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村的网络生活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1:22:55 | 只看该作者
网络生活随想
日期:2010-05-24 作者:邓映花

  从听说internet这个新鲜词到后来慢慢学着上网,到如今有点习惯网络,转眼间已有近10年的时间了。在网上,你可以方便查到所需的资料,可以静心阅读喜爱的书籍,可以随时收看钟情的电视、电影,可以结交四海朋友,可以“品尝”天下美食……网络,像一片茂盛的知识林,给了我充足的精神食粮,让我的生活渐渐丰富起来。
  网络就像一个丰富的信息库。无论是天文还是地理,无论是新闻还是旧知,无论是世界名胜古迹,还是各地风土人情,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一网打尽”。平时工作和琐事缠身,电视、报纸没时间看,每到晚上,可以独自坐在电脑前静心浏览,政治、经济、文化各类资讯包罗万象;小说、散文、诗歌分门别类无所不有;各种报刊、杂志的电子版本期期齐全,足可以让你一饱眼福。网络将那些厚厚的书变成了薄薄的屏幕,既免去了满街书摊挑选之繁,又免去了囊中羞涩节俭之忧,网络资源如此丰富,网络又如此简练,遨游其间真是妙不可言!
  网络就像一个偌大的浓缩袋,把时间和空间浓缩在屏幕前,也为闲暇时光增添了不少乐趣。无论是相隔甚远的至亲至爱,还是难以相聚的同窗好友,平时没机会见面,只要走进QQ,打开视频,就可以一睹熟悉的容颜,还可以敞开心扉,掏掏心窝话,烦心的事儿也会随之烟消云散。遇上思乡怀友的节日,可以不受笔墨纸砚所限,可任意挑选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电子贺卡,再填满温暖的祝福,通过网络几秒钟就可传递给亲友,随着心灵的走近,原本遥远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网络使亲情更浓,友情更深了。
  网络就像一个神秘的加速器。无论是上下级或平级之间传送文件资料,还是在网上公布税收政策或工作动态等等,大家都已经习惯说“从网上走吧!”,从网上走捷径,既让信息资源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又大大节约了纸张等,既方便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是一举多得。时下最流行的“网购”,就是坐在电脑前直接在网上选购物品,吃、穿、用等样样俱全,还可充分享受足不出户购物到家的轻松和快乐。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有了网络,我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就像装上了加速器。每当我轻点鼠标,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之时,也会无比感激无数网络工作者开垦这片神奇土地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艰苦努力。
  当然,在应用网络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新的困惑,那些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孩子,那些因制造网络病毒而害人害己的黑客,那些因发布虚假广告而坑蒙拐骗贻害他人的罪犯,还有那些不洁不净污七八糟的低俗网站......都已经成为我们网络生活中最大的敌人和担忧。
  其实网络就像一片美丽的家园,需要我们用高尚的情操和勤劳的双手来剔除杂芜,也需要我们用纯洁的心灵和优雅的言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共同创造更优美的环境,共同打造更亮丽的网络天空,唯此,我们才能充分吸收并尽情享受网络生活的阳光雨露。
  如今,网络已经成了我的工作之需,生活之乐,每天我会在单位的内外网站之间穿梭,与同行们一起在这片田地里默默耕耘、收获。在家里,老公也会一不留神跑到网上到处溜达,上小学的女儿还时不时带回了查找图片资料的“网上作业”,看来,我们的下一代已经早早与网络结缘了,相信她们将来一定会拥有更健康、更丰富的网络生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1:24:41 | 只看该作者
三个人的网络生活





