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2004年老作者文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0:41:18 | 只看该作者
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
——2012年1月在哈尔滨讲
傅国涌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
刚才,张文质先生说到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生命化教育课题追求的不是成功。太美好了,在这个时代,要是有一个人能够立定心志说出这句话——他做一件事,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一个过程。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成功。“成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被异化了,成为“摇头丸”,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慢”字,“慢”是一个过程,“慢”是对过程的肯定,“慢”是一种开放的姿态,“慢”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我对教育的理解仅仅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理解上,我是研究历史的,我所懂的仅是历史,但我关心中国的今天,也关心中国的未来。所有正处于当下的中国人都知道,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当中,这次转型将以什么方式展开,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国家的文明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普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学、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19世纪,德国打败法国,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一百多年后,当中国的学者来到德国的一个边缘小镇,看到十九世纪的德国教学挂图:世界地图。一个德国小学生就知道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世界七大洲,知道基本的科学常识。他们还看到了当时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看到这些之后,我们就知道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我在关注民国历史的时候,刚开始主要关注大学,只有大学才能决定一个民族的文明高度,所以我们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在北大、清华、西南联大这些顶尖的大学,我们会特别向往、羡慕那些学术大师们,向往那个时代学术自由的空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越会发现,比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学,比中学更重要的是小学。我想起一百年前蔡元培当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时候,和教育次长范源濂的争论。范源濂说,小学最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小学,就不会有好的中学;没有好的中学,就没有好的大学。而蔡元培的意见正好相反,他说没有好的大学,中学的师资从哪里来?没有好的中学,小学的师资从哪里来?因此要先办好大学。这也许可以看成是一个循环的问题,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小学比大学更重要”,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学教育,而所有的人几乎都要接受小学教育。所以,我说了一句话:小学课本,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底线。这句话曾经被媒体广泛引用。为什么说是“底线”?如果说,我们的文明高度是由最顶尖的知识分子决定的,那么在底线的意义上,一个民族整体的文明水准则是由所有的中国人决定的。所有的中国人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学教育,这个民族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
我记得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慎之先生,他是1923年生人,在民国受的教育,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学,而是小学和初中,其中印象最深的课,不是数学,不是语文,而是公民课。他说当时读的那套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公民教科书》,他推算那个时代和他读过同一套教科书的人大概有几百万——那个时候的教育还没有普及。所以,他就有一个感想:这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受小学、中学教育的人,到了五十年代初,也就是建国初期的时候,正好是社会的主力,而那个时候社会风气相对较好,如果说还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话,大致已经接近了。有些人认为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好,是政治原因,是改朝换代造成的的,但是李慎之说是教育造成的,因为这些人——社会的主力人口小时候受过公民教育。
那么再回想,从孔夫子以来的教育实际上是比较单一的经典教育,这种经典教育只是提供了一个维度的教育。我不说这种教育不好,它也有它的优越性,它也包含了人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人文教育:四书五经,经典阅读,加上诗词歌赋,每个人从小就受到伦理的、审美的熏陶,但是几千年走下来,到了清朝1905年,废除科举制的那一年,2000年来的中国只是在原地踏步,一直只有这种单一化的经典教育或者说人文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世界的脚步了。当时整个世界的教育,正是我们今天普遍接受的欧美教育,这套教育是从希腊发源出来的,它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但也不排斥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同时又加上了公民教育。所以,我理解的现代教育实际上是三大板块,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
在我们当代的教育当中,其实只剩下了单一的科学教育,既没有我们古老的——有2000年传统的人文教育,也没有——曾在民国有过几十年历史的——公民教育。我们只有从西方传过来,又根据自己意识形态需要改造过的科学教育,所以我们常会觉得我们的教育在追求“快”,为什么?因为“科学”是讲究效率的,人文教育是“慢”的,是讲生命的。人文教育单一化,不好,所以我们要把科学教育引进来,但是当我们把教育带上单一的科学教育轨道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教育也是大有问题的。
这就回到我们教育的核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最终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也想过很多年,但至今没有想得特别明白。我粗浅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学校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学校并不担负培养弗洛依德、爱因斯坦的责任……不是为培养科学天才,也不是培养文学家、艺术家而存在的,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是天赋异能,天才不是靠学校教育提供的,他在任何环境下都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会给他提供一些契机。爱因斯坦也需要读大学,但他一直到大学毕业,他的物理学成绩都并不特别出色,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几百年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学校只担负一个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文明社会的正常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就是应该以人为本的,而且应该以普通人为本的,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根本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需要教出多少出类拔萃的人。学校教育,其实提供的是一条中间线的教育,它不是按照智商最高的人的标准设立的,而是按照普通人的智商设立的,所以,学校教育中,快乐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应该成为学生——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成为老师快乐的过程。今天,恰恰相反,老师不快乐,学生更不快乐。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过去对教育的主体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我思来想去,其实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如果老师不快乐,这个教育过程的展开就会带上很多阴影。所以,我想到一个词:尊严。如果一个时代的老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老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较高的,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他的生命的尊严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我们的教育基本上就失败了。何为师道尊严?就是老师在这个社会受到普遍尊重的那种尊严,如果连这个都没有,这个时代的教育——哪怕它出了很多高分的学生——也是失败的。
很多时候,那些衡量指标都是不可量化的。现在来理解民国的教育,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有战乱,有动荡,但是它的教育是相对成功的,因为那个时代教师得到了尊重,学校得到了尊重。那个时代的学校,大部分——我们不能说全部——都是由教育家来办的,而不是由行政人员来办的。那个时候,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和教育部长之间可以是来来回回的,蒋梦麟当过教育部长,也多次当过北大校长,但他不认为当了部长,再当校长有什么不好。蔡元培也当过教育总长,然后再去当北大校长。他们并不觉得校长和部长之间有巨大的落差,反而觉得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可能更体面,北大校长,在他们心目中不是一个行政职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教育家所担负的岗位。
我想到几个人。张伯苓,大家都知道他是南开大学的校长,但我更愿意说他是南开中学的校长。事实上,张伯苓办得最成功的学校可能还不是天津的南开学校,而是抗战烽火中的重庆南开中学。林砺儒,他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后来做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1949年以后做了教育部的副部长。我倒觉得他不应该去做副部长,他最适合的岗位是做校长,而不是部长。经亨颐,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创办过春晖中学。还有赵君达、高凤山、周厚枢……后面这几个人现在都不大有名了,已经被人们给忘了,但是在他们学生的眼中曾经都是耀眼的明星,曾经是太阳,正是在他们手里,天津耀华中学、北京汇文中学、扬州中学,这些学校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中学。这样的人,在民国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正是他们大大小小的教育家办出了一批很有魅力、很有影响的中小学。所以,我说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是由中小学所决定,而这些教育家就是这些学校后面的灵魂人物,他们不仅是掌舵的人,没有他们,学校就没有灵魂。

我在看民国教育的史料时,特别想到几点。第一,那个时代,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自成体系、自成脉络的,具有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小学就是小学,中学就是中学。一个人可以以终身做小学老师来作为他的理想追求,把自己的角色尽最大可能的扮演得尽善尽美;一个人也可以把中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追求,而不仅仅作为一个职业来看待。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也是如此看的。
但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不知道诸位是否同意,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教育体系的设置是按照升学的体制来的——小学是为了升初中而存在的,初中是为了升高中而存在的,高中是为了升大学而存在的。所以,中学、小学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它只是这个“升学”流水线上的环节。决定一个老师,决定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的(地位)是看你为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了多少高分的学生。这是唯一的一个指标,你自己的学校办得好不好都不要紧的。
民国时代也有“高考”,或者是一所大学单独招生,或者是联合招生,但并不影响小学、初中、高中都自成体系。如果教育的每个阶段的独立性不解决,每个人都会累死在这条“跑道”上。你不就在那里跑嘛,从小学一直到跑到高中,而且你都是为别人在跑,而不是为自己,因为所有的目标都特别的确定,每个老师和学生都为此而着急。这样,就把教育过程中的乐趣,那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消解掉了。要还原教育本身,其实就是在接受教育或获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最美好的东西,获得精神上的最大快乐,而不是在那里“跑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说“慢”,“慢”就是享受这个过程。
我想起一个故事。在苏州工业园区,那里有一家美籍华人开的企业。这个企业的食堂门口有一片草坪,要进入这个食堂,必须要绕一圈才可以。但是,员工都不愿意,他们就在草坪当中走出一条路,一条最短、最快的路。其实,这是人的天性,要走捷径嘛。这个老板有点与众不同,他后来琢磨出一个办法,他在草坪中间种了一棵树,恰好挡住了那个捷径。然后他告诉员工,在我这个公司,倡导不走捷径,用一棵树作为标志。他倡导的正是一种“慢”的观念。在一个人人都求快、走捷径的时代,求慢就是一种理想。

我们今天看民国教育,会有很多看点。刚才讲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看点:教育的独立性。另一个就是,它是人的教育,它把人当人。有一个在台湾影响非常大的知识分子,叫殷海光,是金岳霖的弟子。我到台湾参观殷海光的故居,走进去看到的第一条他手写的格言,当时印象特别深。由于他是研究逻辑学、伦理学的,因此就更加关注基本性的问题,他说:“自由的伦理基础是把人当人”。我想把这句话借过来说: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把人当人。

