明白、清醒。”周老师的做法,让我禁不住把他和中国政法大学的萧瀚老师作一比较,正如“法学公子”在《萧瀚的课堂:一个本科生的亲历》中所记述的那样,在萧老师的课堂上他们感知到了“觉醒”两个字。
是的,觉醒。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课堂上铁一样冰冷的知识钢一样不可违犯的纪律,开始思考应该用怎样的激情、智慧点燃并唤醒他们,让他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感受到母语的美丽,感受到爱与美与自由,感受到觉醒的意义,感受到新的自我。
四、教师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什么是教育》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有关教育的定义。
教师不是工程师,不是(平等中的)首席,当然更不应该是监督者和管理者。今天,我们该做怎样的教师呢?成为摇动一颗树的另一颗树,推动一朵云的另一朵云,唤醒学生灵魂的另一灵魂。
这是一颗怎样的灵魂呢?已经博士后毕业的王丽琴老师说:“自知无知,自觉无能,才能保持一种婴儿般的吸纳能力,少年般的生长状态。至于与此偕来的沉静、淳朴、清澈、诚实等等,都是我想一生拥有并终身保持的品质。”
拥有一颗自然柔软的灵魂,保持一种少年般的生长状态,与学生一起平等的对话交流,用自己年轻的灵魂唤醒另一年轻的灵魂,与他们一起自由的呼吸快乐的成长。
或许这就是我所渴望的做教师最美好的境界。
5-12 16:25


原帖:http://bbs.eduol.cn/post_69_331186_1.html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6:04 | 只看该作者
一本教育杂志的努力--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五期

文/如花寂寞


视野狭窄,不知道有哪家教育杂志为汶川地震做了专号,而《读写月报·新教育》做了。不知道是杂志在成都,还是学校和学生成为这次灾难的主体,亦或杂志所言“谨以本专辑,敬献罹难者、存活者、哀痛者和救助者,敬献在天堂里生息的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同行,同时,也献给我们自己”。
一本教育杂志如何直面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新教育》专辑借杂志想要传达什么?
有对“那一刻”的回忆;
有纪念,《他们――遇难教师编选》是对英雄教师的一个告慰;
有颂扬,“以生之名”栏目中的大多文章都属于这类,生命的精神,教师的伟大在这里彰显无疑;
有救助和行动,无论是“新教育灾后教育重建援助小组”的行动,还是一个外来的成都人――编辑小狐在天涯网站发起的《为512汶川地震重灾区捐助卫生巾》《
汶川的樱桃熟了,怎么办?》呼吁都令人感佩;

