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网辑‘新教育’重要文献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22:1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化的精神溯源——新教育实验第十一届研讨会综述


在黄河“几字形”的环抱中,蕴藏着一个聚宝盆,这便是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2011年9月16日至18日,新教育实验第十一届研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举行,来自全国三十多个实验区、近千所实验学校的近千名教师汇聚东胜,围绕着“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这个主题展开了对话和进行了专题研讨。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参加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参加会议并发言。《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等十多家媒体记者参会。本次会议由新教育研究院主办,鄂尔多斯东胜区人民政府承办。
对于走过近十年的新教育实验来说,本次研讨会是一次站在思想高峰的眺望,新教育从理念定位起步,走过课程项目的探索,然后在学校思想文化的高地进行聚拢,具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性。

一、摇篮效应:新教育文化浸润下的东胜叙事
9月17日是东胜新教育展示的节日,上午十多所学校同时向与会者开放,展示了蒙古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汇,以及多元文化结合下异彩纷呈的学校教育场景。
展示的学校都呈现了新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实施成果,东胜区第一小学师生用深情的朗诵诗意地翻开历史的画卷;实验小学采用蒙元文化语言举行主题晨诵小庆典;第三小学师生大型诗朗诵《为教育欢歌》;第八小学演出了童话剧《绿野仙踪》;东方实验小学展现“四季之路”组诗诵读;学苑小学 “儿童乐园”系列的二、三年级晨诵,亲子节目《会摇尾巴的狼》,以及课本剧表演博得了参观者的好评;万正小学由儿童项目组展示了学生诵诗《这条路》和《不可思议》。晨诵,作为师生和校园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回归朴素的新教育生活方式。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东胜新教育实验区的学校正在朝向美好迈进。
作为汉族和蒙古族聚居地,保持民族特色、尊重民族传统也是教育多样化的基本精神体现。展示的学校中也有弘扬蒙族文化的节目,甚至把草原民族的精神气质也刻入了学校办学的思想中。实验小学的“草原雅韵”,以蒙古族特色的歌曲、诗歌、美术作品组成,展示了蒙元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第三小学选取鄂尔多斯草原上最常见的动物马、牛、羊作为吉祥物,寓意作为三小的学生,要崇尚真善美,做一个顶天立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第四小学的吉祥物“阳阳”,它的蒙语名字是格日乐,汉语意思是阳光,活泼,依据寓意学校还开发了“格日乐”头饰校本课程。
校园精神的多元融合也呼应了新教育年会“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母题。万佳小学边塞课程的综合展示则直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和文化教育生态的丰富性。当然,每个学校也呈现了属于自己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第一小学百人围棋对弈表演、黑白画现场作画;实验小学的“三团一社”;第三小学剪纸课,一分钟踏步诵读中华成语千字文;万佳小学花样跳绳;万正小学的筷子舞。
新教育学校的元叙事是靠故事支撑的,在学校前进的过程中,不同的新教育学校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东胜区第一小学着重就有效课堂叙事进行探索,体现关注儿童成长、立足儿童立场的课堂观;实验小学侧重就整本书共读、亲子共读故事进行叙述;第八小学则推出个人叙事,通过一位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共度生日的诗歌穿越过程,诉说本校榜样教师的故事;东方实验小学展示了“主题式”教研特色,诠释“亮起来”的文化特质。
17日上午各个学校的展示,提供了纷呈的新教育实验万花筒,涉及校园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让参会的新教育人比较全面的感受了东胜新教育实验的成果。

二、草根崛起:新教育实验的文化力量
17日下午举行了研讨会开幕式和东胜新教育实验交流会。
开幕式由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主持。朱永新教授、朱小蔓教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郑福田副主席、内蒙古教育厅张志宽副厅长,以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教育局相关领导出席会议。郑福田副主席首先致欢迎词,张志宽副厅长,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曹郅琛副市长先后发言。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做了专题发言。
朱小蔓认为,把教育的文化主题进一步突现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育与文化有着最基础、最内源的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形态。教育的根基深藏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域、各个不同的种族和人们的文化中。当谈到文化的时候,我们更多地会想到教育的内在性质、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精神素质、教育相对独立的性质、教育自己本有的规律性,因为这些都跟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育不仅需要传承,教育还有它内在的本原性东西,这也是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最早就开始呼吁,一直到现在还在呼吁的要回到教育的本原、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教育本原性的功能。
同时,在朱小蔓的阐释中,她还指出教育也是相对独立的,它有自己的规律性,更需要教育的精神性质、思想内涵、关心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系统。比如说尊重、包容、合作、和谐、信念、坚忍不拔,这些价值观念自人类创造文化以来不断地经过磨砺、演变、演化和发展,是历久不衰的价值观。当强调教育文化性的时候,一定就会想到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总是多样的,因此需要尊重文化,需要包容文化,希望教育是多样化、多元模式的。
在同一性和共同性之间,朱教授认为,我们生活在既走向越来越追求共同性、同一性,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多样性、独立性的时代。但是,今天特别需要推崇多样性,需要文化的多样性来丰富我们的教育,教育精神财富的丰富是需要多样的民族文化的特点的;多样的差异的求同存异,才可能使人类的教育宝库更加地丰富起来,人们的精神更加地丰富起来;思维不再单一、心胸不再狭小,我们的精神永远越来越广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她非常赞成多样性、民族性、多元化的模式的发展。
朱小蔓教授讲述的第二个观点是非常认同新教育实验从一开始就把突破口、就把关注点放在学校改革、学校内部改革、学校中的教师改变。她认为学校内部改革是最寄托着一个教育家的理想的,要想改变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从学校内部改变起。教育的文化性极强,它的多样性极广,它是不能够齐步走的,它是很难齐步走的,因此不能够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新教育实验走的是既有自上而下的路线,又有自下而上的路线。更多是草根的力量,是自下而上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学校的革命,静悄悄地发生着教室的革命。
最后她认为新教育实验在本质上是实验研究,是一个行动研究,是一个行动性的实验研究,又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行动性的实验研究。她认为新教育的可贵就在于锲而不舍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朱小蔓教授以为新教育初步形成了实践教育学形态。新教育作为一种草根的力量,一种民间的力量,一种群体性很强的力量,会越来越在当代教育史上留下印记。
东胜区教育局贺海云局长做了题为《扬帆借力跨越发展  文化孕育幸福内涵》的东胜新教育经验报告。贺局长从东胜区教育的基本情况;坚持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教科研品质;东胜区区域参加新教育实验的背景;自主前行、持久推进的区域实验策略;东胜新教育实验的行动与愿景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东胜区实践新教育的历程。
贺局长认为东胜区在原先取得教育成绩的基础上,还需要唤醒和点燃师生朝向卓越的希望。尤其是需要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现代的科技文明有机融通,达到教育的一种标本兼治,传承创新与内涵发展。这恰好与新教育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在具体实施途径上,东胜新教育实验走的虽然也是区域推进的路子,但是充分考虑了区域的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采取以点带面,自觉跟进的发展模式。力求形成四海学子同城相待共浴书香;八方骨干执着理想涅槃重生;学校文化渐次形成,区域教育得以协调的发展态势。东胜根据区域特点,力求激励和唤醒学校个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良好状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和谐成长、学校充满生机活力的过程中,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文化涵养。建立、凝聚、积淀区域的文化特色,使全区的教育朝向更高更快更强地发展。
“再出发——东胜新教育叙事”,以“晨诵午读暮省”“破茧课堂”“终身修炼”“校园立魂”四个主题篇章真实记录了东胜新教育走过的足迹。一位位东胜新教育的榜样教师、榜样校长,用他们的故事生动讲解着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变化。第四小学韩冬梅老师和与会者分享了读书使自己成长的故事。《我们饮食珍贵的文字》是一个朗诵小专题,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朗诵了狄金森、金子美玲、闻一多的诗歌,深刻诠释了语言的魅力。八小的“理想课堂”探索叙事,东方小学数学组教研的叙事,展现了新教育实验的广阔内容。叙事主人公从幼儿园到中学、叙事内容从晨诵到课堂研究、从网师学习到校园文化建设,比较全面反映了新教育实验的广博内涵。
新教育不仅仅是阅读的实验,而是关乎学校整体发展的实验,其内容是全面丰富的。
最后环节,干国祥老师以《劳作·栖息·歌唱》为题,展现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的叙事探索过程。干老师认为领导这所学校一是梦想,二是共同确立的价值,三是显现价值的榜样——也就是说,是高过一切个体的理想之标准、卓越之尺度。在精彩诠释校徽和校训时,彰显了罕台小学的精神对接了儒家文化,并继承了新教育一以贯之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追求。宇宙进化及至生命进化的历史,心灵的发育成长史,道德人格的沿阶梯而上,这三者合起来,就叫新教育的生命叙事。罕台新教育人渴望着在生命叙事这一系统中,在自己的校园里,建构起最完整与最全面的新教育课程系统。
17晚东胜区人民政府在东胜大酒店举行招待晚宴。随后,在恰特,举行了“吉祥草原,情韵东胜”文艺晚会,晚会由“吉祥草原”“阳光校园”“和谐家园”三个乐章组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台上台下,蒙汉两族的新教育人用信念共同演绎着新教育的梦想与喜悦,唱响着属于孩子们的无限精彩。

三、对话交流:走向卓越的学校和教师
18日上午设三个分论坛,分别围绕新教育实验的区域建设、新教育优秀学校的建设、新教育榜样教师与完美教室三个专题展开。分别由许新海局长、干国祥老师、魏智渊老师组织和主持。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有这样一间教室它无须豪华/它可以没有多少现代化设备/它可以在这片大地的任何角落/只要,它有那样一个老师/有一群孩子/有一个叫做新教育的课程/那么……/它就具备了创造奇迹的所有条件”,新教育的根在校园里,校园的根在教室里,而教室,其实是永远无法抵达完美的。和往年不同,今年“缔造完美教室”分论坛,没有邀请那些新教育实验中已经广为大家所知的榜样教师来讲述自己的完美故事,而是从报名者中选择了7位普通讲述者,来呈现自己或自己的学校在朝向完美教室过程中的努力和困惑。7位老师分别是鄂尔多斯东胜区学苑小学乔俊钦、河南安阳健康路小学姚晓静、河南焦作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都庆新、石家庄桥西区红星小学秦佳文、杭州萧山瓜沥二小沈冬梅、焦作市解放区团结街小学李娟、石家庄桥西区中华南大街小学刘娟。
东胜区学苑小学乔俊钦讲述从亲子共读到师生共读的艰难探索,以及班级阅读节的情况。秦佳文老师以《在浪漫科普路上观赏四季》为题,讲述自己“文曲星“班级的科普课程的探索。通过自己的探索,秦老师认为,课程远不是教师一个人行云流水般的描述,它包括了太多无法预知的内容;这全部的一切,才叫课程。我们不该刻意去摆弄孩子们,急迫地想让他们达到我们期望的结果。而是应该沉淀下来,和他们对话,根据实际及时调整课程的进度和方向。因为,只有孩子本身穿越了,呈现了,才是目的。课程让老师和孩子们卷入同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家呼吸着同样的空气,言说着同样的词句,俨然像一个相濡以沫的大家庭。信任与默契,将从这里慢慢产生。所以,一间完美教室,必定穿越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课程,哪怕是学科课程。没有这些,将无力奢谈完美。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姚晓静提出了“将课堂与书房紧密相连”的教育主张,她认为“筑一个群体阅读之巢”很重要。班级的师生一起阅读可以及时屏蔽、过滤、排除外界环境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错误暗示、灰色情结,净化孩子的心灵空间。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都庆新老师以“竹节轩”为例谈了“完美教室”的实验过程。焦作市解放区团结街小学李娟讲述了自己小雁班的幸福故事。萧山区瓜沥二小沈冬梅讲述了和孩子与家长的故事。
完美教室论坛主持人魏智渊老师最后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完美教室是无法定义,因为每一间教室都是不一样的。中国国内还没有完美教师,国外有两个:雷夫和苏霍姆林斯基。但他们也不是完美教室。雷夫有很多课程,但是他的教室并不是完美的。学科课程是雷夫的弱点。雷夫没有明确的文化意识照耀着整个教室。苏霍姆林斯基有雷夫没有的优点——对教育教学的研修,这是雷夫无法比拟的。雷夫+苏霍姆林斯基+根本的文化意识+生命叙事,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完美教室。
马玲主持的论坛为“如何打造一所真正的新教育学校”。该分论坛邀请了浙江苍南龙港四小陈广东校长、山东临淄朱台镇小学李培福校长、临淄实验中学王会芳校长、苍南艺术学校董文林校长、东胜万佳小学訾慧校长分享他们的办学经验,并共同探讨新教育优秀学校的话题。
苍南龙港陈校长侧重讲述了书香校园的建设,从“读”辟蹊径——好书推荐竞读展示、“读”善其身——诵读经典持之以恒、“读”出心裁——家校联动百家讲坛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建设书香校园的策略。朱台镇李校长主要从构筑生态课堂方面诠释学校如何追求教育理想的。他从生态课堂的要义、特征、结构、要求、课型、环节、步骤、构筑与发展等方面具体展现了学校在课堂建设方面的追求。临淄实验中学王校长也是围绕课堂改革进行阐述,和大家交流了学校进行课堂改革的新模式:“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和“四四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苍南艺术学校董校长则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关键支点:营造儒雅文化,彰显办学特色;构建儿童课程,成就幸福童年;组建“领航团队”,促进教师发展;推行小班教学,构建理想课堂。万佳小学訾校长则围绕立足校情,营造和谐“佳”文化,建美好校园,呈美好教育,铸美好品牌做了专题交流。
在第三个论坛,由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许新海博士主持,内容为实验区工作会议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群说明会。首先由苏州大学陈国安先生的团队举行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群”说明会。课程研发团队向与会的嘉宾与代表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研发的使命、背景、课程包括的内容、研发理念、课程设计、课程群评价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群主持人马亚中等其他几位教授分别就中国古代历史、散文、骈文、诗、词、小说、戏曲、散文、骈文、地理、科学技术、民俗、艺术和思想做了课程研发的具体介绍。新教育主张文化立魂,教育回归首先是一种文化的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教育的根基与创新之源。课程群旨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实施的框架中,进行重新思考、审视和确立。
在课程群说明会之后,新教育实验课题管理组发布了全国各实验区最新信息。负责实验区管理的许新海局长做了《完善机制区域推进》的主题报告。“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海门经验专题报告让与会者受益匪浅。许局长从愿景引领、组织保障、项目支撑、制度保证、活动引领、媒体宣传等方面就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进行了指导和要求。