“把人当人”,不是说我们现在不把人当人,而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把人当成工具。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更多的是把人工具化,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胜出,要他成为考试的机器,整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教他成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去的时候,你要扭转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去拼,拼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在2006年做了一项调查,调查了1300多人,竟然有70%以上的人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在前面奔跑的过程中,实在太累了,筋疲力尽了,好不容易跑到这个点,终于可以放下来了,所以,这里都成了他的目的地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前面说,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没有终极的目标,它永远朝向未来,它只是一个过程,它没有结果,没有终点。
文质先生有本书,叫《教育的十字路口》,其实中国的文明、文化也在十字路口。我们一方面在享受着人类高科技所带来的一切最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自己正越来越往下走。我就想到另一问题:教育从产生之日起——西方的(古)希腊时代,我国的诸子百家、孔夫子时代,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人类。
今天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很多事情都是按照本能设计的,但教育是与本能为敌的,教育是要提升人,而不是按人的本能来行事,不是按本能来思考,要把人变成一个有能力驾驭自己本能、超越自己本能的高级族类。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有高于本能的东西。如果什么都按照本能去做,动物也有本能,甚至有比人类强过百倍的本能。所以,人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能力超越自己的本能,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通过教育提升人,通过教育让人超越本能,实现自我。但是现在你到街上一看,满大街的广告,或其他的东西都是把人放回本能的状态,它们都是迎合人的需要产生的,而不是让你高于自己的本能。与人的本能相对应的,无非是衣、食、住、行、性这五个,整个社会的一切仿佛都是围绕着这些而产生的。所以,广告、各种娱乐节目,它们不是向上提升人,而是向下沉沦,这是社会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与这样的本能化趋向为敌的,是为了抗衡人类向下拽的趋势而存在的,否则,要教育干嘛?如果只是要迎合本能的需要,你根本不需要读书,不需要进学校。所以,孔夫子以来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人类一代一代积累的最好的文明成果告诉你,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让我们更加靠近文明,但今天看来,我们未必是在往这个方向在走。
也有一些人在说,怀念民国是不是一种病?有人问我怀念民国是不是一种怀旧?每一次我都断然否定了,我说,怀念民国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寻找。经济学喜欢讲一个词,叫“路径依赖”,教育也要讲“路径依赖”。今天的教育,可能更多的强调外面的资源、横向的资源,而往往会忽略本土的资源、纵向的资源,那就是往前追溯。往前追溯我们有两大传统,一是孔夫子以来的人文教育,二是晚清以来的新式教育传统,我们只有这两个传统。从路径依赖来说,往往只有本土资源更有可以转化成一种动力,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外在的资源,我们在借鉴的时候,不容易转化成自己内在的生命力量。当我们回望民国的时候,是要寻找一种可以依赖的资源,一种可以依赖的本土资源,因为从晚清到民国的半个世纪当中,我们的前人立下了一些规范,创造了一些可以让我们今天重新接上的传统。
有一个企业家叫卢作孚,他是民生公司总经理,曾经是中国的船王。但他说自己是一个教育家更多于实业家。他曾经办过学校,做过民众通俗教育馆馆长,更重要的是他在重庆一个叫北碚的地方搞乡村建设,把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当地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当别人问他,你做得这么好,有什么奥秘时,他指了指墙上刷的标语:“忠实的做事,诚恳的对人”。这十个字很简单,也很朴实,但是恰恰包含了教育的真谛,忠实、诚恳,人的教育。在那个时代很多中学、小学的校训中,我们都会看见这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实”,我们这个时代可能最缺的也正是这两个字,而浮躁的、华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我对那个时代的教育总结出几组关键词:
知识、方法、视野
兴趣、健康、能力
个性、气质、精神
现在看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当我们对这些词重新进行解读之后,教育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北大有一个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他都会问一个问题: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我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法的,他也说不对。没有学生能答对,他就说:你是来开阔视野的。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知识和方法。
我有一个朋友喜欢说:在谷歌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嘛,你在谷歌上一搜索关键词,一大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记那么多干嘛?那就叫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判断”。我觉得他说的“判断”这个词非常好,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你有能力对这些知识作出判断,因为网上的东西不一定都对的,有很多都是错误的,你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那才是属于你的真本事。由此,我想到的是,今天我们缺的不是知识,因为知识获得的途径真是太多太多了——过去,我们说一个人要是不经过学校教育,就是“睁眼瞎”,但在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非常丰富了,“获取”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困难的是,你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些知识,怎么去判断这些知识,并形成你自己独立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判断我们教育的功能,就能看到它的局限在哪里。等一会儿我会讲到,当教育把老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占得太满,都占满之后,留下给他们装备自己、真正提升自己的余地就没有了。
《圣经》中说,耶稣来到世上要干什么?干三件事: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被压制的得自由。我把这三句话用在教育上,怎么解释呢?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本来都是不了解的——所以,古希腊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教育所说的把人当成人,首先也是让人认识自己: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认识你自己,就是让“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就是我刚才讲的,让你看见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被压制的得自由”,指的是你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你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活得是有自信的,是有尊严的。
我觉得在这一问题上,民国时代的学校基本上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自己去想这个问题,自己去读书,自己去玩想玩的项目。学校里有很多不同的社团,有很多让学生去从事文化或其他活动的空间,所以下面我想说的关键词是:兴趣、健康、能力。
如果一所学校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之所在,真正让他们知道兴趣在哪里,也让老师有机会把自己的兴趣转化成动力,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变得丰富、健康,也才能把一个人的能力挖掘出来——因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上帝所赋予给每个人的恩赐是不同的。每一个人恩赐的方向一定都不相同,我看到在某些领域做出重大成就的人后来回忆自己的中小学时,不约而同的讲到,自己在中学或小学时代,在某个阶段遇到某个老师,这个老师激发出他某个方面的潜能,然后他在那个阶段就奠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中科院院士施雅风是中国冰川学的开创者,他的启蒙是在初中完成的,他当时就决定要考大学的地理学专业,后来考取了浙大。中国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之一吴征镒,还在扬州中学读中学就发现自己的天分在这一方面,后来就不断在这个方面追求。科学史家、《爱因斯坦文集》编译者许良英,之所以后来会去研究爱因斯坦,也起源于少年时代的一个偶然机会,他读到爱因斯坦的一本书《我的世界观》,一心想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深感,在学校阶段,如果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在哪一个方向,并且能健康的发扬光大,这就是真教育。
我喜欢讲两个只读过小学的人,一个成了作曲家,一个成了出版家。一个叫周大风,在浙江读的小学,学生时代偏爱音乐,天分得到发掘,初中失学,踏上社会,最后成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一个叫范用,三联书店的总编辑,他只上过镇江的穆源小学,他非常怀念这所小学,甚至为她写过一本书,我还没有看过第二个人为一所母校——小学——去写一本书的。他的小学给他留下这么深的印象,以致可以写成一本回忆录,他在书中回忆了整个小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小学毕业,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他到出版社做学徒。如果要讲知识的话,他根本比不上同时代的其他人,因为别人还要继续受教育啊,而他没有机会了,但是我觉得他在小学中得到的东西已足够奠定他今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出版人。他特别讲到的是,他在小学里做志愿者,做义工——为学校管理图书馆。当时,这件工作是学生们轮流去做的,而他是小组长,并做得很好。他把图书馆的书基本上都看了一遍,其中有一套书,叫《小学生文库》,里面什么门类的书都有,还有大量的杂志,他都浏览过。这是他小学时代完成的一件事,第二件事是他在学校里办了好几个不同的壁报,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写写画画抄抄的东西,这就奠定他后来成为出版家的基础。他还参加学校组织的剧团,到街头去演出过,宣传抗日。这些在小学时代做的事情,就成为他今后很多发展的奠基石。
大家都很熟悉的金庸,香港《明报》的创始人,当然也是武侠小说的一代大家。但是他人生的根基不是由大学决定的,而是更多的取决于小学和中学。他在小学时代遇到一个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叫陈未冬,那个老师发现他的作文特别好,五年级时,班级创办了一个班刊叫做《喔喔啼》。这本《喔喔啼》,老师就让他做主编,还推荐他的一篇作文在当时杭州的一家报纸发表。中学时代,他就自己给报纸投稿,并发表了三篇作文,这三篇作文我都在档案管里找出来了,已经写得非常好了。如果我们将他后来的武侠小说和他中小学时的作文联系到一起,也许我们会蓦然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在他的少年时代都已经奠定了。少年时代的那条线索是直接抛向你的未来的,这是一条神秘的线索。
我在和年轻人说“读书”这件事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这样一番话:你说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尤其是这本书考试不考的,读了干什么?你读那本书,也不考的,有什么用?是的,没有用。但是,也许在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三、四十年后,你少年时代读过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会在你的脑子中跳出来。或者,在你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它会突然跳出来,那是什么?那就是一条神秘的线索。这条神秘的线索就像天罗地网一样埋在你生命的深处,待某一天它就会被拎出来。这条线索就是你的人生,就是你的精神世界。
如果没有你早年的阅读,当你在以后的人生中想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你没有线索可以被拎,因为你的生命中没有布下像天罗地网一样的线索。那些线索在当时布下的时候,是无用的,它不是有意的。我们今天所讲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于追求“有用”,也太过追求“有意”、“刻意”。我们把这些看得太重了——而对“无用”非常排斥,对“无意”、“不经意”看得很轻。等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拎起来的线索,因为你的生命中本来就没有埋下什么伏笔。
我经常想到,人成年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课堂里面学的东西的竞争,不是作业里、考试里那些东西的竞争,因为这些东西大家都差不多。人与人的真正竞争是在不一样的地方展开的,我看的书你没看过,那我就跟你不一样,最多的竞争是在原先“无用”的地方、“无意”的地方。
如果我们观察每一个时代在不同领域有造就的人,你从表面怎么都看不懂他。我喜欢用阅读这个角度去观察,八九不离十就能看懂很多人。比如,我认识一些在各自领域有重要建树的老先生,比如著名律师张思之,他为什么成为律师界的泰山北斗?你可以说他专业好,他有道义勇气,都对,但是你这样说等于什么都没有解释。法律学得好的人有,辩护辩得好的人也有,有勇气的人也不仅是他。我破译他的精神密码,之所以区别于同时代甚至比他晚一辈的律师,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身上有一些别人不具备的东西——我用一个词概括叫:人文性。专业性、公共性别人同样有,人文性别人可能也有,但绝没有他这么强烈。他是1927年出生的人,六七年前,我在编《过去的中学》时,请他写一篇回忆的文章。他的回忆让我大为惊讶,他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堂课,他回忆在抗战中的重庆读高中,有一位高中老师姓傅,本是东北大学的教授,因为战争的缘故流亡到那里做了中学老师。他记得那是一堂讲李清照词《声声慢》的课,老师仅就其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词就讲了一节课!少年的他没有想到汉语竟然有这样打动人心的力量,竟然有这样的穿透力,这堂高一时代的课直到八十他还记得,并将留在他心中一辈子。他的专业和古典文学没有关系,但是2005年夏天我去北京看他,他在一家酒店的大堂等我,当时带了一本书在看,我一看桌子上的封面,就突然明白了他一生区别于其他同行的奥秘——那本书是《元曲选》。我明白了高中那堂课给了他一辈子,给的不是专业,而是精神的滋养,他一辈子都能在这里面得到滋润。所以,他一方面可以站在法庭上辩论,另一方面他在辩词中一辈子都在追求汉语的美感。你可以说一个律师与元曲、宋词有什么关系,但是,正是这些才是留在他生命里一辈子的东西。
我特别赞成文质先生搞的跨年诗歌朗诵会,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这种美育的东西,才更容易成为他生命内在的东西,从中可能转化出一生的资源。其实,教育说穿了就是要把人当人,但是把人当人是需要资源的,这不是一句空话。你不知道李白,不知道曹雪芹,不知道屈原、杜甫,不知道鲁迅、胡适,你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在文化上变成一个中国人——你只能是物质上的中国人。就像我们到了美国,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美国人,因为我们不是在惠特曼的诗歌、海明威的小说哺育下成长的,我们要进入他的文化,进不去啊。有些华人在美国生活几十年,交往的圈子基本上还是华人,因为他跟人家是两个文化系统。我曾经想,一个人在这个时代生活,他在精神上需要两个证件,一个是中国文化的身份证——这是指你身上中国文化的元素,另一个就是全球普世文化的护照,你要知道自希腊文明以来整个文明的脉络。你有了这两个证件才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现代人,大致上可以跟这个时代构成一个对应的关系。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你虽然活着这个时代,但实际上和这个时代是很远的,你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很小的世界。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民国的教育是成功的。一个时代不能因为它是乱世,就说它是失败的。诸子百家不是产生在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而是产生在春秋时代。民国,是中国的乱世,但是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真正融合中西的道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本土化,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不仅享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同时能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优质的那些资源,这就是民国时代曾经做到的。
最后一组关键词是:个性、气质、精神。
这些词,我们看上去都是虚词,全是虚词,是这个时代所反对的词,是这个时代不喜欢的词,但恰恰是这些词才是“把人当人”的根基。人区别于其他人的,不就是这些东西吗?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展开,在教育中没有能塑造人的个性,也不能让人的气质得到展现,更不能培养他们健全的精神,那种教育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今天,我们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有可能做得更好的,中学可能难度更大。毕竟小学还是能给小学生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无用的事情,恰恰是最有用的;那些有用的,恰恰是没有的。在这方面我有一些个人的体验。我觉得,当我成人以后,在学生时代所学过的东西,基本上都用不着,可以说90%都没有用上。但是自小学时代以来,我读的那些课外书基本上都有用。这个“有用”不是说直接拿来的那个“用”,而是它总在你写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的时候,那条神秘的线索会被激活,几十年前的东西,就被扯出来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真实存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难用一种物质的、可以量化的方式去表达,就好像《圣经》里的一句话:“你必点燃我的灯。”
今年有本书,大陆出的是删节版,没有香港的全版精彩,书名叫《燃灯者》,是讲北京大学周辅成先生的。“你必点燃我的灯”,教育就是要点燃学生那盏灯。你做了几十年的教师,哪怕有一个学生的灯被你点燃,你也是可以骄傲的,何况,你有可能点燃更多人的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其实就是“燃灯者”,点燃那盏灯的人,你的伟大的工作就是擦亮火柴,因为讲台下面那些眼睛就是那些还没有被点亮的灯。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感谢邱磊老师将录音整理成文】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17:38 | 只看该作者
作文也需盘盘点




