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网辑有关[李庆明]的帖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0:16 | 只看该作者
“另类校长”李庆明离任教育界 坦言九年走得不轻松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12-07-25


  央校注重课改,学生们下课后围在老师身边继续讨论。资料图片
  李庆明对自己的离职无奈且伤感。 陈以怀 摄
有着教育界“堂吉诃德”之称的中央教育科学院南山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央校”)校长李庆明,正经历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时刻。
7月4日,李庆明接上级通知将不再担任该校校长。此前9年,他在央校实行“田园教育”,力推减负并倡导公民教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李庆明的离任引爆了深圳乃至全国教育界,而至今,官方并未太多公布事件细节。
网民猜测,李庆明的“卸任”或与其近年推行的一系列激烈教改有关。而此次事件暴露出的有关联合办学模式、校长任免体制等弊端,开始为人所关注。
挥泪别央校
“李校长9年早晨鞠躬迎学生,力行公民教育和选举。知晓是任上最后一天,悲溢校园,有老师抹泪。”
7月6日上午,华侨城内燕晗山下,央校礼堂庄重肃穆。该校“2011-2012学年度结束会议”正在召开。这是一场例行的述职会,同时也是李庆明作为央校校长的谢幕演出。
讲台上,李庆明一字一顿地念出自己的“检讨书”,教职工代表在台下默默倾听,不时有人落泪。
“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也过了‘知天命’的岁月,但我还是困惑不已,我们究竟要不要像苏格拉底那样,保持一份某种意义上的‘无知’,并且时刻准备悲剧命运的突然降临?”
李庆明用“悲剧”一词为这段教育生涯作结。躬耕央校9年,他写下这篇名为《无知的代价》的“检讨书”。一番肺腑之言后,李庆明眼眶湿润,陷入一段沉思。
李庆明离职的消息,最早是从其好友邓康延的微博中爆出。7月5日,邓康延因拍摄纪录片《教育启示录》,和李庆明约好采访。采访中,邓康延意外得知当天就是李庆明任职最后一天,于是就在微博中写道,“李校长9年晨鞠躬迎学生,力行公民教育和选举。知晓是任上最后一天,悲溢校园,有老师抹泪。”
消息爆出之后,省内外十余家媒体集聚央校,校内一度出现各类挽留活动。民意也持续在网上发酵,央校家委会注册了一个“李校长你别走”的微博账号,并发布一则《一群家长致深圳教育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公开信》。
该公开信在一周之内被转发2600余次。信中写道:“在李校长和他的团队调教下,我们的孩子成为个性丰满、思想独立、理性平和、有担当、有教养、有高贵精神的好孩子、好公民……若李校长离开,众家长情何以堪!”
一位易姓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在央校读书,两年前在央校附近租下房子。得知校长离任的消息后,她和孩子数度落泪。“如果校长不在央校,我们今后可能会转校。”易女士说。
而另一位家长罗先生更是对涉事“相关部门”公开表示愤怒。罗先生之前耗资数百万元,在寸土寸金的华侨城片区买下学区房。今年9月,他的孩子即将入学,校长毫无症状地离去,让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一名南山教育界人士如此评价李庆明的离任:“在深圳没有哪个校长的离任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也只有央校会是这样。”
据悉,南山区教育局2001年9月与中国教科院(原“中央教科所”)签署了24年的《联合办学协议》,之后双方联合举办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李庆明作为中国教科院委派到南山附属学校工作的校长。
近期,中国教科院来人来函提议解除《联合办学协议》,李庆明作为委派校长,其校长职务按有关规定将在学期结束后终止。
对于中国教科院为何要解除《联合办学协议》,南山区教育局解释称,“为了贯彻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地方政府对学校的领导。”
而中国教科院一名齐姓负责人则称,解除合作协议是因为“原协议中有一些内容不符合新《义务教育法》。”至于协议中哪些条款不符合义务教育法,该负责人并未给出解释。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0:48 | 只看该作者
“另类校长”李庆明
李庆明每天早上7点20分一定会站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学生也得对他鞠躬还礼,任职9年来风雨无阻,几无间断。
在深圳教育界,央校是一朵公认的“奇葩”。央校的“奇”,主要归功于李庆明这位“另类校长”。据称,李庆明在央校任职期间,大胆推行各项改革,虽屡遭非议,但从未有间断。
就职之初,他发现课堂上关于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公共关怀、道德底线等理念比较缺失。之后便邀请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在校开办公民论坛,并出台了一部德育宣言,提出要进行公民教育。