有反思:
陈志武先生的《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把我带入到对政治制度的关注与反思上,他说:“学校楼房最容易倒塌、只能动用解放军救灾、灾民得不到专业的救援服务,说到底,这些都涉及国家财政是否民主的问题,涉及到老百姓和企业交的税、国有财产收入怎么花的问题。
……政府教育经费开支只占GDP的2.7%左右。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其中发达国家在9%,经济欠发达国家也达到4.1%。不管按绝对数字,还是按相对水平,中国回馈给老百姓的医疗与社会保障、教育投入、民生投入、灾难风险投入都应该更高。特别是按照当年国有化运动的初衷,国有制本应该带来更多的社会福利、更好的民生保障、更安全的学校楼房。”
此次灾难只当是一次学费,我们应该很好的反思我们现存的一些问题,当再次遭遇天灾时避免人祸。比如普遍特别是教育上的豆腐·渣工程以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比如形象工程与真正的民生工程,仅以现在举行的奥运会来说,当我们为金牌而欢呼的时候,是否知晓我们每获一块金牌背后的国家投入,与我们的专业运动员相比西文大多数国家的运动员是业余的,比如美国的赛艇运动员,拿了世界冠军还要到商店去打工。我为国家的强盛而欢呼,但我更关注自己的医疗卫生、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等方面,如果必须把保障自己健康生存的金钱较多的投入到这此为国争光的光灿灿的金牌上,我是极不情愿,并进而愤怒的。
有批评,尽管这些批评很委婉:
和《北川邓家“刘汉小学”无一死亡》中坚固的教学楼相对的不就是那些让我们悲痛的豆腐-渣工程吗;《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背后不就是那些在地震多发的四川不进行预防地震演练的教育官-员吗?还有《教师,请给自己一个悲伤机会》不就是对我们宣传只有坚强的教师形象的嘲讽吗?还有《爱的风险》中对煽情的中央电视台晚会的批判……
与一味歌功颂德的高调和只会振臂高呼的加油挺住相比,我看重的是在灾难中力所能及的行动与救助,看重的是一种反思、批判精神,口号总是暂时而空洞的,而反思和批评或许有助于未来。
8-20 0:15
咬文嚼字
读文章有一种洁癖,特别是对《新教育》杂志要求苛刻,每一期都要替他们“捉虫”,虽然他们有很多难处,两个编辑(除去美编),质量要求过高,又要赶进度,但依然希望他们做的更好。
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新教育在线招募两到三位专门的校对,文字上出了差错就找他们。肯定应者云集,只要在杂志的版权页上加上“特约校对:XXX、XXX”,网友们一定乐而从之。
其中有一些可能错误是原报刊的问题,但尽然出现在了《新教育》杂志上,就都算在他的头上了,况且他本身也有责任。
1、P7:是学校为数不多的通校生――当为“住校生”;
2、P7:当天,有16个班在这里上课。还有三个班的人继续往东――“三个班”当为“3个班”;
3、P14:都江宴――当为“都江堰”;
4、P22:音乐教师□天夫――根据下文内容知道,当为“江天夫”;
5、P24:坍塌的教育楼――当为“教学楼”;
6、P26:麻药不够,,――多一个“,”;
7、P32:张兰,37岁,平武县南坝小学――最后少了“老师”二字;
8P32:本文由陈会没编辑整理――当为“陈会设”(在《新教育》露次脸不容易,最好别搞错);
9、P35:2009级10班学生――级当为入学时间吧?是否用错了?
10P41:不想面对身体的改变,会扭曲受伤的原因――太难懂了;
11、P41:自己是怎么受伤的,那里受伤了――当为“哪里”;
12、P41:努力作为复建――此处“复建”很难懂;
13、P41:每周仍作一个以上的恶梦――当为“做一个”;
14、P41:脑子里有不想要的片段,地震发生时悲惨场景总会想起――“片段”可否改为“场景”?
15、P43:如果很不辛在地震发生当时――当为“不幸”;
16、P43:那时我们的在上课,当为“正在上课”;
17、P43: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联――当为“相连”;
18、P44:有的教师还失去了亲人和所有的财产甚至家破人亡――后面是否有递进关系?
19、P47:我一位朋友差不多――少了一个“的”吧;
20、P50:”“――标点用反了;
21、P52:并且拒绝一切支愿者组织进入――或为“志愿者”或为“支教志愿者”;
22、P63:热□自由公正――当为“热爱”,该页出现两次。可能是萧瀚老师的“爱”都用了“愛”字所导致的;
23、P65:谁能否认自己的人性缺乏幽暗的一面?――这里“缺乏”可能不太恰当,改为“没有”如何;
24、P67:柏垃图就说过――当为“柏拉图”;
25、P74:震灾中,中、小学校舍房屋倒塌最多――按照常规,中间的“、”应该去掉;
26、P39:金子美铃童谣(歌曲)《向着明亮那方》编排出现重大失误,看了几遍没有看懂,上网搜索一下终于明白:
杂志――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应为――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8-20 1:31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6:59 | 只看该作者
艰难的旅程--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6期

文/如花寂寞




不知是否由于自己消沉的原因,对此期杂志不太满意――因为对《新教育》的期待一直很高,一如困境中极难得的一次盛宴,胃口会极挑剔的。
前面的评刊一直在“吹捧”他们,现在也来点带刺的东西。因为,据说,玫瑰都带着刺。

专栏。
看云的文章在走下坡路。有些兑水的感觉,还有了一些赵本山式的油滑。
卢志文校长的文章水分就更大了。关于“给跳槽教师发奖金”的问题本身意义不大。作为私立学校如果教师不违背合同或不先违背合同,奖金就一定要发,不发只是学校的问题;关于公办学校本身就没有合同,别人工作过后的报酬不给很是可耻,不给办调动不放人更是可耻。卢校长可能更多的是从校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缺少换位思考的意识,教师离开,或者确有生活困难,或是学校本身的问题――或是管理的问题,用人的问题,不公平公正的问题,拉帮结派乌烟瘴气的问题……说句偏激的话,中国基础教育多少还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但优秀甚而合格的校长,真可谓寥寥无几。
人才流动是极正常的事,而教师的离去多数由于原工作单位本身存在着问题。
当然,李政涛的批判和反思一直很准很深切。特别是对基础教育教师的问题看的很透――“我们的角色更倾向于‘知识的搬运工’,而非文化的守护者和创造者”。