四、深度演绎: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18日下午活动由东胜教育局党委书记张燕主持。首先是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做了《把远方握在手中》的研究院年度陈述。
卢院长认为,新教育已经与时代变革、国家民运、民族精神血脉通联,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从机制保障,涌现英雄叙事;核心推动,深化课程建构;项目创造,保航孵化有效;结构创新,保证专业品质等方面提出了研究院开展工作的总体思路。他进一步重申,新教育是以行动哲学和实践哲学为特征的实验。其田野精神的表现,是自发实验的普通民间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怀着理想主义的教育精神,致力于改变自身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新教育管理中“底线加榜样”的铁律,无论是底线,还是榜样,出发点在于课程实践。卢院长强调新教育实验是开放的、是全方位的立体实验。他勉励新教育团队成员都成为“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追求幸福生活的人。
朱永新教授带来了大家翘首期盼的会议年度报告《人能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他从“中国文化的失落与追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新教育的文化使命”等方面诠释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深刻内涵。
在“中国文化的失落与追寻”部分,朱永新认为,整部中国文化史是一部相对宽容的历史。对比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以孔子思想为起点的中国源初文化,确实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兼容性,是不丧失自身的核心精神的优秀文化。与道家的对峙产生了孟子,与佛学的对峙产生了宋明理学与心学。能否有效地融合他者,既可以看出一个文明的气度,更是一种文化能否自我更新的关键。
关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后,朱教授认为儒家的个体担当,儒家的事在人为,儒家的社会责任心,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民族的根本精神;而道家的玄思妙辨,道家的个体逍遥和社会自治的思想,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而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学,其思绪的精妙,其对超越性念兹在兹的追求,其对眼前物质社会的超越,其对先天灵性的呵护与唤醒,以及其中蕴含着的人类尊严与人类平等思想,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从自身的历史中,我们应该汲取那些更为根本的创生精神,那就是是孔子的仁字十六字精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关于“新教育的文化使命”,朱永新教师这样阐释:新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所以,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新教育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在新教育实验发展的历程中,这个使命在不断地清晰和明朗起来,在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把中国文化作为新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已经成为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觉。
第一,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和追寻理想、深入现场、共同生活、悲天悯人的新教育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怀和追求幸福圆融的价值理想。
第二,新教育实验主张“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在实验学校推进“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和每月一事,实践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和注重躬身践履的行动智慧。
第三,新教育实验提出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努力推动书香校园和书香社会的建设,使教师与学生、父母和孩子乃至更大的共同体,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为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四,新教育实验把教师的发展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号召教师以孔子为榜样,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为中国教师树立了人生楷模。对久居新教育共同体之中的人而言,加盟新教育,乃是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更古老、更本真,与源初思想更为切近的生活方式。
第五,新教育实验通过开发“在农历的天空下”、“走进孔子”等课程,提出“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等主张,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以及开学日、涂鸦节、毕业典礼等各种庆典和仪式,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
第六,新教育实验提出“文化为学校立魂”的主张,通过开展“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育人”、“文化强师”等方面的学校文化实验,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让学校环境、教育行为的细微处浸润文化精神,凝练生命精华,令师生沐浴在道德、科学、数学、语言、历史、艺术等人类文化的熠熠辉光里,耳濡目染,行以成之。
因此,新教育首先是一种创造性地寻根,是寻找这一文化的创造根源,使得生生不息的创造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新教育实验,首先是文化的新教育实验和哲学的新教育实验。随着新教育的深入,它将越来越把自己与原初的儒家精神与道家思想关联起来,并以创造性地阐释那些塑造民族精神的经典为己任、为依据。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新教育最重要的文化使命,努力培植自强不息、仁心充溢的本质生命,并从其存在的诗意中,开出一系列人文课程;从其存在的思性中,开出一系列科学课程。
朱永新最后希望所有新教育人,能够真正地树立起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信任、信心和信念,能够理解和认同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其实这个根本精神与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和“行动就有收获”的行动哲学是完全一致的,能够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我们的每一间教室做起,从我们每一天的小事情做起,从今天开始做起,把中国文化的精神在我们的身上活出来,在我们的教室活出来。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就是文化,我就是中国!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在朱永新做完报告后,做了《新教育的摇篮效应》专题发言。陶先生肯定了新教育实验的社会性、人本性、人文性。特别呼吁当代出现具有教育家情怀的实践者,并阐述了办学需要尊重教育规律的主张。
接着新教育基金会王胜秘书长、项目主管朱桂芳分别就新教育基金会的使命以及项目申请进行了说明。大会最后表彰了年度优秀实验学校、实验个人。本次会议还命名了海门、桥西、绛县、焦作四个新教育地方研究中心,命名了宝应实验小学、萧山银河实验小学、海门东洲小学、临淄金茵小学四个新教育培训基地学校。最后举行年会交接旗仪式,由下届研讨会承办地山东临淄新教育实验区接旗。

第十一届新教育研讨会,是对新教育实验方向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又一次思索和攀升,从中国思想的高度追溯实验的文化渊源。同时,也是新教育实验在探索道路上的一次精神厘清,确认了儒家文化对于新教育的核心意义。相信以后的实验历程,是基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有“根”实验。
这是一次哲学追思和文化寻根的新教育思想会议。

                                                                    陈连林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24:10 | 只看该作者
“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完美教室专题研讨会侧记

    2011年11月25日——26日,由新教育研究会和新教育研究院主办、海门市教育局承办的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暨完美教室专题研讨会在江苏海门实验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500位新教育实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海门实验区8所小学、4所初中参与了展示,近50个班级进行了完美教室的样板呈现。活动充分展示了海门实验区在构建理想学校、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书写生命叙事等方面所做出的探索。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专家干国祥老师参加了会议。
    11月25日,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海门12所新教育的优秀学校。初冬的清寒,丝毫没有影响这节日庆典的气氛,反倒更是烘托出大家的热情。在海门镇中心小学,代表们行走在华彩熠熠的校园里,体悟着内涵丰富的“展示文化”韵味,“在成长中展示,在展示中成长”深深地吸引着每个人。师生们个个充满阳光般的微笑与激情,感染着每位来宾。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展示,更是让代表们驻足不前,赞叹不已。陆娟娟校长《在展示教育的文化韵律中起舞》生动的讲述,阳光天使班倪颖娟老师别具一格的班级文化解读和完美教室的展示,以及小蜜蜂班的俞丽美老师在缔造完美教室中一系列做法的分享,让观摩的老师都陶醉其中。在之后的互动研讨中,干国祥老师的点评也让参会的老师眼前一亮。同时,在实验小学、东洲小学、海师附小、海南小学、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通源小学、能仁中学、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初中、东洲中学、海南中学,精彩的故事也在上演着: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以班级博客、节日文化为基本活动,以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级图腾为基本特色,以每月一事为实施全人课程的基本途径,埋下了一颗颗饱满的种子,相信种子对岁月的承诺,给它以沃土和期待。“百合班”、“星光璀璨班”、“小蜜蜂班”、“阳光天使班”、“蒲公英班”、“扬帆班”、 “四叶草班”……一个个充满着响亮的名字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
    11月26日上午,所有参会代表齐聚海门市实验小学,参加本次专题研讨会的工作坊。开场是海门镇中心小学“阳光天使班”的展示,孩子们一句响亮的“我要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震撼了每个人的心,倪颖娟老师解读班级故事感染着每位观众。之后的工作坊主要分为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构建、完美教室班级课程的研发、完美教室课堂文化的打造、完美教室共同生活的营建、完美教室节日庆典与社团活动的组织、完美教室数码社区的建设五个大主题,代表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参与讨论分享,然后大组交流反馈,每个主题都派一名代表反馈讨论结果。新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许新海博士与大家分享了海门新教育实验的历程和感悟:“海门完美教室的工作团队,一年走来收获了很多精彩与美好,本次研讨会也是为明年的新教育年会来造势、来引领、来推动,为年会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朱永新教授紧接着发言,他以“感动、感佩、感激,课堂、教室、生命,良知、孩子、日子”三组关键词,阐述了对本次研讨会的感受和对新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期望。朱老师指出,新教育这锅“石头汤”需要所有的新教育同仁共同熬制,期待大家一起探索、行动、谱写新教育的篇章!他还指出,作为教师,关起教室的门你就是国王,国王在自己的王国里可以大有作为。他殷切地希望全体新教育人,为着新教育的美好明天,为着师生的共同成长,一起坚守教室,从教室出发,创造生命的奇迹。代表们热烈的掌声响彻会场。
    短短一天半,从完美教室的缔造现场,强烈感受着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角落新教育的文化气息。本次专题探讨再次重申了缔造完美教室价值与意义:守住每一间教室,就是守住每一个孩子,就是守住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新教育人孜孜以求的教育愿景,缔造完美教室的追求,书写生命传奇的理想,激励着所有师生在新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新教育研究院 丁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27:18 | 只看该作者
变革的力量
/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注:该文刊载于35期新教育报【实验·学术】版块。

