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向日本学习!! 。[==不要删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24:19 | 只看该作者
传媒大学学者:谈学习日本 别自诬中国
2007-11-18
  来源:国际新闻  


    最近一年,随着中日关系变暖,国内一些媒体刊发了不少主题为“学习日本”的文章。细读后发现,某些文章提出的“学习日本论”的逻辑基础有些问题:即在主张“学习日本”的同时,竟然以“我们”的名义自诬中国人“仇日”,要求中国人民“放弃仇日”、“放下大国国民身价”来“虚心向日本学习”。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日关系和日本认识的“超越历史论”、“新思维论”相比较,这种“学习日本论”的逻辑更加混乱甚至荒唐。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国的主流思想从来没有否定过向外国学习。自中国被列强侵略以后,从向西方“师夷长技”到学日本“咸与维新”,从“以俄为师”革命建国到今天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创新性国家”,中国人学习外国从来都没有精神障碍。所以,教训中国人要“放下大国国民身价”来“向日本学习”,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仅从学习的意义而论,“学习日本论”提出的是一个伪问题:尽管中国不能接受日本保守政治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和回避战争责任的言行,但从来没有否定学习日本和日本的现代化文明本身。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人把互联网上某些对日本发生地震的“欢呼”放大成“仇恨运动”,严厉地批评说:“仇恨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不到日本已经从“军国主义”转变成了不乱扔垃圾、遵守公共秩序、不拖欠贷款等等“文明”得“可怕”的民族。“简单的仇恨让我们忽略了日本民族的‘可怕’,让我们失去了从他们身上汲取养分的意识,让我们忘却了自己历史血液里曾流淌的荣光。”在这里,“学习日本”成了改造“我们仇日”思想的手段。          中国固然广泛存在着对回避侵略战争责任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批评;但是,把由此产生的对日本的负面看法或者少数人的情绪性反应指为“仇日”,并主张通过“学习日本”改造“仇日”思想,以使中日关系改善,就使得立论发生概念错误和逻辑混乱了。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所谓“仇日”和“反日”、“侮日”、“排日”一样,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二战前就制造出来的说法。这些说法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抵抗侵略的污蔑和煽动日本民族主义的话语。战后至今,日本保守政治特别是右翼势力仍然在使用它,把亚洲的战争受害国人民对日本美化侵略、否认战争责任言行的批评,故意转化为民族、国家间的对立。因此,作为战争受害国的人,使用“仇日”的概念,既是知识错误,更是道德自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一些人因为日本保守政治美化侵略战争和蔑视受害国人民,而在互联网上对日本漫天叫骂,也不能夸张为民族意义的“我们”在搞“仇恨运动”,更不能以所谓“学习日本”为由,剥夺侵略战争的受害国人民对日本蔑视作出反应的权利。否则,日本那些顽固坚持美化战争立场的人就会更加兴高采烈地假戏真唱:“看,中国人自己都承认‘仇日’了!”事实上,即使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候,也有日本人民支援中国抗战,战后日本国内也一直存在着抗议政府逃避战争责任的学术研究和市民运动。对此,中国人民从来都报以友好和敬佩,所谓中国人“仇日”的说法不是很荒唐吗?          总之,“仇日”概念本身包含着对侵略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污蔑,不对这种污蔑提出有尊严的批评,反而要以“学习日本”这种不相干的理由饮辱自若、唾面自干,只会招致更加放肆的蔑视。如今,日本有媒体要求“反日”的中国以实际行动,来“融”其“不信任之冰”,就正说明了逻辑混乱的“学习日本”是自诬自弃、自投罗网的危险之论。中国在民族理性的意义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外国学习,但这种荒唐的“学习日本论”实在要不得。(刘建平)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25: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什么?
2008年04月07日 凤凰网专稿