易铃娜正在做首饰,制作盘是从网上购买的。



易铃娜家里每扇门的门把手上都挂满了她做的首饰。
我在网上卖首饰
易铃娜有个网易相册——“易易的相册”,里面是一些首饰的照片。这些首饰都是易铃娜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的。虽然只是靠朋友间口耳相传,但这个相册从今年二月建立以来,已有好几百人浏览过。
说起怎么会在网上卖起首饰来,易铃娜说:“唉!那次失败的近视眼手术!”去年年底,她去医院做近视眼矫正手术。不幸的是,碰上了万分之一的失败率。手术没有对眼睛造成其他伤害,但一两个月内不能看电视和电脑,而她的工作根本无法离开电脑。最后,易铃娜干脆辞职在家静心修养。
在家的易铃娜开始做起首饰来打发时间。一直以来,易铃娜都很喜欢收藏和欣赏首饰,她还经常与学设计出身的老公一起对首饰进行改动或者干脆自制首饰。在刚开始休养的那段时间,易铃娜还想着等眼睛恢复了就去找工作。然而没多久,她发现做首饰不但是自己的兴趣,而且其中还大有奥妙,可以深深挖掘。更让易铃娜没想到的是,从这开始,自己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首饰越做越多,越做越出彩,慢慢地,“易铃娜首饰做得好”——这一说法在朋友们之间传开了。有人建议易铃娜在淘宝网开一个首饰小店。但易铃娜说:“有些首饰是我自己的独特设计,把店开在淘宝上容易被人随意仿造,我希望可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于是应朋友之请,易铃娜只是注册了“易易的相册”,朋友们上相册看款式,看中了就在MSN上打个招呼来定购。这两个多月,易铃娜一共卖出了两三百件首饰,其中还不包括没有统计数量的大量耳环。在网上经营首饰不但给易铃娜识了不少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她决定不再出去找工作,彻底告别“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如果没有网络,情况就不可能这样,我也不会安心在家只是做做首饰。”易铃娜说道。
现在的易铃娜在网上不单是经营自制首饰,“我的整个生活几乎都搬到网上了!”她说,“我和许多朋友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电脑。大家可能并不怎么看电视,资讯更多是来自网上。想看演出了,需要买什么东西了,想去哪儿玩了,订机票订住宿等等,首先就是上网查资讯。跟朋友也不常打电话,就是在网上联系。”易铃娜感叹道:“如果我不上网了,我现在的朋友圈就会丧失‘半壁江山’,摇摇欲坠。”
易铃娜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足。除了做首饰,她还通过网络的联系做一些其他工作。最近一段时间应朋友之邀,易铃娜正在参与一个国际艺术节的策划工作。邀请她的朋友就是在网上买卖首饰时认识的。易铃娜打算时机成熟时再开个首饰实物店,但她表示,就算是开了实物店,网上的买卖也还是会继续。“因为通过网上的经营,我可以继续结识更多的朋友。这是网络带给我的财富,对我而言,其他方式代替不了!”易铃娜还开心地说:“一个星期里,两天做首饰,两天家庭日,三天做艺术节的工作,我觉得很惬意。如今我是个自由职业者了,这是网路给我的生活!”






公司的墙上贴着游戏的招贴画,桌上的小玩具都是游戏的主题形象。



爱好成了我的职业