    随着《规划纲要》的制定和通过,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逐渐清晰。但是,许多人心中仍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真的能改吗?
    对教育改革的信心不足,缘于对权力高度集中、官本位的教育体制中改革动力明显不足的深切认识。于是,才有“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以及各种乱相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严峻现实。
    因而,真正的问题是教育变革的力量何在?如何认识改革的动力机制?如何启动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当我们的目光越过体制,投向基层和民间时,教育的图景就逐渐鲜活起来。
在大致相同的制度环境中,总有这么一些不安分的人、一些学校、一些地区不甘平庸,另有所求,在实验,在创新,在追求好的教育和理想的教育;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他们确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现实!
    朱永新教授所倡导推动的新教育实验,是近年来民间教育改革中最生动活跃、最持久深入、最有影响和成效最好的力量。我目睹了它发生、成长的完整过程,因而可以细心体味它的品质和价值。最吸引我的,当是它的平民教育价值,以及行胜于知的探索精神。它是从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的,而不是源自学术化的教学实验、为满足学科建设或课题的需要;它是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大多数普通学校的,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满足它们锦上添花的需要;它是面向普通教师的,明确地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成长作为主轴,从而抓住了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品质的核心。
    又不仅如此,应当说新教育实验远远超越了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稍嫌功利主义的目标,而直抵教育的真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给教师一种充实、美满、有尊严的生活,从而走向了崇高的人道主义。与一些洋化、“学术化”的理论相比,新教育是不玄奥、不复杂的,难以写成许多可供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然而,就改变教育现实、解决实际问题而言,新教育却是大为可观、魅力无限的。
    其实,教育的真理古今中外相通,是质朴无华、晓畅明朗、直抵人心的。新教育的诚实、朴实、感性、动人,也许正是一种好的教育理论所需的基本品质。反过来也可以说,那些貌似精密复杂、抽象晦涩的新潮理论,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诚实,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关爱。
    新教育实验中最深入人心、收效最好、同时也最简便易行的,是“营造书香校园”,这也是朱永新教授不遗余力推广的阅读活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不仅成为朱永新的教育信仰,也成为新教育的核心理念。阅读改变人生,通过经典阅读和师生共读,让学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让教师找到自信和价值,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网络和高技术的时代就更为重要。
    今天,对阅读的态度已经成为人们相互辨识区分的重要依据,因为它标识着不同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属性。对阅读的态度和认识程度,也可以成为对家长、教师和学校教育品质的一种评价。不是有许多人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宣传所蛊惑和焦虑吗?如果真正关心儿童的终身成长,还是从早期阅读开始吧,这不是什么“起跑线”,却是儿童必不可少的“营养早餐”。
    新教育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它在创办之初,就高度认识并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今天,流量巨大的“教育在线”已经成为众多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平台,从而在体制内陈旧的“教师培训”之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这一变革的意义同样不可低估。什么叫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社会化学习?在教育在线可以初见端倪。它不仅指示了网络时代成人学习和培训的基本路径,关键在于它是有功能、有构建的,从而形成基于网络的全新的教师成长共同体。网络的基本品质是民主的、互动的、共享的、无限的,它也将成为未来学习的基本品质。
    新教育最新的创造,是构建了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系统,俗称的“网络教师学院”。它是一个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完整的教学设计、严格的评价和淘汰、历时三年的教育过程。朱老师自信地说,其质量一定会好于“教育硕士”。我完全相信这一点,正如我相信齐白石、陈丹青授徒的质量会高于学院文凭。而且,无需教育部批准承认!如同聂圣哲在休宁的鲁班木工学校为学生颁发“匠士”文凭,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颁发只需社会承认的各种教育文凭,那不是一种实质性的变革吗?
    我们越来越接近了一场真正意义的教育变革的核心。与很多人不同,虽然我被视为现行教育“激烈的”批判者,但是,我对于教育变革的态度却比许多人更为乐观。也许,这是因为我更多地介入了体制外的社会变革和教育创新。
    放眼世界,古往今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和教育创新,从不是来自政府规划或批准,而是来自薪火相传的教育家的理想,来自实际的社会需求,来自生生不息的草根力量。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认识“学在民间”的传统,相信“学在民间”的伟大力量。
    自然,一场整体性的教育变革,必然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这两个过程的互动,必然意味着政府转型、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从而为教育家办学、教育家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土壤和制度空间。令人欣慰的是,不仅国家的教育规划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理念;而且各地也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实践,例如在海门和焦作。它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家的理想、教育实验的探索,如何通过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这是新教育实验另一个值得认真总结、推广的经验。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28:20 | 只看该作者
李镇西的意义:童心、爱心与用心
朱永新
非常高兴,参加李镇西从教30周年的座谈会。为了今天的座谈会,我早早就把这个日子留着,所有的活动为这个日子让路。为什么我特别重视今天?因为,这个日子具有特别的意义。
30年前,包括镇西在内的77、78届大学生,离开求学的校园,正式走进执教的校园,走进各大中小学,开始了他们的教师生涯。我本人,今年也是从教30周年。所以,今天的座谈会不仅是李镇西从教路上的一个盛大庆典,我同时也视为给我们那一代人开的一个从教30年的座谈会,视为对一个时代的回顾与怀念,视为对一代教师的敬意和总结。
镇西是我的学生,在本世纪初叶,他曾经跟随我读博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我是先做了他的学生,却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1999年,我们共同的朋友,当时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担任校长的高万祥先生告诉我,四川成都有一位中学老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班主任,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爱心与教育》,让许多老师流下了这个时代不太容易流的感动的泪水。
当时,我正在苏州推进一个培养名师名校长的工程,聘请了许多著名专家来苏州讲学带徒。听说有这样一位人才,我当然不会放过。于是,我请高校长把李镇西请到苏州,为我们的名师班学员做报告。
那一天,我故意坐在最后一排,准备随时出去处理公务。没有想到,他的报告是那么精彩。他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而是把自己与学生交往的日常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然而,在人们的心灵被口号式的呐喊震动得逐日麻木时,正是这真实的生活点滴,有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深深地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细心的李镇西后来在文章里写道,他发现了我盈眶的热泪。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李镇西很快成为我的博士生。开学的时候,大家发现他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说他特殊,一是因为他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经常有学校邀请他做报告;二是因为他英语基础比较差,我专门请了一位学生帮助他,他竟然像高中生那样,每天早上坚持背单词。上课讨论问题,他有时也会象一个高中学生一样,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他给我的电话也特别多,差不多成了早请示晚汇报。同学们悄悄对我说:“这个李镇西,像个小孩子!” 但是,我特别喜欢他这样的天真与认真。
镇西是个天真的人。他特别喜欢网络,当时在中青网和K12都是呼风唤雨的网络“达人”。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他也经常在课堂上说起“网事”。为此,我曾经没少当面“批评”他,劝他不要像中学生那样沉湎网络!但是他“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有一个周末,我请镇西餐叙,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网络上,我继续着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想到这一次他有备而来,不一会儿,他就搬来了同盟军——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苏州的两位年轻教师焦晓骏和袁卫星。他们三人汇聚,醉翁之意不在酒,竟是冲着游说我而来。他们先是讲网络上那些有趣的八卦,再说哪些哪些名家在网络上有什么精彩言论。听着听着,我的口水没有为饭菜而下,却险些为被他们说的“网事”而流。
既然网络能够与大家分享思想,讨论问题,交流情感,既然网络可以成为走进一线老师的平台,为什么不建一个自己的网站呢?就这样,在镇西他们的密谋下,我被拉下了水、拖进了网,成立了www.eduol.cn教育在线网站。
2002年6月18日,教育在线网站正式开张,镇西担任了网站的总版主。在他和一群网友的努力下,网站人气很旺,当月的点击数就超过25万,注册会员突破5千人。现在,教育在线网站的注册会员已经超过了40万人,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师范学院,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应该说:始作俑者的镇西功不可没。
而镇西在教育在线网站上的头像,就是一个光着屁股不断扭动的小孩子。他美其名曰:这是没有污染的童心!他甚至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不愿长大!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和他的学生们在一切玩耍,把自己视为他们的一分子。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童言无忌。也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不善伪装,争论时往往会搞得面红脖子粗,开心时又往往拥抱加亲吻。
镇西更是个认真的人。在研究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考虑到镇西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需要用较多的时间补课,我建议他以自己的某一本书作为博士论文的基础。在来苏州大学读书之前,他已经出版了《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著作,先后获得过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冰心文学大奖等重要奖项。但是,镇西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说,愿意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
写博士论文对镇西的确是个挑战。尽管他之前出版过不少教育方面的著作,但是,这些著作更多是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的,是他自己教育生活的记录和思考;尽管他也读过不少教育理论的著作,但是,那种阅读更多是率性的、自由的,而且主要集中在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他特别感兴趣的作者上。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读书的计划,从卢梭到杜威,从马克思到后现代主义。
博士论文的提纲出来后,我们又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说实在的,对镇西的文章,我不敢轻易地改动。这不仅因为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比镇西大得多的学生我也带过。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轻易地去改变一个学生已经形成的风格。风格就是生命,特色就是卓越,这是我一直倡导的东西。但是,镇西的论文提纲的确与博士论文有差距。博士论文除了要求概念的清晰、逻辑的严密外,还要求具有相当的原创性。我与我的助手许庆豫教授,反复研究论文提纲的结构和写作的可能性,研究材料的来源和镇西自己的特长,最后才确定了论文的提纲。这个过程,差不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博士论文的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说一句心里话,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审查本校和外校的博士论文,许多论文是没有什么看头的,味同嚼蜡。而且,许多论文是在玩概念的游戏,不仅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也没有真正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一直在鼓励李镇西有所突破与创新,我甚至对他说:“我还真希望你能写出散文式的博士论文!”但是,论文草稿出来以后,我还是有不少担心的。尽管镇西和我们一起努力使论文更具有理论的色彩和逻辑的力量,但是论文的叙事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好在镇西自己也是清醒的,尽管用另外一个方式说话可能比较吃力,但是当你真正学会用另外一个方式说话的时候,你又会发现你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努力地修改,认真地读书,同时还把论文的一些篇章发在教育在线上,广泛征求意见。
由于非典的原因,镇西论文的答辩最后不得不通过电话进行。但这不妨碍答辩老师对他的评价。一则,镇西的好学是出名的,教授们对他认真的态度给予高度的评价,虽然这与论文本身没有关系,但多少会有点作用。二则,论文从预答辩到最后的答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尽管专家的通讯评审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仍然应该坚持,也有人对李镇西关于民主概念的解释、民主教育特征的说明等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家对于镇西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对他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民主教育的情怀,都给予高度评价。结果,大家一致给了优秀的分数。
在论文顺利通过答辩以后,我曾经给镇西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我希望他能够真正从民主教育的理论探索走向民主教育的实践追求,真正地使生活中的民主教育“成为真正实行民主的准备”,希望他能成为中国教育历史上有影响的,以民主教育为教育理想的教育家。
镇西为教育理想跳动的那颗心,始终是炽热的。博士毕业以后,他放弃了可以留在江南,有着比成都更高的收入和更舒适的生活的机会,回到四川工作。由于有着博士的头衔,成都教育科学研究所请他去当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人员,他也一本正经地想努力适应这个搞理论研究的新角色,甚至要我为成都的教育发展规划出主意。但是,他是一条教育的鱼。鱼是无法离开鲜活的水的。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孩子的镇西,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就像离开大地就失去力量的古希腊神话人物安泰,随着时间推移,他日渐痛苦不堪。我告诉他: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于是,镇西回到了课堂。
回到课堂的李镇西,记住了我在他离开苏州时的嘱托——把新教育的火种播撒到西南。于是,他所在的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成为成都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他们那位网名叫做“棒棒”的谢校长,也成为教育在线的明星人物。2005年7月,镇西所在的学校承办了新教育实验第四届研讨会,主题是“新德育,新公民”。
一年以后,镇西再次做出了选择:成都武侯区的教育局长慧眼识珠,邀请他去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困难学校武侯实验学校担任校长,他欣然上任。一开始,许多人不看好镇西当校长,理由是他过于率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其实,刚开始镇西自己也不够自信,自己是一位好班主任、优秀语文老师,但不一定能够做好一校之长。我对他说:我相信你!既然你能够当好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你就能够当好校长!而且,只有当一把手校长,才有做事情的平台和空间,有全面推广新教育的机会!
于是,镇西成了一位不像校长的校长。当校长的第一天,在与老师的见面会上,他就讲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们不要对我寄予太多的厚望,书上的李镇西只是局部的,生活中的李镇西有很多的缺点。”“我不会新官上任先烧三把火,今后也不会烧,让你们烧,我只会慢慢点火,点新教育实验的燎原之火。”接着,镇西在他的校园里分别建设了“陶园”、“苏园”和“新园”,前两个园,是为了纪念和学习陶行知先生和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教育思想,后者,则是为了弘扬和推广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当校长以后,镇西把很多精力与时间用在培养教师团队上。出版社找他出书,他说,要出就与老师们一起出;有单位邀请他讲学,他说,要讲学就与老师们一起讲。前几天,他就和学校的两位老师参加了《班主任》杂志社在宁波举行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主办者的广告这样写道:“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知名校长李镇西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在他追求自己教育理想的同时,也为全国广大班主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他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引领了全国一大批优秀的班主任的成长:李俊兴、薛海荣、方海东、石春红、郭文红、杜美清、李迪、王晓波等;他亲手打造了武侯实验学校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团队:邹显惠、潘玉婷、许忠应、郑聪、胡成、张清珍、李青青等等,这些优秀的班主任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用言行感染并影响着更多的年轻班主任。”
就这样,镇西一路走来,且歌且行。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西南推广新教育的承诺。2011年7月的一个晚上,利用我在成都参加民进中央常委会的空隙,镇西召集了他的学校所在片区有新教育梦想的小学校长们与我见面。在这次见面会上,镇西对大家说:搞新教育,不是投机,不是赶时髦,而是追寻我们教育的理想,实现我们理想的教育!“我们做新教育,绝不只是为了表达对朱老师的敬意,而是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少年记忆,为了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幸福。我希望今天来的校长们,从现在起,下决心真做新教育;我也坚信,成都地区的新教育实验,会越来越红火。也许是三年后,也许是五年后,我们也会有虽然不那么辉煌,也绝对实在的新教育成果。到那时,我们再请朱老师来到成都,检阅新教育实验成都方面军!”
2011年9月,镇西的学校又有了小学部。这一次,他更是一马当先,从校园陈设到教师培训,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方方面面齐头并进,力争做成新教育示范学校。就在今年2月13日,在我应邀到成都为“文翁大讲堂”演讲时,镇西又积极谋划着为他所在的武侯区教育局对全体校级干部做了一场演讲,同时把他学校里的十几位骨干教师都“偷偷”请到会场……
这就是镇西的故事。这样一个真挚的坚毅的教育行者的故事,意义在哪儿呢?或者说,我们今天召开李镇西从教30年的座谈会,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个人认为,这就是李镇西老师的童心、爱心和用心。
首先看他的童心。镇西曾经写过一篇《保持童心》的文章。他认为,童心就是儿童的天真纯朴之心。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他写道——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我小学时曾扶盲人过街,替迷路幼儿找妈妈,我愿意把这可贵的善良之心应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而扩展、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于我对每一位网友的爱。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儿童的嘴巴是很难说一句假话的。童话《皇帝的新衣》中,不正是一个小孩首先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吗?面对“四人帮”的谣言,张志新同志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有人说她“傻”,我却认为她拥有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儿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试试。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孩童般好奇、探寻的眼光,而不断开拓、进取。这也是一种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儿童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幻想、拥有童心的人总是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有的人年纪轻轻,便对生活缺乏信心,而有的人虽已退休,却仍创造着生活的乐趣,正所谓“越话越年轻。”
其次看他的爱心。李镇西的成名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他告诉我,经常有人问他:“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在镇西的教育辞典里,童心与爱心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说,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老师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老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4月4日,我在博客上读到镇西的一篇文章《歌声超越三十年》,讲的是今年清明节期间,他与乐山一中初84届一班聚会的故事。我是含着泪水读完的,何静红,田晓敏,许艳,彭霞,陈晓梅,冯萍,陈建,王红川,韩军,呼延涛,周涛,刘大庆,王琦,杨虹,黄杰,张海波,周一,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镇西都能够亲切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讲出他们当年的故事,其中许多名字,在《爱心与教育》中曾经读到过。30年前的“未来班”,是镇西教育生涯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真是爱心,才铸就了这部名作。
再看他的用心。镇西的用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三十年前孩子们的声音,他能够完整地保留着;谷建芬老师三十年前的来信,他能够完整地收藏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记录着班上和学校发生的一切,他写过很多书,如《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教有所思》《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演讲录》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在教育手记与工作日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更为可贵的是,镇西一直没有丢掉这“三心”。我听到他前不久经历的一件小事——
做了小学校长后,镇西希望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从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开始。有天早晨,他在小学门口迎接上学的孩子,看到一位母亲帮一年级的女儿把书包背到校门口,再把书包给女儿背着走进校园。在和孩子互相问好后,他和颜悦色地问:“小朋友,刚才书包是你自己背的吗?”孩子摇头。他说:“从明天起,你自己背书包,不要让妈妈背,好吗?”孩子不说话,满脸紧张地看着他。他就蹲下身子,说:“好吗?”结果孩子一下哭了起来。尽管他接下去哄了又哄,可孩子最终还是哭着走进了校门……
事后,镇西很难过,觉得自己破坏了一个高高兴兴来上学的孩子一天的心情;他觉得自己的表达方式有错误,应该用积极的方式,比如说“小姑娘,你来得真早!真好!如果你明天自己背书包就更棒了” ;他觉得自己之前一直面对中学生,还吃不准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学习……
如果没有童心,怎么能为一个孩子的难过而难过?如果没有爱心,怎么会为如何贴近孩子的心灵而想出更好的办法?如果没有用心,又怎么通过这件小事反思出自己的欠缺所在?
所以,镇西的故事并没有讲完。因为他每天都在用时光书写着新的篇章。而我个人认为,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他用童心、爱心、用心这“三心”,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也书写了自己生命的传奇。他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的教室,与我们何其相似?他的学校,与我们何等相仿?他的孩子,与我们多么相同?为什么他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
对我自己而言,李镇西的意义,在于验证了韩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然他曾经做过我的学生,但是我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老师和弟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30:2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改变,从阅读开始——朱永新教育作品卷七《我的阅读观》作者:朱永新





目录
阅读的力量(卷首诗)…………………………………………1
改变,从阅读开始(代序)……………………………………1
引言:什么是阅读………………………………………………1
第一章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25
阅读改变人生  /  27
阅读滋养心灵  /  34
追随伟大的灵魂  /  42
青春伴书最痴狂  /47   
阅读让教育更美丽  /  51
少点烟酒味,多些书卷气  / 54
企业家需要读书吗  /  57
阅读: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  64
阅读:重塑心的文化  /  67
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  /  71
第二章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81
阅读的力量  /   83
附:新教育阅读宣言:《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  93
全民阅读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  95
中国人需要自己的“国家阅读节” /  100
阅读能力也是“生产力” /  106
敲响阅读的“闹钟” /  108
仪式与形式  /  110
余秋雨先生为何看轻阅读  / 113  
附一: 余秋雨博文:《对四个重大问题的紧急回答·关于“阅读日”》(摘选) /  122
附二:朱永新、余秋雨:“国家阅读节”之争  / 124
从牛津乞丐读书说起  /  127
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  /  128
我们需要国家基础阅读书目吗  /131
为什么需要设立国家阅读基金  /137
全国图书资源信息应该共享  /  140
第三章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143
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  /  145
儿童阅读需要阶梯  /  149
晨诵、午读、暮省  /  154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  /  160
附一: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30 种,2011 年版) / 171
附二: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70 种,2011 年版) / 173
童书是最美妙的种子  /  177
附: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文学书目(2006 年版) / 179
为新世纪教师与学生营造精神家园  /  181
附一: 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100 种 (2004 年版) /  184
附二: 新世纪教育文库·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100 种 (2004 年版) /  190
附三: 新世纪教育文库·大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100 种 (2004 年版) /  196
附四: 新世纪教育文库·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100 种 (2004 年版) /  203
童年的秘密与童书的价值远未被发现  /  210
借孩子的眼睛看绘本  /  214
超越年龄的快乐阅读  /  216
拯救教师的阅读  /  220
读书让教师远离庸俗  /  225
让中小学图书馆成为开放的精神绿地  /  228
由外国校长舔肥猪想到的  /  232
大学教育亟须一场阅读革命  /  234
教材为何不能纳入国家图书评奖  /  238
“读书无用”与“读无用书” /  240
第四章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245
阅读,让城市更美丽  /  247
阅读造就学习型城市  /  251
和谐城市需要阅读节的盛典  /  262
阅读与市民素质  /  264
“地铁阅读”应成为城市风景  /  266
阅读与学习型企业  /  268
疏通文化传播的“毛细血管” /  277
社区图书馆的意义  / 285
中国出版需要一座博物馆  /  290
第五章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293
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  295
师生共读:书写生命的传奇  /  316
亲子共读:避免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  323
电视应该“赎罪” /  327
共同编织幸福的教育  /  330
推动摇篮的手能撬动地球  /  335
从“亲子共赏”到“亲子共读” /  339
家庭教育的密码  /  344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  346
给孩子记录生命的历史  /  348
农家书屋该建在哪儿  /  351
附录……………………………………………………………353
附录 1   阅读断想  /  354
附录 2   阅读小语  /  361
附录 3   阅读叙事  /  366
后     记………………………………………………………… 374