邱震海:我花了三天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了德国当年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下半叶,崛起期的整个的哲学思想,以及他们的老百姓在想些什么,以及最后为什么会导致他们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这中间的裂变、蜕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换一个国家,谈谈日本。在亚洲,日本几乎跟德国一样,非常迅速发展,乃至于最后成为法西斯国家。但是在它的发展,在它的整个裂变或者崛起的早年,它也有许多经验、现代化的经验是可以供中国所吸取、借鉴、乃至于学习的。它的裂变的过程一定是今天的中国所引以为鉴的。
我们知道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就相当于日本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
今天的改革开放跟当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看看当年日本明治维新,它有哪些经验,有哪些弯路,有哪些教训,可以供我们吸取,可以供我们避免,也许能够使我们未来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路走得更加稳健。
《国权与民权的变奏》
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叫《国权与民权的变奏》,这是一本从日文翻译过来的,一个日本思想家写的书,小标题就叫“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换句话说就叫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三十年,日本国民的、或者思想史上的一些精神结构。
我非常希望未来,也许过十年、二十年,有人可以写“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精神结构”,看看我们过去三十年,今天中国人的思想、精神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风貌。
当然,这个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从1868年开始差不多到1898年结束,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所谓的成果,就在1894、1895年,当时在中国叫“甲午海战”,在日本叫被成为“日侵战争”,它打败了它过去的老师,中国,这可以成为在日本人当时看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大成功。
于是当年日本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叫福泽谕吉,在1895年,他已经60岁了,他当时说,他为日本打败了它过去的老师激动地热泪盈眶。而早年就是这位日本的哲学家福泽谕吉,他曾经鼓吹过要振兴大和民族,一如就跟我们今天要鼓吹振兴中华一样。
大家没有发现,1895年的时候,为了日本打败了它过去的老师中国,而激动的热泪盈眶的时候,你没发现,这种本来非常健康、非常正常的爱国主义的内核已经有所裂变,已经有所进行蜕变,而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乃至于一种帝国主义了吗?于是这个中间的心路历程,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中国来关注以及来吸取,或者甚至说来避免。
于是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国权与民权的变奏,什么叫民权?就是公民自己的自由,每一个国家它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有一个公民社会,今天中国也正在兴起一个公民社会,公民的自由正在不断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国权,国家的权利,国家的政治上的自由。这两者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从17到19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想史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最早产生的是经济的自由,就像今天的中国。人们有经济上的自由了,经济的自由带来的是公民本身的自由,那就是公民上的自由,或者说称为平民的自由,但是最后会有一种政治上的自由。
但请注意,平民或者公民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它不一定是完全是统一的,合二为一的,有时候是完全对立的。因为当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国家的权利和公民的权利,必然的、逻辑的会造成一定的冲突,一定的困惑。
让我们看看,当年日本,它是如何面对这样的困惑的。比如说它里面讲到,其实当年日本在崛起期,它有两个自由,一个是政治自由,一个是平民的自由。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平民的自由,它非常的弱小,有发展的空间,也有一些发展的余地,但是最终这个平民的自由是让位于政治上的自由。
而当时在日本,充斥于日本国民精神状态、精神结构深处的,它的政治自由是什么呢?就是肯定政治价值高于一切,压倒一切,认为政治权利万能,对权利的顶礼膜拜,这种市民的心理。于是,这种政治价值就高于一切,就是要为祖国而奋斗,一切都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富强。
刚才我讲过,福泽谕吉,日本当年那个非常有名的思想家,早年,在明治维新的早年,提出了要振兴大和民族,跟我们今天说要振兴中华一脉相承,这都是一个民族崛起期非常正常的一种心理。
于是,当国家权利利用了这种东西,来告诉每个老百姓,只有国家是你的生命的全部,你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去奋斗,乃至不惜牺牲你的生命的时候,那时候个人本来这种就在萌芽,以及正在成长的公民或者平民的自由,就会让位于这个政治的自由。
也许在崛起期,人们这种裂变或蜕变会看不见,摸不着,但几十年、一百年一过,当这个民族犯了许多错误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当年这个裂变的时候,我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深刻的感受。
所以,从日本近代史上来看,这个书上也讲,它说无论从思想史的视野,还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在日本明治维新精神结构当中展开的有两个:一个是鲜明的军国化,就是政治上的自由,把一切都认为是民众都要为这个国家去奉献他所有一切;另外是民主化。这两条道路永远在进行着一种内在的斗争。
其实当我跟大家讲《菲希德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当我们讲到19世纪下半叶,《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在德国内部也存在着这两条道路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斗争。
一个是公民意识的觉醒,自由化,民主化的发展;另一个就是军国主义,国家主义开始盛行,而当所有的一切都为了这个国家去奋斗的时候,这个本身并没有完全的错,人们应该为了这个祖国而去奋斗。但是,当你忽略了这个公民本身的自由的时候,这个中间有许许多多矛盾的冲突。
也许可以扯远一点,当1806年,菲希德对德意志的国民进行演讲的时候,其实当年德国人对法国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一个是对法国人的仇恨,另外一个是对法国人的喜爱。
德国人到1806年,拿破仑用铁蹄占领他们的土地的时候,对法国人的仇恨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菲希德才会对德意志国民发表演讲。
但是德国人从拿破仑开始,就对法国人有种天然的爱,这是让人感到非常困解的一个问题,原因就在于当时德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就已经发现,以法国革命之后,1789年法国革命之后,虽然说拿破仑用铁蹄占领了德国,但是法国它有平等、自由、民主、博爱的思想,而当年在德国没有。
于是,一方面是对侵略者的憎恨,一方面是对侵略者的内心的一种羡慕和崇拜,造成是19世纪初叶,许许多多的德国人内在的一种困惑。所以,当时在德国崛起的时候,有一种民族运动,非常遗憾的是这种民族运动后来让位于这种军国主义。
那么在日本,国权与民权的变奏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日本它有对民族、自由的向往,但是最后,它没有逃脱对国家权利的那种顶礼膜拜,而这就上世纪日本全部的悲剧所在,而这种悲剧对于今天的中国,也许某种程度上也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27:11 | 只看该作者
http://house.focus.cn/msgview/1176/33448814.html


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制有人相信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一些热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现得对日本满不在乎。在我的经济学同行中,甚至也出现了高看中国轻看日本的倾向。有段时间,北京盛传着一个笑话,说将来全球只要有三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懂中国经济的。至于日本,回答是轻蔑的一笑:日本,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

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之中不可自拨。

让我们先来看基本数据。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

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却掉了个个。2003年,按世界银行2004年《全球发展指标》统计,中国的GDP116898亿人民币,合美元1.4万亿美元,屈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GDP却高达4.3万亿美元,傲列全球第二。小日本是大中国的3倍。

以汇率折算的经济总量比较中难免有误差的成分。然而,改以购买力平价或真实比价计算,大多数的统计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经济总量仍相差1-2倍。

中国近年来崛起的步伐不算慢。然而,在战后的第一个4/1世纪,日本即轻松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而中国,尽管经历了过去20多年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GDP总量仍在全球排第六、第七的位置,并且以诸多指标衡量,根本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的2.3倍,其制造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为1.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相当(唐淳风,2001)。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着口号,迈着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经济结构比较:1999 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早已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1975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日本早在70 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相比之下,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是14.7:53:32.3,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以下,中国目前仍高达50%,可以说还远远不够线;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中国目前大概只有40%,亦有很远的距离。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是多少呢?195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8%,大概与今天的中国相当,而今天的日本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2003 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投资开始进入旺盛期。举国上下为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欢欣鼓舞不已。然而,中国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世界工厂"的牵引。据笔者的测算,2003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高达63%。然而,从制造业总量看,20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3825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4倍。显然,中国远称不上"世界工厂",日本却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

按过去的赶超速度,在"世界工厂"的道路上,中国要赶上日本至少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而且接下来会越走越艰难,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劳工问题、市场问题都会困扰中国。

日本的人均资源也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1955年至1975年是日本增长最快的时期,日本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从81.4%上升到96.0%,而矿业从10.1%下降到0.62%,电力、煤气、供水等基础产业从7.74%下降到3.38%。
中国也是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家,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靠廉价出卖资源。以2000年为证,中国资源型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达54.5%,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轻工业的 62.0%,采掘和原料工业占重工业的50.5%。

中国现在开始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这方面,日本比中国先进得多。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中国人又喜欢高谈"老子",讲"天人合一",可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珍惜何尝比得上日本?!

中国正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时期。然而,2004年经济增长甫一发力,GDP总量刚刚占到世界的4%,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 13%,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27%,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煤炭消耗占全球的31%。因此,惹得全世界的人都担心中国长期增长会否导致全球资源不足,"中国会不会饿死全世界"?