云南
任玲


同学们经历过真实写作的体验,知道作文是需要灵感的,有灵感时文思若涌泉,汩汩而出,没有灵感时,握笔多时抓耳挠腮怎么也搞不定八百字,搞定了也如挤牙膏一般,干瘪枯燥面目可憎。然而,考场却正好不是有利于写者文思泉涌的所在,焦虑、紧张、时间紧、题目新,许多因素都影响着表达的质量。


所以,等着考场上灵感爆发,是件有风险的事情,很多学生都在这个风险中草草写下了决定自己语文成绩的作文,甚至,有的写出的是十几年来最差的一篇,何其遗憾。既然临时应急靠不住,作文就应该储备些什么,让自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们的备考经验是,最后一个月,可做三方面储备。


第一是储备不同文体的规范文章各一篇。不是用来抄袭,而是用来规范文体。现在很多学生文体意识淡薄,写出来的文章四不像,虽然许多省份并没有在文体上有所限制,但并不等于对文体没有要求。有的文题或材料本身较为诗意,适合用文学化方式加以演绎,则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为佳;有的材料明显地昭示着一个论点,较适合写成议论文,就以议论为上策。所以,记叙文议论文的起码规范应该要明确,自己心里有一个好的“样子”,写起来自然不会出现四不像的倾向。储备时需注意,所选应是文体特色较为鲜明的篇章,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是优秀作文。


第二是储备几种好的作文形式。作文不应该为形式而形式,但是,形式上丝毫讲究都没有的文章并不是好文章。同学们不必钻牛角尖,去搞一些“非语文”古怪形式,诸如坐标啊几何证明啊什么的,但是,有些常规的好形式,诸如书信体,片段式,小标题式,排比段落式、小诗开篇式等等,都值得尝试。做个有心人,将曾经令自己动心的某种形式库存起来,不必求多,三五种即可,在平时的作文中加以模仿训练,上考场时,根据题目和自身优势,适合写成什么形式就选择什么形式,行文的思路会快捷清晰得多。


第三是储备一些内涵丰富的好素材。上考场之前,要盘盘点,看看自己有多少“压箱底”的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中空空如也,想文思泉涌是绝不可能的。有时候,有几个好素材,就可以有好的构思,好的立意,写出好的文章。储备素材虽是平素的事,考前一月却需要对素材进行精心地分类整理编码。储备的素材要多元化,多类型,多主题。应该有历史的,更要有时代性强的;应该有文学文化名人的,更要有现实热点的;应该清理课本上有价值的素材,也要搜集些课外的热点。要注意重视那些内涵丰富的事件,这样便于多角度开掘,在许多话题中都能用上;要注意储备新颖的反映时代风貌的素材;要注意素材的细节化,储备细节生动的、有血有肉的、能感动自己的、容易触发记忆和思想的,用之有感染力的素材;要注意对素材的关键环节和语句做勾画批注,加深印象;还要注意训练对同一素材的多角度开掘和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脆弱的苇草,是坚韧的寒梅,是奔跑的羚羊,是悠然的仙鹤;生命是一个又一个困惑,是一次又一次突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恬淡;生命是上苍借你一用的资本,到时候,不管你用与没用,亏本与否,都必须连本带利地偿还;生命是一只劳蛛,即使知道网不住星星和月亮,依旧不辍编织;生命是一个舞者,即使身戴镣铐,也要舞出生命的绚丽与悲壮……


关于“生命”,上面的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在灾难频发的今天,无数的不确定凸显生命的短暂与宝贵;在信仰迷失的今天,为生命寻一个支撑,显得格外紧要;在充满诱惑与陷阱的今天,赋予生命抵御外物的力量,显得极其迫切;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今天,在超速的节奏和脚步奔忙的今天,重新认知生命的意义,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题意在引导年轻人追问生命,认知生命,读懂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生命的价值,演绎生命的精彩。


【写作指导】所给材料的要点是追问“生命是什么”,材料展示的是对生命的多层面解读,由此推演,此题写作的“重心”应是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生命是一个宽泛的话题,话题宽,有利之处是立意自由,无所拘囿。构思时,可围绕“生命”,结合自我的思考和自身素材库存的实际,得出立意的方向,诸如: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坚韧的,生命是美丽的;生命在于自由,生命在于奋斗,生命在于奉献,生命在于尊严;我的生命体验,亲人的生命故事,名家的生命历程,自然的生命物语,等等。这个过程,是将宽泛的话题具体到某一个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具体,越能避免行文的空泛芜杂。构思时尽可能打开思维进行链接,任何一种生命现象都可以入文,任何一个生命奇迹都值得歌颂,任何一段生命体验都弥足珍贵。


写作时容易出现的失误,一是扣题不紧,有跑题之嫌,所以不要忘记紧扣“生命”展开思绪,围绕“生命”收束全文。二是没有具体可感的生命形式,文字流于空洞。三是没有真切动人的生命感悟,文字流于说教。


标杆作文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


云南省曲靖一中
刘俊君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上帝赋予了生命这种神奇的禀赋,让我对我所面对的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认识,独特的思考,然后让我用我的方式去定义它们,去理解它们,从而体现出我的思想。不同

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想法不尽相同。他认为是这样,可我认为是那样。不管是智慧或是愚蠢,高傲或是谦卑,都是我的思想,我引以为傲的思想,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思想。我的思想成就我生命的独特。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假如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我的眼神将会是空洞的,是望不到尽头的黑夜。我将看不见山青,摸不到水秀,听不见鸟语,闻不到花香。我将成为一个傀儡,一个任由欲望摆布的傀儡。可是,我很幸运,我有我的思想。我的眼神是明亮的,我的整个人泛着灵光,我爱山,爱水,爱花,爱鸟,我是独立的,我是自主的。因为我有思想,所以我的爱由自己的心灵掌控,思想让我空虚的躯壳泛上灵魂之光。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思想就像一只蚕蛹,不停地挣扎着,痛苦地孕育着美丽,直到冲破那被束缚的黑夜,飞上云霄,自由翱翔。可思想又是一根铁索,当我的情感如困兽般咆哮的时候,如洪水板决堤泛滥的时候,他又紧紧地拉住我,抑制住我的冲动,不让我的鲁莽酿成我的后悔。我的感情丰富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又给我的感情带来理性的约束。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人的一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微小部分,弱水三千,仅此一瓢。生命是有限的,可思想却是永恒的。古往今来,那些智慧的哲人们,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生命又何异于我们的生命呢?他们不都是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平凡生命吗?孔子的生命是平凡的,黑格尔的生命是平凡的,蒙田的生命是平凡的,马克思的生命是平凡的……他们生命的伟大皆源自他们思想的光辉。平凡的生命因思想散发光芒,短暂的生命因思想而永恒长存。


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我庆幸我有思想,就如同我拥有感情一样;我珍惜我的思想,如同我爱护生命一样;我追寻闪光的思想,就如同我向往美德一样!


【教师点评】本文亮色明显,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本文言之有物,不显空泛,这得力于作者能够在生命范围之内确立一个具体的命题,以“生命的尊严在于思想”命意,主旨明确,立意较好。其二,文章既扣紧了生命的话题,又以“尊严”赋予生命内涵和意义,既凸显立意价值,又不失个体生命的体验,把“我”作为思想的主体,感悟真切,情理兼具,充满真实而动人的哲思,全无说教和造作之感。其三,全文主体内容以排比段落的形式,从四个方面逐层展开——思想成就生命的独特,思想赋予躯壳灵魂之光,思想让生命充满自由而不失理性,思想让短暂的生命得以永恒。这是此文颇显用心的地方,亮色在于借助有效的形式将睿智哲思有序托出,井然醒目,显豁明朗。其四,文章语言清新自如,多用修辞,引用恰切,显示出较好的精神内涵和文字功底。(任玲)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吕氏春秋·去宥》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齐国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起来,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卖金子的地方,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


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哪里看得到人,我的眼睛里只有金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本题材料取自古代寓言,意图却直指现实。《中国青年报》20101223日“冰点时评”栏目登出罗道的文章《被金钱绑架的中国》,里面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从域外媒体获悉,在一次多国公民参与的问卷调查中,中国被评为“第一拜金之国”。这个调查曾一度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我们的现实中,拜金主义确有逐渐蔓延甚至愈演愈烈的趋势,此题就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命制的,意图在于引导年轻人思考现实热点,审视金钱利弊,合理定义成功,追寻生命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写作指导】审题时首先抓住所给材料的旨意。齐人之所以公然抢夺他人之物,是因为“眼睛里只有金子”。这是材料的要点,构思立意需基于这个要点展开延伸。如果眼里只有金子,人性便会受到无可修复的侵蚀,那么,他就会丧失理性,泯灭人情,不择手段,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可见,文题对立意是有潜在规定的,主要还是立足于批判错误的金钱观。金钱至上的意念是可怕可悲的,更是可恨可耻的,写作时可广泛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构思。或取材于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而肆意破坏自然的现实,或取材于为了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伤天害理的事例;或写为了金钱淡薄人情的悲哀,或写追逐金钱迷失自我的悲剧;或大到国际事件中的利益纷争,或小到人情交往中的金钱侵蚀;当然还可以正面立意,写金钱面前弘扬美德、珍视人情的可贵。


此类话题现实素材较为丰富,写作时会流于列举现象,堆砌事例,缺乏自我的认识和思考,因此要精选素材,注意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另外,此题与现实关联较为密切,下笔容易情绪激动,欠缺理性,言辞过激,缺乏辩证的思考和态度,写作时需冷静审视,拟出纲目,再从容下笔。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冰心《繁星》(一二)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2)问答


问:上帝为什么要造人?