后记
我曾经写过一篇《教育,我的最爱》的文章。在文章中,我说: “我这一生是为教育而来的。”
     2002年,新教育实验起航。我发现,教育之海已是如此浩瀚,我能驾驶一叶新教育的小舟,就已经很不简单了。于是,我说:“我这一生,是为新教育准备的。”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深入,实验项目的不断拓展,参与新教育的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增加,我越来越清晰地发现,如果新教育真正能把阅读这件事情抓住,真正能让教师和学生热爱阅读,我就能说无愧此生了。于是,我说:“我这一生,要全力以赴推动阅读。”
    关于阅读,我曾经讲过四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分别是就阅读的四个主题而言的,即阅读对于个体、民族、学校和城市的价值。后来又提出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的观点,这更多的是就阅读的方法而言的。由此,这五句话就初步形成了我的阅读观。但如果用更加简洁的语言来表达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大概就必须用本书序言的标题了——“改变,从阅读开始”。
    本书是《朱永新教育作品》最后完成的一部。作品集的大部分是根据原来先后出版过的著作修订的,唯有这本《我的阅读观》,是重起炉灶、专门整理。虽然过去有过不少关于阅读的文字,但毕竟还不够系统完整。所以,这次整理时又请我的朋友和学生帮助做了不少工作。
    首先要感谢的是新阅读研究所的朱寅年先生。2010年成立新阅读研究所以后,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工作。其间,寅年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我整理作品集,尤其是这本“阅读观”,他帮助我收集了散在文集、书稿、报刊、网络上关于阅读的文字,在我们讨论的框架下分类整理,核对材料,校改文字,做了大量工作。
    我的几位博士生,尤其是卢峰和杨再勇两位博士,也为本书做了很大的贡献。本书的引言和关于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的部分内容,是我与他们合作的成果。几年前,我参与主持了顾明远先生领衔的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负责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卢峰、杨再勇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2011年初,课题的成果《阅读,让城市更美丽》和《阅读,让城市更精彩》(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正式出版,他们两位又是主要的作者,帮助我做了大量工作。所以,我要特别感谢他们对于本书作出的贡献。
    全书定稿以后,新教育的义工童喜喜主动请缨,帮助通读了书稿,使书稿得到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喜喜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与阅读推广工作,对于阅读有许多真知灼见。她的参与,使这本书以更 加美丽的面容出场。
    如前所述,这本书是《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中最后完成的一本。一个浩大的工程就要竣工了。一年多来,我的业余时间基本给了这本小书。其间多次打退堂鼓,包括正式给出版社递交了“辞工”报 告。但由于呼延华先生的坚守、诚恳和耐心感动了我,由于朱寅年、童喜喜等朋友的热情、细致和周到感动了我,终于一次次战胜了自我,战胜了懒惰,一本本地磨稿,一本本地交账。虽然没有精卫填海那样艰苦,却也像愚公移山那样坚韧。
    可是,还没来得及品尝完成任务的喜悦,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就从文稿修订以来的轻缓萦绕变成了强烈叩问。尽管与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教育文集》相比,这套作品集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特别是组织人员对所有引文进行了全面核对,朱寅年先生和杨川林博士,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几位研究生,为核对引文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这样一个“快”的时代,我总觉得自己也被裹挟着走得太快了。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写作也是一个慢的艺术,我希望自己的心态也能够慢一些,再慢一些。
好在,这不是终结。整理这套作品集,旨在努力为我们的新教育事业提供一个理论基础,为了解新教育实验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资料,为走进新教育实验的老师们提供一个入门的路径。这个目标,多 少是实现了。而我深知,无论是教育、新教育还是阅读推广,前路都很漫长。我可能无法成为走得最远的先行者,那么我愿意成为一名坚 定的农夫,任人群熙攘,我只埋首于这片土地;任时光流逝,永远守在这片田野上。希望我的滴滴汗水有助于大家的梦想种子早日萌芽、 拔节、怒放。
                                                             朱永新
2011年8月30日于北京滴石斋



改变,从阅读开始
    阅读意味着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改变我们自 己,改变我们的学校,改变我们的城市,改变我们的民族。
    我无数次这样表达过我对于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基本观点: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我们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了这样一个阅读理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这五句话,构成了我的阅读观。

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我们很少认真思考:每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个体精神成长的历程是怎样的?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
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一个个 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 的历史阶段。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 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 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 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 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
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 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 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
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而充实。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都将阅读仅看做个体的行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了其精神力量,而精神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起着关键作用。国际阅读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曾经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犹太民族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民族。在以色列本土,大概有600 多万犹太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不超过 3000 万。这个在公元70 年以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并寄人篱下的民族,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世界级杰出人物?
    看看这些伟大的名字——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 卓别林、毕加索、门德尔松、柏格森、胡塞尔、大卫 · 李嘉图、卢森堡、基辛格、斯皮尔伯格、玻尔、费米、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 洛克菲勒、巴菲特……在全美 200 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和 100 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占美国总人口 2%—3% 的犹太人约有一半;在全美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
一,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美
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    作家中,犹太人占 60%……不胜枚举。
    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几乎都被犹太人改变过——马克思 的唯物史观,改变过或依然在改变着人类对社会和历史的观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物理世界和时空的认识。《货币战争》一书甚至认为,是犹太人掌握着当今世界的金融命脉。
    一个民族获得这些杰出成就,靠的是什么?是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犹太人精神成长历程中对于书籍宗教般的情怀。犹太人嗜书如
命,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每 4 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
在以色列,平均 6 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犹太人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
    这种对书的迷恋和敬畏之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我认为,阅读对我们不断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 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曾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讲了这么多年,我们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倡导阅读也许是最佳切入口。
    我们所处的时代,几乎与所有快速成长的时代一样,有很大进步,但也有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的社会缺乏共同的语言,而缺乏共同语言,又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观呢?
    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密码,共同的语言从哪里来?从我们的历史中来,从我们对于世界文明包括中国经典的共同阅读中来。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思想和价值,我们的民族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我们曾经或者依然拥有共同的神话和历史、共同的英雄和传说、 共同的精灵与天使、共同的图画和音乐、共同的诗歌和小说,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冷落了这些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种冷落给我们带来了 严重的后果:共同信仰的缺失、文明道德的滑坡、共同愿景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基础的建设,举步维艰。
    为了寻找我们的历史,寻找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共读神话和历史。通过共读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炎黄的战争与结盟,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通过阅读希腊神话、希伯来神话,通过阅读美洲发现的历史,通过阅读南北战争解放黑人的美国历史,我们才能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才能让整个人类的文明在更大的生活圈里融为一体。
    共同的阅读,是能够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语言和共同精神密码的关键,共同的阅读,是形成我们这个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唯一途径。
    我很喜欢的《朗读手册》这本书,书里面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的养成,为了我们未来的终极前 途,我们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阅读。

三、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很多人说,我们天天不都在读书吗?天天都在看教科书、教辅书。但是,这些并不是我的阅读观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这些书相当于母亲的乳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很安全又容易吸收。但如果一个孩子终生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孩子。每个孩子在两三岁之后就要开始自主进食,甚至更早。
    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最有效率的课堂教育方式,
将人类的知识高度集约化、效率化和组织化,在有效的时间内教给我们的孩子,作用就相当于母乳。但教科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的
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如果离开了自主阅读,离开了对于人类经典 的阅读,就不可能走得很远,精神发育肯定不健全。
      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 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    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不仅要像提供母乳
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    子们学会自由飞翔。
    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    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只要有了书,孩子    们就有了阳光,有了成长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比我们现在很    多村小的硬件设施还要差得多,但他每天都要和老师、孩子们一起读    书,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图书的精彩世界。
    一个人的精神饥饿感是在中小学形成的。古代的士大夫说“三日不读,面目可憎”,这正是精神的饥饿感造成的。人的很多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是有关键时期的,在这个时期如果适当地给予刺激,只要一学习就能够掌握。精神饥饿感的形成也有关键时期,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再想养成阅读习惯,就很困难了。
    现在,我国学校和学生的图书拥有量是很可怜的,民众阅读相当匮乏。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 30 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 1.75 本。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大学生也没有阅读习惯。据复旦大学的一个调查: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 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仅有 22.8%,阅读专业期刊的只有 9.3%,阅读外文文献的更是只有 5.2%。而美国的大学生,平均每周阅读量至少是 500 页。美国大学是怎么上的呢?不是满堂灌,不是学生“课堂上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美国的大学首先是重视阅读,在有了共同语言的前提下再进行接下来的课程,这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对话。而我们的老师甚至二三十年来都拿着同样的备课稿去给学生们讲课,这被人戏称为“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
    没有阅读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有阅读的习惯;没有阅 读习惯,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半成品甚至是废品。面对未来的社会和挑战,他们将很难有完整的精神生活和充实的人生。
    让我们的学校,都成为阅读的天堂吧。

四、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城市的美丽固然表现在它的建筑、规划和绿化上,但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还在于这座城市里的人的品位和气质。人的品位和气质是怎么来的?是通过书籍阅读而来。我认为,最优秀的城市就应该拥有最善于阅读的市民。
    一个城市最美丽的风景应该是阅读的风景,一个文明的城市应该是学习型的城市。学习型城市的美丽不在于外在的山水树木、街道建筑的感官之美,而在于内在的思想之美、文化之美。学习型城市的美丽在于有着自我超越的市民、催人上进的组织、简单宁静的生活和自觉创新的文化。这是学习型城市的生命之美、灵动之美。
    学习型城市的核心要素是学习型市民,市民的素质决定城市的竞 争力。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 · 芒福德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个伟大发明是文字和城市。是文字和城市的出现 让信息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换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而这个过程正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阅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创建学习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阅读活动,倡导阅读理念,弘扬阅读文化,营造书香城市,让读书学习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群众自觉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进而确立现代市民意识,培育现代生活方式,养成现代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并通过阅读,让市民真正了解自己所居城市的文化,甚至积极参与塑造城市文化,从而促进城市文化由文化自觉状态走向文化创新状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我曾主持编写过《阅读,让城市更美丽》,这本书介绍了包括苏州市在内的很多国内外城市建设书香城市的经验。“阅读,让苏州更
美丽”,这是苏州阅读节的主题词。每年的 9 月 28 日,也就是孔子的诞辰日那天,就是苏州的阅读节。我也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
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
    有书香的城市,有阅读氛围的城市,才是令人向往的美丽城市。

五、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亟须重建共同的话语体系和共同的价值观。我们亟须通过共读,通过对话和相互用文字交流(共写),来实现真正的共同生活。新教育实验认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共读,是指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 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 存在的过程。
    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于东西部之间以及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共同生活的努力,也是整个社会 逐渐民主化的过程。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对经典的共同阅读,因为没有师生之间真诚的对话,因为许多教师自身没有把阅读当成一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因为没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许多学校已经沦为精神与文化的荒芜之地,更谈不上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地创造更加
美好的未来。
    我们希望,打破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一统天下的格局,恢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读传统,为每一位孩子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籍,让师生、亲子沉浸在民族乃至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之中,恢复与传
统的血脉联系,恢复师生之间被应试教育异化的密切联系。我们同时期待从书香校园的建设走向一个真正的书香社会。
    我们还希望,通过共写,将人们的写作与生活联为一体,并成为反思交流的重要手段。师生、亲子之间的彼此的言语沟通与交流,将彼此的生命编织在一起,从而尽可能地消除相互隔阂、相互对立甚至相互伤害,使人类生活的真正经验能够通过共写(沟通与交流)在彼此之间传递流动。
    我们更希望,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不但使人们生活在共同的    空间里,而且也生活在共同的精神背景下,逐渐疗治被畸形竞争隔开
的孤独的心灵,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和谐。
    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怎样去强调它也许都不过分。一个高尚的人,往往是通过阅读高尚的书籍成长起来的;一个美好的学校,往往是通过阅读使孩子们开 始美好人生的;一个美丽的城市,往往是通过阅读成为美丽的令人向往的文明城市;一个伟大的民族,往往是通过阅读形成共同文化价值 而强大起来的伟大民族。
    曾经有一位儿童作家这样说,我们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 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制作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 子。但是,同时它可以不使水土流失,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人遮阳避暑;可以让孩子玩耍,可以拴一根长长的线,让风筝 在天上飞;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可以千秋万代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阅读 就是种树。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的价值。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承继和发展的力量。阅读作为人类行为,它
源自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也通过阅读绘画、雕刻、音乐,以及阅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改变,从阅读开始。
朱永新
2011年8月于北京滴石斋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31:1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教育需要对话——朱永新教育作品卷十《新教育对话录》作者:朱永新
教育需要对话——朱永新教育作品卷十《新教育对话录》


目录
教室,我的家园(卷首诗)……………………………………1
承诺是一种责任(初版序)……………………………………1
第一篇         戴着镣铐,也要舞蹈………………………………… 1
一  一位官员兼学者的教育理想  /  3
二  教育是一种理想  /  11
三  用爱品味生命的美丽  /  16
四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言说方式  /  23
五  戴着镣铐,也要舞蹈  /  29
六  “我们是一群擦星星的人” /  74
第二篇         是理想者,更是行动者……………………………                                         83
七  新教育实验的意义、谱系与展望  /  85
八  是理想者,更是行动者  /  96
九  “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 /  106
十  新教育:孩子幸福快乐学习的“试验田” / 112
十一  前行、攀升与飞翔  /  117
十二  唯一不能放弃的就是新教育  /  128
第三篇        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 135
十三  转型期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  137
十四  共筑“人格长城” /  141
十五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  148
十六  一所学校能给家长多少承诺  /  154
十七  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  /  157
十八  中国教育,从娃娃抓起不如从父母抓起  /  160
十九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  /  164
二十  把智者的声音远播,将弱者的声音放大  /  167
第四篇        教育,需要来一场深刻变革……………………… 173
二十一  让教育决策更加科学  /  175
二十二  让人文自觉突破政策短视  /  181
二十三  决策要倾听民间的声音  /  186
二十四  教育改革的方向  /  189
二十五   2005· 我们说什么?  /  194
二十六  我为教育说两句话  /  207
二十七  网络与参政议政  /  224
二十八  经济发展背后的教育  /  236
二十九  教育改革要用些猛药  /244
三十  重建教育改革的信心  /  249
三十一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  254
三十二  教育兴国与文化强国  /  273
三十三  中国的一流大学需要培养偏才、怪才  /  282
三十四  中国教育,从原点再出发  /  286
第五篇        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295
三十五  民办教育改革的出路  /  297
三十六  重建教育财政是唯一出路  /  300
三十七  转制学校路在何方  /  304
三十八  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  310
三十九  教育公平未完成  /  318
四十  为教育公平设立国家标准  /  321
四十一  要按“有限政府”的思路梳理教改  /  328
四十二  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  333
四十三  期望中国教育更公平  /  340
第六篇        阅读是教育的密码………………………………… 355
四十四  阅读,生活与生命中的一种享受  /  357
四十五  经典是文化的密码  /  364
四十六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  /  367
四十七  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   373
四十八  应试教育造成阅读率下降  /  377
四十九  以阅读书目推动学生阅读  /   381
五十  阅读让书香漫城  /  387
五十一  为基层图书馆鼓与呼  /  397
五十二  读书的品质  /  404
第一版后记……………………………………………………410
新版后记………………………………………………………412

第一版后记
    山西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把《教育的使命——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和《教育的承诺——朱永新教育访谈录》两本书的模拟本送来征求我的意见,不同的开本与装帧设计,很美。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就等你的序言和后记了。
    我知道,不能再拖了。五月有一个书市,印刷在即。书总是需要一个序言或者后记的,交代一些事情,谈一些感想,答谢一些朋友。所以,只有赶紧写。
    这些年来接受了许多媒体的采访。尽管坊间流传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训诫,也有好心的人经常劝我少说话,少出头,少接受采访,但是我总是喜欢与媒体的朋友们交流。因为从优秀的媒体人身上,我们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他们观察问题的方法,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经常让我耳目一新。
    一般情况下,有两类记者,一类记者是不动脑筋的,他们往往喜欢拿着现成的新闻“通稿”,到会场转一下,从通稿上抄一些文字,应付差事,或者根本没有系统地看过你的材料,没有做任何预习的“功课”,就来采访你,让你从头开始说起。对于这样的记者,我基本没有讲话的愿望,往往敬而远之。
    另外一类记者是非常用心的,在采访之前,他们往往比较全面地阅读了你的文字和关于你的文字,熟悉了你的基本情况;他们提出来的问题也别具匠心,是你很少认真思考的,或者直逼你的薄弱环节,入木三分。他们能够发现你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东西,能够丰富你的思想,开阔你的胸襟。幸运的是,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记者,如原《南风窗》的首席记者章敬平先生,在走近新教育以后,他提出这是“中国的新希望工程”,是“心灵的教育”,为新教育的发展定了位把了脉。
    因此,我不愿意放弃与那些有思想的媒体人的对话,许多媒体人也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这本书收录了39篇访谈,是从100多篇采访中选编的。限于篇幅,有许多精彩的访谈,尤其是内容相似的对话采访,就无法收录了。
    山西教育出版社的刘立平先生和责任编辑为这本书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访谈稿件我自己手边已经无法找到,是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找来的,而且对于部分文字作了调整。感谢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的朋友,国家博物馆的画师陆天宁先生,为这本书提供了精美的国画。他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他的画作精致中有豪气,让人有想象的空间。感谢他的慷慨与美意。
                                                               朱永新
2011 年 4 月 22 日
于北京至上海途中