事实上,中国应该谦虚地向日本学习,并且要象日本那样去倍加珍惜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中国眼下正进入一个苦心制订种种"能源战略"和"资源战略"的热潮,其实,大道至简,中国应该象日本那样,眼光向内、锐意挖潜,如此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就可以在目前基本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支撑中国经济翻上好几番。

中国劳工多,是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一大优势,可是中国却不能高效地利用其劳力,从而大大抵消了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同样是高速增长时期,1960年至1975年间,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07%;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5.19%,按美元计年均增长2.59%。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对比充分表明,中国的高速增长靠的是人海战术,日本靠的却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除了靠人海战术,中国的增长还靠大量投资,可是投资质量又如何呢?都说日本坏帐严重,可是在从高速增长走向经济衰退的过程中,日本银行的坏帐率仅5%,而中国在2000年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高达28.78%,如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计算在内,则不良贷款率近45%。显然,同日本相比,中国的投资效率与效益要猛回头。

R&D(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00年,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支出为896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历史上第一次达到1个百分点。而同一指标,日本2000年是3.12,不仅远高于中国,也高于美国的2.65、以及德国的2.37、法国的2.17、英国的1.87,在全球又是雄居榜首。

事实上,1990以来日本R&D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一直是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在科技兴国方面具有坚韧不拨的决心,也无意中泄露出这个国家富强的秘密所在,那就是科技为本、科技领先。这一指标当然还显示出"小日本"并非一些中国人所想像的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民族,恰恰相反,日本民族是一个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只有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才舍得哪些花大本钱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相比之下,中国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乃至一般的国民,都显得是那样的急功近利和让人失望。中国人更喜欢喊喊"科技兴国"的口号,或者在网上大骂日本人过过嘴瘾,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补习科学知识。

专利发明方面:1995年,中国申请专利数只全世界的1.45%,批准量占全世界的0.48%,日本申请专利数占全世界的13.48%,批准数占全世界的 15.3%。韩国产业银行日前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若以韩国为基准(100)予以换算,则中国为76.5、日本为110.5。

中国人还必须时时记住的一个数字就是:日本人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到12人,中国仍是0。一位伟人说得好:"中国应当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做比说要难得多!

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通常不到1%,而日本企业早已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水平都在5-10%以上。

中国企业中研究型人才微乎其微,并不断向外企流失。而每万名劳动人口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数又是全球之最。2000年为109.3人,高于美国的73.8人、法国的60.3人、德国的59.6人以及英国的54.8人。

中国以进入世界500强为企业发展之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而日本1994年的时候,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家数与美国平分秋色、并抱揽全部第1、2、3、4 名,前十名当中,一大半都是日本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唱衰日本,可是2003年,日本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仍高居88席之多。而中国只有12 席,而且多是垄断型国有企业,最排前的是中石油,名列第69名。

你敢想像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世界500强中家数最多的国家吗?你敢想像中国企业占据世界500强头席,并且包揽前四名的盛景呢?这样的日子也许有一天会到来。可是,我们的邻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做到了。任何一个诚实的中国人,一个立志全球的中国企业家,是否应对此表示一分敬意?!

经济再好,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是白搭。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百姓的生活水平。2003年,中国人均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接近1080美元;日本是33077美元,为中国的31倍。仅以人均GDP作为收入计,中国只相当于日本1966年的水平。

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生活水准的指标。2002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是22.3%,而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也就是说,中国人目前生活支出主要是忙乎吃,日本却将主要支出花在食物之外的其他方面,中国是生存消费,日本是发展消费。

然而,最可悲的莫过于,生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消费支出只够吃喝的中国人往往在感觉中自己很富,并且经常会表现得大手大脚(如有人主张大.大办奥运会),而生活水平位居全球最高之列的日本人却经常在国际上哭穷,并且处处厉行节约,常常"小气"得惊人!

谁比谁傻?谁是真傻?

住房: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8平方米,日本是25平方米。国土面积极为狭小的日本是中国的1.4倍。

百姓生活不仅看人均收入,还要看收入差距。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4,已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中国被公认为全世界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相反,又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却是全世界上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0.285,可以堪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最公平的时期。

失业率指标:据我国国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失业人数为795万人,分别比去年底上升0.2%和25万人。但这个数据遗漏太多,学者们估计,目前中国城镇失业率,包括登记失业、下岗职工和其他类型的失业,总计大约在8%至 10%(王梦奎,2003)。

中国的媒体经常报道日本这些年经济困难、失业率很高,似乎日本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其实,日本失业率最高时也不过5.5%。2003年,随着经济回升,平均失业率很快回落至5.3%。

教育: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且一再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的父母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的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的缺陷,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的15%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大学毛入学率为5%,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相差25%。

相比之下,日本才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日本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

中日两国的教育相差多远呢?据估计,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

再来看与百姓智力开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指标:2003年底,中国网民数已接近8000万,一个庞大的"E国"诞生,但全中国上网普及率却很低,才6.2%。

日本的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但同一时期上网人数达到7730万人,普及率突破60%,几乎所有14 75岁的日本人都可以上网。

此外,日本的网络更加发达,宽带通信费用低速度快,宽带上网费占每个家庭收入的比例才0.8%,被评为世界第一。而中国的网络速度慢,服务差,宽带网使用处于起步阶段,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的住宅宽带普及才超过30%,全国一般地方水平则相当低。

中国的个人电脑普及率为27%,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0%;日本个人电脑普及率为36%,移动电话普及率69%。两者的差距亦是明显的。

也许有人说了,日本不过是强在经济和科技,强在物质而已,日本文明却没有什么可夸的。文明的题目是一个大题目,笔者不敢在这里进行比较,但可以通过一些中国人非常关心的社会性指标,来管中窥豹。

众所周知,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日本的企业亦以讲究信用、产品质量精良着称于世;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看不到垃圾,无论是走到拥挤的地铁,还是人头攒动的商场,地面都光洁如新,地铁的墙壁上也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现象;日本人很少在公共场所抽烟和吃零食,更没有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繁华的东京、大阪,还是古老的京都,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交警,汽车、人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动,一丝不苟。

反观"文明古国"的我国,情况如何呢?

如果说,那是因为中国人的物质文明还不够,"仓禀实而知礼节"。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强调"客观原因"的民族了。可是,我来问你,中国人如今的收入水平相当于1960年的日本,文明礼貌却远不及,也比不上人均收入水平相差好几倍的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更没有盛唐时期的风雅儒爱,真的是"仓禀实而知礼节"吗?