央校的“公民教育”围绕“尊重”这一目标,确立了“不伤己”、“不害物”、“不损人”、“不坏事”、“不违法”等“五不原则”。还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积弊陋习,制定了《日常生活中的52个文明细节》。
“每一条都列得很细,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高声喧哗,不能挖鼻孔等等,孩子都会对照着每一条去做。”央校一名家长周女士感叹道,这些行为规范,即使是孩子毕业之后还依然严格地遵守。
在央校,李庆明每天早上一定会站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学生也得对他鞠躬还礼,9年来风雨无阻。用李庆明的话说,“师生之间相互鞠躬是显示平等的最好办法。”
此外,央校一年一度的“竞选月”,也被认为是公民教育的典范。每年的10月至11月,是央校约定俗成的“竞选月”,校学生会(学生自主委员会)的主席要经过班级、年级到学校的层层公开选举,然后由全校1800多名学生选民投票产生。
学生会主席有权自由“组阁”,学生会内部设有督察部、社团部,实现自我管理。主席和“内阁成员”在每月一次的校长例会上,会对学校的公共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请校长出面解释或直接整改。央校的学生记者团也会随时通过广播站,对教师甚至校长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
在央校,曾有一名二年级学生小琴(化名)在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后,非常羡慕故事里的小林校长,她希望也能跟自己的校长有一次交谈,于是就试着给李庆明写了一封信。
让她没想到的是,李庆明果然接待了她,并且和她进行了一次谈心。“作为一名校长,如此珍惜一棵幼苗的心灵,这样的小事会让孩子永远记住的。”小琴的妈妈说,“老有人说他‘作秀’,但你能坚持做9年吗?反正我是欢迎这样的‘作秀’的。”
在一些家长眼中,央校的“作秀”,带给他们的往往是“在其他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一名家长陈女士说,“一次我和孩子上山捡树叶,看到两片干枯的树叶在一起,孩子突然脱口说出:他们结婚了!接着她把其它的叶子摆在一边,说音乐响起,请为他们祝福。这样的想法都是在学校学到的。”
据了解,在央校,每天有3分钟的静思时间,老师带领学生一起为国家昌盛、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祈祷,长此以往的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了爱和尊重。“祈祷”已经作为一个固定的仪式,在央校保留下来。从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到汶川地震,央校师生都得安放白菊、蜡烛一起追悼逝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1:18 | 只看该作者
央校“困兽之斗”
田园教育和公民教育会不会脱离实际?处身当前的社会现实中,学生能否学到应对社会的能力和主动性?
因为深得家长学生爱戴,当离职事件发生后,家长们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留住李庆明”、“保卫央校”的声援运动,不过至今,李庆明的去留仍然是谜。
在一些家长眼中,没有李庆明的央校,就不再是那个“央校”;但对于李庆明来说,没有央校的李庆明,也将不再是那个“李庆明”。
“假如我走了,我的公民教育在其他地方还能做吗?我让孩子们少做作业多读书,家长不会反对吗?在另外一个地方做综合素质教育,我还真的没有把握。”李庆明为此感激深圳、感激央校特殊的办学模式。
据了解,央校为“国有联办”的9年一贯制学校,实行校管委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管委会由中央教科所、南山区教育局等若干人组成,管委会是学校的监督评价单位,同时拥有选派、任免和考核校长的职能。
与深圳其他学校不同,央校校长从中央教科院选派,并报南山区教育局任命。央校在创设之初,就已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注重个别化教学,实施弹性课程。”这实际上确定了央校作为教改试验田的地位。
2003年8月,李庆明受中国教科院委派,到南山附属学校担任校长。而此之前,他已经是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学校的一名大学老师。
李庆明看重深圳这块改革热土,为此放弃了在江苏所有的荣誉和诱惑,只身来到深圳。由于央校由中央教科院委托管理,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尽管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实现委托管理,但是还是给了我们更特别的制度支持。”李庆明说。
由于是“制度特区”,李庆明得以在央校力行减负、推行公民教育等。但是这9年下来,李庆明坦言走得并不轻松。过去几年间,央校的一些“出格”举动,曾引起相关领导不满。