专题。
杂志中关于课堂评价有一句极经典的话语:
呆在教室里不觉得课长,就是一节好课。
套用一下:读起来不觉得冗长,就是一本好杂志。当然如果能让人欢喜到怕很快被读完的程度,当然就更是优秀的杂志了。
极钦佩《新教育读写月报》的大气,一个专题可以做到二十甚而三十个页码,像第3期封面专题:《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就很是让人震撼,甚而要等到十天半月后才有勇气第二遍阅读。
但本期专题《要有光――一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却缺少那种效果。首先是他的代表性,还有启发性和共鸣感。仅仅从文本叙述来看,我看不出他成长的诀窍,难道仅仅是坚持,难道他只是一个“传奇”?
“叙事篇”中的《一则小广告,滚来一个大雪球》,是否有些哗众取宠或投机取巧的味道?不知对今天的教育会有多少启发性?
在“研究篇”――《同情》中我却多少看出了一些门道,有两点还引发了自己的思考:
留心孩子的成绩变化。如果你的孩子成绩突然下降,那就可能意味着他在学校正经受着压力。(开学从问题的表面深入对背后的本质,其实几乎所有成绩下降的背后都有着深切的心理因素)
人微言轻教师和家长,我们必须记住,孩子们的情感和我们的不一样,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或应该忽视的事情,对他们可能就是难题。(而我们在管理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心理变化,这也勾起了我做班主任中的很多旧事――无意或有意的对学生的伤害,另外撰文。)
我在想,专题的重要性对《新教育读写月报》来说不言而喻,因为有时他的篇幅要占到杂志的一半。在做这样专题的时候是否可以准备再充分一些,慎重一些,甚而精力、稿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请一些优秀的作者、读者小范围的征求一下意见再行刊发。
中国青年报有“冰点”专栏,可以学习,也可努力看齐。
正在下载关于这个教师的相关电视剧――《热血教师》,看看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课堂。
首先奇怪的是这一期没有“实录”,除了批判建设更重要。而且用张学青的话说是――一朵具体的花,胜过一千种关于它的描述。
朱华贤教师的《那些不该入选的课文》继承了杂志一贯的批判之风,从第一期冷玉斌的《却向教材觅“儿童”》开始,然后是郭初阳“第二视力”的系列文章《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我选我》《都是虚空,教师捕风》等等都如此,既有整体的评介,也有具体篇目的分析,可以说这是杂志的一个很好的传统,看过朱老师的文章,也想写一篇文章――《那些消逝的美文》:除了因种种原因有一些“残次品”进入了课本,还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迫退出课本。比如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几起几伏的《<呐喊>自序》,不知为何再次被删;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一起教学,绝对“佳偶”;还有孙犁的《黄鹂》;李商隐的《李贺小传》……如果编辑需要,还真想整整的。总之,对这些编者的监督与批判绝对不能放松。
《“生成式”课堂的5个着力点》,这样方法+事例的形式,很是一些二流学科杂志的做法。
郭初阳《<老王>的四个关键词》,少了批判,却也没有让人豁然的深彻。或许是自己还没有读的太明白。
关于写文革的文章郭老师似乎应该多说一些,反正基础教育对这一块一直有些躲避,包括高中新教材选了个不伦不类的《小狗包弟》。

“方法”也是杂志的重头戏之一,总体来说一直缺少“有思想的技术”。
“行者”是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但可以给别人启迪的成功者似乎不多。想,是否可以选择一些不那么成功或者暂时没有成功也或者永无“成功”之日的教师作为“行者”的主角,比如《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的作者――梁卫星。所谓“行者”,并非一定获得至高无上荣誉的优秀,当是坚守信念和理想不屈不挠的行走者,他们或许没有世俗意义上的光环,但他们如“过客”一样的精神当感召别人坚守、奋进。
“茶座”的定位是否有些乱?张放《中国现代文人的教书》看了很熟悉,翻了《教师之友》来看,是03年第11期上的《中国现代文人教书四状》。当时读《教师之友》对此文就很有印象,把文字转录于此处:
张放(很不熟悉)的《中国现代文人教书四状》,写的有趣的紧,可以作教育“野史”来读。
因为对张放不熟悉,又喜欢这篇文章,于是上网继续查找,方知此文“原名”《中国现代文人的教书》严凌君的《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中也选了此文。又查到了他的另外文章《中国现代文人的斗殴》、《中国现代文人的孤独》、《中国现代文人的穿着》、《张中国现代文人的买书》等等,如此有趣而且极雅致的文化小品,真的少见,读读真是享受。我们教师的文字最怕是说教与枯燥。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把如《中国现代文人的孤独》、《张中国现代文人的买书》登出来,作为一个延续。
关于《民国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一文,少了最精彩的一个――陈寅恪。当年他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其实这样的文章也可做个小专题――比如“过去的教师”,可能会更好。

