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也需盘盘点
云南
任玲
同学们经历过真实写作的体验,知道作文是需要灵感的,有灵感时文思若涌泉,汩汩而出,没有灵感时,握笔多时抓耳挠腮怎么也搞不定八百字,搞定了也如挤牙膏一般,干瘪枯燥面目可憎。然而,考场却正好不是有利于写者文思泉涌的所在,焦虑、紧张、时间紧、题目新,许多因素都影响着表达的质量。
所以,等着考场上灵感爆发,是件有风险的事情,很多学生都在这个风险中草草写下了决定自己语文成绩的作文,甚至,有的写出的是十几年来最差的一篇,何其遗憾。既然临时应急靠不住,作文就应该储备些什么,让自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们的备考经验是,最后一个月,可做三方面储备。
第一是储备不同文体的规范文章各一篇。不是用来抄袭,而是用来规范文体。现在很多学生文体意识淡薄,写出来的文章四不像,虽然许多省份并没有在文体上有所限制,但并不等于对文体没有要求。有的文题或材料本身较为诗意,适合用文学化方式加以演绎,则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为佳;有的材料明显地昭示着一个论点,较适合写成议论文,就以议论为上策。所以,记叙文议论文的起码规范应该要明确,自己心里有一个好的“样子”,写起来自然不会出现四不像的倾向。储备时需注意,所选应是文体特色较为鲜明的篇章,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是优秀作文。
第二是储备几种好的作文形式。作文不应该为形式而形式,但是,形式上丝毫讲究都没有的文章并不是好文章。同学们不必钻牛角尖,去搞一些“非语文”古怪形式,诸如坐标啊几何证明啊什么的,但是,有些常规的好形式,诸如书信体,片段式,小标题式,排比段落式、小诗开篇式等等,都值得尝试。做个有心人,将曾经令自己动心的某种形式库存起来,不必求多,三五种即可,在平时的作文中加以模仿训练,上考场时,根据题目和自身优势,适合写成什么形式就选择什么形式,行文的思路会快捷清晰得多。
第三是储备一些内涵丰富的好素材。上考场之前,要盘盘点,看看自己有多少“压箱底”的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中空空如也,想文思泉涌是绝不可能的。有时候,有几个好素材,就可以有好的构思,好的立意,写出好的文章。储备素材虽是平素的事,考前一月却需要对素材进行精心地分类整理编码。储备的素材要多元化,多类型,多主题。应该有历史的,更要有时代性强的;应该有文学文化名人的,更要有现实热点的;应该清理课本上有价值的素材,也要搜集些课外的热点。要注意重视那些内涵丰富的事件,这样便于多角度开掘,在许多话题中都能用上;要注意储备新颖的反映时代风貌的素材;要注意素材的细节化,储备细节生动的、有血有肉的、能感动自己的、容易触发记忆和思想的,用之有感染力的素材;要注意对素材的关键环节和语句做勾画批注,加深印象;还要注意训练对同一素材的多角度开掘和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脆弱的苇草,是坚韧的寒梅,是奔跑的羚羊,是悠然的仙鹤;生命是一个又一个困惑,是一次又一次突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恬淡;生命是上苍借你一用的资本,到时候,不管你用与没用,亏本与否,都必须连本带利地偿还;生命是一只劳蛛,即使知道网不住星星和月亮,依旧不辍编织;生命是一个舞者,即使身戴镣铐,也要舞出生命的绚丽与悲壮……
关于“生命”,上面的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在灾难频发的今天,无数的不确定凸显生命的短暂与宝贵;在信仰迷失的今天,为生命寻一个支撑,显得格外紧要;在充满诱惑与陷阱的今天,赋予生命抵御外物的力量,显得极其迫切;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今天,在超速的节奏和脚步奔忙的今天,重新认知生命的意义,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题意在引导年轻人追问生命,认知生命,读懂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生命的价值,演绎生命的精彩。
【写作指导】所给材料的要点是追问“生命是什么”,材料展示的是对生命的多层面解读,由此推演,此题写作的“重心”应是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生命是一个宽泛的话题,话题宽,有利之处是立意自由,无所拘囿。构思时,可围绕“生命”,结合自我的思考和自身素材库存的实际,得出立意的方向,诸如: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坚韧的,生命是美丽的;生命在于自由,生命在于奋斗,生命在于奉献,生命在于尊严;我的生命体验,亲人的生命故事,名家的生命历程,自然的生命物语,等等。这个过程,是将宽泛的话题具体到某一个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具体,越能避免行文的空泛芜杂。构思时尽可能打开思维进行链接,任何一种生命现象都可以入文,任何一个生命奇迹都值得歌颂,任何一段生命体验都弥足珍贵。
写作时容易出现的失误,一是扣题不紧,有跑题之嫌,所以不要忘记紧扣“生命”展开思绪,围绕“生命”收束全文。二是没有具体可感的生命形式,文字流于空洞。三是没有真切动人的生命感悟,文字流于说教。
标杆作文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
云南省曲靖一中
刘俊君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上帝赋予了生命这种神奇的禀赋,让我对我所面对的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认识,独特的思考,然后让我用我的方式去定义它们,去理解它们,从而体现出我的思想。不同