此外,央校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学生的课业负担要轻很多,小学阶段甚至不布置家庭作业,但这样的举措,也曾引起学生和家长质疑。有家长甚至拿出统计报告称,2011年央校中考平均分在全市273所学校中排名第109名,而低分平均分则排到了全市第148名。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多才多艺,但是也希望他能够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毕竟未来社会变数太多,有时候确实有些担心。”一名家长邓先生告诉记者。
央校的一名毕业生也曾反映,初三那年,相比其他学校的紧张,央校则显得很松弛,“就像从紧张的中考大局中走离了轨道,没有联考,没有模拟考,当走上中考考场的时候,心里依然没有底,心里也有过埋怨。”
在不少央校学生心中,也都有这样一个的困惑:田园教育和公民教育会不会脱离实际?处身当前的现实中,学生能否学到应对社会的能力和主动性?现实中的房奴、车奴、通货膨胀、新三座大山……也许并不像田园那样富有诗意。
“有的时候步子跨得太大了就会受到现实的阻碍,什么事都不能走过头,过头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南山区一名力推素质教育的校长无奈地表示,“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中,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高中,办学要有基本的支撑,其他东西搞得再出名,成绩不上去就没有说服力。”
对于学生成绩,李庆明解释称,每年中考前,学校都会受教育局指派接收一批转入考生,考生素质层次不齐,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平均分。最近几年,央校的中考升学率、重点高中升学率在南山区教育系统排名逐渐靠前,但可能与家长的期待还有些距离。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1:46 | 只看该作者
“李庆明们”的悲剧
“如果你做得不合时宜,不只是官员不高兴,你甚至可能失去群众基础。悲剧往往不是善和恶的斗争,而是习俗与理性两种合理力量的冲突。”
“没有减负的素质教育,是不彻底的素质教育,央校的改革效果如何,需要交给历史检验。”李庆明对于央校改革方向,有着近乎偏执的信念。但是随着改革逐渐深入,央校问题开始越发复杂。
2011年,李庆明遭受了一整年的攻击和谩骂,是任职9年来最凶猛的一年。今年6月,李庆明又连续遭遇2起网络举报。一是有人举报“今年3月份,校长指使毕业班老师劝退50名成绩最差的学生,大部分介绍到技校,不参加中考。”另一起是,央校教师举报2004年至2011年底,该校教师个人社保账户出现问题。
对于上述举报,央校相关人士表示,学校及相关部门已做调查。事实并非如网帖所言,其中,部分举报内容带有私人恩怨成分。
由于风波频起,给学校的正常教学造成影响。李庆明在告别演讲中提及上述事件称:“它们给学校和老师们带来的巨大伤害,让我感到深深地迷茫和痛苦,我理应向大家致歉。”
离职事件发生后,记者发现,部分学生和家长力挺李庆明,网络民意呈现一边倒态势。而质疑声则如暗流涌动,从来不曾停歇过。这些对李庆明的质疑最主要来自于学校内部。
在一些同仁眼中,李庆明并非“完人”,而更像是个“疯子”。之前曾有举报称,李庆明在央校开办“燕晗山大讲堂”,时常邀请国内学者来校讲学,招待费从学校日常经费中列支。
这批学者包括袁伟时、朱学勤、朱维铮、邓正来等一批历史、政治、文学领域专家,探讨的问题诸如:国家与社会中的市民社会问题、16世纪的中国与时代交替等,几乎与教学一线无关。
不过,对于耗资请专家一事,尽管阻力重重,李庆明却乐此不疲。他常说,“老师要有一些视野和气质,如果不走近这些大师,是很难有这种气质的,尽管开销巨大,但保证没有动用教师工资或福利待遇中的一分钱。”
李庆明的个性,正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同行们已经感受到,他的坚守正在给他的家庭、这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体制带来阵阵压力。
据央校老师介绍,李庆明初到深圳的一个月,就听了所有老师的近100节课,经常通宵达旦撰写教学论文。他不但自己如此,也要求学校老师把所有的激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甚至要求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接受培训,不得请假。
对待家庭,李庆明也成了“六亲不认的无情人”。李庆明离婚多年,至今仍单身。众说周知的事是,李庆明的女儿读本科加上研究生7年间,他从没去看过她,至于老家的父母,逢年过节没见到儿子回来过,平时一个电话也没有。
“我要说一声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我的老父母和我可爱的女儿,为了这里的事业,我放弃了很多,包括作践自己的生命,心存罪感,天理难容。”李庆明说,他的“急切”给大家带来了紧张与疲惫,让中层干部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学年度结束会议上,他为自己的严苛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并无力地留下了泪水。
“如果你做得不合时宜的话,不只是官员不高兴,你甚至可能失去群众基础。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悲剧’,它往往不是善和恶的斗争,而是习俗与理性两种合理力量的冲突。”
目前的校长选拔、任命机制,导致举办者用人事权直接干涉学校的自主办学,也造成教育管理管评办不分,难以出现教育家治校。