答:神要把爱给人。有时,他也让人们品尝争斗、离散、失去的痛苦,然后懂得彼此珍惜,懂得相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本题命制意图是关注和思考当前灾难频发的现实热点。灾难,有日益频繁的天灾,也有硝烟不断的人祸。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走向,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多,而倡导人类和平共处、携手互助的“大爱”,正是解决重重危机的一条必由之路。


【写作指导】两则材料的主题词是“相爱”,文题相当于“爱”的话题作文,但以人类之间携手互助的“大爱”最为切题。写作时可从正面着眼,写种种灾害之中的彼此援救支撑,诸如汶川、海地、日本大地震等灾难中体现出的大爱。也可以反面取材,以历史惨剧或国际时政为材料,写战争带来的种种残酷和灾难。可以演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扶贫,济困,慈善等等均可入文,也可以反面写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猜忌、仇恨,以呼唤彼此依靠,携手共存。


此题写作时容易大而无当,流于空泛。所以,可以选择具体的事实论据,以避免泛泛而论,做到言之有物。还可以选择形象可感的场景描写,以文学化的笔调表现出题,写出动人动情之处,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1
1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一时间,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社会学者朱煦认为,这样一个雕像,就像通往历史的一扇门,可以触发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感和自


豪感。孔子谦和、睿哲、仁爱,静静地站立在长安街边,身后映衬的是国家博物馆深远的历史。这是一幅让人沉思的景象,也是一种让人铭记的感动。


这代表了主流观点。另外还有人反对此举,他们说,传统是我们的桎梏,唯有打破它,才能创新。甚至有人坚决要求把孔子像逐出天安门广场,认为孔子讲的“礼”、“乐”、“道”、“德”、“仁”、“义”这些东西,在今天,无论是向中国还是向世界宣传,都是不合时宜的。


关于“传统与创新”,上面的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观念的交织与碰撞较为突出,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扬弃传统,如何开拓创新,是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孔子像的落成是一个无可避讳的现实热点,它激起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对阵,再一次引发人们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本题命制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热点,思考事件表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形成理性思辩的价值判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开放性强的文题,相当于“传统与创新”的话题作文,可以立意为珍视传统,也可以立意为批判传统,还可以立意为对传统的理性扬弃。写作时未必要完全局限于孔子像的论争,可以


讨论任何一个领域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文题属关系性命题,写作时要抓住“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展开构思,辩证分析,可以有所侧重,不能只偏写一方而完全丢弃另一方。


如果主张珍视传统,文中需彰显一定的文化底蕴,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认和解读做一番陈述,可以着力论述“一个国家,只有它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以佐证创新发展中传统的不可抛弃;也可以着力论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彰显创新中守正固本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列举现实事理,佐证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而演绎的完美与精彩。


如果坚持认为大力宣扬旧的传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也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可以在传统中列举糟粕,表达对传统的批判;也可列举现实中不加取舍复古诵经的危害,表达对21世纪创新思想的呼唤。


还可以立意为批评两种过于极端的观点:倒退式全盘接受传统,对传统的坚决抵制。在此基础之上,理性辩证地分析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借鉴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态度、方法,表达自己对传统的辩证思考。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18:32 | 只看该作者
那一刻,我们的心是否有所触动?
  
  云南 任玲
  
  
  
  傍晚,巷口的角落。
  
  母亲在照看小杂货摊子,货摊边上,一个小女孩蹲在凳子旁,因为凳子太矮小,女孩只好把身子缩成一团,她在写作业。女孩的衣服看上去脏脏的,脸庞也不够清秀,不算是可爱的那一种。就连作业本上的字迹,都是凌乱而笨拙的。她或许是个学习落后的孩子,并且不招同学喜爱,不被老师关注。但此刻,你看到了吗?她蜷着身子写字的神情,那是一个孩子在努力,在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哪怕比起优秀的同学来,她的作业有多么糟糕……
  
  
  
  清晨,天色微微泛亮。
  
  一个个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还有一阵阵单车的铃声,一个个躬着身子登车上坡的背影。这些匆匆奔忙的行人中,就有学习很落后的学生。也许他昨天的考试中,被排到了班级最后一名。但他们仍然拼命拼命地登车赶往学校,背着重重的书包……
  
  
  
  校园的一角,同学们在打扫班级份内的清洁区。你看见了吗?那个你觉得让你费尽心思、伤透脑筋的调皮孩子,在你面前卖力地干活,为了博得老师哪怕一瞬间的欣赏,他伸手把最脏的纸张捡进垃圾袋……
  
  
  
  拔河场上,那几个你总认为“吊儿郎当”的学生,为了班级的第一,拼命地拉着绳索,哪怕一周来历经几场较量手上已磨出了血泡……
  
  
  
  这些场景,或许我们都见过。但这一刻,我们的内心是否有所触动?我们是否能体察孩子那颗尚存的上进之心?我们是否因此乐于在他一波三折的路途中多给他些鼓励,多给他些信心?
  
  真的,遇到爱惹麻烦的孩子、学习吃力的孩子、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我们总是很头疼。但我们更清楚,他们才是更需要扶持和帮助的孩子,在困境中迷失方向、在人群中倍受歧视、在学习上总不起眼的孩子,他们的存在,更能决定教师的意义。
  
  爱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怎样的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哪怕他是怎样差劲的孩子。
  
  
  
  ——这,正是教育者所需要的胸怀啊!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19:21 | 只看该作者
任玲:守住本分,亲近经典
  



前言
“我始终认为,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应该守住语文的本分,不甘心于做应试教育英雄,而应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在语文教育受到世俗功利侵染的今天,云南省曲靖一中特级教师任玲这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无疑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为了让广大一线教师,更多地了解任玲老师及她所倡导的“经典语文”教学理念,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任老师。
记者:我从您学生那里了解到,您给他们开课之初,会在黑板上写下“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据他们说,这句话使他们深受启发。您写下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任玲:我一直把这两句话称作我的语文宣言。几乎每一届,我给学生上语文课的时候,总要讲一个“语文是什么”的专题,讲我所理解的语文,我所追求的语文,还有我们在一起的漫长日子要走的路,要读的书,要背的诗文,要写的随笔。有时用两三课时,有时甚至四五课时。有这个认识和舆论垫底,以后的一切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我的目的很明确,让他们敬畏语文,懂得语文的价值,把语文当做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我深知课堂里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已经深陷应试泥潭,对语文已经产生了“钝感”,甚至已经厌倦。虽然高考压力大,我还是要在高三来临之前,利用宝贵的两年做真正的语文,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后的语文课了。

“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前者指阅读经典,后者指感悟生活。前者是吸纳,后者是输出,也就是通常说的读与写。读,不只是读课本,两年中至少要有为自己精神垫底的书籍。写,不只是写作文,更要借助自由随笔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没有这两点,就没有真正的语文。
记者:您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阅读,回归语文的本分,回归语文教学的常态,追寻学科价值”。可是,据我了解目前高中生的学业压力非常大,他们似乎每天沉溺于题海中,跟着老师们研究各种各样的应试技巧,在这样的情况下,您如何引导他们去回归、亲近经典呢?
任玲:我自己对语文试卷一直充满了对立情绪,所以我不会乐意把我宝贵的时间过多地耗费在无意义的试卷挠腾中,自然也就避免了学生过多地沉陷进去。考试训练很多时候是重复劳动,这些强化训练越多,对学生的捆绑和负面影响越大。语文老师首先要看透这一点,要有这一份良知。所以,高一高二尽可能避免拼命应试,以上课、阅读和随笔为主要任务。
我首先很珍惜课堂这个窗口。如果孩子们被课堂烦透了,就不会再向往阅读。毕竟学生要学习那么多科目,任务繁重。所以,课内尽可能大胆取舍,适度延伸。我曾经用一个月时间上《红楼梦》,用大半个学期上唐诗。《论语》《孟子》《庄子》,鲁迅,还有那些值得留在学生生命深处的名字,我都舍不得轻易泛泛而过。我希望通过我的课堂,学生能热爱语文,热爱文字,热爱读书,不做只有分数的文化侏儒。
我们还常常开展一些活动,促进阅读回归。我曾根据学校图书馆的书目,给学生做过推荐;曾组建过班级图书“精品屋”;曾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推介自己钟爱的书籍;曾利用文学社开展好书荐读;举办书评展览活动;实施新课程后,我们领着学生几乎把必读名著都读完了,我们借着东风热火朝天地开读书报告会;分期评选读书活动中的“文学之星”。读书笔记是整个高一最重要的作业,也是过程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一部名著可能占用一个月的语文晚自习,同学们把要展示的内容做成PPT,小组合作,讲得像模像样,读书氛围自然被营造起来了。
为了强化阅读,我们也会利用考试。在期中期末考题中,都有本期名著考查的内容,借助“考试”这个挡箭牌,我们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做些事情。事实上,阅读是本,是内功,而技巧是末,是外在的。聪明的语文老师,不会舍本求末。真正抓好了阅读和写作,成绩绝对差不了。
记者: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您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是,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可能任何荣誉都敌不过学生的认可和爱戴。据我了解,您的学生没有不敬佩您的,他们说,您的课堂极具“霸气”,您为人“一身正气”。我想,这可能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褒奖了。您怎么看学生的这些评价?
任玲:“霸气”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会有这个印象。但我想,它可能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果决,一种对“语文教育”尊严的维护吧。我很欣赏陈日亮先生的“我即语文”。 语文老师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窗口,一片天地,一个世界,一种引领。在语文沦为第三世界的时候,我必须用我的底气,去表达语文的底气。我底气不足,语文就更没有地位了。所以,言说总是慷慨激昂,坚定不移。当然,前提是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必须有深刻的理解,有足够的自信。
我看不起不读书的人,也会挖苦不爱读书的人,对总体成绩非常突出的人也不例外。有些孩子从初中就开始偏科,把语文视为可有可无的学科,我要找各种机会让他尝到读不懂文章的尴尬,并且毫不讳言:“你已经遭受语文的报复了!如果你再不重视读书,这报复会继续,甚至更残酷。”我也常常对学生说:“如果你不读书,只想考高分,那么,我不会教你任何技巧,因为没有建立在不读书之上的技巧。”说这些话的时候蛮狠的,所以显得“霸气”吧。呵呵。
至于他们说的“一身正气”,我想可能是性格印象吧。我这人向来不惧恶,不媚上,不惟势,不惟权,也不惟书本。对恶者直言抨击,对弱者同情帮助,不掩不惧、不吐不快。这与我的精神传统有关。在我的教学中,有一串名字,从屈原开始,一直到鲁迅,他们的人格首先融进了我的生命,我的课堂又试图让他们能融入年轻的生命中。我特别赞同王尚文先生的一句话:“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我从不虚妄地赞美,那些人格是与我自己所追求的精神气质溶为一体的。
记者:您为什么提倡“语文教育要培植独立、健朗、理性的话语方式”?
任玲众所周知,教育惯用的话语方式是远离实际的高格言论,教师转嫁公理,照搬结论,宏大空泛,僵化说教,学生接下衣钵,用这一套话语系统对付考试,至于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无所谓,能考高分就行。而考试之外的另一套话语系统,则是玩世主义的,真实但不乏社会传染的萎靡低俗和犬儒气息。师生在“伪圣”与“真俗”两端,人格分裂。
如今都抱怨学生作文中普遍没有一个“我”,充斥假大空。是学生愿意这样吗?不是,他们会说,是考试逼的。事实上我看不只是考试逼迫,更为严峻的是,老师的精神生命还普遍活在远离时代的陈旧话语系统里。从小学开始,老师一点点把这些刻板的东西输送给学生,等到基础教育结束了,就是刮骨疗法,也难以完全剔除这种空泛和虚假。假教育教出来的是假人,将来肯定只能形成假社会,恶恶相报。
社会在发展变革,老师却普遍失去了更新精神词汇的能力,因为一直接受的灌输根深蒂固;因为深受各种钳制,抱残守缺成了惯性;还因为应试负担过重,沉重拉扯无暇看路,精神深处与时代严重隔膜了。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理性永远没有愚昧可怕,社会应该有足够的勇气为师生的思想解禁。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中强调“培植独立、健朗、理性的话语方式”这个命题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各个层面的思想松绑,需要培植师生的批判意识和独立思想,当然,一切还是得从广泛阅读开始,从扩开人文视野做起。
记者:您的新作《我的经典语文》刚刚出版,“经典语文”是您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能不能具体阐释一下?
任玲:我所说的“经典语文”是我心中理想语文的代称,也是贯穿我的语文教育追求的一条明晰线索。它包含多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是指教材系统的经典性,主张教材要着眼于精神层面和语用层面来编选,用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年轻的生命。以此为前提,优秀的语文课当借助经典文本促成学生心智与语言的双重生长,或者说,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达成心智的生长,借助语言文字的魅力来实现人文教育。
第二个层面是强调把语文当做师生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做滋养性情、丰富心灵、充实思想的必不可少的生命过程。首先是教师阅读经典,把修养国学当做终身课题,在阅读中建立起评判、审视经典的能力,保有守护文化精髓的良知,形成滋养年轻生命的文化自觉。其次是引领学生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亲近经典,读有内涵的书,读传承人类文化精髓的书,建构丰富的精神家园。
第三是考试指挥棒的层面,主张指挥棒不把学习者指向无意义的耗损生命的试题鏖战,不只是指向某种“结果”的认定,更指向书籍,指向经典,指向积淀,指向完成某一阅读任务的具体过程。
记者:您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作为自己的教育座右铭。由此可见,您非常重视阅读。能不能给我们的老师推荐一些书目?
任玲:教师阅读书目的选择,我认为可以根据发展需求和趋向来定。
才步入教坛的年轻老师,我提倡他们与教材、与学生“同步阅读”。即教什么,就顺着什么方向做延伸阅读。这个相当不容易,可谓读无止境,要做好可能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我现在仍然持续着这样的阅读,只是多了些“专题研读”的味道,比如根据兴趣专读苏轼,专读鲁迅等。同步阅读是修炼专业内功的最佳途径,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得以提升加固的保障。无论教材怎么变,“根”和“本”是不变的,这“根本”就是经典作品。经典研读,对语文教师教学生涯的回报最为丰厚。
教师站稳了讲台后,会遇到发展瓶颈,这个时候要有所提升,必须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我自己的教育经典阅读,开始于苏霍姆林斯基系列,《给教师的建议》《和教师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爱情的教育》等,我的教育反思与追寻,与这些阅读紧密相关。教育以及人文类书籍,可各取所好,钱理群,刘铁芳,谢泳,吴非,崔卫平,杨东平,李镇西,许锡良,张文质,林达,徐贲,龙应台等等,这些人的书都可以有所涉猎。
从专业提升的角度说,语文教师要阅读学科建构方面的书籍。我自己颇为受益的书籍如李海林《言语教学论》,《韩军与新语文教育》,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人文·语感·对话》(倪文锦、王荣生主编),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对话语文》(钱理群,孙绍振),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
着眼于文本解读艺术的如《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着眼于审视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合宜的如《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着眼于课堂教学艺术提炼的如《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
着意于教学研究的老师,还可以读一读培养研究能力的书籍,比如崔允《有效教学》,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书籍。
我特别提倡网络阅读,大量吸取有助于透视种种现象的思想含量丰富的文字,我把它称之为“思想放飞的自由天宇”。许多视野开阔、功底深厚、思想灵动的教师,都有过这个随心所欲自得其乐的阅读过程。
结语
任玲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从她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她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激情和一份责任。我想,正是由于这份激情和责任,才让她二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从未停歇过与急功近利的现实争夺阵地的“抢夺战”,她不是抢夺时间追逐分数,而是把学生从分数至上的现实中抢夺回来,抢夺一块精神净土,守候一处精神家园,抢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热爱阅读,亲近经典。
——发表于《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教师版第29期,总第532期 2011年7月19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21:07 | 只看该作者
呼唤“一线学术”(云南 任玲)