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想法不尽相同。他认为是这样,可我认为是那样。不管是智慧或是愚蠢,高傲或是谦卑,都是我的思想,我引以为傲的思想,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思想。我的思想成就我生命的独特。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假如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我的眼神将会是空洞的,是望不到尽头的黑夜。我将看不见山青,摸不到水秀,听不见鸟语,闻不到花香。我将成为一个傀儡,一个任由欲望摆布的傀儡。可是,我很幸运,我有我的思想。我的眼神是明亮的,我的整个人泛着灵光,我爱山,爱水,爱花,爱鸟,我是独立的,我是自主的。因为我有思想,所以我的爱由自己的心灵掌控,思想让我空虚的躯壳泛上灵魂之光。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思想就像一只蚕蛹,不停地挣扎着,痛苦地孕育着美丽,直到冲破那被束缚的黑夜,飞上云霄,自由翱翔。可思想又是一根铁索,当我的情感如困兽般咆哮的时候,如洪水板决堤泛滥的时候,他又紧紧地拉住我,抑制住我的冲动,不让我的鲁莽酿成我的后悔。我的感情丰富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又给我的感情带来理性的约束。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人的一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微小部分,弱水三千,仅此一瓢。生命是有限的,可思想却是永恒的。古往今来,那些智慧的哲人们,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生命又何异于我们的生命呢?他们不都是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平凡生命吗?孔子的生命是平凡的,黑格尔的生命是平凡的,蒙田的生命是平凡的,马克思的生命是平凡的……他们生命的伟大皆源自他们思想的光辉。平凡的生命因思想散发光芒,短暂的生命因思想而永恒长存。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我庆幸我有思想,就如同我拥有感情一样;我珍惜我的思想,如同我爱护生命一样;我追寻闪光的思想,就如同我向往美德一样!
【教师点评】本文亮色明显,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本文言之有物,不显空泛,这得力于作者能够在生命范围之内确立一个具体的命题,以“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命意,主旨明确,立意较好。其二,文章既扣紧了生命的话题,又以“尊严”赋予生命内涵和意义,既凸显立意价值,又不失个体生命的体验,把“我”作为思想的主体,感悟真切,情理兼具,充满真实而动人的哲思,全无说教和造作之感。其三,全文主体内容以排比段落的形式,从四个方面逐层展开——思想成就生命的独特,思想赋予躯壳灵魂之光,思想让生命充满自由而不失理性,思想让短暂的生命得以永恒。这是此文颇显用心的地方,亮色在于借助有效的形式将睿智哲思有序托出,井然醒目,显豁明朗。其四,文章语言清新自如,多用修辞,引用恰切,显示出较好的精神内涵和文字功底。(任玲)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吕氏春秋·去宥》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齐国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起来,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卖金子的地方,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
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哪里看得到人,我的眼睛里只有金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本题材料取自古代寓言,意图却直指现实。《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23日“冰点时评”栏目登出罗道的文章《被金钱绑架的中国》,里面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从域外媒体获悉,在一次多国公民参与的问卷调查中,中国被评为“第一拜金之国”。这个调查曾一度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我们的现实中,拜金主义确有逐渐蔓延甚至愈演愈烈的趋势,此题就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命制的,意图在于引导年轻人思考现实热点,审视金钱利弊,合理定义成功,追寻生命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写作指导】审题时首先抓住所给材料的旨意。齐人之所以公然抢夺他人之物,是因为“眼睛里只有金子”。这是材料的要点,构思立意需基于这个要点展开延伸。如果眼里只有金子,人性便会受到无可修复的侵蚀,那么,他就会丧失理性,泯灭人情,不择手段,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可见,文题对立意是有潜在规定的,主要还是立足于批判错误的金钱观。金钱至上的意念是可怕可悲的,更是可恨可耻的,写作时可广泛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构思。或取材于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而肆意破坏自然的现实,或取材于为了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伤天害理的事例;或写为了金钱淡薄人情的悲哀,或写追逐金钱迷失自我的悲剧;或大到国际事件中的利益纷争,或小到人情交往中的金钱侵蚀;当然还可以正面立意,写金钱面前弘扬美德、珍视人情的可贵。
此类话题现实素材较为丰富,写作时会流于列举现象,堆砌事例,缺乏自我的认识和思考,因此要精选素材,注意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另外,此题与现实关联较为密切,下笔容易情绪激动,欠缺理性,言辞过激,缺乏辩证的思考和态度,写作时需冷静审视,拟出纲目,再从容下笔。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冰心《繁星》(一二)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2)问答
问:上帝为什么要造人?