记者调查发现,李庆明离职事件,最初是由微博爆出,事前并无征兆,也无任何官方通知。即使作为校长的李庆明本人,也是被突然告知。随着事件向纵深发展,关于校长任免机制的透明化、公开化等问题随即成为讨论的焦点。
“我们看到有24年的办学协议,才决定在这附近买房、读书,现在突然中止办学协议,我们的损失谁来埋单?”家长罗先生愤怒地说,央校问题已经不止关乎中国教科院、南山区两方,学生家长作为利益第三方,也应该有足够的发言权。
“合作办学协议是否要解除,校长应不应该留人,至少要召集家长开个听证会,少数服从多数。光靠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决定上千学生的命运,也实在是太草率了。”
据介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任命仍主要是由政府(针对公办学校)或出资方(针对私立学校)决定,政府如果对现任校长不满,或者出资方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校长的聘任。
“这种制度是有问题的,作为一个校长,不能仅由合作方或者投资方来决定,还要由学校的理事会来遴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的校长选拔、任命机制,导致举办者用人事权直接干涉学校的自主办学,也造成教育管理管评办不分,难以出现教育家治校。
“而在国外,学校在遴选的过程中有一个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要求来进行遴选,出资方有一票的权力,更多的是和学校有关的,比如,社区、教师代表等来共同选举。”
熊丙奇认为,由遴选委员会选任的校长,不管出资方怎么变化,都不太会突然离任,因为代表广泛民意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会继续聘任其作为校长。家长委员会甚至还有权把出资方强行委派的校长“赶出”校园。
由遴选委员会选任的校长,可代表师生、家长,行使对学校的教学、财物、人事等管理权,并进行教育改革。同时,校长的行为也会受到“校董会”、“校监会”等集体机制来约束。这些机构成员要由政府主管人员、社会贤达人士、教师和家长代表,以及校长共同组成。
“如果教育过分受制于单一的行政力量,学校的教改理念也难免朝令夕改,最终受害者是学生和家长。”南山区一位不愿具名的校长表示,“李庆明事件”或将导致恶性反应,一些立志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校长和教师,会因此逡巡不前。
在央校,李庆明也早意识到教育行政化的弊端,9年期间,他尝试在校内进行“去行政化”改革,曾设想建立校长、直选公会、学术委员会“三权分享”的平权机制。“这一改革虽然一直想推,但不太被认可,老师也有不同意见。”
李庆明不止一次地说,“去行政化改革”是他在央校的唯一遗憾。而诡吊之处恰恰在于,这样的改革尚未启动,李庆明自己竟然首先成了牺牲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2:17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李庆明特立独行的“另类教育”
将教育放到田园中去
学校年年举办亲情文化节、生态文化节、游戏文化节、童话节、天堂鸟读书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与公民教育有机结合,让都市的现代精神与田园的淳朴、温馨,在学校教育中相得益彰。
李庆明:现代都市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导致学生朝着“有知识没灵魂,有智力没情怀”的方向畸形发展。“都市田园”教育思想,旨在让学生回归生活,培养有情趣、有气质的都市文化人。
小学不布置家庭作业
学校规定,小学阶段不能给学生布置作业,以便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参加各种社团。央校飞盘社、管弦乐队、天堂鸟合唱团,如今在深圳学校中颇有名气。而央校的各种社团加起来,多达几十个。
李庆明:不减负,怎么有时间去读课外书,不减负,你连德育都没功夫。我们的小学课堂是35分钟,初中40分钟,一些冗余的课程也砍掉了。如果时间紧张得作业都做不完,怎么发展呢?
课前需做“祝福礼”
“祝福礼”是央校学生每个工作日的必修课。在上课之前,学生们会聚集在操场上,聆听一位学生简述前一天发生的国际国内事件。如果有死难者,就给死难者送去迟到的默哀;为生者送上虔诚的祝福;为祖国强盛、人类幸福、世界和平送上最虔诚的祝福。
李庆明:“祝福礼”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发生了什么,一方面更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悲悯之心,成为善良的人。
校园内搞“大选”
每年10、11月份,是央校的“选举季”。粗略统计,在央校读满9年的学生,大概1/5参与过学生自主委员会的选举。只要学生愿意投你的票,甚至“刺儿头”、“调皮王”都可以成为学生干部。
李庆明:通过自主选举,学生有了“小主人翁”的意识,珍惜为学生们服务和奉献的机会,心里还种下了一颗理性民主的种子,等他们离开学校逐渐长大,他们是理性的,不会成为抄家伙的暴民。
(刘丽 邓翔)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3:48 | 只看该作者
李庆明:身体力行履行9年的公民教育梦
※ 发布时间:2012-07-27※ 来源:南都周刊 ※ 作者:周鹏





