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网管-服务生-管季超歪批云梦青年书家-文涛君-临《贺兰汗-造像记》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21:03 | 只看该作者



文涛按:


临写此字:
优点:以平公写之,各衔接较好。
缺点:还是横画处理过于简单,没有对比性。
改进:处理横画要有变化。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22:24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网管-服务生-管季超歪批:




===我看,临得挺好!

             哟西哟西,大大滴好!!

        ‘日’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22:59 | 只看该作者

文涛按:


临写此字:
优点:上半部分处理很好,字间的互应很强。
缺点:下半部分行笔过快,没有抓住基本特点。
改进:在处理细节上要提高。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24:2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网管-服务生-管季超歪批:




===我看,临得不好!


        原字的肚子慢慢隆起,你的肚子上下一般粗;

       原字的两根腰带,扎得挺有范儿,你捆的两根,不及原字‘妖’;

       原字是个小脚,你的脚是国脚的脚。

        两字对照,临字失却原字之神采。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31:43 | 只看该作者
船长文涛作总结:

     临写时,虽然是意临。尝试以其他墓志或者造像的笔意写此石刻。但是中间就出现了很多的矛盾,例如:形态的处理,点画的处理,结构的处理。这些细节处理好了,也许一个字呈现出的是一种活的状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脱节,甚至畸形。像做手术,没有成功,那也许成了植物人。对点画的处理:例如:横,转折,特别是毛笔翻转的利用,没有连接的很好。气息有所中断。这也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另外,在临写此造像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的天真,野趣,古拙。以后可以大手笔,放开情怀临写。
       以一种笔意写另外一个字帖,这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避免原帖里面有些字的呆滞,笔画的缺失。造像由于工匠的水平和时间的久远,所以不可能每个字都那么精妙。当然缺点也很多,这种入主不好,会弄成四不像,反而所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书写工具也影响了一些笔画。此毛笔已用3年,所以在各字入笔的时候,出现很多毛刺的地方。另外信封的书写,我个人感觉是很影响翻笔的过程。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33:4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网管-服务生-管季超外行作歪批:




===我看,临得挺好!《航行日志》上的总结,也整得挺好!


       ‘虽然是意临’,‘可以大手笔,放开情怀临写’。但我意还是要尽力传达原碑的神采!!!

          实临/意临/临意,各种临法当然各有其用。

       临得‘形/神兼得’,总是书家想得到的效果。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49:24 | 只看该作者
龙门二十品 指洛阳龙门石窟造像中二十件精品。包括:
  《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公元502年)、《始平公造像记》(公元498年)、《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公元498年)、《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年月不详,或于北魏太和、景明)、《牛橛造像记》(公元495年)、《一弗造像题记》(公元496年)、《司马解伯达造像记》(公元477年-499年间)、《杨大眼造像记》(公元506年)、《魏灵藏造像记》(公元506年)、《郑长猷造像记》(公元501年)、《惠感造像记》(公元502年)、《贺兰汗造像记》(公元502年)、《高树造像记》(公元502年)、《比丘法生造像记》(公元503年)、《太妃侯造像记》(公元503年)、《元燮造像记》(公元507年)、《慈香造像记》(公元520年)、《比丘道匠造像记》(年月不详)、《马振拜造像记》(公元503年)、《齐郡王元佑造像记》(公元517年)。书风古拙、天然率真、多姿多彩,为北魏造像刻字的代表作。
----《古代碑帖鉴赏》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52:00 | 只看该作者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简称《贺兰汗造像记》.为龙门造像精品之一。
正书,原共有一百六十字,本帖精选清晰的前二十行精品一百三十二字,书法峻整隽永。景明三(502)年八月刻。在古阳洞顶部。正书,5行,一行10字。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55:31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hufawu.com/portal.php?mod=view&aid=15


冽位是文涛的大师哥。。。。。





====有人冽样评价文涛的大师兄[转帖]:

      孙伯翔集魏碑理论和实践之大成,他的贡献表现在准确而精要地总结了关于魏碑的继承与创新、笔法特征、创作方法论等规律性的要领。
  其一,他对魏碑有着独到的认识,强调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他说,魏碑由隶而始,入楷而终,按本位文化意识来说是不成熟的,对其潜心挖掘是为了提取“新型产品”;以《始平公造像记》为代表的“龙门二十品”,其最大成就是创新精神;破隶书成楷书之形,正而多变,《始平公造像记》堪称魏碑正体之源。“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孙伯翔对魏碑怀有美的理念,在充分融入个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后,才使得他个性化的魏碑书法富含艺术之美。
  其二,他总结了魏碑的基本特征,从它的新生、发展到成熟,各个阶段都焕发出古朴、雄强、新奇的神采。魏碑艺术有其特殊的规律性,笔法对魏碑创作者而言非常重要。他强调要在法度中体现碑学者的性情,进而解说了笔法上的“方圆互补”理论。这就是,“魏碑方笔重力度,圆笔重内涵。方笔主顿,顿中有提。圆笔主提,提中有顿。顿而不提则死,提而不顿则浮。方笔之法和圆笔之法是辨证互补的关系。”
  其三,他阐述了魏碑创作实践需要坚持的循序渐进的方法论。他先写《张猛龙碑》,后写《始平公造像记》,再写《云峰山碑》,形成了独特的碑学创作见解,这就是“先由方圆起步,进而方雄,最后转入浑穆。”他一再告诫魏碑弟子要锲而不舍,艺术追求不能见异思迁。比之如挖一口井,你开始挖的是沙土,不容易出水,但只要它不塌方,你就要坚持一直挖下去,挖到它出水为止。他主张,学书法先修性。他的恩师王学仲先生称其为人厚道坚韧,故而其作品拥有“钢打铁铸的质感”。
  其四,他厘清了碑学与帖学的关系问题。他坦诚地说,自己是由唐楷入手然后才转攻魏碑的,对待各种书体不要有狭隘的本位主义,不能独尊魏碑;“一笔一画自成生命”,无论什么书体,写到极致就可以形成风格;“楷书要做到动起来,行草书要做到静下来”。他追求艺术的“清凉之境”,要求作品本身要让人清晰可感,“让人们越看越舒服,越看越清凉”;同时要求创作主体保持内心自省、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在内容上写天地之正大气象,抒民族之风骨华章。
  其五,他拥有独爱真理的境界和自我否定的勇气。对于中国当代书法一些大家形成共识的“魏碑取决于刻工水平”之说,他是坚决不同意的。他的执著是一种坚持,而不是固执。他以近十年的创作实践为根据,阐述了自己的分析逻辑:刻工只能刻其表,不能刻其里;《始平公造像记》中的那种厚重感,是碑刻手工没有办法代替的,其作者朱义章绝对是一个书法高手。孙伯翔曾经长期信奉碑帖分家的观点。直到1995年,他来到山东云峰山,详细察看石刻现场后才深受触动。他感慨道,“山林之气可以变成庙堂之气,书法艺术将来的途径还是要碑帖结合。”这是一次为时不晚的重大修正,或者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自我否定。那一年,他已经61岁。他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尊重艺术法度,却又相信变法是实践创新和进步的动力。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58:35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thread-55431-1-1.html


《教师之友网》
漂在海中央
破船也行远
我把水手当

隔网歪批帖
文涛请原谅
赞君勤且敏

书坛新力量


------弄不用平仄格律束缚的‘打油诗’,聊博一笑。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9:38 , Processed in 0.115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