指瑕。
P1:看云,安徽62中学小学部――读了许多遍,总感觉有些不对:我们说,1中、11中、101中学,似乎习惯上应该称“62中”或“第62中学”;且前面的“安徽”到底是省名,还是学校名,如果是后者,好像应该是“合肥62中”吧;
P3:迷惘时懂得慈悲,。――标点的问题;
P3:他只是要将自身浸润在自身文化传统的河流中――是否多了个“自身”?
P37:并在他的演讲中笑场好几次――此处“笑场”不太好理解,上网查了下解释为“指戏曲艺人在演唱时失笑”,感觉依然有些不伦不类;
P51:任何下一个社会总该有一些公认的阿基米得点存在――当为“阿基米德”,且“点”不好理解;
P57:课文关涉亿万生,选择删改慎之慎。――是否当改为“课文关涉亿万学生,选择删改应当慎之又慎”。
P66:汪增祺――当为“汪曾祺”;
P68:自上世纪90年代安行动研究传人教育界以来,――当为“传入”;
《读写月报瓣教育》中学QQ群:应该是3170941,接连三期杂志上都错了。
两个编辑努力做中国基础教育最优秀的杂志,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依然感谢他们,支持他们――有着些许悲壮色彩的理想主义者,但愿《新教育读写月报》可以聚拢一批优秀的教师,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共同体。
9-3 22:36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7:43 | 只看该作者
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


文/如花寂寞



今天收到快递送到《新教育读写月报》杂志,本来可以让门卫签收,然后放学时捎带回家。但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还是跑下四楼,骑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门口,然后再爬上四楼。两期杂志,害得我不知读哪一本好。
还是老传统从头开始细细读,果然第3页,李政涛的文章就跳了出来:
好的教育一定是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他不是忙着告诉你已掌握的知识和真理,不是把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缩减为工具价值――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不(原文为“只”――错误)是在于,帮助教育者证明已有知识和真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是和你在对话中一起成为知识和真理的发现者和征服者。生命的价值就在一次次的发现和征服中得以彰显和提升。
――《什么是好的教育改革》
一直反思,教师存在的价值,难道止于李政涛先生所批判的“知识搬运工”,把课本、教案、参考书上知识搬运给学生,然后学生再搬运到试卷上?
于此相对的是学生――受教育者的价值是什么?难道仅仅成为工具――记忆的工具,抄写的工具,做作业证明真理的工具?
李政涛的文字让我警醒。