一、不愿说“学术”
意识深处,“学术”这个词太阳春白雪,似乎是知识贵族的专利似的,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每每看到那些慷慨激昂的“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的宣言,总是敬畏。那是教师中极少数的几个敢说的话,而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实际上还活在学术的荒芜地带。
稍稍与学术挂上钩的是论文吧?但不提论文还好,一提叫人心寒。在绝大多数教师眼里,论文只是晋升职称的硬件而已。为了这硬件,出钱买文也好,请人代写也好,网上剽窃也好,总得去应付,当然,还要想办法“发表”或者“出版”,于是一场愿打愿挨的游戏盛演不衰。你出“版面费”,我给奖状、证书,把你不知所云的东西变成铅字。
这交易一做,离我们最近的“学术”变垃圾了。我们已经不愿意相信达标时的硬件是“硬”的,不愿意相信杂志里的含量是纯的,也不再愿意相信“学术”是我们的职业必需品。
二、不“学”哪有“术”?
许多所谓的“发表”、“出版”,早已成了明眼人心里的痛。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真冤枉了一线受苦受难的兄弟姐妹,谁愿意捧着微薄的工资买那些版面费铺就的破玩意儿?于是一线教师就把抱怨都发泄在这“硬件”上,声嘶力竭地抗议写论文,认定那是“无理要求”。就这样,稍稍与我们接近的“学术”在抗议声中与我们擦肩而过,不仅得不到青睐,还惹来人们一脸的鄙薄。于是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学术”。“学术”是我们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其实明眼人也都清楚,一线教师远离学术,并不是“硬件”惹的祸,而是现实一手造下的。看看眼前,哪一所学校最关注的不是中考高考上线率?不是平均高底几分的排名顺序?哪一所学校奖励的不是超额完成“承包”任务的“优秀教师”(哪怕是不惜任何代价包括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得来高分)?应试鏖战中抓不到好分数是要被淘汰的,这才是硬道理!如此这般的生存压力,使普通教师心里最急需的不是那遥不可及的“教育家”梦想,而是决定衣食饭碗的分数;心里最恐慌的也不是能否成为学者,而是被无情的分数淘汰出局。一线人群中,主动订阅学术期刊的有多少?最多关注那些吃应试饭的杂志有什么模拟试题和升考动向。而自觉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就少之又少了。一线教师身上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鏖战重负,累弯了腰脊,收获的却是“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了”的感叹。一线语文人在“唯应试是图”的功利性教育与自己的学科精神之间挣扎,最终还是被沉沉的试卷压迷糊了,只好在枯燥匮乏中勉强用分数维持自己的尊严,走着一条与“真语文”背道而驰的路,走得一脸尴尬。
没有“学”,哪里有“术”?在教师用于申报职称评定的论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极为反常的现象,有些教学上有“优秀业绩”(更贴切地说是分数可观)的老师,论文或者是思路混乱的杂货拼盘,或者压根就是教案抄录,或者是直接剽窃他人作品,至于概念不清、见解粗陋、文句枯燥等毛病,更是普遍存在了。
我们不需要为他论文的不合格找任何“可以不合格”的借口,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从来不爱文学、不看“闲书”(教本教参之外的书)、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解读的语文老师,能够让他的学生爱语文、爱读书;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从来都懒于动笔的语文老师,能极其自如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我们更无法想像成天只在试卷、教本、教参之间周旋的语文老师,会是一个有足够的思想引领学生、有足够的精彩征服学生、有足够的才情震撼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诠释文字魅力的老师。
可悲的还在于这并不只是一个地方、一些老师的实际,简直可以说是我们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尴尬。记得曾经在论坛里看到一个《点评语文特级教师》的帖子,“抨击”许多语文特级教师充其量只是“文化侏儒”这说法很是尖锐很是难听,却真正触到了语文人的痛处。我们有多少老师在天长日久地重复“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我们有多少“优秀”的教师只会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应试高招?我们有多少“成功”的教师沾沾自喜于自己高出别人的那零点几分的所谓成就而对文学名著、教育理论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
著名学者谢泳在提及那场语文教育大讨论时说:“中学语文教材和一些教学方法,已近于无聊的程度,教师却没有什么察觉。一个从事人文教育的人,麻木到了如此程度,实在是一件让人忧虑的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语文教师的文化视野》)这话尤让人震撼。我们为什么“无动于衷”?我们为什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说白了,常年的茫然苦教已经让我们在困顿中“麻木”了。有人感叹,“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恐怕再难培养出大师级的教师了!”低调一点看,如果我们继续活在试卷、教本、教参三点一线之中,活在重重重压之下,活在恶性循环之中,活在荒芜贫乏地带,不要说“大师”,就连像样的教师都要活没了。
不给教师减负,就只好茫然苦教。不摆脱茫然苦教的状况,就只好在重负下挣扎。这是可怕的恶性循环。如此循环下去,教育怎能走出困境?
三、呼唤“一线学术”
许多年来,语文教师在你是我非的名家炒作中无所适从,在风雨飘摇中围着指挥棒晕头转向地劳碌。大旗打过来又打过去,来自广大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参与有多少?老师们都觉得教育研究是“肉食者谋之”,普通老师说了也白说。老师们从心里抵触理论,说那是纸上谈兵,上课压根就派不上用场。所以大家宁愿追寻应考的实战经验,崇拜看得见的技术操作,也不乐意主动接受支配所有教学行为的最本质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样,理论家在忙于建树成派成家的学问,试题家在忙于编写名目繁多的资料,教书的在忙于应付年复一年的考试,各忙各的,不亦乐乎。这正是语文的悲哀,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我记得当年《教师之友》的编辑李玉龙转述过这样一段话: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在被问及谁是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时,郑重地说,“农村改革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是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中国教育改革鲜活的实践也都来自于第一线,因此,我们要把目光对准第一线的教师,而不是那些所谓的权威。”李老师强调,改革的新生力量来自第一线,来自民间。这是一个大胆的判断,我也坚信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命题。中国教育需要植根于一线实际的学术,而不是理论家与施教者各吹各打。
课堂是一块我们和学生共存的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土壤。在这里,是点燃热情、滋养精神、伸展心灵、播撒希望,还是压灭火花、扼杀灵性、捆绑灵魂、造就浅薄?这是我们永远面对的问题。而解决这样的问题,绝非简单的技术操作和刻板训练所能胜任。
我们需要减去脊背上沉重的负担,我们需要时间沉静的阅读,我们需要现实允许我们把读书作为常态生活,我们需要不断的接受精神养分充实心灵,我们需要用经典滋养起来的情怀去滋养课堂里的生命。没有阅读,教师只能在低层次中打转,没有阅读,就没有专业素养的提升,就不会有基于现实的有效反思,就没有“一线学术”。
我们需要在阅读提升中有效的反思我们的教学,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教学论不是一门纯思辩的学问,它需要沉下心来,长时间的实践、观察、研究、提炼。”我们需要一些真正基于教师成长、基于一线实际、让“理论”与“实践”接壤的平台,我们需要苦心为教育、追求真学术的真正的思想者、实践者的引领,在引领中实实在在耕耘我们的事业。我们需要培植我们自己的“学术”,我们需要在“一线学术”的培植中走出荒芜,接近教育的本质。
总之,我坚决的认为,拯救语文教育,从培植“一线学术”开始;培植“一线学术”,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拯救教师阅读,从卸载教师身上的重负开始,从“解放”教师的身心枷锁开始。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21:48 | 只看该作者