25岁的周达美是联众公司某部门的经理。在这之前,他就读的学校——北京物资学院和专业——市场营销,与这个无论玩还是不玩游戏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公司毫无关联。
而事实上,在1999年他刚上大学的时候,命运也许就埋下了伏笔。被同学带去网吧的周达美第一次发现在网上还能跟别人下围棋,感觉奇妙极了。虽然那个“黑心”老板故意花了1个多小时帮他下载安装联众大厅,让他多付了5块钱的上网费,但从那开始,他就接触了网络。
对于那时候每个月平均生活费大约五百块钱的周达美来说,上网还是项奢侈的活动,因为上一个小时网就要花去他生活费的百分之一。直到大二大三时学校附近的网吧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价格频降后,周达美才开始泡网。“你也知道,大学的男生,除了运动外,其余的休闲项目也就是去网吧玩玩游戏了。”周达美说。
后来,玩游戏就不再是玩游戏那么简单。他开始经常买相关杂志,或上网看国内外游戏业的新闻,梦想着以后进入游戏业。因为当时的主机都是日本的,为了能看懂剧情,周达美还拼命地自学日语,并且坚持了两三年之久。用周达美自己的话来说,“略有小成”。
梦想并没有只停留在梦想的层面。大三的下半学期,周达美制作了个人简历,在网上投了很多家游戏业的公司。“但遗憾的是,那时我对游戏业的理解和对社会的理解远远未到公司赏识的水平,所以,最后虽然有幸一家公司让我去面谈,但那次谈话的结果很糟糕,到现在我想起就觉得好笑。”
到了大四的时候,“非典”来袭。因为封校,无处可去也无事可做的周达美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出路:如果以自己市场营销的专业来找游戏业的工作,没有经验,很容易被拒绝;但是从游戏业的角度来看,当时国内游戏策划人才奇缺,这也许是个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于是他边玩游戏边分析游戏制作的每个细节,跳出自己“玩家”的身份剖析一款游戏。之后,他开始起草游戏策划案,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好几个。
“当时,我找工作找得非常不顺利。” 回想起当时的自己,周达美还是有些感慨。“2004年的春节,我没回家。同住的人都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人过春节还真是不好受。”
2月份,在多个招聘会上投过简历后,周达美的新策略发挥了作用——有好几家公司让他去面试。最终,他选择了其中一家,如愿以偿地成为游戏策划人员。“后来,我深深感觉当时自己的决断是正确的,这家公司成为了我生命中的转折点,我学到了在游戏业生存的基本技能,也结识了很多改变我生活的人。”
联众是他工作的第二家公司。看得出来,周达美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很满意。“现在做得最多的是游戏市场研究方面的工作,倒是切合了我的专业。”
“第一次接触网络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会成为我工作的依托。不过,如果我不从事这个职业,我还会选择在互联网领域继续发展,因为互联网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互联网是一个世界。”周达美这么总结。
周志元和罗兰花的婚纱照