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
――评《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封面“得寸进寸”
回顾十年的教师生活,曾经无比悲愤。
坚守理想,毫不妥协,却又一无所获。蔡朝阳先生说“我知道自己因为阅读,很多时候都和别人格格不入。所以,当初,阅读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枷锁。”我想这是在今天应试教育体制下坚持阅读、坚持启蒙学生的大多数教师的真切感受。
无论是周迪谦蔡朝阳还是梁卫星还有李玉龙童蓓蓓……,热爱教育热爱阅读热爱精神生活的教师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感觉,或者说是教师中的异类,因为这是一个平庸而热闹的群体,这是一个摒弃理想的物质化的时代。
自己远没有他们优秀,但那种不满那种悲愤甚而忧伤与颓迷却远甚于他们,我躲在自造的英雄的洞穴里自傲自大,现实中却无比的软弱无比的无助,只会发一些有病呻吟的牢骚。曾经的自己就在这自负与牢骚中无路可走自甘堕落陷入虚无与绝望,却从来没有满怀激情而持久的阅读和写作,从来怯懦于真正的改变现实的行动。
只是当大把大把青春的岁月被我挥霍殆尽的时候,开始一些关涉自身的阅读与反思,才开始有一些清醒。还是让蔡朝阳来说吧:
有时候我就想,当初我的颓唐,那种人生无趣的虚无感,其实并没有遇到敌人,敌人,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可以放弃那些诸如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情结之类的东西,代之以做具体事情的持续努力,我们自身的认知也将获得提升。战胜自己身上的那种虚无感,就意味着你已经战胜了周边环境的庸常,就意味着你可能过上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或云:“积极生活。
当我把这些文字敲打出来的时候,才感觉到他就是在说我自己,或许也是正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你。
当我们停留在牢骚和游戏和烟酒的层次上时,其实你和别人一样庸常,所有的区别只是言说与沉默,只是曾经与现今。那些曾经庸常的人和你一样曾经高谈阔论,他们是曾经的你,你也将成为如今的他,一样庸常。所能改变这种局面的唯有战胜自己和自己身上的那种虚无感,去做一些具体而微的努力。
我以为,这种觉醒后的行动,远远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批判更为重要。只是过程未免太痛苦也过于漫长了些。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当年鲁迅先生不也经历过同样的阵痛吗?
那么如何行动呢?得寸进寸。得寸进寸,这是很多人也是曾经的自己很不屑于做的事情,我们想要的是得寸进尺进丈,想要的是须臾之间一切如已所愿。但事实永远是这样:“生活本身是美好的,但社会进步会很慢。”甚至我们无法享受到社会和教育进步所带来的福祉。
得寸进寸,是一种姿态,一种令人钦佩的行动,一种
还是看一个故事吧:
在一片海滩之上,每次退潮都会有很多鱼留在海滩上。一个小男孩一条接一条地把鱼扔回大海。路过的人说,这些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你这样做有谁会在乎呢?孩子指着手上的鱼说,这条鱼在乎,被我扔进大海的每一条鱼在乎。
如果要问我们的努力阅读和启蒙有谁在乎的话,那么做在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条“鱼”都会在乎,每一个和我们生命相遇的青春的心灵都在乎。你的激情,你的力量,你的向上的姿态,你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都对学生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无法唤醒每一个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也许无法让每一个男孩都成为谦谦君子每一个女孩都成为大家闺秀,但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所能捞起一个是一个。
虽然“下面一切还没有动静:门依然轻轻关闭,烟囱里还没有声音;窗子都还没颤动,尘土还很重。”虽然我们的努力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还是请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让我们在暗室中呆得太久了的孩子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瞭望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
930 2218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8:44 | 只看该作者
被异化的同情
――《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叙事”“案例”