企业信用:前面已提到中国各商业银行的呆坏帐记录举世无双,这说明中国企业的信用记录是很差的。除此之外,企业拖欠亦是世上少有。据统计,2001年,我国国有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已经超过1.6万亿元,造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每年损失税收250多亿元。

另据有关部门调查,2001年全国有 283家名优企业的650多种产品被假冒产品侵权伪造,上半年全国工商管理系统共查处各类合同欺诈等违法犯罪案件5338起,比前年同期上升61%(候云春,2002)。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的企业坑蒙拐骗正在严重侵蚀这个国家的市场经济。

近年来,又添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企业拖欠民工工资愈演愈炽。据全国总工会公布,目前中国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有1000亿元左右,其中建筑业占70%以上。有些地方,包工头欠民工的钱,建筑商欠包工头的钱,追到最后,发现竟然是地方政府欠建筑商的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各地政府拖欠工程款占全部拖欠工程款的四分之一以上。

信用正在让中国年轻的市场经济付出代价。而中国的学者现在终于开始明白,信用问题的解决,光靠外部的法律监管、内部的企业治理结构都是不够的,还要靠人们心中的文化,乃至信仰。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被破坏得差不多了,要构建文化资源,中国人不知从何入手。而日本却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完成现代化转型的成功案例,日本人居然将武士对于主人的忠诚转变成了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进而建立起全社会的工商信用。

离婚率:中国人无论想不到, 2001年,"后现代化社会"的日本离婚率才0.23%,是亚洲各国中最低的。而传统上一向注重家庭的中国社会却每况愈下:1980年,中国的离婚率为 4.75%到1997年上升到13%,上升了8.2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在过去20年中,离婚率增加了20倍,令全球侧目:中国人怎么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包含两性之间神圣的关系。日益缺乏稳定的中国家庭生活,会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是更加不负责任,更加追求私欲还是更多的心灵自由、更多的个性解放?

腐败:你可以不喜欢日本,但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日本还是世界上较为廉洁的国家之一。今年3月25日,着名的反腐败国际性非政府组织 "透明国际"发布了《2004年全球反腐败年度报告》,对世界各地区腐败形势进行了评估。在13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清廉指数得分为3.4分,与斯里兰卡和叙利亚并列第66位,日本却处于最清廉的前30个国家之列。

中国现在正从追求GDP转向"科学发展观"。可是,中国已经付出了过多的代价。截止到2000年底,中国森林面积只剩下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才16.55%,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森林面积 0.128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0.6公顷的21.3%。
而日本的国内森林覆盖率近64%,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那布满绿树、风光秀丽、诗意盎然、滋养了李白和杜甫的古国,如今已沦为中国人的了然残梦!日益被工业污染的大地、荒漠化占1/3以上的奄奄一息的国土,断流的黄河,黄河化的长江,以及春天刮过北京的漫漫沙尘,就像是中华大地母亲的叹息,又像是天地间最严厉的一声声警告。中国,已经禁不住折腾,已经不堪重负了。

与大地一同干涸的还有中国人的心灵。比荒漠更加荒漠的也是中国人的心灵。

日本人何以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依然让国土保持锦绣,何以不让GDP蒙蔽了头脑,何以比中国人早走了半个世纪的科学发展观之路。
中国人,是否应该放下"高贵"的身份,去认真地研究一下,学习一下?

中国的人均寿命是比较高的。2000年统计的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69.63岁和73.33岁。在中国人眼里,日本人是天底不劳动强度最大的国家,工作压力极大,可是,你想不到的是,日本却是世界最长寿的国家。2003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5.33岁,男性为78.33岁,均创下全球最高纪录。日本男女平均寿命已连续4年名列世界第一,而女性寿命从1985年以来一直名列第一。显然,中国人虽然强调"以人为本",但没有日本人活得长寿。

日本是个什么国家呢?在许多人眼里,它似乎是一个野蛮的国家,一个从不知道认错的国家,一个生活压力大、国民不幸福的国家,一个甚至是无法理喻的国家。可是,从一个个统计数据的比较,我们却发现,日本是个经济先进、百姓富足、社会公平、吏治良好、教育优秀、家庭稳定、环境优美、预期寿命高,富于远见,并且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国家。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有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力。

日本,决非等闲之辈,决非那个"幻觉"中日薄西山的国家,而是一个在许多方面都出类拨萃,值得中国人认真借鉴和学习的国家。而中国,也并非"幻觉"中已经崛起并即将超过周边这个伟大邻居的国家。中国,只是一个刚刚恢复元气,有着远大前程,同时需要在各方面倍加努力的国家而已。

也许,在一些中国愤青朋友的眼里,从来不耻于与日本人为伍,更别提向日本人学习,日本人,不过是仇人而已。就算是这样罢,但千万请记住一句话:对于你的仇人,最好的报复是"比他活得更好",而不是不计代价地让对方活得更糟。

而要做到生活得比人家好,光有满腔的热血和喊破了天的口号是不够的,更加需要的是辛勤的汗水、真正的智慧以及扎扎实实的行动。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28:52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36:31 | 只看该作者
星洲日报:“失败学”里的另类“向日本学习”



2010年04月30日07: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9日刊文《另类“向日本学习”》说,马来西亚急于贪婪地学习日本人的成功秘诀的同时,似乎也应研究其热门“失败学”,看人家如何从政经乃至人文世界挽回衰败带来的苍凉。因是“反面教师”,故有助于避免重蹈日本人的覆辙。

  文章摘编如下:

  (马来西亚)纳吉布首相访日期间,大赞日本人机敏聪明、精益求精的精神可嘉。大马向日本学习,始自马哈蒂尔任首相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眨眼30年,我们未成功敲骨吸髓般把人家的宝贵精神拿来,仍喊同样口号,且喊了几十年,真叫人汗颜。原因何在,不如说是学前一大课题吧?

  我们向日本学习时,这东洋孤岛迎来黄金时代,在全球超群出众,甚至被捧至“世界第一”,众多国家感动、羡慕和模仿。但30年后风水轮流转,当下日本政局既动荡不安,经济又返魂乏术,老百姓叫苦连天,度日如年。既然我们学人家精华学了30年也学不好,倒不如来个“逆发想(日语,意为逆向构思)”,向日本人的“失败学”请教一下,也许学得更快更有效。

  战前日本军部发动战争,祸国殃民,害人害己。战后60余年,一甲子过去,日本再露马脚,官僚取代军人,“官(僚)主主义”横行霸道,挥霍无度之下,国家负债累累(800万亿日元)。另一方面,政客无能,民主主义不断败落,他们奉行大企业利益至上主义,税务优惠,又默许大量廉价临时工,造成就业环境恶化,失业问题严重,人人对前途丧失信心。以前企业界引以为荣的“家族主义(老板员工一家亲)”早已划下句号,变成神话,在政客官僚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一枚用了即丢的“螺丝钉”罢了。

  21世纪初叶,与和平崛起的中国相异,日本在环球中的综合国力大跌,提醒日本人并非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民族。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旦领导人走错方向,只顾一己之利,国家便静悄悄衰落、沉没。

  新党民主党的执政,可谓划时代的天变地异,原给大家带来一股新风气,但政官界沉痾已进入病入膏肓阶段,该党也无能为力,爱莫能助,除非政客发誓为民服务,不谋私利,才能恢复选民对他们的信赖。目前,选民找不到心目中的理想政党,茫然无所适从,可说是日本民主主义的一大悲哀。