李庆明

精彩评论欢迎留言评论!







  如果你去拜访李庆明,当他问要不要喝茶时,你最好不要客气,否则他很可能就会安心地坐在沙发上,隔着堆满书的玻璃茶几跟你聊上一整天。

  这是位知识分子气质浓厚的人:面容清秀,衣着讲究,说话柔和而条理清晰。谈到某些话题时,他会不时双手抱拳撑着下巴,流露出一种沉浸到个人世界中去的神思这时候,他就像一位在跟自己对话的思考者。

  过去8年中,他一直担任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简称“央校”),并以一系列异于常态的教育改革实验引发了社会关注。

  但最近他陷入了一场困境之中:不久前他被通知其校长职务将被解除。原因是这所学校的创办方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打算结束与另一创办方深圳南山教育局的合作关系。外界猜测,作为前者从江苏南通师范学校借用并委派到央校任职的李庆明,将不能再担任校长职务了。


  迷惘时刻

  接到通知后的好些天里,李庆明的手机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响起。众多师生、家长和同行纷纷打来电话,在慰问之余也向他表达祝愿之意。

  一些熟知李庆明的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自发在网络上发起了挽留他的留言活动,有部分家长代表甚至联名向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界递交了“留任李庆明”的请愿信。

  南山区教育界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应:“李庆明可按中央教科所的要求安排工作,同时也欢迎他留在南山,由南山教育局协助其按有关规定办理调入手续,然后根据校长聘任程序和实际情况,重新安排其工作。”事实上,李庆明与中央教科所并无人事关系,他当年是应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之邀,以“借用”名义被委派到央校的。而朱小蔓已在2007年离开了中央教科所。

  7月13日,李庆明向南山区教育局表达了希望留在央校的意愿。但对方没有给他明确回应。现在,每当接到慰问电话时,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不知道今后会怎样,先不管了”。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工作中,他从未有过如此茫然的时刻。

  李庆明出生于正饱受“大饥荒”折磨的1959年,他的童年一直在老家江苏南通的农村里跟爷爷奶奶度过。“喝上几口用猪油搅拌的酱油汤”,是那个时期他对生活的最高愿望。

  返回城里留在父母身边后,“地主兼工商”的家庭出身让他在“文革”中一直“活在挥之不去的阴霾里,处处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多年后,他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境。

  当革命口号此起彼伏地响彻街道时,书籍成了这位孤独少年的良伴。他看起了父亲一位朋友寄放在家的那些哲学、文艺书籍。“有许多书读不懂,这让我很自卑”,李庆明说,他从那时开始对知识产生了敬畏甚至自卑的情感。但越是这样,他越沉迷于看书,他希望通过书籍“挣脱无知的束缚”。

  他不明白人们为何要手挥“红宝书”通宵达旦地行走街头,羞愧于自己不敢与遭遇厄运的父亲见面,更不理解学生们为何会无情地批斗他们的老师。他希望从书籍中找到答案。

  1976年初中毕业后,李庆明成了南通郊区农村的一名插队知青。乡民们的朴实情感和照顾,让这位瘦弱青年感受到了艰苦时代些许温情。第二年的冬天,他参加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并顺利考入了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两年的大学时光,李庆明用“如饥似渴地读书”描述他的求学状态。教育学、美学、哲学之类的书籍是他的最爱。为了强化记忆,他甚至养成了抄书的习惯。抄过包括王力的《诗词格律》、李泽厚的《美学论集》等不少大部头。尽管生活艰苦,但在充满希望的崭新时代,这名青年总是乐在书中。

  1981年年初,李庆明被分到了南通师范学校,担任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他从此走上了注定将伴随一生的教育道路。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4:24 | 只看该作者