        任玲,1966年生,网名木棉。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国培计划”教学专家,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心导师团导师,云南省中语会常务理事。中语会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曲靖市“优秀教师”、“优秀青年班主任”、“中青年教研教学优秀人才”。
  对教育理想有执著的追求,对语文本真有苦心的坚守。在省市课堂教学竞赛和优质课评选中屡次获奖,所带班级多次评为省、市级“先进班集体”,曾参加云南省会考、曲靖市中考、高中统测语文命题工作,担任省、市课堂教学竞赛评委。
  专著《我的经典语文》(长春出版社);主编、参编云南省《初中语文必读课本》、《亲近经典·高中新课程名著导读》《亲近经典·高中新课程选修讲堂》《高中语文新教材导学案》等多部书籍,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
  全面主持云南省教育科研“十一五”第一批立项课题“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与校本教材开发”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2009年荣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级优秀成果一等奖。
  语文教育宣言: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
  教育理念:我们希望有怎样的世界,就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最热爱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人生哲学:做自己欣赏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
  座右铭: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23:4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热点,理性思考
——云南省曲靖一中2012年高考作文模拟训练集锦
任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年轻农妇到一家文化旅游公司应聘。
招聘者问:“你们有什么专长?”两个大学生都回答说:“我是大学生。”
农妇说:“我没有文凭。”说完拿起一把剪刀,一张纸,马上就剪出一幅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
公司拒绝了两位大学生,招聘了年轻农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云南省第一次统测作文,命题直指“教育困境”这一热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显,使一直遭受非议的教育问题浮出水面,成为受人关注、亟待解决、具有反思价值的热点。阅读材料时,审题的关键在“专长”与“文凭”两个词,大学生落聘,是因为只有文凭而没有专长,年轻农妇之所以成功,靠的正是剪纸这一技之长。这个带有反差性的结局,引发人们思考背后的深层原因,即大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后,立意角度还是比较多的。可以反思中国教育,揭示当今教育应试至上、高分低能、束缚个性、盲目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僵化、忽视动手能力、欠缺实践锻炼等问题,辩证认识学历与能力、文凭与专长之间的关系,提倡学有专长,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可以论述实践能力的重要,强调实践出真知。还可以从农妇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这一角度出发,思考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以此论证能力才是硬道理。当然也可以从大学生落聘事件中辩证看待一时得失,提倡“为自己恰当定位”,找到自己的舞台。写作此题需要注意的是,要理性、辩证地剖析问题,阐发道理,不要因情绪过激而失之偏颇,尤其不能就此认为“读书无用”,或者极端地宣扬“实用”至上,贬低知识的价值。写作时要联系教育现实,学会运用典型论据,如乔布斯,盖茨,唐骏,韩寒等,增强文章说理的力度。(曲靖一中任玲)


【优秀作文】

大学生的落聘日记
云南省曲靖一中  21班 肖淳月
X年X月X日
天气:阴
天气阴沉得可怕,正如我此时的心情。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残酷而又不可改变的事实:我落聘了。更让我觉得挫败的是,我竟然输给了一个农妇!难道会剪个纸就抵得过我读了十几年的书?我到底输在哪儿了?泪眼模糊中,过去那一幕幕场景浮现在眼前……
七岁,几乎所有人都羡慕我分到了最好的班级。我的班主任几乎年年被评为市级校级各种先进,我们班自然样样排名第一,我们因此连生病都不敢请假,就怕影响集体荣誉。她常常对我们说:“光好不行,一定要做最好;光优秀不够,一定要出类拔萃。”我们每次作文练习都是她亲自写,然后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背。很神奇,我们班语文成绩每次都是第一名,我们也慢慢习惯了这种复制的优秀。
十岁,我想学跆拳道,父母和老师几乎异口同声:“哎……你说学个跆拳道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趁假期报个班补习一下课程。”于是,我的假期变成了补课。
十三岁,我痴迷地跟随我的美术老师,构筑我五彩斑斓的未来之梦。我兴奋地拿着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才画好的水彩画,告诉妈妈我将来一定要做一个设计师。没想到妈妈十分惊讶:“设计?我觉得你挺适合当医生的,以后就算开个诊所也很吃香。不过现在你别想那么多,考个好高中才是重要的,画就别画了。”行,听爸妈的吧,我一向就是乖孩子,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梦,被现实慢慢戳破,我也习惯了没有梦想的单纯生活。
十五岁,忙碌的时光催着人长大。渐渐明白些事理的我,总想着在作文里说点自己想说的话,结果很惨,凡重大考试,作文都不及格,我的卷子上每次都留下老师红红的笔记:不像考场作文。无奈,我认了,总不能不上高中吧。等我学会了写考试作文,我的作文分数高上去了,可是,那些文字已经连自己都反感了。
十七岁,因为那些美丽的诗歌,我一度时间沉迷于文学。老师见我读课外书,着急上火:辛苦这三年,你幸福一辈子,现在不是你读课外书的时候,高考完那两个月足够你来弥补你的文学修养。日子太辛苦的时候,我说,爸,我想去爬山。他说,不用着急爬山吧,等你高考完,这么多山随便你爬。日子太枯燥的时候,我说,妈,我想和同学出去郊游。她说,等你高考完,你想去哪儿都行,但是你要是考不上一个好大学,看谁还跟你玩。
十八岁,我的日子里只有考试、分数和名次。我已经感觉不到父母百般呵护中的美好,感觉不到青春飞扬的激情。十八岁的我,已经被锻造得老气横秋。好吧,挑灯夜战吧,除了考试,我的生活里就没有什么重要的了,大学似乎成了人生的终点,文凭也似乎成了人生的全部。
我考上了!我的“解放战争”终于打响了!进了大学,周围是和我一样被榨干热情的同学。我们早已厌倦了学习,用慵懒和闲散弥补着过去的辛劳,翘着课,抄着论文,混着学分,学会了玩世不恭,学会了油腔滑调,我们躲在“天之骄子”的泡影里,逍遥快活,我们活在远离现实的真空里,自以为是。
二十二岁,文凭,我拿到了。我按照父母和老师的意思,把考上大学当作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当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时候,我畅想着这张纸能够带给我无限幸福的人生。
可如今,我连工作都找不到。在农妇那些精美的剪纸作品面前,我发现自己除了“大学生”这个名号,居然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和专长!
难道,我这一辈子,要从今天重新开始……
【教师点评】这个题目隐含着一个判断:“文凭不等于专长”,因此,比较适合写成议论文。但是,在众多议论文中,如果有一篇构思新巧的文字,一定会更能让人眼前一亮,如写成大学生的落聘演讲,或者落聘大学生给母校(或者给弟弟、妹妹)的一封信,等等。这篇文章正是采用了大学生落聘日记的形式,以“我”的口吻,追忆成长经历,将教育问题暗含生活细节之中,读来发人深思。这种形式能够拉近作者与材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便于加入小作者自己的生活、见闻、体验,触发真情实感,增加文章表现力。(任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有这样一首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任何人的死亡都会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中,因此不要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正为你而敲响。”这首诗被海明威用在《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此题所给材料的关键句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喻指每一个人都是人类中的一员,都与他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纷繁的现实里,有日益频繁的天灾,也有硝烟不断的人祸。有经济低迷的困境,也有弱势群体的无助。在种种生存困境里,人间应该多一些患难与共的援助,少一些冷眼旁观的漠视。作文可从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关系立意,强调个体态度对于他人命运、社会风气的影响和意义;也可关注社会冷暖、关心他人疾苦、帮助弱势群体、拒绝袖手旁观、反对冷漠无情等方面立意。写作时可从正面着眼,写种种灾害、困境之中的彼此援助支撑,演绎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至爱真情,如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爱心慈善;也可以反面取材,写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猜忌、仇恨冷漠带来的残酷和伤害,以呼唤彼此依靠,携手共存。此题写作时容易大而无当,流于空泛。所以,可以选择具体的事实论据,以避免泛泛而论,做到言之有物。还可以选择形象可感的场景描写,以文学笔调表现题意,写出动人动情之处,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度。(曲靖一中任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英国小说家伍尔夫在她的作品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