  话虽如此,我们国家又跟日本有何不同呢?日本人仰面朝天地跌倒之后,却兴起了如同新兴的“新加坡学”和“和平学”之类的“失败学”,大家对此新学问很关心,认真从失败中大事反思,曾在大马创办八佰伴超市的和田一夫宣告破产后,在日本列岛展开一系列的“失败学”巡回演讲,风靡一时。最近丰田迅速地向美国温顺地赔款道歉的醍醐妙味,委实也值得品尝一下。

  看样子,我们急于贪婪地学习日本人的成功秘诀的同时,似乎也应研究其热门“失败学”,看人家如何从政经乃至人文世界挽回衰败带来的苍凉,这样更能保证我们只成功不失败。因是“反面教师”,故有助于我们避免重蹈日本人的覆辙。(陆培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38:07 | 只看该作者
[专题]:向日本学习!!

[==不要删帖!!!!!]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47:1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离日本有多远?(作者 许锡良)  






    地理距离上,我们离日本很近,但在内心,却无限遥远   我记得我1996年第一次从香港飞美国的纽约,在洛杉矶转机,到达纽约时人已经筋疲力尽,感觉美国很遥远,在地球的另外一边。
  今年6月29日,我们一行9人从广州新白云机场起飞,3个小时,就降落在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就好像坐国内航班似的。如果从上海起飞,更短,只要一个半小时。如果从辽东半岛的大连去日本,就更近,一个小时就到了。
  从地理距离上看,我们的确离日本很近。
  从文化上看,你到日本,到处能看到汉字,它的标识系统,你能看懂个7-8成,上洗手间、找楼层,你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你再去日本的寺庙,比如清水寺,基本和中国的差不多,抽签、打卦,基本都有,日本光在古都京都,大大小小的寺庙有8000座。
  再看日本人,和中国人差不到,所以很多欧美外国人是把日本人和中国人混淆,常问的一个问题:Are you Japanese?
  虽然你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懂很多汉字,但你根本听不懂日本人在讲什么,他也听不懂你讲什么,所以我们交流还得用英文,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在日本土地上讲英文,就像鸡同鸭讲,很滑稽的一个场面。
  为什么中日民众的心理具体比美国还要遥远?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已经脱亚入欧,而我们在和日本人交往时,因为两国的特殊的历史和恩怨,交往比和美国人交往还要有障碍。
  你看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大学的创始人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他同时也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家,他的头像就印在日本的钞票上,你就明白日本人已经是香蕉人:黄皮白心。我们中国人,也就是他们所称的支那人,在他们眼里已经是落后的民族。
  看看福泽谕吉《脱亚论》所写:
   “我日本国土地处亚洲之东陲····然不幸之有邻国,一曰支那,一曰朝鲜····此两国者,不知改进之道,其恋古风旧俗,千百年无异。在此文明日进之活舞台上,论教育则云儒教主义,论教旨则曰仁义礼智,由一至于十,仅以虚饰为其事。其于实际,则不唯无视真理原则,且极不廉耻,傲然而不自省。以吾辈视此二国,在今文明东渐之风潮中,此非维护独立之道。若不思改革,于今不出数年,必亡其国,其国土必为世界文明诸国分割无疑。”
   1894年甲午一战,开始印证福泽谕吉关于中国的预言。
  真是一声叹息!
  
  干净背后的力量
  
   1996年第一次去美国,心理上很震撼,也很难受,一个5000年历史的民族,怎么和一个建国200多年的国家相差那么远,我们5000年不白活了?我们唐朝的GDP在哪里?我们宋朝的GDP在哪里?我们明朝的GDP在哪里?我们清朝的GDP在哪里?怎么都不见了?甚至,我们70年代的GDP在哪里?全部毁灭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为什么我们勤劳不致富?为什么我们学习不进步?我一直在反省:我们的苦难,主要是内源性的,外患是次要的。
  
  去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净!比美国还要干净!信孚的董事长信力健去过基本所有的欧美的唐人街,发现日本的唐人街最干净。
  日本不仅仅是大城市的主干道干净,连小街小巷都特别干净。日本一家学术出版社的老板晚餐后带我们去他的出版社和书店,在东京大学大门的正对面,要穿过一条小巷,当时还是晚上9点半,里面也是特别精致和干净,更让人吃惊的是小巷里的安静,更准确应该叫寂静。里面的路很窄,只能通行一辆车,但绝对没有乱停放。
  我们去箱根的农村地区,住在当地的日式酒店,应该有国内4星的标准,酒店门口就是菜地和一条小溪,道路也是特别齐整,溪流很干净,连道路的标识系统都很齐全。在日本感觉不到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均衡:城市像欧洲,乡村像非洲。
  日本的干净绝对是全面的干净,全国的干净,不像我们仅仅是中心区、面子区的干净。
  在日本,你看不到有人砍树,他们国内的树是绝对不能砍的。我在日本就没有看见裸露的土地,全部要么是柏油路,要么是草地。
  你在大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气中没有灰尘,连他们的墙面和玻璃都是特别干净,汽车也很多,但是没有尾气,更见不到冒黑烟的车。
  在东京三天,我们基本没有遇到塞车,我问导游为什么?导游说:在日本周一到周五,一般的人甚至是老板,都不开私家车上班,全部坐铁路和地铁上班,因为时间绝对有保证。在街上跑的基本都是营业用车。
  日本的公共交通极其发达,日本的第一条新干线建成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到今天都运行得非常好,今天日本全国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新干线系统,效率非常高,他们的铁路像公交一样运行,和地铁、公交接剥得非常好,转车很方便。
  所以像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发展私家车是非常坏的国策,你看像香港、新加坡都限制私家车,而中国却对私家车没有任何限制,为了一点眼前的GDP,牺牲中国的长期发展潜力。
  