玫瑰在我眼前绽放
“那是我收到的第一朵玫瑰!”回忆起丈夫周志元第一次给她送花,新婚的罗兰花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当那朵玫瑰突然在我眼前绽放,我真的惊呆了!接着又有‘呱呱,我爱你’几个字从花心中朝我飞来,一切转瞬即逝,但我对阿计动心了。”“呱呱”和“阿计”分别是罗兰花和周志元的QQ昵称,在罗兰花眼前瞬间绽放的玫瑰其实就是今天网络聊天工具中所常见的传情动漫的一种。罗兰花说:“要知道那还是在六七年前,网络聊天工具中很少有什么传情动漫。何况我还只是刚刚接触到网络。”
1999年高考,罗兰花没能如愿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我也不想再去上学了,日子过得有点不知所措。”第二年5月,在好友王娟的邀请下,罗兰花来到了长沙。看到罗兰花心思沉重,身为网络冲浪好手的王娟说:“我来教你上网,给你一个QQ号码,你找几个网友聊聊天。”在王娟给罗兰花的几个QQ号码中,就有周志元的。
一开始,用罗兰花的话来讲,两人“聊得并不怎么深刻”。但经常会在网上照面,聊上半个小时。刚接触网络的罗兰花对上网着了迷,每天都要去网吧呆上两三个小时。而那时候的周志元正在长沙的一所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对上网早已轻车熟路。至于是如何炮制那朵玫瑰的,周至元说:“呵呵,那是小case了。”
大概两个月之后,在王娟的生日聚会上,罗兰花和周志元第一次见了面。有朋友对罗兰花说:“感觉你跟周志元挺合适的,不如你追追他,在网上追嘛。” “幸亏有网络,见面不敢说的在网上我都敢说。我就直接对他说‘我对你印象挺好’,‘我喜欢你’,在这些话后面,我会加一些表情图。真真假假,我想他也不会当真。”罗兰花说那时候自己的态度真的很“调侃”。
没多久,罗兰花收到了周志元的E-mail,信写得很短:“不管你是真是假,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我也不想谈恋爱。”这封信让罗兰花感到很难堪,于是在QQ上,就算看见对方在线,她也会“扭头就走”,或者“视而不见”。
直到有一天罗兰花去通宵上网。夜深的时候,网友们纷纷下线了,但阿计还在。而阿计的QQ上,也只剩下呱呱一个。静静地,终于,两人开始说话了:“我今天心情不好。”“我的心情也不好。”“不如我们去吃宵夜。”
约了时间和地点,周志元就匆匆下线了。但罗兰花觉得“也许他只是随便说说,在网上说的都不能太当真”。但半小时后,罗兰花的呼机响了。那一夜,两人聊到了天亮。看着眼前这个在QQ上认识的人,罗兰花隐隐觉得自己跟他会发生点故事。
故事真的发生了!不久后,罗兰花就收到了那一朵特殊的玫瑰。相恋近六年后他们举行了婚礼。罗兰花说:“如果要列举网络对我的影响,毫无疑问最大的影响就是认识了我的丈夫。正是因为认识了他,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周志元的建议和鼓励下,压根没想过自己还会继续念书的罗兰花通过努力也考上了大学。罗兰花说从在QQ上打第一个招呼到两人牵手的半年中,她和周志元一共只见过三面。“我们也从来没有用纸互相写过情书,一封也没有。最初的相互了解主要是来源于QQ聊天和E-mail。”
因为工作调动和频繁出差的原因,几年间两人总是聚少离多,周志元说:“在一起近六年了,但我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合起来也只有两三年。大部分时间我们是通过网络来维持联系的。刚开始用呼机,回电话不方便,后来用手机,但还是习惯用网络,后来又有了网络语音、视频技术,联系就更便捷了。回头想想,真是应该感谢网络对我们的撮合。”罗兰花说:“打开电脑,只要看见他挂在QQ或者MSN上,就算不聊天,我也知道他在工作,平平安安的,我心里就觉得踏实。”就算在不同的城市,哪怕是在网上一个不说话的照面,也让他们彼此心领神会。
(本文图片由周志元、罗兰花提供,谨致谢忱!)
编辑 梁夙芳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1:25:08 | 只看该作者
网络生活给人全新感受