  南通实验

  当时的南通师范正焕发出热烈的改革气息,“思想空前自由,教育实践百花齐放”。一脸书生意气的李庆明也开始了他充满“异类”色彩的教育实践。

  他的教学方式一定曾让那些刚从初中升入师范的学生们深感诧异:他将教材重新修编成自学纲要,开出一长串高年级学生才会接触的书目,提出一堆问题后将学生赶进图书馆里寻找答案。只有在学生们碰到类似“孩童跟成人的想象力哪一方更强、是否年龄越小越有创造力?”之类的难题时,他才会走进教室,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讲解。

  他逼迫着学生摒弃以往傀儡般的学习习惯,要将他们打造成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度令学生痛苦的是,李庆明的考试只写论文。

  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无法写出能得到他赞许的合格论文。

  “我要将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但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过去剥夺了学生的这一权利”。在他眼里,孩子都是天生的思想者,只要给予自由的空间和适当的指引,即便是不朽、死亡、自由、平等这类抽象的问题,孩子也具有理解和分析的潜能。

  直到1999年,李庆明一直在南通师范学校担任教师,除了教学工作,他大部分时间都沉于书斋。此时,作为学校教育改革新星,他已是学校科研处副主任。在国内的学术刊物上,已不时能看到他发表的教育研究论文。

  1999年秋天,李庆明做了个异乎寻常的举动他带着南通师范一批优秀学生前往位于上海崇明岛上的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田野式”教学实践。

  在这之后的四年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那个要先骑两个小时摩托,再坐渡船才能抵达的小学里度过。常人眼里偏僻落后的乡村,在他眼里却有另外一番景象。幼年时代在山村田野间度过的一段无忧生活,以及插队时与乡民朝夕相处的和睦融融,让他将乡村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但令他感到沮丧的现实是,乡村正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日益被人遗忘。“蕴含在乡村中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在过去几十年的现代化进程中,这样的根基在城市中已近乎流失殆尽”。走进乡村后,李庆明发现,相似的境况正在乡村再现。

  “面对城市时,农村已经有了文化自卑感,认为自己是弱者,应该在所有方面向城市看齐”,李庆明对此深感悲哀。

  “如果农村孩子能从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长大后就不会对所谓的现代城市文化心生自卑”。在他眼里,城市不过是“丧心病狂”地走在现代化之路上。而他理想中的人生状态应该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那四年里,他经常白天带着南通师范的学生们游走于田间地头,向老农请教,跟乡民交谈,晚上与学生们通宵达旦地编写整理资料。包括民俗读本、游戏读本、诗歌读本、亲情读本、童话读本之类的一系列传统文化手册从他们手中诞生,并在那所伫立于江边的小学里与其他常规教材被一同传授。在他至今保存着的一些当年的手册封面上,往往印有充满乡土和怀旧气息的丰子恺漫画作品。

  但李庆明也并未彻底拒绝现代文明。他与师生一道平整出了小足球场,设立了小图书馆,引入英语、电脑、钢琴课程。在这间学校里,农村孩子第一次有了了解和参与外部世界的渠道。

  在精神上感受到巨大充实的同时,他的生活也长期陷于潦倒状态。由于工作过于投入,他为期不长的婚姻早已终结,唯一的女儿多数时间也由爷爷奶奶抚养。除了南通师范有重要工作要处理而返城外,他的大多数时间都远离城市。

  他夜以继日地探索乡村教育的细节,编写各种教学材料,一份遍遍地修改学生们的教学方案。许多寂静之夜,他屋里的灯会一直亮到凌晨三四点。

  一位同事告诫李庆明说,再这样下去,他迟早会把命弄掉。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4:54 | 只看该作者


  央校教改

  2003年的一个邀请扭转了李庆明的命运。

  当时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朱小蔓教授给了李庆明一个机会一年前,这家研究所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联合创办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由研究所委派校长管理学校运作。朱小蔓希望李庆明能将他的教育改革理念引入这所新学校。

  朱小蔓曾担任过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曾与李庆明有过许多学术合作与探讨。她说李庆明是那种愿意“为信仰而牺牲的学者”。而她也成了李庆明此后的“伯乐”。

  2003年9月底,李庆明离开了崇明岛那所乡村小学,孤身赴陌生的深圳央校任职。

  央校身处深圳知名的大型高档社区华侨城内。在绿树环绕的校园内,有着宽大的连体教学楼,齐全的运动文娱场馆,崭新的现代教学设施。李庆明用一系列异乎寻常的教育改革给这所学校抹上了自己的性格色彩。