(2)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3)据说在阿尔卑斯山谷的险要山道上,常常发生车毁人伤的事件。后来有人在路边立了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从这里经过的司机,总会用心留意路旁美丽的风景,因而减慢了车速。从此之后,这段险路不再车祸频频。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此题直指时代病:“快”。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发展,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拜金,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坑人害人祸及子孙。出名,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丢弃尊严违背良知。人们出门有高速公路,吃饭有各式外卖,读书有文化快餐,购物追求“秒杀”。人们忙着升学,忙着考证,忙着挣钱,忙着成名,忙着买房,被时代牵着,高速运转,晕头转向,来不及等待花开,来不及欣赏风景,来不及体会亲情,来不及慢慢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唤舒缓的“慢”节奏生活,回归平和宁静的心境,珍惜身边的拥有,享受过程之美,关注生命成长的痕迹,尊重生命成长的节律,就显得十分重要。写作时可以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意义这一命题入手,反思国际时事中种种背离初衷的误区;也可以从国家、企业发展与利益失衡方面入手,反思发展速度带来的种种现实问题;可以从教育、家庭角度入手,倡导尊重规律、珍视亲情;还可以从个人生存压力与精神困境方面入手,反思心灵贫乏、精神荒芜现状,呼唤精神家园的营造,如印第安谚语所说:“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曲靖一中任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苹果之父乔布斯有这样一段话:你是否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使命是一定要达成的?你知不知道在你喝一杯咖啡或者做些无意义事情的时候,这些使命又蒙上了一层灰尘?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兴趣、热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没有任何老板、老师、父母、牧师以及任何权威可以帮你来决定。你需要靠你自己来寻找这个独特的使命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此题材料的关键词是“使命”,关键句是“你需要靠你自己来寻找这个独特的使命”,意在引导青年学生面对纷乱的世界、物欲的诱惑、拜金的盛行、信仰的缺失、价值观的混乱时,与灵魂对话,对心灵追问,寻找生命的价值,确立生命的信仰,发现生命的意义,承担生命的责任。可以写成议论文,立意如:我很重要,寻找生命的使命,活着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过有意义的生活,天生我材必有用,为生命赋予一个使命。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成长过程中追寻生命意义的心路历程,或者记录几个片段,表现自己体验和领悟生命价值的轨迹。这样的作文题非常强调考生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真实感悟,忌讳假大空的造作文风。(曲靖一中任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月2日,杭州一小区内,两岁女孩突然从十楼坠落。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抱接女孩,左臂瞬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最美妈妈”。
8月12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69岁的农村老太太柴小女,为救4名落水儿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她被乡亲们称为“最美奶奶”。
8月17日,苏州市发生一起车祸,一名伤者倒在血泊中,一位乘车路过的女医生,跪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对嘴中还冒血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她被公众称为“最美天使”。
8月18日,苏州冒雨如注,一名腿部残疾的老乞丐依靠木板在雨中缓缓移动。见此情景,一位女孩手举一把淡紫色雨伞,冲向雨中为他撑伞。她被人称为“最美仙女”。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曲靖市统测卷作文题目,命题直指今年人们反复热议的重大社会问题:见义,究竟“为”还是“不为”。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今天的现实却不容乐观,见义不为、见义不敢为、见义不愿为的事件比比皆是。人心的冷漠,使社会道德和良知遭到严峻考验。题目中所给的几则材料,正是冷漠现实中的一抹抹亮色,带给人们一次次温暖和感动。多则材料的作文,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联,几则材料的反复词是“最美”,而“最美”的核心是她们的爱心和善举。只有抓住核心,审题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写作时可以切入的角度有:呼唤真情;倡导爱心;赞美善举;挖掘心灵之美;抒写内心感动;点评现实之痛,唤醒社会良知。(曲靖一中任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年轻人一同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他们发现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第一个年轻人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往返数次,他成了家乡第一名万元户。第二个年轻人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100棵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坡,把果苗栽上。第三个年轻人找到果园的主人,恳求他卖给自己一把泥土。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把泥土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后来他承包了一片荒山坡,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
十年过去了,第一位购买苹果的年轻人依然做着苹果商,时赚时赔。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年轻人早己拥有自己的果园,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年轻人种植的苹果味道鲜美,每年秋天都引来无数竞相购买的人。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社会热点。世界经济的低迷,将许多企业推向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之中。一些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因此丧失了发展的潜能和后劲。那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往往都是眼光长远、立足根本、善于借助他山之石变革创新的企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中言说,才能体现时代意义。审准题目,在于读出材料中三个人的不同做法带来的不同结果以及其中暗含的褒贬态度。三个人中,第一个直接借用别人现成的成果,最先获利,但最终发展有限;第二个人知道借用别人的工具,将半成品变成自己的成果,获利较多;第三个人懂得寻求事物的根本,善于借用别人的方法,改良、创新,提升自我,最终获利最多,发展最好。第三个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眼光长远,不急功近利,有借鉴学习的智慧。这道题立意角度比较多,如:挖掘成功背后的因素;自主创新的力量;取经的智慧;远见与收获;变革与创新的价值;智慧与商机;拿来主义等。(曲靖一中任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养生专家张悟本”在湖南卫视讲绿豆能治百病,结果引发绿豆抢购潮。此说明显违背科学常识,张悟本被查处,其一度热销的养生书籍也纷纷下架。
日本地震引发核电站泄漏,有谣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辐射,引发多个省市地区出现抢购碘盐现象。专家称,盲目食用碘盐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还有害身体健康。
今年农历三月三与清明是同一天,不少地方盛传这两天撞在一起不吉利,吃核桃、枕红布可避邪,于是桃罐头和红布热销。专家认为,该传言带有迷信色彩,是对节气和民俗的误解。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在传播媒体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消息的传播十分便捷,大量信息真假难辨,充斥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材料中的谎言、谣言、传言,信与不信,考验着大众的理性和智慧。此题可以从现实状况入手,剖析谎言、谣言、传言得以盛传的种种原因,如不择手段的商业骗局,媒体利益的推波助澜,信息渠道的驳杂混乱,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再如由来已久的从众心理,不明真相的盲目跟风,趋吉避害的迷信愚昧,缺乏理性的偏听偏信,不懂科学的真假莫辨,种种现实缺憾的陈述,意在呼唤科学常识的普及、理性精神的培植和辨识真伪的智慧。可以参考的立意如:传言源于无知,谣言止于智者,止谣先治愚,善用慧眼识真假,拒绝跟风,不被谣言轻易俘虏,理性对待传言,培植独立精神,擦亮你的眼睛,呼唤科学精神,大众离科学有多远,科学素养是理性精神的前提。(曲靖一中任玲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19:01 | 只看该作者
分数是一张通行证
云南   任玲
碰巧班里有一个高考语文省单科状元,学生老师一并被采访被关注,闲谈之中自然就告诉了朋友。哪想朋友见人就拿它说话,说得我一脸愧色。真的,没有太多欣喜与自豪,我甚至狂妄地说,分数只是一个“数值”上理所应当的回报,他们得到的,或者说我力图给他们的,不是分数可以衡量得了的。
但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分数,毕竟把许多孩子成长的快乐剥夺了,把他们上进的尊严伤害了,甚至给他们中的许多人套上了一生的枷锁。他们日夜奋战在试卷之中,不想明天的路怎么走,不看街上流行的红裙子,不管四季的风何时从耳边吹过……
数字是苍白的,较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幸福而言,尽管有时候它可以变成界碑划定人们一生的选择,但它决不是命运的全部。
所以在我看来,分数决不该是教师的一张名片。用它来标榜价值,教师的劳动就廉价了。分数决不是目标,如果用它来支撑无数个夙兴夜寐的日子,日子便顿时黯然无光。分数决不该是教育的唯一,如果把它当成终点,教育的内涵便狭窄而肤浅了。
在今天这样的现实中,分数如金钱,没有它还真是寸步难行。在这个既无奈又现实的世界,分数是老师的饭碗,是学生的命根,我们无法外开分数去痴谈远离实际的梦想。但只有分数的教育毕竟是枯燥的也是可怕的。犹如只有金钱,好端端的人便满身铜臭一般,只有分数的老师,会扭曲得面目可怜可憎,哪怕施教技术再高超,也永远脱不了一身的匠气。
老师之中,恐怕有两种人活得最自在。一是完全不去考虑什么教育理想的,他只需要应试,应试是他能力的标志,是他铁而又铁的饭碗,是本领,是寄托,是他为师的价值,生存的价值。这样的老师往往很是不屑于那些心怀梦想的人,他也常常爱说些务实的话:“唱什么高调?要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就得让学生考高分。”说得动情时,还要换成“对得起父老乡亲”之类。这些话往往深得人心,所以这一类便成了现实中的得意者。
还有一种人,是以蔑视“唯应试”为己任的。他们有足够的批判的勇气,鄙弃分数,蔑视考试,权将那些应试的劳什子破罐子,狠狠砸了,也不管受伤的是别人还是自己。这一类是现实中的叛逆者。所以往往听到一些貌似玩世不恭的言行,我反而要生出许多敬意来,那些被视为“吊儿郎当”的人,多数也是对现实深恶痛绝的人。
这两种人都有自己活得尽意的地方。唯有一种人,在现实中是活得既尴尬又痛苦的,那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
他们决不相信,学生,会一直像今天这样,将年轻的生命消耗在急功近利的角逐之中;
他们决不相信,教师,会一直像今天一样,在训兽般的苦战中陨灭自己;
他们决不相信,教育,会一直像今天一样,抛弃“人”,扭曲自己;
他们决不相信,分数,会像今天这样,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唯一的满足和乐趣;
他们决不相信,教育的使命,会是围剿生灵、压灭生气、让年轻的生命在单调贫乏中枯萎沉寂!
在他们的字典里,分数被注释成一张“通行证”。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分数,自己连“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要规划自己的梦想,只能借它通过重重关碍。他们有时候难免活得不伦不类,“戴着镣铐跳舞”,是这种尴尬的最贴切的写照。他们,是现实中的孤独者。很多尴尬同类都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带来的痛苦中逃离了,留守的,仍然在尴尬中继续尴尬的孤独者。
所以常常感慨,一个教师追求分数之外还做了些什么,也许才是衡量他离教育有多远的真正标尺。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路途中,常常问问自己,拿到分数这张通行证之后,你走了多远?