  海南日报

冯波一现年35岁,住在海口龙昆南路一幢高层公寓里,没有单位,也就是自己吃自己的那部分人之一。 但冯波一生活很幸福,经济很宽裕,钱从哪儿来呢?当然是合法赚来的。
1991年冯波一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了海南一个全民所有制单位里,每月仅能拿到三四百元。那时他花钱买了一大堆电脑书自学,过了一两年,他对电脑的里里外外都已相当熟悉,偶尔还帮人修修电脑什么的,他说他特喜欢鼓捣那玩意儿。那时别人都在热火朝天地炒股,他却没往心里去,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囊中羞涩。 海南房地产热彻底冷却之后,深圳股市又陡然升温,1995———1996年股市的大起大落强烈地刺激着人,冯波一也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进去,从几千元到几万元,冯波一慢慢发了。靠着发起来的那些人民币,冯波一添了联想电脑、钱龙软件、股票机、呼机、手机等等一应现代高档商品,坐在家里用电话委托炒投。 1998年,冯波一辞掉早已名存实亡的公职,把房买到龙昆南路,过起了中产阶级生活。股市好的时候,他在电脑前捧捧场,不好的时候,他在电脑里写东西。 其余时间,冯波一会不停地上网浏览各网站的各种信息,看新闻,也关注财经动态,更定时去看美国电影信息,也网上看电影,因为他还要为南方一个大报写电影专栏。他也上网购物,但海南配送条件差,所以交易不多。不过他说今后一定会发展到像现在的自选超市一样,那时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办很多事情。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初发布的第5份有关因特网情况的统计报告称,1998年12月31日前,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为210万,1999年6月30日前为400万,1999年12月31日前为890万,照此速度,3年后,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将激增至6000万,这说明,网络已经一步一步走进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 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过去不看报纸杂志的现在可看网络新闻;过去没有投资理财分析家帮忙,现在可以在网上找专家帮助;过去不好寻找的特色商品,现在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易找到并买到;过去一定要去商场买东西,现在坐在家里在网上就能购物;过去写出文章信件一定要去邮局寄发,现在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发电子邮件轻松快速送达;过去看病一定得去医院,现在可以坐在家里到网上医院问诊;过去看电影玩游戏一定得到影院娱乐城,现在抱着键盘打开电脑就能玩个痛快看个过瘾;过去炒股一定要去证券公司,现在炒股,网上交易更轻松;就算是做生意,过去总是要东奔西跑,现在有了网络,可以在网上发布商品,签收订单,完成交易……总之,人们在生活中碰到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解决或完成,因此,网络对人类生活起了根本改变的作用,一种科技含量更高的生活———新生活———正在朝全人类快步走来。 新生活必将征服全人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更改的社会发展趋势。对此种现象,国内业界已经称1999年为中国网络年,相信2000年及其以后的年份,网络的高热是绝对不会自动退温的。就像家用电器的日益现代化被人们普遍欢迎一样,网络及其相关服务也会以更快的速度走进百姓生活。 新华社2000年4月8日发布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公布的数据证实,我国网络消费正在日趋升温: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上的网民已达67%,平均每月上网费用在100元以上的网民已达65%,在目前中国网络普及率很低的情况下得出这一结论,说明网民已经与网络结下较深情感。如果放在网络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可以想见,他们的网络使用率更会高居不下,譬如全世界电脑普及率最高的美国、瑞典、芬兰和挪威,每1000人已拥有电脑400———500台,加拿大、丹麦、瑞士和英国每1000人已拥有300———400台,法国、日本和德国每1000人已拥有200———300台,电脑如此普及,使用率当然是很高的,使用率高,就说明电脑渗入人类的生活越深。 其实,网络经济的发展才刚刚开始,犹如电子商务刚刚拉开帷幕一样,今后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就算全美现有网民居世界第一,达6000万,但它的网络销售去年一年才不过350亿美元,不及一个大公司的年销售额总和;像法国这样网络普及率也高的国家,去年的网络销售才达13亿美元,仅相当于几间大型超市;而日本,网民虽已达2000万,居世界第二位,但网络销售成绩寥寥,不过,日本几家大公司如索尼、富士通等等都已明确决定,从今往后凡采购商品均从网上进行,这样可节约成本,仅此一点就可预见,未来的电子商务一定会取得飞速发展。在未来,网络会像今天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如电视、电话、空调、冰箱、洗衣机、飞机、汽车、火车、轮船以及卫星、航天和航海科技已经影响人类生活一样,以网络为首的新经济,裹挟着生物科技、核科技和能源科技会倾泻而来,从头到脚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人类生活质量将因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不断飞升。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1:25:57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1:26:21 | 只看该作者
在家独享网络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30日
北京现代商报

