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30个细节(16):学校的助手
2006年3月9日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英美教育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新词汇,即school-home,或home-school,可直译为“校家”或“家校”,其意义在于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我想,这“家校合作”可能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学校与家庭的简单相加,或者仅仅是指学校与家庭保持联系。我觉得,对学校而言,一方面,家校合作意味着学校要引导家庭的教育观念,指导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发挥家庭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并能适当地影响学生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意味着学校应该具有家庭的某些元素和作用,学校同样应能发挥家庭一样对学生的精神感召力和吸引力。无论是针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还是针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都应注重发挥家庭的影响力,因为家庭是学校的助手。 中国现时代的家长,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他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甚至家庭几代人的厚望寄托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没有上过大学的夫妻总是想,我们这辈子没有机会上大学,无论如何得让孩子上大学,而上过大学的夫妻则想,我们两个大学生难道还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无论怎样得让孩子上重点大学,“上大学”往往成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终点”要求。于是,他们对学校寄予非常重大的希望,他们苛求学校的多,苛求孩子的也多,可对自己的责任、榜样、对孩子的爱护、激励、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总是显得那末缺乏。如果学校不设法去消解这种落差,家校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 良好家校合作的基础,应该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行为方式的理解、对学校教育改革的信任和支持、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因而,家校合作首先要求学校引导家长,甚至培养家长、教育家长。现在,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或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对全体家长进行学校改革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解释、宣传,对培训家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我参加了女儿学校召开的一次家长会,该校校长和班主任在会上一再强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对全体新生家长讲解了培养20种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听后,我从内心里对学校家长会的内容表示理解和赞同。学校的家长会不应该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而应该从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做起,引起家长的重视、支持和配合。 学校教育家长,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批理解型的家长,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一批资源型的家长、教育型的家长,真正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我觉得,从学校的角度看,家校合作的根本意义在于引导家长进入孩子们的发展历程,把家长引入学生的教育过程。如何使学校的助手发挥作用?多年来,中小学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家访、电话沟通、开家长会、让家长在学生作业本上签字、学生犯“错误”后班主任召见学生家长,这些合作方式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如何使家庭有效地进入学生发展的历程,可能需要学校在家校合作上予以细节的关注,家校合作有几件学校非做不可的事情,也许称得上其中的细节。 第一,设法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引导亲子沟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亲子之间容易造成某些隔阂、误解甚至孩子对家长的逆反;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根本无暇关注孩子学习与成长过程,只注重孩子考试的最终分数,考试分数不理想就打骂孩子,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中小学生为此把家长打骂孩子戏称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有的家长从不过问孩子的社会交往;有的家长从孩子上初中起,就再也没有与孩子有过身体的亲密接触,孩子们的“皮肤饥饿”现象普遍。 对这种亲子隔阂,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予以消除。我的合作研究学校湖北荆门海慧中学曾经在全校各班开展过同一个主题班会活动----“爸爸妈妈,我要对您说句心里话”,绝大部分家长与学生一起开展这一主题班会。那场景真是感人啊,孩子们那些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引起了家长们深深的反思与自责,每个家长都包含热泪,有的家长与孩子抱头痛哭。这次全体学生家长参与的班会活动,消解了亲子隔阂,觉悟了家长的教育良知,以及对孩子细心的爱。 第二,设法让家长进入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引导家长与孩子一到成长。仅仅对孩子考试分数的关注,不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不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做些什么,这类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如何把他们引入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校需要注意的细节。成都磨子桥小学曾经给每位家长布置过一个书面作业----《我为孩子的成长做了些什么》,这个作业的确引起了家长们的思考。这个作业也成为学校家长会的主题。家长的作业交上来后,学校精选了一些好家长的文章,在家长会上进行宣传,用典型家长的经验,对全体家长起到了教育作用。他们还要求家长每学期要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同写读后感,亲子沟通、亲子阅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把家长引入学校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应每周对家长开放一个课堂,要根据教学内容,把家长的人生阅历资源引入教学过程。大连市每所中小学不仅有学校家长委员会,而且每班都有家长委员会。 第四,建立多元的家校沟通途径。家校联系本、信息卡、家校沟通电信平台、网络,以及传统的家访,都是家校沟通的良好渠道。 于大连 |