答:神要把爱给人。有时,他也让人们品尝争斗、离散、失去的痛苦,然后懂得彼此珍惜,懂得相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本题命制意图是关注和思考当前灾难频发的现实热点。灾难,有日益频繁的天灾,也有硝烟不断的人祸。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走向,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多,而倡导人类和平共处、携手互助的“大爱”,正是解决重重危机的一条必由之路。
【写作指导】两则材料的主题词是“相爱”,文题相当于“爱”的话题作文,但以人类之间携手互助的“大爱”最为切题。写作时可从正面着眼,写种种灾害之中的彼此援救支撑,诸如汶川、海地、日本大地震等灾难中体现出的大爱。也可以反面取材,以历史惨剧或国际时政为材料,写战争带来的种种残酷和灾难。可以演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扶贫,济困,慈善等等均可入文,也可以反面写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猜忌、仇恨,以呼唤彼此依靠,携手共存。
此题写作时容易大而无当,流于空泛。所以,可以选择具体的事实论据,以避免泛泛而论,做到言之有物。还可以选择形象可感的场景描写,以文学化的笔调表现出题,写出动人动情之处,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一时间,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社会学者朱煦认为,这样一个雕像,就像通往历史的一扇门,可以触发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感和自
豪感。孔子谦和、睿哲、仁爱,静静地站立在长安街边,身后映衬的是国家博物馆深远的历史。这是一幅让人沉思的景象,也是一种让人铭记的感动。
这代表了主流观点。另外还有人反对此举,他们说,传统是我们的桎梏,唯有打破它,才能创新。甚至有人坚决要求把孔子像逐出天安门广场,认为孔子讲的“礼”、“乐”、“道”、“德”、“仁”、“义”这些东西,在今天,无论是向中国还是向世界宣传,都是不合时宜的。
关于“传统与创新”,上面的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观念的交织与碰撞较为突出,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扬弃传统,如何开拓创新,是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孔子像的落成是一个无可避讳的现实热点,它激起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对阵,再一次引发人们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本题命制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热点,思考事件表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形成理性思辩的价值判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开放性强的文题,相当于“传统与创新”的话题作文,可以立意为珍视传统,也可以立意为批判传统,还可以立意为对传统的理性扬弃。写作时未必要完全局限于孔子像的论争,可以
讨论任何一个领域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文题属关系性命题,写作时要抓住“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展开构思,辩证分析,可以有所侧重,不能只偏写一方而完全丢弃另一方。
如果主张珍视传统,文中需彰显一定的文化底蕴,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认和解读做一番陈述,可以着力论述“一个国家,只有它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以佐证创新发展中传统的不可抛弃;也可以着力论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彰显创新中守正固本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列举现实事理,佐证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而演绎的完美与精彩。
如果坚持认为大力宣扬旧的传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也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可以在传统中列举糟粕,表达对传统的批判;也可列举现实中不加取舍复古诵经的危害,表达对21世纪创新思想的呼唤。
还可以立意为批评两种过于极端的观点:倒退式全盘接受传统,对传统的坚决抵制。在此基础之上,理性辩证地分析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借鉴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态度、方法,表达自己对传统的辩证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