  当“非典”真正造就了一个特殊时期时,人们似乎把家的概念看得更重了,京城很多大公司和一些外企都开始提倡员工的SOHO生活,居家办公一时间成了最时尚的工作方式。“非典”的袭击干扰了人们的娱乐:人艺小剧场停演、大学生电影节推后、各种演出延期迟……人们不得不将计划好的娱乐活动一一取消。就在前几天,北京的歌舞娱乐场所、剧场、影院等文化场所也在这一特殊时期高挂起“闭门”的招牌。连去商场购物一下子也成了“奢望”。而SOHO一族的人则充分秉承了这一族的理念,足不出户的在家吃、喝、玩、乐,上班的人
   
也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家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下子变成了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家在游戏生活中
  王先生一直都是“第9城市”的虚拟市民,但是由于工作繁重的原因,已经很久没有上去玩了,这两天没有了朋友们的小聚,没有了加班,王先生上“9城”的时间更长了,每天还在自己的虚拟家庭里做点晚饭,邀请网络好友到虚拟的家中聊天,或者参加虚拟聚会什么的,而且很快他就在网上找到了自己的虚拟意中人,不久就要举行婚礼了。如果实在见不到网友的时候,就去游戏大厅里打打牌,或者玩会儿台球,生活过得也算有滋有味。把家搬到网络中,已经成了网虫们新的生活状态。
  商报链接:
  目前网络社区以“第9城市”的虚拟居民最多,通常情况下,在上午11时左右,以及下午3时以后登陆的人最多,会造成网络拥挤,也不方便网虫游戏。
  联众游戏中的四国军旗一直是网络游戏中的经典,很多网虫一上网就会不由自主地登陆联众。喜欢玩台球的网虫也有自己常去的地方,比如“可乐吧”(www.kele8.com),那里的台球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而且不乏高手。还有中国游戏中心(www.chinagames.net)在这几家网络游戏社区里不需要先付费,只要在线登陆即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值,想要称霸,就要看你的技术了。
  家在网络生活中
  为了避免与其他人的接触,很多人都不愿意上街,可是我们总要生存,总要消费,于是网络再次发挥了它的优势,很多人由于“非典”而开始了网上购物生涯。据了解,卓越网3月书籍销售量为1200本左右,而截止到20号,4月的销售量已经达到1500本。
  大部分的网络商城在送货时,为了让客户放心,送货员会做好全面准备,戴上口罩和手套,以确保这些货物在送到客户的过程中,人为接触能够降到最低。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这种省力省时的购买方式。
  商报链接:
  在这段时期内,SOHU、SINA、TOM三大门户网站的商城点击率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一些网络游戏爱好者,经常在网络商城中买游戏点卡,像“仙境”、“天堂”、“魔力宝贝”等网络游戏,这样就可以足不出户的玩了。
  想表达一下自己对亲友的问候也可以去中国鲜花网(www.zgxhw.com)为亲人订上一束鲜花,这个网站的最大优点是,对方收到花都好几天了,网站还没找你收钱。
  另外,当当网(www.dangdang.com)、卓越网(www.joyo.com)也凭借一直以来的成绩,在网民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家在女红生活中
  女红对于都市现代女性来说已经近乎于“古董”一样了,过去,老妈妈的缝缝补补,在现代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了,不过在“非典”时期,女红又重新回到女性的眼中。
  孙小姐告诉记者:“做十字绣可以在家修身养性,还能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我还打算和妈妈好好学学做裙子,那好像是我小时侯上手工课的时候学过的。可是上学的时候,总想着学习,也没好好学手工,现在就算是一种弥补吧。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卖纸样的了,也懒得跑到书店去寻找,只好把以前的旧裙子、旧衣服拆了,按照旧样重新在新的布料上剪裁。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穿到大街上,但是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也是一种享受。”
  商报链接:
  尽管十字绣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是目前在各大网站上都不能买到十字绣,好在很多商场都有卖的,一下子买一些回来慢慢地绣。实在不成,就和妈妈在家学做衣服吧。家在学习生活中
  那天一个朋友在QQ上告诉我:“昨天我竟然翻出了当年买的那本英语书,才感觉真是像歌里唱的那样,发现好多书还没有读,不知道这几年虚度了多少光阴。趁着这两天在家,我打算好好补习一下英语,也许过一阵子就能用得上。”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同事把丢弃了许久的专业书籍拿出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地充电。“曾经有很多人向我推荐了好几本书,可是我都错过了,要是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重新再问一次:‘那些书都是什么名字’,要是让我选择时间阅读的话,我希望就是现在。”看来现在即使是不充电学习,也有机会可以找几本心仪已久的小说好好看看了,看完还可以在网上和朋友们大侃一下,显示自己的文化底蕴,说不定在网络社区里还能成个什么大师级的人物。
  商报链接:
  西祠胡同(www.xici.net)尽管是南京的一家网站,但据说最早一批上网的人都是他的注册会员。在这里没有愤青的激烈言辞,也没有无聊人的帖子,几乎每一张帖子都让人回味。各大网站的读书频道:
  新浪网(book.sina.com.cn)
  新华网(www.xinhuanet.com/book/index.htm)
  网易(education.163.com)特别提示: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缴费可登陆:www.icbc.com.cn/zhaopin/jiaofei/jiaofei.htm或打95588 24小时热线咨询
  建设银行:www.ccbbj.com商报记者赵葳/文吴千千/图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1:27:24 | 只看该作者
说说我的网络生活