新版后记
    利用两个双休日的时间,在山西教育出版社《教育的承诺——朱永新教育访谈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了这本《新教育对话录》。
    新版的《新教育访谈录》虽然在结构上沿袭了第一版,但另增加了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等十余篇文章。与第一版相比,在篇目上有所增加,主要还有最近的一些访谈,如《新京报》记者关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采访,《读书》记者关于回到教育原点的采访,《苏州商会》关于个人为学为官的采访等,此外还增加了一些网络采访。
    这本书的内容从微观教育问题到宏观教育问题均有涉及,之所以冠名为《新教育对话录》,因为这些都是与新教育事业密切相关的。我曾经说过,我这一生都是为新教育准备的。
    虽然在整理访谈时已经尽最大可能避免与作品集其他各卷的重复,但是考虑到访谈的相对完整性,还是保留了一些非保留不可的内容。特此说明。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有许多非常精彩的采访,用通讯报道的方式发表的,而这次收录的只是对话体的访谈,因此没有包括通讯体的报道。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媒体朋友们。在我生命成长的历程中,尤其是新教育发展的十年中,许多媒体朋友与我们一路同行,为我们加油喝彩,为我们诊断把脉,事实上他们许多人已经是新教育的一分子。我要特别感谢《南风窗》的章敬平、《中国青年报》的谢湘、《人民日报》的温红彦、《光明日报》的汪大勇、《读书》的马国川、《人民政协报》的贺春兰、《中国教育报》的翟博、《教育研究》的高宝立、《新华日报》的任松筠、《教师博览》的薛农基……请原谅我无法一一写出他们的名字,否则这个后记会是一长串的姓名排列。但是,我们把那些名字深深地印在心里,写在新教育的历史里。
朱永新
2011 年 6 月 26 日晨四时三十分
于北京滴石斋