  我见到北京一群高三毕业的学生游学访问团,他们到日本7天了,我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他们回答:就是比较干净,其他好像没有什么!
  难道日本仅仅就是比较干净吗?这干净背后难道真就那么容易吗?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公德心,所以我们乱扔垃圾。为什么我们乱扔垃圾?因为我们的眼睛里能容忍脏,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能容忍脏,因为我们的灵魂能容忍脏。
  一个人能容忍办公桌上的灰尘,他就能容忍工作的不完美。
  干净和贫富没有必然关系,和追求完美有关。一个人可以穿一件打补丁的衣服,但可以干干净净。
  我和你举个我们乡下老家的例子。我小时候,应该是30年前,中国应该是很贫穷吧,我们村就有几家人比较干净。为什么这几家人干净?因为他们的女主人爱干净。结果,我们村,也就这几家人有出息,孩子都考上大学,都成了才。
  女主人为什么爱干净?因为她们眼睛里无法忍受脏,她们也无法忍受不完美的事务,他们总想把事情做完美一些,他们就把这个习惯传给了她们的孩子,她们的孩子也就比同龄人、比同村的孩子更追求完美、追求完善,所以他们有出息。
  干净代表一个习惯,一种追求。广岛亚运会,开幕式结束时,全世界的人发现,几十万人日本人退场后,在体育场里,居然没有发现一张丢掉的废纸!是不是可怕的日本人?
  再给你们讲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在日本三菱重工工作,卖印刷机给大陆的印刷厂,他有一次带一个国内一个印刷做的比较大的老板去日本参观,这个老板也做得比较大,发展得很快,有点志得意满。参观时,日本人让这个老板进印刷厂前把鞋脱了,当他从印刷厂出来,发现白色得袜子居然还是白色的,整个印刷厂全部是自动化生产,就没有几个工人。这和国内印刷厂环境是天壤之别。当这个老板回国后,到处都在讲这个故事,这件事给他极大的震撼。
  我带队参观了东京的一所初中,他们的学校也特别干净,我们一进去需要换鞋,每个人有一个鞋柜,上面居然预先写好了每个参观团团员的名字。
  出来后,我就在想:为什么干净这么简单的事我们都做不好?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
  我们的幼儿园不干净,小学肯定干净不了,小学不干净,中学干净不了,中学不干净,大学干净不了。我记得我1986年考上北航,当年的升学率很低,我们这些人也算是所谓“青年精英”,但当时男生宿舍之脏、之臭,实在是让人至今难忘,我就明白:我们这些人走上社会,社会也干净不了。
  
  
  地铁里可怕的皮鞋声
  
  我们住在东京厅附近的京王酒店,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地铁交换站,你早上来到这个地铁站,你看见洪水般的但有序的人流,但是基本没有人讲话,更没有人大声讲手机,你只能听见可怕的皮鞋声。
  日本人做事是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不影响别人为原则,这已经成为他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已经完全内化了。
  我们的孔子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仅仅是在嘴上讲讲而已,我们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也不过是写在墙上而已。我们都是一群只会说,不会做的人,或者做也是做不到位的人,或做事打折扣的人,或者“说”是专门用来骗人的。
  你看党章写得多好,宪法写得多好,我们的政治科作业写得多好,全部是说说而已,很多是不当真的。
  后来有人说:为什么中国普通民众都不遵守红绿灯?因为这个国家的社会上层把宪法都不当回事时,你怎么指望这个国家的下层遵守红绿灯?新加坡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李光耀自己制定的规矩自己首先遵守。
  
  日本的教育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我弟弟媳妇的姐姐晏青一家在日本已经7年,他们的孩子也在日本上幼儿园,我们晚上在一起聚会,我就特意问他们:日本的教育和国内的教育有什么不同?
  晏青告诉我:日本人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所以很多母亲生了孩子之后辞掉工作全职带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三岁前是幼苗期,特别重要(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旦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特别难修正。而且日本人认为:让男人工作更勤勉一些,强度更大一些,收入更高一些,让母亲回归家庭,等孩子3岁后再上班,对社会效率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下一代的成长特别有利。
  另外他们对孩子培养的一个原则就是:七分饱、七分暖。他们基本不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怕孩子穿得太少,秋天孩子穿个单衣在外面玩水他们也不怕孩子受凉,所以你在日本基本看不到胖子。
  另外,孩子生病一般不像中国一样动不动打吊针,他们认为孩子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日本人均寿命是全世界第一,这也说明日本人卫生条件、医疗条件、生态环境、饮食习惯、体育运动都做的很好。
  日本的幼儿园特别干净,孩子一到幼儿园就要换鞋,不让鞋子上的尘土带进学校。
  另外,我感觉日本的学校特别重视校服,他们的校服也特别漂亮,式样很多,做工很好,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视校服?他们的回答让你耳目一新:
  一个人穿上制服,就是要告诉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任何一个人穿制服干坏事内心总有一种不安。
  另外,日本人让人吃惊得就是,每个家庭都有家庭记账本,家庭主妇不记账是不可想象的事。
  我记得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员一定问的一个问题是:是打印一张单吗?因为日本家庭主妇很多时候在超市买东西是分单打印的,以方便记账。比如文具归文具、书籍归书籍、食品归食品,这样她们每个月就能做统计,家庭理财的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培养。
  另外,日本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女人回归家庭,但是男人的钱袋却归女人掌控。每个月,女人给男人一些零花钱,但男人还有一些加班费可以做私房钱。
  我问晏青为什么会这样?晏青的回答也是让我吃惊:女人回归家庭,如果再不掌控财政大权,这样女人就没有任何安全感,这样的家庭也不稳定,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带队参观了东京的一家中学,和他们的校长、教务长、心理辅导老师座谈。
  日本的中学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家政、缝纫、空手道、体育、兴趣班全部开设,心理辅导老师的导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孩子很早就有心理问题,所以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我参观的那所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正好是一个华人,我就问了她无数的问题。
  日本中学特别重视武士道课,他们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武士道馆,也经常有相关的比赛,他们认为,武士道课能培养孩子坚强的品格,永不服输的精神。
  所以,我建议中国教育部能把中国的武术列为中学的必修课。我中学时就特别迷恋武术,少年的我渴望用暴力能改变世界,后来发现行不通。
  任何伟大的理想都需要坚强的肉身能支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总是没有主动性、进攻性、侵略性的。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和科举制度就是培养了太多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光会坐而论道,不会起而行。
  当时我问了校长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培养日本学生的对规则的遵守的?你们是怎么培养日本人视敬业为天职的?你们是怎么培养日本人服从精神的?
  