文/如花寂寞




那天看新闻,一个粮贩子接受采访,说在东北收购大米,利用当地农民急于变现的心理,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有时候他也不禁生出恻隐之心,想想农民挺可怜的,辛苦一年粮食丰收了还得贱卖,但是想到其他粮贩子都是这样,也就顾不得同情了。
看万玮老师这段文字时,首先想到是我们教师其实就是那无良的生意人,就是那丧失恻隐之心的粮贩子。
很多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对一些学生是有怜悯之心的,学生的一些错误是可以理解,起码是可以被宽容的。但想到其他班主任都是这样处理学生,甚而学校政教处年级组都是如此谆谆教导要对一些学生绝不手软,于是我们也就顾不得同情了。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如此麻木而坚硬?
学校就是一个训练你文化课考试技巧,使你获得令人满意的分数的地方,也就是一个训练营。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什么?学校原本应该有的完整的教育功能,被取消了,学生也不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个体本身,最大的意义就是为考试而存在。这是那个常见的问题,即,无论都是还是学生――他们都被考试分数所挟持。
――阿啃《在爱中行走》
被异化的学校教育,被异化的教师,被异化的教师。
其实异化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异化而不自知,被异化而沾沾自喜,未被异化成功而愁眉不展。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加入考试排名的洪流中,当学生为考试排名落后而伤痛之时,我们的教师也在因应试出色而荣誉加身,或因少拿津贴而沮丧。
当我看到“回家反省一周”已经赫然列入学生“日常管理量化测评表”并公开在教室里张贴时候,心中不免一痛。
我知道教师对学校里那些极其苛刻的要求和指纹签到深恶痛绝牢骚满腹,为何一转身,对待学生我们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不准迟到,不准上课说话,不准看课外书……我看到的几乎全是否定式的要求。这种充分利用别人整治自己的手段对待他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流氓无赖的作为。
如果教师在校的时间只准备课,如果动不动让教师停课一周,我们会是怎样的反应?无论如何这种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做法绝对是可耻的。
我感觉这些经常打架的孩子酷似蜗牛,当他们感觉到周围很安全时,就会把头呀,触角呀一并伸出来,很平和地看着这个世界的一切;但当他们遭到攻击,觉察到了危险,就又会马马虎虎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进自己坚硬的外壳里不再和周围进行任何沟通了。当然,有时候他们也很像刺猬,满身的硬刺让人没法靠近甚至厌恶,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刺并不是用来伤害别人,而是用于自卫……
――冯婉迪在《他在外面游荡,我在心里忧伤》
无论蜗牛还是刺猬,都让我悲痛。
蜗牛、刺猬。地洞。是的,我一下子想起了卡夫卡的《地洞》和那个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而躲藏在地洞中的“我”。
其实我们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每一次的“躲藏”和“出击”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心灵体验甚而是悲痛。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同学之间的问题,甚至是早已结疤的伤口,都容易使学生表现出我们眼中的不合常规的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常常用西药来治疗――写检讨书,体罚或罚款,叫家长,甚而回家反省,这些做法见效都比较快。但过了几天,甚至一转脸,问题即可再次重复。依然睡觉、打架、上网吧,甚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要做的是追问反思学生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然后用中药长期缓慢的治疗,中间可以谈话,可以书面交流,可以推荐书籍……但最关键的是要你以细腻的情感,柔软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浸润、熏染,然后才是共同的改变。
当我们抛弃既定的条条框框,保持柔软的心灵,并以与此偕来的沉静、淳朴、清澈、简洁直面教育,你将不仅改变学生,也将拯救深陷庸常生活中的自己。
9-30 23:51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9:33 | 只看该作者
深度与广度的二难
――《新教育读写月报》第8期“封面”

文/如花寂寞


一、鲶鱼效应?
“十一”假期,一整天都在读《新教育》,但是很不幸。杂志让我觉得时间很是漫长,而少了已往沉浸其中的快乐与激动。
一位同事告诉我,有一期杂志很不好,就是那个“外国老师的故事”――后来确定那是第六期的杂志。而我也对这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很是有些不同的意见。而这一期的封面《这是好的教育吗?――走近华德福学校》,依然是对从西方引进的教育理念的“全景素描”。再加上方法中的一些译文,共44个页码,占杂志的50%以上,以至于一些“课堂”整个版块被挤走。而第六期杂志的译文整个就47个页码,除去目录外,比例超过了60%。或许这里面有太多的理由,比如国内教育的现状过于沉闷,教育论文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但我们不应该如此“照搬照抄”,不应该如此迷信外来的东西。最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有一个衔接与授受的问题。
还是先来看个故事吧: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变得紧张,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引进外来先进的思想激活目前过于呆板无趣甚而百病绕身的中国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我也曾在评刊文章中对《新教育》杂志的这种做法表示赞许。但现在应该反思,这些文章是否起到了“激活”的效果?!甚而在理念引领与关注现实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也是编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然杂志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优秀的稿件少之又少,比如一个“二个人的编辑部”(李玉龙和童蓓蓓――美编除外)想要办教育界的“南方周末”(应该说是曾经《南方周末》,因为如今的《南方周末》已经不堪入目),困难可想而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杂志直到今天才基本正常出版的原因之一吧。但这种过多依赖“外援”的局面应该有所改变,因为只有从自己本土上生长出来的故事才更有亲切感,更能打动人,也许效果才更好吧。
二、深度与广度
也许我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两期“引进”的封面故事,都缺少一定的深度。
所谓的“全景素描”,应该说是在广度上下足了功夫,而深度远远不够味,而回顾、比较手头8期《新教育》杂志的七个“封面”(第五期为“地震专辑”未做“封面)故事,突然发现了一些趣味:
第一期――“回到教育原点”。四个作者,17个页码;
第二期――“从盘整到突破”。三个作者,12个页码;
第三期――“凌月 樊强 郁青青”。一个作者,18个页码;
第四期――“不抛弃不放弃”。四个作者,13个页码;
第六期――“要有光――一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译文,34个页码;
第七期――“得寸进寸”。四个作者,19个页码;
第八期――“这是好的教育吗?”译文,34个页码。
如果要我来选择,最优秀的是第三期梁卫星的《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
小狐编辑在仅发表在“教育在线”的按语中这样评价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们编辑“弱势学生”专题的时候发现的。在看到文章三个小时后,李玉龙主编就决定用这篇文章做一个专题。是的,一个专题,只有一篇文章,因为此文折射出的信息非常丰富,可以让我们叹息感慨,可以让我们不断从中得到各种思考,也可以激发我们开始新的探索和追寻。这三个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样本,以及他们背后默默伫立的教师形象。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这篇文章,那就是――深度,虽然现在看来他反映的问题有些片面或偏激,但他深刻。对杂志,特别是封面来说,宁要偏激的深刻,不能保留的是面面俱到的扫描。
而最差的两期“封面”无疑是杂志所占页码最多的两期,这是很奇怪的问题。细细审读就会发现,两期“引进”的故事缺少深度,他们所牵涉的点太多,看起来什么都介绍到了,实际上却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如好的课堂一样,删繁就简抓住一个问题,深入剖析下去,往往会精彩纷呈,而那些处处平均用力的当然是出力不讨好了。
先生在谈到创作时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严”字理解为观察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或着眼点要“小”,当然这是可以进行深度开掘的“小”。
自己的课堂教学曾经深受此启发,在问题的设置上切入点或者“开口”很小,而开掘却很深,不知是否可供借鉴。
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过来的文章在语言上有着先天不良的因素,很少碰到能让自己激动的句子,而这也是其它几期封面的优势――一些文字可以直抵读者的心底。
当然,最终译文等系列“引进”文章的比例,效果,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一个读者接受的问题。
10-1 22:25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30:2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素养――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9
文/如花寂寞