正文摘录
新教育:孩子幸福快乐学习的“试验田”
时间:2004 年 12 月 7 日
媒体:《江南时报》
采访者:戴洁  严俨文

    新教育应该说是一种传承,是过去好的思想、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在当代新的实践、新的传承。新教育是尊重人性、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不断走向崇高的,为了一切孩子发展的,为了让学生和老师享受幸福的教育。
    记者:最近关于“县中模式”的讨论非常热烈,您对此有何看法?
    朱永新: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分炒作。无论什么模式,都必须尊重教育的规律。考试也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我不主张搞家教,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家教都不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考分不是靠加班加点加出来的,这不符合教育的规律。按理说,我要请家教非常方便,但我坚持不请家教。因为家教太多,孩子们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就很少,一些根本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比如孩子的人生理想怎样解决。因此,我想无论是苏州还是南京,要把教育办好,关键是要走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
    记者:现在外界有一种说法,这几年南京高考成绩总体排名靠后,都是因为不准学校补课造成的,您对此怎么看?
    朱永新:其实完全没有关系。比如苏州中学,它的成绩相当出色,但也可能是整个江苏省学习最轻松的学校。补课是最简单的办法,但不是最好的。现在学生的负担过重,孩子们缺乏一个自由的空间,总体上说孩子的心灵被压抑的话,不可能释放出能量。本来孩子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支配好自己的时间,但现在都被无情剥夺了。
    记者:在推行新教育的学校中,师生们是如何看待新教育的?您有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
    朱永新:目前全国开展这项实验的学校有217所,涉及21个省市。一开始也有些人对此不太理解,大多都是担心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增加学生的负担,但事实让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我举个例子,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金光小学本来是基础比较差的学校,但现在是工业园区发展最快的一所学校,许多指标都名列前茅,以前这所学校没有一位教师发表过论文,但现在有40%的教师的论文发表在全国报刊媒体上。
    记者:有人说“高考不改,教育难兴”,“应试教育是教育发展肌体上的一颗毒瘤,高考体制不改革,任何层面的改良都只是化疗,而根治毒瘤的唯一有效的办法是手术”,您认为新教育能达到手术的作用吗?
    朱永新:考试制度的问题我们无法改变,这是国家行为和政策,我们只有通过民间教育活动不断呼吁高考制度的变革。新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实验,也希望中国高考变革,如果不变革,那么新教育也很难推广。高考改革最好能像新课程改革般地推进,如果不可能的话,就带着镣铐跳舞,带着镣铐同样可以跳出很精彩、悲壮的舞蹈,也可以 成为艺术的样式。
    记者:在推行新教育的学校中,很多都是农村学校,有人认为,这是您在推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是这样吗?城市推行的难度是不是大一点?
    朱永新:应该是这样吧。城市里的校长对教育相对容易缺乏激情,可能因为城市生活的诱惑而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农村的教师则因为急于改变目前的现状而乐于接受新教育。教育事业需要真正做教育的人,可能城市中的学校有想法,但背后的动力不大。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记者:媒体对于新教育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正面的评价相当多,《南风窗》更是把它比喻成中国的“新希望工程”,对于这些评价,您是如何看的?
    朱永新:有这样高的一个评价,我当然很高兴。我觉得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教育的匮乏。媒体如此大规模地对一项教育实验进行大规模的报道,《人民日报》、《南风窗》、《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全国几十家媒体同时关注,很多报纸不惜版面进行报道,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我想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大家对目前的教育真的是不满,第二是新教育本身做对了应该做的事情。
    记者:那么新教育的精髓是什么?它和现行的教育有什么区别?
朱永新: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为追寻理想,超越自我。精髓是让老 师和孩子们在心中播种理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追寻心中的梦,让他们有自信心。它的基本特征是明显的,是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注重行动的理念,非常强调“做起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欧洲历史上有新教育运动,当时一位英国教育家不满当时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认为那是一种阴暗的、束缚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于是自办了一所学校,在整个欧洲都非常有影响。这所学校成为当时人们争相参观考察的新学校,随着影响扩大,就产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教
育运动。新教育运动后又传到美国,对美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到中国后,被陶行知等教育家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教育应该说是一种传承,是过去好的思想、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在当代新的实践、新的传承。
    具体来说,在21世纪,新教育是在中国、在苏州发起的一场民间的教育改革尝试,新教育是尊重人性、让人类生活得更有尊严、不断走向崇高的,为了一切孩子发展的教育。
    记者:您曾在国外工作和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是不是对您的教育 观有所影响?
    朱永新:人的所有活动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我在日本工作 和学习过,也考察过美国、欧洲等地方的教育。在西方,孩子学习得比较快乐,这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我有个朋友在美国,他告诉我想 回国内来创业,但孩子不让,孩子说除非他能把美国的学校带回来。他的孩子前几年是在国内的,对中国的教育已经恐惧到极点了。
    记者:在推行新教育过程中有没有令您感动和难忘的事?
    朱永新: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苏州胜浦金光,一个普通的农村学校,山还是那个山,孩子还是那些孩子,老师还是那些老师,但开展新教育实验短短两年后,发生的变化让人非常感动。吴江金家坝小学50多岁快退休的张老师,从零开始学打字、学计算机,开始发表教育日记,她说:“教了一辈子的书,现在才找到教育的感觉,有种青春的冲动和活力。”她被教育在线论坛上的老师们誉为青春偶像。
    记者:如果您不是市长,推行新教育还会像现在这样顺利吗?目前我们都知道,新教育实验是一项民间运动,今后有没有可能会变成国家教育的指导性意见?
    朱永新:我想如果我不是市长的话,新教育的推广应该会推行得更好,那样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这个教育事业。现在我平时要从事行政工作,只能利用周六、周日或业余时间去做。另外,现在推广新教育实验的大部分学校都是在苏州以外,苏州市副市长的身份对他们是没有用的。而现在苏州城区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反而不是太多,主要原因是城市学校校长们缺乏迫切变革的动力,他们的压力也很大,怕影响升学率。新教育实验开展到现在,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广 泛关注,2003年开始向教育部申报,当年就被立项为重点课题,我们相信会进一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现在在全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出现政府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局面。
    记者:您既是市长又是全国政协委员,您在苏州主抓教育工作这 么多年,那您的理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朱永新:理想是很难完全实现的,正因为很难实现,才值得我们去追寻。这不是可以用量来衡量的,追寻理想永远是奋斗目标。这些年苏州学校和学校间的差距在全国来说是最小的,我们一直推进弱校和强校的合并,让更多优势教育资源面向更多的学生。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一直坚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和有些地区的做法不同。在一些地区,教育就是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投资一所学校,然后供观摩,但其他学校可能“锅都揭不开”。在苏州进行的这些尝试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同,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他们不能认同,所有的行政力量都将是苍白无力的,也只能是以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
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作者:朱永新
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
教室,不应该是一盆散沙。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只是各不相干的把知识作为商品的出售者和消费者。在教室里相聚的一群人,不应该只是偶然原因的随机组合,或者偶尔因一首歌、一个演讲、一场比赛才聚集在一起,平日里则是一群没有共同思想共同语言的乌合之众,一群没有共同愿景共同价值的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教室,注定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教室,注定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
论及教室文化,大家自然会想起新教育第10届研讨会的主题“学校文化”。事实上,我们在有关学校文化论述中的大多数内容,完全符合教室文化。我们甚至可以说,教室就是一个缩微版的学校,教室具备学校的一切结构与功能。
如果要说教室与学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室,总是有一个明确的期限规定性:或者三年,或者五年、六年,它不但起始时间被规定,而且同样被规定于某一刻完成自己的使命。当然,完成使命并不是宣告这一教室的彻底消失,而是这个教室叙事的完成,而经由这一教室叙事成长起来的师生,将在另外的叙事中继续扮演主角,继续书写各自的生命叙事。学校的绵延性显然要更强一些。如果说教室完全由一群人相聚而成、相离而散的话,那么学校则是无数人、无数代人的进进出出中,生成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套用一句老话,就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教室”。也因此,教室叙事,是一个比学校叙事结构更清晰的篇章。教室,是一个比学校更应该清晰规划,精心设计好开端和结局的叙事,而文化,就是这个故事中的灵魂、精神。
 2010年石家庄的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曾从一所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来观照学校文化,也曾从学校的校徽、校歌、校训、仪式、庆典以及建筑、英雄故事等角度来剖析学校文化。这种观照与剖析,我们同样可以运用于教室。也就是说,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形象、学校历史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在教室文化的思考中,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第一形象是教室命名,而最终呈现的则是教室文化的整体构建。一间教室的名字,应该是教室文化的具体承载与体现,是班级成员的自我镜像。
通常情况下,许多学校的教室是用数字来命名的,如一(3)班、二(4)班等,或者如雷夫的“第56号教室”。用数字作为教室和班级的代号,无疑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枯燥、机械和重复的。
在新教育的教室里,往往通过具象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数字符号,转化为一种精神意向,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教室命名,就像每个人出生时被命名一样,是生命中一件特别重大的事件。也因此,许多班主任老师总想别出心裁,起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教室名字。是的,每一间教室应该是独特的,但这里的独特不是非要起一个多么新颖别致的班名,创造一个多么漂亮夺目的班徽或是象征物,让自己的教室与众不同,另类张扬。我们所说的独特,只是相对于这间教室及其特定的老师和孩子而言,它是非同寻常的,是意味深刻的。
江苏海门海南中学有一间教室的名字就非常特别——不一班(般)。班主任江斌杰介绍说,孩子们刚上中学,走进学校就说:“校园不一般呢!”他介绍任课老师时,有学生说:“这些老师不一般呢!”一天课下来,有学生感叹:“真的是不一般呢!”所以,他就想:干脆用“不一班(般)”来命名自己的教室,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这样就能够拥有不一般的孩子,不一般的教室。
如果当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与贴切性(就像我们希望的样子)有了冲突的时候,我们建议宁选贴切,不选个性,哪怕与其它教室有所重复也行——毕竟对这些孩子而言,它仍然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因为经历的不同,同样的名字背后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意向,不同的故事,因为最终它的意义是由师生的共同生活所赋予,而不是有一个名字就自足了的。
在许多新教育学校里,教室命名用了“小毛虫”、“蒲公英”之类的小动物或者花草的名字,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简单重复。但只要能够从这些平淡的名字、平常的事物中,充分挖掘其不平凡的内涵,通过阅读、课程、活动不断擦亮这些平淡的名字,它就能够在学生们的心中真正地活起来,成为大家共同生活的愿景。正如海子所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名字叫什么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传递灵魂碰撞而生的温度。
完美教室的命名,并不一定要求教师在学生没有到来之前,就已经完全确定。取一个名字等候孩子出生,这在生孩子时是贴切的,但对于已有自己的情趣、性格、历史的学生及其父母而言,教师的这种做法容易让教育的另一方感觉过于被动。而且一个一开始就定下的名字,对被动接受的孩子而言不过是个词语,是个空洞的符号。所以,教室命名,可能已经在老师的心里酝酿了很长时间,甚至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构想,但是正式命名的时机却仍然需要寻找甚至等候。最好是师生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创造时机,譬如在相关的电影观看或诗歌学习之后,巧妙地提出来,成为一种共同的命名。
没有一个名字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它们是我的名字,就像晨诵诗《草的名字》所说:“给我喜欢草取我喜欢的名字,我取的名字只有我在叫。”是的,一棵树,一棵草,一块石头,一粒沙……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这种赋予,成为意蕴深刻的象征物。
所以,比教室名字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名字或意蕴能够不断被发掘,不断被赋予。譬如罕台有一个教室叫小鸟教室,由于同级的兄弟班级叫小毛虫教室,当初命名的时候大家打趣说,小鸟吃毛虫,就叫小鸟教室吧。小毛虫教室的班主任是原毛虫与蝴蝶项目负责人马玲老师,所以,这是一个源自教师历史与愿望的命名,而且它的意蕴就是毛虫最终将羽化为蝶,飞翔天空。相对而言,这个小鸟教室的命名就显得有点仓促了。但是它至少意味着这间教室的主人不希望自己逊色于小毛虫教室,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两个名字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游戏:我是毛虫我刺你,我是小鸟我吃你。然而从更久远的时间来看,除非我们赋予小鸟教室更深远的意义,否则这个命名就成为一个意义单薄的符号而已。所以在一年后的班徽设计时,设计者把毕加索的和平鸽当成了小鸟教室的班徽,而老师则把《快乐鸟的承诺》这个伟大的绘本故事作为教室的镜像故事,并准备在高年级,逐渐地引入凤凰涅、荆棘鸟等相关故事。就这样,一个起初显得仓促的命名,因为师生逐渐赋予它深远意义,最终让它持久地成为教室的鲜明形象。
命名只是教室文化建构中的一个事项,和它相关的事务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等,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班徽,是班级的图腾,班级的象征物,一般是围绕班名展开,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绘制而成。班徽确定可以采取全班征集评选、在优胜方案的基础上修改完善。
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一间名叫“竹节轩”的农村教室,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徽的过程中,刘浩楠同学设计的班徽被大家一致通过(见图1)。图案的下方是两段蓬勃生长的竹节,和班名“竹节轩”相呼应。中间竹叶状的图形,像镰刀,又像号角,像冲浪的风帆,又像挥舞的翅膀。而图案上方那一团跳动的火焰,象征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灵。
对于局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但对于竹节轩班里的孩子们来说,这却是只属于这个班级的,它体现着一个班级精神生命的走向,是由师生亲身经历、共同创造的。而对于刘浩楠同学来说,更是会成为一辈子的记忆。
班旗,是班级的旗帜,在运动会、学校庆典等大型活动时使用,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凝聚力。一般是把班徽放大以后印制在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布上。班旗可以制作成不同规格,有学生人手一份的小旗帜,也有列队展示时使用的大旗帜。
班歌,是与班级愿景、名称的精神气质吻合的歌曲,可以是自己创作、请人创作,也可以是选用现成的歌曲,或者根据现成的歌曲稍加改编的歌曲。如李镇西的未来班,是学生们写信请谷建芬老师作曲的;而山西绛县的“山水人家”教室,则选用了《我爱你中国》。班歌歌词和旋律不应成人化,应该符合儿童的志趣。
班诗,与班歌相同,也是与班级愿景、名称等和谐协调的诗歌,可以由班级师生共同创作,也可以选用现成的诗歌。如山西绛县的小蜗牛教室的班诗就是《小蜗牛》,激励孩子们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心怀梦想,执着前行,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班训,与学校的校训类似,是用简洁明了、寓意深刻的语言,阐明班级的价值追求。班训的文字可以成为班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可以印制在班旗上。
班级承诺,是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对未来的一个美好的约定,它往往是以誓词的形式出现。如马玲老师在给自己教室的父母第一封信中就提出:“我是教师我承诺:让每一个与我相遇的孩子,因我而优秀”,“我是学生我相信:我将在这里品尝到知识的快乐,生命的尊严”。班级承诺在重要的场合和时刻由教师和学生宣誓,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震撼力。
上面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必要在教室成立的第一时刻就预先准备好。最好的方式是在师生的共同生活的岁月中逐渐建构起来,这是一个以教师为引导者,师生共同体为主体的自我书写过程。譬如对一间小学教室而言,它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完全可以等到三、四年级之后再来确定,只有等学生的精神境界达到能感受并理解规则的阶段之后,讨论这一切才有鲜活的意义。海门新教育实验区选编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近20个教室的个性化的文化构建,孩子们每天在这些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文化中穿越,教室文化自然就浸润了每个孩子的灵魂。
教室文化,也会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上。没有经过精心安排的教室,是缺少文化意蕴的。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希望教室的布置要有切合孩子生命的美学风格,比如在班级里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或者小金鱼等动物,让孩子们能够随时看见生命的成长,与大自然保持联系,感受自己以外的生命呼吸。教室里的色彩也可以丰富多彩,如低年级可以考虑偏近粉红色系,用绘本童话场景和角色来装饰,让孩子直接地感受到亲切、温馨和安全;高年级可以偏近青蓝色系,或者回归黑白,装饰以成熟的字画作品,有一种清澈高远的意境;而中段则可以考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绿色系列,配以东方风格的清新插画等等。
当然,装饰教室的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师生的作品:大家共同生活过的照片和文字,大家从稚嫩到成熟的艺术作品——甚至许多新教育教室提倡宁可有不完美,也要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上墙,因为这是“我们”的阵地。所以教室布置,应该把教室墙面当成我们自己的杂志社、电视台、档案馆。同时,教室还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园艺房、展示厅,大家种植的花草盆景,烧制的泥巴陶艺等,也可以利用这个空间陈列交流。总之,教室里的每一个空间都应该由师生共同创造,或者是一段共同穿越的生命旅程的见证。对于孩子们来说,让学生在其中发现自己,认可自己非常重要。
在2011年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提出了“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倡议,这对于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也十分吻合。“文化是活出来的”,教室文化也是如此,它应该在一以贯之的师生生活的点滴之中,在不断的濡染,编织与生成中活出来。无论多么构思巧妙、令人眼前一亮的班名、班徽、班歌、班诗,如果师生最终没有把那种精神活出来,那么这间教室就与完美教室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反之,哪怕教室只有一个平凡普通的名字,只要坚定不移地去做,把一种精神活出来,平凡的名字,甚至简单的数字,也就有了深远的意义。
我们倡导通过班级的课程、班级的庆典、班级的活动,班级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都是在将文化一点一点的活出来。活出来,不仅师生享受到过程,享受到成长,同时班级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风格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生命在特定的境域中的光辉发扬,生命光辉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有了风格。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教室文化,既要从儿童生命成长的阶段性和普遍的人类精神来考虑,也要考虑到一间教室的民族与地方的风格特色。譬如,对新教育完美教室而言,我们与雷夫的第56号教室就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中,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儒道释文化的根本精神与特质,是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的文化场域,如果我们的教室将中国文化吸纳得特别透彻,它就必然呈现出一种与第56号教室生命精神上息息相通,但文化风格上迥然有异的气质。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32:4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
新教育的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作者:朱永新
新教育的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
教室是个小社会。有关这个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行为规则、规章制度、榜样底线……全都与这个社会同步建构而成。虽然教室从更大的社会(譬如学校和社区),或者更久的传统(譬如学校的历史)中承接了许多既定的东西,但它们真正成为教室里的显性和隐性的规则,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它们的建立,其实也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形成。它们建立起来的方式,它们的实质,则决定这个社会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是共同生活的还是孤立存在的。
一间教室总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并且是环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强调完美教室由我们亲手缔造,其实它的根苗,一直孕育于更大的文化系统中。我们的语言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家法规,我们时代的习俗与风貌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教室的肤色,成为我们教室自我编织的纺线。
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缔造,是一个双向同步的过程:一方面,它是传统和法规中的要素,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教室,传递到孩子,成为教室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是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不断成长,不断对话,不断取舍与抉择,完全自主地体认某些价值。也就是说,它既是一个传统继承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创造的过程。单纯且过度地强调这两个因素中的某一点,而否定另一点的重要性,必将导致教室价值系统缔造过程中的偏颇。一间真正的完美教室,必然是对话的,革新的,民主的,也必然保存着传统中美好的元素。作为自我叙事的教室构建,它总是基于传统与自由之间,并在二者之间不断穿梭。通过这种来回穿梭,自由拥有了历史的厚度以及力量,历史传统拥有了自由所赋予的当下感与创造性。
应当承认,当下的许多教室,已经或者正在被双重的市场主义所左右。所谓双重的市场主义,第一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经济市场,也就是拜金主义、拜物教,第二就是隐含于对物质经济的过度追求中的拜分主义,唯分为上,因为分数的后面是好学校,好学校的后面是好工作,好工作后面是好待遇……其实,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切早已经认识得非常清楚,经济永远是物质基础,必不可少,但是最高的价值只能是人的自由,而不应该是人的异化!所以,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教室里开展一种关于大生命的教育,关于人的终极自由或成就的教育,一种关于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的教育。一间教室,应该建立起这种对于大生命的信仰,把大生命的生生不息,把人类的庄严与尊严,作为生命叙事的大线索,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如果说关于生命与人的自由之信仰,是一个比较宽泛、相对隐性的大背景的话,那么一间教室的道德系统应该是显性价值系统中最一以贯之的。
道德系统总是信仰系统的落实和具体化。事实上,广义上的道德系统,包括了类似于习俗层面的行为规范、人与人共同生活所需要的处世守则以及人的内在良知三个相互渗透与交叉的子系统。
对一个教室的师生而言,习俗指的是那些先教室而存在,但并不源自生命之必然的行为规则。这种习俗是无所不在的,它们赋予人们的生活以一定的形态与秩序,但也可能隐蔽地让人服从于某种压制。所以,缔造完美教室,意味着教师对习俗的二重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构建完美教室的过程,既不应该是让孩子服从全部的既定习俗,让孩子们习俗化的过程,也不应该是一个鼓励孩子们反抗习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让习俗与生命不断对话,既通过习俗规范人的身体(包括言行举止),又让人审慎地对待习俗,不视为理所当然的真理。
我们这里所思考的习俗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接近于《弟子规》的“规”。但我们的态度显然不同于《弟子规》编撰者的态度,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对话,一种对生命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尊重,而不是一味地以习俗规训生命。
除了习俗,一群人相处,总会生成一些特定的“游戏规则”。对一间教室而言,显性的游戏规则其实就是班规班约。当我们把班规班约理解为一间教室集体的共同约定时,事实上已经赋予教室民主生活的含义,要求教师不能够将班规班约,当成自己旨意的替代品。也因此,一间教室里的班规班约,没有必要在一二年级就确定下来。因为依据儿童道德心理的发展规律,人在三年级之前,一般不会进入鲜明的“我要捍卫游戏规则”的道德发展阶段。所以,新教育实验建议把班规班约的制订放在三四年级之间(依据各个教室里的不同情况而定具体时机),而且应该以一种民主的方式进行。它是一间教室的重大事件,也意味着孩子们内在道德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指导缔造完美教室工作,更好地形成学生的道德人格,我们在西方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六阶段理论和中国儒家文化关于道德三重境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教育实验的道德发展图谱。
新教育道德图谱,可以称为新教育道德人格发展的三境界六阶段学说。我们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会经历自然功利境界(包括逃避惩罚和渴求奖励两个阶段)、习俗规则境界(包括“我要做个好人”和“我要捍卫游戏规则”两个阶段)和道德仁爱境界(包括将心比心与惠泽天下两个阶段)这三个相继的境界(六个发展阶段)。
任何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总是同时具备六个阶段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圣人也会逃避惩罚并渴求奖励,孩子也会拥有并非只是交易或者笼络的友爱之心。但是,任何一个人当下的道德水平,总是侧重于某一个阶段,虽然在不同的场景中,其道德行为会退行到以前的方式,或跳跃到更高阶段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处于哪个层级的水平上,一般需要利益冲突的检验。也就是说,在没有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出现的友爱行为,并不表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已经成熟地进入到第三境界的水平。相反,只有一个人在利害相关的处境下,总是会自由地做出某种抉择,思想和行为已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这才能反映出他的道德发展处在何种水平上。
自然功利境界,表示它和人的道德自由相对,且和普通生物的自然本能遵循着同一原则。说它是功利的,表示在这一阶段,左右人是否采取行动,主要遵从趋利避害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有危险、要受到惩罚就设法避免之,有好处、能尝到甜头就去实现它。行为主义心理学之所以被教育界批评,就是这种看似有效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把人的道德人格下降到和动物相似的自然阶段,而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发起人的道德自由。当然,无论人的道德上升到何等境界,人终归仍然是动物,这意味着趋利避害将永远成为人进行道德抉择时的重要因素,而且有时候还相当牢固。
但是,人的道德发展的伟大意义,正来自于对这一阶段的超越。在共同生活中,作为群居的特殊生物,人在进化中发展共同生活所必须的相关道德力,就是超越个体趋利避害的习俗规则境界。这个境界包括“我要做个好人”和“我要捍卫游戏规则”两个阶段。其中“我要做个好人”、“我要做个好孩子”,是依据社会既定的规则标准来看待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人对这些规则是不够自觉,也不自主的,而且更多是为了取悦别人的。可是,在“我要捍卫游戏规则”阶段,人往往更加自主地捍卫游戏规则,其中固然包括那些自己已经认同的先于自己存在的社会规范,但更强调那些普遍的共同创造的游戏规则。就这样,人在道德生活中由被动者开始进入主动的阶段。道德发展的这一境界,相当于孔子的仁学体系中“克己复礼”。
道德发展的最高境界,我们称为道德仁爱境界,包括儒家的所谓将心比心和惠泽天下两个阶段,即从消极意义上的将心比心,从而不害人,到积极意义上的推己及人,从而惠人、爱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道”视为最高的真理,而把“德”理解为对道的遵循。所以道德一词的本义不是社会规范,而是对宇宙以及人性最高真理的履践。有哲学家曾经提出中国文化中的天地境界高过道德境界,其实这是没有深刻领会中国传统中的道德概念。在儒家文化中,道与德已经是最高的概念,天与地反而只不过是自然的一个称谓而已。据孔子的说法,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人就已经到达圣贤的境界,但他认为自己还没有能够做到,自己能够努力做到的,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一阶段。
我们不妨以《夏洛的网》中的几个人物来分析一下:总体而言,老鼠坦普尔顿是处于自然功利境界的,它大部分的行为都是为了逃避惩罚或者得到好处。小猪威尔伯为了让它把夏洛的卵袋拿下来,还必须庄严地承诺让它优先吃食物。它的出发点,始终是功利中心的。威尔伯,则更多地处于习俗规则境界,它努力想成为别人的好朋友,成为受大家欢迎的猪。自从夏洛开始帮助它,它就努力活得跟它的名声相称。夏洛说它是王牌猪,威尔伯就尽力让自己看上去是只王牌猪;夏洛说它了不起,威尔伯就尽力让自己看上去了不起;夏洛说它光彩照人,它就尽力让自己光彩照人,他是按照社会习俗来行动的。他就是一个孩子,主要处在“我要做个好孩子”这一阶段。而蜘蛛夏洛,毫无疑问是达到了道德仁爱的境界。当威尔伯遇到危险的时候,它总是想办法设身处地为威尔伯考虑,帮助它度过危机。夏洛在回答威尔伯夏洛为什么要帮助自己的困惑时说:“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语言与行动,直接就是道德第六阶段的写照。所以坦普尔顿、威尔伯、夏洛,正好处于我们道德人格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境界中。
我们为什么如此详细地阐述道德人格养成的三境界六阶段学说?这是因为对新教育实验所理解的缔造完美教室而言,这一学说意义重大,它是一间教室里最为重要的元素,是师生生命的发展镜像,也是贯通一切道德生活的线索。
新教育一直认为,教育应该人格为先,智育为重。这一区分和中国传统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以及康德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的区分,以及对前者的强调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并不可分的整体,在这整体中,人格与德性占据着优先的位置,同时它也是思辨理性、见闻之知的领导、向导。这二者的关系,也相当于当代哲学中人文价值与技术(工具)理性的关系——无论后者在创造人类福利的过程中担当了多大的责任,它都不是自足的,都需要道德的引领。
在我们众多的新教育教室中,这个道德图谱并不只是被高高地挂在教室里,而是一个真正的纲领。几乎每一本童书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教室中的重大事件,都将和这个纲领相关联。在一二年级,孩子们被引导“我要做个好孩子”。因为在实际开端时,孩子往往受制于自然功利境界,为得到奖励和逃避惩罚而努力。但道德的引导总是先行一步,应该让孩子们把目光超越行为主义的标准,朝向“我要做个好孩子”这个更高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列出“一个好孩子”的德目(良好行为习惯)让他们践行。在三四年级,在巩固“我要做个好孩子”的同时,应该让班级呈现一种“民主的共同生活”,让孩子们共同创建、捍卫与遵守教室里的各种游戏规则,并在必要时对规则进行不断修正(避免让既定规则成为教条)。这样就让孩子自觉地接触以及进入道德第四阶段。而从一开始,利用任何一个伟大的、触及道德第三境界的童书故事,孩子们就被引导认识人性的至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守则,以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无条件友爱他人的道德仁心。利用故事和诗歌,这个道德图谱将不是枯燥机械的说教;利用这个道德图谱,故事中的人物分析也有了一个显明的道德维度的分析工具。
当然,这一切最终要回归到活生生的教室生活。它们永远有待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在共同生活中身体力行,来慢慢地完成。而最终完成的,就是我们的生命本身。事实上,在人的生命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可以切割出来被叫做道德的部分,道德,永远是渗透于完整的生命之中的。
在这个新教育道德人格发展图谱之上,我们还发展出另外一些相关图谱以作为它的重要补充。譬如,在许多新教育的教室里引入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它和我们的道德图说在内在上完全一致,但视角有所不同。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存的需要(温饱健康)与安全的需要相当于道德图谱的第一境界;归属与爱的需要、荣誉与地位的需要,相当于道德图谱的第二境界;而自我实现的需要,与道德仁爱的第三境界类似。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鼓励他们超越低层次的需要。
杜威曾说,一切哲学都直接的就是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而我们新教育则倡导孩子应该成为“小小哲学家”,即他们应该从小开始培育一种世界观的思考,以及反思、批判、建构自我的能力。因此,引入这些由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开创的理论工具,无疑将为我们的教室叙事增添深度和生机,并避免走上一条看似热闹喧嚣,其实无法触及心灵的德育道路。
总而言之,一间完美教室的根本是为了生命的绽放,是为了让人性充满道德的光辉。在完美教室中,道德人格的养成始终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具体来说:
1.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追求,有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
2.一间教室,应该是传统文化习俗与孩子生命天性之间的缓冲带——既是训练场又是庇护所,孩子们既能够体认这些传统又能够有资格对这些传统加以审视与反思;
3.一间教室,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游戏规则;
4.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统,以及相关的一些用来理解人性的理论工具,并引导我们去理解整个世界,同时以此指导我们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
如果对照上述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像美国著名的罗恩•克拉克——《优秀是教出来》的作者,电影《热血教师》中的原型,他的55条班规,其实强调的正是上面所述的第2点和第3点——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处境使得他必须强调这二者。而《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则更强调第3点和第4点,这使得他的“教室教育学”显得更为深厚与合理一些。
在这个意义上,新教育人的缔造完美教室,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关照这全部因素,既关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儒雅素养,又关心帮助学生建立人生信仰与道德追求,从而更理性地缔造一间完美教室。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33:25 | 只看该作者
逐日之旅——新教育研究中心从20062012
干国祥