  大而不当的故事
  
  正当我在问校长以上问题时,信孚教育集团的信力健董事长给我递了一个纸条:
  正心、诚意、平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我出来后,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你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几句话里。结果我就和信总辩论起来:
  中国人就喜欢讲这些大而不当的大话,就好像向天空射箭,一定命中目标,但是无用。
  讲大道理很容易,但要明白大道理后面的小道理,小道理后面更小道理的,并能实行的人,才是真的深刻和伟大。
  王阳明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未行,其实未知。很多道理我们好像是知道了,其实并没有真正懂得,因为我们没有起而行。
  
  鞠躬背后的敬业:
  
  在日本接受日本人最多的就是日本人的鞠躬,据统计,一个日本百货公司的电梯口的迎宾员,一天要鞠2500个恭。
  我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就非常明白,要天天这么鞠躬多么不容易,支撑他们这么常年累月做的是他们视敬业为天职的理念。
  比如我明天下一个命令,公司的保安明天开始给上班的客户鞠躬,明天他们可能能做到100%,后天他们可能就打95折,大后天他们打90折,最后不了了之。
  我有一句口头禅:没有比敬业更好的爱国主义。
  一个老师,爱你的学生,这就是爱国,
  一个编辑,出没有校对差错的书籍,这就是爱国。
  一个警察,保一方平安,把本职工作做好,这就是爱国。我最反对的一句口号就是:有困难找警察。这其实是一句很不负责任、也做不到的话,这话是一些政客做宣传用,给一线的警察添了无数的和本职工作无关的麻烦。
  一个清洁工,把它负责的地方搞得干干净净,就是爱国。
  在网上做一个爱国主义者,不用付出成本和代价,太容易了。我要问他一句:你本职工作怎么样?这是分辨一个真正爱国主义者的放大镜。2#回复 作者:505900054 回复日期:2010-12-30 14:04:00
  我们离日本有多远?
  
  很多没有去过日本的朋友问我: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离日本有多远?
  我就反问他:中国足球队离欧美强队有多远?
  他就说:就单个队员技战术水平、体能来讲,好像水平很近,但整个队一旦上场打起来又好像差很远,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
  我说:你这就讲对了,中国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就好像中国足球队和欧美强队的距离,感觉差不远,但实际差很远。因为人家已经霸住位了,你要接近还容易,你要超越很难。
  我们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生活品质没有上去,我们的生活品质上去了,生活品位没有上去。
  我当时就讲了一个例子:中国很多老板也能买奔驰车当座驾,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坐奔驰的民族和造奔驰的民族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你有100多万人民币你就能买一架奔驰S320,但你要造出同样价格性能比的奔驰车来,投资100亿下去,却未必能。
  我这次也特意参观松下研究院,发现中国制造的一些幻觉。
  很多商品背后印有Made in china,但其实是很多是组装在中国,设计不在中国,品牌不在中国、核心元器件不在中国、制造工具、机床不在中国,市场渠道不控制在中国,还有,很多精密制造也不在中国,更不控制在中国人手上。
  我参观了日本出版业最大的一家中盘,东贩的物流中心,他们的配货差错率居然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这个差错率相当于:你在一本新华字典里找到一个错字。日本真正强大不在于我们前台所看到的东西,而在于他们的后台,以及这些能设计这些后台的高素质的人才!
  
  日本明治维新的一个小细节
  
  我记得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前,出了三次国。
  第一次是去美国,卡特总统接待他,我想邓/小/平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毛/主=席讲得不对,美国鬼子不是纸老虎。
  第二次是访问日本,坐了日本的新干线,他也一定感慨万千:小日本不可小看。
  第三次是去新加坡访问,李光耀对他说:新加坡原来是一个渔村,新加坡人都是渔民,很落后,我们经过20多年的学习西方,也能搞成这样,中国有很多人才,如果改革开放,一定会比我们进步得更快。
  邓/小/平/回国后下定决心改革开放。
  但这次我在日本发现,日本人当年明治维新,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1871年,日本派出以财政大臣大保利通,工商大臣伊藤博文(后来成为日本首相)为首的100余人访问团,对欧美进行了长达22个月的超长期考察,对政府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英国的女王维多利亚、法国总统齐鲁、普鲁士皇帝威廉二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都会见了日本使团。
  注意:日本的政治精英是花了22个月对西方的政府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包括宪法做了详尽的考察后,经过认真思考后才真正启动明治维新的,包括他们采用德国的宪法。
  
  而我们的/邓/小/平却是三次访问,每次几天走马观花式的访问后回国启动改革开放,(这当然有他在文革中对旧体制的深刻反省),他后来讲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他内心的大实话。
  所以,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没有经过对西方认真研究后而实施的,就好像要拆一栋旧楼建新楼,旧楼还没有拆,就在旁边盖新楼,新楼的图纸还没有设计完毕,就开工了。结果旧楼和新楼交叉在一起,怎么拆旧楼也是一个难题。
  
  心态决定未来
  
  我们一行9人,一路参观一路辩论,在车上要抢话筒,也讲了很多关于日本的笑话,包括网上流行的武大郎和日本的故事,全部表达了阿Q精神和精神胜利法。
  在中国演讲,要全面阐述日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而满足中国人的虚荣心,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我们这些年是言必GDP,GDP都成我们的图腾了,其实像防盗网、防盗门、桶装水这个产业的GDP整个就是负的。
  上海这些年进步很大,上海人很自豪,但看看下面的数字,我想上海人、中国人紧迫感会更强:
   2003年的统计,一个东京的GDP,相当于20个上海,10个汉城,7个香港,5个巴黎,3.5个伦敦。
  同样是2003年统计,中国的GDP是1.4万亿美元,日本是4.3万亿美金,日本是中国的三倍。
  你要知道,日本的人口是1.28亿,中国是13亿,中国是日本的10倍,而国土面积,中国是日本的26倍。但是中国的国土有40%是不可用国土,而日本就没有沙漠,而且海岸线很长,海洋经济区域大,海产品极其丰富。所以从人均占有资源上来讲,我们并不比日本有优势。
  我这篇文章写得特别艰难,因为你要写日本民族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要说很多我们民族的很多劣根性,而且这些劣根性存在我们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的灵魂深处和下意识的思维中。我曾在我公司内部就这个题目作过一次演讲,已经引起抗日青年的激动,而后又在一家教育出版社做过一次,他们脸上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你这不是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让我不敢深入讲下去而转向企业敬业精神,结果让我这次演讲有些逻辑混乱,主题不突出。一个人要否定自己而后自新自强都很难,何况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一直以大中华自居的民族。强者永远是霸道的,你为了超越他们,你就不得不忍受他们的霸道,就像韩信要受胯下之辱一样。
  强者又因为他们的强大而是我们的师傅,徒弟要超越师傅,除了放下架子全心全意向他们学习之外而后创新并无它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张之洞的名言,但我觉得我们的积弱绝对是因为体的问题,如果不深入反思体的问题,我们又怎么奢谈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我们一定要虚心,我们曾经是日本的老师,但今天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的心态要归零,一定要把大中华、小日本两个概念先去掉,这样才学的快,超越的快。
  我们在说别人长处和我们短处的时候,并不表示我们自卑,而是表达我们的自新和自强。
  祖上的光荣不讲或少讲一些也并不表示它不存在,而且一个民族的自信也不能建立在祖上的光荣上。
  我们不自卑,也不自负,我们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勇于创新。
  我们今天的心态决定我们的未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48:25 | 只看该作者
在日本感受细节里的幸福                        