一、从诵读开始
第九期的杂志是10月26日到手的,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我想应该把那些打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否则什么可以证明自己曾经的心动呢。
先说专栏。
看云的文章一直不太喜欢。但对这篇《朗读,让我们起舞的篝火》很是认同。
对语言高度敏感是一切学科教师的第一职业素养。语文教师尤其如此。可以把教师对于朗读重视的程度看做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看云的话绝对偏激,但这偏激之中恰恰蕴含着深刻。这种深刻,在自己坚持不带录音机,和学生一起朗读、品味教材之后感受的更加深切。
我们无法容忍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喊叫,也无法容忍那鹦鹉学舌式的背诵,只有教师对教材了然于胸,对学生热爱且熟悉,只有他对语言――无论是教材语言还有学生当堂的发言――有着高度的敏感,这敏感的背后是他对文章对人以及人生的深刻体悟,他才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精彩不断,他的课堂才是鲜活而灵动的。
这种能力如何习得?看云这样回答:
开始学习朗读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如果你吝惜时间和精力,长久的将来,你就只有一个没有语感的班级。在这样的教室里,文本无力站起,课堂也无力站起,更不要说师生牵手,跳起以美好事物为中心的圆圈舞。
多数教师从一开始就忙着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
是的,体验。让学生体验文字的魅力,体验诵读的美丽,体验精神世界的无限精彩。我们都知道同样的答案学生断断续续的言说比教师流畅完美的叙述要感人的多,而引导学生体验――不止于朗读――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教师要给予他们技艺、时间、耐心和爱,最后当学生真正的走进朗读和文本的中心,走进美丽的文字世界,你的课堂将被真正激活,无论如何不会出现“万马齐喑”的场景了。
是选择一开始短暂的痛苦,还是接受漫长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关键就在你自己了。
学生一旦养成朗读的习惯之后,他们的能力会让你惊诧。
前几天和学生一起学习《逍遥游》。固定的功课是先诵读课文,当然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学生自己站起来诵读,也有教师的朗诵,也有齐读。当马媛星和曹庆宗朗诵过后,我出了一身冷汗。马和曹都是我去年高一带过的学生,真的是不显山不露水,以至于我都没有准确的记住他们的名字,今年高二少凑巧又是我带他们语文,不经意间竟如此卓越。
从前在班级里朗读的时候,非常自信,而听过他们对庄子文章的诵读,不止知道他们将来肯定超过自己,就是现在已经超越了自己。
一旦学生养成了朗诵的习惯,这种对文字敏锐的感知能力也许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
我想,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从朗诵开始,渐渐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丽与魅力。
11-14 11: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14 , Processed in 0.1375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