新教育三期说

在新教育内部,有新教育三期的说法:在朱永新老师发起、倡导、精神感召和相当程度的直接主持之下,新教育大约在20002003之间萌芽,然后正式亮相于世界,迄今走过了有着明显界限、不同特征的三个时期。
新教育实验第一期,以“总课题组”为组织管理者,以“六大行动”为实验的主要项目,以各种轰轰烈烈的弥补式活动为外显特征。这一期,从2003正式确立,至2007年正式过渡到第二期。这一期,凝聚了足够的人气,汇聚了足够的成员。我个人认为,李镇西老师主持的教育在线网站,和储昌楼老师主持的总课题组,是这一时期贡献最大的。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是:行动、课题、教育在线。
新教育实验第二期,总课题组与六大行动依然存在,但大家的注意力焦点,因为旧问题之解决,新问题的解释与解决之迫切,从而慢慢转移到了以新教育主题年会和新教育研究中心新开发的三大课程(儿童阶梯阅读、教师专业发展、构筑理想课堂)。这一期,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新教育研究中心扎根内蒙东胜之前为止。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比较多,较流行的有:课程、阶梯阅读、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生命叙事及叙事主体……
新教育实验第三期,与新教育年会密切相关。随着三大课题的主题年会之逐一完成,新教育实验把自己的目光的焦点,从三大课程,转移到原本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哲学、文化上。于是桥西年会,以“学校文化”为主题与焦点;东胜年会,以“中国文化”为主题与焦点……与此同时,新教育研究中心因为扎根内蒙,无法再继续原来的专职培训与会议组织;而与此同时新教育研究会、新教育阅读研究所等组织相继成立,于是新教育就自然而然地进入第三期:在共同语言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个体和组织,力求以新教育的共同理念,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叙事;在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中,力求通过圣诞不断地累积新教育实验的“历史性共识”。

很荣幸本人是全部新教育三期的积极参与者:在第一期较早时候,我曾主持一所学校的新教育实验,贯彻执行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但在实验过程中,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我产生了一种深思的渴求。然后我暂离实验,到成都借《教师之友》杂志、《教育科学与论坛》杂志和华德福学校等地的游历,三年潜心思考、广泛阅读、多方求道,重新燃起了对教育理想主义的信心。于是在2006年春天重返新教育,一边在朱永新老师的亲自指导下阅读思考,一边主持成立新教育研究中心,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再汇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精英”,从而一齐促成了新教育的第二期发展。后来又带领团队远赴内蒙,新教育研究中心从此不再成为实验的“中心”,而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支。然而我们也趁此良机,深潜扎根,力求在新教育第三个时期中,创造出高过第二期的业绩。


2006-2007,萌动与绽放20064月,当时我携着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教育构想,以及一个小小的,叫“毛虫与蝴蝶”的儿童阅读项目,来到苏州,面见朱永新老师和新教育课题组的各位领导、同仁,希望重返新教育,能够为核心团队所接纳。
最初,这个庞大的构想未能被大多数同仁所认可,但大家对名为“毛虫与蝴蝶”的阶梯阅读项目都非常认同,认为它是新教育实验提倡了多年的“营造书香校园”的具体化,使之可操作,更具科学性。
因开始时既无独立经费,又不能轻易走入实验区,以免和原本的话语系统冲撞,所以刚刚成立的研究中心,走了一条“做教育公益”的特殊道路:替基金会做公益事业,在做公益事业的过程中,进行课程的实验。
当时每一次外出,魏智渊(铁皮鼓)任公益领队,我任课程总指挥,除研究中心正式研究人员外,每次会邀请几所实验学校派出骨干,协同做教育公益,同时也借此机会实现了对新教育骨干的培训。河南焦作的张硕果,浙江苍南的林日正,浙江萧山的朱雪晴,山西运城的高丽霞等,都是当时公益团队的主力,同时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发展为地区实验的领导人的。
在行走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既有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如实验成为加法,在日常教学外做活动,师生疲惫,而最终仍得回转身去用老方法解决常规问题,如用应试解决分数问题),更有中国教育的普遍问题,如过早的精确教学,智力背景匮乏,共同语言沦丧,教师职业认同偏低……
于是我们意识到,我们是不可能只完成一个“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来改变教育、实验新教育梦想的。项目是狭隘的,问题是多变而且灵活的。所以在短短的一年中,毛虫与蝴蝶项目本身得到极大发展,出版了低中高三个阶梯共36本的阶梯书籍,更是把自身升级为“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生活方式。而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乎同步发展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构筑理想课堂项目。所以在2007年新教育运城年会以儿童阅读课程为主题之后,2008年和2009年,苍南年会和海门年会的主题分别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事实上,所有这一切,都是在20062007年间,我们长时间在教育公益一线深扎根时所酝酿出种子的,没有这种田野研究,是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课题的;丧失田野精神,最好的课题也会在时光中消磨尽自己的生机而得不到长足发展的。
运城年会是一个转折点,它既是毛虫与蝴蝶项目,或者说晨诵、午读、暮省这种新教育生活方式得以确立的时刻,也是新教育实验明确由总课题组惟一管理,而变成新教育研究院协调,课题组、研究中心等组织各司其职这新的组织架构的确立时刻,更是新教育年会每年以一个主题引领,用一年左右时间来寻求突破这种模式的第一次确立。
于是借2007年新教育运城年会,新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为当时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开发、推进中心、实验培训的主力军。

2007-2009,扎根与撒播作为教育公益的执行者,我们总是别人教育叙事的引导者,但不是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的叙事主体——作为新教育培训师,我们的身份同样如此。
而每个人总是带着漫长的历史宿命来到新教育,并且也一般不可能像我们这少数的皈依者一样,把新教育实验当成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而且把新教育视为自己惟一的教育愿景。对大多数学校而言,新教育实验只不过是校门口挂着的几十块铜牌中的其中一块而已。所以当我们向外界宣传、言说新教育的时候,总会遭遇到一个尴尬:我们不能拿出全面的新教育实验,一个从课程、课堂到心理健康与学校文化的完整样本,我们总是只能在这所学校看到阅读,在那所学校看到随笔……新教育总是零零碎碎地呈现,而且往往是与新课程、新基础、生本教育、洋思模式或杜郎口模式等无数大大小小的实验纠缠在一起,自己的面目有时清晰,有时模糊。
所以研究中心成员一致认为:未来比培训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它是完全与纯粹的新教育实验,从理念到课程,每一天的生活,都叫“新教育”。
于是2007年运城年会之后,新教育研究中心团队直接奔赴江苏扬州宝应,利用翔宇教育集团旗下的宝应实验小学,做一所拥有十三个班级的校中校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校中校,一校两制(其实是实验班级要同时承受两制),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总比没有要强——当时新教育有五百来所实验学校,共同体中的也不乏有一定的权力和财力者,但是要开创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或者有权者缺乏勇气,或者有勇者缺乏权力,总的来说,我们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实力。
于此同时,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挂靠或归属,也由原来杨东平先生主持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改为归属于筹建中的由卢志文先生主持的新教育研究院。
但在扬州宝应实验小学,因为毕竟只不过是校中校,完全是探索性质,所以我们一半的精力,仍然放在各实验区的培训上。
山西绛县、河南焦作等新教育优秀实验区,就是在那个时候由绛县新教育人,和研究中心反复地相互编织而成的。
于此同时,我们的课堂研究借宝应实验小学这块土地,真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突破了小学诗歌教学、神话寓言教学、散文教学等传统观念的瓶颈,把语文课程大大地作了推进,其物化成果,就是后来由朱永新老师所作的浙江苍南年会主报告,以及我的《构筑理想课堂》(又名《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等,其教学成效,就是实验班中的毕业班,成绩比全县所有其它班级都要明显高出一截。
2008年春,我深感只作为驻校专家指导教室的实验根本无法真正地推进新教育,于是在我们到宝应的第二学期,我直接领导和管理“新教育实验小学”这所校中校的日常事务。我开始写航海日志,从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到为每个师生的生日祝福,到相约星期二活动,到每日研课……这无疑是生命中一个为教育而疯狂的时期,我们在别人的土地上,用最大的激情,进行着耕耘、播种、浇灌……
借“新教育小学”这所象牙塔般的校中校,我们举行了许多次的开放周(开始是每月一次),各实验区的实验者络绎不绝而来,这时,他们看到的是“比较全面”的新教育实验。每天早上的晨诵,所有学科的教学,老师们的切磋琢磨……
就是在那个时候,许多原本动摇不定的实验区坚定起来了,许多原本只是追逐教育热潮的实验者沉静下来了……
20085月份,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改变了“新教育小学”和“新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我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尚勇局长所带的参观团因为情况特别,提前到新教育小学考察,而不是原定的512日开始的开放周。他们参观下,恳切希望我们能够到羌寨传播新教育。
他们返回后不久,即是开放周,第一天就发生了那场特别的大地震,尚勇局长罹难,“北川新教育向导”徐正富校长率领北川师生撤离到绵阳,打电话希望我们过去,说在这个时候,新教育儿童课程比任何心理治疗都要有效,有爱心的好老师,比任何人都懂得孩子。
于是开放周一结束,我们就奔赴四川,在那里长长短短,和北川师生们共同生活了数个月。
然后的浙江苍南年会,开得比以前仓促;年会之后,我们应邀到内蒙鄂尔多斯东胜区传播新教育……
期末考试,新教育小学的十多个班级哪怕在成绩上,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时间已经被榨干,在教育几乎没有更多空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通过内部改造,推进了新教育。但是身心疲惫的我,却不愿意在一国两制的尴尬中继续让老师受累,所以我要求全校推进新教育,由校长亲自抓,而我,仍然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可以在全局上考虑得更多一些——因为那时我们答应北川,要做得更多的(当然后来因为政治强行介入式的教育援助,北川成了资源太多而不是太少的地方,所以我们也就不锦上添花,而把重心,放山西绛县、河北石家庄桥西、内蒙鄂尔多斯东胜、江苏南通海门等地转移了)。
教育公益,仍然在坚持做着。仍然坚持尽可能住十元宾馆,住简易宿舍,仍然尽可能去荒山野岭,唤醒与点燃那些沉睡中的老师和孩子。那些年,我们仍然坚持到贵州遵义、毕节地区的石门坎、甘肃天水宕昌、太行腹地的绛县等地方传播新教育。
教育培训,仍然在坚持做着,从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到江浙山东一带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到教育发达地区做培训最不容易,大家可以说是什么样的名师大家都见过,什么样的模式都尝试过,自己往往拥有着国家级和省级的诸多课题,所以对新教育的宣讲,往往首先执一种怀疑甚至轻视的态度。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更辛苦一些,往往需要直接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征服被培训者。我在2008年的生命叙事中曾这样写道:“三月份,研究中心到我的故乡浙江‘布道’。浙江,尤其是浙北,是一片非常奇特的土地。那里的人们比较独立,比较自主,较少迷信与盲从,更多质疑与探询。于是我们首先遭遇到的,不是热烈的欢迎,而是热烈的质询。于是那一个星期,成为我们,也成为我记忆深刻,收获丰硕的时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的脑子从早晨到深夜一刻不息地高速运转着。除了讲座,我上晨诵,《花之咏》,《先知·劳作》;上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上整本书阅读,《草房子》(四课时);上语文课,《景阳冈》(二课时);探讨儿童心理问题,探讨数学知识与教学规律问题,探讨读经与学校管理问题……有人说,2008年,与其说是我收获累累的一年,不如说是过度耗损的一年。是的,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到了一种力不从心感,一种刻骨的疲惫。”
2008年起,我个人在漫长的思考和深刻的体验中,体认并皈依了早期的儒家(指孔孟、《中庸》、《易传》和宋明儒学的儒家)。在当年的生命叙事中我写道:“暑假里,抱病阅读,从海德格尔,到黑格尔,到杜威,最后回到孔子,我终于明白自己所寻为何物。而研究中心成员,则在《教育人类学》这本薄薄的小册里,从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这本同样薄薄的教育专著里,有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感悟。从那里开始,研究中心成员开始放下以前共读的教育哲学,开始系列有序地阅读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罗杰斯,马斯洛,皮亚杰,柯尔伯格……因为这些我以前读过,所以我独自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我开始在量子物理学、生物人类学、动物心理学、基因学等前卫的科学著作里,寻找着和儒道,和实用主义哲学相吻合的科学解释。而皮鼓还得独自去穿越叙事理论和文学批评,正像马玲需要独自去穿越儿童绘画心理学,贝德尔海姆的儿童阅读心理学一样。”
2009年,江苏海门新教育年会,朱永新老师作了有关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的报告,强调以孔子为榜样,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马玲负责的课程,则表彰了十佳教室,我于此提出完美教室和卓越课程的概念;魏智渊负责的项目,则把阅读地图和阅读史,当成新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项目。在年会上,宣布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成立,朱永新老师任院长,我任执行院长,魏智渊任教务长。
在随后的一年中,不断地严格淘汰,人数最终稳定在800左右。随着网师的发展,讲师的品质成了一件最棘手的事。所以一方面是正好从“新教育小学”直接事务中抽身出来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展这个新生的美好事物,整个研究中心的工作重心,在20092010年上半年间,转向了网师授课,我亦借此机会重读了《论语》:利用自己的哲学素养,字源学功底,以及电脑统计这现代利器,把《论语》中的一些美妙,隔着千年,重新作了唤醒。