  时至今日,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鞠躬”这一惊人之举过去8年中,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他都会西装革履地站在校门口,向进校学生鞠躬行礼,直到上课铃声敲响才离去。

  数年前,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应邀到央校讲学时,这一场景曾让他心生“震撼”之感。他说自己从未见过在这样的细节行为上如此身体力行的校长。

  “我希望通过鞠躬这个细节,向孩子们传递一个重要的公民理念,那就是尊重他人”。环境从乡村转变为城市后,李庆明的教育实验方向也随之迁移。多年后,他说,自己在央校最费心思也最得意的作为是,“在营造都市田园的校园氛围同时,在学校里进行了现代公民教育”,而核心是“对孩子们进行以独立和自由为核心的公民人格启蒙”。

  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李庆明前来任职前后刮起了一阵教育实践的风潮。就在李庆明上任的前一年,原北大附中副校长兼深圳南山分校校长王铮转任深圳中学校长。无独有偶,王铮在深圳中学开展的,也是与李庆明相似的“公民教育”实验:他把深圳中学原来“团结、勤奋、严谨”的校训改成了“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

  除了鞠躬行礼,朱学勤还见过央校每天早晨一分钟的祈福仪式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操前,这所学校的近两千名学生都会在巴赫的名曲《天空》中,“为国家强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祈祷,为在灾难事件中遇难的人默哀,为遭遇困境的人祝福”,李庆明说,这一活动始于汶川地震,是为了塑造孩子们关爱之心。

  李庆明将他的公民教育主张归结为五点:追求公民人格完善、遵循公德基本伦理、倡导公益慈善活动、学会公共事务参与、达成公理世界认同,“最终,就是要让学生们成为懂得捍卫自我和他人尊严与权利的现代公民”。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曾应邀到央校实地参观过,他认为李庆明“有一种诗人气质”。李镇西也在他的学校里开展了公民教育,“我们主要是在宣扬平民情怀和平等意识”,他承认,央校公民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入程度远非自己的学校能比。

  “他在做一项很有价值但可能超前了的改革,”李镇西说,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不围绕分数展开的教育行为会遭遇到外界的反感甚而排斥。

  李庆明的改革之举曾遭来不少质疑:有人认为他的鞠躬行礼是在模仿日本人,并将之反映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人批评他组织的集体祈福是在搞“宗教仪式”。争议尤其集中是,央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小了。

  毕业于央校的一位学生说,他读初三那年,当其他学校的学生忙于三天两头的考试时,央校没有联考、没有模拟考,氛围轻松得像“脱离了中考的轨道”。这名学生说,他在央校受益良多,但也时有困惑,因为“现实并不像田园那般富有诗意”。

  对于外界的猜疑,李庆明时常会用苏格拉底的经历来安慰自己。他说,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除了孤寂、困苦,还需忍受住别人的不理解。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15:37 | 只看该作者

12月24日圣诞节,李庆明打扮成圣诞老人在校门口鞠躬,发糖。

  “无知的代价”

  像在南通师范一样,李庆明在央校也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空间。将初中和小学的课堂各缩减5分钟、降低考试频率、减少课时、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从前年开始,这所学校的所有小学生甚至彻底告别了家庭作业。

  “我更愿意孩子们泡在图书馆、参加社团活动,去更能发挥他们人生潜能的地方。”李庆明说。在他的支持下,央校创建了多达两百多个学生社团,从科技、阅读、合唱到环保、街舞、剪纸,几乎无所不包。

  与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尝试课程改革。他总是向教师强调营造出活力的课堂;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他甚至会让老师将课程设置成游戏活动。

  几乎所有学生都拥护李庆明带来的新气象。没有学生能拒绝这位会在圣诞节打扮成圣诞老人在学校里派发糖果、在办公室递上一杯咖啡后又提醒学生要少喝咖啡的校长。

  而许多老师也以有这样的校长为荣。央校的一位老师说,除了每天也向教师鞠躬行礼外,李庆明就像导师一样细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他每个学期会跟老师们讨论几十堂课的教学细节”。

  在央校内由李庆明设立能容纳四百人的“燕晗山大讲堂”里,过去许多年里,几乎每个月里都有国内知名学者在此演讲。李庆民还设置了一间充满艺术气质的书吧,这间时常飘逸出咖啡香味的书吧,是教师们读书、交流的最佳去处。