许锡良


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非常关注那里的细节,这是因为细节常常是无法掩饰的,就像苹果的自然香味,它总会有机会飘出来,你可以用法国香水掩饰一时,但是,苹果的天然香味总是更为持久。细节就是这样的苹果香味。它是最为真实而持久的体现了一个地方的人情与风貌。


我在日本时,有几个小小的细节还是没有说出来,今天在这里再作一些补充。


第一个细节就是日本的汽车天气无论怎样热,在停车的时候是不能够开空调的,问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车停在那里开空调,自己享受了冷气,而把热浪与废气送给了别人,特别是那些行人。这是不道德的。这样的细节里充分体现的是“心中有他人”的国民道德意识。他们每个司机都自觉地做得那么好。我们在街上行走的时候,确实没有感受到过一部车的空调排出来的热气。它们是那样安静而清净地就停在你身边。


第二个细节就是绝不鸣喇叭。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在日本著名的商业街“心斋桥”闲逛,很长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发觉后面居然跟着一部小货车,但是这部车一直就这样轻轻地跟在我们后面,既没有鸣喇叭,也没有把头伸出窗外向我们喊一声。直到我率先发现后面有车,才提醒各位给后面的车让路。这样的自觉性不是刻意所能够做得出来的。这个细节也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他人”,有尊重他人权利的习惯。日本的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是不会随意乱窜道路的,他们非常讲秩序,日本的高速公路很狭窄,偶尔也会塞车,但是几乎没有人违章,也看不到交通警察在维持交通秩序。完全靠自觉。


第三个细节是乘电梯的学问。乘日本的手扶电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上电梯的人,如果没有急事,一般都是靠左边站,空出右边方便那些有急事要行走的人。每个地方,每个人乘手扶电梯都自觉这样做,习惯于这样做,是不需要刻意提醒的。但是没有这样的习惯的中国人却是要反复提醒自己才可能不会做错。


第四个细节是日本人的垃圾。日本人从来不会随手乱扔垃圾,那怕是没有人监督,也没有人罚款,甚至周围没有垃圾箱也不会把身边的垃圾随手扔掉。他们会把垃圾包裹起来,放在包里,直到找到垃圾箱为止。有一次我们在等海盗游览船的时候,看见有一个日本人在湖边钓鱼,装鱼饵的塑料包被风吹到湖里,他立即用钓鱼杆把它捞上来,并且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因为周边没有垃圾箱。他们的垃圾箱,恐怕是世界最漂亮,最干净的。以致于我有好几次都没有认出这是垃圾箱。垃圾箱外面居然包裹着漂亮的塑料布,还有一些花,他们的垃圾箱一般有三个分类箱,可再生的、不再生的及难以确定的三类。日本垃圾分类是非常严格的。所以,日本的垃圾回收率竟然高达90%上以,这些回收的垃圾被再次高效利用。我们在千叶县国际中学时他们作为礼物送了我们一套高中的数学教材,后面就写着是利用可回收的材料做成的纸张印刷的。在日本就是垃圾也一样变成宝。他们那些极少的不能够利用的垃圾,才会被垃圾处理场处理掉。我们的车经过他们的垃圾处理场,从外表,你也看不出这就是垃圾处理场,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垃圾,也没有一点噪音,只有屋顶上冒着一点点白烟,才知道这里是在处理垃圾。他们的垃圾处理场有三层是埋在地下的。日本的烟囱只允许冒无害的白烟。垃圾被处理得如此成功,真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的典范。


细节不仅决定成败,而且也决定人们的幸福。中国是一个不太注重细节的国家。动辄就是大丈夫当如何如何。似乎关注细节只是一些小儿科,是一些婆婆妈妈的事,我们的道德动辄就是超高的高标道德,高尚起来要像雷锋那样,几乎是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甚至年轻得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人间的那些温暖与柔情,奉献起来就要去炸碉堡或者堵枪眼了。但是野蛮起来,这些昨天高尚得不知自己还存在不存在的人,一下子就变成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无恶不作的造反派。我们这个民族最喜欢喊的口号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大公无私”、“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到“文革”终于发展到“狠斗私字一闪念”,可是越是这样的高标准道德的出现,国家、民族及人民的灾难就越大。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只有人的需要,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人人的需要尽量得到满足,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把社会道德的沦落竟然归罪于人的欲望与需求,而不是归罪于权力之手总是在剥夺别人的生存的基本权利。历史上许多拥有权力的人,他的生存就使得许多人无法好好地生存。他的一点欲望与需要的满足,将使无数的人变得无家可归或者死无葬身之地,为满足他一个人的性欲,无数个美丽少女要终身空守空房,无数个少男要被阉割去当太监。


其实,何必要这样走极端呢?只需要承认每个人都有欲望与需求需要满足,而且他们制定的制度要尽量保证每个人的这种满足,这就够了。这个世界的幸福不是宏大美丽的高标道德决定的,而是小小的“心中有他人”的小小细节决定的。当我们不断地在追求感动中国,感动地球,感动宇宙式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的时候,其实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正是社会里隐藏着大罪大恶的时候。一个社会里最感人的事迹总是出现在灾难深重的地方,一个社会最高尚的道德也总是出现在最邪恶的地方。何必要去追求这些轰轰烈烈的事情呢?美国、日本都没有我们追求的那样的高标道德,也没有我们所追求的崇高榜样,但是,他们却比我们实现了更人性化、更和谐、更富裕的社会。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方便与幸福的时候,心中只要有他人就可以了。如果生活在中国的每个人能够时时想到,心中有他人,只要他的一些小小的细节上体现出方便别人,而不妨害别人,我们只要在公众场合把说话的声音压低一些,走过别人房门或者办公室时走路的脚步放轻一些,手中的垃圾及时准确地送到垃圾箱里去。上电梯时方便别人,给他人让出一点空间。开汽车宁愿让别人三分钟,也不去抢那生死攸关的一秒。自己挣钱,别人也发财。自己发展,也留给他人发展空间,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有了巨大的进步。


一个社会的真正幸福不在那么美丽的天堂里,只在人人的细节习惯里。真正的道德是在细节中体现的,而幸福就是在这样的细节中生存的。

2007-5-24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4:37:28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4:53:36 | 只看该作者
日本文革照片 (夜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08:46 , Processed in 0.1384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