2010-2012,筑造·劳作·栖息·歌唱2007年到2010年夏,我们一直清楚地知道,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至今还没有存在过,真正的学校文化层面,整体的学校新教育实验,现在都还只是在修修补补的层面,这个至关重要的事,却还只能靠着一次次外在的辉煌,悬在半空中。但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拼尽时间后,我们将最终只是制造了这个时代众多教育泡沫中又一个巨大的、彩色的泡沫。虽前所未有的巨大和斑斓,却依然会一声轻响后彻底消失。
所以差不多和桥西年会的筹备同一时间,选址于江苏淮安的“芦滩小学”也在筹备中。对研究中心的成员来说,这后一件事,更重要,更美妙,也许大家克服许多困难等候着的,就是这样的一片教育沃土吧。
我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人,喜欢水,喜欢鱼虾,喜欢游泳,喜欢满目的青山和碧水,所以淮安的芦滩小学虽然没有山,但近一半的水域面积,让我怦然心动,向往不已。
然后就突然地因为人事变故,我们不得不放弃南方园林式学校的梦想,仓促受邀前往内蒙鄂尔多斯东胜,去考察办学的可能性。
最终,我选择了一所也许在当地是“最边远落后”,或者说唯一边远落后的农村学校:新世纪小学。东胜教育局承诺,明年在附近盖起漂亮的新大楼,学校就叫“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
我们带着酝酿了很久的新教育课程,逆着候鸟的季节,赶在秋风起兮之前,赶到九月一日来到之前,一行十余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赶到了一个叫罕台的地方——这地方以前叫罕台庙乡,刚刚改称罕台镇,而我们的学生,有一半来自泊尔江海子乡,刚刚改称泊江海镇。
我们接下了新世纪学校的一二年级,和新世纪学校的老师们共吃共学共教共同生活。从此,为了写下明亮诗句的第一行、每一行,这群人废寝忘食,在东胜教育局和新世纪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倾情帮助下,克服别人难以想像的重重困难,辛劳地筑造,只为那宁静的栖居,真诚的歌唱。
我的理想一直只有一个:秉承新教育理想与理念,创造一所超越帕夫雷什中学的学校,创建一套和华德福教育不同,有其完整和谐但追求卓越的新教育课程。
但我们接手到的孩子,却恰恰是起点非常低。二年级两个班不足60人,由三所小学拼成,至少有六个孩子一年级没有分数,其中有好几个数数3以后就会出错,认字几乎为零。在充分了解问题的成因后,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狼孩”。一年后,我在一次问题学生分析研读会上总结说:“狼孩现象三期:第一期,母亲缺位,家庭智力氛围恶劣,人际冷漠疏远;第二期,初始学习失败,陷于恶性教育学循环;第三期,学习失败与道德不成熟交互影响,出现反社会倾向或以失败者角色自居。我们无法改变第一期,但完全能在第二期让孩子进入良性教育学循环,避免第三期恶果。”
一群日日与水与鱼为伍的南方人,到了北方的农村,其生活之不适,内心之艰辛可想而知。又不断地停电、停水(每天自来水来的时间总时间不足半小时)、停暖,冬天,有时在零下二十度的操场上,带着孩子们做操跑步……
然而这一切没有改变我们的初衷。我们完全地为这些孩子们改造了课程,二年级,重新从儿歌和实物数数开始进行教学,每天坚持晨诵、午读、习字……更重要的是严格地遵循了我们的教育伦理和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赢得成就与尊严。
于此同时,我和建筑工人一道,开始了新校园的筑造与构想,在一片空地上,慢慢地一所漂亮的新校园的雏形显现出来了。
一年零四个月后,孩子们已经阅读不止二三百本书(大多数是绘本,有些孩子则已经读了几十本全文字书),每天阅读时间已经成为一件自觉而快乐的事,他们还利用晨诵记诵了不下两三百首的诗歌,他们觉得学校比家里更美好,觉得学习真的是一件美妙的事。数学平均成绩,二年级比原来提高二十来分,一年级第一次不再有不合格的学生,平均分在九十以上……每个孩子,开始掌握一种简单的乐器,开始创造自己的诗歌和童话……
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为了创造奇迹而且确实创造了奇迹,我们来到这沙漠与草原接壤的地方,就显得非常离奇与可笑。
我们找遍大地,只为寻找一寸能够播种理想的地方,无论它在高原还是海边,沙漠还是山沟,城市还是乡村……
然后我们终于来到这里,命运把一群可爱或可怜的孩子交付给我们,这是我们多么大的幸运。
对我来说,新教育只是一个个实实在在具体的人,一件件实实在在具体的事,只是一个个或平淡或精彩的故事。从20062012,充满了波澜起伏,虽然经常疲惫到透支身心,但内心毕竟只有两个字:无悔!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7:34:0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完美教室的课程建设作者:朱永新
完美教室的课程建设
在当下的学校,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道德教育,往往更多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来实现。过于偏重活动的展示,已经是大部分学校的一种基本做法,它是一种潮流,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展示本身没有错,因为生命在本质上,就是在天地之间展示自己。海德格尔把这种展示理解为涌现、真理,我们新教育人则说“开出一朵花来”。
但如果展示是花,那么叶是什么?枝干是什么?根系是什么?如果说展示是绽放时刻,那么其它的时刻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以为,以儿童阅读为根系,以学科教学为枝干,以大小课程为绿叶,以生命展示为隆重庆典(即花朵),可能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比喻。如果说课程是整个过程,那么活动就应该是这道路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站点;如果说课程是整个岁月,那么活动就应该是是这日历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节日……
如前如述,教室这两个字,是从空间维度来思考的。但加上课程,就不一样了,因为课程是从时间维度思考的。只有拥有卓越的新教育课程的教室,才可能是完美的新教育教室。如果没有卓越的课程,教室里的生命之花不可能绽放。新教育的课程站住了,新教育就真正地站立住了;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成了,新教育的大厦就基本建成了。所以,课程,是所有新教育梦想、理念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仅仅画一张在理论上精致合理的道德人格图谱,它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教室里孩子们的道德人格的发展过程——甚至你每天用这张图谱来讲解也不会有多少效果,这种粗暴的讲解反倒有可能会使学生对之心生反感与厌倦。道德人格的发展如此,生命的整体发展,以及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如此:它不能凭一套理论自动产生良好的教育结果,除非我们拥有了一套将之充实的课程。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在这里讨论的是人性,我们完全可以借之形容我们的教育,从理念到课程,就是一个充实之、光辉之、大而化之的过程。
而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被广大的学校和教师所喜爱,在相当程度上,与其说是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些创造中的理论,不如说是我们有一套不断修正和检验中的美好课程。我们的晨诵、午读、暮省,我们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我们的读写绘,我们的每月一事,我们的亲子共读,我们的新诗教,还有正在研制的新教育童话剧、新教育电影课等等,这些都是新教育把理论具体化,形成课程的努力。
在讨论课程时,首先有必要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课程标准,官方教材,地方和校本课程,教室里的课程等等。在这些概念中,有一个概念超越其它概念成为上位的纲领,这就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具有法律的地位,我们另外所做的与课程相关的一切,都要以它为尺度进行裁量。但是,以它为尺度并不表示以它为限度,因为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事实上应该被视为教育应该达到的底线,而并不规定教育的最大可能性。国家相关部门审定通过的各种官方教材、地方和校本课程,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途径。或者说,是在教材体系之外,在知识系统之外丰富孩子的智力背景,丰富孩子的生命体验,达到一种润泽的教育的方法。新教育实验所理解的“教室里的课程”,则是以课程标准为底线尺度,以卓越标准为上线尺度,综合利用所有可用的教材并将之作一定的有机整合,开发出尽可能卓越的课程,实现教室的完美,促进教室里师生生命的自由舒展与成长。
也就是说,政府供给的官方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工具之一,仅教这些教材是不够的,因为教材的背景不够丰富,特色并未彰显。事实上,目前学校中采用的这些教材不可能全面考虑到每个班级的特性,而每个班级的生命都是灵动的,丰富的,变化的,而且有地域性的差异。为了给孩子更为丰富的体验,带给孩子更为广阔的世界,就得开发课程、创造课程。开发和创造课程,就是让所传授的内容与孩子当下生命产生共鸣,符合他们的生命特性、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
事实上,无论是官方教材,还是校本教材,其本身都可能是不完备的,是零碎的,除非有一个渠道把它们有机地贯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和创造课程,就是重组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资源。教材从本质上是用来教和学的材料,再好的教材本身都不一定保证实现好的课程,但它们总是编者们精心编辑的极好资源。一个有创造性的好老师,就是要依据自己的教室叙事,孩子们的生命阶段,创造一根神奇的线,把生活中的一切碎片编织成更有教育效益的整体。譬如我们知道,谁也不能凭借一本思品教材就能把孩子教好,但是,像儿童课程中的《夏洛的网》、《一百条裙子》等倒是极佳的思想品德素材,一个创造性的教师就是能够把思品课与儿童课程自由编织的课程开发者。
因此,我们所理解的课程应该是开放性的。作为一条还有待建设的道路(课程的程,就是路程的意思),课程在新教育实验中同时具备严密的计划性,以及随时修正、突破计划的开放性。没有哪一条道路被简单地指定为新教育的惟一道路,没有哪一种课程实施方案被理解为新教育的惟一课程形态。以共同的理念为背景,以已经实现卓越标准的榜样为鉴,结合自己的历史境域,创造性地在自己的环境中开出一朵花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的课程形态。
也就是说,新教育教室的课程,在理念和实践的层面上有两个相关的课程子系统:一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是以人的全面和谐整体发展为旨归的儿童课程。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以新教育的视野,重视审视和改造官方教材或者说学科课程,对其进行新的阐释、解读、批判和创造。儿童课程,是针对当前教育的缺失以及生命的潜能,开发出一个更人文、更诗意、更整体性的综合课程。在真正的实施中,这两套子课程既相互渗透,又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在强调“浪漫-精确-综合”这一认知的全过程的同时,侧重于中间精确环节的实现,即具体知识的分解与建构;而儿童课程则在强调这同一认知过程的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兴发感动、生命在场,更强调这三环节中的第一和第三个环节的实现。这样,二者就有了非常有益的补充。我们知道,现行教材最大的缺憾就是过早的精确,以及与生活、生命的疏离感,而儿童课程强调浪漫与综合阶段的兴发感动与生命在场,正好是对这种偏差的有效纠正。
具体到每一间教室,到每间教室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每一门学科,就需要有更为具体的课程规划以及实施方案。譬如,在一二年级,许多新教育教室语文改革了入学就教工具性的拼音的做法,而直接在学科课程中强调整体认读与精确识字,在儿童课程中,则引进读写绘课程与晨诵课程,阅读量是普通学校的数十倍,而且都是充满意义感的阅读,而不是工具与程序性的阅读训练,这充分符合我们倡导的低段浪漫整体的特点。而在数学上,不少教师引入皮亚杰的实验,引入集合的概念,在识数和加减乘除的开端,就把隐性的数理概念与显性的数学操练结合起来。
再如,在中高年级,晨诵课程中的“农历的天空下——中国古诗词之旅”已经被普遍地认同、接受;而三四年级通过海量阅读实现阅读自动化,以及以人物形象分析和道德主题讨论为主要手段的全班及亲子的整本书阅读,也越来越成为许多教室的常态。这和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高度精确化相映成趣。而在数学上,已经有有识之士在三重境界的指引下,开始追求创造数学、发明数学的新的教学。
除了学科课程之外,许多新教育学校还开发了经济学课程、旅游课程、电影课程、童话剧课程、开学课程和毕业课程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整合多个学科的课程。
譬如,浙江萧山的银河小学开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教育开学课程计划(见表1)。我们知道,开学第一周,很多孩子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入学不适应症。一般学校过早地(几乎就是开学第一天)进入学科教学,或过严地进行“规则教育”,都会令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从而出现畏学情绪。而畏学、恐惧,恰恰是学校教育的最大敌人。雷夫曾经坦诚地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恐惧。”
为此,银河小学的韩婧老师开发了“以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小学入学第一周课程”。这个课程试图借助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活动,用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美妙诗歌童谣、有趣的绘本故事以及经典的动画影片润泽他们的心灵,同时用写绘的方式让他们尽情表达所思所想,消除他们对陌生环境的畏惧与恐慌心理,培养孩子爱学、乐学,积极、自信的良好心态,帮助他们顺利迈出求学之路的第一步。
上午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绘本《小魔怪要上学》
1.晨诵《新新的书本》
(班主任)
1.晨诵《蚂蚁搬米》
2.绘本《笨拙的螃蟹》,画画最棒的自己(班主任)
1.晨诵《勇敢的小蚂蚁》
2.绘本《鳄鱼怕怕》
3.画自己最勇敢的自己
(班主任)
1.晨诵《小老鼠打电话》
(班主任)
2.习惯培养:如何就餐;
怎样如厕
(班主任)
2.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制作书签
3.巩固就餐习惯(美术老师)
2.认识自己的学号
3.学习整理物品箱的习惯
(数学老师)
3.队列训练
(体育老师)
下午
1.参观校园
2.画画我们的校园
(体育老师协助班主任)
1.数学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城》2.练习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和课桌(数学老师)
1.参观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看一看、坐一坐
2.小电影《三个和尚》(音乐老师)
1.电影:《海底总动员》
2.鉴赏交流
(英语老师)
1.小电影《小熊猫学木匠》,鉴赏交流。2.总结一周中最快乐的孩子,举行小型班级典礼
(班主任)
放学
前20分钟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周生活,鼓励孩子们向下周的正式学习发起挑战
1:银河小学开学课程一周课程表
尽管这个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的创意、思考,显然值得关注和期待。
从新教育中学里,也在涌现类似案例。譬如海门东洲中学百合班,他们开学第一周的课程如下:初一,围绕“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这一主题,老师朗诵《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赠送每个孩子一枚印有百合花、写有老师寄语的名片,师生一起将《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编成课本剧表演,根据文字创作“百合之歌”,教室四周张贴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心目中的百合图画,孩子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着百合的美好,自主悦纳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开学第一课唤醒了孩子对自己未来的无限信任。初二,围绕“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这一主题,师生一起深度共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读出百合向上的生命态势,向着明亮那方的挺拔与昂扬,从心底里鄙视杂草猥琐的生活,无限憧憬百合生命的美丽与蓬勃,将“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作为自己生命的航标。孩子自己制作名片,将向往的百合的德性放在自己名字的前面向各科老师亮出。初三,围绕“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师生一起商定本班的宣言为:成长自己,美丽世界;给力自己,给力世界。师生一起制作班徽:红色的心型班徽上,是一朵盛开的百合,每个班徽都有自己鲜亮的名字,预示着每个人都将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作为生命的意义。而班徽则佩戴在胸前,自豪地在全校面前亮出自己。
同时,开学课程与结业课程遥相呼应。在百合班,每个学期结束,都是全班师生父母们一起在场的隆重的颁奖典礼。根据学年的不同,颁奖的内容有:努力颁奖词、思考颁奖词、最佳学力颁奖词、亲和力颁奖词、成长颁奖词、优秀习惯颁奖词等等,每一个奖项都有一个精彩的颁奖词,除了肯定每个孩子每学期的成长之外,更重要的放学课程是孩子在班级同学、老师、家长面前的“总有一些约定,能照亮未来”的宣言,其实也是假期的自我约定。学期结束,不仅仅是上学期学业的完成,更是假期主动自觉学习、健康生活的开启。
正因为百合班的课程顺应孩子生命的节奏,所以,百合班的孩子,在512大地震中,40多人捐献了近2万元的善款;百合班的孩子想当科学家的原因是想发现另一个可居住的星球,把地球上的人们引渡过去;百合班的孩子想当作家的原因是想唤醒人们真善美的心灵;百合班的孩子想当山村老师的原因是因为想改变那些穷孩子的命运。因为:美丽世界已经成为百合班孩子的信念。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新教育实验的三个概念或者说三个课程,我们认为,这是值得每间新教育的完美教室一以贯之坚持下去的基本课程。这三个概念或者课程包括:一是被精确编排了的晨诵课程;二是道德人格发展图谱指引下的阶段性的整本书阅读,三是教室里人人成为角色一个都不能少的童话剧。在任何学校,如果能将其落实到教室里,无论三年还是六年,坚持着执行下去,也就成了“课程”。
晨诵课程赋予一间教室每个早晨同时也是精神上的黎明,擦亮生命中的每一天。整本书阅读为生命寻找理想的镜像,在不同的人物自居与穿越中,面对种种人生抉择并作出决断、担负责任。童话剧整合各种艺术元素,让孩子们的生命直接与人物同在,把大家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三个课程,正好对应着一间教室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学期。而这些日子不断地积淀下来,也就成了岁月。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在岁月中的过程,这就是课程。所以课程的终点,就是教室里的每一生命,都不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而且通过充沛与丰富,能以开放结实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17 , Processed in 0.1158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