  但在欢乐的学校里外,批评声也从未停息过。

  一位教师说,李庆明是位“过于理想主义”的人。令他感到困扰的是,尽管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声名远扬,但学校考试成绩并未能同样出彩,“去年央校的升高中考试成绩排在深圳市的十几名”。一个现实情况是,在让孩子读完央校的六年小学后,不少家长会将孩子转到其他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读初中。

  而让一些老师不满的是,即便学生考试分数优异,但若在教学科研方面缺乏创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够积极等原因,他们仍会遭到李庆明的责备。

  几乎与此同时,王铮在深圳中学的举措也遭到了争议。学生们对于公民教育的培养理念非常认可,但他们同时又表示王铮的理念过于“理想化”了。

  有评论说,以牺牲升学率为代价寻求素质教育,对任何一位校长来说都等于自毁前程。2009年4月,王铮重返北大附中,并出任校长。有媒体报道,王铮到北大附中担任校长后,将当年深圳中学的一套改革整体移植,虽然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北大附中这几年的升学率出现下滑,“王铮压力很大”。

  王铮的离去再加上此次李庆明的突然“下课”,热闹一时的深圳教改似乎遭受到了一些难以言明的挫折。

  中山大学教授冯增俊曾关注过李庆明的教育改革,他认为央校更容易培养出对社会、对人有更深刻理解的学生,而他也更愿意吸纳这样的学生成为自己博士。但冯增俊补充道:“在官本位思想和普遍追求升学率的现行教育体制下,他或许有一点失策。”

  几乎所有朋友都将李庆明视为一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有人认为他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在深圳呆了8年,李庆明说,他认识的其他学校校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

  一位与李庆明相熟的教育界人士称,现实社会不喜欢李庆明这样“不通人情事故、一意孤行”的另类,“我知道不少人并不喜欢他”。在中国,“不喜欢”足以让人身陷困境。

  李庆明猜测自己继续留任央校的机会已经十分渺茫。在7月6日的央校年度会议上,他以《无知的代价》为题作了一次简短演讲。演讲中,他提到苏格拉底曾幻想做一只承认自身存在“无知”的“牛虻”,去蛰醒自以为是的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

  演讲结束时,他说:“我们究竟要不要像苏格拉底那样保持一份某种意义上的"无知",并且时刻准备悲剧命运的突然降临?我把这个问题留给所有的人”。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21:36 | 只看该作者
华侨城央校校长李庆明“被辞职”来源:深圳新闻网






李庆明于2004年正式担任中央教育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学校的校长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公民启蒙、经典阅读、废除家作、活力课堂、伸展个性、寻归田园的教育探索。

  在经过多年“坊间传言”之后,“鞠躬校长”李庆明的辞令终于来了。
  7月6日,在中央教育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的报告厅内,李庆明面对全校教师含泪念完早已准备好的《结束时刻的一份自我检讨》,结束了他在这个学校9年的探索性教育生涯。

曾经意气风发的李庆明校长

  “鞠躬校长”李庆明颇具争议
  公民启蒙、经典阅读、废除家作、活力课堂、伸展个性、寻归田园……现有教育体制下,李庆明在央校的每一次探索都成为舆论焦点,引发广泛争议。
  自从2004年正式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以来,李庆明一直致力于“在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9年来,只要没有特殊原因,每天早上7点20分学校开门,这位校长一定风雨无阻地站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并要求学生也对他鞠躬还礼。“每一天,我用这个动作告诉孩子们什么叫平等,这是成为公民的第一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鞠躬的校长,成了这所学校一道感人的风景。
  每年10月15日—11月15日,是央校的“竞选月”。小到每个班级的班长,大到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都由学生一人一票选举产生。有采访过学校选举的记者称,学校选举程序之严谨堪比“美国总统大选”。他主张在小学全面废除家庭作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弹,但他坚持认为“减负”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我要把孩子在作业中浪费的生命夺回来,为他们拓展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他创立相对独立的阅读文化课程,亲自主编了一套大主题文化读本,倡导让学生在文化的视野中关照数学、科学、历史、英语、艺术等学科。
  就是这样一个校长,虽一次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依然毫不止步地进行他“公民教育”的探索。
  “是的,公民启蒙,经典阅读,废除家作,活力课堂,伸展个性,寻归田园……,不管这些探索多么稚嫩、粗糙,不管我们蒙受了多大的孤独、挫败,也是值得自豪的,......因为我们是在做着前无古人但可以启迪未来的教育实验,这些当然值得我们自豪!”——李庆明《结束时刻的一份自我检讨·在2011~2012学年度结束会议上的演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23:30 , Processed in 0.0635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