[毕谦益] 于 2004-05-15


  我是个79岁的老人,在我离开工作岗位后,有一段时间,还不习惯闲下来的生活,有点无所事事。后来。儿子就鼓励我学习计算机,参加“网络生活”。开始我有点顾虑和危难情绪,觉得,一、没有这方面的丝毫知识,完全是个门外汉;二、不会汉语拼音,写点什么,输入困难。但是,儿子很积极,又非常耐心,首先把计算机给我装备起来,又不厌其烦地利用休息的时间教我,硬是他把我送进了计算机爱好者的行列,成为一个热心的网民。
  我漫漫地逐步学会了运用计算机,也悟出点道理:只看书、听讲不行,必须实践、实践、再实践!往往有关材料上说了一大篇,教师讲了许多时间,而操作起来,就是那么几下子。所以我建议要想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老年朋友,书要读,课要上,但更应重视实践。
  从儿子教会我运用计算机这个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先进的运用工具以来,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自己感觉到时空变换了,地球缩小了,眼界宽阔了,生活丰富了,充实了。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比如说,我和国内外的亲友、子女们,通信不要再经过邮局,发个E-Mail就行了;想相互交谈交谈,也不要挂长途电话,在网上进行语音对话或者笔谈,就和一家人坐在桌边话家常一样。这不是时空变换,地球缩小了么。
  我从2002年的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爱上了《人民网》,此后,就天天写点什么,有评论,有感言,有抒怀,有批评建议,无所不写。有好有差,有精有拙。一年多来我已经写了656篇形形色色的文章。自己感觉到是“找”到应该发挥晚年余热的场所,觉得自己虽然高龄,但是健康状况还可以,一个老兵么,应该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不为名,不为利,继续为祖国的建设作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我选择了写评论这一桩,通过自己的小文,歌颂光明,歌颂祖国,歌颂英雄模范和先进事物;鞭挞官僚腐败和社会的阴暗面。天天在判断是非,说三道四,“参政议政”。主观上是这么想的,行动上是这么做的,但是社会效果如何,只能由客观去检验了。
  我的小文多是贴在《人民网》上,也常常贴在《新华网》和“海南视窗”上。“海南视窗”为了勉励网友,去年年终我还被评为2003年度“天涯论剑”最佳网友和“天涯文苑”的优秀网友,赠送了贵重的礼物——《梁衡文集》九卷本等。
  我还受原来抗大总校三大队(即太行陆军中学)的老师和同学的委托,把这些髦耋老人的诗词作品,在计算机上编辑成《桦皮诗选》(战争期间纸张缺乏,用桦树皮代纸,为了不忘艰苦的岁月而名),每两月一期,已经出刊了19期,除第一期外,都是我负责完成的,编辑、校对、打印和分发,一条龙作业,一个人工作,不觉辛苦只觉甜。
  我几十年来,形成个习惯,就是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战争时期写的,由于环境关系,常常轻装,多已遗失;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43本。前几年,我把其中一些自己认为写的好的日记,摘录出来,编辑成集,名为《栖凤集》(故乡的村名原叫栖凤村,相传村北的玉皇阁上落过凤凰而得名,由于谐音的关系现在叫成西范村),100篇一集,我已经编了四集,因为天天写评论,把它搁置起来了。准备挤时间一定把这项“工作”完成。
  我就是这样一天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地生活、“工作”,但是觉得生活非常充实,脑子也不“糊涂”。
  为什么我认为眼界开阔了呢?因为天天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动态和群众的反映,做到心明眼亮,以度量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看法是否正确。
  计算机像个广阔的园野,任你去驰骋。我不喜欢在网上交友和聊天。但是它能够帮助我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比如,前几天我在编辑《桦皮诗选》时,遇到一篇稿子他引用了曹操的诗《龟虽寿》,但书写不清,有几个字难以辨别;这首名作,过去读过,但记不清楚了。我就在网上查找到“曹操”项,再从中查找到“曹操的诗词”,《龟虽寿》一诗也就跃然眼前了。可以说,计算机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正确使用,它是无限宽广,无所不能的!
  当然,我虽然和计算机打了几年交道,但还是个老年小学生,还需要继续努力,继续探求,继续学习,力争更上一层楼!
  我唠叨了这么多,是想通过我,通过我看看这个老年人的心态,和计算机给我带来的欢乐。希望有更多的如果健康情况容许,有客观条件的老年朋友投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丰富生活,开阔眼见,一定可以给你的晚年带来生活的愉快和身体的健康长寿!
  学习计算机,掌握计算机,投入生活,投入战斗!无限风光在顶峰,胜利属于攀登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20:27:04 | 只看该作者
大陆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历史(1987年)







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穿越长城,走向世界》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先生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前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穿越长城,走向世界》。
 
  钱天白先生为我国互联网创始人。1990年11月28日,他代表CANET在美国的国际互联网中心正式注册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他也成为顶级域名CN的行政管理者,标志着中国网络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位置。
 
  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CNNET)第一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联接,成为我国第一个与国际互联网联接的网络,标志中国成为世界网络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科学技术网建成于1989年,为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络。
 