后记:此文发表于《教师之友》20039期。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4:44:51 | 只看该作者
从“自动化阅读”说起
——网师一周观察(59)
201151-57日)
/魏智渊
昨天傍晚去万佳小学,参加《给教师的建议》读书会,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自动化读写,尤其是自动化阅读的问题。
显然,这个问题的讨论,很难一次完成。而自动化阅读的问题,也正像许多概念一样,是不需要记忆,但是必须通过无数活的事实来理解,并随着事实的拓展而逐渐加深,此之谓“学无止境”。
回来路上,思绪万千,借周六版,将这些思绪记录下来,希望能给选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学员以启发。
1
关于自动化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几段论述: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你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在儿童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

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的意思可以概括如下:
1、要教会儿童学习。儿童在高年级学业落后,往往是缺乏学习能力的结果。儿童要学习的知识的分量的增加,要与学习能力的增长成正比。如果学习能力没有增长,但要学习的知识却成倍地增加(越往高年级增加速度越快),那么儿童就会消化不了,学不动。所以当儿童出现学业严重落后的现象,不要急着把他无法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地塞给他(往往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要检查他是否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
2、学习能力是个很具体的概念,包括许多很具体的能力(详见第496874条),在这一切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五种能力:读、写、算、观察、表达。在这五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动化阅读能力(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阅读能力”,而是阅读能力中更为根本和基础的能力)。
3、自动化阅读能力,就是“得意忘言”的能力。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但是我们的知觉却只是以语言为工具而“忘记”了语言的存在,感知到的,是小说中的悲欢离合。这就是因为我们具备了自动化阅读能力。我们用工具去解决问题,注意力会集中在要解决的问题上,而不会集中在工具上,除非是一个对工具使用很不熟练的新手。
学校里的学习,大半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因此,能够熟练地使用文字这一工具,而不像一个新手一样被文字本身弄得手忙脚乱而来不及考虑文字所承载的东西,是高年级学习成败的关键。
所谓的自动化,就是“日用而不知”,是在阅读时只需要分配极少的注意力于文字,更多的注意力分配于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或形象上。
儿童一旦不认识或不理解词语(主要是后者),就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词语上,而无法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材料内容。这就像我们普通人可以自如地说话,注意力不集中于语言上,而是集中于所要表达的思想上,但是对一个严重结巴的人来说,他不得不费许多精力在语言表达上。所以自动化阅读能力的缺失,就是一种智力上的结巴现象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自动化阅读能力,是小学低段的主要任务,通常在中段结束后必须达成。
2
那么,如何培养自动化阅读能力呢?
很显然,只能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掌握工具,只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这种过程,从识字教学就必须开始。(显然,识字量是阅读能力的物质基础,不认识一定数量的字,阅读能力无从谈起)
首要的,是防止机械识字。机械识字,是将有意义的字还原为还不理解其意义的抽象符号,是死记硬背在识字中的表现。这样认识的字,是缺乏生命(因而也是死的,无情感的)的,纵然勉强堆积在大脑中,到具体的语境中出现时,也像一个中国偏远地区的乡下人,突然被放在了纽约市中心,全然手足无措,无法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为什么孩子在识字之前,必须先听大量的故事?尤其是妈妈或奶奶讲的故事?因为这是学习所必经的浪漫阶段,在认识字之前,字的形象已经活跃在大脑中了。这样,到了识字的阶段,这些字能够迅速地与头脑中的故事建立起联系从而被放置在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中。——没有这个结构作背景,字将像仓库里堆积的货物一样毫无意义。
大多数(我觉得现在可以这样下判断了)被判定为弱智的儿童,都是智商正常的儿童,他们所表现出的智力上的落后,几乎都是在学龄前这种有意义的前学习缺失的结果。这种浪漫阶段的贫瘠甚至缺失,使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学校里的知识。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里,为什么要开展思维课?
思维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词语活起来。词语是死的,自动化阅读便无法形成,自动化阅读无法形成,将阻塞学生的学习之路。
除此之外,大量的阅读,也是形成自动化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喜欢阅读的孩子理解力较好,学起来轻松,这已经是常识。这种阅读,从无字书到绘本,再到整本书,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哪所学校在低中段忽略了阅读,哪所学校在高段的教学质量必定不高。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不断地说:阅读、阅读、阅读……
3
与大量的默读相对应的,是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朗读在培养自动化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什么?
我们先从默读说起。
真正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无障碍的默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描述:
所谓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人在阅读的时候,貌似字是一个一个地跳进大脑中的,其实不然。你在读一个字,一句话,一段话的时候,就对下一个字,下一句话,下一段话乃至于后面更多没有读到的内容,有一个“阅读期待”,或者说是一种猜测,这种猜测会影响到你在语境中对这个字或词语的判断,并影响到你调集起的相应的情感。你没有读到的内容,已经通过你的猜测在影响着你的理解和情感。就像读一部悲伤的小说,你还没读到主人公死,但你已经预感到了,所以不等读到主人公的死亡,你已经积蓄了悲伤。当然,经常有例外,主人公偏偏没死,这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游戏(或者说斗争),是另一个话题。你的猜测永远可能落空或偏离,而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阅读期待”的过程。阅读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猜读的水平。最高明的读者,甚至读了开头,就已经能够想到结尾了。
显然,“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儿童是不受词语束缚的,所有的词语不是单个地或一个一个地,而是在一个正在逐渐完成的越来越丰富和清晰的结构中被不断地理解的。这确实有点像织毛衣,正在织的每一针都不是孤立的,一方面它如何织,放在哪里,受制于已经织成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对完整的毛衣的想象(期待)。
那么朗读呢?
朗读是出声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所以朗读的优势是,因为是出声的,它因此就是一种强迫的阅读训练(默读时可以长久地停下来,朗读则不行),也因为是出声的,所以便于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和理解力的观察了解。因此,它成了有意识地精确训练自动化读写能力的重要方法,这也是低中段朗读作为核心目标的重要原因。
与朗读相应的,不能完成自动化阅读的出声读的方式还有指读和吼读。相形之下,后两者处理信息的方式不是结构化的,而是平均化的。在平均化处理信息的方式中,是不包含理解的。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机器阅读和人脑阅读的差别。机器阅读的特点是,它是受程序控制,无须理解,一个字一个字发音,在字与字之间平均分配资源的。机械不能理解,更不能根据词语的上下文来调整读音。这是一种极端的“指读”。
但朗读则不同,在朗读时,你必须对每个字的发音作出独特的处理:高或者低、长或者短、悲伤或喜悦……这种处理,受制于上下文,以及你的理解。不仅受制于已经读过的部分的理解,还受制于未读过的部分的猜测性理解。机器阅读一万篇文章也是一个调子,而人的朗读则是一种艺术,面对同一篇文章,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朗读。
4
但是有一种伪朗读,很有市场。
本来,朗读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形式因素:音质、音色、普通话水平以及各种文体的朗读规律(例如诗歌的平仄)。另一方面是内容因素,主要是对朗读内容的深刻的和独特的理解。
朗读的本质,就是用声音传达对材料的理解。
网师的童鞋们,晨诵的奥秘,即在于此。晨诵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声音让一首诗歌的真理得以显现。这是一种直观,一直通过声音将意义表达出来的高级艺术。理想而永远无法抵达的境界,是言与意的完全合一。那些最卓越的晨诵者,甚至,会根据理解来修正语言。——为什么有些晨诵诗歌在运用的时候会需要一定的改写?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让诗歌的意义在当下,在你的教室里更好地实现。
在这里,是理解决定了形式,甚至决定了用怎样的语言。理解的目的是传递意义与结构,意义就是结构。
但是伪朗读,是避开意义深度的朗读。伪朗读也能感动人,就像泡沫剧能感动许多家庭主妇一样。因为伪朗读施加于人的是一种表面的形式的刺激,而不是从思想深处涌现出来的震颤。
许多人喜欢读经运动,觉得“琅琅上口”,就是因为读经运动中的朗读,有震撼的效果。所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小学的读经,往往喜欢齐读,或者采取齐读的方式呈现读经效果。整齐的、统一的、大声的、平仄和谐的吟诵,让所有人(包括学生、老师和观摩者)为之震撼!而学生的精、气、神确实也会因之而汇聚并表现出来。至于这种精、气、神能够保持多久,用来做什么,对学生的精神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没人追问的。
这种现象,是形式主义登峰造极的体现,可以形容为阅读的广播体操。大家只要想想部队里的军事训练就够了。要振奋精神,哪个能够赶得上当年天安门城楼下红卫兵的狂热呢?在集体整齐划一的口号中,个人消泯了,一切个人化的理解都是对集体力量的消解,必须予以清除。在这里,你无须用脑。——这种朗读,不但是阅读的死敌,也是民主的死敌。
想想看,怎样阅读一首诗?
“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不变调。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押韵尾字拖长”?
你读读《静夜思》吧,读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吧。你能靠这些外在的东西读出诗歌的内在意义么?能读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读出苏轼那阔大的精神境界么?
永远不能。
我曾在微博中这样批评:
这种吟诵方式,其背景是哲学上的二元论,心理学上的官能心理学,以洛克为代表,与新课程背道而驰,也为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所反对。(注:这其实就是曾风靡欧美200年之久的形式训练说)
因为渐渐离题,就不展开了。(甚至,这些可以清晰地通过脑科学的研究来阐明)
5
自动化读写能力,只是形形色色的自动化能力中的一种。(但却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
更广义的自动化能力,还有一个名称: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就是知识的自动化。我们生存于世,拥有多种多样的知识,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已经自动化了的。
一个小孩子降生于世,面对一个完全新鲜的世界,充满了神奇。他必须开始学习,认识周围事物,学习说话,走路,然后上学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注意力不断地转移,陌生的知识不断地为熟悉的知识,熟悉的知识又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这个过程,就是知识不断地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设想一个场景:当你离开家,开车去超市买东西。在这个简单的行为中,蕴含了大量的知识。有关开车的知识、有关道路的地理知识、有关超市的知识、有关商品的知识,还包括许许多多的交往知识等等。但你从来没感觉到困难,因为这些知识全部已经自动化了。(再想一想,如果你突然被时空穿梭到了异国的街道,想找个超市买点东西,你就会非常狼狈)
自动化阅读能力,就像你的开车能力,车技不熟练,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制约,阅读不能达到自动化,获取知识就会发生困难。
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利用熟悉的知识(工具)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不断地学习,就是新知识不断转化为工具,又用来获得更新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处于不断的运用中。(现在认真想想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坚决反对死记硬背)
今天我们聚焦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不断地学习,并努力通过运用加深理解,但我们还像一个初次学习开一辆叫《给教师的建议》的高级跑车的蹩脚的司机。我们不够熟练,甚至常常出现危险,不但撞坏了车子,还把自己撞得灰头土脸。难免有些人会想,还是骑自行车更安全,甚至更快一些。
但你会放弃学习一辆跑车,去仍旧骑自行车吗?
6
如果你将知识的含义再扩展一下,你会发现,自动化无处不在。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习惯。
许多优秀的小学老师(有些被粗劣的歪曲的所谓民主自由洗过脑的除外,他们中许多人的班级通常很糟糕)都明白建立班级常规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里的许多行为都要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之达成自动化。举个小小的例子,你是否要求学生经常性地整理书桌,并在下课后立即将下一节课要用到的材料放在桌上,而将无关的材料收起来?这种训练,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课受到影响。有不少孩子,老师已经站在教室里了,还哗啦啦地翻书包找课本,或者要做作业了,才想起没削铅笔。很显然,这种常规的要求和训练,越达到自动化,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能够集中在学习上,而不是被低级错误所干扰。
当然,这里不是没有危险,习惯越过了界限,就妨害了学生的自由,也就妨碍了有意义的学习。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分寸,是一项极高的艺术。
比行为习惯的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有素。思维的自动化,与阅读的自动化,原理是一致的。它能够协助学生迅速地锁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漫无边际地在周围打转。(这是一个太重要的话题,这里先不展开)
甚至于,对教师而言,爱也有自动化的成分。成熟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老母鸡”式的爱,而是一种对常人的爱的控制,是一种被职业化了的爱。因为普通的爱,是一种不加控制的激情,并且,有亲疏远近之分,在“发作”时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爱的自动化或职业化意味着,你不能像高扬的水笼头,还应该像渗灌。就是说,你对学生的爱会各有不同,这是人之常情,有些学生确实更讨人喜欢。但成熟的老师,会避免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优等生,对差生反而要偏爱一些)流露出过分的喜爱,也要避免有过分亲昵的行为,包括避免建立远远超出师生关系的亲昵关系。教师的爱像是阳光,是“普照众生”的,并且是力求公平的。这是一种理智的爱,包括对差生的关心,也是理智的爱的结果。只有理智的爱,才容易将学生的错误与学生本人分离开来,真正有可能做到“对错误零度宽容,对灵魂无限爱护”。
更广泛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地提升自动化水平的过程。只有自动化水平不断地提高,注意力才能更多地分配于创造性的目标上,否则,就只能被困于低级事务。
与自动化相联系的,还有许多重要概念:节奏、秩序……
自动化是一种纪律,这种纪律确保了注意力分配于更高级或更重要的事务上。例如,你如果完成了更多知识的自动化,那么课堂上你的注意力就能够分配于学生的学,以及与学生共同挑战的核心知识上。
没有自动化(纪律),就没有自由与创造。
7
自动化,是一种必要的沉沦。
即让已经掌握的知识(包括道德、习惯等等)不再成为你的注意力的焦点,而是转化为积极的支持性的背景。
甚至生活也是如此。许多伟大人物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相当的规律化。因为他无法同时聚焦于饮食和伟大事物,当伟大事物占据了他的头脑,激发他不断创造的时候,他对生活的要求必然是简单而规律化。你能想象一个科学家经常性地数小时沉溺于一顿饭之中么?
你能走到哪里,取决于你全部的注意力朝向哪里。
当许多琐屑之物占据你的头脑时,你无法成为创造者,你被低级程序困住了,就像一个正学习阅读的孩子,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被文章中的生字困住了一样。
显然,如果这些琐屑之物事关生死存亡,无论如何,你必须停下来聚焦它、解决它。但是,当你滞留于此,你将成为他的囚徒,而无法拥有自由。
8
与自动化相对的,是陌生化。
一切未被掌握的知识都是陌生的,因此会成为焦点,直到它从陌生变得熟悉,从显现转为沉沦,成为思想的大地中肥力的一部分。
但是陌生化是什么意思呢?
陌生化,就是让熟悉的东西重新变得陌生。沉沦的大地,只有一次次的翻耕中,才能变得更为肥沃。
通过陌生化,对熟悉的语言的深度聚焦,就形成了文学;通过陌生化,对熟悉的动作的深度聚焦,就形成了舞蹈。是陶渊明让田园变得陌生,是凡高让农鞋变得陌生。一次次的陌生化的结果,便是知识,或世界在我们面前一次次地重新诞生……
包括文化也是如此。当儒家文化在自动化的过程中渐趋沉沦之际,拯救文明之道,不是以基督教取代之,而是通过回到原初生机,通过陌生化,使之重新焕发生机,恢复对文明的滋养功能。
绝大多数知识的学习,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地经历“浪漫-精确-综合”的循环,并在这种循环中逐渐加深的。哪怕是最简单的汉字,你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的汉字,也会在某个时刻忽然变得陌生起来,像沉埋于泥土中的文物,你需要运用词源学的铁锹,才可能让它重新被熟悉,但这是一种深刻的熟悉。
在学习中,这种过程,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能力与知识相伴而增长的过程。
新的自由,需要新的纪律。
所以一方面要消除陌生化而努力自动化,一方面要打破自动化而努力陌生化。只停留于自动化,生活会因为过于僵化而缺乏创造,人也将渐渐地失去自由;一味地陌生化,生活将迷失于频繁的新鲜刺激中而无法积聚能量,人也将因为丧失同一性而趋于虚无。
显然,从苏霍姆林斯基出发,我的思绪已经飘出太远了。
但对我来说,这些概念都不是空洞的,如果沿着概念的根须走下去,必然触及到更宽广的领域,一直触及到存在。
一切知识,最终都是作用于存在,使存在不断地显现。
于是,有了价值,有了激情,有了意义,也有了自由。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4:56:43 | 只看该作者
 肖雪慧,女,著名伦理学家、社会学家,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1982年春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学术上从事以伦理学为主研方向的广泛的人文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的伦理。社会问题及其对策,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在《中国改革》、《光明日报》、《南风窗》与《社会科学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著述除学术性的以外,另有大量杂文随笔、政论文,以伸张人道、民主、理性、人权。



主要著作:  《伦理学原理》,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年;
  《主体的沉沦与觉醒——关于伦理学的一个新构想》(合著,第一作者),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自我实现——主体论人生哲学》(合著,第一作者),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理性人格——伏尔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守望良知——新伦理文化视野》(主笔兼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复合人格——马基雅维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独钓寒江雪》,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2001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公民社会的诞生》等。



论文:  民族主义理论的一个新视野
  质疑《民众主义政策的另一面》
  倒立着“看”现实——谈谈《值得重视的几种错误思潮》
  建立社会共识的价值基础——重提人道主义
  中国大学的希望在于回归大学精神
  纳税人、选举权及其他
  捍卫自由社会赖以存在的传统性结构
  中国德雷福斯和中国左拉的命运——兼谈上一世纪留下的真问题
  关于人权的几个理论问题
  民主:人类的伟大探索
  宪政与国民
  “教育产业化” 与贫穷世袭化
  有必要从根本上检讨的教育政策——反思九十年代的教育
  纳税人,说出你的权利
  希腊理性:城邦的女儿
  殉难的华沙 狂欢的巴黎
  民主的后援力量——纪念德雷福斯事件100周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2:37 , Processed in 0.0883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