  钱天白—中国Internet之父,人们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实在是应该感谢钱天白教授的付出。事实上,钱教授之于中国网络事业,就等同于詹天佑之于中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是他,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国正式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是他,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中国的互联网才能迅速发展到繁荣局面。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9年底,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刻,中国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600万人以上,上网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词汇,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站如雨后春笋,Internet大潮真正排山倒海地涌向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惊人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10年前又是什么样呢?没有几个人知道Internet为何许物,更别提上网体验了。
 
  在享受互联网络带来的快捷便利之时,我们应该铭记一个人-钱天白教授。是钱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喊出了中国人的声音;是他,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为中国在Internet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使中国成为了Internet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使得中国可以系统完善地规划自己的信息网络;是他,领导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从此,中国的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钱天白教授被誉为“中国第一上网人”,对Internet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Internet的先驱者之一。
 
  1987年9月20日 钱天白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1990年10月 钱天白注册登记中国顶级域名CN 。
  1994年4月20日 中国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
  1996年1月 中国互联网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开始提供服务。
  1998年3月 信息产业部成立。
  1999年7月 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
  2004年4月 中国同意无限期延长无线局域网加密标准(WAPI)的强制实施期限。



钱天白教授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钱天白与Internet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70年代末,那时他赴德国为兵器工业部引进大型计算机,第一次听说了Internet这个词汇,这引起了他的关注。到了1987年,他参加了国际互联网交流会,这是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类似的国际会议上,令与会的欧美国家代表惊讶。从那以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也就绑在这个网络战车上了”。
 
  为了推广Internet,钱天白可以说是不遗余力。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件辉煌大事以外,他还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作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员、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信息办安全专家组成员,他为CNNIC的筹备、运行、管理,我国第一个域名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在Internet中正式注册并投入正常运行的CANET网络中心。作为我国在Internet中的代表,他负责国际国内网络互连的技术协调工作,同时致力于推动我国国家级科研教育计算机网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普及宣扬Internet概念上,钱天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首先身体力行,自电子邮件在中国首次开通以来,有数十个科技单位通过他的渠道收发电子邮件。从1987年开始,他去开国际会议并不是用传真、信件来进行联系,所有事项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包括定旅馆,包括会议注册、报到等。每次出差,钱天白都会尽快与当地网络人取得联系,共享网上信息。他白天的时间可以说是100%在网上,晚上也得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作为业余活动在网上跟踪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动态,来联系网络界的朋友。
 
  钱天白所做的大量无形工作是影响周围的人。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概念还不为人所知,钱天白费了很多口舌给领导、亲戚、朋友、同学讲述,在业界做了大量报告,一点点地做推广工作。他事无巨细,甚至具体到影响身边的人上网,在他的指导下上网的同学、同事、朋友就不在少数。
 
  我们眼前的钱天白完全是一个英雄形象——振臂一呼,举起了中国进军Internet的大旗!到了1996年的时候,很多的媒介、普通的人开始关注上网,他的心情高兴得无以复加。他说,“我记得1987年在普林斯顿开会的时候,外国看不起中国——网络速度这么低,只有一个结点。但是我心里想,有朝一日,中国也会向其他国家一样,很快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里头去。现在到了1996年,看到在中国无论是在宣传媒体还是周围的各行各业都开始掀起网络热,我当然很高兴,因为觉得是我十年以来做的一个梦。”
 
  梦实现了。令人扼腕痛惜的是,1998年5月,钱天白心脏病突发,过早地离开了他无比热爱而又极其需要他继续为之奋斗的网络事业,英年仅仅53岁。
 
  钱天白在世的时候,就明确看到互联网会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他预测时间不会是特别短,因为这里头牵扯到我们要发展自己民族信息产业的问题。整个Internet是在美国的文化上发展起来的,对中国人来讲并不是完全适应的,因为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的信息网络应该是满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可以告慰钱先生的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时间里,中国的信息化进程超过了他的预测,互联网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加速的进程已势不可挡。
 
  2008年5月20日,在第43届世界通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2.2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7147万户。全国99.5%的行政村已开通了电话,97%的乡镇能够接入互联网。
 
  据估计,未来三年中国将再增加近3亿的上网人群,中国已然成为全世界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本文转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3:31 , Processed in 0.0680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